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训练题
1、缩句
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我得天天像老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湖水碧绿发亮,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在积雪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块高高的纪念碑。魁梧黎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了。燕子忙得你来我往,跟穿梭一般。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想起先烈们的英雄业绩,我们热泪盈眶。做完作业,我拿了一个苹果吃起来。
2、用比喻或夸张的手法改写句子。
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天上的星星真多。树叶很绿。
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泥鳅”的身子是黑的。
3、扩句。
少先队员唱起了歌。树上有个橘子。猎狗叫起来。
大榕树,鸟的天堂。凡卡是个孩子。花丛里有小红豆。
4、改成双重否定句。
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把句子改成转述的方式。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了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6、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只见两个人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往女牢房去。
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太阳猛烈地照着,他浑身晒得黝黑发亮。
7、写成拟人句。春天来到了。小鸟在筑巢。
长江滔滔不绝地奔流到大海里。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缩句)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日。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改为比喻句)宽阔的钱塘江像一条巨龙横卧在眼前。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宁静。(修改病句)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4.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改为感叹句)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多像一支乐曲呀!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操场上人真多,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打羽毛球。
6.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洞庭湖的湖面平静极了,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7.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照样子写一句)当清风吹来的时候,柳树跳起了柔美的舞蹈。8.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句)巨人度过了严冬。
9.我帮助了别人。我感到幸福。(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因为我帮助了别人,所以我感到幸福。10.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把小鸟当作人来写)
小鸟在树枝上唱起了欢乐的歌曲。11.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缩写句子)
木匠拿起雕刻刀。
12.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仿写带有连续动作的句子)小明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向垃圾桶走去。
13.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改为陈述句)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没有办法。
14.满月的小猫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你见了怎么会责打它呢?(改为陈述句)满月的小猫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15.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任凭坏人使出多少招数,他也不屈服。16.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我非将这道难题做出来不可。17.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无论妈妈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听。
18.那座漂亮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缩写句子)
花园里洋溢着笑声。
1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仿写排比句)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小绵羊,一会儿像小狗,一会儿像棉花糖。20.远看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用比喻手法形容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缩句)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写成反问句)
难道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23.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改成比喻句)五六个小村庄像散落的珠子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24.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轻快好听。(用比喻手法换一种说法)
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如同轻快的音乐一般。
25.在同一时刻,海峡两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缩句)
李博士走进手术室。
26.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句)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27.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缩句)周恩来忘不了话。
28.好奇心驱使着周恩来,一定要去亲自看个究竟。(改成反问句)
好奇心驱使着周恩来,怎么能不去看个究竟呢?
29.但是,在那个地方,谁又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
但是,在那个地方,没人敢怎么样。
第三篇:小学语文句子训练题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题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一、能力要求
1、要知道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能进行句式的转换,修改病句。
3、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出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对于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要注意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深入理解。
二、要点串讲
亲爱的同学,能正确理解句子对于理解课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理解句子的能力,并能合理的运用句子来增强表达效果,体现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语文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继续努力吧!自己一定是最棒的!
(一)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具有独立的交际职能,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明确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气、语调。一个句子一般情况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或“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
(1)我们是新世纪的好少年。(2)这朵花真美!上面的两个句子包括的两个部分都是就基本的,也就是说一个句子中这两个部分一般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时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更精彩,往往要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加上动作的对象,再加上表示“什么样的”、“怎么样的”等意思的词语附加成份。
例如:
(1)一只可爱的小燕子飞快地掠过清清的湖面。(2)火红的太阳透过云层射向了大地。
这两个例子中,“一只可爱的”表示“小燕子”是“什么样的”,“飞快地”表示“怎么样”地“掠过”。还有“清清”表示“湖面”是“什么样的”,“火红”表示“太阳”是“什么样的”,这些就使句子更加丰满、清晰,意思也更加完整。
(二)句子的类型
根据句子要表达的内容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四类
1、陈述句:用来向别人陈述一件事,句尾用句号。
例如:(1)我们在上小学。(2)我家村东头有一口古井。
(3)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2、疑问句:用来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句尾用问号。
例如:(1)谁能回答这个问题?(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呢?
例(2)和例(3)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答案就在句子中,不需要回答,叫做反问句。
3、祈使句:用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尾一般用感叹号或句号。
例如:(1)请把门关上。(2)我们走吧!(3)你来一下!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一般用感叹号。例如:(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3)申奥我们成功了!
