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茶文化的工作(5篇)

时间:2019-05-15 06: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茶文化的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茶文化的工作》。

第一篇:弘扬茶文化的工作

一、弘扬茶文化的工作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新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

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因此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应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下列几个方面:

1.发现和保护中华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

中国茶区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如摩崖石刻、建筑、古墓、器具、碑、亭、井、园、树等,凡有保存价值的,都应力求保护好、管理好。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2.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识

弘扬茶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而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使玩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茶叶消费。3.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

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经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采单芽茶,而是要面向大众消费,创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5.培训和规范茶艺茶道,引导茶艺馆健康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如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6.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

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7.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

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茶叶等等,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只有把这些通过研究获得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促进茶叶消费。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必将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弘扬茶文化 献礼红茶节

弘扬茶文化

献礼红茶节

——凤庆县首届中小学生茶艺茶道大赛隆重举行

由凤庆县教育局主办,凤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凤庆县首届中小学生茶艺茶道大赛在2016中国临沧(凤庆)红茶节来临之际,于10月15日上午8:00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开幕。

凤庆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原产地,更是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锦秀茶祖生长之地。凤庆茶文化历史悠久,每年一届的茶文化艺术节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凤庆县乃至临沧市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我们看到,茶文化在家乡凤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度地嵌入了家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同我们如影随行,与生俱来,共同绘制着“天下茶尊,滇红凤庆”的壮丽画卷。作为一名茶乡儿女,传承弘扬茶文化,促进家乡茶叶事业的发展,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茶文化也是爱祖国、爱家乡和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此次中小学茶艺大赛有着深远的意义。

10月1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凤庆县教育局局长杨永王宣布开幕,拉来了为期一天半的比赛的帷幕。此次大赛,邀请了 六位资深茶艺师作为评委,规模宏大,规格专业,让我们看到了主办和承办单位对此次活动的重视。

凤庆少儿茶艺从小学到初中,从一个点、一所学校发展到全县 所中小学,近名学生参加茶艺活动。“中华茶艺,代代相传”从 201 年开始,青少年活动中心先后免费举办了多期教师、学生茶艺茶道技能培训班。这些年,凤庆少儿茶艺蓬勃发展,带着家乡的亲和情,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个乡镇、各所学校,有的学校还相继成立了少儿茶艺兴趣组、表演队,展示了家乡茶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弘扬家乡茶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比赛中,来自28所学校的30个代表队的小茶人和茶艺教师,在琴声、茶舞茶歌声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充满现代气息、民族传统和富有创新的茶艺表演,展示了小茶人和茶艺教师们的风采和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在参赛节目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有的参赛队把民族文化、茶文化相结合,从《彝家茶 彝家情》《孔雀竹芋》《扇语茗韵》等节目中,我们了解了多个民族的文化,独特的饮茶风俗,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有的参赛队将传统茶文化融入了现代元素,加入牛奶,大胆尝试了“茶水调饮”;还有的参赛队加入了古诗词的鉴赏,提高了个人修养,开阔了知识面„„他们从不同方面唤起了人们对茶文化的重视。我们看到,少儿茶艺超越了一般的茶艺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从进入学校课外活动阵地,到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甚至进入课堂,成为活动课程,她和其它课程相结合,把茶艺和民俗、民风、诗词、字画、音乐、舞蹈、插画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开拓了茶文化的新天地。各所学校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他们在茶艺教育中取得的累累硕果。

经过为期一天半的激烈角逐,比赛顺利落下帷幕。10月17日上午,进行了颁奖仪式,凤庆县第二完全小学的《扇语茗韵》和凤庆县 第一完全小学的《琴韵香茗》分别荣获了一等奖;雪山中学、营盘中心校等5个代表队分别荣获二等奖;洛党中心校、雪山中心校等 个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勐佑中心校、三岔河中心校等 个代表队荣获组织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比赛和交流中收获了成果,收获了友情,积累了经验,更在刘丽和 老师的点评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

10月17日下午,在教育局的领导和活动中心的老师们的带领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观了滇红集团的活动展室、茶科所的茶叶种植实验基地,瞻仰了凤山烈士墓,到文庙祭拜了“圣人”孔子,大家在活动中相互认识,互相交流,我们放下比赛中所有的紧张和疲惫,悠然地感受着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温润滇红请,最是暖人心”此次大赛为我们搭建了展示的舞台,积极弘扬了家乡茶文化,为喜迎红茶节献上了一份贺礼,也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茶艺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看到以“茶文化”为依托的校园文化已扎根于广大师生的心中,学校正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面貌。学校发展没有止境,取得的成果没有让我们沾沾自喜,我们会继续着眼于校园茶文化建设,乘势而为,进一步拓展“以茶健身,以茶促智、以茶养性,以茶养德”的茶文化精神,把茶文化传承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篇:弘扬茶文化 创造茶品牌

