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公共管理学院721《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4年7月8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公共管理学的视角、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涵盖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比例结构
政治学原理 约33 % 管理学原理
约33 % 公共部门经济学
约34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约20% 简答题
约30% 案例分析题
约25% 论述题
约25%
Ⅴ.考查内容
一、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的定义。2.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社会地位。
(二)政治学
1.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2.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
(一)利益与政治 1.利益的含义
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 2.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的含义;共同利益;利益矛盾。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们和作用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特性。2.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政治权力类型;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
(三)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的含义
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特性。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
(一)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特点。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政治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的类型。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统治的方式;政治统治的作用。
(二)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特征。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政治管理的职能;政治管理的类型。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
(一)国家 1.国家的涵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3.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主要国家机构。
(二)政党 1.政党的含义
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政党的类型;政党的作用。2.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三)政治社团 1.政治社团的含义
政治社团的定义;政治社团的特征。2.政治社团的类型
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
(一)政治心理 1.政治心理的含义
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特点。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政治心理的基础;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心理的类型;政治心理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的含义
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的特性。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政治思想的结构;政治思想的类型。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政治思想的作用。
(三)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的特点。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六、政治发展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涵义
革命与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特征。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政治革命的类型;政治革命的方略。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革命的方式;政治革命的作用。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的定义;政治改革的特征。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政治改革的目标;政治改革的方式。综合性改革方式和多项分进式改革方式 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改革的条件;政治改革的作用。
(三)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的含义
政治民主的定义;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2.政治民主的类型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内涵。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管理和管理学
(一)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基本特征 3.管理学的概念 4.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学派。2.管理学的发展特点。
八、决策
(一)环境研究
(二)决策理论 1.决策的含义和类型 2.决策的一般步骤
决策过程或决策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行动方案的选择。
3.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
(三)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1.计划的含义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 一项活动。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5W1H法。
2.计划的功能
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预防意外情况对行动造成的干扰,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与计划的功能相联系的是计划的部门职能,具体有四项。
九、组织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含义
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性。组织的特点: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2.组织的类型
分类的根据。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
(二)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设计的含义
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发展的阶段。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3.组织设计的内容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组织职位设计、组织职权设计。
(三)人员的配备
1.人事工作的定义
2.人员的选聘和提升
3.绩效评估
4.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组织结构整合
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配合2.集权和分权的合理配置
3.直线管理和参谋的有机结合4.委员会的正确采用
(五)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2.组织文化的类型
3.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的四种主要功能。
十、领导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领导的实质是追随与服从。领导的构成。领导艺术的特征及其与权术的区别。
2.权力的构成
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正确用权的基本原则。
3.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及特征。管理史上有代表性的素质理论。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
(二)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1.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一Y理论。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管理方格论: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菲德勒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目标理论。维克多佛罗姆和菲利普·耶顿的领导者参与模型;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
(三)激励
1.激励的含义
激励是说明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工作中的激励,即管理学中的激励概念。激励含义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激励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划分为早潮激励理论和当代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等。
2.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3.激励理论
维克多·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激励理论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激励的模式
(四)沟通
1.沟通的特点与功能
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沟通与领导的关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电子沟通。
2.沟通过程与流向
沟通过程及影响沟通的因素。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沟通中的焦虑与过滤。
3.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沟通媒介的丰富性。小道消息的特点、功能及管理方法。
4.善于倾听
讲话和倾听是沟通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听和倾听的区别。倾听的指南和检验倾听的试验规则。托尼·亚历山德拉关于听众的分类。
十一、控制
(一)控制的含义与类型
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要确保组织的所有活动与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相一致,从而使得活动更加有效的管理活动。控制的目的。控制与计划的关系。经典控制模型。控制的三项功能。
2.控制的类型
事前控制、现场(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任务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
3.有效控制的要求
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二)控制过程
