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海外交通的历史文化价值
泉州海外交通的历史文化价值
1、序
泉州有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因为在宋元时她是「海上丝 绸之路」的起点,海上贸易促使了中外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冶成了别 树一帜的风格。为了了解其历史价值,我们曾到泉州各个海上丝绸之 路的有关古迹作实地考察。据了解后,知道泉州港的兴盛可追溯至远 古时期,她发展于唐,强盛于宋元,明时开始衰落。不过,最重要的 是海外贸易的发展,不但加强了中外人民经济的联系,也推动了中 外人民的技术文化交流活动。以下便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
2、古代福建地区之海上交通
《淮南子》一书中说:「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泉州地区古代为闽越人居住之地,越人以善于造船,习于航海而著称,可见泉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与航海事业结下了不解缘。而据《后汉书》中记载:「建初八年,旧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治乏而至」,由此可见它在东汉时,已成为南北海上交通的枢纽。
发达的造船技术
泉州海上贸易的发达,不论是在哪一个朝代,都与当地的造船技术有关。三国时,东吴的造船基地设于建安郡,它位处长江以南,正是在福建省范围内。公元280年,晋武帝派王浚、杜预等率领水陆大军伐吴,吴国终告灭亡。晋将王浚缴获吴国的舟船达五千余之多,可见当时吴国造船业的发达。当地的能工巧匠们,以他们灵巧的双手造出一艘艘大船,扬帆海上,为泉州辉煌的海上交通史揭开了序幕。
汉人南移
与此同时,居于中原的汉人陆续南移至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导游小姐说,永嘉之乱后,南迁晋江流域(即泉州附近地区)的中原人士数目已达至高峰,他们带同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泉州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南朝时,泉州已开始与海外地区展开海上交通的来往。而唐代时,这条海上的航线更被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它光辉的时代。
唐代的泉州港
唐代中叶以前,丝绸之路是丝绸外销的主要途径。但自安史之乱后,唐代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变,「陆上丝绸之路」遭中断和阻塞,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南方的海路便应时而起,成为唐朝丝绸外销的主要途径。
海上丝绸之路而泉州就凭其优越的条件成为当时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因为当时外销的主要货物是丝绸,所以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它又被称为「香瓷之路」,因为外销的货物不再局限于丝绸,还有驰名海外的瓷器、茶叶等。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天文知识、香料等,所以说,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
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虽然还在发展阶段,但已为泉州带来了无限生机。唐会昌间时人薜能形容它「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漆外国人」;公元九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地理学家伊本.库达拨在他所着的《道程及郡国志》一书中,更将泉州与交州、广州、扬州并列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可见当时泉州对外贸易及交通的盛况。同时,亦为宋元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奠下了稳固基础。
3、宋元全盛时期的泉州港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马可勃罗的这句话,可谓对宋元时期热热闹闹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下了总纲领。
宋元时期,泉州这个具备了各种优越条件的小港口一跃而成「四海舶商,诸蕃深贡,皆于是乎集」的盛大海港。从现今的文献古物中,仍能依稀窥探到泉州当年光耀灿烂的遗风。究其原因,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地理方面
泉州倚山面海,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不淤不冻,是一个天然的良港。它海域辽阔,水深十至四十米,面积平均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可以容纳各国的大船,这些先天性的优越条件,再加上泉州邻近南宋首都临安,种种因素交织之下,促成了泉州这个繁荣的奇迹。
政治经济方面
此外,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汉人南迁都不断为泉州港注入了新的元素。西晋末年,北方政局不稳,中原人民和部分士族南移先抵泉州,带来了中原地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至唐代的安史之乱,更使北方久历战乱,实力大不如前,于是经济重心南移,造就了泉州的崛兴。
唐代时,泉州已逐渐发展成一个商际性商港。至北宋年间,北方饱受外族威胁,汉武帝时打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复通行。相反,南方的政局长期稳定,海上丝绸之路便在唐原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
市舶司的设立
而宋元年间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时期。当时,海路贸易量十分庞大,带来了丰润的经济利益,于是朝廷大力提倡。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朝廷成立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人,通远物」,即是专责处理海上贸易事务的衙门。当时市舶司的收入数目可观,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出:
宋代市舶司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
年代 市舶司收入(缗)占朝廷总收入百分比
宋初(960)三十万 2%
宋哲宗元佑初年(1086)四十一万七千 1%
