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6: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统观全局,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的可靠保证,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目前,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促进社会就业,必须发展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措施,特别要加强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城市就业率。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必须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是必要的,今后仍应这样做。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同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看,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峰即将到来。如果只有高中和大学这一条“独木桥”,不仅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很难缓解,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世界,教育同产业的结合愈来愈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这是因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拥有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总之,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制度不同,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

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二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要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必须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能操作最新的机床、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现在是最缺乏的。三是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由于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在岗职工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对在岗职工的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三个方面涉及几亿人,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社会工程。国务院已经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特别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今后五年,我们要实施“四大工程”,包括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将惠及千家万户,要认真组织实施,务必取得成效。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加强规划和协调管理,办好一批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要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企业集团或行业组织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可由企业单独办、企业联办,也可校企联办。鼓励和扶持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总之,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路子要更宽一点,机制要更活一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要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应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是重要的,而且是光荣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鼓励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

(四)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搞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制订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注重多样化、灵活性和实用性。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要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充分利用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面向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做好在乡务农青年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三、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三大任务。鉴于当前职业教育比较薄弱,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要更加重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首先,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的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但首先是要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认识要到位,领导要到位,工作要到位。现在,一些远见卓识的领导者都认识到,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素质、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把加强职业教育纳入各级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真正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工作,加强相互配合。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要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改变职业院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要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探索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职业培训沟通和合作机制。

第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要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制定和完善涉及技能型人才的政策,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专利制度、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与政策上鼓励和保护技能型人才的发明创造。对生产一线工人改进工艺、优化流程和取得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凡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应予以重奖。

第四,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第五,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出版和其他大众媒体,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扫除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落后观念,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各地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办得好的职业院校的经验,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教育部部长 周济(2005年11月7日)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将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已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精神,不仅对职业教育,而且对整个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动员起来,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高潮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14454所,招生566万人,比2001年的399万人增长了42%;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招生237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年培训规模达到6957万人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1%,一些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职业院校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一系列工程和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的需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这次会议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落实国务院《决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迅速掀起一个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高潮。要及时传达、宣传会议精神,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和职业院校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决定》的精神,把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统一到会议和《决定》的精神上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尽快提出贯彻落实会议和《决定》精神的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定要与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十一五”教育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今年,通过各地的努力,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明年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100万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地要及早做出部署,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发展任务的完成。

二、真抓实干,认真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现阶段就是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好“四个工程”,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落实《决定》提出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抓好“四项改革”,即: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做出安排,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教育战线要下大力气,实现好这四个重要的建设计划:一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二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三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个工程”、“四项改革”、“四个计划”,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是贯彻落实好会议和《决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和有关部门一起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真抓实干,务必抓出成效。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认真研究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在贯彻落实《决定》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机制,加快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加强各地方和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和密切配合,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巨大合力,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下一个阶段,我们要特别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今年8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大家普遍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中国国情,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措施,也是解决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我们要按照《决定》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系统的同志们决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认真落实好会议精神,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的重要会议,刚才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这里,我就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讲几点意见:

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大国,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有力保障了亿万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进入新世纪,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着力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教育得到加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批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到处可以看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即使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也能基本保证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国民受教育的年限明显增加,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已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中央的主要考虑是:

第一,教育的发展要面向未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及早谋划。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的问题,满足现实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明确长远目标和任务;既要培养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又要造就更多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未来,超前部署,才能创造人才辈出的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第二,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各国都在积极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必须走在前面。

第三,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改变命运的要求更加强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职责,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教育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实验。通过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基于上述考虑,《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发展战略目标。并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确部署。《纲要》特别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纲要》制定历时近两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产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纲要》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好纲领,必将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的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保证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正基于此,我们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要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是要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在全国城乡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的范围,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从而使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之后,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在全国或一个省的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个城市和县域的范围内,教育资源就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的差异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靠实行奖助学金制度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这几年,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用于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投入,由2006年的20.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60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的覆盖面,为助学贷款提供的担保贴息要更加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要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资助学业。

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孩子上学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保证他们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现有学校不足的,要做好规划,加大学校建设的服务。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让留守儿童有学上,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应该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与进步”,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

三、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方面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要。

《纲要》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目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85%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发展职业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近年来,我们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要求。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社会发展的规模相适应,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实训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4.2%,大学生的数量居世界前列,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还很低,从长远看,我们还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教学和培养好学生上。教授要上讲坛,给本科生上课。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要与教学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的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功能,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要同样重视给与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优化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高水平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于有崇高的办学理念,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一旦涌现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真正杰出的人才,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

