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销社激发机关活力工作汇报
供销社激发机关活力工作汇报
今年是我区乃至全省普遍开展的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无疑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激发机关活力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一个有活力的机关应该是内部结构合理,运转高效有序,组织成员精神状态好,有高昂的士气,有战斗力,有为实现目标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冲劲。反之,则是毫无生气,得过且过,保守僵化,软弱涣散,做不成干不好事。因此,能否保持并增强活力,直接关系一个单位生死存亡。激发机关活力特别是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干部队伍的活力,是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机关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关键环节,对于永葆党的生机,使党朝气蓬勃,具有重大意义。
我区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活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区委曾少华书记曾在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区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把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放到征地拆迁、经济建设和社会维稳三个平台中去锻炼,确实表现突出的提拔重用。这项举措,开拓了干部考察培养的新途径,创新了用人机制。
当前影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活力的主要因素有繁杂工作造成心理疲劳、消极心理导致心态不平、工作强度导致压力过大、晋升渠道狭窄导致进取意识不强、年龄老化导致热情锐减、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工作活力。其中我区机关人员年龄老化导致热情锐减占有很大的比重,从目前全区机关的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很多机关(尤其是职能弱化的单位)人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据了解平均40岁以上不少于5个,最大的平均岁},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知识结构失衡,适应不了现代化办公的要求;思维方式滞后,跟不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等等。因此,要达到机关效能年活动目的,本人认为仅靠开展这项活动是不够的,还应从进人、用人制度上加以改进,从根本上解决好机关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全区机关都充满激情与活力,营造一片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工作氛围,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人联想到机关干部用人机制,激发机关活力,改善年龄结构,增强机关效率的思考。本人认为:以后凡是进入机关的干部,原则上都先到艰苦岗位,到区属职能弱化单位磨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有选择地抽调到其他用人部门,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年轻人在艰苦的岗位得到锻炼,有利于其将来的发展和使用。一般来说,现在机关进人都是直接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直接招录,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大部分都是选择进入权利机关,一般或弱化机关基本无人问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水桶”最底的那块板相对就越来越低,影响到整体效应。如果把考入机关的人员先放到艰苦或事权较弱的部门锻炼,这样既可以让这些同志在艰苦的环境里得到磨练,锤炼意志,不至于一进来就在权事部门,养尊处优,别人围着自己转,在“蜜罐”里泡大,经不起“风雨”,经不起挫折。同时还可以使这部分同志体恤基层艰苦岗位、部门办事的艰难,到权事部门后,增强其服务意识,全局意思和办事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有利于调动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活力高效的办事机关。有些机关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关职能的弱化,加上多年未进人,现有人员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同志,机关缺乏活力和朝气,加上这些同志缺乏现代办公知识,工作起来就很难谈得上高效率,就是本机关人员的调整,因能力素质问题都没办法调整,有些工作或多或少还要拖部门乃至全区工作的后退。要是每年进入机关的同志都分配到各条件较差的机关,经过几年的锻炼,不但使年轻干部在艰苦环境的得到了锻炼,补高了“水桶”最低的那几块板,还将产生“沙丁鱼效应”,促进弱势机关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全区机关的整体实力;三是,有利于改善机关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年龄构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好的部门人人都削尖脑袋往力钻,一般或比较弱势的部门,多没人愿去,这样必然会造成年龄结构的断层,可这些一般或比较弱势的部门照样要高标准的完成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工作任务,如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形成较好的人员进出机制,那就很难平衡、提升全区机关的整体素质和高效的工作效能,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章来源:
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的对策思考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任务。除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这个根本以外,还要在完善动力和压力机制、优化群体结构、推进交流和轮岗、增强凝聚力以及加强管理等环节下功夫。活力源于动力。干部队伍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活力的源头,就是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本文地址:
第二篇:三社互动”激发社会工作新活力
“三社互动”激发社会工作新活力
“三社互动”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新模式。这其中,社区是实现基层管理和基础服务的重要平台,社会组织是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社工是直接服务群众,帮助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对社会的共同治理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日益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正在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机制,同时以“社工引领义工(志愿者),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与义工”的互动局面已露雏形。
