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的名琴之夜
难忘的名琴之夜
从小到大,我参加过不少名琴音乐行的大场面音乐会,记忆中的音乐会用天上点点繁星来比喻,一点也不夸张。其中,算今年寒假在高州大会堂的庆新春名琴之夜音乐会,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在这次音乐会中,甚至是邀请了着名的音乐家李淇教授。
记得音乐会的当天晚上,我和姐姐、妈妈来到了高州大会堂舞台后面的演员准备室。虽然离规定时间还有半小时,但大会堂却已人山人海。每个人都盼望着观看到李淇高超的表演。
时光女神急急地走,我和弹奏《春节序曲》的伙伴们走上舞台。春节序曲是开场曲,钢琴笛子小提琴全都“武装上阵”,修长的手指在钢琴上起起落落,美妙的笛音在会场上荡漾,悠扬的小提琴声久久不散,为音乐会拉开了序幕。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被同学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仿佛把大家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主持人宣布到了李淇教授的节目,现场掌声鼎沸,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一个大约五六十岁慈祥的爷爷走上舞台。李淇教授首先做的是将琴凳摆好,精神抖擞地坐着。他的手放松垂吊地落在钢琴的那一瞬间,干脆利落,琴声优美,时而辉煌雄壮,时而行云流水,观众席上一片寂静。大家都被这美妙的琴声吸引住了。第二首歌曲悄然结束,顿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依依不舍。盛情难却,在大家的期待下,李淇教授再次奉上一曲。
音乐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李淇教授的琴声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鞭策着我前进。
四年级:紫欣花夜
第二篇: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
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1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到了。这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吃过月饼,便一起去文化广场赏月。
那天晚上的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爬上夜空,照亮了大地,过了一会儿,月亮似乎胆大了一点,它把它那格外皎洁、明亮、柔和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也仿佛穿上了一件银色的衬衫,我们也仿佛漫步在银色的世界里。
清幽的小路上,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突然一阵花香迎面扑来。“是花坛。”我叫着,真的'是花坛,因为这花坛里全是菊花,爸爸看了看菊花,又看了看菊花,灵机一动想出了个谜语:花儿香,月儿圆。(打一成语)我和妈妈都开始冥思苦想,而只有爸爸却在悠闲地走着,忽然我想起了‘花好月圆’这个成语,就半信半疑地说:“‘花好月圆’这个成语。”我怕错了,就走到了妈妈背后,爸爸开心的说:“儿子,你回答的完全正确。”听了爸爸的夸奖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月亮比刚才圆多了。”我叫起来,妈妈笑着说:“那是月亮在祝贺你呢。”我抬头看看月亮,又看看我觉得挺有趣,就捧腹大笑起来,他们也和我一起笑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水池边,月亮倒影在水池里,像一个“玉盘”。月到中秋好兴致,鱼儿也来凑热闹,一群小鱼好奇的向“玉盘”游来,水面一阵摇晃,“玉盘”碎了。小鱼儿吓的躲到了浮莲下面,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浮莲下面探头探脑的钻出来。多有趣啊。
就这样,中秋节就在我们一家人的笑声度过了,但明月还挂在天空中,就像玉盘一样,挂在空中。
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2
中秋节这一天,妈妈在医院上夜班,爸爸带着我去了一座孤远的海岛,或许带给我的会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晚饭过后,爸爸带着我登上了一栋水泥楼房的平顶。大海就在很近的山脚下,辽阔地铺向暮色苍茫的远方。明月还没有升起,海风带着一股咸腥的凉意,我听见大海汹涌的澎湃,拍在岸礁上发出轰轰的雷鸣。慢慢地我倦躺在爸爸的怀里入了梦乡。
醒来时已近深夜,一轮皎白的月亮高高地悬在半空。四周静悄悄的,除了秋蝉声声的长鸣就是大海梦呓般的呢喃。城市的喧嚣似乎成了一个遥远的故事,岛夜的静谧好象就是一个世外的.桃源。偎倚在爸爸的怀里,我看见了五彩缤纷的渔灯,飘荡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直点缀到很远很远的天边。有一闪一闪的红灯在不远的岛礁上闪烁,爸爸告诉我:那是指路的航标灯。来时的天边有一条蜿蜒如巨龙般的霓虹灯,爸爸说那不是天上的街市,而是人世间繁华不夜的城市群。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中秋节。我和爸爸一边赏月、一边赏海、一边赏灯;吃着月饼、听着大海诗人一般的沉吟,仿佛置身在天上和人间的中点。我很开心,惟一的遗憾就是少了妈妈。
这几天,我经常想起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更想念那座神圣的海岛――因为有一群解放军叔叔在那里寂寞地坚守着安宁繁华的万家灯火!