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茶叶

【摘要】:国际贸易已进入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时代,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大部分茶企业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人,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名牌”势在必行。

【关键词】:我国茶业现状、茶品牌、产品定位、质量认证

【正文】 :

一、我国茶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大都居世界第一、二位,出口数量也节节攀升,2005年达28.66万吨。出口数量仅次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但出口的茶叶大都以散装茶为主,每公斤售价仅在2美元左右。截至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比斯里兰卡低六成,比印度低四成,比肯尼亚低两成。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世界茶叶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是立顿、勃洛克邦、特文宁等跨国公司,他们的营销额占西欧和北美茶叶市场的90%左右,在主要茶叶进口国的市场占有率为60%~80%,英国立顿(L1Dton)在世界140~150万吨的贸易量中,它一家的销售量约6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40%左右。在全球袋泡茶市场的占有率达60%,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立顿茶一个品牌的全年利润额就超过我国茶叶的同年的出口总值。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名茶种类众多,超过千种。其中有几种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知名度不等于品牌价值,如西湖龙井、澍旌碧螺春、庐山云雾茶、云南酱洱荣、信阳毛尖、武堤岩茶、安溪铁观卉、红茶、苏州茉莉花茶等等,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只知道茶叶的种类,当问及茶叶品牌时,马上能回答出来的消费者却不多。据统计我国生产加工茶叶的企业有7万家左右,但注册品牌的仅有近1 000家。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更谈不上品牌形象的整体策划和推广整体而言,在茶叶品牌的打造和竞争力上,中国是居于“名茶强势,名牌弱势”。我国茶业只是在数量上“做大”,还未在经济效益上“做强”。在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知名茶叶品牌。更不要说像英国‘立顿茶”那样的世界级知名品牌了。

好茶缺乏好的影响力,好茶卖不出好价钱,好茶得不到大众认可。不少名茶

因缺少自己的品牌而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茶行业品牌发展的现状。迄今我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茶为主,自主名牌较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茶业与世界茶业的先进国家来比,差距还较大,在各种差距之中,缺乏著名品牌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差距。

二、如何塑造中国茶叶品牌

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还是“八大名茶”都是以产地和品类命名,消费者无法分辨出孰真孰假,拥有真货的商家更是被假货搅乱得苦不堪言。历史、产地、文化、稀缺性、工艺、渠道是茶叶品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茶叶行业的地域品牌被严重透支,历史文化被大量的抄袭复制,稀缺性被放大成为大陆货,工艺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式时代,渠道更是单一。所以,在现代营销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战略,是茶叶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

1.打好定位牌。

茶叶企业的品牌定位可以联系自身的特点,迎合相应的顾客需求,在品牌中 加入文化的元素、健康的元素、时尚的元素等,以此来实现品牌的个性化定位。立顿将自己的消费群体定位在年轻人身上。在品牌核心价值上,立顿着力塑造的形象是:立顿不仅仅是茶叶专家,它同时还象征着一种国际的、时尚的、健康的、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另外,与定位同步,要有生动化的品牌命名。我国产茶历史悠久,历史名茶众多,如铁观音、碧螺春、龙井等,但这些仅仅是产品名称,不同厂家均可使用这产品名称。茶品牌的命名要具有时代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怡清源的野针王、天福茗茶的813 茶王等就是个性化的茶叶产品名称。此外,天福的竹叶青系列还依等级优次注册竹露香、竹心香、竹茗香等产品名称,也体现了以上要求。

2.打好产品质量牌

茶叶产品的鉴定比较复杂,要让消费者认同产品,应通过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由于我国茶叶种类、质量及产地的差异性,茶叶质量缺乏国家标准来统一规范。茶业企业须参照执行国家标准及食品、卫生、质检等相关通用标准,并制定相关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规程,从茶园管理、原料供给、茶叶加工、包装直至贮运,实现茶叶生产的全程标准化。为了让消费者认知产品质量,可以通过产品认证的途径来实现。如无公害茶叶认证是政府对茶叶产品市场准入的强制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绿色食品认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我国首例质量证明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并在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注册,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