宋高宗渡江初年(1128)二百万 20%
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二百万(两浙、闽)4.5%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百万(闽、广)4%
繁荣的泉州港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发达,促成了海神崇拜的兴起。每年,春风乍起,泉州港又热闹起来了。泉州人人抖擞精神,新一年的海外贸易又开始了。
商船来来往往,有的从南海来中国经销货品,有的扬帆启船,满载货物,要驶往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码头上进口的香料、珠宝,出口的丝绸、瓷器、杂货山积,品种多达三百多种。街上肤色不同、服饰各异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据史书记载,那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一百多个,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尽头的西班牙。
每当这个时候,只见西郊九日山麓的廷福寺,车马盈庭,冠盖如云,所有的地方军政要员和市舶司的头头脑脑们都上这儿来了。他们要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祈风仪典,向庙里的一尊据说神力无边的海神「通远王」祈求顺风,让所有的中外商船都平安地归来或抵达要去的地方。
此习沿自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太守蔡襄来此祈雨应验遂奉朝廷加封之命,香火日盛。据宋李邴《水陆堂记》载:「自此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及番九,者必祈谢于此,农之水旱,人之极盛,亦然。」当时的廷福寺极盛,几乎占据山下江前全部平地和东西之峰、白云坞等地……
仪式结束后,各大小官员还会在山上的岩石上,刻上祈风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的姓名官衔,使山上形成了林林总总,蔚为奇观的祈风遗迹。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了泉州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联合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便曾到这里作考察。九日山便有了「览江山之胜概,发考古之豪情」的美誉。登上九日山,唯觉山中无石不刻字,骚人墨客的真迹石刻琳琅满目。当天,我们便看到蔡襄来此祈风留下的石刻呢!
海神妈祖的兴起
但从元代始,官方的祈风仪典不再举行了。「通远王」也被另一尊女性海神所取代,她就是后来传遍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公元农历九月初九。我们在九日山看石刻时,一位当地的婆婆告诉我们传说妈祖生前死后,经常在海上拯救遇难的船只,所以被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尊为海神。元初的皇帝称她为「泉州神女」,并赐封为天妃,她从此成了泉州港最有代表的海神,信仰也逐渐向各地传播。每逢船只出海,人们即到各处的妈祖庙烧香叩拜,祈求平安。她后来甚至被推崇到「天后」的至尊地位,并接受官方的隆重祭拜。泉州则一直是有妈祖信仰的传播中心。可以说,没有泉州港的地位和影响,很难塑造出这么一个世界性的海神。
刺桐城的繁荣,马可勃罗便曾在游记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他称泉州是「香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由此可以想到,海下丝绸之路曾经有过怎样巨大的规模。虽然现在这种光辉不再复见,但在天后宫、九日山、廷福寺等历史遗迹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她过去的辉煌。
4、泉州港由盛转衰的原因
泉州是中世纪著名的世界贸易港。但自明清始,泉州便逐步没落,昔日频繁兴盛的海港面貌不再复见。泉州港为何会由盛转衰呢?以下详述之。
排外风潮
首先,元朝末年,泉州发生叛乱,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波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直至至正二十六年,这埸色目武装集团的叛乱才被平定。这场战乱,使泉州的社会经济更遭受到严重破坏。泉州港跟亚非国家的贸易活动亦无法进行。战乱中,本土居民对地位日高的外来者十分不满,故此又发生了排外风潮,许多外国商贾纷纷航海离去。这埸战乱使泉州海外交通遭到严重破坏,它直接导致泉州港的衰落。
市舶司南迁
其次,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宋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海外贸易,泉州市舶司员的认真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招徕外商来华通商,加强对出入港船舶和外商的管理。因此,市舶司促进了泉州港的发展,使它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继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明代时市舶司隶于布政司。福建布政司设于福州,主管市舶司的官员常往福州,由于琉球贡使到福州比泉州更为方便。又因为琉球办理朝贡和贸易的多数是福州人,乘朝贡之机,回乡探亲访友。所以到了明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港的繁荣昌盛,而它的迁移则标志着泉州港的衰落。
倭寇为患
此外,明代初年,由于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明太祖一方面为维持治安,一方面想改变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政策,实施了海禁。至清初,清政府从经济上封销郑成功,下令「迁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米不许越疆。」明清实行上述政策,破坏了泉州的社会经济和海外交通。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上贸易是泉州人生活所依。可是,到明清时,这个国际性贸易大港却变成私商贸易港,可见海禁政策对泉州港产生的负面的影响。
到了十五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先后发展成为殖民主义国家。他们的东侵,使东西海上贸易受到干扰,阻碍了泉州的海外交通发展,加上倭寇对泉州地区的骚扰及破坏,泉州港遂逐步走向衰落的道路。
地理的变迁
