第一篇:会展业概论重点
会展:狭义的会展是指会议和展览的统称,广义的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信息的交流活动。
会展业构成要素:会展业一般由五大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组展商、参展商、参展观众、场馆服务和展品。
会议:指一定数量的人,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有组织地聚集在特定地点,按照一定规则所进行的讨论、交流的活动。
会议策划人:指那些对会议的方方面面进行协调与策划的人。
综合性展览会:指一个行业或数个行业的展览会,也被称作横向型展览会,如工业展、农业展等。
专业性展览会:指某一个行业甚至是某一产品的展览会,在举办展览会的同时举办讨论会、报告会,以此来介绍新产品、新信息和新技术等。国际性会议:指与会代表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以一定内容为主体的综合性或专业性会议,具体包括境内外各类国际研讨会、国际交流会等。
CMP:经资格认证的会议专业人员的简称,指达到专业培训标准并被授予能力认证的会议经理。
节事:以某一地区的地方特性、文脉和发展战略为基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国际性节事:指那些规模比较庞大、全球媒体中都引起反响的活动。
会展业的含义与特点?
会展业是指以会议、展览为媒介,以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手段,达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行业。
会展业是社会性的集体活动,是集经济、政治、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服务型产业。
1.会展业对经济的贡献大2.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强3.会展业的社会效益高4.会展业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特点5.会展业具有全球性和集聚性特点6.会展业具有高风险性特点 会展业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宏观条件:1.国际环境 2.经济条件 3.政治、法律条件4.社会文化条件 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及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传统5.科学技术条件
微观:1.优越的区位条件2.完善的基础设施3.良好的城市环境 简述奖励旅游项目的类型
根据奖励旅游项目的内容分类1.体验性奖励旅游2.会议性奖励旅游,企业为实现商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3.家属随同性奖励旅游
根据奖励旅游的目的分类1.慰劳型奖励旅游2.商务型奖励旅游3.团队建设型奖励旅游 根据客源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分类1.传统型2.参与型 简述奖励旅游的效果
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
1.有利于拉动地区的消费2.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3.社会效应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名片、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对旅游业的效果: 1.从宏观角度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多元化2.从微观角度能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采用奖励旅游的企业的效果:
1.产生显著的激励效果2.增强管理者和企业的亲和力3.有助于建设团队精神,增进同事感情4.有助于宣传企业形象
中国展览业的地理分布是怎样分布的?
中国展览业蓬勃发展,国内著名会展城市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三大会展经济带;同时,新兴展览城市也在形成,以成都、沈阳为中心的西南、东北地区展览业“异军突”。按照区域划分方法,我国展览业分为华北、华东、华南、华东、东北、西北和西南七大区域。旅游城市招揽展览会的意义是什么?
1.增加资金积累和招进招商引资2.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3.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4.提升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 什么是会展服务?会展服务的特点? 会展服务是指为保证会议、展览正常的进行所提供的全过程(会前、会中、会后;或是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既包括发生在展会现场的租赁、广告、安保、情节、展品运输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配套服务。
1.专业技术性强2.个性化色彩浓3.高附加值含量4.依赖现代科技5.综合协调性强 会议业的主要国际组织有哪些,它们的基本情况如何?
