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贺兰山烈士陵园解说词
贺兰山烈士陵园解说词
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军事屏障,南宋的爱国英雄岳飞就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著名诗句。在历次我党我军与敌斗争、国家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多数散葬在贺兰山脚下的戈壁上,为了纪念先烈英灵,寄托人民哀思,从1980年5月开始,在贺兰山北段东麓,修建了石嘴山市革命烈士陵园,将原惠农县烈士公墓的18名烈士和在外散葬的4名烈士集中安葬在烈士陵园,后更名为贺兰山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30750平方米(46.13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广场、墓区。现安葬44名烈士和16名因公牺牲军人,并通过图文、塑雕、遗物的陈展形式展现了248名先烈的光荣事迹。烈士陵园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并与森林公园相互辉映,融入到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之中。
贺兰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4月5日,前身是原惠农县烈士公墓,面积709平方米,共安葬18名烈士,其中:有2名是被敌人杀害的共产党早期地下工作者,有16名是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第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的烈士。1980年5月20日,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大武口区园林场附近,投资4万元,修建石嘴山市革命烈士陵园,将原惠农县18名烈士以及外散葬的4名烈士一起迁入到大武口区。
1984年8月市政府批准,在烈士陵园内修建一座高11.78米,碑体座落在混凝土制成的正方形平台上,台高2.16米、边长10米,前后有6.6米宽的18层台阶,左右有3.6米宽的18层台阶。纪念碑结构为砖石,表面为白石子水刷石。碑文是由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书法家胡公石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2009年,市政府又对纪念碑体进行了维修,现在碑体外挂火烧板,(宽度3.82米,厚度2.4米,面积133.4平方 米。座台高2.16米,边长10米,)栏杆用草白玉制成。
2003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将石炭井八号泉原兰州军区守备第一师烈士陵园内的16名烈士和16名因公牺牲军人搬迁到贺兰山烈士陵园内,并对原有的22名烈士墓进行了维修。由原来的沙浆面改为现在的花岗岩面,立式墓碑换为汉白玉卧式碑。分三排安葬,最后一排安葬的是16名因公牺牲军人,前两排是烈士。墓位正中是一座高2.3米、宽2.15米的汉白玉碑,拓刻着肖华将军的题词“贺兰雄鹰”四个字。
2005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将革命烈士李双双的衣冠冢由原陶乐县月牙湖磨盘山上迁入贺兰山烈士陵园,同时迁移入园的还有其他2名因公牺牲的革命烈士。2010年9月将抗美援朝革命烈士罗永林的衣冠冢由惠农迁入贺兰山烈士陵园,至此,在贺兰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的革命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总数由54名增加到59名。
贺兰山纪念馆落成于2009年初,由曾任贺兰山守备部队政委、原宁夏军区政委王焕民将军题写,纪念馆为两层结构,建筑面积580多平方米,二楼设展厅,展厅分宁北早期革命活动、贺兰山剿匪斗争、伟大的抗美援朝、贺兰山守备部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继承和发扬六个篇章组成,共展出图片119幅、烈士原证件和纪念章66张(枚)、字画15幅、有关书籍31本及遗物、文物、文献资料61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庄重肃穆的场景、雕塑、图文,生动地展示了248名牺牲在石嘴山地区、从外地将烈士关系转往我市、牺牲在外地的石嘴山籍烈士的英雄事迹。
贺兰山烈士陵园主要安葬的是革命烈士和因公牺牲的军人,他们有的是为解放宁夏而献身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有的是为保卫人民政权牺牲的解放军官兵、有的是在国防建设中英勇捐躯的烈士、有的是在和平时期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有的是在繁 重的战备施工中默默无闻积劳成疾,在平凡岗位上悄然倒下的建设者。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耸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由于牺牲的烈士多数散葬在贺兰山内,为了纪念先烈英灵,建设了贺兰山烈士陵园,以祭奠英烈,告慰后人。
贺兰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的44名烈士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宁北早期的革命活动和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北端,是出入宁夏的重要门户。在解放前,石嘴山地区是宁夏传播进步思想和地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党传递情报的重要中转站,当时的宁夏革命活动主要在银北和银川地区进行,我党地下工作者李双双、任天才牺牲于此。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宣侠父、钱清泉等人最早在宁北传播马列主义。1937年10月,中共宁夏工委成立,工委负责人杨一木到宁北从事地下工作。党组织还派共产党员李平、李维鈞、苏文、李宛等人到宁北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1938年秋,党组织在黄渠桥、宝丰分别建立了两个党支部。1938年10月,国民党采取了“防共、反共”政策。杨一木身份暴露,离开宁夏回延安。1940年5月初,由于叛徒告密,共产党员高尚信、王寿福及革命青年雍民飞、雷润霖等17人被捕,宁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43年以后,宁北籍共产党员王延、王茜等人负责领导宁北党的工作,发展进步青年任天才、李双双、王克和等人入党。1947年初,马匪进攻三边、三段地,工委负责人王延被捕,留守三段地的共产党员任天才被捕后被杀害,共产党员李双双在陶乐被捕后牺牲。