庆丰新村社区积极推动“三社互动”建设,在市、街道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这一主线,特别是在“三社互动”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有关工作心得汇报如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升“三社互动”建设水平。
一、“有事依法办,文明一起创,家园共同建”,大力推进社区“三治”建设
社区、社团、社工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最基础元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其中社区是“三社”互动中的重要一环。
庆丰新村社区积极贯彻街道提出的关于社区“三治”建设“有事依法办,文明一起创,家园共同建”这一指导方针,召开居民代表、党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统一,并且成立了有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社区“三治”建设领导小组以及“德治评议团、自治议政团、法治服务团”,全面推进三治建设。
德治建设:
庆丰新村社区是一个以大桥、蔬菜两个村拆迁安置农民为主以及较多新居民组成的社区,居民的文明、卫生、公德、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居民的乱种植、乱堆放现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还有因为小区基础设施如管道天然气不开通、停车位严重不足、排污管道建设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矛盾较多。
针对社区的这一特殊性,社区确定以“家园意识”作为对居民进行德治建设的突破口,以此促进居民对社区生活、社区人际关系的认同与肯定,大力培育社区家园意识,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社区采取入户宣传、召开座谈会、“夸一夸”、“晒一晒”、身边好人的评选、星级家庭评选、道德讲堂、“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设立“曝光台扬光台”、设立“善行义举榜”、志愿服务等举措,加大教育宣传广度、深度,抑恶扬善,引导居民见贤思齐,改善社会风气和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多数居民开始在思想上接受“社区是我家”的概念,并由被动逐步转向主动,越来越多地参与思考家园建设这一热门话题。
自治建设:
实行了居民代表、居委会班子的民主直选,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就社区重大事务进行汇报和审查、监督,并成立了居务监督委员会行使对居务的日常监督权,实行了居务公开。社区还成立了“自治议政团”,成员有班子成员和居民代表各五人组成,就社区重大事务进行日常沟通、蹉商、决策,充分保证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如庆丰一期,由于建成年代较早,没有安装天然气管道,居民要求安装天然气管道的呼声较高,社区便通过在现场管理办公室设置“庆丰一期天然气管道安装意见登记处”的形式,让庆丰一期业主发表是否同意安装意见,尽可能业主们充分知晓并参与,宣传发动均由业主负责,社区只负责协调和搭建平台,全程由业主们主导,充分体现业主自决权。另外庆丰一期停车位严重不足,导致居民毁绿建停车位的现象较多,社区一方面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情况,要求对庆丰一期停车位进行专项改造,另一方,通过召开自治议政团会议和听证会,还对庆丰一期居民的意见进行广泛征求,倾听大家对改造停车位的意见建议,让居民不仅看到自治的过程,而且参与了自治的活动,感受到自治的魅力,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转变观念,增强自治意识。
法治建设: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为团长,法律顾问、社区民警、党建协理员为成员的法治服务团,通过会议、短信、橱窗、展板、电子屏幕、横幅、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律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社区还十分注重在重大疑难居民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不但在调解政策把握、调解文书拟定、现场调解时法律条文的解疑释惑等始终保持在法治的轨道上,而且通过这一过程使居民们也得到一次生动的现身说法,效果很好。如庆丰新村46幢长期漏水导致5户居民陷入了纠纷之中,社区经过一年半的艰难调解,虽然还是以调解失败告终,但当事人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也认可和理解社区所作的调解工作,纠纷也没有升级或扩大。
二、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府的正确导向和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春天也是社区的春天
社会组织是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因此,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服务能否顺利转接。政府应重点培育一批能够有效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行业类、公共服务类、专业社工类和社区基层群众类等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政社良性互动与合作。逐步把政府直接“养人办事”转变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一些社会服务事项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既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又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庆丰新村社区近几年也成立了若干社区基层群众类社会组织,如社区舞蹈队、社区老年人协会、社区残联、社区关工协会、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绝大多数组织由于经费的缺乏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也是最困扰社区的问题。今年,平湖市推出首届创投公益项目计划,庆丰新村社区青少年成长家园项目获得4000元经费资助,这样,每月一次的周末讲堂、寒暑假志愿活动以及暑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开展在经费上有了保证,直接受益学生15名。青少年成长家园旨在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个第二课堂,使他们在道德水准、法律意识、心理素质、科技素养、传统文化、沟通技能、安全防范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希望政府能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使该项目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扩大受益学生规模。可以这样说,社会组织作为民间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社会组织发展好了,其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就强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就将更广,社区服务的介入将更深。