(三)理解句子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会影响我们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找出句子中出现的起重要、关键性作用的词语进行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还可以通过了解写作、时代背景等相关信息理解句子等等。但要注意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常常会几种方法联系起来用,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四)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指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上用来表示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使原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本上,更加准确、生动、鲜明。
例如:(1)春天盛开花朵。
扩句:生机勃勃的春天到处盛开鲜艳的花朵。(2)星星布满天空。
扩句:亮晶晶的星星密密麻麻地布满天空。(3)爷爷散步。
扩句:胡子花白的爷爷悠闲地散步。
缩句是与扩句相反,把比较复杂的句子中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的词语去掉,只保留句子最基本的成分,使句子更让人容易理解。
例如:(1)五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观看年组足球比赛。
缩句:同学观看比赛。
(2)一棵棵白杨树在刺骨的寒风中挺立着。缩句:白杨树挺立着。
(3)长长的列车飞快地通过了长江大桥。缩句:列车通过大桥。
(五)变化句式 句子的变化是多样的,一种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一个意思又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句式的变化,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增强表达力。
1、“把”字句变“被”字句:
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往往能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改变意思。例如:(1)他把门关上了。
门被他关上了。
(2)山川、田野被朝霞镀成了一层金色。
朝霞把山川、田野镀成了一层金色。
2、反问句变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例如:(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或: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3、第一人称直接叙述改为第三人称的间接转述:
两者的句式不同,标点不同,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但意思是基本相同的。例如:(1)小明对我说:“我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
小明对我说,他星期天要去北京旅游。
(2)张朋说,他在给爷爷写信。
张朋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六)正确使用关系词语
为了使语句在表达上更加简洁,常常会用上关联词语。用好关系词语会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的精彩。首先我们先来认识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
1、表示并列关系:指句子前后相关的几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是同等位置,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又„„又„„ 既„„又„„ 不是„„而是„„ 例如:(1)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材。
(2)这里的西瓜既大又甜。
(3)星期天,小红不是去学习书法,而是学习声乐。
2、表示假设关系:句子中前面内容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内容表示结果,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如果„„就„„ 要是„„就„„ 即使„„也„„ 尽管„„也„„ 例如:(1)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能克服。
(2)尽管风沙很大,白杨树也坚强地挺立着。
3、表示条件关系:指句子中后面的意思是在满足前面的意思提出的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例如:(1)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2)不管刮风下雨,战士们都坚持训练。
4、表示转折关系:指句子后面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来的,而是转了一个弯,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可是„„ 然而„„ 例如:(1)虽然我离开故乡多年,但是对故乡的感情一直很深。
(2)尽管天气寒冷,冬泳爱好者还是坚持下水游泳。
5、表示递进关系:指句子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等,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例如:(1)昙花开放不但美丽而且香味浓。(2)草塘不仅风景优美,物产还很丰富。
6、表示因果关系:一般是指句子前面的内容说出原因,后面的内容说出结果,也有特殊情况,前面内容表示结果,后面的内容表示原因。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因此„„ „„由于„„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1)因为平时小强学习刻苦,所以这次数学竞赛得了第一名。
(2)由于天下起了雨,今天的长跑比赛取消了。
7、表示选择关系:指句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可用如下关联词语:
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是„„还是„„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之四
第十二篇:第一趟班车(23分)
5、我听了司机的话为什么哭了?(3分)
①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
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记买电池了。
②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
6、“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你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③电话响的时候我正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④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到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⑤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⑥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好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⑦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次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⑧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信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⑨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的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____()____()()()会()觉 ____()削 _____()担______()
2、第一自然段的破折号的正确用法是()A内容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3、我为什么打电话给妈妈?
4、文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什么这么早就来到车站,而且不上车?(3分)
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第十三篇:一只鸭子(23分)⑴小男孩约翰尼和兄弟姐妹们到爷爷奶奶的农场里做客。约翰尼得到了一把弹弓,他高兴地拿着弹弓到树林里练习射击。约翰尼一遍一遍地练习,却一次也没有射中目标。他有些灰心,就垂头丧气地准备回家吃午饭。
⑵就在约翰尼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看到了奶奶的宠物——一只肥硕的鸭子。约翰尼忘记了刚才的失落,他拉开弹弓,饶有兴趣地对着那只晃晃悠悠走路的鸭子射击。说来也巧,这一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鸭子的脑袋,鸭子当场毙命。约翰尼顿时惊惶失措,因为害怕受到奶奶的责骂,他手忙脚乱地把那只死鸭子藏进了木头堆
里,藏好后才发现他的姐姐萨利站在门口。萨利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但她什么也没说。⑶吃过午饭后,奶奶对萨利说:“萨利,我们去洗碗吧。” ⑷萨利说:“奶奶,约翰尼对我说他很想帮您洗碗。”说完,她转过身,小声地对
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 ⑸就这样,约翰尼只好去厨房帮奶奶洗碗了。
⑹傍晚,爷爷问孩子们想不想去钓鱼,孩子们都非常踊跃地举手。奶奶插嘴说:“哦,真是不好意思,我想让萨利留下来帮我做晚饭。”
⑺“哦,奶奶,”萨利微微一笑道,“约翰尼会帮我做的”。说完,她又一次转过身来,小声地对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 ⑻无奈,约翰尼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姐妹们和爷爷一起高高兴兴地去钓鱼,自己却留在家中帮奶奶做晚饭。
⑼就这样,约翰尼每天除了干完自己的那份家务活外,还得把萨利的那份也做完。终于有一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来到奶奶的面前,将自己打死鸭子的事老老
实实地告诉了奶奶。
⑽奶奶微笑着蹲了下来,张开双臂,将约翰尼搂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温柔地说:“哦,我亲爱的约翰尼,我早就知道了。当时我就站在窗前,目睹了这件
事的整个过程。但是,因为爱你,我并没有怪你。我之所以一直都没说,只是想看看
你会让萨利控制多久。”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弹(dàn tán)弓 宠(cǒng chǒng)物 肥硕(suò shuò)...
