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

时间:2019-05-15 07: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

第一篇: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

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

有一年,我又带了一个初一新班。

开学第一天,我点完名之后,对同学们说:“今天第一次见面,我想送大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什么呢?就是我昨晚写的一封信。”这是我当班主任的一个传统。每带一个新班,我都会给新生写一封信,表达我的期待与祝福。

同学们听了我的话,都静静地等待着。本来,我完全可以请几个同学上来帮我发信,那样我的信就会很快到达每一个孩子手中。但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如果由我亲自发信,或许在发送过程,会出现一些教育因素和教育契机。如果我让学生帮我发,这些因素和契机将会白白流失。于是,我对同学们说:“这样,我念一个名字,就上来一位同学拿信。这样也以便我再熟悉一下大家!”

我开始叫孩子们的名。第一个被叫到的男孩看上去很淳朴,上来的时候对着我傻笑,但显然没有礼貌的习惯,因为他接过我双手送过去的信,并没有双手接,更没有说“谢谢”。

这第一个孩子就送给我一个“教育机会”。我本来可以立即就他的没有礼貌对全班同学进行一番教育——我相信,如果我那样做,接下来每一个同学接过信时都会很有礼貌对我说“谢谢”的,但这第一个孩子的面子将受到伤害。进入新班集体的第一天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当作“反面典型”,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多么丢脸啊!于是我没有批评他,因为此刻,维护一个孩子的尊严,比“教育”全班同学更重要。

我继续发信。接下来几位同学都没说“谢谢”,但我依然不动声色,笑眯眯把信双手递给上来的每一个孩子,并等待着某种时机。

终于,发到第七个同学时,她接过信之后对我说:“谢谢!”我马上对大家说:“这个同学多有礼貌!给我说谢谢!”接下来的每一个同学拿过信之后都对我说“谢谢”。

但没有一个同学用双手接。我想,退一万步说,发到最后一个同学也没有人双手接信,那时候我再提醒也不迟。我一面继续发信,一面在等待着„„

到第十一个同学的时候,他用双手接过信,说:“谢谢!” 我马上对大家说:“大家看,这个同学更有礼貌,他不但对我说谢谢,而且是用双手接信的!”

以后的同学上来,都是用双手接信的。直到最后一个上来的同学也是双手接过,并说“谢谢”。

整个过程大约二十分钟,我却进行了一次不动声色的教育。其实,我本来可以在发信之前给学生说这样一番话:“同学们,下面我要给大家发信了。但我担心有的同学没有礼貌,所以我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有礼貌。上来接信时应该双手接,并且对老师说声谢谢。”

如果我这样做了,相信也有“很好的效果”,每一个孩子一定会做得非常“规范”。但和我实际的做法相比,并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为了表述方便,我姑且把我的“事先提醒”叫做“A方式”,而把我实际的做法称作“B方式”,然后做一个比较分析——

第一,A方式是基于批评的教育,是假设(虽然这种“假设”是可能发生的)学生没有礼貌而实施的教育;B方式则是基于表扬的教育,是发现学生有礼貌时通过表扬进行的教育。

第二,A方式是教师明显而生硬的教育,因为我一开始就很明确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教育他们,这是为教育而教育;B方式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第三,A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说教式”的教育,B方式则是情境中的教育,是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式教育。第四,A方式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而B方式则是学生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即同一集体中有礼貌的学生对另一部分缺少礼貌同学的教育——有礼貌的同学因表扬而受到鼓励,缺少礼貌的同学则被有礼貌的同学感染,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再讲一个案例。那年我教高一。一天晚上我抱着作文本由一楼办公室朝四楼教室走去,准备利用晚自习辅导时间给学生评讲一下作文。刚走到二楼拐角处,便看到我班一对男女生在不远处的角落拥抱,因为他们很投入,所以并没察觉老师即将走近。

怎么办?当时我脑子里急速地旋转。装作没看见吗?可是我明明看见了呀,如果不阻止显然是失职;但如果我当面批评,会让两个孩子难堪,这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反应还算敏捷。手一松,作文本便哗啦啦掉了一地,我赶紧蹲下埋头捡作文本。声音惊动了两个孩子,他们跑过来帮我捡作文本——显然一点都没察觉我刚才已经看到了他们。作文本都捡起来了,我说了声“谢谢”,便和他们一起走进了教室。