三、专业化的社工、单位共建共享、项目化运作以及“社工+义工”活动模式将是大势所趋
社会工作是综合性的,单靠一方是很难完成好的,因此,一定要发挥好社工的主导作用,根据社区实际,明确社区居民的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并给社会组织以发育、成长的舞台,逐步推广项目化运作,尤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社区应大力弘扬光大志愿服务(义工)精神,壮大志愿者(义工)队伍,丰富志愿服务(义工)活动内涵,践行“社工+义工“活动模式,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专业化。
庆丰新村社区现有4名专职社工全部持证上岗,其中2人持全国社工资格证,2人持嘉兴市社工资格证,已达到队伍的专业化。
庆丰新村社区除原有3家创卫共建单位外,今年又拓展共建资源,与兴业银行嘉兴平湖支行结对成为文明共建单位,大大推进了创建文明社区的力度。如兴业银行在庆丰新村一期门口安装一块电子显示屏、资助道德讲堂和开展金融进社区志愿便民服务、寻找最美笑脸为社区老年居民免费拍照、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等都取得成效,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庆丰新村社区户籍人口2350人,目前庆丰新村社区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79人,占户籍人口的12%,志愿服务氛围不断浓厚,居民参与志愿活动踊跃,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风气大有好转。特别是我市出台了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保障、支持、激励机制后,志愿服务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庆丰新村社区2014年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783.5小时,人均2.8小时。志愿服务开始制度化,每月开展四次志愿服务,分别是:
1、每月第一个周五:义诊、测量血压;
2、每月10号:理发、磨剪刀、配钥匙、修理小家电;
3、每月16号:法律、教育、金融、消费维权咨询;
4、每月一次创卫志愿服务。每个季度还举行一次大型便民服务活动。
社区已基本形成了有社区党团员、热心居民、辖区商户、共建单位干部职工、社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居民享受志愿服务、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居民开始有了做志愿者的光荣感,一股浓浓的正能量和温情在社区流动。社区开展大型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时,总会出现骑三轮车的居民志愿者吴进才的身影,他认真负责做好活动桌、椅、器材的运送工作;居民王学永更是全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本人为居民配钥匙,他儿子为居民理发,他当教师的儿媳为居民解答教育方面的问题,连他老婆也领着5岁的孙子在活动现场感受着这股浓浓的志愿奉献氛围;今年端午,在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包粽子,但为如何煮熟460只粽子而犯难时,承揽酒宴服务的居民志愿者丁伟峰主动提出承担全部的煮粽子任务,解决了社区的一个难题,使社区将一只只煮熟的粽子送到孤寡老人、老干部、残疾人、贫困户、新居民和居民骨干的手里;今年社区发出“五水共治”募捐倡议后,居民富水林收到短信后第一个来到社区捐款100元,辖区做汽车修配的林老板捐款200元,共募集到“五水共治“捐款1550元,为街道“五水共治”中心工作作出了一份贡献;在今年成立庆丰新村社区慈善工作站进行募捐时,共募集到5500元善款,其中3000元为单位捐款,2500元来自社区党员、居民和商户捐款。不管5元还是10元、100元,那都是爱心的体现啊。社区将这些捐款人一一记录在“庆丰新村社区爱心捐款功德簿”上,并给每一位捐款金额在50元以上的人士开具一份“爱心捐款证明”,还将全部捐款人在“善行义举榜”上公开表彰。感动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志愿服务将永不停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
“三社互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庆丰新村社区在这方面作出了一点尝试和探索,也尝到了甜头,但还有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政策、法律等大环境的配套、居委会职能的恰当定位、社区工作者身份的正确界定、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空间以及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如何互动等等都对“三社”能否良性互动和长效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思维,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应对各种新问题,不断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激发课堂活力
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口语能力
钱琳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交际,从而自觉地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多方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
一、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让学生爱学,必然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教学的神奇作用。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我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1后的单词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比赛,教师报出一种教室设备的名称,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指出该物。在这个游戏环节中,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单词,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如,在学完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3中的A部分的句型“my friend has ……”之后,我让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画好的怪物图,让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图片,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更主要的是复习了句型,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的。”这种“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之受到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