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3
傍晚,我们高高兴兴的来到外婆家吃团圆饭。外婆家可真热闹!姐姐刚从超市买回来可乐,表弟表妹赶紧拥挤上来,你抢我夺,抱着可乐在扭来扭去。“吃饭啦――”妈妈边从厨房里左一盘,右一盘往桌上端菜,边叫喊着我们去盛饭。趁我们去盛饭,表妹乐颠颠地给我们倒满了可乐。
“干杯――”大厅里传出了欢声笑语,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可乐一杯。大家开心地笑了。平时,上学的上学了,上班的'上班了,今天,我们难得欢聚一下。
吃完饭后,我为了欢庆中秋这个好节日,总得留下些什么留念吧?于是,我叫妈妈拿出手机给姐姐为我们拍照。姐姐端起手机,我说:“来,我的好姐姐,多拍几张吧!”“咔嚓咔嚓――”姐姐手里的手机不停响着。
然后姐姐递给我手机,让我给她和妈妈拍照。妹妹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那我呢?不如大家一起照吧。”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凑在了一起。姐姐先是和表妹拍,然后又和另一个姐姐拍了几张。
“你看看,你看看你儿子多么地自恋?”姐姐拿起手机翻着照片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后,说:“都学你的,你不也是那样吗?”
“哈哈。”姐姐开心地笑了。
正说着,舅舅从四楼里拿下来一个大盒子装着的月饼,打开后,大家好奇地围了上来:“快去拿刀。”
“不用啦。我拿来啦。”妈妈边拿着刀和碗边走过来说。“真香!是五仁馅的呢!”外婆伸手从碗里拿过一块。刚刚吃完月饼,楼外就响起了音乐。妈妈连忙跑了下去,说:“下去跳跳舞,太饱了。”于是,我也跟了下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那皎洁的明月如同一个圆圆的银盘。
啊!这真是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4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辗转异乡的游子该回家了,一年一度的团圆节---中秋节终于要到喽!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打破了这一“常规”,媒体早就炒得沸沸扬扬:20xx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满怀期待,我等待着十五的圆月。可天公不作美,八月十四的.晚上,天上居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忐忑着:明晚月亮会如约而至吗?会不会那么圆呢?如果看不到十五的圆月,那真太可惜了,我心里有一点小担心。
也许是我的诚心打动了上苍,十五早上,天还有一些阴沉。上午,渐渐地太阳露出了笑脸。我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由阴转晴,我心中的月亮终于亮起来了!
晚上,我们一家去北川河赏月。月亮在夜空中洒下了皎洁的银辉,我感觉整个人仿佛被月光清洗过一样,非常舒服。我仔细地赏着那一轮满月,今晚的月亮果然个头特别大,变成了雪白的玉盘、明亮的镜子!
月亮姐姐在舞台上轻歌曼舞,不知怎么回事,薄薄的云儿却来捣乱,不过这却使月亮犹抱琵琶半遮面,宛如遮了面纱,若隐若现,变得神秘莫测。片刻,云儿径自玩耍去了,月亮又露出了她姣好的面庞。这时,我隐约看见月亮上有一个影子,可能是嫦娥在眺望人寰吧,或许她也在默默祝福我们团团圆圆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一个团圆日,我希望大家在一起真幸福。
难忘的中秋之夜日记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这首诗讲述了许多身在他乡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代表着思念之情,代表着团圆。
今年的中秋节是最难忘的一次,天渐渐黑了,我们一家人早早来到院子里,把桌椅摆好,把月饼、水果、糖果等美食放在桌子上,一家人说说笑笑,院子里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在阳台赏月,忽然天空刮起了大风,渐渐的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跑回屋里,我站在门口望着天空,此时月亮已经消失在雨雾之中,我看着大雨,顿时有些失望,过了一会儿雨渐渐的小啦,我心中窃喜,盼着月亮的再次出现。
终于雨停啦。真是雨过天晴,月亮又出来了,重新露出笑脸的月亮倾泻了一片清辉,月亮金灿灿的,慢慢的=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地面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得。它还将月光倒映在水面上,晚风一吹,水面上就波光粼粼。在月光下我们吃着月饼、说说笑笑、谈论工作、学习,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深夜,我依依不舍的回屋,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月亮姑娘嗨穿着睡衣说她睡不着,想跟我聊天呢!