最后,泉州港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理的变迁。由于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到下流出海口,不断淤积。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现今泉州沿海的部分地区,想当年便是万国旗帜飘扬的繁荣大商港。如今,港口依旧,却风光不再。想起来,真令人唏嘘不已。
5、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因外销丝绸而起,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丝绸贸易的范围,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而且是一条友谊之路。它把远隔重洋的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条航线上,一艘艘海船来来往往,为东南亚各国带去了养蚕取丝的技术,协助他们的丝织工业的发展;为欧洲带去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罗盘;精美的宋瓷和青花瓷外销,给日本以及伊斯兰各国陶器的烧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也为中国带来了东南亚的染料、埃及的历表、印度的香料,还有药材、犀角、珠宝、钻石和许多珍禽异兽。埃及人曾教会泉州人用树灰净糖的方法,从而改善了制糖的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突破了地域限制,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古泉州的建筑艺术,最能突出地反映中外文化艺术的渗透。清净寺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她具有十分浓厚的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而她的细部结构却又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开元寺和天后宫中的古印度石柱、门框等构件,是一座古老的婆罗门教寺院的遗物,是中印人民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晶。
在这条航线上,中国和各国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数以千计的各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来到了中国,其中有不少人与中国人通婚,在华落地生根,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起了巨大的作用。而我们不少的炎黄子孙也从而留居海外,并婚娶繁衍,为当地作出过不少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古国和中国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联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使这些古代文明互相交流,为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资料
1.丰泽街,一个时代的落幕
丰泽街代表着泉州金融街的昔日辉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度是泉州财富的“代名词”。时过境迁,如今的泉州金融界已成长为一支影响世界的经济力量,无论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商务形象都已今非昔比。丰泽街拥蹙的空间格局,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大批眼光卓绝的精英,开始走出丰泽街,寻求更为广阔的战略平台。
2.海峡体育中心
总占地面积达735亩,一期工程(一场一馆)于2008年建成后,是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主场馆。集“商业、休闲、文化及体育竞技”于一体,规划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全民健身馆、网球馆、商务中心、接待中心和运动员公寓等设施,以及广场、道路、停车场等体育中心相关配套设施。一期工程为“一场一馆”,建设内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商务中心及相应配套设施。一场一馆工程用地面积约516亩。
其中体育场可容纳观众3万多名,体育馆可容纳观众8188名,堪称一座一流的、大型的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海体的建设资金采用BOT(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的方式筹集,这在福建省体育场馆建设史上还是首例。海体由经营方自负盈亏,由市海峡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运营。
o 作为福建省首个采用BOT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的体育场馆,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建成已6年来,一直亏本运营,年成本高达上千万元,年收入仅五百万元左右;全国各地大多数体育场馆都存在运营困难题,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是其短板
3.亚洲艺术园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占地1000多亩世界性的主题公园——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在此落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艺术公园将在原台商区百崎湖湖东城市公园基础上做整治提升,由中央美院做公共艺术策划,在主题上,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线索,融合亚洲各国艺术文化特色,形成文化上由点、线、面构成公园整体的艺术脉络。表现形式上,将通过雕塑、水景、建筑等艺术方式,呈现亚洲不同地域的艺术风貌,使之成为亚洲文化艺术的体验之旅。2013年开工,2015年已竣工, 规划——五湾八景构园区
园区的主要景观布局为“一脉―两湖―三区―五湾―八景”。整体设计格局将以中国文化为主导,构成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的文化形象。“五湾”,即沿环状湖岸设置的景观与休闲为一体的五个景观水湾,分别是:月蓝湾,观澜湾,追风湾,渔人湾和流霞湾。“八景”为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绿之林。
特色绿色建筑——“绿色山园”
由国际知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它以“无用之用、顺势而为”的艺术理念,在一座普通的两层停建建筑表面布设绿植,打造为富有传统中国园林意象“成为亚洲园内闪耀的明星”!