在学习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5时,我根据Let’s eat这个话题(topic),课前叫学生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图片,如hamburger, milk, cake, French-fries……等等,将学生带来的食物图片全部放在讲台上,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小型快餐店,每组选出一名salesman上台销售食物,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对waiter/waitress说:“I like some hot dogs.I like ……”;学生直接跑到了柜台边对salesman说:“Can I have some hamburgers?……”而waiters也忙得不亦乐乎,“Here you are.”“Thank you!”……学生都进入了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说得绘声绘色,很自然地感知了语言的音、形、义。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在情境教学中,我还从学生的动手开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学习Unit 4时,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白纸,水彩笔、之类的物品,上课时,要求学生一起跟着我念draw a room, draw a shelf,colour ityellow,draw a fridge,colour it green.draw a phone,colour it red……学生们在我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操作情境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乐此不疲。
三、巧设课外作业,延续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乐起来
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关键。但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毕竟是太有限了。如果能设计布置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英语,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学生初学英语的时候,单靠课堂上对句型及词汇的操练是不够的,但如果要学生死记硬背,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对学生说:“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下课后也要尽量用英语交谈。从最简单的开始,如过圣诞节时跟同学说声Merry christmas!”学生们对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在课堂上比平时更加认真了,有不会读的地方,他们会问其他同学和我。同时我还将书中的“Story time”进行排练,让他们进行表演,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喜悦,为他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课外让学生“乐”起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好习惯自然得到培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结实的基础
第四篇:激发党建活力
激发党建活力,构建和谐社区
城南社区有93名党员(流动党员16名),下设5个党支部。城南社区党委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开原市委、新城街道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社区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以实施“六项”工程为目标,不断创新理念,积极拓宽党建工作思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重点,扩展服务的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激发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切实完善为民服务机制。
一、健全组织,创新社区服务阵地。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工作职责。对此,我们思想认识准确到位,工作措施力求到位。通过不断创新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达到人民群众满意。
全力打造“一个基地”(即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员服务站达到了“五有”标准(有领导机构、专人负责、办公场所、明显标识、服务制度)。社区党委书记任服务站主任、社区
主任任服务站副主任、社区干部、党支部书记及有一定威望和办事能力的党员为服务站成员。我们专门制作了党员服务站工作示板,建立了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组织活动和学习教育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党员外出转入应履行的手续、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及扶贫帮困等具体工作内容。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党员管理台帐、设立党员名册、服务记录、会议记录等,对党员的自然情况、工作学习、活动、服务情况进行登记,并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化管理。
二、建强队伍,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社区党委成员是由市、街两级党委和广大党员代表推选组成,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党建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熟悉社区各项工作,热心为居民群众服务,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社区领导班子有正气,有思路,有活力,注重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创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带头学习、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要求党员“学上来”,群众“跟上来”。
社区党建时刻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社区党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将服务理念和宗旨贯穿于社区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尺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健全制度,完善党建工作职能。
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做好文明接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做好党建受理登记,限时办理等工作,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好评。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员活动日”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建立社区党员和社区居民民主议事制度,凡是关系社区发展、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五步工作法”来办理,即党组织提议、“两委“商议、党员议事会审议、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决议、社区居民民主评议。实行社区党务、事务公开制度。