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⑺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责(zé zhé)骂 无奈(nà nài)不偏不倚(qǐ yǐ)...
⑻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踊跃 目睹:
3、让约翰尼受不了的事是()(2分)
A、射击弹弓失败 B、奶奶和爷爷不喜欢他C、打死了奶奶的鸭子D、被姐姐威胁
4、姐姐萨利说“记得那只鸭子吗?”,其实她想说什么?(2分)
5、奶奶为什么一直没有说破打死鸭子的事?(3分)
6、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6分)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 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篇:母亲的目光(15分)
⑴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⑵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⑶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 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⑷“妈,怎么了?”我很纳闷。⑸“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⑹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
⑼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
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⑽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
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
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⑾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单()懵懂()纳闷()抚慰()诠释()赐予()
2、为什么“我”会“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的盛宴”指的是作者的什么愿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段“小小的成全”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
5、作者说她最终懂得了母亲的目光,你能用文中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种目光吗? 第十二篇:
1.Huì 开会
kuài 会计
Jiào 睡觉
jué
发觉
Xiāo 刀削面
xuē
剥削
Dān 担心
dàn 重担 2.B
3.因为闹钟没电了,“我”又不愿意再起床,就让妈妈明天叫“我”早起,去开会
4.他们是司机的父母,特地来看望第一天上班开公交车的儿子的。
5.因为“我”从司机早起等待的父母想到了自己,对早起叫“我”起床的母亲,心生愧疚。
第十三篇:
1.弹弓dan
宠物chong
肥硕shuo
责骂ze
无奈nai
不偏不倚yi 2.踊跃:争先恐后
目睹:亲眼看见 3.D 4.如果你不帮我干活,那么我就把你打死鸭子的事情说出来 5.因为奶奶想看看约翰尼会被姐姐萨利控制多久。
6.(1—2)萨利目睹了约翰尼打死奶奶的宠物鸭的全过程
(3—8)约翰尼被萨利控制,每次都要帮她做家务活
(9—10)约翰尼收受不了萨利的控制,把事实情况全部告诉了奶奶
第十四篇:
1.单→仅
懵懂→模糊 冥蒙 朦胧 迷茫 幼稚
纳闷→奇怪
抚慰→安慰
诠释→解释
赐予→赏赐
2.“我”不习惯也不理解为什么母亲这么看着我。
3.再一次在母亲的目光中,让母亲得到满足,让自己得到安慰。4.让母亲默默地看着孩子成长。
5.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
第五篇:小学毕业班语文句子训练题
小学毕业班语文:句子训练题缩句、反问、拟人等
1、缩句
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我得天天像老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湖水碧绿发亮,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在积雪的高山顶上,矗立着一块高高的纪念碑。
魁梧黎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
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了。
燕子忙得你来我往,跟穿梭一般。
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
想起先烈们的英雄业绩,我们热泪盈眶。
做完作业,我拿了一个苹果吃起来。
2、用比喻或夸张的手法改写句子。
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天上的星星真多。
树叶很绿。
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泥鳅的身子是黑的。
3、扩句。
少先队员唱起了歌。
树上有个橘子。
猎狗叫起来。
大榕树,鸟的天堂。
凡卡是个孩子。
花丛里有小红豆。
4、改成双重否定句。
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把句子改成转述的方式。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了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扁鼻子军官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6、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只见两个人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往女牢房去。
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太阳猛烈地照着,他浑身晒得黝黑发亮。
7、写成拟人句。
春天来到了。
小鸟在筑巢。
长江滔滔不绝地奔流到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