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人民群众意见较多,要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要特别重视发展农村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进一步健全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政府要增加服务,同时要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城乡中小学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要优先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教师可以经过培训,转入学前教育。政府公共投入应该主要承担保基本的责任,严格规范公办幼儿园收费的标准,不能用公共投入办高标准和高收费、为少数人服务的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入园补助的机制,为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创造公平的机会。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纲要》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和启蒙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新知。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多年来,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的结合。古往今来,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发展潮流。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为有全面的、良好的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育。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要注重学知结合、知行并重,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解放思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允许各地大胆地探索和试验,积累经验。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促进教育发展,政府责无旁贷,但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我们提倡学校自主办学,不是说对学校放任不管,而是如何管,以什么手段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政府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应该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要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管好、办好,还是要由学校负责。要保证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进行学校内部的管理。要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要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克服行政化的倾向。

总之,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实行科学决策。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职工和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显身手。要放手使用一批有前途、有能力的学校管理者,大胆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学校校长的探索和试点,打破级别、资历等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西方许多著名学校都是非赢利性的私立学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间资本已有相当的基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教育事业,要鼓励他们以多种方式出资、捐资兴办教育。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我们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事业,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光荣的社会责任,办教育不应该以赢利为目的。在这方面,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就是杰出的榜样。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民办非赢利性学校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要支持一批民办大中专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学校。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领域,政府可以采取自主方式、购买服务的办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要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教育对外开放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始终面向世界,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的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扩大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规模,继续支持出国留学。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国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还需要完善。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此_资_料_转_贴_于_GZU521_学_习_网]hTtp://www.xiexiebang.com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教师并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完善教师的退出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的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教育是为人类文化承前启后的事业,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

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含辱尽责,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信仰日益坚定。

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教师队伍的薄弱环节。现在一些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医疗、社保、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不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必须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关心农村教师生活和生产,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津贴补贴的标准。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和住房优惠政策,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同志们,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国林业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会议表彰了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整个林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这是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真正做到,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林业建设,加快林业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林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有限的森林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状况越来越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还很强,过度消耗甚至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林业发展与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态环境新的要求很不适应,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制定今后我国林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国务院的支持下,由国家林业局牵头,从2001年开始,组织了数百位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林业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历时两年,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林业工作必须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了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科技创新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决定》明确提出,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更要满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这是根据世界林业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林业的新要求做出的科学判断。今后的林业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造林,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努力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贯彻落实《决定》,做好今后的林业工作,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森林的保护和利用,是林业的两大任务。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节约森林资源上。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态,保护就是为了永续利用和发展。在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生态状况还在恶化的情况下,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珍贵的天然林就显得更加重要。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解决森林的供给和合理利用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木材的需求还会有一个大的增长。解决我国的木材供给问题,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大力加强商品林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同时要高度重视节约使用木材,提高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替代品。

二要科学决策,因地制宜。林木生长发育和森林生态群落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生态类型多样。林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生态适应性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取封山育林、围封禁牧等措施,借助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林草植被。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从全国性的战略决策、规划布局,到一个地方具体树种的选择,都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认真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

三要保证林业建设质量。当前我国林业的投资和建设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并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如何用好这些钱,保证林业建设质量,是一个大问题。

林业建设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检验一个地方林业建设搞得好不好,既要看完成的任务量,更要看经过长期的努力,山是不是绿了,水是不是清了,生态面貌是不是真正改善了。植树造林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造林绿化成效。要建立健全造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造林质量的保障作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实用造林技术,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确保造林质量。

四要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建设重点地区,大多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划建自然保护区,必须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给予农民必要的扶持,并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通耕还林工作要总结经验,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一要抓好工程的规划和组织实施,落实好补助政策,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二要搞好科学设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科学,注重实效。三要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退耕还林要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后续产业发展等配套措施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粮食安全是搞好退耕还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住了粮食生产能力,才可能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五要正确处理林业改革发展与林区稳定的关系。推进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必须深入改革林业管理体制。过去林业企业的收入主要依靠木材生产,实施天保工程后,一些地方木材减产了,一些地方禁采了,导致相当部分林业企业收入减少。因此,在改革中必须切实注意解决好职工的生活问题,否则就会影响林区社会的稳定,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林业改革一定要既积极又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要搞好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林下产业、畜牧业和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切实做好林业职工队伍的分流安置工作,重点是解决好职工的社会保障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真正把林业队伍建设好。六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在我们这样一个生态脆弱、治理任务繁重的发展中大国搞林业和生态建设,光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造林绿化。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的一个好传统,也是我们的优势,要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要完善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护林,是加快林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造林者的合法权益,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基地,带动农民发展林木、花卉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推进林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林业工作的领导。要把林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区,更要把林业和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及时研究、解决林业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注意总结先进经验,用典型示范的办法推进整个林业工作。当前,森工企业正处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负担重、困难多。各地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帮助林业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林区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各级林业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执法监督和公共服务。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各行各业、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大力支持林业建设,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做好贯彻落实《决定摘自《月亮船教育资源网》(http://)