不动声色,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这事却一直搁在我心里。下一步怎么办呢?不了了之,那我就没尽到教育的责任,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但如果我找他们来谈,那会让他们很尴尬:原来老师看见了呀!而且这种直截了当的教育,很难入耳入心。我决定还是不动声色地引导。

一周以后的语文课,是单元小结。那个单元的课文是妇女专题:《项链》《祝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在总结本单元课文时,我谈到了女性的命运,谈到了尽管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男女智商并无明显差异,但古今中外杰出人才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这是事实。原因何在?我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在众多复杂的原因中,有一点不可忽略,就是相比男性,女性过早地关注自我,而且往往把自己的命运都交给了男性。而所有杰出的女性都能超越自我,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比如居里夫人„„那堂课我没有一句话涉及早恋,更没有哪怕是含蓄地批评谁,但我内心的目的很明确:我希望那个女生能够很自然地想到自己。

对我来说,教育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不露声色的教育一步一步达到期待的目的。那次正是如此。第二天我从交来的作业中,那个女生说她听了我的单元总结很有触动,想到自己,想到了“这一辈子我究竟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现在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等等。她说“希望李老师能够找我谈心,我很想对您倾诉。”

接下来真是行云流水。在办公室她给我说了她和那个男生的感情,以及这份感情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烦恼。但她现在决定冷冻这份情感,“因为我觉得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三年后,她在大学里给我写信:“感谢李老师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给我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我们的最后一条建议便是“保密”,即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和知道别人是在教育他,他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迟钝起来„„”

我之所以似乎“小题大做”地叙述和剖析这两件小事,是想重申一个观点:真正的教育效果,总是发生在自然而然的情景中。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一定要非常明确,而教育过程则一定要不露痕迹。

2015年6月4日

第二篇:自然而然的教育

自然而然的教育

——读李镇西《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之感

众意路小学韩社芳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果不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们人生的遗憾。‛这是做为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的李镇西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当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苦恼于为教育学生而精心设计了很多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却收效甚微向李校长请教时,他联想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最后一条建议‚……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这种‚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李校长称其为‚自然的教育‛。与其背道而驰的便是‚刻意的教育——大张旗鼓、声势浩大、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声泪俱下……‛作者联想到了《重庆晚报》上看到的场面壮观的‚洗脚秀‛及‚做一天怀孕的妈妈‛等刻意、做作的‚教育活动‛所带来的教育效果。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二十年的教

育教学经历,文中提到的这些‚刻意教育‛我好像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上级布置的、有大家集思广益的、更多的是自己当时‚引以自豪‛‚充满新意‛的活动设计,现在回想起来,收获更多的是身心的疲惫、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配合、活动后的不疼不痒的‚教育效果‛,身在其中的我当时有着和这位教师相同的苦恼。

作者写到‚我们所提倡的‘自然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孩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爱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懂得爱表达爱并传递爱的生活习惯。学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酷爱知识勤奋读书乐于探索的生活习惯。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班级在家庭乃至以后在社会勤劳的生活习惯。吃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平凡的日子不畏艰难以苦为乐的生活习惯等等,这样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而且是师生共同的生活,这是‘自然而然’教育的最高境界。‛谈到感恩孝敬的教育,作者认为应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日子里体谅关心回报父母。作者的女儿就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了感恩与孝敬,一句话‚自然而然的教育,培养的是孩子自然而然的善心与善行。‛作者还谈到,‚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没有教育’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者组织学生所开的活动,并非每一次都一定要有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在特

定时候,教育也需要一些声情并茂,慷慨陈词,震撼心灵,催人泪下,所以刻意教育也不是绝对可以排除的。只是要尽量减少这种‘刻意教育’‛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应该就是‚自然而然的教育‛应该达到的境界吧。

