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节里的中国科大精神
细节中感受科大气度
1、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在即,郭沫若校长亲自动手撰写校歌《永恒的东风》,他将写好的校歌送给周恩来总理审阅,周总理改了两个字,把“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校歌经周总理审定后,郭老又请来中国音乐协会主席、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同志谱曲。郭老说:“我们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这就使得我们的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着抗大的传统。”9月19日,开学前一天,郭老请来吕骥同志教同学们唱校歌,气氛非常热烈。
常有人对科大校歌《永恒的东风》说三道四,有的干脆不屑地说,应该与时俱进,重写校歌。主要理由是,校歌歌词和旋律的时代烙印很深,现代人难于接受。道理好像很充分,可科大人很理智,甚至连改校歌的念头都不会有。原因很简单,任何一所大学的校歌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会与生俱来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没什么好回避的。更何况,科大的校歌极其充分地阐释了科大人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五十年来一以贯之,从来就没有改变,有什么理由要改变它呢?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科学的高峰要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说的是什么?创新报国,勇创一流。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科大人的努力,在科学前沿不断奋进,从而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说的又是什么?是科大人的方法论,就是不仅要有爱国心报国志,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业务上出类拔萃。郭老当年为什么要请吕骥先生为校歌谱曲?这是很有深意的。因为吕骥先生是抗大校歌的作曲者,而科大的成立是新中国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需求的产物,科大人肩负着科教报国的历史重任,所以继承抗大精神成为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对科大人的一种精神期许。可以说,《永恒的东风》正是郭校长为即将诞生的中国科大注入了抗大精神,注入了创新报国的灵魂。
而这一灵魂在50年里根脉不断,代代传承,成为最能凝聚科大人的文化符号之一。
2、聂帅致辞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大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聂荣臻副总理在讲话中说:“这种大学和研究机构结合在一起,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给以比较严格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的训练,在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到相关的研究机构中参加实际工作,迅速掌握业务知识,加快培养的进度,以便在短时期内使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部门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这将是写在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他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还应该是既掌握坚实的科学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技术操作方法的全面人才,要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聂荣臻元帅是中国科大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在开学典礼上的这番讲话,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中央高层对新成立的中国科大的厚望:在短时期内促进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领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二是中央对科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理工结合、理实交融、又红又专的新型科技人才;三是中央对科大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定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注重严格的基础训练和科研实验动手能力培养。读懂了聂帅讲话中的三层含义,你或许能明白他为何将科大的成立看作“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50年后的今天,科大经历过太多的风霜雨雪,也创造出无数的辉煌业绩,可回首望去,聂帅为新生的科大勾画出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依然和现在的科大遥相呼应,毫厘不爽。几代科大人坚定不移地实践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学思想,使得科大的今天仍然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以至于有教育界专家叹服:“这是一所独特的、也不能复制的大学。”
你不得不佩服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也不能不为科大人50年如一的不懈坚守而感动。
3、诺奖情结
中国科大成立初期,就提出不仅要为“两弹一星”服务,也要争取获得诺贝尔奖。1958年,教务长张新铭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说:“如果将来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出现一个像爱因斯坦式的人物,这就是我们科大培养的成果。”
在1958年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此明白无误地将诺贝尔奖视为一所大学的最高追求,似乎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不过,这恰恰符合科大人的个性——科大人对政治狂潮总是显得不那么放在心上。
据韩荣典教授回忆,当时正是“大跃进”期间,几乎所有高校都停课投入大炼钢铁和工农结合的运动中,有的学校有的专业甚至一两年都不回校上课。几乎所有人都在“发高烧”,可郭沫若校长却对党委书记郁文说:“郁文呐,学生还是要上课的。” 于是,科大人只停了三周,就恢复上课了。这在全国可能是唯一的。1959年上半年,社会上又掀起大搞技术革新运动,又有不少学校停课,而科大人干脆一天课都没停。
老师的首要职责是上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道理再简单不过,可很多人在实际中并不能做到。科大人在这些问题上“头脑简单”,就认这个“死理儿”,因为他们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科大人能获得诺贝尔奖。
一门心思教书育人,一门心思科研创新,朴素的科大人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理想,创造出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比例最高的辉煌业绩,而这更使不少人将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寄托在科大人的身上。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就曾多次说过:“我希望,在中国土地上,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从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
遗憾的是,5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心病。科大人在期待着,所有中国人在期待着,期待着捅破窗户纸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天。
4、陈毅元帅的“后台论”
1960年代初,陈毅元帅在科大作报告时说:我是搞外交的,你们是搞科学的。外交和科学是两个行当,你们是我的后台。但是我这个外交部长底气还不硬,人家不把我当回事。如果我们手里有了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就硬气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中国的尖端科学技术搞上去。
许多老科大人的回忆里,都提到陈毅元帅的这场报告,更强调陈毅元帅的“后台论”给当年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带来的鼓舞和震撼。当然,给科大人作报告的还有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像聂荣臻、谭震林、何长工、罗瑞卿等等,科学家、英模人物、艺术家等来校作报告的就更多了。这些报告,大到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小到英模事迹和治学之道,内容极其丰富,且少有后来那样令人乏味的穿靴戴帽、官腔观调,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最为深远的影响,无疑是塑造了整个一代人的价值观。这两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对部分老校友的采访,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会说起同样的三句话:“当年就是冲着这些大师们来科大的”、“来科大就是想为两弹一星作贡献”、“报国、奉献是我们一辈子的最高追求”。
在科大瀚海星云bbs站里,有人曾将科大人划分为六代人,并就这六代人的价值取向作了分析。其中“第零代”和“第一代”科大人是创建科大的那些科学大师和他们直接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早期毕业生。他们在精神上为科大奠定了“创新报国”的调子。他还预言,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科大人将重新找回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