1.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 是目前国际会议行业最知名、最权威的协会,是全球会议业最主要的国际专业组织之一,是全球唯一将其成员领域覆盖了国际会务活动的操作执行运输及住宿各相关方面的会议专业组织,创建于1963年。
2.国际专业会议组织者协会 是会议组织者和国际性会议管理人员的专业协会,由四名经验丰富的国际会议组织者想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与经验于1968年1月5日创立,总部在比利时,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前身是英国专业会议组织协会,总部设在伦敦。
3.美国国际会议中心协会 总部在美国的圣路易斯,自1981年来,国际会议中心协会一直在推广自己的严肃会议中心模式—一种独立的,不含与会议无关内容且有益于学习性的开会模式。
4.专业会议管理协会 于1967年成立于美国费城,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国际会议业专业协会,总部设立于美国芝加哥。40多年来,该协会从过去单纯负责医疗保健专业会议发展成为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5.国际会议中心协会 于1958年成立于罗马,为非营利组织,目前有来自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个国际会议中心会员。我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香港会议和展览中心、澳门威尼斯、台湾地区台北国际 会议中心都是其会员。
6.会议专业工作者国际联盟 成立于1972年,是全球会议和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该组织拥有70个分支或俱乐部,全球86个国家21000名会员,使命是致力于成为会展业中策划和开发会议这一领域内的未来领导性的全球组织。
7.国际协会联盟 于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组织第一届世界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该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无政治色彩的、可进行有关4万个国际组织和客户信息交换的非营利场所。
主要的国际展览组织有哪些,他们的基本情况?
1.国际展览局 是一个协调和审批世博会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截至2012年7月,国际展览局成员国共有159个。
2.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 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于美国达拉斯,董事会成员由17人组成,该协会前身是国际展览管理协会,被认为是目前国际展览业最重要的行业组织之一,是全世界培养会展专业人才首屈一指的专业机构。
3.国际展览会联盟 由20个代表欧洲领先的国际交易会组织于1925年4月15日,在意大利米兰市成立,该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是迄今世博会和展览会行业唯一的国际性组织,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宗旨是促进国际贸易,提升其成员主板的博览会和展览会水平,使之在世界贸易服务中起到更有效作用。
4.国际展馆经理人协会 于1924年12月27日成立,在美国正式成立了礼堂经理联合会,随后慢慢衍变成现在的国际展馆经理人协会。目前在全球场馆及相关行业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5.国际展览运输协会 总部设在瑞士,代表展览运输者的利益。1985年有来自5个国家的7个公司发起成立。该协会目的是使展览运输业专业化,提高展览运输的效率,更好地为展览组织者和展出服务。
6.国际奖励旅游管理者协会 于1973年12月4日在美国成立,是全世界唯一致力于用旅游作为激励和改进工作表现得专业人士的世界性组织。
第二篇:概论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内涵)
5.<多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邓论主题: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8.<多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科学内涵)10.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区别: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他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段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②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9.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1.建国后社会性质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2.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5.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对贫困和富贵的理解)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26.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28.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庆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1.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一是突破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两手段的优缺点)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4.<辨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5.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我们过去在认识上的一个失误就是把公有制和公有制形式混为一谈,其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别.同样的所有制可是采取不用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7.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累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38”先富”的客观必然性: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用.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39.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4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必然性,原因(自己写)①我国的国情需要.②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怎么做: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②建
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
要求.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利益。
42.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爱你社统一理解: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第三,依法治国是党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43.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政体: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群众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4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务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体现的内容和关系:
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加健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8.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和统一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49.”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50.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5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5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54.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他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5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6.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没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的“铁饭碗”被打破了,因此不再是领导阶级。
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宪法所规定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的政党,绝不是全民党,是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诞生的,也应该继续为战胜资产阶级的进攻与反扑继续战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根本问题。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方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追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
第三篇:体育概论重点
1.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体育概念分类:按照体育属性,可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概论重点
30.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休闲体育。3.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体育功能的概念: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4.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一
二.三.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5.四五..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6.一二..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7.一二..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我国的体育目标:
