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

时间:2019-05-15 07:5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

第一篇: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

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

1949年,大陆1500多名“红色特工”赴台,以期配合“解放台湾”。然而在“白色恐怖”时期,近千人被逮捕处死,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一位中共地下党员赴刑前为他已怀孕的妻子留下遗书——“我只是这大时代中的一滴浪花而已”。

自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开始,两党就开始在隐蔽战线较量。国民党的情报机构主要是中统、军统以及后来的保密局,共产党的为中央特科。图为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攻下延安,延安公安局科长韩继恩(后左三)被俘后接受采访,他曾带领国民党挖掘掩埋好的情报。

戴笠、毛人凤、徐恩曾是国民党方面的巨枭,中共方面周恩来是最高负责人,下面有顾顺章、李克农、钱壮飞、熊向晖等人,后顾顺章叛变。情侦并非地下党的主要工作,统战、工运、学运都要做。图为1947年,南京爆发“反内战”、“反饥饿”的学生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国特机构对共产党的侦察未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情报。相反,国民党军队、政府内部却到处有人为中共方面提供情报或其他帮助。图为1949年,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前,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在销毁资料,以防落到共产党手里。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接受渗透任务的1500多名中共情报人员,纷纷与家人告别,或者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上了奔赴台湾的大船。图为1949年,上海,国民党在撤走之前处死共产党人。

他们乔装成难民、小贩、商人、败军,混入数以百万计迁台大军。而在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杀害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图为重庆解放后,新政府组织力量挖掘烈士遗体,进行安葬。

在这1500多名红色特工中,最著名的是“密使一号”吴石将军,赴台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可以接触台湾防务最高级别机密。1950年,由于台湾地下党领导人蔡孝乾叛变,吴石被供出,与聂曦、朱谌之、陈宝仓一起被执行死刑。图为吴石四人行刑前写遗嘱。

朱谌之是中共华东局特派员,专门负责与吴石传递情报。在台期间,二人见面七次,吴石将拍摄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绝密资料的微缩胶卷交给朱谌之。朱谌之在被捕后一度吞金自尽,但被抢救回来。图为朱谌之在马场町刑场行刑之前。

刘晋钰1945年起任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四子一女都是共产党。1950年4月,台湾白色恐怖加剧,刘的三个孩子回到大陆。1950年7月,以“纵容左倾子女前往大陆”的“通匪”罪名与严惠先一起被处死。图为士兵对临刑前的刘晋钰(左)与严惠先灌酒。

还有这样一些“共谍”,因上线被逮捕身份无从查证,他们可以在台湾结婚生子,慢慢老去。也有一些幸存者生活在背叛的阴影中。图为1952年,台湾,苗栗山区下山投降的中共地下党人宣誓效忠国民党政府。

在台湾,国民党对红色特工进行屠杀,而在大陆,共产党也对国民党留在大陆的特务和残余势力进行了镇压。1951年4月,上海30个区和水上公安分局统一行动,逮捕了一大批美蒋特务、惯匪和流氓,这些人大多被处死。图为上海军管会人员捕获的国民党特务。

各大城市组织了反特动员大会、反特控诉大会。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召开公审宣判大会,判处特务王松涛死刑,他的罪名是“收听《美国之音》,散布谣言,挑拔工人间团结”。图为公审大会上的王松涛。

1958年,国民党军统特务杨进兴被逮捕归案,公审后被处死。杨进兴是军统特务,他曾杀害杨虎城将军和抗战时期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罗世文、车耀先。

20世纪50年代,台湾飞行员驾驶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中国大陆领空被击落后的残骸。

1963年6月,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的军民歼灭了从海上偷渡登陆的六股国民党武装特务。图为在歼灭“反共挺进军第91支队”的战斗中,缴获的美制枪支、弹药的一部分。

1964年,广东沿海,海军抓获的台湾特务。

1975年,中国司法机关决定对在押的95名国民党特务和49名武装特务船船员,全部宽大释放。至此,自1962年至1965年间捕获的国民党特务已全部处理完毕。图为被宽大释放的人员在领取新制服装等物品。前右为原国防部情报局上校司令袁祖遂。

