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斑斓路序
《高考斑斓路》序言
尽管我很不赞成使用这个书名,但最终还是决定为它写序。
2003年高考后,北京四中的徐稚老师将十几个孩子的成长感悟编纂成书,起名为《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打开高考黑匣子》。书的内容是孩子们写的在四中成长的真情实感,因此吸引了不少读者,特别是在校学生,因为他们是作者的同龄人。几年中我陆续接到了不少来信。有专家强烈建议更改书名,认为这个书名降低了书本身的价值,也与内容不符。但虽几经增印书名依旧,大概是出版商担心影响销售罢。毕竟高考是当今社会最为敏感的字眼。读过此书的人,大都产生了失望和渴望的感觉。读者原本以为书中介绍的是高考的制胜法宝,点金之术,其实不然,故而失望;然从十几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许多读者体会到了北京四中民主和谐、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因而产生了对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渴望,引发了对自己、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深思。本书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续作。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与幸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成功与幸福,但是究竟什么是成功与幸福,这个带有哲学和宗教色彩的问题几千年来始终困扰着世人。
高考前后,不少地方的高级酒店挂出招牌,预定庆功宴、状元宴、谢师宴等等,眼花缭乱,不一而足。这似乎给世人一个昭示:只要跨进高等学府,就得到了成功与幸福,考进了名牌大学,就成了“成功男孩”或“成功女孩”。正因为这样,每年的书店或书摊上都摆放着大量的总结高考经验或猜题押题的书,如状元宝典、状元秘籍、状元试卷、状元之路等,世人争相抢购、趋之若鹜,有些人明知此书不适合自己,但总觉得开卷有益,读完之后,得上个一招半势,虽说考取状元不易,但打上点折扣或伤耗,说不准也能得个榜眼探花什么的。家长和教师——这些生活中有过曲折经历的过来人——都希望下一代或者学生能够不走自己曾走过的弯路,不经自己曾经的坎坷而径奔成功,于是他们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孩子以这样或那样的忠告,他们觉得孩子只要不犯大人们曾犯的错误,不走大人们曾走过的弯路,就能规避失败,一路顺风,成功唾手可得。据说某公的墓志铭写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开始,世界上将有一半成为伟人。
但是,很多人想错了。
不论社会如何进步,每个人的个人生活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完美无缺。因为社会上的千千万万的人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愿望和要求,任何社会都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个成员的愿望和要求。新的美好和新的烦恼总会同时产生,个人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永远存在差异。孩子们可能避免了大人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但是他们今天面临着更多的是长辈们不曾经过的岔口。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即便此公真能转世,他所看到的也绝非前世风光,会产生同今人一样的迷茫,未必显得更加聪明。
人的愿望得到满足,我们姑且称之为成功,没有得到满足,便是失败,遭受挫折了。就拿上大学来讲,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中外名校永远容不下所有考生,即便每一个学生都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去做,也总有多数孩子挤不进名校的大门,遭受挫折和失败。其实,在如此百般呵护中长大的一代人承受一点点挫折和失败,就如同在一桌丰盛酒宴上添几道清淡素食或怪味小吃,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搭配。人的生活就如同享用大餐,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不尝遍所有菜肴就不能算真正享用,那才是终身遗憾。其实,有缺憾才是完美,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这就如同鉴赏美玉,上面的瑕疵非但不会降低它的价值,反而证明它是真正的天然玉石,而没有任何瑕疵的必定是假货。
那些过来人——我是说那些已经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人,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回顾往事的时候,常常会吃惊地发现,当年自己所走的弯路、所犯的错误、所遇的坎坷,总之那些不希望发生和看到的事情,在自己后代或学生的身上几乎一样不少。悔恨自己当年没有专心用功,可现在孩子课外的事情不知比自己当年多多少倍;悔恨自己当年迷恋小说而荒废学业,可现在孩子却迷上了博客、摇滚、军事、明星,丝毫不把考试分数放在心上;悔恨自己当年早恋,没想到现在的孩子比当年的自己更早就春心萌动;总希望孩子工作稳定,成家立业,不像自己当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可孩子偏偏喜欢跳槽,挑肥拣瘦,总不安分守己;给孩子铺好的一条平坦大道,可孩子偏偏不愿意走„„孩子们似乎在重演着上一辈人带有缺憾的人生。其实,成功与失败,顺境与挫折都是人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毕竟生活的哲学不是老师和家长教给的,孩子们乐意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去承受挫折带来的痛苦。这就是成长的规律。
那么,学校教育还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他们应当掌握的知识,这包括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以及他们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尽管今天的考试方式还很不完备,但它不可缺少。然而,学校教育的作用并非仅此而已。