宣侠父烈士:(1899.12—1938.7.31),革命烈士。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参议。189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0年夏,宣侠父以总成绩第一名自浙江省立甲种水产学校本科毕业,公费入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学习。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宣侠父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宣侠父虽然在黄埔军校只待了3个月,但他可是黄埔军 校历史上的最知名人物之一。蒋介石对黄埔一期生爱护有加,轻易舍不得处罚,而宣侠父就是唯一被蒋介石开除的黄埔一期生。事情的起因是蒋介石想加强党务控制,以黄埔军校校长和国民党特别党部的名义下文,规定黄浦军校内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党小组长每周都要直接向校长报告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党小组长宣侠父认为孙中山的意思是要以党治国,以党治军。于是宣侠父就直接写报告给黄埔军校特别党部。由于蒋介石在党部属于绝对少数,看了宣侠父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威胁利诱了一番后要写悔过书。三天后宣侠父愤然离开了军校,到了北京找李大钊。这是黄埔军校历史上开除学生最早的一例,大概也是唯一的一例退学**,史称宣侠父事件。随后,被军校开除了的宣侠父受李大钊的派遣,到西北军冯玉祥部任国民军联军宣传处长。1927年5月,冯玉祥军队出师潼关,准备北伐,任命宣侠父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军衔为中将,随国民军二师西征到兰州。同年冬,参与创建甘肃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任支部委员。后来,冯玉祥倒向蒋介石,拥蒋反共。宣侠父、刘志丹、邓小平、刘伯坚被押送到湖北境界。宣侠父回到浙江老家,常常跑跑上海的书局,支持和参加“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并取了“今秋”、“石雁”等,撰写了《西北远征记》和《入伍前后》两本书,一时间洛阳纸贵,宣侠父也于是在文坛声誉鹤起。负责特科的潘汉年和负责左联的冯雪峰、阳翰笙、夏衍、阿英、田汉等人,认为党内人才难得,遂发展宣侠父为“左联”的特别盟员。冯玉祥后来派人到浙江找宣侠父,宣侠父和林伯修到了梁冠英部、孙殿英部,来人追一直孙殿英部,孙殿英对宣侠父佩服的五体投地。听说冯玉祥派人来要宣侠父,孙殿英就咬咬牙,给冯玉祥派来的人说:“冯长官要宣侠父也可以,但我这里可缺少两百盒子炮”。冯玉祥给孙殿英送了不多不少两百门德国造盒子炮(驳壳枪)。当时连大半个中国的小孩都知道,说:冯玉祥说啦,“浙江出了个宣侠父,能顶二百门大炮”。这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能找到少有的几个人之一。1933年,察哈尔民众 4 抗日盟军成立,冯玉祥是总司令。宣侠父任该军中共前线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兼吉鸿昌的二路军政治部主任和主力先锋第五师师长。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冯玉祥宣告下野。宣侠父和南汉宸、康生、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天津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不久大同盟也失败了,宣侠父就介绍吉鸿昌入党,并陪吉鸿昌赴上海履行入党手续。1935年,宣侠父化名宣古渔,到香港进行统战工作。担任中共华南工委书记,推动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并通过他们推动两广地方势力抗日。在宣侠父、梅龚彬、和陈希周(这两个和宣合成情报战线中三杰)的协助下,李济深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立了中华民族革命同盟。“西安事变”时,宣侠父正在李济深处,帮李济深草拟了对西安事变的通电。不久,宣侠父奉周恩来、叶剑英“速来西安”电示,到西安红军联络处工作。不久北上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937年9月,宣侠父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高级参谋,以八路军住西安办事处的身份和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关系,继续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进行统战工作。所撰写的《游击战争概述》一文使胡宗南赞叹不已,曾许以高官,竭力策动为其辅佐治军,但宣侠父谢绝说:“当官就应像林则徐,领兵就应像关天培,为的是民族,对得起百姓。”同时,他团结孙蔚如、杜斌丞、赵寿山、杨明轩等陕西籍地方名流,动员大批青年去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3月,他还周密安排丁玲等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安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对宣侠父的活动十分不安,劝他留学法国深造,但他拒绝说:“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本人不敢奢求个人前途而臵民族利益于脑后,还是等胜利以后再提此事吧!”蒋鼎文见他软硬兼拒,就借军统之手杀人。蒋介石根据军统罗列的罪状,写手谕“将宣侠父秘密制裁”。7月31日,宣侠父在西安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杀害。周恩来三次向蒋介石追查宣侠父的下落,答复说:“宣侠父是我的学生,他背叛了我,5 是我下令杀掉的。”
叶松龄:我市最早的共产党员,1927年经李临铭、白虹建介绍入党。也是宁夏本地籍最早的党员之一。
任天财烈士:(1919年—1947年)惠农区西永固乡西永固村(原平罗县任家夹道)人,贫农出身,共产党员。191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母早亡,大哥出外谋生失踪,二哥也逃亡到外地,家中仅有的两间旧房子被地主霸占。任天才和四弟任天佑无家可归,只好给地主干活来糊口。任天才13岁那年给一家姓李的地主放羊,这个地主苛刻吝啬,以各种借口克扣他的工钱。干了两年,他忍无可忍,后来给地主董良壁(任天才的亲戚)家放羊。董家虽然是任天才的亲戚,但从不把任天才当人看待。1938年7月,马匪抽兵,董良壁家被抽兵1人,董家怕自己儿子受罪,买通了保甲长,偷梁换柱,乘任天才放羊时,在西山口把他抓住交给马匪,顶替董良壁儿子当了兵。经历了近3年的军队生活,他逐渐认识到国民党、地主都是压迫穷人的,马匪是吃人的魔鬼。于是,他暗下决心,找机会逃脱那受压迫的当兵生活。1941年6月,任天才终于盼到了一个逃脱的机会。任天才所在部队给家在平罗的士兵放假半个月,回去割麦子。连长指定班长李英选带队,临走时强调:“走多少,回来多少,少一个就枪毙你”。他知道马匪对逃兵的惩罚很残酷,但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无论如何也要逃跑。于是他和班长李英选商量,决定利用这次放假机会冒险脱身。当时他们听说共产党好,为穷苦劳动人民谋解放,就决定设法东渡黄河,去找共产党。他和李英选机智地摆脱了匪兵的监视,躲过了国民党骑兵团的封锁,在鄂托克旗牧民刘安泽(宁夏贺兰人)的帮助下落了脚。先以给地主干活为生,暗地里寻找党的组织。有一天,恰好遇到一个原来和他们在一起当过兵的邵文章。此人早年到定边参加了革命工作。邵文章给他们讲了边区的情况,鼓励他们到边区去,并给他们写了个便条,介绍他俩去定边的“广发西”店铺联系。1944年初,任天才和李英选拿着邵文章的介绍信,在定边找到了回民支队负责人王茜、王延等,在边区参加了革命。经过党组织的宣传 6 和教育,任天才提高了阶级觉悟,进一步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在定边经过短期培训,组织把任天才派到鄂托克旗做地下工作。他住在一个牧民家里,以做短工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一方面对从宁夏来的穷苦人和国民党逃兵进行宣传说服,争取他们到边区来,以扩充我党的力量;另一方面打探搜集敌方有关军事情报。这段时间,任天才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考验。1945年夏,经王延同志介绍,任天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革命意志更坚定了,工作热情更高了,千方百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长年出没于敌占区,收集了不少有关国民党26师和傅作义部队的情况。1947年3月,蒋介石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马鸿逵集中了几个团的兵力进犯三边地区。我军实行开始进行战略撤退。组织决定将任天才留在三段地时,继续坚持地下工作。此时,国民党为彻底消灭我党力量,大肆搜捕我党工作人员和积极分子。1947年3月中旬的一天,任天才一早去大庙(布拉格)一带搜集情报,国民党早已盯住了他,并派兵埋伏在他住地周围,当他傍晚归来时,刚进住地(牧民刘安泽家)就被蒙古骑兵逮捕,用铁丝捆住,拴在马后拉往三段地。