1.确立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
3.纠正偏差
(三)控制方法
十二、市场与政府
1.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2.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十三、公共经济理论
(一)外部效应理论 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二)公共物品理论 1.公共物品的特性与判定
2.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物品的区别与需求分析 3.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 4.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其供给
(三)公共选择理论
1.政治均衡的概念与投票决策中的政治均衡 2.政治行为的分析
十四、公共支出
(一)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1.公共支出的分类 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的影响
(二)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1.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2.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十五、预算与收入
(一)公共部门预算
1.预算的原则与基本预算制度 2.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二)公共收入
1.公共收入的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2.税收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作用 3.公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三)税收原则理论 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过程
2.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及其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3.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内容 4.税收原则政府归纳
(四)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1.税种分类 2.税制结构设计
(五)税收制度 1.所得课税 2.财产课税 3.商品课税
(六)税收效应分析 1.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 2.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十六、公共财政制度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4.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
(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 1.财政分权理论
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划分 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与特点 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 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第二篇:公共管理学院
八、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下设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劳动经济学硕士专业。
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含在读)10人。承担自学考试公共事业管理助学专业的主考任务,现有自考助学专业在校生300多人。
招生咨询地点和电话:综合楼403室83495972
助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策划、组织、协调、指挥、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中起点本科(四年制)
主要课程设置:
专科段: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管理学原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实践)、公共关系实务(含实践)、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含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领导科学、政治学概论、管理心理学
本科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
(二)、公务员制度、市政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学、社区治理(实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含实践)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第三篇:注册环境保护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I.工程科学基础 一.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1.2 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1.3 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 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1.5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1.6线性代数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1.7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
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 分布; 分布; 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二.物理学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喇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三.化学
3.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 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3.2溶液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3.5 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
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四.理论力学 4.1 静力学
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4.2 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3 动力学
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 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五.材料力学
5.1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5.2 拉伸和压缩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5.3 剪切和挤压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5.4 扭转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5.5 截面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5.6 弯曲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5.7 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5.8 组合变形
拉/压--弯组合、弯--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5.9 压杆稳定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
六、流体力学
6.1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
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磨檫定律;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6.2 流体动力学基础
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运用。6.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减小阻力的措施。6.4 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管道的串联和并联。6.5 明渠恒定流
明渠均匀水流特性;产生均匀流的条件;明渠恒定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明渠恒定均匀流的水平力计算。6.6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
土壤的渗流特性;达西定律;井和集水廊道。6.7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法。
II.现代技术基础 七.电气与信息 7.1电磁学概念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流与磁场;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洛仑兹力。7.2 电路知识
电路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等效电源定理;迭加原理;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阻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描述;复数阻抗;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交流电路功率;功率因数; 三相配电电路及用电安全;电路暂态;R-C、R-L电路暂态特性;电路频率特性;R-C、R-L电路频率特性。7.3 电动机与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启动、反转及调速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 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7.4 信号与信息
信号;信息;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信息;模拟信号描述方法;模拟信号的频谱;模拟信号增强;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变换;数字信号与信息;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演算;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
7.5 模拟电子技术
晶体二极管;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与阻抗变换;运算放大器;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运算放大电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器电路;二极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7.6数字电子技术