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学会更好的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使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未来拥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我们才有平静的生活;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获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当然,还要懂得终身服务社会,这是北京四中一百年来始终倡导的理想追求;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在纷杂的事物中学会选择,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美好得到弘扬,丑恶得到抑制;学校教育要为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使他们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和鲜明健康的个性,这样才能使我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内心和优雅的举止,这样才能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充满关爱、友好、尊重和文明;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学会清醒而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上恰当的位置,并养成时时自我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调整,使自身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应当使青少年逐渐懂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和对后代的责任,因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人类正常延续;总之,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的生活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学校教育绝不意味着只是让学生将几本教科书烂熟于心。
其实,扯了这么多,绕了那么大的圈子,目的是想说明一点,本书作者这几十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高考的结果各有不同,去向各不相同,用社会流行的尺度评判,他们有些是成功的,有些可能不算很成功。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在三年的学习中,充分地体味了生活,认识了自我,这是他们走向未来生活的重要准备。还有一点,就是从他们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是充实的,充满着阳光,充满着希望,充满着信心。他们已经有能力、有准备面对未来的生活。这些孩子从各个方面谈经验,谈体会,颇有些百家争鸣的感觉。他们在各自钟爱或专攻的领域内娓娓道来,展现出较为丰富的阅历和较为深入的思考。一些孩子谈学习方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学习上的积极自主,这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对学习这一活动本身的驾驭能力。在某些方面,他们已然可以俯瞰高考甚至超越高考,这非常难得。有些孩子谈竞赛,宛然有教科书的风韵,显的十分老道。还有一些孩子在其他一些活动如模拟联合国、科技俱乐部上也饶有心得,体会颇丰。这些孩子向读者展现了他们三年发展丰富的心路历程,这是他们给社会特别是同龄人提供的宝贵借鉴。这些孩子从他们生活中升华出来的东西也许更能吸引读者,发人深思,其社会价值也许就体现在那些方面。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30个年头。30年当中我目睹了许多人发展起伏的轨迹。无数的事实告诉我,我也想告诉读者这样的事实: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成功的机会永远要比升入名校的机会多的多;幸福就是一个人在实现或者超越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生活目标后产生的内心的满足;如果一个人总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超现实的无限的东西,那么他或她永远不会获得成功、获得幸福。这是我从教30年的一点感悟。
愿本书能给人们一点点启迪与思考。
第二篇:高考满分作文《斑斓人生,手握坚强》
斑斓人生,紧握坚强
这是一条我们所陌生的路途,没有尽头的呼唤。华灯初上,青鸟绝迹,荒凉如梦。——题记人生如画,浓墨泼洒,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人生如歌,高低迷离,嘈杂与清脆皆成曲调;人生如酒,婉转悠长,热烈与缓淡亦沉醉。拨开蓝丝绒的乌云,一定是一片湛蓝无边的苍穹;追寻流水的踪迹,一定是清如许的源头。或许途中诱惑满目,或许路上艰难险阻,但有一个信念,支持着我们:坚强!
若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不会有厌弃官场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释然情怀;若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不会有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弹奏出伟大的《命运交响曲》。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自幼父母双亡,他在一列火车上打工,生活的贫困没有让他向梦想挥别,反而激起他创造的渴望,使他聆听到命运的呼唤。他不畏艰辛地发明创造,一千次的失败,不能说明什么,只能意味着一千零一次的成功,正是这种坚强不屈的毅力,造就他“发明大王”的称号,让他停留在受人敬重的青史里,香飘万年。
一位伟人说:“当命运向你示威时,你一定要紧扼命运的咽喉。”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为我国导弹研制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可谁又去在意过深夜灯光下那单薄的老人在埋头备案?谁又去想象过他研制过程中经受了何其多的困扰?当我们看到别人鲜花簇拥,名利双收时,不能忘记别人付出的艰辛,流过的汗水,因为斑斓的人生背后必定藏有一颗紧握坚强的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后的甘甜,胜利后的喜悦,可尼采说过:“不经历地狱的磨炼,怎么会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也许只有当我们经历过,痛过,哭过,失望过,振作过,人生的长帆才能飞扬起航!