其实,科大人一直是牢记陈毅元帅的“后台论”的,有着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强国梦,只是在市场经济潮涌之下,有那么一个时期,表现得不是十分突出而已。因此,科大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并不需要“重新找回”,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5、“红专并进”
1959年9月8日,郭沫若校长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说:“不红不专的懒汉是不能容许的;只专不红或只红不专的人,也是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不红则专不能深,不专则红不能透,这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又红又专,红透专深,两条腿走路,走到底。我们必须是两条腿走路——红专并进。”
“红专并进”是科大人的“为人、为师之要”和“治学、治教之道”,寓意深广。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对“何谓人才?”作过一番精彩评述,他将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全无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他认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显然,司马光的“人才观”与“红专并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将“德才兼备”作为人才的最高境界。这一点,陈毅元帅当年在科大作报告时,曾举例说明。他说,如果一个飞行员很“专”,技术非常高,但是没有政治方向,那它飞到天上可能就跑了;另一个飞行员的政治方向非常坚定,很“红”,但驾驶技术非常差,那它飞上天去很可能就被人打下来了。这两个都不行,因此必须要“又红又专”。
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也曾用“矢量论”来解释“红”与“专”的关系。他说,红与专好比物理学里的“矢量”,红代表方向,专代表矢量的长度,大家“合力”向前推进。不能不注意方向问题,如果方向搞反了,那是帮倒忙;也不能不注意长度的问题,如果只红不专,那么即使方向对头,贡献也不大。所以,总的来说,应该提倡又红又专。
科大人肩负着科教报国的历史重任,天然地将“红专并进”作为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座右铭。也因此,这四个字一入校训,便再也无人能够将它舍弃。
6、“理实交融”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科大的传统办学特色之一。1960年2月,学校召开科学研究工作报告会,提出科学研究不但不会影响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恰恰相反,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院党组在年初也指示科大,从一二年级开始,就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没有“研究型大学”一说,但科大显然是一开始就按照研究型大学定位的,因为科大不仅要为国家培养尖端人才,还承担着促进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领域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的重任。科大的“研究型”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身兼教学、科研两重任务,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展科研训练。最典型的例子是,钱学森先生不仅亲自授课,特别强调学生的基础课训练,还亲身参与指导学生火箭研制小组的工作。火箭研制小组的工作后来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接到中央气象局等单位的大批订单,而且受到日本、前苏联等国的关注。
这一传统从建校开始延续至今。通过“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式,科大的高年级学生得以大批量地进入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学校自身也通过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等制度性安排,让在校生早日进入老师的实验室。这或许正是科大的毕业生更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想,如果把“红专并进”理解成世界观的话,那么“理实交融”便是科大人的方法论。科大校训中的这“另一半”,同样是科大品格的基石。
7、“所系结合”不能丢
1981年9月,时任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席、科大校长的严济慈先生在听取科大学生暑期访问小组的工作汇报时说:“所系结合”不能丢,不执行所系结合的方针,科大可以不办了,或者交给教育部。每个系里都应由专人负责,建立固定的联系渠道,主动与所里联系。
在北京时期,“所系结合”有着天然的便利条件,研究所专家上完课,书本一夹,就可以回到所里做实验,学生们在课余、周末也能到研究所做实验。科大迁到合肥后,时空条件发生变化,还能不能继续实行这一方针,有人产生怀疑。因此,在1981年的10月份,时任中科院秘书长的科大原党委书记郁文在全校大会上说:要统一一下思想,这个总方针不能变,但在新形势下,要有新内容,新做法。
科大的建校元勋们之所以对“所系结合”看得如此之重,是因为他们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试想,从提出动议到正式开办只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从正式开办到跻身全国重点行列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全员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为重要的是,“所系结合”是一种典型的研究型教育模式,它让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更加深切感悟到书本上不易领悟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思想,比知识传授型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科技英才。当年02系黄有莘副主任曾在系里推行“拜师活动”,选拔一些尖子学生,提前到研究室对口拜师,说:“去闻闻科学的味也好”。与此同时,“所系结合”也从深层次上体现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必须遵循的共享、互补、高效原则,从而开创了一种在高起点上办高水平大学的全新模式。
正因为如此,科大的后来者们从来没有放弃对在新的时空环境条件下如何实行“所系结合”的思考和探索。2003年以来,科大与中科院近百家研究院所签署协议,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并逐渐探索出“全员办校、校为全院,所系结合、互动双赢”的新途径、新机制、新模式,将“所系结合”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所系结合”无疑已经成为科大的最大特色和最深厚的传统。
8、初速度与加速度
中科院院士吴奇先生说,在科大读书时,老师说,科大学生需要的是加速,不需要初速。如果上很多专业课的话,初速度比较大,毕业后正好做这一行,上升就很快,但后劲却不大。而科大的专业课比较少,可能做某个行业时,起初觉得专业知识不够,可因为基础比较宽厚扎实,会很快赶上去。所以,我跟我的学生说,你们不是来学某个专业的,而是通过这个专业来学习读书的方法。要尽量把基础打扎实,不要想这样读有没有用。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主要学一门糊口谋生的手艺,而是要训练科学读书的方法,训练一种思维方法,使得今后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领域对人的素质要求。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观点。曾有一个所谓的学术研究团体,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大学培养的高材生,毕业后改行比较多,是一种教育浪费。确确实实地说,这是一个荒谬的结论。
谁都难以保证一个人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可以一直做到老,做到退休,而不改变。也就是说,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不可能够吃一辈子的。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知识主要是技术性的,而基础的理论知识,则往往要靠大学期间的集中积累。真的要等年纪大了,再去打“童子功”,为时已晚。
科大的毕业生里,“背叛”本专业的人很多,在新的领域做出出色成就的也很多。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科大的基础宽厚扎实,并且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带给学生的是“加速度”,而非“初速度”。这恰恰是令人一辈子受益的。
举个例子吧。张树新女士被评为中国互联网络最有影响的20人之一,她1986年毕业于科大的应用化学系。她曾“痛心疾首”地说,科大的功课很累,化学系的学生要上数学系的数学、物理系的物理。所以,当初离开科大时,她很后悔上大学时没有选择北大。可过了十年后,当她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还”给老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面对任何事情,总是有非常清晰的逻辑判断,而这正是扎实的数理基础训练出来的。于是,她说:非常感谢科大,这五年是我的思维方法的形成十分关键。
9、“学会质疑”