敌人想从他口中得到我党地下组织的情况,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身摧残。他们动用了各种刑具,如:皮鞭抽、木板打、磨盘拽等等,甚至用竹签钉手指、用脑箍勒头颅、铁锹烙胸背等残忍手段,把任天才折磨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组织机密。并传话给党组织:“我的身体被打烂了,但骨头架子还在。请你们放心,他们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说的……。”经过20天的折磨,敌人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失望了,就借口任天才是宁夏的逃兵,把他押往盐池。内蒙古骑兵把任天才交给了马匪,第二天又把任天才押回银川,关押在宁夏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在狱中,任天才碰到了马匪的团长余正超(任天才原在他手下当兵),由于匪徒余正超的告发,敌人才知道了任天才的身份。于是,他被带上大镣,押入了死牢。1947年10月的一天,在原惠农县黄渠桥镇,马匪兵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将任天才押到镇上一个沙坡头上。当时的任天才虽然经过半年多的折磨,但他仍然 7 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对前来探望他的四弟说:“我是为了咱穷人过上好光阴才遭到敌人迫害的,国民党的日子长不了。我死后,你不要难过,用张席子卷回去就行了……。”他还嘱咐四弟任天佑到鄂托克旗去收拾他的遗物,实际上是暗示四弟到那里参加革命。当天,年仅28岁的任天才被国民党枪杀了。当地人民群众赞颂他是:“硬骨头汉子,了不起的共产党员。”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1953年2月6日,自治区民政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的名义,为任天才颁发了烈士证书。
李双双烈士:汉族,又名李发祥,宁夏平罗县五堆子乡沟湾子村(原陶乐县五堆子乡沟湾子村)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农历9月7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6岁起跟随父亲李富华在家中放牲口、干农活。1940年,李双双因家境困难,为谋求生路逃往内蒙古伊克昭盟三段地(现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境内)靠贩运土碱为主做小生意养家糊口,往返于内蒙古三段地和宁夏陶乐县之间。在此期间,李双双经常跟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三段地的工作人员接触,在党的教育和帮助下,李双双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他认定,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穷人才能翻身得解放。从此,他主动靠近党组织。从1943年4月起,李双双接受三段地工委田万生的直接领导,开始为党组织做工作。1944年春,李双双接受三段地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为党做情报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以躲避马鸿逵抓兵为由,李双双将妻子张玉英和女儿李凤兰以及胞弟李如银从陶乐迁往三段地。从此,李双双接受三段地工委委员、统战部长王延的直接领导,仍然以贩碱经商做掩护,活动在三段地、察汗淖、盐池、陶乐、三边等地,搜集国民党和马鸿逵各方面的情况,秘密传递情报,及时向三段地伊西工委进行汇报。大庙是陶乐县通往三段地工委的必经之处,马鸿逵在此驻兵把守,专门盘查通往边区人员,搜集共产党的活动情况。李双双经常赶着毛驴,带上宣传品、报纸和搜集的情报,冒着生命危险,常年辗转奔波于这条“生死线”上。为避开敌人的盘查,他每次 8 通过大庙处都是趁夜间或风雨天绕道行走,把情报转送出去。1945年春,李双双经王延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双双入党后,不畏艰难险阻,甘当无名英雄,更加积极地、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在王振纲的精心安排下,他一直与王延保持着单线联系,以经商贩碱为掩护,经常赶着小毛驴往返于三段地、察汗淖、盐池、陶乐之间,勇敢、机智地穿过马鸿逵部队的道道关卡,打探有关宁夏军阀马鸿逵的政治、军事情报,一次又一次地及时把情报送到三段地工委,受到工委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除了传递情报,搜集敌人的情况,转送宣传品外,他还主动组织群众,注意在群众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46年,他在三段地介绍发展了从五堆子乡逃难过去的陶乐县贫苦农民李如英、王万玉加入中共党组织。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西线马鸿逵部队侵占三边、盐池后,抓捕共产党员,三段地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被迫转移,党组织派李双双回陶乐县担任陶乐县地下党支部书记,在陶乐县开展工作。为了方便工作,李双双立即把妻子、胞弟和女儿们从三段地迁回原籍,李双双的父亲亲自将他们接回家中,并联系在五堆子乡入户。这时,敌人对李双双的活动已经有了察觉和怀疑,派人监视他的行动。5月份,李双双在三段地身份暴露。1947年5月27日,国民党伊南边防司令部以“鄂字[24]号”函告宁夏省政府说:“共党三段地工会情报科长赵会山部下情报人员李双双,原籍陶乐县,民国三十四年前加入共党,以经商作掩护,往来吴忠堡、陶乐县、王太堡一带,刺探军政消息,及国军肃清三边逃回避匿家乡”,要求“迅即认真查缉,勿令漏网,并将办理情形报核为要”。6月7日,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以宁夏省政府“秘二字第[675]号”快邮代电下达秘密通缉令,命令国民党陶乐县县长娄渊亭通缉捉拿李双双。6月16日接到密令后,娄渊亭在密令上签署了“遵照查缉”的命令。6月20日,陶乐县第二乡乡长李生荣奉县长之命面谕娄渊亭:“将职转属五堆子”,秘密交代:“案犯李发祥镣押以后,待命送县”。6月23日上午,娄渊亭把伪民政科长王长富和警察局巡警官马兴邦叫到办公室说:“民政厅来了密电,李发祥是共产党的密探,在验兵(抓兵)9 之前先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王长富和马兴邦一听不敢马虎,立即赶往五堆子乡办理此事。但他们又怕得罪人,便使了个两面讨好的招数,以验兵为名,诱捕李双双。王长富阴险地对李双双说:“上面来了密电要你着哩!你要是好好地让验上兵,这事情就可以压下去了!”由于王长富的哄骗,王长富和马兴邦的阴谋得逞,立即赶回县城,一起向娄渊亭复命。娄渊亭一听李双双也被验上了兵,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你把共产党的密探也验上了兵,会坏了我军的大事,我要把你押起来!”当时就要关押王长富。王长富一听觉得话头不对,连忙同马兴邦一起火速奔往五堆子乡。王、马二人很快伙同乡长李生荣和第二保伪保长陈光先提前密谋。县长娄渊亭一看情况不妙,带上伪民政科一等科员郭长吉(陕西人,解放后逃跑到内蒙古),于太阳将落时分赶到乡里亲自督阵。郭长吉指着李双双说:“报告县长,这就是李双双!”