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二8.三.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
9.身体运动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氧运动。按照身体运动的供能形式,10.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 体育的基本手段:一.体育教学二.体育锻炼三11.四.运动训练 五..体育竞赛体育游戏
体育运动的特点
一.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性特点
12.二三..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体育运动项目的地域性特点一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二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 三..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13.四五.起源于娱乐活动.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 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
14.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体育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15.二三..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体育实践服务。一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16.二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 三..体育科学的心理学视角体育科学的社会学视角
体育过程的特点一二.体育过程具有实践性 17.三.体育过程具有直观性 学习者。体育过程主要包括.体育过程具有多层次性3种基本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
18.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一二.身心协调 19.三.同化优势原则 的成年人称为“体育人口”我国把每周活动.适量运动负荷原则3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活动超过
30分钟20.物质文化,也就是说,体育文化由心理、行为、物质当今的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的要素构成。3个方面21.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伦理与道德二.注重和谐与统一22.三四.注重实际与稳定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财富的总和。广义:泛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
奥林匹克的传统。狭义: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23.划一性、仪式性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24.育联合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三部分组成。奥林匹克组织体系主要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25.26.体育体制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 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型的体育体制。综观世界各国不同体育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划分为政27.一体育体制的作用
二..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28.三四.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体育体制是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
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二..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
29.三四.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独立.竞技体育中的职业体育将逐步市场化 大众体育将得到迅速发展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二..休闲体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四.老年人体育方兴未艾.体育终身化趋势日益明显 融入全球化势必促使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化活动。31.体育。体育概念分类:按照体育属性,可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32.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体育功能的概念: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33.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二.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34.四五..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35.一二.体育的教育功能一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36.二.体育的政治功能一我国的体育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37.四38.身体运动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提高国民素质
动。按照身体运动的供能形式,可以把身体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
39.体育的基本手段:
一二..体育教学 体育锻炼三.运动训练40.四五.体育竞赛一体育运动的特点.体育游戏
.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性特点
二.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 41.三一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体育运动项目的地域性特点.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二.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三42.四.起源于娱乐活动 五..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
43.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一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体育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44.三一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体育实践服务。.体育科学的生物学视角45.二三.体育科学的心理学视角
体育过程的特点.体育科学的社会学视角一.体育过程具有实践性二.体育过程具有直观性 46.三47.体育过程主要包括.体育过程具有多层次性3种基本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
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一.身心协调 48.二三.同化优势原则 称为“体育人口”我国把每周活动.适量运动负荷原则3
49.。
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活动超过30分钟的成年人化,也就是说,体育文化由心理、行为、物质当今的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50.3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二..注重伦理与道德 注重和谐与统一三.注重实际与稳定 51.四 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总和。广义:泛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克的传统。狭义: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
52.仪式性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划一性、53.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三部分组成。奥林匹克组织体系主要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54.55.体育体制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
型、社会主导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型的体育体制。综观世界各国不同体育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划分为政府主导56.一体育体制的作用
二..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57.三四.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体育体制是部门分工协作的基础
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二..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
58.三四.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独立.竞技体育中的职业体育将逐步市场化 大众体育将得到迅速发展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
二..休闲体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四.老年人体育方兴未艾.体育终身化趋势日益明显 融入全球化势必促使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篇:对外贸易概论 重点
对外贸易概论【重点】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的原因(16)★
1、外贸体制改革深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竞争力提高,为对外贸易发展增加了活力;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成为推动外贸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与贸易的互动效应更加明显;
4、国内经济增长,扩大了对能源、原材料和关键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求;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效应显现,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不断调整和健全,同时我国认真履行承诺,扩大开放,关税下降的同时,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改善了中国外贸发展的环境。
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贡献(27)
