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礼仪论文

时间:2019-05-15 06: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事礼仪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事礼仪论文》。

第一篇:外事礼仪论文

浅谈外事礼仪

组员:王欢, 卢东宁,代晓梅

目录

1.基本要求..................................................3 1.1 慎重许诺........................................................3 1.2 严守约定........................................................3 2.尊重国际惯例..............................................3 2.1 不必过谦........................................................3 2.2 女士优先........................................................4 3.个人形象..................................................4 3.1 化妆..................................................4 3.2 仪容............................................................4 4.接触与交谈

4.1善于提问,虚心求教...............................................5 4.2 机智与幽默......................................................5 4.3 中外习惯差异....................................................6 5.各国礼仪

5.1德国............................................................6 5.2 法国...........................................................6 5.3其他国家.......................................................7

6.口译礼仪须知......................................7 6.1着装...........................................................7 6.2守时...........................................................7 6.3见面礼节.......................................................8

浅谈外事礼仪

1.基本要求

守信约定在国际社会里,人们十分重视交往对象的信誉,讲究“言必信,行必果”。1.1 慎重许诺

在涉外交往中,基层公务员对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有正式承诺必须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开河,草率许诺,也不要使承诺大而化之,模棱两可。1.2 严守约定

在国际社会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国人历来说话都是算数的”,那么基层公务员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约定,兑现承诺,如约而行。

2.尊重国际惯例

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言之,在进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时,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具右;未婚者主动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主动居左,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2.1 不必过谦

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2.2 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里所通行的交际惯例之一。在社交场合,“女士优先”主要应在下列方面得以表现。1.尊重妇女。与妇女交谈时,一律要使用尊称。涉及具体内容时,谈话亦不应令在场的妇女难堪。排定礼仪序列时,应将妇女列在男子之前;2.照顾妇女。在一切社交活动中,男子均应细心地照顾妇女:就座时,应请其选择上座;用餐时,应优先考虑其口味;3.关心妇女。外出之际,男子要为女士携带重物。出入房间时,男子要为女士开门、关门。在女士面前,任何时候都不允许男子吸烟;4.保护妇女。在一切艰难、危险的条件下,男子均应竭尽其全力保护妇女。通过危险路段时,男子应走在前列。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子则应行走于外侧。任何危险之事,男子均应主动承担。

3.个人形象

3.1 化妆

在公务活动中,一般要求职员在美容化妆这一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遵守如下几项规则:规则之一,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工作妆的主要特征是,简约、清丽、素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它既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许显得脂粉气十足。总的来说,就是要清淡而又传神。规则之二,应当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通常认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如果在三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旧能被对方闻到,则肯定是过量使用香水了。规则之三,应当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尤其是要在工作岗位上当众这样做,则是很不庄重的,而且还会使人觉得他们对待工作用心不专,只把自己当成了一种“摆设”或是“花瓶”。特别需要提到一点,女士们千万不要当着一般关系的异性的面,为自己化妆或补妆。3.2 仪容

眼是心灵之窗,交往时,要行注目礼,目光与对方接触时间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目光切忌呆滞、漠然、偷窥、左顾右盼和挤眉弄眼。微笑是接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4.接触与交谈

在社交场合,谈论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势,当然是一个经常有的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际上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时甚至成为一个谈论的热点。其实,社交场合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面谈到的政治性问题以外,人们所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拥护、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龄问题等等,以及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民情风俗、科技发展、未来世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对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京剧、中国菜等等,外国人也常有意谈及。可见,可谈的话题是如此广泛、多样,完全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场所,谈话对象的职业、兴趣、各人的知识、水平,就地取材,引出话题,由浅入深。这样既可以避免“冷场”,又可惜此增进了解和友谊,丰富自己的知识。4.1善于提问,虚心求教

这就要求提问时要尊重对方,要自然适当,不要提出使人为难的问题,也不要使人感到你是在有意探听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情。如果别人对你提出的总是有所回避,就不要一再追问,而应设法转移话题。提问还可起引导话题、转换话题的作用。

4.2 机智与幽默

有时讲几句富有哲理的话、俏皮话,或讲一段笑话,会使谈话活跃、气氛欢快,甚至可以排难解结,使某些难于解答的总是迎刃而解。毛泽东在参加莫斯科会议时,变到与会各国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时,引用了中国的一个通俗故事,说是两泥菩萨,打碎了把泥调和后,重塑了两个,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还劝赫鲁晓夫要团结,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他说:“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一个好汉要有在个帮,一个篱笆要有三个桩”。他的这些生动的、富有哲理的譬喻,赢得了许多与会者的赞赏。1692年我国打下一架U-2高空侦察机,许多外国记者想 5

乘机了解中国导弹的发展情况,就向陈毅外长提问U-2飞机是怎么打下来的?陈毅风趣地回答说:“是用竹杆子捅下为的呀!”引起大家哄堂大笑,从而避免了生硬地回答“无可奉告”。当然,默与讽刺是区别的。人们不应当无端地讽刺与影射对方。

4.3 中外习惯差异

例如,外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有些中国人常用的“上哪儿去啦?”“干什么去?”等,迹近查问别人的私事,外国一般不用。在外国熟人之间相遇,相互说一声:“Hello!”作为打招呼和问候,也是常风的。年轻朋友之间还有的只说一声:“嗨!(Hi)”就显得更加随便。别人正交谈,不要凑前旁听;如果你有意参与他谈话,则应视情况相机加入,不可勉强。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适当照顾所有在场人员,不要只同其中一二人攀谈,而冷落其他人。

5.各国礼仪 5.1德国

德国人握手礼 :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 ;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着装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

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5.2 法国

吃法国菜的礼节: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假如吃多过一道主菜,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鲜)之后,侍应会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槟造,除了让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进你食下一道菜的食欲。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吃法国菜同吃西餐一样,用刀叉时记住由最外边的餐具开始,由外到内,不要见到美食就扑上去,这样十分失礼。5.3其他国家

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而中国旧时传统则是抱拳。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口译翻译个人卫生在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必要时可含上一点茶叶,以除臭味。

有病的同志不要参加外事活动。比如,感冒在中国不算什么大病,但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的人对感冒很讨厌。脸部、手、臂等外露皮肤有病的人也应避免对外接触,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有口臭毛病的人应注意口腔卫生。

6.口译礼仪须知

6.1着装

服装的种类、样式、颜色千差万别,而个人的着装则因场合不同、季节变化、个人爱好而不尽相同。从原则上讲,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多着深色礼服,而一般场合则可着便服。

对女士而言,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下身为西裤或裙)、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或长裤。任何服装均应注意清洁、整齐、挺直。衣服应熨平整,裤子烫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穿中山装要扣好领扣、领钩、裤扣。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除军人、学生外,女士衣着尽量不要千篇一律,样式花色宜有所差别。女士夏天可光脚穿凉鞋;穿袜子时,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6.2守时

口译翻译要遵守时间,不得失约作为主人或客人的随行人员,译员可与主人或客人同时到达;如果自行前往会谈地点,须要早于会见双方到达。

口译翻译在谈话时的礼节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6.3见面礼节

口译翻译在见面时的礼节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女士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握。多人同时握手致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685589.htm?fr=ala0_1_1