》的各项工作。

同志们,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推进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为再造秀美山川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2006年2月24日)

国务院24日在京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政府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努力取得廉政建设的新成效。

这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部署今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培炎、回良玉,国务委员***、唐家璇、陈至立出席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应邀出席会议。

温家宝指出,反腐倡廉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政府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推进政府改革和制度建设入手,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自觉把行政权力的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政府廉政工作和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

温家宝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他指出,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毒化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决加以治理。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一方面要坚决纠正企业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一方面要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突出查办大案要案。通过专项治理,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行为和行政权力,加快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有效机制。

温家宝强调指出,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严肃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对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案件,对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要依法惩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要强化对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自律,自觉抵制贿赂。

温家宝强调,治理商业贿赂根本要靠法制,依法治理要贯彻全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把握政策,严格依法办事,注意区分正常的商业活动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界限,区分违纪违规与违法犯罪的界限。要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商业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营造健康的商业文化。

温家宝强调,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抓住不放,今年要重点在几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要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管理的力度,全面落实学校收费公示制,学校面向学生的收费项目都必须公开透明。今年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要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直至撤销职务。二是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要大力整顿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秩序,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的监管,防止变相涨价和层层加价。要切实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院和医生的用药和治疗行为,杜绝开单提成,对医疗卫生领域腐败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三是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的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要以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督察职责,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要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背后失职渎职、官商勾结的腐败问题。继续清理和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这件事要一抓到底。

温家宝强调,要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大力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从严治政、严格管理。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政府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入员都要自觉地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行为准则,树立良好政风,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监察部、教育部、商务部、卫生部和工商总局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分别发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应邀出席了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廉政工作的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完)

第五篇: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国务院9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和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政府系统近几年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今年的任务。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部署和要求,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继续抓好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政风建设,把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培炎、回良玉,国务委员***、曹刚川、陈至立出席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应邀出席会议。

温家宝指出,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按照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要求,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厉打击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行为;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治理教育、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努力解决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查处了一批严重失职渎职和以权谋私的重大案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温家宝指出,当前政府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比较严重,腐败大案要案不断发生,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影响恶劣;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铺张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行政成本高。今年要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遏制腐败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从根本上消除滥用权力的问题。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决心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完善审批方式,实行“阳光”审批。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方便群众监督。要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度,抓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强化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

第二,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大查办商业贿赂大案要案的力度,对行政机关公务员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商业贿赂比较严重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要重点查办。抓紧研究制定法规制度,强化对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引导、约束和监管。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三,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对于违反规定拟建和在建的楼堂馆所,坚决停建和缓建,已建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置。现有办公楼已经达到标准的,一律不准改扩建或购买办公楼。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批准新建培训中心项目。要完善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和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规模、占地面积、装修及设备标准、项目工程造价和资金来源。严格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增强预算透明度。

第四,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反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要严格控制公务消费,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严格管理和规范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要下大力气解决会风文风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

第五,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严格规范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要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切实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收费行为。要解决城市住房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同时,还要坚决纠正其他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温家宝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中央关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束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每一个公务员都要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秉公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监察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辽宁省、湖北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分别发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的国家局、金融机构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法工委、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应邀出席了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地)、县(市)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廉政建设的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下载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时间: 2009-07-13责任编辑: 子不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黄 菊(2005年11月8日)同志们:这次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 国务院10日在京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

    温家宝在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隆重召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共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大计。这是双拥工作的一次历......

    温家宝在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204 温家宝在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青年报 (二○○二年四月九日) 同志们: 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召开这次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很有意义。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

    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5月16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修改后重新公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2......

    温家宝总理讲话赏析

    讲话稿,是个性鲜明、极具特色的应用文体式。讲话者在特定环境,面对特定的受众,以口头语言演说或答辩,表述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集体对某些问题的观点。“答记者问”是一种问答形式的......

    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 ——在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8年9月27日 尊敬的克劳斯·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2008年夏季达沃......

    马凯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五篇)

    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马 凯 (2014年6月23日) 这次会议,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