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85之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马相伯、严复等先后担任校长。1913年李登辉开始担任校长,一直到1936年。在他长达23年的校长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商科、经济、新闻、教育、土木等应用型人才闻名的、有特色的私立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的办学体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部分师生在吴南轩校长带领下,辗转内迁重庆北碚(渝校)。1941年增设了农学院。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1942年元旦复旦由私立改为国立,全称为国立复旦大学,吴南轩、章益先后出任校长。1946年夏,渝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与沪校合并,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两次腾飞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复旦。军管会任命张志让、陈望道担任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2月,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成立,李正文任书记。1952年8月至9月,华东地区进行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
1954年,杨西光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956年复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五六十年代,杨西光、王零领导的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陈望道狠抓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系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期间,复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都有瞩目的长足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高原。1949—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跃进”,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1959年,复旦大学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6年到1976年,复旦大学成为“文革”的重灾区,教学科研受到重创。
1977年,复旦大学恢复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78年,苏步青出任校长、党委委员,夏征农出任党委第一书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同时倡导民主办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1983至2011年,谢希德、华中
一、杨福家、王生洪、杨玉良先后出任校长,盛华、林克、钱冬生、程天权、秦绍德、朱之文先后出任党委书记。
跨越发展1984年,复旦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同年,再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1993年2月,复旦大学提出了“追求优质,争创一流,明确复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坐标位置”的发展大计,并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1994年,复旦大学通过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提出了在21世纪初期,将复旦大学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转让和高规格决策咨询的中心和基地,成为学术思想活跃、学科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精神面貌健康奋发、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为此后十年制定了发展蓝图。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复旦大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1999年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签定共建复旦大学的协议,复旦成为“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复旦大学培训之心得
复旦大学培训之心得
踏上复旦这片文化底蕴浓厚的土地,感受到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带给我的无限动力。复旦,江南第一学府,非常有幸参加了XX市XX镇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一期后备干部骨干培训班。重新走进菁菁校园,心中的感动、兴奋与向往之情难以言表。精心策划的课程和名师的精彩讲授更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师授课,实力雄厚
培训班的各位老师,教授深厚丰富的知识面,生动幽默的语言,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授课中,老师们摒弃了传统模式的纯理论灌输,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分析,使授课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使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开阔了眼界。
二、培训内容,丰富紧凑
培训课程紧凑,从领导科学与沟通艺术到社区与社区工作及政府公务礼仪,从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与转型期社会管理的挑战与智慧到政府危机公关与媒介应对策略,从理论学习到实地参考,紧扣时事,切合村后备干部工作实际。
“领导科学与沟通艺术”,从哲学的角度启发了个人心智,让我思考着从细微的环节认识自己,读懂别人,学会良
好的沟通方式与处世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世博会礼仪专家田军从沟通方式、座位礼节、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给我们讲授了政府公务礼仪。使我对公务礼仪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以后的公务接待更有信心。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高速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明显比以往更加迅速、便捷的今天,一旦危机事件发生,便容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给政府处理危机事件带来压力。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减少社会不良影响,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民副教授就“政府危机公关与媒介应对策略”,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应对危机事件,必须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建立健全危机处理机制和危机处理机构。
实地参观考察全国党建、社区建设的典范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亲身感受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支部建在楼上,党的工作覆盖楼宇”使我在感叹上海楼宇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更惊叹潍坊社区所辖的4000余家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也是别样红。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基础知识方面及时政热点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关注时政,不断进步。
三、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本期培训班的学员多由XX镇村(社区)青年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大家在学习之余,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互相讨论,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不但有助于加深相互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有助于增强各村干部之间的思想互动,增进了团队的团结和友谊。
学习乃进步之源。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青年干部。
东山村 朱珠 2011年7月30日
第三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学生出国交流项目常见问题:
1.如何申请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校际)?
答:仔细阅读复旦大学外事处网站上的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的通知,按通知内容要求,填写相应的表格,以及其他要求的申请材料,在截止日期前递交材料。
2.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校际)有哪些种类?
答: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包括以下种类:
根据复旦大学与国外大学或复旦大学参加的大学组织内的学期制(一学期或一学年)交流;
国外合作大学向复旦大学提供的短期项目(包括会议、活动、论坛等等); 复旦大学和国外大学或组织协商组织的短期项目或实习项目。
在本文后面会分类说明这些项目的申请基本过程。复旦大学学生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系际)不在此列,请咨询所在院系的外事部门或派出部门有关信息,过程可参考校际项目。
3.参加项目的费用情况如何?