杨振宁先生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工作以后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的教育则过多关注如何解答问题,不注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因此,杨振宁先生在访问中国科大少年班时给少年大学生的一个忠告就是“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一点,恰恰是科大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科大从一诞生起,就强调课堂学习与科研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造的循环往复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思维模式,陶冶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交流、善于交流、期待交流、享受交流,成为科大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正因如此,不少到科大进行学术交流的学者都有同样的感觉:这里的学生很活跃,喜欢追着提问,乐此不疲。而且,科大人判断一个问题,首先考虑的因素不是长官意志、权威主张、书本意见,而是实事求是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有人形象地说,一个平时畏首畏尾的孩子,只要到科大磨练一年,往往变得非常善辩,喜欢根据自己的独立思考对别人的观点提出各种质疑。
当然,质疑不是目的,而是让事情变得更加科学的一个途径。典型的例子是,科大近十年来既没有扩招,也没有随行就市搞综合性、大而全,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的发展定位。压力当然很大,可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改变自己的好处在哪里?科大人想不明白,想不明白的结果就是坚持自我。
这样一种习惯,就来源于“理实交融”的校风——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批评质疑的思维,一种客观理性的方法。
10、课堂上的“重型大炮”
1958年开学不久,力学系系主任钱学森在全系大会上开心地说:我给大家请来了几门“重型大炮”。钱先生所说的“重型大炮”是指他为系里请来上基础课的科学大师。讲普通物理的严济慈,讲高等数学的吴文俊„„
把“重型大炮”搬到课堂上给本科生讲授基础课,这事儿听起来就挺奢侈的。可在当年的科大,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华罗庚、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严济慈、吴有训、马大猷、贝时璋、赵九章、钱临照、杨承宗„„这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都赫赫有名的科学大师,全都站到了科大的讲堂上,上基础课、编写教材、指导科研实践,甚至连撰写专业介绍这样具体而微的事情,他们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
大师们这样做,原因很简单。钱学森先生说过:“为祖国迅速地培养一批尖端科学的青年干部,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再多白一些头发又算什么?”而著名化学家杨承宗先生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则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原子弹炼出了所需要的铀,还有就是在科大办了一个化学专业。”足见在科大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在老一辈科学家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科大搬迁到合肥后,老一辈大师们大多留在了北京,但教授、名师上讲堂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77级学生孔祥鹏回忆吴杭生先生时说:吴先生腿有毛病,站着讲课很吃力。可是他讲课从不坐着,侧身靠在黑板上,一堂课下来,满身沾着粉笔灰。即便这样,课间休息时,他还很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他喜欢学生提问,没有人提问题,他便不高兴,说大家不在认真地看书。
有数据表明,时至今日,科大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比例仍然高达 %。这在许多高校是不可想象的。
校党委书记郭传杰曾说,育人是大学存在的依据,一个人能否成为大师,不但要看他在学术上是否做出突出贡献,还要看他培养出好的甚至是超过自己的学生来。这句话,显然是科大人的共识,或许也正是道出了科大之所以能够传承教授名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这一传统的原因之一。
11、“通宵教室”
80年代,科大图书馆自习室每晚十点要闭馆。这时候同学们的去处就是“通宵教室”。当时一教大楼的几个教室,晚上都不锁门。“夜猫子”们可以在那里用功。后来图书馆东头的一间自习室,学校也专门腾出来作通宵教室。当“夜猫子”们半夜一两点上完自习要回宿舍时,早起的“百灵鸟”们又来学习了。这样一来,这些教室的灯火是夜夜不灭。
科大的“通宵教室”很著名,但那并非80年代的特产,科大在北京的时候就有了;“不要命的上科大”在80年代流传甚广,但那也并非源自80年代,而是在北京的时候就很著名。比较完整的说法是:“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大意是讲,当时考上清华的多是工农子弟,只知埋头苦读,穿衣戴帽不拘小节;进北大读书的干部子女居多,经常衣着光鲜参加社会活动;而科大,则以功课的“重、紧、深”著名,学风好,学生玩命学习,所以被兄弟院校的同学称作“拼命三郎”。科大学生玩命到什么地步,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老校友们回忆中常常提起,当年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时,要辨识科大的队伍很容易,哪个队伍穿得最土、一停下来就看书,肯定是科大的。
我曾经想过,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科大这种“不要命”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思之再三,可能有这么几点:一是时代赋予的报国热情,二是大师传承的科学精神,三是课程带来的学业压力,四是集体造就的拼搏氛围。这四点,归结到一点,是给科大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无穷动力,使得他们能够在一种良好的集体氛围中,心无旁骛地将学习摆在第一位,而且能够将这种氛围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1983年3月,物理系80级学生裴仪进在丁肇中先生挑选研究生考试中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校刊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称其生活方式为四点一线,即成天穿梭于教室、宿舍、食堂和图书馆之间,如“蜂一样的勤勉,牛一样的坚韧。”这其实那个时代科大学子的基本形象。即便是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早将高校的学风冲击得七零八落,但科大依然如故。以至于有社会贤达之士感慨地说:“中国之大,也许只有科大还容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话讲得有些沉重,也未必符合实际。可科大人的勤奋与刻苦,却没有丝毫的虚假。
12、爱生传统
60级校友陈颙回忆说: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是傅承义老师亲自指导的。傅老师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他告诉我,有一篇关于该题目的经典德文文献很值得一读。我说不懂德语,傅老师听后看了我一眼,一言未发。过后的星期五,我向傅老师汇报完论文完成情况后,傅老师拿出了一个硬皮笔记本,上面整整齐齐地写满了英文。原来,他将这厚厚的72页德文文献完整地翻译了出来。傅老师说:“时间太紧,我只把这篇文献从德文译成了英文,你拿去看吧!”
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陈颙先生说,那一刻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走出傅老师的办公室。他说,这件事影响了他一辈子。科大是有爱生传统的。学生不仅学业上得到老师的悉心教诲,生活上也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北京的时候,郭沫若校长给春节不回家的学生发压岁钱,用稿费给困难学生买过冬衣被,钱学森先生用稿酬给学生买计算尺等学习用具;到合肥后,学校筹资为学生宿舍安装暖气,有的教师不理解,认为应该先给教师宿舍装暖气。学校说服他们的理由就是:“家里穷,有钱可以买点好东西的时候,你是自己吃还是先给孩子吃?当然是先给孩子吃。在学校,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结果,学生宿舍最先装上了暖气。爱生如子,爱生胜子。这话在科大许多老师那里并非虚言。2004年,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李双舟被确诊为“急性粒单白血病”,施蕴渝院士以个人名义向上海、云南的数家大企业去函,寻求捐助。在知道李双舟即将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之后,施老师又为他送来了一万元钱。
读校史上的这些名师的故事,你会时时被感动。什么叫大师,什么叫大爱?我想,即便教室再破旧、条件再艰苦,校园里只要有这样一颗颗圣洁的灵魂在,那也该毫无惭色地称之为堂堂学府了吧。
13、教授烧砖
1971年3月,科大在东区加速器小楼现在的地方建了个制砖厂,自己烧砖盖楼,迄今还在使用的化学楼用的就是这个砖厂里烧制的砖。参加烧砖的有陈希孺(后当选中科院院士)、钱大同(后来成为科大教授)、黄茂光(科大力学系教授)、朱兆祥(力学系教授,宁波大学首任校长)等。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对科大人来说,是有传统的。在北京建校初期,就有很多师生参加过平整操场、修建大楼等建校劳动。到合肥后,条件之艰苦丝毫不亚于北京时期。原来的合肥师范学院是个文科学校,除了几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外,一无所有,缺乏理工科专业所必需的实验室等基本条件,所以,师生们只好自己动手,从头建设。
据校史记载,1972年至1976年前后5年的时间里,科大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九幢职工宿舍楼,还建起了低速风洞实验室、高速风洞实验室、压气机房、计算机冷冻房、低温液氮车间、钣金焊接热处理厂房、合成橡胶厂房、硅冶炼厂房、玻璃加工厂房、变电站、危险品仓库、化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普通实验室、加速器实验室、图书馆书库、教研小楼、低温车间、地震台等基础设施。
迁址重建的艰辛历程,让科大人懂得了,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科大人前进的步伐,即便条件再差、环境再恶劣,只要心中有梦,理想不灭,就一定能够自强不息、再创辉煌。
14、“不怕工农兵学员造反”
1972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据阮耀钟教授回忆,复旦大学的老师来科大参观,看到工农兵学员在看英文专业参考书,知道科大对工农兵学员的教育抓得很紧,曾奇怪地问:“难道你们不怕工农兵学员造反?”