流年,淌着斑斓逝去,慢慢流向零纪元年的尽头。经过苦难,方能品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傲然独立,方能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坚韧,唯有本着一颗坚韧的心,生命之花才能傲然绽放!
这是一条我们所陌生的路途,前途是比未来更荒凉的地方。我手握坚强,奔向远方,沿途不再徘徊,因为路的尽头,一切,云淡风轻。让我们手握坚强,绘出一片斑斓天地!
【点评】
本文通篇围绕“陌生的征程需要坚强来支撑”这一主题展开议论,中心突出。题记和开头的排比段富有诗意,将人生比喻为画、歌、酒,生动的想象将读者带入后面的阅读,自然简洁。接着用“坚强的信念支撑人生”的观点分列三段,素材运用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点面结合,使得材料丰富而运用合理,论证更有说服力。结尾与开头呼应,突出了主旨。
第三篇:《斑斓色彩赋美景》教案
《斑斓色彩赋美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水粉画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了解水粉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水粉画分类作品进行欣赏、讨论,实现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3、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水粉画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粉画的起源与发展,提高学生对水粉画的欣赏与创作水平。难点: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水粉画的起源与发展史,了解水粉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课前准备:
师生:水粉画工具、纸张、课件、水粉画作品范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描述水粉画的特点。
2、简单介绍水粉画的发展概况,揭示课题。
二、欣赏
1、展示两幅水粉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强化学生对水粉画的视觉特征。
2、学生思考:水粉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与区别?
三、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
2、欣赏创作,学生自己体会创作的过程。
四、创作
1、确定绘画的主题,如人物、景物、静物等。
2、建议,可以找几幅水粉画临摹作品,也可以绘画自己喜欢的风景。
3、创作,可以自己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小结
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六、拓展
1、思考:水粉画有哪些画法。
2、作业:画一幅水粉画来表现身边的风景。
第四篇:消失的斑斓情感美文
我伫立在一条河畔看着身边不知名的花草枯枯萎萎脚下的河水迷迷蒙蒙望着对面摇曳过来一身蓑衣的摆渡人目光停在一片盛开在对面火红的花朵头顶之上的是布满裂痕无尽的昏暗天空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我不知道我在这里待了多久只知道摆渡的人还离我很远我希望这等待能够漫长一点只是因为我在等人等一个一生愧疚面对的人我能等到吗是否到时我已经该离开了那时我要顺着这水流到一座桥去那里回忆一遍今生的种种奈何然后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在桥的尽头有一个看不清面目的老婆婆等着我在荼蘼的曼莎珠华之时喝下她煮好的汤再慢慢地淌过三生池忘却了今生的一切纵身一跃不见底的深渊可是我不愿我还没有等到我想等的人我还有没有说过的话不过仅仅一句为什么在这一刻我是那么的想抛洒出来就像我的血一样鲜红证明我的心和它一样真诚只是这句话为什么会这么晚这么难愚昧的我深藏于心的口就那么难开吗我恨恨一切恨苍生恨天下
岁月无声悄然碾过你的眉间世事无痕不露痕迹的沧桑你容颜一段时光剪一段回忆回忆里却没有流年我们都很好只是时间不凑巧总是有那么多离别总是有那么悲伤总是有那么多注定
一条小溪清澈见底一片枫叶映满脸颊一个长亭两个人影一曲古筝两处共鸣这就是注定他们说缘分像单纯的蝴蝶破蛹而出张开五彩斑斓的翅膀飞到自由向往的山之巅在百花从中演绎属于自己的美丽可是蝴蝶再美终究是飞不过沧海只用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作了相识只用我的玉佩你的手帕作了交换而我还记住了你的双眸我不明白你笑吟吟的看着我是为何他们说悲伤而我只想到离别因为我们都没有流泪反而欢颜时间在流逝下一秒还是成了回忆我的战歌我的号角我的佩剑成了主旋律于是只能把你放在心里只是有时候我会想念无关距离就好像回到那一天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琴音那潺潺浮动溪水上面飘着的枫叶那一双让人深陷不能自拔的眼睛