娄渊亭点了点头,就把伪保长陈光先叫到庙后(当时的乡政府后面)密语了一会儿,然后就离开了。紧接着陈光先突然说:“李双双不能当兵,把他押起来!”就这样,陈光先带人不由分说把李双双扣押了起来,并戴上了脚镣和手铐。当时由于正在抓兵的高峰期,乡公所被扣押的新兵较多,一时纷乱,因李双双“案犯严重”,李生荣命令陈光先专门“负责镣押,保办公处”。李双双被押到了陈光先家里。6月25日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七,这是李双双被捕后的第三天。晚上,伪保长陈光先在家私设公堂,把李双双的双手捆绑起来,进行严刑拷打,想从他的口中得到共产党在三段地的情况。李双双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但他意志坚强,宁死不肯招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既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暴露党的组织和其他同志,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当晚审到半夜,在伪保甲长们的残酷折磨下,一无所获。6月26日凌晨两时(二更时分)左右,陈光先命令把李双双吊在陈家里屋的大梁上,然后把李双双的二叔父、副伪保长李春华和伪甲长刘思德使回家中,留下赵国兴、史生学两个伪甲长睡在里屋看守,其余的人围在外屋看马兴邦、李生荣、陈光先等人赌钱。里屋的两个看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10 五更天后,外屋赌钱的人听不到李双双的呻吟声,突然反应了过来,慌忙到里屋一看,发现李双双早已经被活活吊死了,牺牲时年仅38岁。李双双被吊死后,陈光先等人一看没有得到任何证据,不好向上交代。此时马兴邦为了掩人耳目,一方面掩盖事实真相,让人作假证说:“人跑了!”另一方面,命人拿来菜刀将李双双的一只脚锯掉,然后去掉脚镣,另一只脚上仍然戴着脚镣,命陈茂华、王锁子、赵国兴、陈立业几个伪甲长将李双双的遗体抬到黄河边,把鞋子扔在黄河岸边,残忍地将李双双的遗体抛进黄河里,制造了李双双逃跑跳河溺水死亡的假象。返回来后,李生荣、陈光先等人立即给伪政府打电话慌称:“李双双半夜时分打开镣具跑了,我们立即就追,他自己跳了黄河,再也没有上来!”。6月26日一大早,陈光先慌称:“李双双跑了!被撵得着了急,跳了黄河!”派人于7点前赶到乡里向李生荣报告。李生荣急忙书面向伪县长娄渊亭报称:“李发祥于6月25日夜四时半许将镣撬坏,急奔西外,当有看押人甲长陈立业、赵国兴、王锁子、陈润子等四人发觉”,“陈光先立即带领该看守四人赶去,约距离三、四十步之远,该李发祥扑河无影,追至河岸,掷有案犯李发祥撬坏之镣一付。”李生荣继续向上编造假情况:“本人立即带领乡丁等四人赴五堆子详查,结果情形案犯李发祥据实投河,马上顺河四觅,尸骨无踪,又调查跟踪人田昆贵、桂永升、唐洪谟等情具实。”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李生荣没法向上交代,不得不“将保长陈光先连同该甲长四人均扣押乡公所”。一大早陈光先还派人给李双双家送信说:“李双双跑了!”李春华听到消息后说:“跑了?如果真的跑了,我们李家一家也安定不了了,肯定有鬼!”李春富、李春华、张玉英、李如银等家里人赶到黄河边上,虽然看到的是假现场,但也只能认为李双双是跳河自杀了。李双双的遗体被抛进黄河后,直到6月30日早晨才从河面上漂浮起来,顺流而下,搁浅在三华里多地以外的察汗埂附近的沙滩上,被人发现并打捞上岸。当天上午9点钟,五堆子乡长李生荣根据乡民陈光彩的来报,向伪县长娄渊亭报称:“李发祥尸骨于古历五月十二日早晨由投河之原地漂起,顺流下三华里之遥,靠在黄河 11 东岸捞上,现停在河边浅水中,因天气酷热,不敢停在陆地,当派数人看守。”伪县长娄渊亭派马兴邦等人前往进行了确认,伪议长白凤歧也去了验尸现场,看到的结果是:从尸体上发现李双双的脊椎骨、坐骨以及大腿上都有严重打伤的痕迹,一只脚没有了,另一只脚上仍然戴着脚镣。李双双家里人闻讯前去认尸,要求埋葬遗体,马兴邦、陈光先等人不但不允许收尸,而且还恶毒地说:“谁要埋尸体就和李双双一样的下场!”致使李双双的遗体暴尸数日,被狗撕食。后来又将尸体残骸扔到了黄河里,其状惨不忍睹。新中国成立后,李双双被追认革命烈士。
(二)贺兰山剿匪和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宁夏解放前匪患严重,其中最大一股是贺兰山地区以郭永胜(又名郭栓子)为首的一股,从1930年开始,郭栓子在贺兰山为匪二十余年,经常活动于惠农、平罗等县和阿拉善左旗沿山地带,多以夜间活动为主,杀人越货,抢夺财物,活动十分猖獗,罪恶累累。解放后,曾受到政府宽大处理并予安臵,但郭栓子却打起了“贺兰山黑虎军”的旗号公开叛变,并同败退台湾的国民党特务联系,被委任为“西北反苏讨共救国军宁夏军区司令”。在1950年,多次袭击我驻守部队和惠农、平罗等县的区、乡人民政府,杀害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抢劫国家大批粮食和物资。7月底又伏击杀害了参加中共宁夏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返回工作单位的中共阿拉善左旗工委书记曹动之。宁夏省委、十九兵团和宁夏军区经过8个月的大规模清剿匪特战斗,在1950年10月6日,195师584团一举端掉了土匪老窝,郭栓子被584团二连班长陈宝良所带班活捉,并于同年11月19日在银川市东教场召开公判大会,予以处决。标志着宁夏军民清剿匪特斗争的最后胜利。
1950年春,驻守在黄渠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582团武工队指战员,在进入贺兰山打柴后,返回路上,遭到当地土匪郭拴子的部队偷袭,经过激战后,土匪被击溃,但582团的16名指战员身遭不测,勇战阵亡,分别安葬在原惠农县三区的三乡和五乡。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差,仅用砖 头和木牌立碑,经过风吹日晒,一些碑文字迹模糊不清,除9名烈士能辨认外,其余7名烈士无法辨认,现为无名烈士。
刘元生烈士:系原惠农县燕子墩乡上宝闸五队人,男,汉族,1925年2月出生,1940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1950年,在原宁夏省惠农县二区担任助理员,受命参加惠农县米家沙窝剿匪行动时,壮烈牺牲,时年25岁。
(三)伟大的抗美援朝和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1950年,美帝国主义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正式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攻势战役,把美国侵略者赶回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军在板门店被迫与中朝人民军队签订了停战协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石嘴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支持抗美援朝。平、惠、陶三县先后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广泛开展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家户户订立爱国公约,并把1100多名优秀青年送往朝鲜战场,涌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参军的感人事迹。到1952年底,平、惠两县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80489元,平罗县还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做慰问袋1万余件,1951年为平罗籍志愿军战士李山山在五区三乡(崇岗乡)开庆功大会。1951~1953年,平罗县政府给在朝鲜战场立功的95名家属悬挂“光荣之家”匾,为75户烈士家属悬挂“光荣烈士”匾,给558户家属悬挂“光荣军属”匾。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夺取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36万优秀儿女鲜血洒在朝鲜的土地上,有93名石嘴山籍及驻石部队官兵参战后,长眠在异国他乡。