当时,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定位是“上、管、改”,也就是说上大学的是来管理大学,改造知识分子“臭老九”的。科大的工农兵学员也不例外。不过,校方却不理这一套,坚持认为老师的职责是好好教书,学生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对工农兵学员照样严格要求和认真教育,派出最好的老师给他们上课。
由于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有的甚至连初中的课程都没有学过,老师们便将他们区分开来,有的补习初高中课程,有的上大学课程,丝毫也不懈怠。这样做,一段时间里遭到工农兵学员的抵制,可老师们仍然我行我素,教室里哪怕只有一个人,课也照上。结果,工农兵学员慢慢习惯并接受了,学习也认真起来。这批工农兵学员里后来有不少在学术上取得很高的造诣,有的还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曾想,科大的文化中似乎天然地拥有一种消解“政治狂躁症”的因子,所以历次运动在科大所造成的冲击和“深远”影响,对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破坏程度,都要较其他大学小得多。看来,正是崇尚科学的志趣、恪守教书育人的本分,成就了科大人质朴自然的秉性。
15、民主传统
刘达同志在科大任党委书记的时候,坚持住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一直到调离科大。他的宿舍大门始终朝着全校师生员工敞开着,教授、专家、一般教员、实验员、学生,乃至工人、炊事员,都可畅通无阻地登门反映情况。
民主的前提是没有特权,任何存在特权行为的地方都谈不上民主二字。科大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历来主动远离特权,将自己定位在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上,官本位在科大永远没有市场。刘达、钱志道、钱临照等,正是他们中的楷模。
据说,某系总支书记曾接到一个电话,说要找某某书记,他很奇怪,回答说:我们这里没有某某书记。后来才意识到,这个电话其实是找自己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因为在科大,“老师”是最受欢迎的称呼,叫某人职务反而让人感到别扭。
科大的学术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用学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因而成为一种通用的范式。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实施,也深深地打上了民主的烙印。不仅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资源配置等重要工作,要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意见,即便行政管理中的日常事务,也充分公开,听取各方意见。
从1985年开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中,有一个特别的议程:代表质询。就是让教职工代表和校领导或部处负责人面对面公开交流,有问必答。提问者往往一针见血,火药味十足,被质询对象则需要认真面对,坦诚回答。科大人并不是刻意制造干群对立情绪,其实要的就是这个认真劲儿,要的就是这个开诚布公的氛围。问题摆在桌上,丑话说在当面,没有谁压制你,也没有谁打击报复,公道自在人心,权威来自公正。这样一种氛围中,民主的意识深入人心,自然便是顺理成章了。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春节里的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春节里的传统文
化知识
从春节看传统文化(1)
春节的文化及传统
姓名:陈莉
学号:211210105 专业:生物工程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其中许多地方可以看到文化传统的内涵。春节的时候能够一家人团圆,这是大多数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春节的习俗有发红包、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从中,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中华人民的影响。
过年的时候小孩子可以从长辈手上拿红包,于是在我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过年。现在我大了,不好意思再拿了,但是大人们还是要塞的,还说这是习惯,图个吉利。要我说这应该说是一种习俗,也是长辈给新生儿辟邪驱魔的护身符。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
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在春节吃上团圆饭是件快乐的事情。我也只是津于“食”而不乐于“品”的。说起来饮食是一种文化,不是会吃的人都懂的,我也只有靠他人的文章
来写这个。
王蒙在《论吃》中说“谈吃不恋吃,广用博闻,能上能下,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稀奇古怪,不惧其异;讲究排场,不失其志;以吃会友,意不在吃,不吃亦友;庶几可以言吃。吃之为吃之,不吃为不吃,是吃也。”
黄裳在《论烹调》中道“讲究烹调
是一个有长久灿烂文明的国家的重要特色,是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穷奢极欲的大吃大喝并不是一回事。用人人可得的材料,调治出人人喜欢的食物,这工作,不只是重要的,简直可以说是神圣的。”
邓友梅在《论饮食文化》中赞“ 饮食也是文化,对这种观点我很赞同。我们中国人在吃上向来讲究,这种观点无疑更能提高我们的文化地位,增加我们的自豪感。我想,若把饮食纳入文化范畴,它可能是最容易从事又最难取得成就的一个项目。其实,饮食文化是最讲实效的文化,不能靠哗众取宠,而要看真招子。不一定非上名贵菜肴,祖传绝技,只要普通中见出众,一般中显特殊,就是好活儿。
吴世昌在《烹饪是一种文明的标志》中叹“ 烹饪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我以前曾说,中国烹饪和中国园林,将来一定风行世界。现在美国已有第一所中国园林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
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
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奇正互变的烹调法,畅神怡情的美食观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过年放炮是一个传统的习俗。据说是因为要赶走怪物的。而说“怪物”,“鬼”,“神”之类者,让我想到了宗教这的东西,在这反面,禅宗,佛教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典型代表。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共七八百年。这时中国主要是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二是佛教中国化的阶段,隋唐以来,天边台、华严、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国已具特色,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贞观年间,玄奘大师从印度留学归来后,标志着中国向印度学习佛教的过程基本结束,并在隋唐时期形成了十大宗派。就中国大乘佛教的八大派而言,三论、唯识、律宗和密宗的印度文化气息较为显著,而天台、华严、禅宗则中国文化的气息就重得多——在印度是难以找到这种文化气息的。
虽传说禅宗肇始于齐梁,但真正的开山祖师应是六祖慧能。禅宗从
分 析名相、辩驳教理的百家争鸣盛况中站出来,独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旗,并与生活打成一片,从生活中体验人生宇宙的真谛。在师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用动静的起心动念、嬉笑怒骂、激扬指点、杀活纵夺中实施。这虽然是马祖之后才大见开展,但具体端倪,都为《坛经》所蕴涵。故使禅宗成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学而非哲学,似艺术而非艺术的法宝。不但对佛教具有革命性,对欲得解脱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举世全无的特殊思想体系。