直到那一天黑云压城兵临城下无处的火光四起遍地是残垣断壁人心惶惶而不安我挥剑厮杀冲锋陷阵为了守护即使已经不堪重负而皲裂的大地它曾是多少人日夜思念的所在也是多少人用热血挥洒誓死坚守的理由像他们一样有家有妻儿有信仰而我知道这土地上有你走过的痕迹你在这一片大地之上我们共同仰望的是同一片时段的天空只是这一刻苍穹之下的繁华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震耳欲聋的厮杀声我多想和你经历一次灯火通明两心共融于千军万马之中我不确定你是否认出我来了但是我一眼就看到隐藏在宫殿深处你的身影和双眸只要一眼就知道是你可是我没有到你面前说出我的姓氏询问你的名字我怕我全身冰冷的盔甲温暖不了你我怕我思念的阀门没有紧紧关住我怕我失去一往无前的无畏勇气我怕、、、、、、我的余光看见那在我身上陪伴不弃的玉佩安静的挂在红色的腰带上
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现实也能到达因此我浴血奋战不顾一切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国度为了聆听一曲优美的古筝为了守卫一片曾经的乐土你的双眼是我今生最大的眷念它的光芒照亮我是我一生之中最明亮的火光永不湮灭我不忍心让它溢满泪滴我不忍心让它望穿秋水我不忍心看着它风华绝代无人疼爱变成苍老独自嗟叹所以我想给你一个安稳的家最不堪也要给你一片生存的沃土风华是一指流砂很快便化成沙苍老是一段年华一段需要有你走过的年华我想要心疼你的风华注视你的年华就等我等我这一次凯旋我们就会拥有着一切卑微的存在是我所不齿的可最终国还是破了这高耸的城墙经不起金戈铁马的践踏我输了我失去了一切战火在四处燃烧烧毁了辉煌烧毁了城墙烧毁了我心中的希望我的无畏还是破碎了那一夜我守不了这个注定无望的国度那一夜我只想听你指尖流出的温柔那一夜再也没有什么乐土只是我不愿承认自欺欺人罢了那一夜我在战马上嘶鸣做着徒劳无用的挣扎如同一生的力气在此刻点燃我已无处可用这悲愤只好挥剑再挥剑挥剑
最后的最后已接近麻木的我想到了你我一路染血一路挥只有你还能让我拥有一点仅存的无畏我迈着残破的身躯只想飞速到你身旁人总是愚昧到临死才能醒悟什么才是此生最想拥有等我到国都的最后一道墙时我看见你站着城楼上一双眼睛在四处张望那是我一生的亮光到了末日的此刻也是一样给我力量看到我时不顾满天的刀光剑影调皮地对我笑了笑我突然记起临走前你说的话如果城破我会和你一起葬在这座城里因为我知道你不会遗弃它卑微是你不耻的存在我的瞳孔忽然不自主的放大我的目光如果能停留只愿它一直暂停在这瞬间用我生命去换我都毫不犹豫我呐喊我看见你急速下落一身红色的衣裳伴着漫天的落英缤纷在空中飞舞而后如泣血的玫瑰缓缓落地静静的开放着我的世界倾然崩塌什么昌盛什么荣华什么荣耀都是虚无悲伤我想到注定一世充满无路可逃它填满我的身体一寸一寸的撕裂我再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痛楚
我转过头握着剑说我来了等我可是我还是没有等到你在跳下深渊的时候我不断的念着你的名字还有没有说出的那三个字
那三字成为我心口的烙印而你成为了我永世的执念
第五篇:农村学生辛酸高考路
农村学生辛酸高考路:我是走到最后的幸存者
http://.cn2011年08月06日 14:54南方周末
“如果把我和同伴们所经历的教育过程喻为一次探险,我就是一个走到最后的幸存者。”
“我很羡慕城市的同学”
1988年,我出生于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7年,在县城中学复读一年后,我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
开学后,我认识一名陕西老乡,她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两所巨无霸超级中学之一,每年几乎垄断了陕西文理状元与北清名额。
但她看上去郁郁寡欢——“我成绩太差,在年级排下游,只能考上这儿。”她和我的高考分数差不多,都刚好过600分,可我的成绩在全县第五。作为县中的一名“尖子生”,我居然和超级中学的一名“差生”,考入了同一所大学。
平利县位于大巴山深处,农村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2003年我上高中时,类似西北工大附中这样的超级中学加速膨胀,而平利中学这样的普通县中开始走下坡路,陕南地区曾经名声很大的旬阳县中学、汉阴中学也都消沉下去。我第一次高考过了一本线,但我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于是我来到县中复读。
在考生最多2007年到2009年,平利中学考上一本线的考生也仅60人左右,能考600分以上的“尖子生”不足5人。
平利县的其他两所乡镇中学更惨不忍睹。2006年,我曾就读的八仙中学仅3人过一本线,7人过二本线,老县中学有一年甚至仅有一名考生过了二本线。
大学里,我很羡慕城市的同学,他们有很多高中同学聚会。而我,几乎连一个同县的老乡都找不到。
我们都是“次品生”?