2.http:// 3.http:// 4.《涉外礼仪教程》

第二篇:外事礼仪论文选修课

外事礼仪论文

外事礼仪概述

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立国之本。礼节、礼貌、礼仪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而且还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

在公共场合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作为国家、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的代表进行对外活动的时候,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往往成为相互间进一步了解和交往的重要依据。作为个人,可以有各自的风格,但是在国际礼仪活动和社会、社交场合,就应当讲究必要的礼节,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习惯不一,从而其礼仪方面也必然有所差异。现在我们强化礼仪,就在于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改善人际关系、美化日常生活。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在人际交往中一门最实用且可赏可鉴的大俗大雅的真正的艺术。美国也好,英国也罢,纵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但我觉得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因此我们如果学好外事礼仪,并把它贯彻到行动中去,将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 外事礼仪基本常识

(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其次,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

因此,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二).尊重国际惯例

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言之,在进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时,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具右;未婚者主动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主动居左,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

(三).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热情有度待人热情不仅意味着自己对待交往对象具有诚意,也能体现对对方充满了友好、关怀与热诚。但是,作为外事人员对人热情相待,必须有一个“度”,注意“热情有度”。

(四).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1.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

2.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

3.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1.尊重妇女。与妇女交谈时,一律要使用尊称。涉及具体内容时,谈话亦不应令在场的妇女难堪。排定礼仪序列时,应将妇女列在男子之前;

2.照顾妇女。在一切社交活动中,男子均应细心地照顾妇女:就座时,应请其选择上座;用餐时,应优先考虑其口味;

3.关心妇女。外出之际,男子要为女士携带重物。出入房间时,男子要为女士开门、关门。在女士面前,任何时候都不允许男子吸烟;

4.保护妇女。在一切艰难、危险的条件下,男子均应竭尽其全力保护妇女。通过危险路段时,男子应走在前列。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子则应行走于外侧。任何危险之事,男子均应主动承担。

(七).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的原因:

1.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

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2.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 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八).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主要是提倡在国际交往中主动尊重每一位交往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询问其个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目前,在国际社会里,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隐私实际上具体表现为人们在交谈中的下述“八不问”。1.不问收入支出。2.不问年龄大小。3.不问恋爱婚姻。4.不问身体健康。5.不问家庭住址。

6.不问个人经历。7.不问信仰政见。8.不问所忙何事。

(九).尊重国际惯例

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言之,在进行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时,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具右;未婚者主动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主动居左,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

三.各国不同的礼仪与禁忌

1.数字的忌讳

西方人认为十三是不吉利的,应当尽量避开,甚至每个月的十三日,有些人也会感到忐忑不安。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十三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会办任何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次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十三这个数字。其原因主要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为了贪图三十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结果使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那天最后的晚餐上的第十三个人就是犹大,这天又是星期五。人们将十三日又逢星期五的日子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就会因此而闭门不出,唯恐发生不吉利的事情。

“四”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死”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在我国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说不可时,忌讳的人往往说“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另外,在日语中“九”发音与“苦”相近似,因而也属忌讳之列。

2.食品的忌讳

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日本人不吃羊肉,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脏;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也门、苏丹等国的人,除忌食猪肉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阿拉伯国家做客不能要酒喝。、3.颜色的忌讳

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埃塞俄比亚人则是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也将黄色视为残废之色;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但委内瑞接却用黄色作医务标志;蓝色在埃及人眼里是恶魔的象征;比利时人也忌蓝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衣服;土尔其人则认为花色是凶兆此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好用素色。

4.花卉的忌讳

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日本人认为荷花是不吉祥之物,意味着祭奠;菊花在意大利和南美洲各国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与灵前;在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不忠诚的表示;绦紫色的花在巴西一般用于葬礼;在国际交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在欧美,我们被邀请到朋友家去做客,献花给夫人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家,则是违反了礼仪。

5.其他忌讳

在使用筷子进食的国家,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在米饭中;在日本不能穿白色鞋子进房间,这些均被认为是不吉利之举;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顶,尤其在泰国,认为人的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被人触摸是一种极大侮辱,住宅门口上也禁止悬挂衣物,特别是内衣裤;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用脚示意东西给人看,或把脚伸到别人跟前,更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这些是失礼的行为;在欧洲国家,新在婚礼前是不试穿结婚用的礼服的,因为害怕幸福婚姻破裂;还有些西方人将打破镜 子视作运气变坏的预兆;另外西方人不会随便用手折断柳枝,他们认为这是要承受失恋的痛苦的;在匈牙利,打破玻璃器皿,就会被主为是厄运的预兆;中东人不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英美两国人认为大庭广众中,节哀是知礼,而印度人则相反,丧礼中如不大哭,便是有失礼仪。

四.论文总结

虽然上外事礼仪的选修课的时间只有三次,授课内容也比较有限,但通过论文的写作和查找,仍让我对外事礼仪的知识有个更多地了解。

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卑不亢地同人打交道,以个人形象维护祖国形象,要做到泰然自若,谨言慎行,要爱护环境,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外事工作,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而言,精通礼仪对其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路,都可谓是一种处世的“润滑剂”,帮助更为顺畅的行走社交道路。

第三篇:外事礼仪常识

外事礼仪常识

一、什么是礼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者敬人也”。“礼”-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礼仪”是交往艺术,是沟通技巧,也是行为规范。为什么学习礼仪?一是内强素质,二是外塑形象,三是增进交往。《礼记》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由于地区和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对于礼仪的认识各有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叫涉外礼仪。涉外礼仪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是日常礼仪习惯的升级版,基本原则相同,只是多了一些注意事项。

二、社交中的礼仪习惯 1.仪容仪态(1)注意个人卫生

适时理发,经常梳理,胡须刮净,指甲修剪,鼻毛应剪短,头皮屑太多应洗干净。内、外衣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打油擦亮。参加涉外活动前应梳理打扮。女士可着淡妆,也提倡着淡妆,不宜浓烈。鞋要舒适,高跟鞋不要太高、太细。男士的衬衣勤换,有条件每天更换。男士的西装外套不用每天换,可以通过更换衬衣和搭配不同的领带来达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男女士都可以适当着淡雅的香水,据个人情况和喜好,西方人包括非洲人体味比较重,所以需要香水这种遮掩剂来掩盖体味,亚洲人体味清淡,不需要浓烈香味来遮掩,太浓了,反而不太习惯,也和我们身体不太匹配。总之,要保持外貌整洁美观。

避免小动作—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掏鼻孔,挖眼屎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在参加活动前,尽量不食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

(2)保持环境卫生

不准随地吐痰,不得随地丢果皮纸屑。吸烟时,把烟灰搕入烟缸。吃食品时把骨、刺、牙签、口纸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得随手丢到地下。个人的不洁物品,应丢入垃圾桶,或放入自己的手帕或口袋中。吐痰应吐在口纸、手帕中装入衣袋。进入地面干净的室内,应先在门口踏擦鞋底再进入。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

(3)服饰要求 着装原则

外事活动中着装的基本原则有三条,即整洁、个性、和谐。整洁的衣着可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除体现对相互交往的重视程度外,还显示出交往者的文明与修养的水平。