虽然禅宗的许多特点都带有儒道等中国文化的思想,而禅宗的根本目的——彻证“无生法忍”——却是印度佛教思想的精华所在,为中土文化所无。而禅宗内浸透了这一点,这无疑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才开放出的璀灿之花。
有一些人对“中国化的佛教”不以为然,认为应以印度佛教为标准。其实
禅宗乃至天台、华严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果抽取出禅宗的成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就讲不下去。在唐代至五代之后,禅宗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核心,就代表着佛教。不了解禅宗,就没有资格说了解了中国 文化。
在唐武宗掀起的遍及全国的灭法运动打击下,除禅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军覆没了。只有六祖大师开创的禅宗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而且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所以,如果没有禅宗,佛教在中国的生命能否延续至今就成了问题。而历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灭法后一千多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主要就是禅宗的发展。正是由于禅宗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实际,才有如此绵长、辉煌的发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欧美的能力。
禅宗的方法简捷可行,并能贯穿和深化儒道思想,易为士大夫们接受,有
普遍性;而且其本身含摄了佛教的全部精义,有蓬勃的生命力。一个禅者本身就是一粒种籽,不论在何种环境中都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较其它诸宗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遂使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主体。
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如今许多国外领导人每逢中国春节时,都向
中国人民、国外华人拜年,道贺。春节虽然只是一个节日,但它包含了许多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及传统文化,从其中的每一个习俗都可以看出包含的内涵。近些年来,许多国外节日走进中国,并且有些节日甚至超过了本土节日的热闹程度。春节更重要的体现的是家的含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家,更不知道根在哪里,那么无论他有多么的成功,整个人也是漂浮着,也没办法安定下来。所以说春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其文化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过春节
传统文化
过春节
作者:崔铭轩
作文来源:东营市利津实验一校三年级4班
点击数:
2更新时间:2016-11-22
怎样投稿
免费注册会员登陆会员中心找回密码作文投稿家庭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过春节
崔铭轩
我度过的节日有中秋节、元宵节……但我觉得最难忘的节日是过新年。
春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在贴春联,妈妈在扫地,爷爷和奶奶在清理蜘蛛网。第二天过年了,妈妈在包饺子,我和爸爸准备去买鞭炮。到了晚上,许多亲戚都来我们家拜年,我们吃完饺子之后,准备放鞭炮了,我对爸爸说:“爸爸,我也要放鞭炮。”“那你去把我们买的鞭炮拿来吧。”我把买来的鞭炮拿来了两根,爸爸把鞭炮点燃了,天空中五颜六色,有绿的、紫的、粉的,美丽极了!
大家要走了,他们每人给了我一个红包。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度过了春节。
指导教师
崔梅茹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到过年的时候,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着彩旗,街道上、商场里都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着春联,热闹非凡。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有的和大人们走亲访友,还有压岁钱拿,有的跟着家人逛商场超市,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妈妈还给我买了烟花,到了晚上我们拿出烟花到阳台上去放,烟花飞到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瓣,非常好看。放完了烟花,妈妈开始着手包饺子,我
也在旁边帮忙,我最喜欢吃妈妈包的韭菜鸡蛋饺子,看着妈妈包的像元宝一样的饺子,我心里想要是天天过年那该有多好啊!
小朋友们,我想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喜气而又热闹的春节吧!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我身边的传统文化-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是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春节呢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作为小朋友的我最期盼的节日当属春节了。在我们家乡这里,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回天庭的日子,人们要打扫家里的角角落落,干干净净的送走灶王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
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当然,我最期待的就是守岁了。除夕夜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着年夜饭,电视机里放映着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想,这大概就是家的含义吧。零点的钟声将要响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出门放鞭炮,来驱赶扰人的年兽,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传统的节日了,我身边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将来,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可贵的传统,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快乐的春节传统文化
快乐的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快乐的春节终于到了。我们真高兴啊,心里乐开了花!
春节到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希望新年大人工作顺利,小孩学习进步,大家万事如意。我高兴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在门上,希望在新 的一年里,我们一家人都过得幸福快乐。
我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一起去放鞭炮,可开心了。火红的鞭炮像一条跳舞的红色火龙,在地上炸响。许许多多的红纸片在空中飞舞,就像神仙姐姐从天上撒下了美丽的花朵。
晚上,我们高高兴兴地去看烟花。许多五颜六色的烟花飞上天空,美丽极了。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打开的大伞,还有的像很多个红红的小灯笼,可真是太漂亮了!
春节真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我盼望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快乐的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快乐的春节终于到了。我们真心里!