“海丝梦”
大型主题雕塑,高达35米,在湖面的中央。洁白的帆影蕴涵着中国人放眼世界,进行友好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意愿,传达出强烈的文化感染力。
4.后渚大桥
横跨洛阳江,连接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连省道305线,东接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大桥及其连接线全长4.343公里,其中主桥长2098米,主跨492米,宽25.5米,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两岸连接线长2270米,路基宽24.5米。
是洛秀组团与东海组团之间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也是泉州台商投资区通往泉州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承载着泉州主城区与城市东部的跨江联系,主要服务区域性城镇快速交通,兼顾跨区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
后渚大桥是泉州路桥建设中首座跨海域大桥,在当时创下了泉州市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记录。
5.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现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每年5000多万的人流量,吸引了100多亿的商机。
6.清净寺、关帝庙
清净寺位于涂门街,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寺庙。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明永乐皇帝圣旨、千年古井、清净寺里碑文
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7.文庙
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
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
8.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占地面积为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41平方米。天后宫建筑群坐西朝东,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组成,之后又新添建了关帝殿和财神殿。其中,正殿内的娘娘塑像高2.7米,两旁设有捧印、抱瓶、打扇恭立的四侍女和一套銮驾。天后宫的山门前矗立有两棵分别高25米和26米的幡杆。
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建筑群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最高规格、年代较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德济门遗址广场
天后宫正对面,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
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
10.聚宝街
位于泉州旧城区南部,北起万寿路,南至厂口旱闸,长400米,宽l 2米,水泥路面。街的两旁是凤凰树和具有浓厚南方特色的古老建筑物以及带有异国风格的建筑物和教堂。宋元时代,泉州对外贸易兴盛,剌桐港对外交通贸易极其发达,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这条街上与华人交易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商品,故取名聚宝街。意为汇聚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
聚宝街因为毗邻顺济桥的地理优势而兴起,也终究因为顺济桥的坍圮,丧失了地理优势而没落。甚至许多见证过它鼎盛时期光景的老人们也已被儿女接走或作古,曾经的繁华旧梦确已难寻痕迹。
老街多老宅,老宅里则多住着老人,居住过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商贾的苏宅、何宅如今仍是老街上极为引人注目的“大宅门”,但曾经的芳华就如远处坍圮的顺济桥一般已沉入岁月的烟波,淡褪了光彩。
聚宝街中段的顺和药堂是“老泉州”熟知的中药堂,据说在其鼎盛时期,甚至整条街都弥漫着它家晾晒药材的独特香气,而如今来此的却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多的商铺则早已合上了门板,只留下一些字迹模糊的招牌,让人艰难地猜测着它们曾经昭示的生意内容。
11.中山路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泉州贤达之士提出拆城辟路,以打破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国各城市的主要街道统一命名为“中山路”。泉州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
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05-14 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12.钟楼
泉州现有三座钟楼,最古老的是建于1934年的西街钟楼,也是泉州市民心中默认的钟楼,其他两座为近现代所建。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13.西街
处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除古大厝、近现代骑楼洋楼外,还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处熠熠生辉。据统计,西街区域内已知历史名人故居含遗址有二三十处,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西街最大的魅力自然在开元寺,14.肃清门广场
亦称西鼓楼,遗址位于泉州旧城区西街裴巷口的街道上。唐末开闽三王为加强防御,在古城内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即今西街肃清门。肃清门抗战时为避日寇空袭而拆毁,今有肃清门广场。
旧西菜市场所在地附近是泉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肃清门楼的遗址。遗址广场将主要通过搬迁旧西菜市场、工商办公楼等建筑,适当拆迁周边民房和临时搭建,结合城心塔和肃清门楼遗址来建设文化广场。建设范围为:北至西街,南至现鲤城区工商办公楼,东至会通巷,西至壕沟墘。据悉,会通巷、壕沟墘入口两侧的民居,也将按西街沿街建筑风格复建。
15.井亭巷
巷子得名于一“井”一“亭”,井指的是玉泉井,亭指的是塔堂亭。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象征着古代泉州之中心。如今,塔与井藏身寻常百姓家,而亭子已不复存在。
古巷又名“高桂巷”,此名由来与南宋太守王十朋有关。公元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为政期间,他割俸钱兴馆学,布上恩恤民隐,兴水利疏塘渠,并在肃清门内建贡院(考场),肃清门外建“高桂坊”。当时井亭巷位于肃清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高桂巷”。
16.古榕巷
位于西街井亭巷中段以东,全长约200米,巷名的来由应与巷子曾有的古榕宫有关。古榕宫位于古榕巷西段,坐西朝东,二进三开砖木石混合结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
古榕巷文化积淀深厚,人物景观众多。有衙门遗址、明宣德巨富李五宅院、清嘉庆翰林许邦光府第、“天旌孝子”祠、龚氏宗祠、诸葛丞相祠、粘氏宗祠,以及近代从商致富后置建的一系列大厝。
17.旧馆驿
是泉州古代一驿站,在旧泉州肃清门外,今西街中段南侧、东塔脚斜对面,南端为东西走向的古榕巷横断。
巷长约200米,是泉州闻名的古街巷,时人讹称“牛仔驿”。南宋宝庆初年(1225~1227),巷西侧为泉州行衙所在地。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旧馆驿内有条狭窄的小巷,名叫汪衙巷,闽南汪氏族人联谊议事之所,原来是三间木结构大厝,只是历经沧桑,早已墙颓室残。2001年,泉州市政府将汪氏宗祠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2008年宗祠修缮方案获批,重修历经三年完工。
18.开元寺