这个由晴转雨、由雨转晴,由高兴到失望、由失望到高兴的中秋之夜,给予我美好的回忆,这难忘的中秋之夜!
第三篇:小学生中秋节作文:难忘的中秋之夜
小学生中秋节作文:难忘的中秋之夜
小学生中秋节作文:难忘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第四篇:石正林分享:难忘的元宵之夜
我们是正月初十三从南昌回到上海的,恰好赶上在小姨家与她的父母兄姐们团聚,欢度元宵佳节。
岳父母家共有五个子女,除了小姨是上海某重点大学博士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其余兄弟姐妹原本在南昌都有不错的单位,但她们并不满足,先后跳槽来上海应聘工作。十几年来,通过她们的奋斗和努力,在工作和事业上均有建树和发展。随着父母年事已高,他们家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办法。逢年过节,六个小家庭轮流做东,款待一大家子老小。
2017年春节前,又特别制定了一个轮流宴请计划。由于我们今年要回我的父母家南昌省亲过年,在参加完大舅子小年聚会宴请后,其他几位姨舅的邀请就不能如愿出席了。这次回南昌本打算过完元宵节后回上海,因变故提前返程。不期而遇的元宵大团圆让大家喜出望外。
尽管轮流做东已成为何家的习惯,然而团聚的方式、内容却不断与时俱进。从单纯的聚餐转变为聚餐、家庭问题商讨、综艺节目、才艺展示、家风礼仪研究等。通过这个大家庭的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兴旺热烈的定期交流欢聚,增进了亲情、凝聚了人心,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尤其给进入耄耋之年的岳父母带来不少的愉悦和宽慰。
我作为他们家的大女婿,30多年了,已渐渐融入到这个有着坎坷沧桑的过去,更有辉煌灿烂未来的和睦、团结、互助、友爱的大家庭中,并在此获得精神和生活上的鼓舞、鞭策和温暖。
在这个大家庭里,2016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喜事接踵而来,小舅子的儿子小宝考起了上海人仰慕的重点高中;我的儿子由中层提升为学院的领导岗位;大姨夫被评为单位先进党员;最为激动人心的是,小姨子的独生女儿沐沐被世界十大名牌大学之一的牛津大学入取,今年秋季将进入英国牛津攻读博士学位。
2017年,预示着这个大家庭又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借着这份骄傲和荣耀,鸡年元宵之夜显得格外喜庆和欢快。
家庭女主人,上海交大外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的小姨子,显得特别兴奋和忙碌,平时忙于带博士生、课题研究和创作,一日三餐大都凑合着应付。今天她要自己动手,做一顿有20多人入席的家宴,确实不容易。好在几天前她与女儿就作了准备,兄姐们又主动各自带了几道拿手好菜,一桌丰盛的佳肴很快就做好了……。
宴毕,元宵之夜的重头戏,家庭文艺晚会,在主持人小姨子的报幕声中开始,首先由我们三岁半的孙子丁丁演唱《两只老虎》,随后大家由小到大依次出场。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各自拿出十八般武艺:独唱、连唱、诗歌、散文朗诵、小品等悉数亮相,好不热闹。其中有即兴表演,但大多是有备而来。
大舅子一家三人表演的节目,新颖别致,由在上海航空机场工作的小马携父母共同演绎的空管现场语音播报。她们分别担任空管指挥、飞机驾驶员和塔台调度,引导飞机起降。让大家真切感受了一场航空飞行管理工作实景。同时也领教了小马的口齿伶俐、淡定从容的风采和气度。