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在社区各居民小组中,建立楼宇党支部,设立民情流水线,真正了解到党员与群众情况,真正发挥社区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之功能。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私营企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社区党委还筹建了网上党支部,为扩大在外的流动党员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与他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使他们不断增强党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丰富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魅力。社区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构建和谐社区能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作风,实行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为居民办理职业介绍,计生,民政等各项服务。工作中每名工作人员都使用文明用语,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为居民服好务。严肃工作纪律,实行签到制度,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按时上下班,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来。
在职党员实行“亮身份,认岗位,作表率,比奉献”活动,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构建和谐社区能力。在党性、重品行、党员的表率作用得到较好体现。在社区党委的班子成员中,在居民区的楼群院落里,随处可见党
员忙碌的身影,奉献的足迹。在城南社区,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先做到。在重大灾难和考验面前,党委一班人反应敏捷,行动迅速。2010年“7-20”特大洪水来临时,党员走在前面,及时关注受灾居民,解决他们生活难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不断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凝聚功能、管理功能、维稳功能,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奠定基础。社区建立“三支队伍”(即党员自愿服务队、党员文体宣传队和党员治安巡逻队)今年以来,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员自愿服务队为5名特困党员送去生活用品,并为他们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了3名贫困家庭子女,为其送去上大学所需部分学费。同时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救助困难家庭12户,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看病等实际困难。服务队中懂法律、有群众工作经验的党员,还自发成立了法律义务咨询处和矛盾纠纷排解处,为社区居民和客商义务解决矛盾纠纷117件,受理法律纠纷100起,调成率达99%。以社区居民党小组为单位成立了党员治安巡逻队,由社区老党员任巡防队长,建立起了“一体四防”治安防控体系,即每个单元10户或12户居民为一户联防体,采取自防、互防、联防、巡防,保证了楼院平安、市场平安和社区平安。
不断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丰富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建材城小区退休党员、楼宇党支部书记张玉敏同志组织30多名党员成立了党员文体宣传队,社区党委积极与房产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部门多次协调,解决音响设施、活动场所、电源等问题,每晚6:30到8:00党员文体宣传队开展活动,除了进行文体表演之外,还积极宣传各项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化常识、健康知识,防灾减灾等常识。通过这种活动,以服
务的方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把党的主张,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巩固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让社区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广大居民既愉悦了身心又受到了教育,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创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深受居民好评。
五、全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启动后,我们城南社区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召开会议、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我们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社区群众、打造服务型社区”为活动主题,紧紧围绕市委组织部下发的“三服务”(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服务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活动方案,通过开展“五带头”、“双重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争当“十星”党员标兵,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1、针对五金城、建材城等大型市场座落在城南社区、外来投资和打工人员都比较多的实际情况,以社区党员服务站为平台,积极为广大客商和打工人员服务,联合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为外来投资客商全程代办经营中所需的各种手续,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就学难、落户难等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党组织的温暖。另外,我们按照“六项工程”要求,在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上下功夫,积极与五金城商务会长取得联系,在组建党组织工作上形成了一致共识。
2、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实施“内外并进”,确保党员全员参加活动。在七一前夕,我们对流动党员台账进行了摸底更新,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动态,将统一印制的创先争优活动资料,寄给每位流动党员,通过电话询问、QQ群和定期督查等方式推进活动开展。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引导流动党员争当“五员”,即推介开原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招商引资联络员、全民创业引领员、联系群众服务员。同时,认真组织在家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以“在本职岗位争先进、为家乡发展作奉献”为切入点,积