但是,两岸的谍报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1983年4月,台湾国民党情报局华北地区特派员、北平站站长李家琪,特务交通员蔡苹,以及为李家琪提供机密文件的原中国农业银行监察司干部仇云妹均被逮捕。图为李家琪被捕时的情景。

2000年,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利。同一年,在“红色特工”的喋血之地台北马场町的入口处立起纪念碑,碑文写道,“1950年代为追求社会正义及政治改革之热血志士,在戒严期间被逮捕,并在这马场町土丘一带枪决死亡。”图为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

十三年后,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建成,用以纪念1950年代在台湾牺牲的中共地下工作者,846个名字被镌刻在石壁上。纪念墙还预设大幅空位,留给更多的历史失踪者。旁边一段铭文:“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第二篇:谍战观后感

谍战影片观后感

班级 08010243

姓名 XXX

学号 57

《风声》观后感

《风声》在还没公映前据就非常热了,公映后更是火热,最近观看了这部神往已久的电影,感触颇多,也收获了许多。

电影一开始紧张森密的音乐,将整个影院内的人们带入了那个曾经烽火连天,国破山河的年代,风声二字也在以满目疮痍远眺长江大河为背景下出现在视线之中。此时此刻仿佛让我回到了我们国家身陷为囹圄的情景中去了。

在汪蒋军阀混战和日本入侵之时,以汪伪为首的一句话“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卖国贼的强力号召下,拉开了残杀共产党人士的大幕,同时也在上演着共党人士与刽子手回首反击的精彩大戏,共产党人也在运用自己的智慧组织了一次一次的成功暗杀,多少个不知名的战士倒在了解放中国的道路上,故事一开始以一个女共产党员在暗杀成功之后,被王志文处长实施了严刑逼供,最终以死充分交代了这样一个大汉奸的残忍无情狡猾冷血的杀人机器是如此的可怕,故事也摈弃了以往俗套的情节和表现手法,熟悉的面孔暂新的理念,让敌人的狡猾凶残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让让我对这些人物的出现饶有兴趣。

王志文所扮演的刑侦处长其人,王作为主演之一,以影帝精湛的演技游刃有余再次出色完成了一个反面角色的演绎,在白色恐怖之下实施帮凶的过程,嗜血成性、老奸巨滑、冷血残忍,致使很多同胞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中,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偌大的一个千年文明古国就这样的被跳梁小丑走狗汉奸们重重的刺伤了民族情节,不愧为是民族的败类,祖宗们的大耻大辱,这种人物的代表在面对人性极限的时候,面对女共党时的恻隐之心,也表现出了面对上司时其软弱的一面,面对最后要看到自己结局难逃一死时要做替死鬼时的无奈拼死相搏,好像明白了什么,导演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后人,叛徒最终是要难逃一死的,点烟、被踹、反抗等细节夸张切充满张力,可笑之余是可悲呀!在最后似乎也在王处长的反抗中找回一些中国人的面子。

黄晓明武田君这个日本军政后裔,内向表情冷漠的眼神冷峻的日本军人形象,同样演绎出了一个变态民族的自卑和狭隘,在泱泱大国面前是多么的可悲,被英勇的共产党玩于股掌之间还全然不知,甚至曾得意自己的精明神武,这就是民族,当民族与民族同时对立出现时,民族的魅力和人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不可否认的事通过他们大和民族通过明治维新的图强,更加衬托我们华夏民族当时大多数人们的麻木意识形态,也是导致这场灾难降临的主要原因。他也得到了我们想看到的结局,这也预示整个影片的结束,跪下的画面是在向这段历史认错,象征着这场浩劫在人类历史上的已经覆灭,将永远的死去,注定留下全体华夏民族的仇恨,等待我们人类的宽恕。

英达饰演其人就是一个游说政客,胆小怕事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的,自知王处长的残忍,面对裘庄他自己很清楚,进城容易出城南,他也知道自己坚持不了那种人间极刑是何等的痛苦,他也许会想到当年明末重臣袁承焕以凌迟处死的,不敢面对痛苦的恐惧,加速自己死亡的进程,作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中产阶级的代言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又无力改变当局,懦弱的性格想提前改变这生不如死的结局。