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简单组合逻辑电路;D触发器;JK触发器 数字寄存器;脉冲计数器。7.7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特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控制系统;总线;数模/模数转换;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特征;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分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7.8 信息表示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二进制编码;数据单位;计算机内数值数据的表示;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信息及其主要特征。7.9 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发展;进程和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管理;网络服务。7.10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组成;网络分类; 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应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密。
III、工程管理基础
八.法律法规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法律责任。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其他规定。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费用。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8.8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8.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总则;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质量保修。8.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九.工程经济
9.1 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息及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应用。9.2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项目的分类;项目计算期;财务效益与费用;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总投资形成的资产。9.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
9.4 财务分析
财务评价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基准收益率。
9.5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和效益;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
9.6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分析图);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图)。9.7 方案经济比选
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最低价格法);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9.8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9.9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原理;实施步骤。
十、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10.1 流体动力学
恒定流动与非恒定流动 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 实际流体的运动方程式 柏努利方程式及其使用条件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总压线和全压线 10.2 流体阻力
层流与紊流、雷诺数 流动阻力分类 层流和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减少局部阻力的措施 10.3 管道计算
孔口(或管嘴)的变水头出流 简单管路的计算 串联管路的计算 并联管路的计算 10.4 明渠均匀流和非均匀流
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 明渠水力最优断面和允许流速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 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 缓流、急流、临界流及其判别准则 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基本微分方程 10.5 紊流射流与紊流扩散
紊流射流的基本特征 圆断面射流平面射流 10.6 气体动力学基础
压力波传播和音速概念 可压缩流体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渐缩喷管与拉伐管的特点 实际喷管的性能
10.7 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
流动相似 相似准则 方程和因次分析法 流体力学模型研究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0.8 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 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 管路系统特性曲线 管路系统中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工况调节 离心式泵或风机的选择 气蚀 安装要求
十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1.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的分类、命名、特点
病毒的特点、分类和繁殖过程 病毒的去除 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繁殖 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的分类、结构和生理功能 11.2 微生物生理
酶的催化特性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营养类型的划分 呼吸类型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11.3 微生物生态
土壤微生物生态 空气微生物生态 水体微生物生态 水体自净过程 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 11.4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硫循环 磷循环 11.5 污染物质的生物处理
好氧活性污泥 好氧生物膜 厌氧消化 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十二、环境监测与分析
12.1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监测方法的选择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监测点的设置 采样与样品保存 分析测试误差和监测结果表述 质量控制方法 12.2 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
重点污染因子(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磷酸盐、石油类、挥发酚、重金属等)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12.3 大气和废气监测与分析
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质的监测 颗粒物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监测 12.4 固体废弃物监测与分析
固体废弃物有害特性监测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12.5 噪声监测与测量
声源测量和声环境噪声测量
十三、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
13.1 环境与生态评价
环境与环境系统 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 环境背景值环境目标 环境容量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环 环境质量指数 13.2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管理 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与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批原则 13.3 环境与生态规划
环境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 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预测内容、预测方法 环境规划的制定的程序 我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及八项制度
十四、污染防治技术
14.1 水污染防治技术
水质指标 水体与水体自净 水环境容量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 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14.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气象要素、大气结构和组成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烟气抬升高度与烟囱高度计算 燃烧与大气污染 颗粒污染物防治方法 气态污染物防治方法 14.3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产生与管理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固体废物热处理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4.4 物理污染防治技术
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振动防治技术 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
十五、职业法规
15.1 环境与基本建设相关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
15.2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 15.3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基础考试
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说明 上午段:
Ⅰ.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
数学基础 24题 理论力学基础 12题 物理基础 12题 材料力学基础 12题 化学基础 10题 流体力学基础 8题
Ⅱ.现代技术基础(共28题)电气技术基础 12题 计算机基础 10题 信号与信息基础 6题
Ⅲ.工程管理基础(共14题)工程经济基础 8题 法律法规 6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120题,每题1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下午段:
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10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6题 环境监测与分析 8题 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 8题 污染防治技术 22题 职业法规 6题
合计60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上、下午总计180题,满分为240分。考试时间总计为8小时。
《2009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编写,与2007~2008考试大纲相比,2009年公共基础考试大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重新划分成:工程科学基础、现代技术基础和工程管理基础三个考试单元。其中工程科学基础除数学和物理学考试题量未变外,其余四个基础课的试题均减少2~3题。现代技术基础将原来的电子电工和计算机两部分内容整合为电气和信息,并首次增加信号与信息以及网络知识的考点,表现在信号和信息部分增设6个题目。工程管理基础部分新增建筑法律法规相关内容,有6个考题需要解答,而工程经济部分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为了紧密结合2009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的新变化,对考生进行复习指导,顺利通过考试,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统一策划,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有丰富教学和工程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题集》。本书在内容组织和题目设计上,力求覆盖考纲的考点要求,贴近考试内容和题型(依据考试题型,例题和习题全为四选一的题型)。
