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华三高第二届风筝文化节活动通知
西华三高第二届风筝文化节活动通知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互相配合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学生释放学习的压力,由校委会主办举行第一届风筝文化节.二、活动主题:
放飞梦想、拥抱青春
三、主办单位:西华三高校委会
协办单位:西华三高团委、政教处、学生会、校长助理、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对象:
高一高二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风筝放飞比赛(4月4日下午1:00)地点:东校区操场
六、活动实施细则:
1、会场布置与场地安排
一年级坐跑道东侧,二年级坐跑道西侧
2、高校长致辞
3、高恒书记宣布比赛开始
4、比赛流程
1)各班选手佩戴本班袖章,按年级和班级顺序在篮球场比赛等待区就位。2)
一、二年级同时开始比赛,每次每年级上场两个班级于放飞区就位。
3)放飞区一、二年级各一名裁判负责记时,5分钟未放飞的班级将被淘汰出局。4)整体评价区由评委进行整体评分,两名合分老师合分。
5)收线区由两名老师两名校长助理负责标长,督促选手迅速收线。6)线长测量由两名老师和两名校长助理负责。
7)两名联络员负责发送线长数据和收集各评委分数。8)各备课组和前、后勤代表放飞风筝
9)放飞青春节目表演,在比赛进行一半,即各年级比赛10个班时和比赛结束后进行。
5、高校长宣读获奖班级和备课组名单
6、自由放飞:让学生自由放飞。(继续播放音乐)
7、老师学生退场,志愿者、卫生部负责清理会场。
七、评委名单 高一评委:
刘俊萱 陈令艳 李长春 王宏哲 刘松茂 李春兰 高二评委:
邵国忠 高向阳 王哲学 袁泽潭 黄水龙 张
秀
第二篇:吉林大学农学部第二届风筝文化节
吉林大学农学部第二届风筝文化节
放飞你我思念,风筝不曾断线
FLY OUR THOUGHT,AND THE KITE DOSE NOT FLY OFF.风筝起源之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
风筝起源之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 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风筝起源之飞鸟说
从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有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 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风筝起源之李邺说
第四种说法是,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的。所见文著有明代陈沂在《询刍录 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5
追寻风筝的历史,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木鸢产生于战争之中,用于战争之时,它随着我国丝织业和造纸的发明,不断演变、发展。在我国古代,风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6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
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
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以后称“风筝”。
唐宋时期,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此时纸鸢的制作技艺、放飞效果已有较高的水平,并有一些学者对民间风筝开始进行研究。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
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同时,清末是我国传统风筝在内容、题材有较大发展的时期。北京一带,宫廷与民间的风筝发展迅速,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品种增多,出现了造型新颖的字风筝,使风筝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民观看放风筝,各地相继出现了像仙鹤童子、雷震子、群雁、杏花天等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风筝。10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的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
轰炸的目标。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至今还展示有中国风筝,如美国国家博物馆中一块牌子醒目的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13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风筝文化之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连年有鱼”、“喜庆有余”、“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15
风筝文化之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说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一万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16
风筝文化之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风筝文化之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
咏颂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该诗借物讽人,意味深远。19
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他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诗作《纸鸢》中说:“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 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既是相互观摩、评比的机会,又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吉林大学农学部社团联合会
第三篇:第二届民俗文化节通知
关于举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0年迎新年游园会暨
第二届“我爱我的祖国”民俗文化节的通知
鄂二师院学生会字[2009]第号
各院系学生会:
在建国六十周年迎新年之际,为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培养我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营造我院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经校学生会研究决定,特举办第二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节。相关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品民俗真味庆祖国华诞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组织单位
主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会