张涵予饰演吴副大队长一开始我就看出这个老鬼来,这种中规中矩的人物最能做的就是大事,过硬的军事背景练就了一副铁胆雄心,故事和情景的真实性,再现了那个时代人吃人的残忍画面,正式由于王队长和老中医的配合,才让影片达到了高潮,精彩的重现了当年共产党在白色恐怖铁蹄之下,顽强惊人的意志是人类为了求生本质的基本体现,是旧时新中国要凤凰涅盘获得重生强烈欲望的体现,正义是不会屈服于妖魔鬼怪的淫威之下的,而男人中的精品也不过如此罢了,在影片中也充分展示出了中国男人的人格魅力,面对恶劣环境表现了少有的战友情,也是影片最为温情的一面,这一点正好和王处长不谋而和,生动传神的表演感动了在片场的很多观众,无不为之咬牙切齿,也让我想到了在当时的只有5亿5千万的旧中国就有将近4千万的叛徒是怎么出来的,这也突破了世界历史战争中的叛徒叛党叛国之最了,也是日本人到了今天依然看不起中国人的重要原因吧,影片告诉我们谁能够经受得了磨砺,谁就是成功的缔造者和命运的主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中国人智慧的浓缩,洒脱自然真实的叙事方式略显老套,但并不妨碍影片的别具匠心,反而是最成功的地方。看完影片才感叹中国革命来之不易,时至今日很难理解那些贪官污吏们又将成为金钱的走狗很是心痛。也在反问自己靠吃老祖宗打江山打下来的老本,中国共产党能够主持中国命运为几何哪?今天才六十年。我愿意做这种人,也喜欢这样的人。

周迅饰演顾晓梦其人,先扬后扬的表现了她作为地下党的多重性格,一个频频出入于声色场合的女子,是很难和共产党联想上的,就是一个这样的中国女性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伟大和善良,没有刘胡兰死的壮烈,但同样的惊天地泣鬼神,无私无畏的精神把影片再次推向了高潮,难得看到周旭这样的表演,和吴副队长的完美配合最终将情报送了出去,挽救了革命组织。她的牺牲让吴副队长这个人物更丰满了。面对这些今天又有多少个中产党员能够做到哪?尤其是女性同胞!不得而知了。

故事情节逻辑紧凑,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观点,虽然老套的故事,经这一帮大腕级人物的演绎,完全焕发了光彩,一举一动实在是入木三分,但在有两处不该出现的地方,一是窃听设施出现现代白胶布,在那种氛围中出现的有点愕然,二是周迅的开手铐的万能钥匙来的很突然,打开手铐后和打开前的反抗会达到同样效果,或者不打开的反抗会更加的真实可信,一把钥匙来的没有理由,这在我看来是影片不该出现的硬伤吧!我大胆猜测影片未来一定会大火全胜,同为红色电影则显现出了人物的臃肿,是歌颂政治的产物,总的来说这两部电影代表了近些年来电影工业少有的进步,也在证明大陆的演员、导演的功力是港台演员、导演不可比拟的,从《七剑》中孙红雷和黎明的飙戏,《黑社会》中的大陆黑社会老大陈道明,《赤壁》中曹操的扮演着张丰毅等等都有不俗的表演,看后大呼过瘾,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新篇章。

电影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思考,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对做人做事的思考,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我会继续关注和支持艺术的进程,甚至会在合适的时候参与其中,不为别的就为喜欢。

《危情谍战》观后感

本片讲述原本单身无忧的平凡女子茱恩(卡梅隆 迪亚兹饰),在一次飞行的旅程前巧遇罗伊(汤姆 克鲁斯饰),对其一见钟情。未料在飞行途中,罗伊竟然把机上其他的乘客全都杀死导致坠机,茱恩才知道原来罗伊是个特工,他必须带着茱恩逃亡,而这对鸳鸯一路从美国逃到热带小岛牙买加,接着到奥地利,再到西班牙,穿过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追杀车阵,以及可怕的斗牛群……