个性原则指根据不同年龄、身份、地位、职业与社会生活环境,来确定服装款式、面料、色彩与装饰物。外事活动中的着装适当体现民族和文化特色是符合个性原则的。

和谐是外事活动中着装的最高原则。在特定场合,如正规会议、礼宾活动、谈判、典礼上,穿西装与环境气氛是和谐的;而在一般生活环境中,西装则使人显得拘谨。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时必须打领带,但外出旅游,则不打领带更自然。此外,着装还要与形体和谐,与装饰和谐。

服饰选择的标准

在外事场合,人们的着装大致可分为礼服与便服两种。出席活动前一定要确认着装要求(dress code),按要求穿着前往。中国语境下,礼服有西装,中山装,军队礼服,民族服装。商务便装通常指西服套装不系领带。便装需要确认,可以是各式外衣、夹克、衬衣、T恤衫等,通常商务和政务场合,着衬衣指长袖衬衣非短袖衬衣。

出席正式、隆重的会议、会见、会谈或典礼、签约仪式、宴会等应穿礼服。参观游览时,可穿各式便服。

出席活动前需要与主办方确认着装要求,体现一致性。男士着装注意事项

外事活动中,西装是男士最通常的选择,但是在穿着西装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衣着的颜色大致以不超过3种颜色为首要原则。

西装袖子的长度以达到半腕为宜,西装衬衫的袖长应比西装袖子长出1-2厘米。

穿着西装,在较隆重的场合必须系扣。

袜子一般应穿与裤子、鞋子同类颜色或较深的颜色。要配好衬衫。衬衫的领子要挺括,系扣。衬衫的下摆要塞进裤内。

内衣要单薄。衬衫里面一般不要穿棉毛衫,天冷时,衬衫外面可穿一件羊毛衫。

凡是正规场合,穿西装都应系领带。穿着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扣好。领带夹一般在第四、五个纽扣之间。

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皮鞋要上油擦亮,不能蒙满灰尘。

西装在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纽扣(亦称“风度扣”)。但不能两粒扣全扣上,西装的袖口和裤边都不能卷起。

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显得鼓鼓囊囊,也不宜把两手随意插入衣袋和裤袋里。

穿西装不系领带的时候,衬衫的第一粒纽扣不要扣上。系领带不能过长或过短,站立时其下端触及腰带为宜。可配领带夹也可不配。

女士着装注意事项 外事活动中,女士服装的选择面非常广,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下身为西裤或裙),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或长裤。2.称呼

外事活动中,如何正确称谓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式场合下的称谓礼仪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对外场合一般称国家领导人、部长、大使、将军等官员为阁下,称其他男士为先生。但有些国家,如美国、墨西哥、德国,即使对总统也只称总统先生;对于未婚女子,即使单身的老太太也要称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对不知是否结婚的女子称女士。叫女士准没错。

正式场合对处在主宾、主人身份的高职位人员应以职衔相称。在以职衔相称时,不必为了取悦对方,对副职人员以正职相称,而应以原职相称。对于与主宾和主人身份相当或更高的人员也应以职衔相称。

正式场合的称谓可突出学历、职称等资历和荣誉的称号。在具体操作中,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将军以上军衔,大使衔都是很受人尊重的,在正式场合可以突出这些资历和荣誉行政称号,特别是当事人没有正式的职位时。

在君主制国家习惯上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王子、亲王、公主为殿下。对有爵位的人可称其爵位,如公、侯、伯、子男,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在泰国称佛教领袖、僧王为座下。对于来自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宾,可称同志。

三、几种不同环境下的礼节 1.谈话时的礼节

谈话时表情自然,仪态端庄,姿势端正。谈话时不要靠人太近,令人有压迫感。说话时可适当有身体语言,但不要过于夸张,给人手舞足蹈之感。不要用手指点对方,不能拉拉扯扯,拽着人家不放。谈话时,嘴里不要咀嚼东西,不要吸烟,如要吸烟,要事先征得别人,尤其是女士的同意。注意不要只顾自己讲,而不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讲话时,要注意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同时要目视对方,不要显得漫不经心。

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西方,一般见面时都免不了寒暄,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等事情。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应握手礼貌告别。2.见面时的礼节(1)介绍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介绍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在正式、庄重的场合,有两条通行的介绍规则:其一是把年轻的人介绍给年长的人;其二是把男性介绍给女性。如果是在一般的、非正式的场合,则不必过于拘泥礼节,假若大家又都是年轻人,就更应以自然、轻松、愉快为宗旨。

(2)握手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关系亲近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地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停留时间在3秒左右。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递送名片时应正面面对递送的对象,必要时站立欠身,并且尽可能双手递送,名片上的文字应朝向对方,如果对方是外国人,还应将外文字面向上。收到名片应详细阅读,然后放入名片夹、笔记本或钱夹中,或者摆放在会见会谈的桌面,以便使用。不应将名片随意扔在桌面,放入后裤兜。中国人常不带名片在身,对于别人的名片一定要接,可委婉表示“名片忘带了”或者“随身的名片用完了”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在西方,亲人、熟悉朋友之间的见面礼节往往是拥抱、亲吻、贴脸,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我国旧时传统是抱拳,信奉伊斯兰教的某些国家,男士不与女士握手,双方见面时,以弯腰、点头微笑作为见面时的礼节,新西兰毛利族人的见面礼是碰鼻子。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3)致意

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只是在领导人主动伸手时,才向前握手问候。(4)微笑的礼仪

在国际交往中,如果因语言障碍无法交流,微笑则是迅速达到交流的“润滑剂”,是善良、友好、赞美的表示。在绝大多数国际交往场合中,微笑都是礼仪的基础。亲切、温馨的微笑能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迅速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氛围。

尽量避免使用手势,同一个手势不同文化有不同解读。比如竖起大拇指表示“好”和“行了”,而在澳大利亚,这个手势是粗野的。

3.涉外交往中的礼节(1)遵守时间、不得失约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2)尊重老人和妇女

这是一种美德。在很多国家的社交场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下楼梯、车辆,进出电梯,让老人妇女先行,主动予以照顾。对同行的老人妇女,男子帮助提拿较重物品。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男子应主动照顾,帮助他们入离座位等。中西方有差异,《泰坦尼克》《太平洋》巨轮的覆没,最极端的情景下,人性的闪现,差距蛮大的。(3)尊重各国风俗习惯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尊重。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提前做功课了解情况,现场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4.就餐的礼节

桌餐、冷餐、酒会等形式。冷餐、酒会等符合西方的习惯,特别适用于人多的情况。按顺序自动取食,不要抢先;取食后可找适当位置坐下慢慢进食,也可站立与人边交谈边进食;所取食物最好吃完;一次取食不必太多,若需添食,可再次或多次去取。

桌餐入席时应有优雅的风度和良好的仪态,手应该洗干净,头发应梳整齐。要坐得端正,双腿靠拢,两足平放,不宜两腿交叠。入座后,可取白色餐巾铺在膝上(餐巾只可擦嘴,不可擦汗)。进餐时应自然、从容,嚼食物时慢些,不要发出大的声响。喝汤时应一口吞咽。若控制不住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低头而向一旁,避免发出声响。在餐桌上不能拧鼻涕,可用手帕轻擦或去洗手间;宴席上的谈话应自由轻松,交谈时既要注意谈话的内容,又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正式宴会上,女士一般不宜首先提出为主人、上级、长辈、男士的健康干杯。劝酒要适可而止,尤其在国际交际场合,不宜劝酒。切忌饮酒过量,以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