答:根据复旦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协议、共识等,一般包括全额奖学金(学费减免,提供住宿或住宿费以及一定津贴等等),免学费(仅学费减免),部分免除学费(仅减免部分学费),缴纳项目费(根据具体项目产生不同项目费)等等。
4.如何办理护照?
答:注意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办理护照。
户籍归在学校户籍下的学生到校保卫处开具集体户口证明,个人前往上海出入境管理局(浦东新区民生路1500号(迎春路路口),咨询电话:28351900)办理护照;一般需时2周。
户籍不归在学校户籍下的学生凭户口簿,个人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护照。
护照遗失和护照到期类似。
5.如何办理签证?
答:所有校际交流、系际交流项目都是因公渠道选拔派出,但是由参加项目者自己申请因私签证。
请各位同学自行去相应的所在国领事馆主页查询申请签证所需的材料,并做好材料准备。因每个时期各领事馆政策不同、各类签证所需的材料不同,各位同学每人应详细加以了解。
6.如何办理出国成绩单?
参见外事处网站首页-出国出境-申请办理出国成绩单、各类证书须知。注意办理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工作时间。办理一套中英文成绩单即可。
7.如何办理在学证明?
校际项目的在学证明,本科生在学证明由教务处注册考务中心出具,研究生由研究生院出具。
8.如何办理经济支持的银行证明?
一般凭银行定期存款到该银行开具,具体请看领事馆网站、签证处网站要求或咨询银行
9.学校的推荐信是如何准备的?
学校的推荐信由外事处准备。
第四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一、经济学院
020101政治经济学:
①《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三版)蒋学模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②《通俗资本论》洪远朋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年
③《西方经济学》 袁志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④《微观经济学》 陈钊、陆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⑤《宏观经济学》 袁志刚、樊潇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⑥《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六版)尹伯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⑦《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华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020102经济思想史: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103经济史: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104西方经济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105世界经济: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201国民经济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202区域经济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203财政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融学:
①至⑥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①至⑥
⑦《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姜波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⑧《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胡庆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 ⑨《投资学》(第二版)刘红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020206国际贸易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207劳动经济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020209数量经济学: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
第五篇: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是我最喜爱的大学,也是心中原本定下的高考目标,最后自己不争气没有考上,但却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复旦的热爱。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校名,由复旦先贤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马相伯、严复等先后担任校长。1913年李登辉开始担任校长,一直到1936年。在他长达23年的校长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商科、经济、新闻、教育、土木等应用型人才闻名的、有特色的私立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的办学体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部分师生在吴南轩校长带领下,辗转内迁重庆北碚(渝校)。1941年增设了农学院。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1942年元旦复旦由私立改为国立,全称为国立复旦大学,吴南轩、章益先后出任校长。1946年夏,渝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与沪校合并,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复旦。军管会任命张志让、陈望道担任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1952年2月,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成立,李正文任书记。1952年8月至9月,华东地区进行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
1954年,杨西光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956年复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五六十年代,杨西光、王零领导的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陈望道狠抓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系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期间,复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都有瞩目的长足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高原。1949—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跃进”,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1959年,复旦大学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6年到1976年,复旦大学成为“文革”的重灾区,教学科研受到重创。
1977年,复旦大学恢复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78年,苏步青出任校长、党委委员,夏征农出任党委第一书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同时倡导民主办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1983至2011年,谢希德、华中
一、杨福家、王生洪、杨玉良先后出任校长,盛华、林克、钱冬生、程天权、秦绍德、朱之文先后出任党委书记。
1984年,复旦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同年,再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1993年2月,复旦大学提出了“追求优质,争创一流,明确复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坐标位置”的发展大计,并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1994年,复旦大学通过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提出了在21世纪初期,将复旦大学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转让和高规格决策咨询的中心和基地,成为学术思想活跃、学科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精神面貌健康奋发、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为此后十年制定了发展蓝图。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复旦大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1999年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签定共建复旦大学的协议,复旦成为“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 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 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如今的复旦,已然成为国内不输清北的名校之一,复旦的杰出校友里,既有像陈寅恪、苏步青、周谷城等各个领域的学术泰斗,也有谈家桢、谷超豪、李大潜、闻玉梅这样的科学大家,更有像于右任、王家瑞、李岚清等国家栋梁。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