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迪亚茨的再度合作让人眼前一亮。此片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火爆刺激又不乏搞笑幽默的奇妙旅程。他们之间从表情到动作再到对话都表现得默契十足,这对银幕情侣总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笑。

影片中罗伊和茱恩之间的对手戏经常让观众笑声不断,但毕竟作为一部动作片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是必不可少的。此片中不仅枪战连连、爆破不断,紧张刺激的飙车场面更是亮点,而阿汤哥也是尽显身手。

汤姆·克鲁斯这次所演绎的这个特工和以往的特工形象大不相同,这个特工,除去所有特工必备的强壮、聪明、忠心耿耿外,他更多了几分小情调,尤其是汤姆·克鲁斯那深遂的眼神。他会唠叨,会生气,会吵架,会有小脾气。他很包容、很性感、有些小神秘。他会多国语言,会做早餐。他无所不能,飞机、汽车、游艇,在他手上都轻松搞定,最后干脆蹬上两个轱辘的摩托满天飞。他不但能冷静解决自己面对的任何问题,还总能腾出手来把身边人都给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下,他的眼里都能注意到“你这裙子很漂亮”......此片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其远赴欧洲多国的取景。西班牙的中世纪建筑和奔牛节的狂欢都尽收眼底;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美得像油画一样;神秘的热带小岛、阿尔卑斯山、安东尼奥港……短短2个小时内,变换了多个国家的美景。

说实话,看《危情谍战》的时候我确实会为阿汤哥和迪亚兹担心,看他们高速飞车,火车遇险,牛群狂奔„„我的神经也被揪得紧紧的。但是我知道最后的结局肯定会很美好,因为阿汤哥深情的眼神告诉我:他这个老帅哥永远是打不到的小强。于是我又开始YY,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迪亚兹一样稀里糊涂的卷入一场**,然后和一个身手不凡、正义善良、多金帅气的男主角一起逃亡。当然最重要的是就算是逃亡,也要很享受的到世界各国去,什么阿尔卑斯山,太平洋小岛„„总之逃亡是次要的,享受才是万岁的。

OK,梦该醒了!我记得有些文化人特别喜欢抨击网络上那些穿越小说,说这些读物毒害少女思想,让祖国的花朵越来越幼齿、越来越脑残。而如今我看来,这个《危情谍战》的威力也几乎可以和穿越小说相匹敌,而且人家阿汤哥和迪亚兹的故事还是发生在现今的社会呢!

老套的好莱坞情节,老套的好莱坞技巧,就连两位主演也老得惨不忍睹。阿汤哥年近半百,肚子上的肉囊已经跃跃欲试,但是为了搏眼球,可怜的阿汤哥还是要脱掉衣服,露出尴尬的肌肉。其实岁数也不小了,好莱坞的年轻帅哥也越来越多,阿汤哥的偶像路线还能走多远?还不如直接弄个秃顶,安个假肥臀扮个丑,说不准还能捧个小金人呢!卡梅隆更是郁闷了,现在的高清镜头无情地把她脸上的皱纹捕捉的一览无余,这个“傻大姐”演着自己驾轻就熟的戏码,只是那张脸时刻地提醒我们:岁月无情啊。

此片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一到最危急最激动人心的关头,打斗场面都还没有看过瘾,影片就伴随着女主角的昏迷而不了了之了,让人感觉一头雾水。不过,同时倒是给观众增添了几分想象的空间。

第三篇:一九四九年国共两党文化名人争夺战

一九四九年国共两党文化名人争夺战

对于生逢鼎革的知识分子来说,1949年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年。在这新旧政权更替之时,他们注定要进行一次地震般的分化与聚合。面临着激烈的文化抉择和人生选择。这一年,在政治军事大幕背后,蒋介石利诱文人赴台,中共则诚邀名士北上,演绎了一场20世纪中的文化名人争夺战。

国民党“抢救”的第一号人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陈布雷、戴季陶相继自杀,三个月内,蒋介石连失两位重臣,使他悲痛不已,终日唏嘘。