桌餐外事场合上基本采用分餐制。在一般西餐中,餐具和菜点都比较简单。一般有九至十道菜点,按上菜的顺序,吃什么菜用什么餐具,喝什么酒用什么酒杯。餐具的摆放和使用都很讲究,感兴趣的各位可自行了解。中餐通常也采用分餐制,如确无条件实现,每个菜品需备母勺公筷,为外宾备刀叉,不要反复向外宾劝菜,提前了解外宾饮食禁忌,不以野味、山禽走兽、动物内脏等招待外宾,地方特殊口味通常也予以调整。兔子肉、鹌鹑等等,外国人通常不接受。

5.引导礼仪 楼梯的引导礼仪

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工作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工作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客人的安全。

电梯的引导礼仪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客厅里的引导礼仪

客人走入客厅,接待工作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客人坐下后,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走廊的引导礼仪

接待工作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客人走在内侧。

第四篇:社交礼仪之外事礼仪.

社交礼仪之外事礼仪

(一)迎送仪式

1、迎接;

2、献花;

3、介绍(与社交礼仪有所不同,主方先介绍迎接人员);

4、奏两国国歌,同时鸣放礼炮,17,19,21响;(起源于英国海军司令登舰时鸣21响;b.英国政府在迎送贵宾时采用该仪式;c.1874年,美国采用,后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国际惯例。)5.检阅仪仗队;a.仪仗队的构成(1、海陆空三军仪仗队、2、陆军仪仗队)b.仪仗队的规模(人数)80人、120人、155人、240人、360人(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c.阅兵式(1、列队式

2、分列式: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

访问类别:国事访问;工作访问(1998年11月,江主席对俄罗斯进行了不系领带的访问);私人访问(泰国诗琳通公主);顺道访问;秘密访问(金日成、基辛格); 过境访问。

6、讲话(书面讲话)

7、陪车(陪同团团长陪外宾前往宾馆、饭店;以色列总统陪江泽民主席。)此外,对乘专机来访的国宾可派战斗机护航(国境,距首都100公里处)。酌情组织迎送队伍(金日成来访,数十万人夹道欢迎)。

(二)会见与会谈

1、会见与会谈的安排

a.会见(接见、觐见、召见、拜会、回拜)礼节性、务虚。例:叙利亚青年代表团访问我校;

b.会谈:专业性强,务实。例:塔什干大学代表团来访,校际交流。

c.会见与会谈的提出:主客双方均可提出 a、东道主安排;b、客人提出。

d.会场布置(场地、座位、座位卡、扩音器)

2、会见与会谈的程序:

(1)主方人员在门口迎接客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门口)(2)双方致辞,互赠礼品(3)合影

(4)会谈(邓小平吸烟的故事)

(三)约请与应邀

1、约请

(1)约请的种类 a.口头约请(当面或打电话约请)b.书面约请(发请柬或便函)

(2)约请应做的工作 a.确定邀请范围;b.确定时间、地点; c.安排座次; d.现场工作(发请柬,陪同分工等)。

2、应邀

(1)及时答复(口头或书面答复。若不能赴约,应婉言说明。)(2)应邀注意事项:

a.核定约请范围(本人还是夫妇;b、核定时间地点;c、相应准备(衣着、礼品);d、按时赴约。

(四)宴会礼仪

1、宴请

(1)宴请的形式:

A、宴会:a.国宴(挂国旗,奏国歌)b.正式宴会(排座次,主宾先后讲话,奏席间乐)c.便宴(驻阿尔及利亚大使设便宴)d.家宴(李鹏请客)

B、招待会:a.冷餐会;b、酒会(鸡尾酒会);c、茶会(Tea party);d、工作餐。

(2)宴请的组织:

a、宴请对象、范围与形式;b、时间、地点(基督教周五、13,伊斯兰教斋月);c、发请柬(利比亚驻华使馆请柬;马来西亚使馆请柬);d、订

菜(印度教教徒不吃牛肉);e、席位安排(见座位卡);f、现场布置;g、餐具的摆放;

(3)宴请礼仪:

a.迎宾; b、引宾入席;c、致词;d、上菜;e、斟酒;f、送客(利比亚官员)。

2、赴宴

(1)应邀;(2)掌握时间;(3)抵达;(4)赠花;(5)入座;(6)进餐;(7)祝酒;(8)宽衣;(9)纪念品(水晶杯);(10)致谢。

(五)文艺晚会

1、选定节目

(1)主要选择具有本国民族风格、特色的节目(京剧、豫剧、黄梅戏)。(2)适当安排一些来宾所属国家的节目(日本《四季歌》、《拉网小调》,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

(3)尽量不安排政治色彩、宗教色彩浓厚的节目。

(六)国际礼宾次序:

1、礼宾次序

(1)礼宾次序(见书第188页):

(2)礼宾次序的故事:梅法官的故事;

2、礼宾次序排列方法:

(1)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顺序排列;(2)同级人员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

(3)同级人员同时到达按国名字母(英、法、西班牙文)顺序排列。

此外,还应酌情考虑其他因素:a.国家之间的关系 b、业务性质(武官、文化参赞)c、语言交流 d、宗教信仰 e.相互关系

(七)涉外礼仪要求:

1、注意形象:衣着整洁,谈吐文雅,举止大方。

2、内外有别:应意识到中外国情不同和风俗习惯不同。

3、恰如其分:遵时守约,谦虚谨慎,不卑不亢。

第五篇:外事接待相关礼仪

外事接待相关礼仪

迎送礼仪

迎来送往是常见的社交礼节。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均视其身份和访问性质,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各国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往往都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对军方领导人的访问,也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如安排检阅仪杖队等。对其他人员的访问,一般不举行欢迎仪式。然而,对应邀前来访问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还是民间团体、知名人士,在他们抵离时,均安排相应身份人员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对长期在本国工作的外国人士和外交使节、专家等,他们到离任时,各国有关方面亦安排相应人员迎送。

一、确定迎送规格

对来宾的迎送规格各国做法不尽一致。确定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问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要注意国际惯例,综合平衡。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来宾的身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国家体制不同,当事人年高不便出面,临时身体不适或不在当地等等),不可能完全对等。遇此情况,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士,或由副职出面。总之,主人身份总要与客人相差不大,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当事人不能出面时,无论作何种处理,应从礼貌出发,向对方作出解释。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也有从发展两国关系或当前政治需要出发,破格接待,安排较大的迎送场面。然而,为避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非有特殊需要,一般都按常规办理。

二、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

必须准确掌握来宾乘坐飞机(火车、船舶)抵离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周知。由于天气变化等等意外原因,飞机、火车、船舶都可能不准时。一般大城市,机场离市区又较远,因此,既要顺利地接送客人,又不过多耽误迎送人员的时间,就要准确掌握抵离时间。迎接人员应在飞机(火车、船舶)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码头)。送行则应在客人登机之前抵达(离去时如有欢送仪式,则应在仪式开始之前到达)。如客人乘坐班机离开,应通知其按航空公司规定时间抵达机场办理有关手续(身份高的客人,可由接待人员提前前往代办手续)。