3.打好原产地牌。

在品牌推广中,茶叶品牌应突出原产地的策略。中国名茶的优良品质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景观及传统精湛的加工工艺。名茶品质优异,风韵独特,色香味形俱佳,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很高的饮用价值。通过原产地标记来证明中国名茶的正宗、地道、纯正,尤如给各种名茶标明了自身的门户,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 护照”、“ 身份证”。原产地标记对保护中国茶叶的精品,促进这些高价值名茶的健康发展,抑制假冒伪劣产品,减少贸易摩擦,维护经营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茶每一种地域名品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要学会争取政府的支持,除了注册商标外,还应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自2005年以来,“安溪铁观音”、“天福茗茶”、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已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4.打好文化牌。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品牌是短命的。因为当今或未来消费者消费或购买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注入并能释放有特色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浓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是永恒的。在营销中,茶叶品牌不仅要实现作为饮料的商品价值,而且更要体现茶叶特有的文化价值。

(1)要以现代目标消费者的视角、文化意识、价值取向审视品牌文化。充分挖掘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高度凝练的广告语及文化魅力的广告,将品牌文化所指向的生活方式或价值取向明示出来,表达一种期盼、倡导一种需求、激励一种精神、传达一种人文关怀,使消费者从中得到一种文化与情感的熏染,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会因此而改进,最终,与品牌文化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品牌深深扎根在消费者的心中。

(2)要以文化作为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茶具有安神除烦、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养生益寿等保健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保健品。茶味苦而甘,茶的品饮不仅满足了生理上的需求,而且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而后者远胜于前者。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使茶的品饮都冠以“ 文化”和“ 艺术”。茶的品饮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为一门艺术,具有深刻的内涵。品茶,给人们以物质的享受,更给人以精神的愉悦,让人受益

匪浅。如此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茶文化决定了茶叶营销的特殊性。利用文化营销进行品牌推广的关键就是要适应文化环境,创造文化需求。茶本身的内涵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利用文化营销手段来促进茶叶市场的拓展。茶叶中的文化营销是用茶文化营造一个和消费对象的心灵有效感应的体系,这个体系既包含了茶叶生产者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创新高度,也包含了消费者对茶文化的欣赏和接纳直至溶解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让消费者感觉亲近熟悉、身心愉悦,最后加入了对文化的载体──产品的体验。

(3)进行茶品牌的推广,要与旅游相结合。茶文化旅游是集茶叶生产观光、茶文化表演、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好形式。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观光茶园、茶博物馆、茶文化村的形式。观光茶园这类供旅游者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茶园,应该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茶可购。观光茶园必须以生态学、旅游、营销原理为指导,实现茶叶生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茶叶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面的开发,改变传统的低效益的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茶文化村的兴建,可以选在清净、优雅的环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内设茶史馆、茶楼、品茗室、茶具室、诗书画欣赏室及各类茶叶、茶具专卖店等,有条件的还可附设茶叶批发集散地。

茶产业的品牌战略规划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科学发展观,需要不懈的努力,只有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使命,视茶产品质量为生命,以创新求发展,扎扎实实培育我国茶品牌,才能创建茶产业的百年老店,发挥中华茶文化的超值魅力。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茶品牌。

【参考文献】:

【1】.谢芬 杨江帆.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发展.茶叶科学技术.2005年第一期

【2】.刘晓琴.当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瓶颈与品牌战略规划.商业研究.2007年第三期

【3】.谷明.茶品牌塑造的四张牌.经营之道.2010年第二期

【4】.丁俊之.中国茶品牌之道(一)——论提升中国茶品牌竞争力的紧迫性、可行性.品牌经营

【5】.丁俊之.中国茶品牌之道(三)——论提升中国茶品牌竞争力的紧迫性、可行性.品牌经营

【6】.毛世红 龚正礼.整合营销传播与茶叶品牌构建

【7】.顾环宇.农经公司与产业茶企业的品牌之路

【8】.丁华.茶企业如何做好茶叶品牌营销.品牌建设

第四篇: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茶,在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着颇具魅力的神奇功效,为世人所喜爱;它使人们感到清爽,令神经活跃,得到喜爱。茶作为一种饮品,发起于神农氏时期,重闻于周公旦,发扬于宋唐时期,推广于明清,它的地位出一种生活实用食物进化为人们拿它品赏并体会意境,到现在为止,有三千年的历史。茶及茶文化的开启与兴盛是中华文明的一项载体,它不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