自己的身边已人才凋零。退守台湾也总是需要一些文人来支撑门面。于是,蒋介石考虑除了把国库的黄金储备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所、北平图书馆的图书文物运往台湾外,还着手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1948年1月底,平津形势趋紧。南京方面朱家骅、傅斯年、蒋经国等在蒋介石授意下磋商谋划“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实施办法。很快,傅斯年草拟了一个详细的学人“抢救”名单,几乎是清一色的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囊括四种必须“抢救”的知识分子:各院、校、会负责首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因政治原因必须离开大陆者;在学术上有贡献者。在所谓“抢救”的学人名单中,院校负责人包括汤用彤、饶宗泰等,因政治原因“抢救”的如毛子水等。在学术上有所贡献的如杨振声、罗常培等,而身为北大校长亦曾担任国民政府要职的胡适自然位列“抢救计划”第一人。

在胡适还没有决定离开北平时,中共方面也对胡适进行了争取工作,并通过西山一带广播明确宣布:只要胡适不离开北平,不跟蒋介石走,中共保证北平解放后仍让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平图书馆馆长。1948年12月13日,蒋介石专门派大员飞抵北平劝胡适南下,但胡适以正忙于筹备北大50周年校庆为由不肯南下。第二天,蒋介石两次亲自打电报催促胡适飞南京,说时间紧迫不容再拖延。14日,蒋介石派出专机飞北平,“迎接”以胡适为首的一帮学人。事已至此,胡适这才下了走的决心。15日。胡适、陈寅恪、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等人分乘两架飞机抵达南京明故宫机场,王世杰、蒋经国、朱家骅、傅斯年、杭立武等在机场迎接,并把他们安顿在位于南京赤峰路的一家招待所。次日中午,蒋介石在宫邸设午宴为胡适一行接风。12月17日,北大50周年校庆正值胡适57岁生日,蒋介石夫妇在黄埔路官邸再设寿筵宴请胡适夫妇。蒋介石平日请客从不备酒,那天特为胡适备酒贺寿,可谓破格示敬。

就在胡适等人飞离北平后,1948年12月21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率领第二批被“抢救”的学人飞离北平,抵达南京,同机到达南京的还有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等24位教授。梅贻琦到南京后即被国民党政府授予“教育部长”之职,可几天后他便辞职,自称是未能将大部分的北平教授接运出来,感到惭愧。

去留的历史抉择

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巨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上到最高层的国立大学校长、著名作家与教授、政学两栖的文化名流。下及普通的大、中学教员以及报刊编辑和后起的文学青年群体,无不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生人格与人性的裂变。做出一种文化风气、学术资源、人生目标的选择。

与胡适恰恰相反,深受胡适栽培的吴晗则对北平的未来充满了期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晗曾潜心考据不问政治。1943年吴晗加人民盟后,不断追求进步,1945年便帮助民主青年同盟建立秘密印刷厂,翻印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毛泽东著作。这样,吴晗与胡适师生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1948年10月,吴晗为躲避国民党的逮捕进入解放区,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新著赢得了毛泽东“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的嘉许。从解放区回到北平后。吴晗写信给毛泽东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直接投身革命运动。北平围城之后,吴晗多次全力挽留胡适均告失败。对此,吴晗深感惋惜。北平解放后,吴晗以副军代表身份参与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从此步入仕途,开启了“书生从政”的人生道路。

同胡适一样,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选择了南下。在梅贻琦等候南下时,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被推举为校务会议临时主席,肩负起了“护校”的重任。事隔多年。冯友兰坦言:“我之所以在解

放时没有走,主要是由于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失望。”1948年12月15日。也就是胡适乘飞机南下的同一天,冯友兰宣布,清华大学脱离国民政府。