1、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使世界经济更加具有了世界性;
2、中国将向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3、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和容量巨大的市场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遇;
4、中国对外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给我国多双边及区域合作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
反补贴措施(39)
我国新《对外贸易法》第43条规定:“进口的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受出口国家或者地区给与的任何形式的专向性补贴,对已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国家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41)
指各国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我国贸易救济法律体系(48)
1、1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2、3个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
3、27个部门规章4、2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外开放(59)
1、含义:要大礼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焦化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内容
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
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使用的先进技术;
③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④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⑤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⑥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3、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73)
1、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要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要加大发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4、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出口和战略资源的出口;
5、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和比较利益。
“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内容(82)
1、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外经贸活动,实现外经贸经营主体多元化;
2、促进外贸、外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对外投资等各项外经贸业务相互渗透与融合;
3、推动商品、技术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4、加强外经贸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开拓国际市场的合力。
科技兴贸战略(91)
是以贸易为龙头,以产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动力,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礼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技术贸易(121)
是指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见,按一般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使用权授予、出售给他方或购买他方的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商业行为,它是技术转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组成,技术贸易是以无形的技术知识作为主要交易标的的)
利用外资的意义(166)
1、缓解和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利用外资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推动着技术进步;
3、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
4、提升了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
5、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增加就业;
6、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服务贸易的方式(189)
1、跨境交付。是由一个成员境内向另一个成员境内提供的服务。
2、境外消费。是指一成员消费者迁出其本成员领土并在另一成员境内消费服务。
3、商业存在。是指某成员在其他成员境内建立获准的商业实体,由此向其他成员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是指某一成员的自然人获准在另一成员境内为该成员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新《对外贸易法》第26条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203)
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3、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服务产业,需要限制的;
4、为保障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需要限制的;
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6、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23)
1、这是我国第一部外贸法。
2、含义:《对外贸易法》共8章44条,规定了我国基本的对外贸易制度与开展对外贸易关系的准则,明确了从事货物、技术进出口及国际匆贸易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措施,同时对违反外贸发的法律责任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4、目的: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基本内容:
①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②实行对外贸易经营许可制度;
③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原则;
④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则;
⑤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规定;
⑥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多边、双边贸易关系原则;
⑦对外贸易促进措施。
6、意义
①有利于建立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制度;
②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机制;
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
④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关系的主要原则(294)
1、独立自主原则
2、平等互利原则
3、互惠、对等原则
4、外贸、外交相互配合的原则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302)
1、促进中国经贸事业的发展
①有利于中国继续和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从而加速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尽早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②有利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③促进中国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
④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发展和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经贸关系的发展。
2、有利于世界经贸事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健康发展
①中国国内市场开放度的扩大,将为其他成员方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
②中国的贸易与投资环境会进一步改善,使外国企业增强安全感;
③中国会与其他成员方密切合作,维护并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多边贸易机构的作用,增加世界贸易的自由、稳定和透明度;
④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既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减少贸易矛盾,也有助于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
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会加强和扩大与其他成员方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借阅社会劳动,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论述题
1、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主要影响(273)
2、利用外资与发展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166)
(一)外资特别是直接利用外资,可以促进引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首先,利用外资可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出口创汇。
其次,引进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可以使出口方式多样化。
再次,利用外资可以促进进口贸易的发展。
(二)发展对外贸易反过来可以带动利用外资的增长。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大多是在与国内企业做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互相了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为了同一个目标——赚钱而走到一起的。
(三)处理利用外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对大同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至关重要。
一方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可以加快开发区产业结构“跨越式’’优化,为改善外贸条件奠定产业基础。