罗永林烈士(衣冠冢):1952年10月生石嘴山尾闸乡,49军572团副排长,1953年02月朝鲜因战牺牲。
(四)贺兰山驻军和在守备贺兰山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军事屏障,史称“关中之屏障、汉陇之咽喉”。上世纪六十年 代末,随着“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前苏联奉行霸权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国家安全形势受到严重威胁。陆军20师奉命紧急移防扩编驻守贺兰山。
部队初到贺兰山,住无房、饮无水、食无菜,交通全靠“驴吉普”。就同戈壁荒山为伍,与风沙为伴,经受住了苦与乐、得与失、生与死的考验。在20年的备战中,他们付出了青春年华,用血肉之躯建立了贺兰山蜿蜒地下的钢铁长城,形成了“艰苦创业、自觉奉献”为内涵的贺兰山精神,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军队领导人的褒奖和赞扬。在坚守贺兰山的征程中,几百名官兵积劳成疾,受伤致残,80名壮士倒在了贺兰山,其中32位安息在烈士陵园。他们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撼心灵。
这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其中3位英雄的简要事迹:
(陵园第2排)党公社烈士:原20师60团一连副班长,陕西富平人。1958年出生,1978年入伍。每次施工排除险情时总是冲锋在前,1980年6月的一次大面积塌方中,为了保护战友壮烈牺牲,当战友们用十几台千斤顶抬起塌顶的巨石时,他的脑袋被压扁了,但双手仍然紧握着钢钎。
张小军烈士:原兰州军区守备二团七连战士,60年代末出生。1987年9月,贺兰山地区突降暴雨,守备师二团驻地附近暴发山洪,当地水泥厂的3名女工、4名女学生和一个小孩困在洪水中,7名外出干部战士奋不顾身地冲进激流,将群众全部救上岸,战士李军宁、张小军不幸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其中宁夏籍战士李军宁,牺牲时还不满20周岁,当兵还不到1年。七名官兵被群众誉为“奋勇战山洪,舍身救群众七勇士”,张小军被兰州军区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团100炮连班长张录(安葬在烈士家乡),是部队撤编后即将离开贺兰山牺牲的最后一名战士。他曾先后5次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荣立战功;施工中7次受伤,不下现场;因超期服役,4次推迟休假和婚期。1985年8月23日凌晨,当两名战士打完最后一个炮眼,正向外拔钻杆时,洞口左上方巨石突然下塌,就在死神扑向战友的一刹那,张录一把推开战友,自己被石头砸中头部壮烈牺牲。以上3位英模,仅仅是守备贺兰山数十万官兵的优秀代表,是一代代贺兰山卫士的缩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朽的贺兰山精神。80年代中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贺兰山守备部队3个师先后奉命撤编,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我们的贺兰山精神历经形成和30年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正式列入我军具有重大影响的43种革命精神之一,推向全军部队,收入辉煌军史,成为我国军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永远前进。
42年前,石嘴山人民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子弟兵进驻贺兰山。今天,石嘴山人民又以极其庄重肃穆的最高礼遇迎接烈士忠魂归来。自2004年3月20日,八号泉陵园的32名烈士和以身殉职军人全部迁入石嘴山市革命烈士陵园后,自治区和石嘴山市先后共投资700多万元在陵园新建了烈士纪念馆,搜集整理、陈列展示贺兰山将士的史料,编纂将士的事迹,维修了烈士陵园,每年驻宁部队和干部职工都坚持到陵园义务植树。
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告慰贺兰山英烈,2010年6月,市政府决定将“石嘴山市革命烈士陵园”、“石嘴山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更名为“贺兰山烈士陵园”和“贺兰山烈士纪念馆”,曾任贺兰山守备部队政委、原宁夏军区政委王焕民将军题写了馆名。现在的贺兰山烈士陵园已是风景秀美、庄严肃穆,是传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的我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历史已经证明,贺兰山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贺兰山精神永放光芒!谢谢大家!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宋宝光烈士:汉族,1954年11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初中文化程度,祖籍河北省景县,1971年6月开始在西轴承厂当工人,1974年元月入伍,1976年9月入党,1977年5月由部队复员分配到石炭井矿务局总机修厂当工人,后任武装基干民兵排副排长。他一贯思想进步,表现突出。上学时曾被评为“三好学生”,被团支部评为“好团员”、“好支委”。退伍后,1978年被评为厂里“先进生产者”,1977年6月30日被厂党委授予“先进生产 15 者”,1979年6月30日被厂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979年8月5日下午,宋宝光同志组织车间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女民兵白梅英把手榴弹投在右前方不到五米远的地方,跳入掩体后,身子仍暴露在外边,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另外,隐蔽在右侧十多米处田埂后的十五个民兵安全也受到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把个人生命臵之度外,为抢救同志,宋宝光同志立即冲了上去,拣起冒烟的手榴弹,正准备投出时,手榴弹在手中爆炸,头部和身体右侧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宋宝光同志曾在日记里写道:要在“生死面前不后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为实现共产主义流最后一滴血”。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10月,大武口的一个汽油库的房子失火,引起一些油桶爆炸,不少工人受伤,当时只有十六岁的宋宝光,不怕危险,和附近群众一起,参加灭火战斗。他见一个受伤的工人躺在地上,衣服着火,立即往外背。1978年6月19日,宋宝光同志组织厂里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女民兵魏兰芙由于心情紧张,只投了十多米,投出后,站着发呆,宋宝光同志眼疾手快,一把把她推倒在掩体内,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的发生。1979年4月,宋宝光同志和厂里民兵吕军参加上级武装部组织的骨干训练,在一次爆破训练中,一个同志不慎失手,把一个点燃了导火索的雷管甩在了正在进行火具接续作业的吕军同志身后,宋宝光同志见情况危急,立即把吕军推走,自己则跟在后面,跑出不远,雷管爆炸了。宋宝光同志还两次奋战烈火,抢救国家财产。在部队时一次连队驻地附近的一个地方汽车队房子失火,他和战友们见了,立即冲进火场,他把个人安危臵之度外,带头爬上屋顶,和浓烟烈火搏斗了一个多小时,至止把火扑灭。