第四篇: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反思双汇“瘦肉精”这一食品安全事件,如何真正落实政府监管责任? 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流向了双汇。河南济源双汇肉制品被央视3.15曝光含“瘦肉精”后,双汇集团在5天时间里,两次发表声明,对“瘦肉精”事件表示道歉,并对济源双汇作出停产,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免职处理,同时,对济源双汇所销售的肉制品实行召回。
事实上,“双汇瘦肉精”事件暴漏监管漏洞。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同时,也是政府监管体制的制约。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下,兽药的使用为农业部门下属的兽药监察机构监管;饲料的生产、交易由质检机构、工商部门分别监管;农业部门对饲料安全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对饲料市场进行抽检,生猪养殖过程的监管归属农业部门下属的畜牧厅、局或乡畜牧站;生猪的市场流通和生猪屠宰环节由国家质检局的动检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众多的监管机构在机构分属上存在交叠重合的现象,造成监管责任不清,主体不明,易导致对总体监管水平的损害。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责任主体不明确。
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法律法规滞后,查禁工作缺乏法律依据。由于生产、使用、经营“瘦肉精”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在国家已有法律中涉及载明的较少,如在《药品管理法》中明确禁止药品生产企业向非医疗机构和个人出售药品和医药原料,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明确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禁止添加激素类药物,屠宰加工企业只对肉猪的病情和疫情进行检疫,至于是否含有“瘦肉精”则不在检查的范围之内,在肉品销售市场的流通中,也只看有没有病情疫情检疫,不看是否有没有“瘦肉精”的检测。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开展安全检测抽样,目前尚缺乏比较明确的法律依据。加工、销售企业对“瘦肉精”的防范意识十分淡薄。这些都是已有法律不够完善的地方。
从“双汇”事件看我国瘦肉精治理。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有相关媒体怀疑,连双汇这样的龙头企业也触及食品安全底线,喂食瘦肉精可能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如果此事属实,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演变成类似奶粉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行业重新洗盘。安全问题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此次事件的导火索,双汇公司,其品牌形象必将严重受损,而出事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属于双汇控股公司,河南济源的整改也将直接延缓双汇整体上市的进程。可见,此次事件对于畜产品加工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如何做好进一步的治理工作显得相当棘手。
而相应的针对措施的话,也就是如何真正的落实政府监管责任,我认识有如下几条:
一、制定相关的标准法规,加强执法监督。
早在1987年,欧盟、美国已宣布禁止使用瘦肉精作为兽用饲料添加剂。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规定“瘦肉精”可用于食用动物的促生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盐酸克伦特罗最高残留限量为:肉0.2μg/kg,肝脏0.6μg/kg,肾脏0.6μg/kg,脂肪0.2μg/kg,奶0.05μg/kg。欧盟成员国已将盐酸克伦特罗残留作为肉品进口必检项目,因而这也成了WTO成员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中国农业部在1997年3月以[农牧发(1997)3号文]严令禁止
肾上腺能激动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外非法使用情况仍非常严重。中国农业部、国家经贸委等多个部门以农牧发[2001]14号文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的违法行为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查处此类产品的非法滥用。但目前,实施效果仍不是很理想,我们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二、加强部门配合,从源头杜绝瘦肉精流入市场。
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整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查禁“瘦肉精”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部门多,解决“瘦肉精”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抓源头。需要加强各部门合作,齐心合力,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打防并举,各负其责,共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同时签订有关责任状,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只有各部门共同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违禁药品源头、饲料和养殖环节、屠宰和销售环节的整治,才能切实保障畜产品安全。
三、加大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整治投入。
政府应从财政拿出专门的经费,确保查禁“瘦肉精”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六十六条明确规定,检测单位在监督取样中不得向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否则当事人将会被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和提高检测频率。应把药物残留检测和监督管理的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使查禁工作能顺利开展。由于瘦肉精监测成本高,难度大,因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方面用于检测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用于先进检测器材的采购。除了技术硬件的改善,还需要更多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监管工作,争取将抽检的频率提高一个层次。
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打击力度。
饲料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机制,加强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如发现有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非法使用或经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应依法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从严处罚。对生猪屠宰场、肉品销售市场检测到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或肉品,应予以销毁,并追溯来源。对饲养场(户)“瘦肉精”残留检测为阳性的生猪,其同群猪必须滞留1个月后,经检测合格才能出栏。对生猪收购贩运环节管理,要建立产地责任和销区准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将生产、经营和消费三方利益联合起来。要加大检测力度,不给违法者留任何缝隙。对涉嫌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相关人员,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将执法力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对违法者产生真正的威慑作用。
最后,希望“双汇”事件可以给肉类加工行业一个警示,虽然生产的是加工品,但对于原料的来源,即整个生产链的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五篇: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指为了科学地、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整体。
12.公共部门生产力:公共部门生产力是一个反映公共部门总和管理能力与管理绩效的总和指标,它是指公共部门在一定的政治目标下,通过各项生产力要素或资源的投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效果。
13.电子化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服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率、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
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计划,它是由政府提出并经国家权利机关法定通过的具有法律权威性质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的计划或概算。
2、财政管理财政管理作为国家的理财活动,指得是政府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调整和监督。它是一种宏观性的财政管理,是国家对财政资金运动的一种管理控制活动。
3、公共信息所谓公共信息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收集、传递、整理和发布的各种信息的总称,其载体形式多为各种法规、文件、决策、批示、报告、公告等。
4、绩效评估 P260 绩效评估是依据绩效指标,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5、绩效管理所谓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12、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答:网络信息、政府公开、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务。
6、服务型政府P343何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3、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P198具体来说,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合理分配财政资金
(三)协调平衡
(四)审计监督和检查 财政合理的运行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财政的服务对象决定的。首先,公共财政合理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次,公共财政合理必须坚持节约的原则。第三是坚持兼顾性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4、信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P230-232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对公共管理者的影响(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开阔了公共管理者的视野。另一方面,信息化促使公共管理者对自我全面发展的需求增加。)(二)信息技术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三)信息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从这一点看,信息技术发展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和公共决策的效率展开的。)(四)信息对公共管理方法的影响(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增多和信息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办公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五)信息对公共管理公文的影响(电子公文具有许多与传统公文不同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系统依赖性。(3)载体的无信息性。