像我这样出身寒门的孩子竞争力差,跟县中的师资有关系。陕西师范大学这类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很少选择到县中教书,作为西部最好的师范院校,它的毕业生多数集中在城市中学。平利县中迄今仅有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他是高校扩招前招进县中的一批优秀老师之一。2005年开始,很多老师因为随之补充进来的教师水准都不如往前。并且,一些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老师陆续被安康甚至西安实力雄厚的重点中学挖走。
就这样,最基层的中小学校师资就像高山的溪水般,一级一级汇入大河岸边的学校。被抽得最干最彻底的,是乡村的中小学。
在八仙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水平稍高的老师很快就会被挖走。我初中的代课老师中后来有4位去了县中和市里的中学。
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师太少,我所在班级当时的数学老师就是从小学紧急调入的。高一下期末考试,班上一大批同学的分数都在30分以下(满分150分),我记得自己当时考了13分。
在这所乡镇中学里,专业学语文的老师在教生物,而教数学的老师可能是之前学音乐的。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解不出一道题目,就让“尖子生”去解答,学生讲完,老师就在讲台下补一句“就是这么做的”。
2003年,我参加中考时全中学两个镇的学生只有6人考入县中,我当时考了第7,留在了八仙中学。而在2004年的中考里,全年级仅一人考入县中。
八仙中学的高中生源,就是我们这些被县中和重点中学淘汰下来的“次品”。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全年级考生55人,仅有7人过了二本线,还有五十几位同学,干脆连高考都放弃了。
走到最后的幸存者
我的小学在村庄里度过,整个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和一块黑板,我的大伯——村小学老师——一个人带两个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室很破,下雨天石板房漏雨,我们就把桌椅移开滴水的地方。
后来,初小被合并到乡里面的中心小学,这种基于办学成本的合并在当时的农村很普遍,常常三四个小学合并为一个小学。
这种撤并使得学生和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大了起来,同村和邻村的不少同学都回家帮忙干活了。留下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混日子,每天天不见亮就带着手电筒走山路去上学,到了教室已经是筋疲力尽,下午又要走路回去,从放学走到快天黑才到家。老师们对于学生的境况也是束手无策,水平有限的他们并不懂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总认为是我们太懒惰了,于是体罚成为家常便饭。
等到小学毕业时,我所在的班级就只有三十三个人了,同村的同学就只有一个男孩子。初小那些同学,除了两三个留级,其余没有读书了。邻近几个村情况也都一样,辍学成为家常便饭,纵然是集镇上条件好的家庭也有很多人辍学,他们常是因为调皮被老师体罚,跑回家就再也不敢到学校了。
等到上高中时,整个年级就只有一个人是我小学的同学。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农村上学希望太过渺茫了,不如让孩子打工攒钱盖房子,盖好房子娶妻生子则是最实惠的选择。从小
到大,我的那些同学们总会逐渐消失于上学的途中,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火车上。
今年我大学毕业,回想自己一路来的经历,如果说把我和同伴们所经历的教育过程比喻为一次探险,我更愿意相信自己只是一个走到最后的幸存者。还记得高中时,政治老师曾经在课程问我们一个问题:政府下决心关闭黑煤窑、黑砖厂,大家说好不好?
我们异口同声回答说,好。汪老师当时很神秘地摇摇头说,对有些同学也不一定好。“不好好学习,原来还有一条路,可以进这些厂打工,现在这条路也堵死了。”
大学毕业前夕,我回家参加初小同学的婚礼,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教过我们的大伯今年要退休了,这位有着43年教龄的乡村教师,回想职业生涯最得意的是,这辈子总算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也就是我。他的许多同事,穷尽一生也没教出一个。
坏消息是,村小班上的5个男生,如今就剩下我们俩了。其他三人辍学后到煤矿打工,被埋在了矿下面,回到村里的只有他们的骨灰盒。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