1979年7月,他所在的热处理车间一个青年工人进行齿轮渗炭淬火,油槽突然起火,这个工人因一时慌张,忘掉了电葫开关,宋宝光同志见了立即从火中抓住电葫开关,按操作规程继续操作,避免了一场电器火灾的发生,而他自己的手被烧起了血泡。宋宝光同志决心“做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战士”,平时爱护群众,关心同志,助人为乐。在部队时,一位负责同志因车祸重伤,为 16 抢救老首长,他主动报名输血五百毫升。1977年7月,本车间里的青年工人梁焕琪有病住院,车间领导让他去照顾,他把梁焕琪当作自己的亲兄弟,无事不干,关怀备至。他还为整个病房的病人经常打开水,倒痰孟,端便盆,打扫卫生,整天忙个不停,病员十分感动。1977年6月,车间组织一个小组为厂农场赶修脱粒机,他也积极要求参加。他身材高大,在脱粒机里面,半跪半卧,两肘支撑着上螺丝,非常吃力,大家劝他出来,可他一直坚持修完。宋宝光同志对时间抓得特别紧。他复员当工人后,从未旷过一次工、休过一次病假。不论热暑寒冬,刮风下雨,他总是要按时上班。有一次因厂里班车提前开走,未乘上车,他就跑步到厂里上班。还有一次,因家里卸煤,耽误了二十多分钟时间,他顾不上吃饭,又跑步上班。夏天,山洪暴发,冲断了路,他总是要绕道十多里路上班;有时下大雨,厂里怕路冲坏,通知工人提前下班,可他总是要把工作干完才走。有一次发山洪,水冲进车间,他为了保护机器,冒雨在外面挖排水沟,车间领导怕洪水把路冲断了他不好回去,几次催他回,可他坚持把排水沟挖完才回。宋宝光同志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向雷峰同志学习,愿做革命的螺丝钉,党叫干啥就干啥,愉快服从组织分配,从不讲价钱,计较个人得失,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十分注意风格,讲团结,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978年7月,他所在的小组要评选一个出席厂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代表,他和工人郭毅得票一样多,领导不好定,他主动找领导,要求把郭毅评上。1978年上半年,车间要评一个先进小组,他所在的钳工一组和钳工三组得票一样多,究竟评哪一个组好,众说不一。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出来给本组同志做工作,说本组还有不少地方不如钳工三组,应当建议把钳工三组评为先进小组,要争,只能在工作上争,绝不能争荣誉,并提出了向钳工三组学习,争当先进小组的措施,全组同志一致同意他的意见。工人之间,车间领导之间发生不团结的现象,他都积极做工作,帮助解决矛盾。一次,一个青年工人对车间领导的批评不满 17 意,他就把那个工人找到家里,促膝谈心,帮助他认识自己错误,并找车间领导,建议改进工作方式,注意态度。他敢于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对有错误的同志,敢于直率地提出批评,由于他党性强,作风好,对同志热情诚恳,群众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话敢向他说,有什么问题愿找他帮助解决。宋宝光同志在生活上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不讲究吃喝穿戴,不乱花钱。复员后,经常穿的是褪了色的军装和工作服。结婚时,他不请客不收礼,做到了婚事新办。他中午在厂里吃饭,大多数是从家里带两个馍馍,就点咸菜,喝点开水。因他家庭经济困难,领导提出给他一点救济,他坚决不要,让救济比他更困难的同志。他非常热爱民兵工作,积极参加民兵训练。1978年,被石炭井矿务局民兵师授予“投弹能手”称号。厂里有时组织民兵训练,让他当教员,他总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反复示范,耐心纠正动作。民兵见他太累,劝他休息一会儿,他总是说:“只要你们学好就行了,我累一点没关系”。每次打靶,他总是带头扛靶、栽靶、报靶。每次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他总是自己扛手榴弹箱子。有一次训练结束时,已到下班时间,他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实弹射击,主动去校枪,民兵们劝他第二天再校,他说:“训练是为了打仗,可不能有半点耽搁”。一天上午,他报靶时,一颗跳弹擦伤了他的脚,仍忍痛坚持到打靶结束,领导叫他下午休息,可他下午仍坚持参加训练。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中共石嘴山市委员会授予宋宝光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1980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宋宝光为革命烈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宁夏军区授予宋宝光同志“雷锋式的好民兵”的光荣称号,追记一等功,并作出向宋宝光学习的决定。2010年石嘴山市建市50周年被评为“感动石嘴山50年50人”。
王树廷烈士:1956年10月出生,山东潍县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系石嘴山矿务局二矿保卫科经济民警。1984年5月19日在石嘴山二矿家属区因保护国家财产牺牲,1985年1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李芳烈士:出生1973,女,汉族,平罗县崇岗人。小学五年级学生,少先队员,品学兼优的好少年。1987年5月25日下午4时许,李芳和同村的10名同学结伴从学校回家。途经第二农场渠葫芦桥头,女同学刘芳下水游泳时突然被水卷走,同学们惊吓哭喊,不知所措。在这紧急关头,14岁的小李芳把个人的生死臵之度外,顾不得脱掉衣服鞋袜,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扑向刘芳,她一手抓住刘芳,一手用力向岸边游去。这时湍急的渠水把她俩卷入渠底,但她仍然紧紧抓住刘芳,并把刘芳托出水面。听到岸上同学的呼救声,崇岗水管所的工人赵云飞速赶来从水里救出了刘芳。刘芳得救了,可李芳却英勇地献出了自已宝贵的生命。李芳虽然年纪幼小,但她这种舍已救人的高尚品德和英勇行为,人们无不为之感动。中共平罗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李芳“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共青团平罗县委追认李芳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以平团发(87)18号文件,号召全县人民和青少年向李芳学习。平罗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7月21日以平政发(1987)83号文件、石嘴山市民政府以石政发(1987)81号文件报请宁夏回放自治医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芳为革命烈士。
李忠伟烈士:1970年4月出生,1988年12月参加工作,回族,山东济南市人,大专文化程度,共青团员,任还原车间主任、石嘴山民兵营高炮连一排排长等职。1996年6月13日,是李忠伟换班的日子。上午9时许,一向乐于助人的李忠伟来到家住沿环村的二姨家,以便在下午上班前帮助二姨做些家务活。10时30分左右,正在帮二姨压面条的李忠伟突然听到马路对面石嘴山区污水处理站5号排污泵处传来:“不好了,有人沼气中毒啦!快来救人呐!”的呼救声。他不顾亲戚的阻拦,立即奔向出事现场,奋力拨开围在5号泵房门口的人群冲了进去。此时,污水处理站二名职工躺在地上已不省人事。原来,污水处理站职工在5号泵房清理淤泥时,不幸沼气中毒。噪杂的人群中有人喊:“还有三个人在下面呢!”李忠伟已顾不得许多,边脱衣服边冲向泵房,抓着通往污水泵房底部的铁梯子一脚两登、三登地踩着阶梯往下跑。当时,他只有一个心念,就是赶快救人,完全把自 19 己的生死臵之度外。一步,两步,三步,李忠伟终于接近泵房底部。在他伸手拉人时,终于没能抵住沼气这只恶魔的侵袭,重重地倒了下去。李忠伟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迈出了辉煌的一步,英勇地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人生乐章。