三、献 花

如安排献花,须用鲜花,并注意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者送一、二枝名贵的兰花、玫瑰花等。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有的国家由女主人向女宾献花。

四、介 绍

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互相介绍。通常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可由礼宾交际工作人员或其他接待人员介绍,也可以由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介绍。客人初到,一般较拘谨,主人宜主动与客人寒暄。

五、陪 车

客人抵达后,从机场到住地,以及访问结束,由住地到机场,有的安排主人陪同乘车,也有不陪同乘车的。如果主人陪车,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是三排座的轿车,译员坐在主人前面的加座上;如是二排座,译员坐在司机旁边。上车时,最好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遇客人先上车,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则不必请客人挪动位置。

六、对一般客人的迎接

迎接一般客人,无官方正式仪式,主要是做好各项安排。如果客人是熟人,则可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如果客人是首次前来,又不认识,接待人员应主动打听,主动自我介绍;如果迎接大批客人,也可以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如小旗或牌子等,让客人从远处就能看到,以便客人主动前来接洽。

七、迎送工作中的几项具体事务

(一)迎送身份高的客人,事先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二)安排汽车,预定住房。如有条件,在客人到达之前将住房和乘车号码通知客人。如果做不到,可印好住房、乘车表,或打好卡片,在客人刚到达时,及时发到每个人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这既可避免混乱,又可以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三)指派专人协助办理入出境手续及机票(车、船票)和行李提取或托运手续等事宜。重要代表团,人数众多,行李也多,应将主要客人的行李先取出(最好请对方派人配合),及时送往住地,以便更衣。客人抵达住处后,一般不要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作休息,起码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会见会谈会签礼仪

会见,国际上一般称接见或拜会。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接见或召见。凡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拜会或拜见。接见和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

会见就其内容来说,有礼节性的、政治性的和事务性的,或兼而有之。礼节性的会见时间较短,话题较为广泛。政治性会见一般涉及双边关系、国际局势等重大问题。事务性会见则有一般外交交涉、业务商谈等等。

会谈是指双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会谈也可以是指洽谈公务,或就具体业务进行谈判。会谈,一般说来内容较为正式,政治性或专业性较强。

东道国对来访者(包括外国常驻外交使节到任和离任),从礼节及两国关系上考虑,一般均根据对方身份及来访目的,安排相应领导人和部门负责人会见。来访者及外交使节,亦可根据国家关系和本人身份,以及业务性质,主动提出拜会东道国某些领导人和部门负责人。一般说来,礼节性拜会,身份低者往见身份高者,来访者往见东道主。如是正式访问或专业访问,则应考虑安排相应的会谈。外交使节到任后和离任前,还应对与本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驻当地使节作礼节性拜会。外交团间对同等级别者之间的到任礼节性拜会,按惯例均应回拜,身份高者对身份低者可以回拜,也可以不回拜。

一、会见座位的安排

会见通常安排在会客室或办公室。宾主各坐一边。某些国家元首会见还有其独特礼仪程序,如双方简短致辞、赠礼、合影等。我国习惯在会客室会见,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译员、记录员安排坐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

二、会谈座位的安排

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但有的国家亦让译员坐在后面,一般应尊重主人的安排。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如参加会谈人数少,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

小范围的会谈,也有不用长桌,只设沙发,双方座位按会见座位安排。

三、会见和会谈中的几项具体要求

(一)提出会见要求,应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会见什么人、会见的目的告知对方。接见一方应尽早给予回复,约妥时间。如因故不能接见,应婉言解释。

(二)作为接见一方的安排者,应主动将会见(会谈)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作为前往会见一方的安排者,则应主动了解上述情况,并通知有关的出席人员。

(三)准确掌握会见、会谈的时间、地点和双方参加人员的名单,及早通知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作好必要安排。主人应提前到达。

(四)会见、会谈场所应安排足够的座位。如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主谈人说话声音低,宜安装扩音器。会谈如用长桌,事先排好座位图,现场放置中外文座位卡,卡片上的字体应工整清晰。

(五)如有合影,事先排好合影图,人数众多应准备架子。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第三排

第二排 7 5 3 1 主人 2 4 6 8 10

摄影师位置

(六)客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迎候。可以在大楼正门迎候,也可以在会客厅门口。如果主人不到大楼门口迎候,则应由工作人员在大楼门口迎接,引入会客厅。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入座。会见结束时,主人应送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后再回室内。

(七)领导人之间的会见,或是会谈,除陪见人和必要的译员、记录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就绪后均应退出。如允许记者采访,也只是在正式谈话开始前采访几分钟,然后统统离开。谈话过程中,旁人不要随意进出。

(八)会见时招待用的饮料,各国不一。我国内一般只备茶水。夏天加冷饮。会谈如时间过长,可适当上咖啡或红茶。

一般官员、民间人士的会见,安排大体上相同,也要事先申明来意,约妥时间、地点,通知来人身份和人数,准时赴约。礼节性的会见,一般不要逗留过久,半小时左右即可告辞,除非主人特意挽留。日常交往,客人来访,相隔一段时间后,应予回访。如果客人为祝贺节日、生日等喜庆日来访,则可不必回访,而在对方节日、生日时前往拜望,表示祝贺。

国家间通过谈判,就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一领域内的相互关系达成协议,缔结条约、协定或公约时,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签字人视文件的性质由缔约各方确定,有由国家领导人签的,也有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的,但双方签字人的身份应大体相当。一国领导人访问他国,经双方商定发表联合公报(或联合声明),有时也举行签字仪式。各国业务部门之间签订专业性协议,一般不举行这类签字仪式。

安排签字仪式,首先应做好文本的准备工作,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火漆印等项工作,同时准备好签字用的文具、国旗等物品,与对方商定助签人员,并安排双方助签人员洽谈有关细节。

参加签字仪式的,基本上是双方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如一方要求让某些未参加会谈的人员出席,另 一方应予同意,但双方人数最好大体相等。不少国家为了对签订的协议表示重视,往往由更高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我国举行的签字仪式,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员的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文具,中间摆一旗架,悬挂签字双方的国旗。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双方的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在本国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相互握手。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酒,共同举杯庆贺。

各国举行的签字仪式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安排的仪式设置两张方桌为签字桌,双方签字人员各坐一桌,双方的小国旗分别悬挂在各自的签字桌上,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的对面。有的国家安排一张长方桌为签字桌,但双方参加仪式的人员坐在签字桌前方两旁,双方国旗挂在签字桌的后面。如有三、四个国家缔结条约,其签字仪式大体如上所述,只是相应增添签字人员座位、签字用具和国旗等物。至于签订多边公约,通常仅设一个座位,一般由公约保存国代表先签字,然后由各国代表依一定次序轮流在公约上签字。宴请礼仪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活动之一。各国宴请都有自己国家或民族的特点与习惯。国际上通用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等。举办宴请活动采用何种形式,通常根据活动目的,邀请对象以及经费开支等各种因素而定。

一、常见的几种宴请形式

(一)宴会(英文Banquet或Dinner)