2014/2/1

1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众意路小学韩社芳

看完《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很快就被李老师那流畅,朴实的文字所吸引,书中语言真诚,情感细腻,大量生动的教育实例展示着李老师作为教育者的爱心与智慧,让我从一个个的故事中深刻思索着教育的内涵。那些鲜活的实例不但启发了我今后怎样工作,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李老师说,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对于这个说法大家都不陌生,但如何去爱学生,爱到怎样的程度,以什么样的身份去爱却值得我们思考并用行动来检验。李老师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他写道: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走进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会随处可见他对学生真诚的关爱。或者说,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是以爱为基础的。无论是对后进生,还是对优秀生他都会倾注对他们的关注和爱

护,真正的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疾苦,给学生出主意,帮他们想办法,从问题的根源去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去鼓励,激励,鞭策他们。爱学生在李老师那里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行动。有了这种爱学生万同才能由一名后进生成长为一名‚最可爱的人‛。有了这种爱,李老师才会在罚站任安妮之后有了永久的痛。有了这种爱的激励杨嵩才能从一个耍小聪明的顽皮学生转化为一名真正的胸怀大志的优秀生。有了这种爱才能让众多诸如黄金涛之类的普通学生步入优秀的行列。

书中一个个的教育故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李老师和学生之间那畅通无阻的沟通,同学们是非常信任李老师的,这种信任正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也是李老师爱学生的最好回报!

李老师在书中坦诚的写到:‚我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有爱心的,不然我就不会打学生也不会讽刺挖苦学生了,但我从这些教训中感到——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挚的感情。‛让我也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吧:‚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

福!‛

2014-2-11

第三篇: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

喜欢一切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就像冬天里的雪花,秋天里的落叶一样。也许风停了云会知道;阳光来了,乌云会知道。但是如果一切不能随人所愿的话,那这种心情又该怎样描述呢?在一个寂静的清晨,我走在校园的路上,倾听着鸟儿悠扬的鸣啼,像是一种来自远方的天籁,是云淡风轻的感觉。我想也许鸟儿就是应该在早晨才可以唱的如此动听,就像是年轻时的旋律,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高亢之歌;而到了傍晚,那是一种预兆回家的呼唤,正如暮色里的生命,也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演绎。大自然中一切的一切,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吗?如果是,为什么生活中又有那么多的不自然呢?如果不是,为什么没有生命的物体却可以做到这些呢?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谜,而我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迷宫中一样,总是试图去寻找新的突破口,企望能够走出这座宫殿。但无论我们怎样挣扎,很多时候也许走到最后,我们最终又会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不用问为什么,或许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也许人类的自然与大自然中所谓的自然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吗?那要是果真如此的话,就是说如果生命中总是充满着很多的偶然,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然。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下雨时就没有太阳出现,其实不然。而这也是大自然中出现的一种状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也是一种偶然,而且是大自然中存在的一种偶然。所以真正的自然是一种偶然,无论在大自然中,抑或在生活中,接受这个事实,才可以不至于总是惊讶,总是惊慌。才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自由采撷风景,并且随时撒种,随时耕种,虽有雨天,也并不惊慌,因为相信在下雨的同时也会有太阳的出现!

第四篇:李镇西教育思想

李镇西教育思想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他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并根据中国的国情改进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办学主张。

办学理念:实践大师思想,践行平民教育; 办学主张:关爱孩子,提升教师,影响家长; 办学特色: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办学追求: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生活;

教学核心:看学生有无收获,形式随意;

办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就“李镇西校长如何搞好平民教育”的致信做了批示,鼓励他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称赞他和同事们所作的工作“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模范的带头作用。

李镇西老师既是校长,又是普通老师,还同时继续当着班主任,继续写每天的班主任日记,而且还担任了4个班的阅读课,2个班的写作课,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写教育日记。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老师们也异常勤奋,也很服气,校长如此,与老师们同甘共苦,你还说什么呢?

三、理解老师的物质、精神需求。

他坦言,老师也是普通人,他理解老师的物质和精神欲望,并想方设法努力改善。他说,“以人为本”就是把人(首先是教师)放在首位,尊重人性,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维护人的尊严,尽可能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精神发展空间与前途!