(六)继承和发扬(略)
第二篇:烈士陵园解说词
**烈士陵园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您来到即将竣工的**烈士陵园,现在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7650平方米,早于2011年12月10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完成了规划工作;2012年4月13日完成了整体设计工作;2012年7月9日完成了基础建设、装饰和绿化的招标工作,并于2012年8月3日开工建设。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陵园的停车场部分,停车场将采用混凝土硬覆盖,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可停放45辆中小型客车,足以保障**烈士陵园投入使用后的接待任务。通过停车场来到了**烈士陵园的正门,大门高9.6米,宽2.84米,东西长24.2米,由砖混砌筑而成,外观采用干挂大理石,门楣正中间篆刻的“**烈士陵园”是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同志题词。正门两侧设立警卫室,由专人负责。
我们将**陵园大致的分为五个部分:
进入陵园内,首先看到的是由大理石砌筑而成的六个版面,是用于篆刻各位领导为**烈士的题词,作为陵园内的第一部分“名人题词区”。陵园第二部分是利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烈士全身雕像,雕像高2.7米,烈士雕像左手握拳弯曲提于左胸前,右手扶于腰间,神情凝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陵园第三部分,也是主体部分由烈士纪念碑和展室组成,烈士纪念碑,由砖混砌筑而成,外挂大理石,碑高19.13米,五菱形外观是保留了原纪念碑的特点,烈士纪念碑正面篆刻“**将军永垂不朽”是由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赵南起同志题词。纪念碑基座面积470平方米,四面各设立27级台阶,基座内部作为**烈士陵园展室,面积为295平方米,现在我们已着手设计展室内布展格局。陵园第四部分是**烈士墓,墓高6.14米,墓穴内面积27平方米,并绘制祥云图案,**烈士是满族人,烈士墓外观采用八角形,八角形代表着满族的八旗。安葬烈士遗骨选用的是大理石材质的石棺,石棺盖上雕刻党徽。待2013年6月14日**烈士诞辰百年之际,完成身首合葬后,将密封石棺与烈士墓。(石棺)陵园第五部分是由甬路和绿化组成,甬路面积共4600平方米,采用玄武岩与花岗岩交错铺设而成。陵园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包括围栏外宽4米的绿化带),围栏外围绿化主要以种植青千云杉为主,围栏内侧种植园艺黑松,花池由黑色花岗岩砌筑而成,将种植黑松雅型和造型柏树。陵园南北长164米,东西宽56米,围栏周长440米。**烈士陵园内有几组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分别是,烈士纪念碑高19.13米,烈士墓高6.14米,寓意是**将军出生于1913年6月14日;陵园南北长度(164米)加外围停车场宽度(30米),共194米,陵园主门宽12米,地面距门楣底沿高度8米;**烈士全身雕像2.7米,烈士纪念碑的27级台阶和烈士墓内部面积27平方米,寓意是**将军牺牲于1940年12月8日,年仅27岁。
第三篇: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解说词
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解说词
陈集乡烈士陵园位于陈集乡永佛村胡刘组,占地15000平方米。其主要职责是 “褒扬先烈,教育群众”。
园内安葬革命烈士86名,核实姓名的21名(含荆芡乡迁移3名),无名烈士65名。1948年冬,在淮海战役蚌西阻击战新马桥战场,我中原野战军某部一连,奉命在津浦铁路沿线阻击由蚌埠增援双堆集战场的国民党军辎重部队。战斗从凌晨持续到下午,战况极为惨烈,但在限定时间内,有效把敌人牢牢牵制在新马桥铁路沿线。一连连长苏书祥、战士张良信、杨书林、郭立东等108名烈士壮烈牺牲,他们的遗体被我当地支前群众用四轮大车拉到怀远县陈集乡胡刘等村安葬。
为褒扬烈士,教育群众,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2012初,陈集乡党委政府决定建设胡刘烈士陵园,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砌上围墙,修好道路,修建了烈士纪念碑、草坪墓、无名烈士墓。2013年6月,我们组织人员将散葬在全乡的烈士集中迁移安葬到了这里。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的主碑,它的碑身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警醒着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寄托着怀远人民对于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和敬仰之情。
现在我们沿着北侧的小路瞻仰另一块无名烈士纪念碑。
在蚌西阻击战的这场战役中,战斗打的非常惨烈,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就冲进敌群,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开展肉搏战,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跟上来,连长牺牲了,同志们强忍着悲痛继续冲锋,直到流进最后一滴血,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先辈们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富强 民族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2012年初陈集乡党委、政府为举行清明祭扫活动所建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当时,在这块碑的后面,有34座烈士墓,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由于自然原因和农民种地误碰,烈士墓前刻有烈士姓名和籍贯的木牌荡然无存,这些烈士就成了无名烈士。
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墓碑瞻仰区。
在迁移安葬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烈士的遗物确认了一部分烈士的姓名和籍贯,我们为他们统一建碑立墓。大家可以看到,墓碑上的文字非常的简短,这几行字,就是烈士们一生的写照。
这些烈士大部分是从陈集的庙前和西陈两个烈士墓遗址迁移过来。1948年冬,从新马桥战场上下来的一些伤员来到陈集养伤,一些伤员因为伤势过重,医治无效,牺牲了。在一天早上的八时许,从蚌埠方向飞来的两架敌机,绕着我们的庄子低空盘旋,随后,向我们发起了攻击和扫射,一些烈士就是这样牺牲了。他们牺牲后,我们陈集群众自发筹集棺材,用白布裹尸,并制作砖碑,把烈士的名字用非常工整的字体刻在砖头上,连同他们的遗物一同安葬。
现在,我们来瞻仰陈树胜烈士之墓。陈树胜烈士的遗孀现在仍然健在,已经95岁高龄了。他牺牲之后,他的战友也是表弟,把它牺牲的情况及安葬的地址告诉了家人,大跃进时期,他的妻子和女儿逃荒要饭来到陈集寻找亲人,来到这里才发现,表弟只告诉她是第三座坟,却没有告诉她是从东数起还是从西数起,因此,只能带着遗憾离开陈集。2013年,我们通过遗物确认了烈士身份,烈士的外孙来到陈集,带回外公的部分遗骨回家乡安葬。90多岁的老人,终于迎回了自己的丈夫。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苏书祥烈士。他是这次战役中牺牲连长,参加淮海战役之前,在济南战役中已经负伤了,战友和家人都劝他在家养伤,可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去打更大的战役,打完这一仗,我就回来和你们团聚”。1949年2月,家人等来的却是一张烈士证。2013年,我们确认了烈士的姓名和籍贯,陈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送烈士回家,宣传部吴英部长带队,蚌埠电视台全程跟踪采访,我们把烈士送回了山东德州市宁泽县。