宴会为正餐,坐下进食,由招待员顺次上菜。宴会有国宴、正式宴会、便宴之分。按举行的时间,又有早宴(早餐)、午宴、晚宴之分。其隆重程度,出席规格以及菜肴的品种与质量等均有区别。一般来说,晚上举行的宴会较之白天举行的更为隆重。

国宴(State Banquet)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或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因而规格最高。宴会厅内悬挂国旗,安排乐队演奏国歌及席间乐。席间致辞或祝酒。

正式宴会(Banquet,Dinner)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以及出席规格不同外,其余安排大体与国宴相同。有时亦安排乐队奏席间乐。宾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许多国家正式宴会十分讲究排场,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外国人对宴会服饰比较讲究,往往从服饰规定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对餐具、酒水、菜肴道数、陈设,以及服务员的装束、仪态都要求很严格。通常菜肴包括汤和几道热菜(中餐一般用四道,西餐用二、三道),另有冷盘、甜食、水果。外国宴会餐前上开胃酒。常用的开胃酒有:雪梨酒,白葡萄酒,马丁尼酒,金酒加汽水(冰块),苏格兰威士忌加冰水(苏打水),另上啤酒、水果汁、番茄汁、矿泉水等。席间佐餐用酒,一般多用红、白葡萄酒,很少用烈性酒,尤其是白酒。餐后在休息室上一小杯烈性酒,通常为白兰地。我国在这方面做法较简单,餐前如有条件,在休息室稍事叙谈,通常上茶和汽水、啤酒等饮料。如无休息室也可直接入席。席间一般用两种酒,一种甜酒,一种烈性酒。餐后不再回休息室座谈,亦不再上饭后酒。

便宴 即非正式宴会,常见的有午宴(Luncheon)、晚宴(Supper),有时亦有早上举行的早餐(Breakfast)。这类宴会形式简便,可以不排席位,不作正式讲话,菜肴道数亦可酌减。西方人的午宴有时不上汤,不上烈性酒。便宴较随便、亲切,宜用于日常友好交往。

家宴 即在家中设便宴招待客人。西方人喜欢采用这种形式,以示亲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

(二)招待会(Reception)

招待会是指各种不备正餐较为灵活的宴请形式,备有食品、酒水饮料,通常都不排席位,可以自由活动。常见的有:冷餐会(自助餐)(Buffet,Buffet-dinner)这种宴请形式的特点,是不排席位,菜肴以冷食为主,也可用热菜,连同餐具陈设在菜桌上,供客人自取。客人可自由活动,可以多次取食。酒水可陈放在桌上,也可由招待员端送。冷餐会在室内或在院子里、花园里举行,可设小桌、椅子,自由入座,也可以不设坐椅,站立进餐。根据主、客双方身份,招待会规格隆重程度可高可低,举办时间一般在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二时、下午五时至七时左右。这种形式常用于官方正式活动,以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我国内举行的大型冷餐招待会,往往用大圆桌,设座椅,主宾席排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置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进餐。

酒会 又称鸡尾酒会(Cocktail)。这种招待会形式较活泼,便于广泛接触交谈。招待品以酒水为主,略备小吃。不设座椅,仅置小桌(或茶几),以便客人随意走动。酒会举行的时间亦较灵活,中午、下午、晚上均可,请柬上往往注明整个活动延续的时间,客人可在其间任何时候到达和退席,来去自由,不受约束。

鸡尾酒是用多种酒配成的混合饮料。酒会上不一定都用鸡尾酒。但通常用的酒类品种较多,并配以各种果汁,不用或少用烈性酒。食品多为三明治、面包托、小香肠、炸春卷等各种小吃,以牙签取食。饮料和食品由招待员用托盘端送,或部分放置小桌上。

近年国际上举办大型活动采用酒会形式渐普遍。庆祝各种节日、欢迎代表团访问,以及各种开幕、闭幕典礼,文艺、体育招待演出前后往往举行酒会。自1980年起我国国庆招待会也改用酒会形式。

(三)茶会(Tea Party)

茶会是一种简便的招待形式。举行的时间一般在下午四时左右(亦有上午十时举行)。茶会通常设在客厅,不用餐厅。厅内设茶几、座椅。不排席位,但如是为某贵宾举行的活动,入座时,有意识地将主宾同主人安排坐到一起,其他人随意就座。茶会顾名思义是请客人品茶。因此,茶叶、茶具的选择要有所讲究,或具有地方特色。一般用陶瓷器皿,不用玻璃杯,也不用热水瓶代替茶壶。外国人一般用红茶,略备点心和地方风味小吃。亦有不用茶而用咖啡者,其组织安排与茶会相同。

(四)工 作 进 餐

按用餐时间分为工作早餐、工作午餐、工作晚餐(Working Breakfast,Working Lunch,Working Dinner)。是现代国际交往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非正式宴请形式(有的时候由参加者各自付费),利用进餐时间,边吃边谈问题。在代表团访问中,往往因日程安排不开而采用这种形式。此类活动一般只请与工作有关的人员,不请配偶。双边工作进餐往往排席位,尤以用长桌更便于谈话。如用长桌,其座位排法与会谈桌席位安排相仿。

二、有关宴请活动的几项组织工作

(一)确定宴请目的、名义、对象、范围与形式

宴请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为某一个人,也可以为某一事件。例如:为代表团来访(作为驻外机构,可以为本国代表团前来访问,也可以为驻在国的代表团前往自己的国家访问),为庆祝某一节日、纪念日,为外交使节或外交官员的到离任,为展览会的开幕、闭幕,某项工程动工、竣工等等。在国际交往中,还根据需要举办一些日常的宴请活动。

确定邀请名义和对象的主要根据是主、客双方的身份,也就是说 主客身份应该对等。例如,作为东道国宴请来访的外国代表团,出面主人的职务和专业一般同代表团团长对口、对等,身份低使人感到冷淡,规格过高亦无必要。又如外国使馆宴请驻在国部长级以上官员,一般由大使(临时代办)出面邀请,低级官员请对方高级人士,就不礼貌。通常如请主宾携夫人出席,主人若已婚,一般以夫妇名义发出邀请。我国大型正式活动以一人名义发出邀请。日常交往小型宴请则根据具体情况以个人名义或以夫妇名义出面邀请。

邀请范围是指请哪些方面人士,请到哪一级别,请多少人,主人一方请什么人出来作陪。这都要考虑多方因素,如宴请的性质、主宾的身份、国际惯例、对方对我的做法,以至当前政治气候等等。各方

面都要想到,不能只顾一面。

邀请范围与规模确定之后,即可草拟具体邀请名单。被邀请人的姓名、职务、称呼、以至对方是否有配偶都要准确。多边活动尤其要考虑政治关系,对政治上相互对立的国家要否邀请其人员出席同一活动,要慎重考虑。

宴请采取何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习惯做法。一般来说,正式、规格高、人数少的以宴会为宜,人数多则以冷餐或酒会更为合适,妇女界活动多用茶会。

目前各国礼宾工作都在简化,宴请范围趋向缩小,形式也更为简便。酒会、冷餐会被广泛采用,而且中午举行的酒会往往不请配偶,不少国家招待国宾宴会只请身份较高的陪同人员,不请随行人员。我国也在进行改革,提倡多举办冷餐会和酒会以代替宴会。