茶文化的弘扬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现代茶文化方兴未艾。近20年来,中国茶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若干方面:

1.茶文化历史文物古迹不断发现而得到保护

近20年来各地的考古调查发现、挖掘出土的有关茶的文物、古迹不断有报道,例如:在陕西法门寺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御用的金银茶具,在浙江长兴顾渚山,发现了唐代贡茶院遗址、金沙泉遗址和一些茶事摩崖石刻。在福建建瓯,发现并考证了记载宋代“北苑贡茶”摩崖石刻80字全文。在河北宣化出土的古墓中发现有辽代的古茶具和不少有关煮茶、奉茶、饮茶的壁画。在云南镇沅千家寨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大片的野生茶树群落,这些考古发现,对研究茶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茶文化组织、社团、展馆纷纷建立

这些茶文化组织、社团、展馆的建立,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国内外茶文化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各种茶文化活动形式多样、频繁开展

1989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1990年在杭州联合举办了“茶文化节”,此后,各地纷纷仿效。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茶文化,而且确实也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各地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茶会、斗茶会、茶宴、品茗会、品茶诗会、无我茶会等等,这些都是以茶为载体,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茶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茶文化论文、著作的发表空前高涨。

4.不少历史名茶得以恢复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茶类结构的调整,中国名优茶的发展速度很快。2005年名优茶已达27.6万吨,产值达146亿元,名优茶虽然只占总产量的30.3%,但名优茶产值已达总产值的66.7%。近20年来,各地对不少历史名茶进行了调查、整理和恢复。与此同时,各茶叶主产区,还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积极开展研究创制新的名优茶,这些名优茶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5.现代新型茶馆业蓬勃兴起,茶文化知识得到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茶艺馆、茶吧,在各地纷纷开办。据估计,全国茶馆大约有8万多家,年营业额己达120多亿元。各地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班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茶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中、高级茶艺师。与此同时,在高等院校茶学专业中还开设了“茶文化学”课程,有的还开办了茶文化专业大专班。

6.泡茶技艺和茶艺表演

近20年来,中国的泡茶技艺有了较大发展,各种茶的冲泡更加艺术化、科学化,各种茶艺表演经常出现在各种茶文化活动中。形式多样的仿古茶艺、民俗茶艺、佛家茶艺、功夫茶艺、文人茶艺、民族茶艺、少儿茶艺等,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这几年不少地方都举办了有声有色的茶艺大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各民族茶艺事业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发展概述

六朝以前:最早发现茶是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接着兴起于巴蜀,也就是秦统一巴蜀后;到西汉时,成都已形成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也是我 国最早的茶叶集聚地,到东汉(公元 25-220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提出 “ 苦茶常服,可益以思 ” 是茶药理功能的记述;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隋的历史不长,茶的记载也不多,但由于隋统一了全国并开凿了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这对茶业后来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唐代时期:茶主要是兴盛在唐代中期

一、社会环境:其主导旋律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自信心十足。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一位重要人物陆羽,他提倡以“和”为哲学的中国茶道打下了基础。

二、文化土壤:大唐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国内表现为道、儒、佛三教鼎盛,相互竞争、相互融洽、共同发展。在僧道生活中及茶事上都有所表现如:(以茶供祖、以茶释经、以茶养生、办茶会、写茶诗)并精心研究制茶枝术,大大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宋朝时期:中国茶道兴于唐朝后,到宋朝发展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鼎盛时期。

中国茶叶生产的规模和质量,在宋朝都要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其茶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极大的提高了茶道的地位。宋代的历代当权者对茶都情有独钟,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茶道也成了高尚娱乐。

二、民间斗茶的兴起。斗茶又称为“茗战”,通过比赛来评比茶叶质量的优劣。斗茶源于唐代的宫廷,到了宋代民间广为流行,并发展成为王公贵族和士大夫人人乐此不疲的时尚。斗茶、竞艺、鉴水、赏器从实践中发展了中国茶道,斗茶的艺术至迟在南宋末年传到了日本。

明朝时期:明代是茶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也是因袭与创新相融合,茶道的新理念、新规范异彩分呈的时代。

其主要代表是朱权的《茶谱》对茶道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创直接冲泡的“瀹饮法”,开千古茗饮之新宗。他推崇饮茶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欣赏茶的自然开态和故有的色、香、味。

二、创“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的品茗意境。达到幽趣无穷,超然物外的品茗境界和以茶明志的品茗目的。