现在,我们来瞻仰无名烈士墓。迁移安葬的过程中,有一些烈士,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信息,我们不知道他们牺牲的时候是17岁、18岁或是更小,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是在山东、河北、河南还是安徽,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革命烈士。现在,我们继续瞻仰无名烈士墓。迁移安葬过程中,我们看到,有的烈士没有了下肢和手臂,他们的身上留下很多子弹和弹片,可以想象当时战况的残酷和激烈。
现在,我们来瞻仰张良信烈士之墓。他和苏书祥同是山东德州宁泽县老乡,参军的时候只有十九岁,部队要走了,母亲拉着儿子的衣袖不愿松开。他安慰母亲说:“共产党是给穷人打天下的,我要跟着共产党走,等到革命胜利了,我就回来孝敬您,到时候,一定给您买一件大皮袄”。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永别。
在迁移安葬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很多烈士遗物和青砖上刻下的姓名有的虽然没有留下详细地址,但是后来我们又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核实,他们的名字都一一刻在淮海战役纪念碑上属于当时的渤海纵队。这些遗物暂存在乡政府,目前,陈集乡党委、政府正在谋划建立烈士纪念馆,建成之后,我们将把烈士遗物在馆内展出,向社会开放。
我们相信,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蚌西阻击战烈士陵园将永远和他们一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同时我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构建“自由平等 公正 发展”的和谐社会:长大后坚持“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美好形象:为创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第四篇:贺兰山绿林之州珍禽养殖场简介及解说词
贺兰山绿林之州珍禽养殖场简介
一、养殖模式和特点。主要是利用上千亩的林、草地放养,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养殖基地,主营贺兰山放养草原鸡、珍珠鸡、欧洲雁、灰雁、七彩野山鸡、草原土鸡蛋、珍珠鸡蛋、欧洲雁蛋及各类种苗。一是拒绝笼养圈养,坚持放养,实行全面野外放养,让其回归自然。二是在傍晚归巢时补喂农家玉米、米糠、麸皮、苜蓿草、蔬菜、蚯蚓及EM生物发酵秸秆料。三是在疾病预防上,杜绝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而采用中草药预防。这样鸡的活动量大,因而生长速度慢,一般晚上市2—4个月,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肉质结实有劲,味道独特鲜美。
二、雏苗来源和育雏。一是从广东、四川,山东等地购进优质雏鸡苗;二是自己孵化。刚出壳的小鸡苗,必须先在脱温室进行脱温,在此期间主要以正大、大北农的雏鸡饲料为主,再补喂一些蔬菜、黄粉虫、蚯蚓等。在此期间必须严格做好疾病预防和免疫,以使雏鸡健康生长。夏天一般21天,冬天要31天后就可脱温完成。
三、强化户外适应能力。经过脱温后,就把鸡苗全部放养在林带的圈舍,让其在户外先适应一周时间,主要是培养其归巢性和野外生存能力,在此期间就开始饲喂自己加工的微生物颗粒饲料。
四、采取全林、草地放养。经过一周的户外适应后,就全面进行野外放养,让其回归自然,自由采食树叶、野草、野菜、草籽、虫子、石子等,饮用深层井水,听音乐,在傍晚归巢时补喂一些农家玉米、秸秆、米糠、麸皮和蔬菜等。经过6——8个月的放养后,散养鸡活动量大,接受日照时间长,空气坏境好,便可以提供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肉质结实有劲、味道独特鲜美的散养鸡。
经过2年多的时间,我们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2013年,成立了银川市西夏区喜鑫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我们可以有效的组织当地的劳动力,进行五个统一:统一技术培训管理、供苗、预防、选购农作物饲料、销售。目前,绿林之洲珍禽养殖场饲养家禽10000只,提供就业岗位4人,带动养殖户20余家。2013年年销售额70—80万。绿林之洲合作社散养殖户共养38000多只,绿林之洲为他们提供鸡苗、技术、销售渠道,去年年销售额220万。
第五篇:贺兰山岩画导游词
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贺兰山岩画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贺兰山岩画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有“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朴实,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单,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仰有关。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立人的轮廓,双臂弯曲,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中心的造型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拜和敬仰,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姿秀逸,楚楚动人,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人民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跑的鹿,有双较突出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走兽,各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据考证,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延续时间可能达2000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相继,共同完成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信仰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贺兰口岩画的镌刻,有些是先凿后磨,线条光滑;有些是先勾轮廓,在加深线条。艺术表现手法古朴稚拙,向儿童笔下的形象。即刻画其所见,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与粗犷的神秘魅力。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行,想必大家一定受益匪浅。
贺兰山岩画导游词二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公里、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