(二)确定宴请时间、地点

宴请的时间应对主、客双方都合适。驻外机构举行较大规模的活动,应与驻在国主管部门商定时间。注意不要选择对方的重大节假日、有重要活动或有禁忌的日子和时间。例如,对信奉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选十三号,更不要选十三号星期五。伊斯兰教在斋月内白天禁食,宴请宜在日落后举行。小型宴请应首先征询主宾意见,最好相机口头当面约请,也可用电话联系。主宾同意后,时间即被认为最后确定,可以按此约请其他宾客。宴请地点的选择。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政府、议会大厦或宾馆内举行,其余则按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形式、主人意愿及实际可能而定。选定的场所要能容纳全体人员。举行小型正式宴会,在可能条件下,宴会厅外另设休息厅(又称等候厅),供宴会前简短交谈用,待主宾到达后一起进宴会厅入席。

(三)发出邀请和请柬格式

各种宴请活动,一般均发请柬,这既是礼貌,亦对客人起提醒、备忘之用。便宴经约妥后,可发亦可不发请柬。工作进餐一般不发请柬。有些国家,邀请最高领导人作为主宾参加活动,需单独发邀请信,其他宾客发请柬。

请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二周发出(有的地方须提前一个月),以便被邀请人及早安排。已经口头约妥的活动,仍应补送请柬,在请柬右上方或下方注上“To remind”(备忘)字样。需安排座位的宴请活动,为确切掌握出席情况,往往要求被邀者答复能否出席。遇此,请柬上一般用法文缩写注上R.S.V.P.(请答复)字样,如只需不出席者答复,则可注上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请答复)。并注明电话号码。也可以在请柬发出后,用电话询问能否出席。

请柬内容包括活动形式、举行的时间及地点、主人的姓名(如以单位名义邀请,则用单位名称)。请柬行文不用标点符号,所提到的人名、单位名、节日名称都应用全称。中文请柬行文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其姓名写在请柬信封上),主人姓名放在落款处。请柬格式与行文中外文本,差异较大,注意不能生硬照译。请柬可以印刷也可以手写,但手写字迹要美观、清晰。

请柬信封上被邀请人姓名、职务书写要准确。国际上习惯对夫妇两人发一张请柬,我国内遇需凭请柬入场的场合每人一张。正式宴会,最好能在发请柬之前排好席次,并在信封下角注上席次号(Table No.)。请柬发出后,应及时落实出席情况,准确记载,以安排并调整席位。即使是不安排席位的活动,也应对出席率有所估计。

(四)订 菜

宴请的酒菜根据活动形式和规格,在规定的预算标准以内安排。选菜不以主人的爱好为准,主要考虑主宾的喜好与禁忌,例如,伊斯兰教徒用清真席,不用酒,甚至不用任何带酒精的饮料;印度教徒不能用牛肉;佛教僧侣和一些教徒吃素;也有因身体原因不能吃某种食品的。如果宴会上有个别人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单独为其上菜。大型宴请,则应照顾到各个方面。菜肴道数和份量都要适宜,不要简单地认为海味是名贵菜而泛用,其实不少外国人并不喜欢,特别是海参。在地方上,宜用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招 待,用本地产的名酒。无论哪一种宴请,事先均应开列菜单,并征求主管负责人的同意。获准后,如是宴会,即可印制菜单,菜单一桌两、三份,至少一份,讲究的也可每人一份。

(五)席 位 安 排

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无论采用哪种做法,都要在入席前通知到每一个出席者,使大家心中有数,现场还要有人引导。大型的宴会,最好是排席位,以免混乱。国际上的习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座位远近而定。外国习惯,男女掺插安排,以女主人为准,主宾在女主人右上方,主宾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礼宾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经落实出席的主、客双方出席名单分别按礼宾次序开列出来。除了礼宾顺序之外,在具体安排席位时,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多边的活动需要注意客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政见分歧大,两国关系紧张者,尽量避免排到一起。此外,适当照顾各种实际情况。例如,身份大体相同,使用同一语言者,或属同一专业者,可以排在一起。译员一般安排在主宾右侧。在以长桌作主宾席时,译员也可以考虑安排在对面,便于交谈。但一些国家忌讳以背向人,译员的座位则不能作此安排。在他们那里用长桌作主宾席时,主宾席背向群众的一边和下面第一排桌子背向主宾席的座位均不安排坐人。在许多国家,译员不上席,为便于交谈,译员坐在主人和主宾背后。

以上是国际上安排席位的一些常规。遇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以把主宾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但也可按常规安排。如果本国出席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譬如部长请客,总理或副总理出席,可以由身份高者坐主位,主人坐身份高者左侧,但少数国家亦有将身份高者安排到其他席位上。主宾有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能出席,通常可以请其他身份相当的妇女作第二主人。如无适当身份的妇女出席,也可以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

席位排妥后着手写座位卡。我方举行的宴会,中文写在上面,外文写在下面。卡片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应尽量写得大些,以便于辨认。便宴、家宴可以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对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六)现 场 布 置

宴会厅和休息厅的布置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官方正式活动场所的布置应该严肃、庄重、大方。不要用红绿灯、霓红灯装饰,可以少量点缀鲜花、刻花等。宴会可以用圆桌也可以用长桌或方桌(桌次布置见图二)。一桌以上的宴会,桌子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各个座位之间也要距离相等。如安排有乐队演奏席间乐,不要离得太近,乐声宜轻。宴会休息厅通常放小茶几或小圆桌,与酒会布置类同,如人数少,也可按客厅布置。冷餐会的菜台用长方桌,通常靠四周陈设,也可根据宴会厅情况,摆在房间的中间。如坐下用餐,可摆四、五人一桌的方桌或圆桌。座位要略多于全体宾客人数,以便客人自由就座。

酒会一般摆小圆桌或茶几,以便放花瓶、烟缸、干果、小吃等。也可在四周放些椅子,供妇女和年老体弱者就坐。

(七)餐具的准备

根据宴请人数和酒、菜的道数准备足够的餐具。餐桌上的一切用品都要十分清洁卫生。桌布、餐巾都应浆洗洁白熨平。玻璃杯、酒杯、筷子、刀叉、碗碟,在宴会之前都应洗净擦亮。如果是宴会,应该准备每道菜撤换用的菜盘。中餐用筷子、盘、碗、匙、小碟、酱油碟等。水杯放在菜盘上方,右上方放酒杯,酒杯数目和种类应所上酒品种相同。餐巾叠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在菜盘上。我宴请外国宾客,除筷子外,还摆上刀叉。酱油、醋、辣油等佐料,通常一桌数份。公筷、公勺应备有筷、勺座。其中一套摆在主人面前。餐桌上应备有烟灰缸、牙签。西餐具的摆设与中餐不同。西餐具有刀、叉、匙、盘、杯等。刀分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奶油刀、水果刀;叉分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匙有汤匙、茶匙等;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啡杯均为瓷器,并配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不同的酒使用的酒杯规格亦不相同。宴会上几道酒,就配有几种酒杯。公用刀叉规格一般大于食用刀叉。西餐具的摆法是:正面放食盘(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食盘上方放匙(汤匙及甜食匙),再上方放酒杯,右起烈酒杯或开胃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插在水杯内或摆在食盘上。面包奶油盘在左上方。吃正餐,刀叉数目应与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至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应按此顺序取用。撤盘时,一并撤去使用过的刀叉。