胡适南下后,北大教授们自己成立了校委会,汤用彤被推选为校委会主席,成为事实上的北大校长。1949年1月31日,北京宣布和平解放。5月,北京军管会主任叶剑英给汤用彤送来一份任命书,正式任命他为北京大学校委会的主席。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学人并不愿意搭乘国民党的飞机离开北平,这里有学人们对文化氛围的眷恋,但更多的是强烈的爱国之情。傅斯年原来盘算许多名教授会“忠于党国”,大义凛然地飞回南京,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甚至有一天派了五架飞机到机场,却应者寥寥。傅斯年懊恼不已,不得不停止了飞机“抢救”。据季羡林回忆,胡适到南京后曾安排专机到北平,点名要接走几位老朋友,而他自己亲自到南京机场恭候。飞机返航,舱门拉开,他满怀希望要同老朋友会面。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他想接的人大多都没有走出机舱。据说,胡适当时大哭一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向来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准则,虽与胡适一同登机抵达南京,可只在南京住了一晚,第二天便举家匆匆赶往上海。在上海,陈寅恪写信给时任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表达了愿去该校任教的心愿。陈序经马上答应为陈寅恪南下广州做安排。1949年1月19日,陈寅恪乘船到达广州,陈序经派出一位与陈寅恪一家熟识的得力秘书卢华焕前往迎接。次日,岭南大学学报就以《为国家教育人才,文院添聘教授多位》为题报道了陈寅恪来到岭南大学任教的消息,轰动一时。

傅斯年一直没有忘记继续拉拢大陆学人,如在北京的郑天挺、罗常培、向达、汤用彤、冯友兰、饶毓泰、叶企孙、曾昭抡、钱三强、周一良、沈从文等,特别是极力电催岭南大学的陈寅恪赴台,但终未成功。

1949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组织了“战时内阁”,其中核心人物之一有时任教育次长的杭立武。他是国民党“抢救学人计划”与“抢运两院古物”最有力的倡议者。

杭立武一直念念不忘在岭南大学的陈寅恪,他曾多次派人劝说陈序经动员陈寅恪离开大陆,陈序经一直没有答允。杭立武深知二陈的价值,多次碰钉子后退而求其次,力劝二陈先到香港看看情形再说,并说这样可以进退有据。最后,杭立武竟拉着“战时内阁”的财政部长徐堪找陈序经,要陈序经一同前往劝说陈寅恪赴港。杭立武此时已到了哀求的地步。他对陈序经说,如果陈寅恪答应去香港,他马上给陈寅恪10万港币及新洋房。陈序经立即抢白道:“你给10万我给15万,我盖新房子给他住。”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对中国近代教育贡献殊大,为人忠厚谦虚,颇有人缘。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年立志“终身办教育,不做官”,有爱国激情,但却不懂政治,更不知政情。1948年7月,张伯苓到南京就任考试院院长,替蒋介石“跑龙套”。当他亲眼目睹“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实后,对国民政府失望了。于是,张伯苓在南京就职不到一个月,就跑回天津。之后,张伯苓以养病为由,避居重庆,终日深居简出。1949年11月,蒋介石亲赴张伯苓住处,一再要求张伯苓离开重庆,去台湾或去美国都行,张伯苓未为之所动。蒋介石第二次来时,态度仍极为恳切,提出只要张伯苓肯走,什么条件都答应。张伯苓以人老多病作为借口推辞。蒋介石仍坚持道:“老先生要退休,到美国去休养,夫人、儿子和孙子,全家都去。不更好吗?去台湾也可以,无论去哪儿,生活一切都由我给想办法。”话到了这个份上,仍无回旋余地,蒋介石只好告辞了。张伯苓送到门外,二人站了很长时间,相对无语。

蒋介石飞离重庆后,又派蒋经国和张群来了一次,还是劝张伯苓离开重庆。事情仍无转机,蒋经国最后只得说:“给先生留下一架飞机,几时想走就几时走。”

这架飞机一直没有起飞。在飞机与故土之间,张伯苓选择了后者。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74岁的张伯苓在新中国只逗留了短短一年两个月又二十余天。1950年5月,张伯苓到了新中国的首都,随后又返回天津,并亲临南开视察。他对发展新南开充满憧憬。但是,他的身体不遂人愿,于1951年2月23日病逝于天津。

北上!北上!