极开展党员“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和“双重承诺”(党员向党组织承诺、党员向群众承诺)活动,增设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3、细化十星标准,坚持“亮相评星”,进一步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结合每名党员的生活、工作实际,把党员要做的事量化成十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并形象为化为政治忠诚星、亲民服务星、帮带互助星、建言献策星、技能进步星、廉洁守法星、文明新风星、业绩突出星、学习进步星、团结奋进星等十颗星。通过评星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社区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健康有序开展。
通过以上工作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每名社区党员真正融于社区党组织体系,感受到党的温暖,不断践行共产党的先进性,充分释放了党员的活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群众党组织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充分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城南社区委员会
2011年5月12日
第五篇:激发队伍活力
激发队伍活力 打造幸福团队
加强队伍建设是激发干部活力的有效手段,是做好税收工作的重要基础;既要老生常谈,又要常抓常新。一支富有活力的队伍,就意味着这个团队里,干部有充沛的精力和进取的精神,工作有创新的基础和效率的保证,团队的幸福感就有了基础。相反,队伍没有活力,没有那么一股子劲和气,工作就走不出好路和新路,幸福感也无从谈起。因此,队伍建设首先就要从激发队伍活力入手,用活力促进能动,靠活力提升能力,用活力推进能效,走活全局一盘棋,进而打造一支具有事业心、充满幸福感的团队。重点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领导的表率是激发干部活力的鲜明旗帜。表率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到“班子成员取信于民、中层骨干坚强有力”,旗下自然应者云集,群众自然为首是瞻,成为激发干部活力、引领队伍方向的鲜明旗帜。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一个单位来说,班子成员就是“上梁”,中层骨干就是“中梁”。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必须时刻牢记责任、坚决不辱使命、努力促进发展,并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切实做到“三个第一”、“六靠”和“六要”。“三个第一”即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第一个到位、工作上第一个投入、落实上第一个负责。“六靠”就是要靠强烈的奉献意识赢得民心、靠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心、靠科学的工作决策赢得民心、靠为干部办实事赢得民心、靠干出显著的成绩赢得民心、靠良好的人格形象赢得民心。“六要”是指要有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之“心”,要有开拓创新、敢于负责之“胆”,要有在新形势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之“能”,要有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之“法”,要有廉洁自律之“德”,要有雷厉风行之“威”。总之,每名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都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要能够站在哪里都会成为一道风景、走到哪里都会带来一股力量、同谁在一起都会为之带来一种福音。
第二,丰富的知识是激发干部活力的重要源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不但如此,知识更是富有活力的精神生活之源。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解的疑难就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幸福的指数就越高。正所谓“活力在不断的奋斗里,幸福在奋斗的过程里”。增长干部的知识和才干,就要以“两高一强”为目标,切实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所谓“两高一强”,就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高和团队精神强;政治素质明确方向,业务素质提升本领,团队精神形成合力,对激发活力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要着力构建五种机制,促进干部增长知识、提高才干,充实心灵、启发心智:一是灵活多样的学习机制,让干部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二是齐抓共管的考核机制,将学习结果与个人的工作业绩挂钩,要让干部学习有压力,有目标;三是扎实有力的保障机制,让学习与培训既有一定数量,更有相当质量和层次,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四是取长补短的督办机制,组织经验交流,鼓励干部自学,适当安排时间,让干部学习有目标、有榜样,有时间、有精力;五是层次不同的培训机制,创新形式,引进外脑,通过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和知识视野,让干部学有所需、学有所爱。总之,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让干部不断增强感恩意识、理解意识、执行意识、谦虚意识、进取意识、乐观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从而人格健全、知识丰富、精神充实、富有活力。
第三,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干部活力的有力载体。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娱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打造“幸福团队”,必须彰显文化作用,开展各类文化文娱活动,激发干部活力,凝集团队精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用文化搭好台。利用有关载体,如通过创办刊物、定期会议、领导与基层干部定期交流等形式,以此为平台来沟通干部思想,交流工作经验,深化文化建设,提升团队活力。二是领导要鸣好锣。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要把文化建设当做新时期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来抓,深入探索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巩固和
提升文化兴税的新实效、新成果。三是干部要唱好戏。文化建设要突出活动载体,并通过开展活动来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如集体远足活动、拓展训练、文艺晚会等,以活动激发活力,以活动弘扬文化。此外,还要把文明创建、创先争优活动同文化建设融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实现以创建促文化建设、以创建促队伍活力、以创建促团队凝聚。
第四,和谐的氛围是激发干部活力的丰富土壤。和则心同,同心则力齐;谐则调合,调合则韵美。“从和谐的氛围中,从天堂般和谐的氛围中,这一世界的图景开始了:从和谐到和谐,它踏着每一个音符,走完了通向人类的美满历程。”诗人笔下的和谐世界是多么美妙!更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