(八)宴请程序及现场工作

1、主人一般在门口迎接客人。官方活动,除男女主人外,还有少数其他主要官员陪同主人排列成行迎宾,通常称为迎宾线。其位置宜在客人进门存衣以后进入休息厅之前。客人握手后,由工作人员引进休息厅。如无休息厅则直接进入宴会厅,但不入座。有些国家官方隆重场合,客人(包括本国客人)到达时,有专责人员唱名。休息厅内有相应身份的人员照料客人。由招待员送饮料。

主宾到达后,由主人陪同进入休息厅与其他客人见面。如其他客人尚未到齐,由迎宾线上其他官员代表主人在门口迎接。主人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全体客人就座,宴会即开始。如休息厅较小,或宴会规模大,也可以请主桌以外的客人先入座,贵宾席最后入座。如有正式讲话,各国安排讲话的时间不尽一致。一般正式宴会可在热菜之后甜食之前由主人讲话,接着由客人讲。也有一入席双方即讲话的。冷餐会和酒会讲话时间则更灵活。吃完水果,主人与主宾起立,宴会即告结束。

外国人的日常宴请在女主人为第一主人时,往往以她的行动为准。入席时女主人先坐下,并由女主人招呼客人开始就餐。餐毕,女主人起立,邀请全体女宾与之共同退出宴会厅,然后男宾起立,尾随进入休息厅或留下抽烟(吃饭过程中一般是不能抽烟的)。男女宾客在休息厅会齐,即上茶(咖啡)。主宾告辞,主人送至门口,主宾离去后,原迎宾人员顺序排列,与其他客人握别。

家庭便宴则较随便,没有迎宾线。客人到达,主人主动趋前握手。如主人正与其他客人周旋,未发觉客人到来,则客人应前去握手问好。饭后如无余兴,即可陆续告辞。通常男宾先与男主人告别,女宾与女主人告别,然后交叉,再与家庭其他成员握别。

2、工作人员应提前到现场检查准备工作。如是宴会,事先将座位卡及菜单摆上。座位卡置于酒杯或平摆于餐具上方,勿置于餐盘内。菜单一般放在餐具右侧。

席位的通知,除请柬上注明外,现场还可:(1)在宴会厅前陈列宴会简图,图上注明每人的位置;(2)用卡片写上出席者姓名和席次,发给本人;(3)印出全场席位示意图,标出出席者姓名和席次,发予本人;(4)印出全场席位图,包括全体出席者位置,每人发给一张。这些做法各有特点,人多的宴会宜采用后者,便于通知。各种通知卡片,可利用客人在休息厅时分发。有的国家是在客人从衣帽间出来时,由服务员用托盘将其卡片递上。如果是口头通知,则由交际工作人员在休息厅通知每位客人。

如有讲话,要落实讲稿。通常双方事先交换讲话稿,举办宴会的一方先提供。代表团访问,欢迎宴会东道国先提供;答谢宴会则由代表团先提供。双方讲话由何人翻译,一般事先谈妥。

三、服务员的工作

服务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宴请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国际上对服务人员的礼节、服务水平,以至服饰要求都很高,隆重的官方活动,要求尤为严格。服务人员都受过正规训练。

宴请中,服务员的工作大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服饰整洁、熨平,头发梳理平整、指甲修剪清洁。2)讲礼貌,待人和气谦逊,面带笑容。说话声音要轻,语言亲切,用词得当,多带“请”、“您”、“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语言。3)熟悉宴请礼节。客人入座,协助挪动椅子。4)熟悉菜单,掌握上菜速度。正餐上菜,先客人,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客人,后其他客人。如一人上菜,也可以从主人右侧的客人开始,按顺序上菜。隆重的宴会,也有要求严格按礼宾顺序上菜的。上菜时,左手托盘,右手夹菜,从客人左边上。倒酒水则应右手持瓶,从客人右侧倒。每道菜上完第一轮后,待一些客人吃完,再上第二轮,先问问客人:“是否给您添一点?”不要勉强。如不上第二轮,可将余下的菜俏作整理放置桌上,供客人自取,待上下道菜后再撤下,往桌中上菜与撤盘,宜选在两位主方陪客之间进行,并先打招呼,以免不慎碰洒菜汁。

客人吃完,应从右侧撤换餐具。但撤前一定要注意客人是否已吃完(西餐可看刀叉是否已合拢并列,如八字或交叉摆开,则表示尚未吃完,不能撤)。如无把握,可轻声询问。切忌当客人正吃时撤换,这是很不礼貌的。撤换餐具,动作要轻,还需用的餐具如正好放在盘上,可轻轻拿开,再把盘子取走。工作时不吃东西,不抽烟,不饮酒,工作前不吃葱蒜。在一旁侍立时,姿势要端正,不要歪身倚在墙上或服务台上,更不要互相聊天、谈笑。多人侍立,应排列成行。正式宴请,主人或客人发表讲话,应立即肃静、停止上菜、斟酒,在附近备餐间亦应安静,不要发出声音。演奏国歌时就肃立,停止走动。宴会厅内走动,脚步要轻快,动作要敏捷,轻拿轻放。遇招待人员或客人不慎打翻酒水,应马上处理,撤去杯子,用干净餐巾临时垫上。如溅在客人身上,要协助递送毛巾或餐巾,帮助擦干(如对方是妇女,男招待员不要动手帮助擦),表示歉意。

下载外事礼仪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事礼仪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事接待礼仪常用语

    外事礼仪常用语 一、常用词汇及短语 贵宾 distinguished guest 夫人 Madam 尊敬的XX先生 Respected Mr. XX 远道而来/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 friends coming from a distant la......

    国际外事宴请礼仪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依据宴请活动目的、邀请 对象的不同,宴请也有不同形式。国际上通用的形式有宴会、招待 会、茶会、工作进餐等。不论哪种形式,宴请作为一种正......

    外交外事礼仪比赛主持词

    外交外事比赛主持词 节目3:1:岁月的长河,千年不息,万年不止。 2:外交的史册,变幻莫测,风起云涌。 1: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2:为了使文明的风尚深入人心,使我国拥有更多高水准......

    外事接待和礼仪祝词

    Unit One Reception Passage 1 汉译英 欢迎希尔博士和夫人来访上海。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叫洪健信,是中美制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久闻先生大名,我在研究生学习时期所写的......

    礼仪祝词外事接待常用词汇

    礼仪祝词外事接待常用词汇 开幕/闭幕式 opening/closing ceremony 开幕词 opening speech/address 致开幕词 make an opening speech 友好访问 goodwill visit 阁下 Your/H......

    礼仪论文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在大理提倡社会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本文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及......

    礼仪论文

    礼仪论文 大学生礼仪论文“大学生礼仪修养论文”:关于大学生礼仪的论文 23大学生文明礼仪论文大学生公关礼仪论文当代大学生礼仪论文大学生商务礼仪论文大学生校园礼仪论文......

    礼仪论文

    礼仪论文 中卫五小孙守宏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