现代茶业的发展:我国的茶叶生产和贸易,纵观近156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46年到1886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这时期茶园面积的不段扩大,茶叶产量的迅速递增,有力地促进了对贸易发展。

第二阶段:1886年到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华茶从发展高峰一落千丈。除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逆境影响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国际市场茶业竟争中失败。当时,东印度等新兴产茶国家相继崛起,产量突增,输出骤盛,加工机械制茶品质优异,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具有较强竟争力。

第三阶段: 1950 年到 1988 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时期,由于政府的重视,积极扶持茶叶生产,因而使枯萎的茶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茶园总面积从 317 万亩扩大到 1130 万亩,成为茶叶生产量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茶文化研究弘扬与发展

(一)成立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社团和机构

虽然中国茶文化酝酿于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但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仅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台湾率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1988年,台湾成立中华茶文化学会;2001年,在浙江上虞成立了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江西省社科院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于1998年成立,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2000年成立,这是茶文化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

(二)出版和发表了一批中国茶文化研究论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杂志,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条件。《茶人之家》杂志1983年创办,1993年改名《茶博览》,200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而一些文史哲、艺术、饮食类杂志及大学学报也偶尔刊发茶文化论文。众多出版社也纷纷抢滩出版茶文化书籍,形成一股茶文化书籍出版热潮。

综观20多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是发表了数千篇茶文化论文。以《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为代表,该刊是国内容量最大的茶文化杂志,初步统计,20多年来全国刊发的各类茶文化文章约有6000篇,其中研究论文约3000篇。

二是出版了六百多部茶文化著作。近年来茶文化热不断升温,茶文化著作出版也日趋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共出版的各类茶文化书籍有600多种。

(三)中国茶文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20多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茶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陆羽及其《茶经》研究和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四个方面。

1、茶史研究

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中国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目前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热门。

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茶学宗师陈椽的《茶业通史》。全书43万字,分茶的起源、茶叶生产的演变、中国历代茶叶产量变化、茶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中外茶学、制茶的发展、茶类与制茶化学、饮茶的发展、茶与医药、茶与文化、中国茶业今昔共15章。

茶学宗师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朱自振的《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也为茶史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茶史研究的趋势,一是专门史研究,二是断代史的研究,三是综合研究,朝茶学通史方向发展。然而20世纪是中国茶学、茶叶科技发展最重要、成就最大的一个世纪,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研究。

2、茶艺和茶道研究

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艺和茶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内涵和外延均不相同。虽然中华茶艺、茶道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是现代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蔡荣章自198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现代茶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创立无我茶会。

中国现代茶艺、茶道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3、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茶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研究,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陆羽的出生地湖北省天门市,不仅成立了天门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还成立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陆羽生活的第二故乡浙江省湖州,也成立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4、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1)茶文化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和汇编

茶文化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和汇编,是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

新时期最早出版的是陈祖椝、朱自振编辑《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收入自唐至清的茶书58种和少量杂著、艺文,虽然仅40余万字,但重要的茶书和资料基本收录,所以广受欢迎,但是该书对一些茶书的内容视为“游戏之作”而删削又留下遗憾。

(2)辞典的编纂

张堂恒主编《中国茶学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陈宗懋主编、二百余位学者合作撰著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其中也有相当部分茶文化的内容。

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主编的《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全书144万字,收入词条近万,是一部全面宏富的中国茶文化辞典。

(3)其它

茶学宗师王泽农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年),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王镇恒、王广智主编的《中国名茶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它们虽然是茶学著作,但其中也有部分茶叶历史文化资料。

上列四个方面成果是就主要方面而言,此外,在茶与儒道释、茶与文学艺术,茶俗、茶具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果。如赖功欧《茶哲睿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及有关论文对中国茶文化与儒道释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钱时霖《中国古代茶诗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庄昭选注《茶诗三百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对中国古代茶诗的注释和研究,都取得一定成果。

新时期的中国茶文化研究总的来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诚如余悦所论,“一是学术的空白点仍很多,有些历史遗留的问题未能解惑,有些热点问题也没解决”。“二是有学术创见,有学术突破的论文不多”。“三是治学态度浮躁,急功近利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第五篇:茶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摘要: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或高等教育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手段民族性和传统性应是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两个突出的基本性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茶文化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传统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发挥着特殊作用.关键词:茶文化 大学生素质 传统文化