1948年8月下旬,一艘名叫“波尔塔瓦”号的苏联货轮,满载着中国东北的大豆、皮毛、猪鬃、人参等土特产品和用于租船、接济民主人士的大量黄金,驶向香港。货轮慢慢地驶进港口。等上船检查的海关人员离开后,一个全身煤灰、锅炉工打扮的人匆匆跑进了洗澡房,等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换上一身新服装。

这个人就是钱之光,他奉周恩来之命。以解放区救济总署特派员的名义来到香港,秘密迎送在这里的民主人士去解放区。

9月下半月的一天,钱之光安排的第一批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4人北上,利用黄昏的掩护,打扮成短衫工人的模样,在章汉夫的陪同下,乘小舢板登上了苏联货轮。开始了北上的旅程。

第一批民主人士安全北上后,中共大连方面又租用苏联的货轮。装载解放区出口的大豆、人参、药材等土产,以便接回第二批民主人士,并买进和运回解放区急需的西药、纸张、五金等物资。

在周恩来的指导下,中共香港地下党成立专营运输的“联合公司”。几个月间,解放区与香港的“生意”越做越大。原来的“联合公司”满足不了业务需要,又成立了由钱之光担任董事长的“华润公司”。公司的下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把李济深安全护送到解放区。

如何让李济深摆脱敌特监视,安全北上,“联合公司”筹划了一幕十分惊险的“金蝉脱壳”计。与李济深同坐这艘轮船的还有茅盾、朱蕴山、章乃器、王芸生等30多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为庆祝这次难忘的航行和1949年元旦的到来,1948年12月31日,茅盾特地请李济深题词。李信笔写道:“同舟共济。一心一意,为了一件大事!一件为着参与共同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康乐的新中国大事!同舟共济、恭喜恭喜,一心一意,来做一件大事,前进!前进!努力!努力!”其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1949年1月7日上午,轮船平安抵达目的地——大连。茅盾这样描写道:“轮船驶进了大连港。大家蜂拥到甲板上,贪婪地眺望这片神圣的土地。啊!我们来到了!我们终于胜利地来到了!”

随着新政协筹备工作的全面展开,接送工作也在逐渐加快。1949年3月初,应邀参加新政协的柳亚子和叶圣陶乘坐一艘挂有葡萄牙国旗的货轮从香港北上。想到此行非同寻常。两人兴之所至。赋诗唱和。柳亚子唱: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叶圣陶和: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与同舟。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共谋。

这两首诗鲜明地流露出民主人士在历史大转折时期的真实心态。各界民主人士和社会贤达北上参加新政协,作为这个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所发生的诸多重要事件之一,深深值得后人追记。

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由钱之光和香港分局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共20批约350人,其中有119人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所搭乘悬挂外国国旗的轮船10多艘。

1949年3月秘密接送基本结束。周恩来在中南海听取钱之光等关于接送民主人士参加新政协和开辟对外贸易工作的汇报时,对这段工作大加赞叹。

第四篇:爱国爱党读书笔记--读《谍战上海滩》(伪装者小说)有感

读《谍战上海滩》有感

“卢沟桥一声炮响,我们的民族陷入战乱和离乱之中,生于乱世,你有才华,为什么不把深藏在内心里的呐喊化作实际行动呢?你是愿意做一个芸芸众生里披着保护色的逃兵,还是做一个看不见的战线里孤军奋战的勇士?”

这是小说开篇主人公受到的质问,也是小说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词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汪伪政府独断专行,日本军阀野心勃勃,中共和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流涌动。战争和阴霾笼罩着上海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明台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富家少爷的优越生活,走上了成为军统特务,抗日救国的道路。从此,他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涯,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随时都可能会丧命。他从一个光鲜亮丽的少爷变成了手染鲜血的间谍,在亲人和敌人面前伪装着自己的身份,为了收复祖国的河山而随时准备献上自己的性命。

为何要选择一条如此艰险,而又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道路呢?小说中,主人公曾说,“战争是最残酷的罪恶,我只想让我的亲人远离战争,远离罪恶。”为了让亲人,让自己的同胞,让中国人民远离战火,多少爱国志士决心以身报国?誓用鲜血拼回国土完整,于是才有了今日的和平。