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在元朝时期被立为皇家寺院,明代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的古刹春游,清代邢州八景之一的野寺钟声,都昭示着这座古刹的名望。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轴布局,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第三篇: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保护研究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4.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老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老城区保护与管理。
第四篇: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导游词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我们将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清两代,由于中央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官商渐渐衰弱,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泉州府的版图。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德化、永春、安溪、晋江、石狮、惠安、南安,以及解放后划归厦门的同安和现属台湾的金门岛。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在这个沙盘中所标出的是泉州省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载福建最早的居住者是闽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善于造舟“。从1920 年在福建连江出土的独木舟残件,能够明显地看到有火烘烤的痕迹,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用火和石斧制造独木舟用于海事活动。由独木舟发展而来“舢写船”形状象一只栩栩如生的水鸟,它已经具备了福船的一些特征,可以说是福船的前身。在公元后的十六个世纪里,福船以它优良的性能、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之一。
三国孙吴时,晋人因永嘉之乱南迁。现在泉州地区的王、林、陈、黄、郑、唐、邱、何、胡等姓氏的祖先,多来自于中原。他们来到晋江的两岸,沿江而居,开始把这条江称为“晋江”。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由于晋江人南迁,闽南地区人口增加。吴国设置东安县加强管理。管辖南安、晋江、同安三县,县治设在今天的南安丰州,使丰州成为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0年,在丰州出土了“太康五年六月六日作”的基础和一批随葬的陶制日用品,至今,闽南农村的一些生活用品仍保留着当时的风貌。
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渐渐活跃,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所在地。
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泉州和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治所从南安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这为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所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已经发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
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京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子。洛阳桥建成之后,港口附近的许多地方纷纷仿照它的造桥方法,建成了许多长度不一的跨海石桥。其中堪称中国最长的古代跨海石桥的是安平桥,桥长2250米,俗称“五里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泉州的桥: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
古代泉州人的智慧卓越超群,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够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1925年,泉州湾后诸港曾出士了一艘宋代古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原之后,它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宽11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是当时泉州所造的中型的货运海船。从它的剖面模型上,我们可以发现它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艘船模上发现,它的船锚采有物是木爪石碇的结构。近百年来在日本、朝鲜等地发现有不少与泉州船相雷同的碇石,这足以证明古代泉州船的足迹。
近年来,我们在港口附近发现多艘沉船。其中1980年在法石湾发现的一艘载重量吨左右的宋船上,有一片蔑帆的残件,属国内唯一的一件珍贵文物。蔑帆是泉州古代海船用帆的一种类型。在南宋前,棉花种植纺织没有广泛推广之前,只有官船才用得起昂贵的丝织品作帆。聪明的泉州人用蔑片、竹叶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蔑帆,一直到明朝仍广泛运用。
一艘艘性能优良的泉州船驶向朝鲜、日本、驶向东南亚,甚至远渡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载回了无数为经商、传教等不同目的而来的海外友人。
明代,是中国及全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提起“郑和下西洋”,总能牵动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由两万七千多人和近两百多艘福船组成的船队由泉州起航,浩浩荡荡驶向“西洋”,你可知其中有多少泉州人辛勤的汗水。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手来自福建,仅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一百三十多艘。郑和宝船,是船队中的指挥舰。史书记载“长四十四丈四,宽十人丈“,为福船型。复原后长约126米,宽约51米,载重量可达七千多吨,排水量一万五千吨,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万吨轮。由于当时没有机械设备来推进它,只有充分利用风力,因而它的帆特别多,史称“九桅十二帆”。
然而,就在郑和船队满载和平和友谊驶向世界各地传播大国礼邦的优秀文化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这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日本仍保留有这三十六姓的族谱,证明了琉球和泉州的亲缘关系。
作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琉球王要由明朝册封,在历代册封琉球使一览表上,我们能看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二十五位使臣前往琉球册封。“封舟”是册封使臣所乘坐的船只,都是由朝廷下令福建承造新船或买船改装。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所造的一艘封舟,长15丈,宽3.16丈,有28舱,并有三层船舱,船尾还建有尾楼,安放海神妈祖,祈祷平安。
在明代,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自然也不可幸免。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每一次都给泉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进犯,泉州人铸造了大大小小的铁炮,有的重达一万多斤。同时,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
由于“海禁”,刺桐的官商贸易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海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足以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渐向厦门港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特的交融。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也能够在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宗教活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