另一方面,提高外贸与市场流通业水平,努力改善外贸结构及条件,可以为利用外资和开放型经济进…步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第五篇:护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史
1、通过古代的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到中世纪的宗教护理、职业护理而形成近代护理。
2、.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特点: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教育类同于医学教育课程,【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特点: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医护双方为合作伙伴。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护理工作局限于病人,局限于医院。护理教育开始摆脱医学教育。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特点:护士将成为为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工作扩展到对人的生命的全过程的护理,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护理工作场所扩展到社会和家庭。护理教育逐渐发展完善。
1948WHO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55HALL “护理程序”
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整体护理”思潮。
1977ENGEL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8WHO“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2.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
1820年5月12日英国,1854克里米亚战争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
【1】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1860年英国圣托马斯医院
【2】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护理札记》(护士必读经典著作)《医院札记》
【3】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20年,国际红十字会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章。
3.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1】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护理:
三分治,七分养。”(护理)
《黄帝内经》 《备急千金要方》 《本草纲目》
【2】近代护理的形成:
(1)护理专业队伍的形成1888年美国约翰逊在福州建造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2)护理工作
1909年中华护士会1936年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为现名中华护理学会。1920 《护士季报》第一份专业报刊
第二章护士的素质、角色功能和行为规范
1.思想品质素质:
三热爱(热爱祖国、人民、护理事业。)一奉献
良好的职业道德 慎独修养一个人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
专业素质:
文化修养,业务知识,心理方面素质,体态素质
2.护士的角色功能
健康照顾者,管理协调者,教师,科研
3.护士用语的要求
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情感性,语言的保密性
4.护士的日常用语
【1】招呼用语(不直呼病人的床号,加称谓。)
【2】介绍用语(热情主动介绍自己。)
【3】电话用语(礼貌,“您好,… …”)
【4】安慰用语(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5】迎送用语(不能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5.护士解释用于分为3部分,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
6.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面部表情,倾听,皮肤接触,沉默
第三章 护理理论
1.护理学的性质和护理学的范畴
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护理学的理论范畴:护理理论主要包括护理的基本概念、护理模式
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临床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
2.护理定义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护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1】关于人的概念
人是一个整体,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人有基本需要,人有自理的能力并对自身健康有所追求
【2】关于环境的概念
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3】关于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健康是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4】关于护理的概念
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护理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护理是一个过程,其方法是护理程序,护理是一个专业
4.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
四个概念的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人是护理的服务对象护理对象存在于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互为影响,健康即为机体处于内外环境平衡,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状态
5.整体护理的概念
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
6.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
【1】把人视为一个整体
【2】把护理工作看作一个整体
【3】把护理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7.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
【1】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2】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3】实施主动的计划性护理
【4】体现护患合作的过程
8.系统的概念: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复杂程度;次系统与超系统
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为次系统
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称为超系统。
与护理的关系: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联系不密切,即很少或几乎没有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有较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环境的联系是通过输入、转换、输出与反馈来完成的9.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系统理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2】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10.人的基本需要理论内容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1.需要理论与护理
【1】帮助护士识别病人未被满足的需要
【2】依据需要层次论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
【3】帮助护理对象满足基本需要的途径
12.压力的概念
汉斯·席尔(Hans Selye)认为压力是个体对任何需求做出非特异性反应的一个过程。
13.压力的一般规律
【1】多种压力源可以引起同一种压力反应。
【2】人们对同一压力源的反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3】大多数人都能设法避免一般性的压力源。
【4】对极端的压力源,大部分人的反应方式是类似的。
【5】压力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各种有关因素
【6】压力源在某时是有益的14.适应的概念和阶段
是生物体促使自己更能适合生存的一个过程,是应对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所有生物的特征。
【1】生理阶段:体内代偿变化,感觉器官适应
【2】心理阶段: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认识压力源,摆脱或消除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3】社会文化阶段
(1)社会适应:是调整个人的行为举止,以符合社会规范、习惯、信仰,应对各种团体与家庭的压力
(2)文化适应:调整个体的行为以符合文化的观念、传统、理想和各项规定。
【4】技术阶段:技术适应是指通过技术的掌握,改造自然环境,以控制压力源。
15.对压力的防卫
1.第一线防卫——生理与心理防卫
2.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3.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16.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协助病人适应压力
【1】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2】协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
【3】协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协助病人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17.自护理论的解释
自护又称自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和健康而需要自己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连续的行为。
【1】自理结构
(1)一般的自理需要
(2)发展的自理需要
(3)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要
【2】自理缺陷结构
(1)完全补偿系统:适用于没有能力完成自理的病人。护士必须提供全面的帮助
(2)部分补偿系统 适用于能完成部分自理活动,但某些方面缺乏自理能力的病人。
【3】辅助教育系统
病人经过学习后能完成所需的自理
18.治疗性自理需要
所有满足个体一般的、成长的和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要的混合行为需求
19.自护理论的意义
【1】揭示了护理的本质,丰富了护理学理论体系
【2】明确了护理专业的范畴和护士的职责
【3】强调了病人在维持和恢复健康中的主体作用
【4】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