四、追求民主治校,尊重维护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的尊严。

民主治校,就是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个人幸福与学校繁荣的和谐统一。

他说要按知识分子的特点管理知识分子。他不会伤害任何一个教师的自尊心,有事说事,当众只说事不对人,尽量在办公室私下交流,他甚至可以把老师狠批至哭,但仅限他办公室私下。

民主治校,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即要紧紧抓住最广大的老师,依靠每一个老师的智慧和力量,满足他们物质利益的增长,注重精神关怀,维护尊严。

他说他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曾经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每一个老师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每一个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只有这样,民主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五、团队合作,让每个人有展现自己的舞台,让每个人有成就感。李镇西老师喜欢写文章,善于写文章,已经出版三十多部书了,很多都是一版再版。在他的影响与鼓励下,教师们也拿起了手中的笔,开始记录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李老师在百忙中帮老师们修改,并附上他阅读后的心得感受,以“李镇西团队”的名义已经为老师们出了好些书了。

这举措相当有创意,就像他当年当班主任时,每届都帮全班同学出书作为毕业礼物一样,书中有老师的文章,但大多是同学自己的文章,既有纪念意义,又展示了学生的才智,让学生终身难忘、自豪。现在他又将学生的每次作文装订成册,像一本本杂志一样,挂在教室让所有同学都可随时翻阅,学生怎么不乐意写作呢?

老师们的文章,体现着他们对学生的点滴关爱,记载着他们的工作经验,闪烁着他们的教育智慧,留下了他们的教育思考、教学反思,不仅能更有效地教育学生,更让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提升了自己,真正做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进步。既为老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满足了老师的精神需求,同时也给老师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能够成为“李镇西团队”的一员应该是很幸运而幸福的教育人吧?相当羡慕!

六、带领老师、学生踏实做事。

他说,教育的艰巨有时候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教育对象无法选择,面对我们不甚满意却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能够改变的只有两点:职业和职业心态,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心态。于是,在有的教师盲目而麻木地重复每一天单调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却通过思考、通过创造、通过阅读、通过写作,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尽可能有滋有味。他说,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灵魂接近高尚,使自己的心灵自由飞翔!

他对老师的要求是:

1、每天上好一堂课

2、每天至少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谈

3、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

4、每天读书不少于1万字

5、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 他对学生的要求是:

1、每天是否上好一堂课

2、每天是否与人交流一次

3、每天是否提出一个问题

4、每天是否读一篇好文章

5、每天是否写一则成长日记

第五篇:李镇西教育研讨会演讲稿

李镇西教育研讨会演讲稿

讨会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首先让我来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苏XX,2003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XX县XX小学。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今年七月,我作为第三届李镇西式好教师提名,参加了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第三届“好教师”的颁奖典礼,并有幸在蒋自立老师的报告中做了10分钟的主题演讲。在座无虚席的300多人的大会现场,.向各位老师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1,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说起我的成长经历,一定要提到两个人,我的父亲和我的女儿。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小时候,在老师们对我摇头叹息时,他从没有骂过我笨,小心的呵护我的自尊心,长大后,在我屡屡教师考试失败,无数次伤心痛哭时,是他一直默默地陪在我身边。安慰我,鼓励我。给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与勇气。是他让我懂得,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女儿是我的贴心小棉袄,说起她,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感动。有她的日子不孤单,有她的日子很温暖,有她的日子充满力量。

是啊,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爱也可以传承。上周,看见女儿写的第一篇演讲稿,我感动的流泪了,题目是《我爱妈妈》,其中,女儿这样写道:“在我的家里,有爱我的爸爸和疼爱我的妈妈,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她还给我带过音乐课那,她唱的歌可好听了,可是我转学了,转到了南街小学,我想妈妈时,妈妈总会过来看我。上周,妈妈生病了,一个人孤独的在学校里,爸爸打开电脑,我和妈妈视频了,我想妈妈了,我流泪了,妈妈也流泪了,也许是妈妈也想我了吧,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别担心我,我会乖乖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啊„„”短短的一段文字,让我感受到了女儿长大了。

是啊,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的爱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正是这伟大的亲情之爱,给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正是这伟大的亲情之爱,让我们有了不断挑战自我,一次次超越自我的勇气。2.邂逅李镇西教育研究所,感受幸福教育。