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海神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而始建于南宋庆历二年(公元1196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
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易之后以商养战。公
元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1662年,就因病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1699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回归祖国时,将他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睹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
通航南 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 下的延福寺里,由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 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 ,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所在地.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泉州和 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 718 年)泉州治所从南安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 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 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 这为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泉州 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 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所发现的佛顶尊胜 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 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已经发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 刺桐树.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 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京 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 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 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 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由宁波 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 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 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 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 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 1087 年),中 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 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 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 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
建,仅在永 乐元年(公元 1403 年),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一百三十多艘.郑和宝船,是船 队中的指挥舰.史书记载长四十四丈四,宽十人丈,为福船型.复原后长约 126 米,宽约 51 米,载重量可达七千多吨,排水量一万五千吨,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 的万吨轮.由于当时没有机械设备来推进它,只有充分利用风力,因而它的帆特别 多,史称九桅十二帆.然而,就在郑和船队满载和平和友谊驶向世界各地传播大国礼邦的优秀文化 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 ,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 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 民琉球,这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日本仍 保留有这三十六姓的族谱,证明了琉球和泉州的亲缘关系.作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琉球王要由明朝册封,在历代册封琉球使一览表 上,我们能看到明永乐二年(公元 1404 年)至清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年)的四百 多年间,共有二十五位使臣前往琉球册封.封舟是册封使臣所乘坐的船只,都是 由朝廷下令福建承造新船或买船改装.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 年)所造的一艘封舟,长 15 丈,宽 3.16 丈,有 28 舱,并有三层船舱,船尾还建有尾楼, 安放海神妈祖,祈祷平安.在明代, 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 自然也不可幸免.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 每一次都给泉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为了抵御倭寇进犯, 泉州人铸造了大大小小的铁炮, 有的重达一万多斤.同时, 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由于海禁 ,刺桐的官商贸易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 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 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 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 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陆交通枢纽 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海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足以 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 渐向厦门港发展.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 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 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