春节到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希望新年大人小孩,大家我地把“福”字在门上,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
春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和重阳节。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
我们每次过春节,都要上饭店吃饭,而且我们一家一个人都不少。每次过春节,爸爸喝酒时都要说:“祝万事顺利。”吃完饭后,我们回到家时爸爸不顾脱鞋直接跑到屋里找鞭炮。
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放鞭炮。爸爸说;“你听听我给你讲个传说你就明白了”。
很久以前,每当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山上就会跑来一只年兽袭击人们,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没有制服年兽袭击。后来的一个春节,人们想;“咱们放鞭炮吧!”人们正在放鞭炮时。年兽又来了。突然年兽停住了。人们又想;“年兽是不是怕鞭炮?”于是人们点着了鞭炮,慢慢的向年兽靠近,果然,年兽回头就跑于是,人们每过春节就会放鞭炮,从此,年兽再也不敢下山袭击人们了。
每逢过年我们都会放烟花,买年
画,贴对联。年初一亲戚邻居会互相拜年,我最高兴的就是过年的时候会有很多压岁钱。妈妈还会为我准备几套新衣服。爷爷奶奶还会带我去庙会逛逛。买些平时很少见的传统东西。还能看见舞龙和踩高跷的表演。
我真自豪自己生在这个地方,而且我还希望每个传说都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自豪!节中国传统文化东北春节
中国传统文化东北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但我最难忘也是我最盼望的就是春节。外婆家住在北方,那里的年味儿比南方来得浓。一到除夕,外婆就一直在厨房里忙,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饺子可是少不了的。这时我总是围着外婆学着各式各样的包法,不时还别出心裁地加一点我的小创意,有时包的四不像,引来一阵欢笑。若是赶上大雪纷飞,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饺子,一边赏着白雪舞蹈,更是喜上加喜的开心,瑞雪兆丰年嘛!欣喜了整个晚上,第二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换上新衣服、新裤子,出门去走访亲朋好友。走在冰天雪地里,踩在雪上发出一串串“噶吱噶吱”的声音。只听锣鼓喧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往一块拥,围成一个大圆圈。这时,从大巴车上下来了穿五彩缤纷衣服的人,我才明白原来是扭秧歌的。走在最前面的那人最引人注目,只见他举着一个像长矛一样的杆子,在前面趾高气扬地走着,下面跟着一队人马。开始扭起来了!有的年轻人扮演老爷爷,有的人扮演小丑,有的人扮演小姑娘,热闹非凡。看呀,从人群中挤出一位高高胖胖的小丑,红红的大鼻子,咧着夸张的大嘴巴,我们还沉浸在他滑稽形象中时,他麻利地来了三个前空翻,稳稳地落在了地面上。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地上的雪也似乎被这热烈的气氛融化了。我喜欢这样的民俗表演,我喜欢这样的传统文化。春节,传统与文化精神的思考
在经历了传统与时尚的互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春节这个舞台上所展示出的是一幕幕立足本土、土洋并举、中外辉映的文化盛景,我们似乎从中日渐明晰地发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风景线。
如果抛开形式,从春节这个节日的内核上看,从过年人们获得的巨大精神满足上看,回家过年、全家团圆、祝福彼此、追求和谐,这是我们在春节里的最大感受,而在大红灯笼、福字临门、饺子飘香、拜年贺喜的浓浓氛围中,我们深深沉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血脉里共同涌动的团聚和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节日里面,我们才更多地在节日里感受到了和谐,这种和谐,有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携手,有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交融。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
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而春节,正是在民族文化的旗帜下飞舞。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有其恒常性的,一种文化风俗会超越其伴生的具体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而流存下来,成为长久的传统。它也许会不断容纳进新的内容,也许会同外来的文化共存并受其影响,但它却不一定非得消亡。有时候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东西所能取代的。尽管外来的东西也无可厚非,比如西来的阳历年也不是假年,但它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取代春节。作为一个节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春节更有感觉,更有气氛。这是一个感情问题,一个血缘问题。一个心理认同问题。
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与精神才可以寄托感情甚至寄托人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汲取外来的新的文化是必辩的,且新旧不妨共存。鲁迅后来也感到“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 还是自
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地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何况现在的春节还越来越融进了现代生活内容,承担起一些现代文化功能,甚至还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范例。
古老的文明如何向现代化整体转化,怎样才能有创造性,几代人讨论了一百多年,竟然无果。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在经历着真实的变迁,文化一直在进行着自然的选择。一些东西留下了,比如春节;一些东西作古了,比如皇帝。当然还有更多新东西出现了,比如自由恋爱、原子弹与因特网。百余年间经历了几乎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但也没有变到非我的程度。当然一直有人在提醒着文化危机,外来文化的压力使得我们自己文化的创造空间愈加逼仄。事实上,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外来挑战反而会在封闭中走向凋敝。一点视挑战为机会的豪气还是很重要的,气盛运即不衰,而那种因恐惧而生的自
闭与自缚才是一种败相。
第三篇:战狼里的中国精神
《战狼》的中国精神(蔡长丽)
《战狼2》上映4小时票房破亿,5天总票房超过12亿,还夺得了周末全球票房冠军。
然而这是为什么?请给个理由先。是因为达康书记端枪拯救非洲人民GDP?
还是因为赵东来局长怒吼“开火”满天飞雨巡航导弹?或者是因为能看手机直播爆头真人秀,能看强拆民居弄死你活该的无情揭露?我们先从吴京看起,吴京曾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太极宗师》里的娃娃脸和最后一集他在长城上器宇轩昂地打太极。
现在,吴京最深的形象不再是阳光可爱,而是洒血含泪、一脸坚毅;不是停顿在长城遗址上诉说民族过去的辉煌,而是极限奔走在非洲战场上高举五星红旗飒飒飘扬,英雄铁胆穿越枪炮战火的死亡注视。以臂为杆,撑起一国的旗帜,比起《自由引导人民》油画里少女打着旗杆的举旗,吴京伸出手臂与国旗相融,更加进一步突显出了作为个体的“人”,在整个国家进程中的存在力量。个人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于《战狼2》影片的尾声部分,完成了最终的统一。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仍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向世界输出思想”。终于,我们也在向世界输出价值观了,而且是以好看的中国故事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输出、自然而然地输出、水到渠成地输出。影片里输出的,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人道主义的人文精神、军队的震慑力和现代化、军人的战斗力和正义感,当然也包括植入广告令人心折的中国车和中国酒,还有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除了高配置的武器装备投入、格斗动作设计,以及故事标配套路里的幽默技巧嵌入、浪漫主义表达,这些都是能最终托起思想输出的必备利器。套路很完整,精神更饱满。因为,这是中国关于“文化自信”的一次真正掷地有声的艺术话语。
我们拿什么来说文化强国?就要拿真正影响得了人心的作品来说话。谁都想说我们国家特别牛、谁都想说当中国人倍儿有面,可怎么才能把这些话轻松自信地说出,说出来还有人听有人信有人崇拜羡慕?为这,我们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久到以为永远只能看着好莱坞电影一年又一年数着钱挺着胸,重复着美国精神的价值输出。而《战狼2》挥洒出的铁血柔情,是伴随中国崛起的背景、伴随当前的国民心理应运而生的。终于,时代性地,呐喊出了全民族渴切热盼的声音。《战狼2》令人激动的,是它真正在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价值观。真正有效的对外输出力,来源于真正踏实的文化自信力。自信,其实是能够放松下来表达,就像越成功的人越敢于自嘲一样,不是紧绷着伟光正。那什么样的表达,才是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呢? 第一,敢于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勇敢敞亮地说,我有本事,我很厉害,我绝对能证明给你看,谁敢作死来试试。就好像西汉的武将甘延寿和陈汤,在终于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后来被演化为: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国家强大,凛不可欺,说到做到,言出必行,这是一种底气。令人敬畏尊重的自信力,是敢于亮明态度、展示雄风,也能够掷地有声、敢说敢做。就像影片里,吴京在非洲国家的战乱中举起中国的旗子,说我们是中国人。不管当地的政府武装还是反政府武装,都不由要为他们让出一条安全的路。他们可以坦然把手中的冲锋枪、狙击枪都扔掉,举着国旗就穿越过了战区。那一刻,很多影院里的观众都热泪盈眶。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旗,在战火纷飞里保护中国民众的力量,甚至远远大于了枪支弹药的力量。中国护照不一定能带你去世界任何地方,但能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以前总听人说,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太低,好多想去的地方都去不了。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有65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开放了免签/落地签,这个数字,也一直在增长!但对比一下能免签100多个国家的德美日韩护照,许多人还是表示羡慕不已。但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国外遇到麻烦,能给你安全感的,还是那一本中国护照。也许,现在的中国护照还不能带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当战争和灾难来临时,它能从任何一个地方接你回家!