而我的成长,也正是因为这别样的爱。2013年10月,我走进了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阅读,写作,和反思。

研究所的老师几乎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通过阅读老师们的博文,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原来也可以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一个教师原来也可以做的这样的风生水起,有滋有味。一个教师也可以如此浪漫的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经不住诱惑,我在新浪也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开始书写我和孩子们的故事。一年多来,发表原创博文150余篇。在写作中我学会了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自我成长。博客拉近了我和教育大家的距离,蒋自立,李镇西,魏书生,吴非,王君。名师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地改变着我对教育的理解。尤其走进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世界。我看见了一个“教育痴人”充满了人性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所怀有的那种独特的悲悯情怀。李镇西老师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幸福教育,并且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每天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每天写一篇教育手记,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教育著作。每天思考一个社会问题。”以此实现自己培养自己的目的。在这里,李镇西老师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实践经验告诉大家,成长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培养自己,才能实现教师的真正成长。教师也才能在自己的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远。

3践行“五个一”享受教育幸福。

这让我的教育观变得清晰和明朗,于是,我在生活中开始努力的践行李老师的五个一工程,每天扎实备课。每天认真坚持阅读和写作。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幸福和感悟。我开始试着去走进孩子,把他们当做我自己的孩子去关注他们,去了解他们。并融入他们的世界。有哪个孩子不渴望被老师关注和爱那?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需要等待,而等待就是一种爱。

三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了一个男孩,他不高的个头,黝黑的皮肤,总是倔强冷漠的眼神。“顽劣”是他最初给我映像。基础很差,学习习惯差,不交作业全校出了名。因为以前的学校里几乎没有作业,所以,在我初带上他时,每天的作业基本成了他最大的负担。各科老师都反映他的作业收不上来。就是交上来的作业,也是错字满篇,根本阅不下去,正式作业如此,家庭作业就更别提了,基本不做。最后数学老师气急了,干脆不收他的作业,而我尽量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布置少于其他学生一半的作业。但就是这样的作业量,他依旧时时完不成,即使勉强交上来了,也是胡乱潦草的乱画一通,根本看不清他写的是什么。为此在全班面前训斥过。但毫无效果,上一学期里,他的语文测验基本上不了40 分,数学就20来分。这令我苦恼不已。在重读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李老师对“顽童”的教育方法带给我一定的思考和启发,于是我决定尝试用他的方法来帮帮这个孩子。

我首先从培养他的好习惯入手,为他“物色”了学习成绩优异,最负责的“帮助人”田甜,每天为他填写评语,帮助监督他学习。对于他微小的进步在班上表扬,对于他书写整齐的作业,在班里时时传阅,定期让同学们以“XX,你真的变了”为题写作。并在班会课上评选出本周表现较好的后进生颁发“进步之星”的奖状,刘兴辽前半期得过三次“进步之星”。他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到:“哇,得奖的感觉太爽了,老师说她为我们准备了厚厚的一沓奖状,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老师自制的奖状贴满我家的墙。”以后,他的课堂作业开始按时交了,书写也工整了许多。课堂上也开始积极发言了。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让同学们给班里的同学写自己的心里话。其目的就是借助集体舆论监督的力量帮助他改掉自身缺点,结果,很多同学就给刘兴辽写了。希望他继续努力,做全新的自己。我让同学们一一来读。同学们的作文让刘兴辽感动,其中,田甜的文章里写了刘XX的很多优点,很大的进步,并鼓励刘兴辽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做更好的自己。她的文章深深地触动了刘XX的内心,在第二周的班会课上,他当众读了自己写给“帮助人”田甜的文章---《田甜,我想对你说„》,文章里除了感谢田甜在生活上对他的关心,学习上对他的帮助之外,更多的是他要改变自己的决心。于是,我又在班里找了和他学习不差上下的两个同学进行竞赛,并以《谁的进步大》为期中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们监督,见证他们的改变。期中考试的作文中,很多孩子写到了刘兴辽巨大的变化,并列举具体的事例。他书写上巨大的进步。每天按时完成的作业。每天坚持写家庭作业。课堂上积极的发言。孩子的改变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期中考试,他的语文考了63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奇迹。于是,我在期中后的家长会上,以学校名义颁给他“进步之星”的奖状,这次我自制的奖状换成了真的。