特的交融.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也能够在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 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宗教活 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 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 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海神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 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 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妈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而始建于 南宋庆历二年(公元 1196 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 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易之后以商 养战.公元 1661 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 1662 年,就因病 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 1699 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回归祖国时,将他的 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 睹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随着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以及古刺桐港港口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 古刺桐港逐 渐衰弱了.但是,通过这个海交史陈列馆,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缠头赤足半蕃商, 大舶高樯多海宾的辉煌岁月.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几百年后的今天, 这再度开放的城市,将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篇三:福建部分经典导游词
泉州概述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东经117度25--119度05,北纬24度30--25度56,东西宽153公里,南北长157公里。与台湾隔水相望,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仅距97海里。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 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 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整个泉州地形呈 e型前东南方向开口,有利于东南季风过境,对开发农、林、渔业生产,发展外向型经济极为有利。
至1997年底泉州市人口总数为 646万,其中市区人口21.8万,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人口总数的 99%以上,少数民族以回、畲、苗和蒙古族居多。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陈埭、惠安白崎和鲤城近郊,畲族分布在德化、安溪和惠安等地。泉州人口密度不均,东南沿海一带人口稠密,西北山区相对稀疏。泉州市城乡通 用语言是普通话和闽南方言,本地市民特别农村居民日常更习惯用闽南方言。
泉州又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目前泉州籍华侨有 620多万人、港澳同胞75万人,海外经济界和科技文化界的许多知名人士祖籍泉州。海外侨胞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州人民与台湾同胞血缘相亲,语言相
通,习俗相近,文化相同。侨、港、澳及台湾同胞为加强泉州同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泉州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 献、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泉州禹贡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汉时期,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由武荣州始改名为泉州。唐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灾难,中原人民进一步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泉州进一步繁荣。唐大历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经济上,泉州已逐步成为南方重要大港口,天佑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进十州人”的国际港城,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 外贸易。南宋时与广州并驾齐驱成为全国的两大商港。元代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 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 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经典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领略有
“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首先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苑,大家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小苑。今天的行程就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得到大家的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愉快。
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
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老君岩了,大家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尊石雕,就是真正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君像。这尊老君像可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瑰宝,它是宋代雕刻而成的,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依然栩栩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鉴编的《泉洲俯志》记载:“石象天成如事者,略施雕琢”说的就是一块形状像老翁的天然巨岩,经过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的开山鼻祖—老子。
现在我们认真的来看一下老君岩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整个占地面积55平放米。有个团友刚才问了,为什么他被称为“老子天下第一”呢?因为啊它是我国先存最大,雕刻技艺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刻雕像,因此文史界的人士戏称它是“老子天下第一”。大家仔细看下老君的耳朵和双膝是不是不符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的变为却恰到好处的让人感到大丈夫能屈能伸。看,老君神态和蔼
可亲,满脸笑容。在民间,这尊老子石象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还有一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眼,吃白六”。意思就是说,谁要是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就可以活到120岁,摸到眼睛,就可以活到160岁。当然,这只有小孩子才会相信。其实我觉得清源山不仅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意,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好了,各位团友,今天我们的寻道之旅就到这里了结束了,希望今天的游览能给你们的生活中增添几分纯净的快乐,欢迎下次再来参观,谢谢!