在大学生中开设茶文化学课程很有必要。它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茶是健康之饮、文明之饮。茶树虽无艳丽的花朵和高大魁梧的身躯,但是面对严寒酷暑,它不失本色,傲然屹立,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它的“淡泊、清纯、朴实、自然”的品格与文明社会倡导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助人为乐”等高尚精神是一致的。这种精神正是当今建设祖国所需要的。茶业工作者、茶文化研究人员历来倡导这种精神,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需要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有这种精神。大学时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环境,而茶文化课是他们进行思想修养的重要课程之一。茶树的自然属性,它所象征的精神、品格以及历代茶事活动中具体的茶人品行都告诉我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生活。大学生们从陆羽的一生中得到启示:要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务真求实,执着追求,善于交友,团结协作,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人生的目标。他们对陆羽的一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同学还写出心得体会,表示要像陆羽那样,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人生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攀登,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茶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丰富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

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系统内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与宗教思想、教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几千年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商业流通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茶树栽培、茶的制造技术、品饮规范、欣赏艺术、饮茶礼仪,并由此引发创作了茶学的各种经典著作,如《茶经》、茶的文学作品(诗词、小说和散文等),进而形成了茶文化和茶道。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动态文化体系。当今社会各领域科学前沿内容飞速发展,交叉区域也滋生了许多新科学的生长点--边缘学科。社会上也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将茶文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走上社会,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3.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代至今,不少文人雅士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茶文化都进行了全面地搜集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科学化,已向世人展现了茶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内容的广泛性、思想内涵的深刻性。目前,国内外已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及茶文化不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不同领域的学者也纷纷涉人茶文化领域,并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有的在不断地挖掘古代茶文化典籍,有的撰写新的著作,使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深化,外延不断扩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茶文化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当责无旁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首先要了解茶文化,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茶树起源于中国,茶文化及茶道亦源于中国。是东方传统文化底蕴所释放出的伟大融合力,是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人所具有的特别灵感,才能使饮茶上升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茶树的原产地如果不是在东方的文化圈里,茶是不可能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大自然的安排往往就是如此的微妙!茶文化已被世人瞩目,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大学生对茶文化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会油然而生。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学风

茶文化学虽然已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但在学习过程中应体会到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整个茶叶科学和茶文化形成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任何一个科学家、专家在某一领域内要有所建树,一定离不开实践活动。茶圣陆羽与茶结缘后,隐居深山,潜心研究,每到春茶期间,白带制茶、烹茶、品茶工具,跋山涉水,走遍江南各个茶区,虚心向茶农学习,亲自3/31/2013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制茶、烹茶、品茶。他把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予以认真地、系统地总结,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终于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编写。《茶经》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在选修《茶文化学概论》这门课时,大学生们也纷纷走上社会,积极参加各类茶文化实践活动,搜集各个方面的茶文化资料,如茶诗、茶画、古茶具等,并写出调查报告;教师要同学们结合实际布置各种类型的茶话会,如毕业茶话会、婚礼茶话会、节日茶话会等,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个良好的学风。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这种学风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均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或高等教育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手段民族性和传统性应是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两个突出的基本性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茶文化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传统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发挥着特殊作用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为适应社会对新兴职业的需要,从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开发新岗位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茶文化或茶艺等与茶有关的课程,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和知识面。其结果是客观上使茶文化逐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对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茶文化课的开设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沈佐民,陈念,李年蚊,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

刘应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

孟祥发,张新云,黄长喜,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刘献君,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教育【J】

李佳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与途径【J】 陆羽,茶经【M】

3/31/2013 3

下载弘扬茶文化的工作(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茶文化的工作(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茶文化

    《茶文化》课程论文 茶文化知识体系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茶的起源与发展从茶树的自然分布、地质变迁、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茶树的起源是在中国。但是也......

    茶文化

    第一课时华夏茶史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

    茶文化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

    茶文化

    武汉万达中国茶文化高端论坛一、 前言 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全球。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区......

    平水日铸茶——弘扬茶文化 发展茶经济

    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茶为国饮,绍为茶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绍兴是最早饮用和栽培茶叶的地区之一。绍兴县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种茶、采茶、制茶、品茶......

    《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 在本学期,我选修了《茶文化》这个课程。在这个课程里,卢老师分别讲授了(1)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2)茶叶的分类与加工、(3)茶与健康、(4)茶叶的品质评定、(5)茶的品饮艺术、(6)中......

    茶文化有感

    中国茶文化有感 “阅遍人间笑浮华,莫若细品一杯茶”。茶道对于我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相当浮躁的社会,品品茶,论论道,会对我们的身心大有裨益。由......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韵味。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