看见孩子和家长脸上幸福的表情,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感觉。也感受到了他对我态度上的改变,有一次,我生病请假了,他给我发信息。老师 你好,上一次,我们早晨,你让我们去六年级去上课,大家都高兴地跑去了六年级去了,我也很高兴。心想,我一定要好好表现,让老师高兴。可是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你说的问题,我没敢回答。老师,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你生病了,我希望你早日好起来,回到我们的身边吧。刘XX 2014年11月23日

在那一刻里,我很感动,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爱,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他在短信里写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他的语言里有歉意,对于自己没回答我的问题而充满的歉意,孩子在试着用他看来最流利的语言表达着对我的爱,尽管他的信息有不通顺的句子,也没有多么华丽的词语,但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感受到了一个“差生”对我的爱。现在的他是个认真的好孩子。

当方法改变后,我看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改变,我看见了孩子们脸上甜美的笑容,当我真正的走进孩子时,我的教育开始有了温度。我的教室里开始有了故事。

我变着法的在我的班里,搞各种活动,辩论赛,童话剧表演大赛,诗歌朗诵大赛,故事演讲大赛。课前三分钟演讲,我为进步的孩子送生日礼物,我给孩子们买零食。我给孩子们拍照片,录视频,记录他们精彩的瞬间。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读我写给他们的文字,读我每天一篇的《教育日记》。读我的希望,读我的期盼。读孩子们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做这一切,为的不是得到领导的夸奖,而是为积攒心底的那份幸福。当我一次次读完写给孩子们的文字时,课堂上总会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崇拜和爱意。当方法改变时,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也收获了孩子们的爱。当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排练童话剧时,在孩子们开心的表情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当我拉起孩子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我的手心的时候,在孩子甜甜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当我给后进的孩子双手捧过我那张制作简易的奖状,看见孩子唇边那甜蜜的笑容时,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当我的生日里,孩子们悄然的为我准备生日PARRY,在语文课上,在我全然不觉得情况下,当那个调皮鬼,拿着那结婚时喷洒的玩意向我头上猛烈地喷洒时,在大家齐声的“,老师,生日快乐”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哪一个老师会有如此的待遇?孩子们做这一切只源于,这是一位他们喜欢的老师。4,相信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爱可以换取爱。爱如一粒粒种子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陪伴他们健康的成长。请相信爱的力量是无限的,你给孩子一片绿荫,他必将还你整片森林。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而然的教育 李镇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笔记《李镇西教育讲演录》

    读书笔记 ——《李镇西教育讲演》 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耗时较长,也需细细啃读,而教育经验方面的书籍看起来则相对较轻松,压力较小,因此也比较受欢迎。所以我是理论和经验搭配着......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有爱的教育是成功的 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爱心与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淡黄的封面素雅洁净,鲜红的标题醒目地印入眼帘。李镇西老师西装革履、......

    听李镇西教育讲座有感

    忽如一夜 春暖花开 ——听李镇西讲座有感 望岛小学王晓琳 李镇西——这个如雷贯顶的名字,自我大学起就经常从老师口提及,他对教育的理解及实践让我钦佩不已,但百闻不如一见,这......

    读李镇西教育有感范文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王丽华 一气呵成的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看着一个个感人的事件,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感动?是惭愧?是激情?抑或是那些复杂的情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缘于我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出于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的认识,我深深的认识到自身教育知识的匮乏,和教育技巧的简单落后,于是打算到书店买几本关......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缘于我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出于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的认识,我深深的认识到自身教育知识的匮乏,和教育技巧的简单落后,于是打算到书店买几本关......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很喜欢听李镇西老师讲的课,也听说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感人所以便买来阅读。读上这本书,我就有一种被磁石吸引的感觉,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教师的热情——对孩子真诚的爱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对孩子真诚的爱,当下的老师几个能有?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泛滥,物欲横流,大家都忙,忙着竞争,忙着升迁,忙着挣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