协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各院系学生会
四、活动时间
2009年12月24日17:00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
2009年12月24日18:30民俗游园会正式开始
五、活动地点
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在西区篮球场
民俗游园会在各教学楼及交通干道
六、活动流程
(一)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
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分为表演区、游戏区和民俗工艺品区。具体安排如下:
1、民俗艺术表演区
表演区开展形式:以露天晚会的形式开展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节目。
节目选拔方法:从各个院系上报节目中选出5个民俗节目进行表演。
节目审核单位:校学生会女生部
节目名单上交时间:12月7日 中午12:30
节目审核时间:12月9日 中午12:302、民俗活动游乐区
游乐区开展形式:以游乐场的形式开展一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小游戏。
游戏选拔方法:校学生会各部门上交游戏策划至校学生会女生部。
游戏审核单位:校学生会女生部
游戏策划上交时间:12月3日 中午12:30
游戏审核时间:12月4日 中午12:303、民俗工艺品展示区
展示区开展形式:以小商铺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民俗工艺品的展览活动。
民俗工艺品选拔方法:从各院系征集民俗工艺品进行展览。民俗工艺品审核单位:校学生会女生部
民俗工艺品上交时间:12月7日 中午12:30
民俗工艺品审核时间:12月8日 中午12:30
(二)民俗游园会
民俗游园会系列活动选拔流程:
1、各院系学生会上交民俗文化节子活动的活动策划。
2、学生会审批各院系学生会活动策划并给予各院系一定的修改意见。
3、各院系学生会上交定稿后的策划。
4、校学生会将各院系学生会活动策划归总并制定红头文件下发给各院系。
活动策划审核单位:校学生会女生部
活动策划上交时间:12月3日 中午12:30
活动策划审核时间:12月4日 中午12:30
(三)宣传方案
1、前期宣传
海报:围绕主题,制作民俗文化节海报。
展板:制作大幅主题展板、个院系具体活动单位展板,陈列在教工食堂门口,形成展板群,展期为12月17日至12月19日。将展板至于各个院系教学楼的门口,展期为12月20日至12月24日。
传单:介绍活动时间、地点、主题等基本信息。以寝室为单位发放(可拉赞助)。发放时间为12月23日。
广播:活动前期,分时段简单介绍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宣传时间为12月17至12月24日。
横幅:制作大型宣传横幅,悬挂在各教学楼门口。展出时间为12月17日至12月24日。
口头宣传:活动当天,以小组为单位(3-4人),分别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以口头宣传方式和传单方式,介绍活动。
2、中期宣传
1)制作小型路标,宣传海报等,使活动整体连贯在一起,营造一种整体的活动氛围。
2)各院系自备相机,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拍照,文字记录活动概况。院学生会负责活动整体拍照(包括活动启动仪式、路况
等),并进行整体文字记录(可拍摄活动全程DV)。
3)每个活动点和启动点,摆放空白展板,作为活动留言区。
(三)后期宣传
1)活动成果展出(图片、文字展览)。
2)活动留言展板展出。
3)请校报记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4)对评出的“最优秀院系”、“最佳活动”等奖项进行宣传展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会女生部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四篇:西华三高青年教工广场舞竞赛通知
西华三高女教工广场舞竞赛通知
为了丰富青年女教工的业余生活,倡导以强健体魄、加强交流、增进友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满足女教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团委为女教工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充分展示我校女教工幸福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举办广场舞蹈大赛,具体策划如下:
一、比赛方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参加。
二、比赛时间:2013年11月19日(本周二)下午四点半。
三、比赛地点:东校区操场
四、比赛项目与规则:
1、内容:各参赛队,根据本团队的特点,自选广场健身舞一个,自行创编或学习的舞蹈均可,能体现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2、表演时间:每个参赛节目在10分钟以内。
3、表演服装:各参赛队尽量统一着装。
4、比赛顺序在赛前由各参赛队抽签决定。
5、各参赛队应提前15分钟到场,准时参赛;迟到5分钟作弃权处理。
五、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1、由10名评委组成评委组,在评分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评委的平均分为有效分。
2、舞蹈的表现形式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有创造性,具有流畅协调的过渡动作,丰富的队型变化。(3分)
3、对舞曲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符有节奏感。(2分)
4、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富、富有激情,有良好的团队配合,并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2分)
5、服装造型符合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流露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气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2分)
6、每组参加比赛人数以本组实有女教工人数为准,缺赛一人扣0.1分。(1分)
六、奖项设置:
此次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校工会、校团委
2013年11月18日1
第五篇:第二届风筝赛活动总结
春天·阳光·梦想·希望
——第二届校园风筝赛完美谢幕
2014年3月27日下午,随着风筝放飞赛的顺利进行,又xx大学主办,xx系、xx系和xx系三系合力承办的第二届校园风筝赛也完美谢幕。
此次风筝赛系列活动以“放飞心灵,放飞希望”为主题,历时近一个月,包含了试飞、制作赛、优秀风筝作品展示和放飞赛四个阶段,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兄弟院系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每个阶段都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同学参与,效果良好。承办方的负责同学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汗水,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因为有了他们的认真付出与精心准备,风筝赛才更加有看头。
风筝赛系列活动的举行,既丰富与活跃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各院系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