国将不国,没有了家园,一切都不复存在,小说中的几位主人公为了国家,不得不舍弃小家,他们隐瞒亲人,为了做好一个间谍而对亲人伪装自己,甚至不惜背负骂名。正如主人公所说,“为了国家,我们可能失去亲情友爱,失去曾经美好的日子,我们不是傻,也不是去送死,去走一条不归路。我们是箭在弦上,有进无退,进则死得壮烈,退则活得可耻。”国难当头,为祖国而战是心里必须追寻的信仰,为了心中的爱国之情,粉身碎骨已不足惜。这样的浓烈的爱国情在当今社会已经罕见,我们坐在舒适的教室里,无需打打杀杀;我们衣食无忧,没有饥饿,不会流离失所;我们头顶的天空蔚蓝,没有炮火和子弹。于是,我们在安逸中渐渐淡忘了那份热血凝集成的爱国之情。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不应该被时间和背景所局限的,一百年抵抗侵略后站起来的我们,应该更加为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所自豪。看《谍战上海滩》,我深切的感受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抗日救亡志士的艰辛,从而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今日的和平,重拾被遗忘的爱国之情。历史不该被遗忘,祖国也不能被等闲视之。

“烽烟何日清,待把敌人扫清,卿你奋起请缨,粉身亡骨亦最应。他日战场战死,自育无上光荣。峨眉且作英雄去,莫谓红颜责任轻,奋起救危亡,当令同胞钦敬。”吟一曲视死如归的壮士悲歌,这是他们以身报国的决心。生于乱世,亦能不惧强敌,有如此慷慨豪情;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怎么能不心怀敬畏,将这份爱国之魂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已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从上世纪初饱受外敌侵略、尝尽内乱痛苦的古老东方国土到本世纪前十年重新崛起、雄踞亚洲的崭新华夏神州,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在近百年的历史洗礼中,仍旧焕发勃勃生机,并继续创新提高,正面迎接新形势下信息时代的全球化挑战浪潮。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第五篇: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那些年,我们一起沉迷的谍战剧

那些年,我们一起沉迷的谍战剧

剧情简介:电视剧《暗算》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听风》、第二部《看风》、第三部《捕风》。《听风》,即无线电侦听者。这是一群“靠耳朵打江山”的人,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看风》,即密码破译的人。这是一群“善于神机妙算”的人,他们的慧眼可以识破天机,释读天书,看阅无字之书。《捕风》,即我党地下工作者。在国民党大肆实施白色恐怖的时期,他们是牺牲者,更是战斗者,他们乔装打扮,深入虎穴,迎风而战,为缔造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

代表人物:安在天。他有着沉稳、冷静、乐观、坚毅的性格,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离别家人,打入敌人内部,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初在看这部经典的谍战剧时,深深被安在天这一形象所折服。不止是因为他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更在于他难能可贵的洁身自好和信仰力量。真男儿,方可成就伟业。他像一阵

风一样离我们远去了,可是,我们时时会想起那些与他有关的“风声”。适用话题:信仰,目标,追求,风,誓言,大爱等。

《豪斯医生》

剧情简介:豪斯医生专攻传染病及肾脏疾病,是普林斯顿大学附属医院的诊断医学部主任。他带领着他的医疗小组,专门解决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诊断其他医院或者部门不能做出诊断的病人。除了每集讲述一个病例之外,《豪斯医生》还讲述了很多发生在豪斯医生以及他的团队、同事工作生活中的故事,包括友谊、感情等。

代表医者:豪斯医生。他从来不穿白大褂,永远一身褶皱衬衫牛仔裤运动鞋的打扮,用他的毒舌不停地去冒犯他的病人、同事甚至上司。他愤世嫉俗。尽管如此,豪斯医生依靠他超凡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依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诊断方面的难题,挽救了无数的病人,也赢得了病人和同事的佩服、尊敬与包容。

因为独特和真实,所以才如此震撼人心。豪斯医生不是完美的,但是他却那么真实,那么让人觉得亲切。人无完人,这

句话同样适合用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这对我们的写作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启发。适用话题:个性,魅力,坚持,友谊等。

下载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49年前后国共两党的血腥谍战[图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