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我们将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清两代,由于中央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官商渐渐衰弱,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泉州府的版图。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德化、永春、安溪、晋江、石狮、惠安、南安,以及解放后划归厦门的同安和现属台湾的金门岛。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在这个沙盘中所标出的是泉州省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载福建最早的居住者是闽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善于造舟“。从1920 年在福建连江出土的独木舟残件,能够明显地看到有火烘烤的痕迹,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用火和石斧制造独木舟用于海事活动。由独木舟发展而来“舢写船”形状象一只栩栩如生的水鸟,它已经
具备了福船的一些特征,可以说是福船的前身。在公元后的十六个世纪里,福船以它优良的性能、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之一。三国孙吴时,晋人因永嘉之乱南迁。现在泉州地区的王、林、陈、黄、郑、唐、邱、何、胡等姓氏的祖先,多来自于中原。他们来到晋江的两岸,沿江而居,开始把这条江称为“晋江”。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由于晋江人南迁,闽南地区人口增加。吴国设置东安县加强管理。管辖南安、晋江、同安三县,县治设在今天的南安丰州,使丰州成为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0年,在丰州出土了“太康五年六月六日作”的基础和一批随葬的陶制日用品,至今,闽南农村的一些生活用品仍保留着当时的风貌。
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渐渐活跃,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所在地。
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泉州和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治所从南安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这为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所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
“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已经发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
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京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
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
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子。洛阳桥建成之后,港口附近的许多地方纷纷仿照它的造桥方法,建成了许多长度不一的跨海石桥。其中堪称中国最长的古代跨海石桥的是安平桥,桥长2250米,俗称“五里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泉州的桥: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
古代泉州人的智慧卓越超群,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够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1925年,泉州湾后诸港曾出士了一艘宋代古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原之后,它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宽11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是当时泉州所造的中型的货运海船。从它的剖面模型上,我们可以发现它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艘船模上发现,它的船锚采有物是木爪石碇的结构。近百年来在日本、朝鲜等地发现有不少与泉州船相雷同的碇石,这足以证明古代泉州船的足迹。近年来,我们在港口附近发现多艘沉船。其中1980年在法石湾发现的一艘载重量吨左右的宋船上,有一片蔑帆的残件,属国内唯一的一件珍贵文物。蔑帆是泉州古代海船用帆的一种类型。在南宋前,棉花种植纺织没有广泛推广之前,只有官船才用得起昂贵的丝织品作帆。聪明的泉州人用蔑片、竹叶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蔑帆,一直到明朝仍广泛运用。一艘艘性能优良的泉州船驶向朝鲜、日本、驶向东南亚,甚至远渡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载回了无数为经商、传教等不同目的而来的海外友人。在当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同种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都会产生矛盾 然而,就在郑和船队满载和平和友谊驶向世界各地传播大国礼邦的优秀文化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这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
第五篇: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我们将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清两代,由于中央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官商渐渐衰弱,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泉州府的版图。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德化、永春、安溪、晋江、石狮、惠安、南安,以及解放后划归厦门的同安和现属台湾的金门岛。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在这个沙盘中所标出的是泉州省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国孙吴时,晋人因永嘉之乱南迁。现在泉州地区的王、林、陈、黄、郑、唐、邱、何、胡等姓氏的祖先,多来自于中原。他们来到晋江的两岸,沿江而居,开始把这条江称为“晋江”。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由于晋江人南迁,闽南地区人口增加。吴国设置东安县加强管理。管辖南安、晋江、同安三县,县治设在今天的南安丰州,使丰州成为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0年,在丰州出土了“太康五年六月六日作”的基础和一批随葬的陶制日用品,至今,闽南农村的一些生活用品仍保留着当时的风貌。
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渐渐活跃,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所在地。
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京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
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子。洛阳桥建成之后,港口附近的许多地方纷纷仿照它的造桥方法,建成了许多长度不一的跨海石桥。其中堪称中国最长的古代跨海石桥的是安平桥,桥长2250米,俗称“五里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泉州的桥: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