比电影里的非洲营救更刺激,祖国这几年,一直在为遍布在全世界的中国公民保驾护航。
看了这些也许你就会明白,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在于它能免签多少国家,而在于危急时刻能带你回家!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
1、新西兰地震,满天都是中国救援飞机。2016年,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距离震中较近的海滨小镇凯伊库瞬间成为“孤城”。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国1000多名游客被困,其中就有125名中国游客。
得到消息后,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启动了撤离计划,租下了所有可用的直升机,把中国游客一个一个安全撤离,安置到了其他安全城市。那一天,新西兰满天都是中国救援的飞机。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游客,在全世界人民羡慕和无奈的眼神下,第一时间离开了那座“孤城”。
2、以色列大火,中国留学生第一时间被安全转移。16年底,以色列发生特大火灾,第三大城市海法也受灾严重,火势失控,全城进入警戒模式。
而重灾区的海法大学里,有数百名中国留学生。
面对火情,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第一时间出动,当晚即组织大巴将中国留学生连夜安全撤出。第二天一早,不少欧美留学生还在想法投亲靠友,中国留学生已经在另一座安全城市的酒店里,悠然地晒起了早餐。
每一个在异国的危难时刻,第一想到你的,永远是祖国。而我们的祖国,也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做到了永远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给远在他国的我们以庇护。这时候才发现,身在国外,一本中国护照,就是我们最强大的护身符。
当时,更是有两张对比鲜明的图片刷了屏。一个是误把摄影记者的镜头当成枪,做投降姿势的叙利亚小女孩。一个是被海军小姐姐牵着小手,迈着轻盈的步伐,踏上了接她回家军舰的中国小女孩。同样的战火纷飞,同样是花一样的年纪,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此时此刻的祖国万岁,是发自肺腑的!
总之,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带着那一本中国护照,当有灾难或者战乱发生时,祖国总是能第一时间来到你身旁,然后把你安全接回家。最动人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有危险我一定会倾尽所有,赶到你身边接你回家!这是我的祖国,中国!中国自信的第二方面,是不仅仅敢说自我表扬的话,也敢说“扎心了,老铁”。有不满,有反思,那就说出来,藏着掖着干嘛,谁家还没有点儿闹心事了。真正强大的自信,是不仅不会妄自菲薄的自卑,同时也不会自欺欺人的逃避!强拆事件现在确实还屡有发生、令人痛心愤怒,吴京按捺不住、以暴制暴的那一脚飞腿,把自己踹进了监狱,也把中国社会的现状不足踹了出来,把观众心中的一口恶气踹在了那个流氓地痞身上。影片用这样开头,简直是故意要顶着黑夜艰险行走。但是黑夜怕什么,正视黑暗,才能迎来黎明啊。
就像刘邦曾经坦然对群臣说:我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清楚得很。就比如说吧,要论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筹谋能力,我比不上张良;要论镇国、安民、供粮、养军的管理能力,我比不上萧何;要论统帅百万雄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能力,我比不上韩信。汉高祖刘邦,他明言自己的缺点,然后用他人的优长来弥补自己的短缺,清醒地用好可用之才,才战胜了原本比他英武的项羽,才成就了有汉一代。如果刘邦不能认清自己的短板,总要一味表现出自己的高大全,那就永远不会是有大胸怀、大气魄的天下之主。这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敢言今天的“扎心”,正是为了明天能“顺心”。自信的第三点,是有能力、也有意愿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什么塑造的女主角,非要爱那个有蹲班房前科的吴京大叔,而不爱小鲜肉张翰?就因为吴京身上有担当精神!是他,面对着艰难的生死取舍,对所有中国工人和非洲难民坚决地说出,“妇女儿童上飞机,男人跟我走!”危难关头,和衷共济,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影片里,把中国的“和”文化表现得很坚定。里面演到,很多在非洲工作的男人都娶了当地的黑皮肤姑娘,而且在撤侨危局时用朴素的家乡话直言“她是俺媳妇,她也是中国人!”要带她一起撤离回中国。中国精神里“和”文化的感染力,还包括吴京这种战壕经验派与陈翰代表的土豪空想派之间的作风冲突与和解,还包括中国耿直boy与美国傲娇姑娘之间的信念冲突与和解„„ 影片里有一句最具哲学意味的话,是这样说的:“人类从非洲走出,但自诩文明的人再次来到非洲,却带来了苦难、奴役、疾病和战争。”这是说出了典型的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做派,就是要以掠夺他方资源为自我生存的基础。所以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方国家为当地原住民带去的不是友善,而是殖民地瓜分,是资源抢夺,是奴隶劳役。
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源于农耕文明,追求的是和天下。人类劳作要与自然规律和谐,必须追求“天人合一”;家庭伦理要与耕读传家的家族结构相适应,必须追求和睦相处。所以,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出发,再推衍到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国思想就都呈现出一种“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因此强大的中国,为本是文明源地却又深受文明灾难的非洲大地,带去的是什么?是正如同影片里中国大使说的,“中国和非洲是好朋友”。——这句话听上去很虚,其实,它正是中国的国际相处之道,也是文明发展之道。如果像电影里那个反派大Boss在终极一战里说的,“强者生存,你们劣等民族就活该被欺负”,那恰恰正是反文明的表现。真正的文明,不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而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和谐共处、是命运共同体。名字叫《战狼》,但是展现“战”的能力,恰恰是为了可以有“不战”的资格,“止戈为武”,武的终极目标是“止戈”,是“不战”。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我们能用和谐精神,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趣有料又有爱的中国故事。