小姨子的节目也是颇有深意,她手捧一本老旧的作业本,深情地念起了女儿小学时候写的观察日记,分别对三个表兄弟小宝、小马、小虎的个性、习惯、动作、神态等作了惟妙惟肖地描写和刻画,语言流畅朴实生动,你很难相信它竟然出自一位八、九岁小学生之手,字里行间透露出她的文学天分和用心观察的良好品格。也让我们不难理解她之所以能博得牛津大学博士生导师们厚爱和器重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进入状态,节目越来越精彩,亮点纷呈。大舅媳的现代诗朗诵,声情并茂,那一招一式属专业水准,气度不凡。她的表演才能,应该得益于长期担任民航团委书记时练就的本领。我们7岁孙女玥玥的唐诗朗诵,抑扬顿挫,好评如潮。然而,最为难能可贵的还是岳父、岳母的节目,她们为了这场家庭晚会,早在几天前就作好了精心设计和准备,已90高龄的岳父,精神矍铄,异常激动,作为一家掌门人,一位离休的老中共党员,标准的布尔什维克,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他正襟危坐,手捧着他早年珍藏的老歌本,声音高亢宏亮一口气唱了好几首革命歌曲,引来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岳母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从衣兜里掏出在家里写好的讲稿朗诵起来。这位在小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园丁,发挥她语文老师的优势,对这个大家庭过去一年的工作、生活、家庭、事业作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和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谈了期待和展望。大家听后让人振奋和感动。受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影响和感染,大舅子和小舅子儿子等多人的飞花令让大家拍案叫绝。唐诗宋词,张口就来,对弈呼应,朗朗上口,此起彼伏,好一派书香之气。整个晚会,一直持续到午夜11点多,大家个个尽兴,人人尽情,只恨时间过得太快。
今晚最为忙碌的还要数大姨夫老周了,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他,怎能失去这千载难逢的良辰美景和激动瞬间,他要用相机记录下这个难忘的元宵之夜。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长久分享这份绵长深远的幸福时光。
第五篇:高三之夜
高三之夜
2012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了。
今日是六月四号,距高考的七号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天罢了,此时此刻的各地高三同学心中都充斥着不同程度的紧张。他们寻找着机会,将心中的心情宣泄,于是乎,他们盯上了六月四号晚上。这是几乎高三在校的最后一夜了。这天晚上,众人会把自己的所有情绪发泄,这嫣然成了一条约定成俗的约定了,我们称之为“高三之夜”。晚上十点三十分,对面的高三楼准时开始了疯狂的叫喊,一声“啊~~~”刺破黑夜的长空,直击那月亮,像野林中的一匹新狼,向众人宣告它的力量。不过一秒的时间,那两栋高三楼几乎同时相应着,无数的音调,无数的言语,无数的人,汇成了一种力量,贯穿外人的身骨,不自觉地兴奋起来,夹杂着高三的兴奋,紧张,焦虑,无奈以及不满。所有的情绪,在这一瞬间释放,其力量,谁又能拦得住呢?
当然,尝试者还是有的,这便是校老师及领导。在高三之夜开始时,老师们也陆续增多,尽管众老师努力想把这场“暴动”压制下去,但其效果犹如螳臂当车,收效甚微,喔,不对,是毫无效果。以至于最后校长用扩音器喝止时,他们的力量不减反增。隐约中听到有些人在大声咒骂学校,咒骂高考。许多人这一刻无禁地释放自己,以前不敢说的,都在此时说完。我想,应该还有一些人躺在床上,双手枕着头,在想着自己想得事情;应该还有一些人会在操场上漫步,捡拾那暂时还属于他们的景。死的,高三的他们,的确是最后一天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多愁善感的人骤然多起来。十点四十五分,高三之夜停了下来。伴随着些少的无奈与满足。其实,学校各他们一个不一样的夜晚,又会怎样呢?三年,噢,或者是十二年的压抑,在这一晚,应当让它释放的。
明年的这一天,我也会高喊吧!那是,我还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