第四篇:细节里的人生美文
1
京城。某饭店,流水席。
来了个人,一屁股坐下来,撕出筷子,俯下身子,眼睛觑缩着,贴近瞅着菜。他的样子够骇人,他瞅着菜,所有人瞅着他。
其中有认识的,笑着喊他。他起来,环顾大家。意识到自己的窘迫,说:“哦,对不起,我呢,近视眼,今天一天没戴眼镜。”说完,便在兜里摸,摸了半天,摸出副眼镜来戴上。一下子,清丽出尘,样子清爽了许多。
他接着解释说:“是这样,今天,办了一天的事,见了各色人等,因为我不想嗷清楚他们的丑恶嘴脸,所以,我的做法是,通常不戴眼镜。”
一桌子的人都哈哈笑。笑完之后,都说喝。喝完之后,大家心照不宣地摸摸自己的眼镜。
“这眼镜啊,我只能戴一会儿,过后呢,我接着去办事。有时候啊,看不清楚比看清楚了更合适。”那个人最后说。
有一个人向朋友炫耀,说他在一次买卖中,如何瞒天过海巧施心计,骗了合伙人,自己从中多得了多少钱,云云。他自鸣得意,讲他的精明与高明。朋友呢,一边听,一边呵呵笑。但没过多久,朋友疏远了他。
后来,这个人觉出了缘由。他以加倍的真诚来待朋友,但朋友总是以为他假戏真做,他做得越真,朋友认为他越假。最终,他失去了朋友。
这个世界,没有人喜欢奸猾和诡诈。哪怕是一个坏人,在坏中浸淫了太久。他的心底里喜欢的,也只会是善和真诚。
实际上,人性中所有的恶,跟陌生的人没有一点关系。这些恶伤害的,永远只会是离其最近的人。而且,看起来,当时伤害的只是他人,无足轻重。但从人生的结果来看,最终伤害的,却是自己。
一场会议,一个人在剪指甲。
“噼一啪”,脆而尖锐的声音,格外具有穿透力,会场上几乎每个人都听到了。领导噤了声,等着剪指甲的人良心发现。结果是,那天,领导不说了,声音就没了,领导开讲。声音就响起。一场猫鼠斗。整个会议的庄重感和严肃感,顿时稀里哗啦,七零八落。
一位教授曾在电视里讲社交礼仪,他说,在公众场合剪指甲,是最要不得的。哪怕是一个极无聊的会议,哪怕讲话的人是一个让人讨厌且无德无能的家伙,你也不要在这样的场合剪指甲。因为,你沦陷的,是这个世界的庄重感和严肃感。
庄重感和严肃感为什么不能沦陷呢?他没讲。我想,他大概要说的是,当庄重感和严肃感沦陷后,一个人精神深处的神圣感就无法再构建起来了吧。
而神圣感支撑起来的,其实是人类自身的尊严。
有一个穷人,后来有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养狗,先是狼狗,后是藏獒。什么厉害,他就养什么,他要让它们看家护院,看守住他的钱财。
后来有钱人当了官。他不养狗了,养人。拍马溜须的,凶神恶煞的,厚黑的,毒辣的,他都养。后来,他信不过人,开始信神。早晚一炷香,虔诚地敬拜。即使自己出了远门,最关心的,不是家里的人好不好,而是香烧没烧。
这个人最后还是在自己的位置上挂了。也就是说,神也没保住他。
“钱和权,可以摧毁心底好多美好的东西,而且,追求得越多,就会摧毁得越多”,他最后感慨地说,“然而,这些年,对我来说,最可怕的摧毁是,我不仅不信任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最后,也不相信了自己。”
黄昏。一个小孩,趴在水塘边上玩。
“爸爸,你看,小鱼在吃蚊子呢。”“瞎说,小鱼怎么能吃了蚊子!”年轻的父亲在玩手机,瞅都没顾上瞅儿子这边一眼。
“就是呢。小鱼不知道是该先咬住它的头,还是翅膀,正吐着泡泡着急呢,爸爸,你说小鱼会急坏吗?”“蚊子在天上,小鱼在水里,它能地对空作战吗?”父亲可能正玩的是一款战斗游戏吧,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手机上。
“对了,爸爸,你说小鱼能不能把它吐出的泡泡。像炮弹一样打出去呢?”父亲在笑,说不清是否定,还是心不在焉。笑完,说:“走,还是回家做作业去吧。”他一把拉起孩子,眼睛始终在屏幕上,瞅也没瞅塘里一眼。
此刻,水塘里,孩子所说的蚊子,其实是一只绿翅膀的小飞虫,正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贴着水面,不知道是正要飞,还是真的已经飞不走了。它的影子,仿佛,被小鱼吐出的泡泡给黏住了。
再美的黄昏,也黯然失色。因为,人生的诗意和童话,正从这里,一步一步走散。
第五篇:注重细节,体现精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注重细节,体现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反映,发挥着积极的熏陶、教育和引导作用。诸暨历史悠久,地秀钟灵、人才荟萃。古有勾践“卧薪尝胆”,又有著名画家和诗人王冕,有“三百年无此笔墨”的大画家陈洪绶等等;今有为中国革命前仆后继,英勇奋争的俞秀松、宣中华、张秋人、汪寿华、宣侠父等,当然还有不少诸暨人,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文学艺术家等等。它们的身上凝聚了诸暨人固有人文精神,自强、仁爱、气节、侠义、进取、勤俭等等,也正是通过这些名人志士的人生经历,使得诸暨之人文精神代代相传,日久弥新,不断升华。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诸暨的人文精神呢?我们能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校园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一面“公德镜”,“以镜为鉴”,照一照自己的言行,看一看自己的形象是美是丑,是对是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和家人出去旅游时,不但自己不乱扔果皮,包装纸,而且发现垃圾还能主动捡起来投进垃圾箱里,那你就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在学校里,看见自来水龙头没关紧,你能上前动手把它拧紧;看到光线充足,能主动把教室里的灯关掉,那你就是一名节约资源的好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汲取科学文化知识,你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好少年……只要大家都有一份责任,就能为我们的家园尽一份力,添一片绿;就能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绚丽多彩!
可是,我常常在街头看到一幅幅不和谐的镜头:一些市民不走人行道而踏过绿化带再横穿马路;路旁的梧桐树、柳树的枝头上挂满了一株株硕大的白菜;好好的一块绿化带被人辟出了一小块葱地;公园内随处可见边吃甘蔗边吐甘蔗的现象……
同样,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我也发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陋习:有人乱丢纸屑、乱丢食品袋等废弃物;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在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细节体现精神。我们不能忽略这些细节。让我们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文明的大洪流冲走这些不和谐的小泥沙。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园而努力吧!
谢谢大家!
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