(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对公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件记录的原始性、凭证性受到冲击。(2)重要原始文件可能会流失。(3)电子文件的载体有磁盘、光盘等,材料的老化变质、计算机病毒的侵害等会很容易地抹掉电子文件上记录的信息。)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次重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影响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4.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以人为本
7、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标准)。P264-266
(一)经济(economy)与其他任何组织管理一样,公共管理要遵循经济原则,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经济指标本身并不关注服务的质
量或效果问题,因而单一使用经济衡量不能满足绩效评估的要求。
(二)效率(efficiency)公共部门的效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效率,即生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二是配置效率,即组织对公共要素和资源组织安排上的效率。
(三)效益效益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效益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就公共部 门而言,主要是指管理活动的产出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以及这种产出对既定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多大贡献。
(四)公正我们认为公共管理的绩效的公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部门制度和规则的公正、平等。二是行政程序和政府行为的公正合理。三是公共政策的公正。总之,这四种标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体系:在经济标准内,考虑成本与资源;在效率标准内,考虑资源与产出;在效益标准内,考虑产出与结果;在公正标准内,考虑某种产出及其相应的结果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9、信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P230-232答:
1、信息对公共管理者的影响;
2、信息技术对公共组织的影响;
3、信息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4、信息对公共管理方法的影响;
5、信息对公共管理公文的影响;
10.理伦理弱化的原因与对策。P310—315我们认为,公共管理伦理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导向上的错误和实践轨道的偏离两大面。
(一)理论导向的错误
1、公共行政的“价值中立”
2、对效率的偏爱和追求
3、“公共选择派”的理论
(二)实践轨道的偏离
1、过分依赖外部控制
2、公共管理产出的特点 要改变公共管理中伦理弱化的现象,改善公共管理的效果,必须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1、要充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2、强化公共管理人员的自律意识
3、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4、改进教育方法
(二)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
(三)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
1、加强和改善法律监督
2、加强公共管理监督和党内监督
3、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4、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
11、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迎接信息化、全球化以及国际竞争的挑战,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国内社会问题,化解政府的诸多弊病,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运动,这场运动被学者胡德称为新公共管理活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非洲,标志着一个政府改革新时代的来临。当代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在某种角度上讲,新公共管理是政府回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具体来讲,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动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出现危机
(二)财政状况的恶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四)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内容(理念)是什么?新公共管理并非是一个严格界定的概念或统一的模式,而是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所采取的政府改革信条的一种统括。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二)强调政府的权力分散化
(三)重视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引进
(四)强调公共服务要以“顾客”为导向
(五)重视公共管理的结果与产出
(六)重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17、简述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如何进行公共伦理的建设?)
(1)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2)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3)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4)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
5、公共财政管理有哪些特征?
P197答: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改革性;收支的平衡性和时间性。
10、电子化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P244-245答:作用:
1、拓展政府服务空间,优化政府服务手段;
2、扩大公民参政通道,更新参政技术手段;
3、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促进公共管理公开;
4、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政府整体工作水平,促进政府改革。
13、21世纪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一)以民为本,确立民主行政典范
(二)合理定位,塑造公共服务精神
(三)知彼知己,善用市场机制优势
(四)内外结合,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五)放松管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六)适度分权,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七)弹性设计,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八)完善法治,更新政府治理模式
简答题: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1)管理理念不同(2)管理内容不同(3)管理模式不同(4)管理方法不同(5)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
2、试述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对策。
(可用于案例分析)(1)加快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和科学化(2)合理划分各级党委与政府的认识管理权限
(3)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观念(4)健全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5)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监督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1)实行了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2)具有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3)实行新陈代谢机制(4)实行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5)完善法制化管理
6、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P198答:任务:1)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合理分配财政资金;3)协调平衡;4)审计监督和检查。原则:首先公共财政合理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次,公共财政合理必须坚持节约的原则,坚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事的原则,它是通过一整套科学、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各项资金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7、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
P208-210 答:内容:公共财政产生的前提是市场经济,它产生与发展的事实上也就是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代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财政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存在“市场失灵”。所以,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不好的领域,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当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启示:
1、公共财政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
3、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4、公共财政的分配规模应由市场来决定;
5、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
6、公共财政是由“公共”对之规范、决定和制约的财政。
8、简要说明什么是电子政务?
主要包括(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3)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11、试述我国推行电子化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P249答:一)从人的方面来看:
1、对电子化政府建设认识不足,缺少心理和理论上的准备。
2、国家对电子化政府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
3、人员素质问题。
二)从客观环境、制度及技术等方面来看:
1、数字洪沟问题;
2、安全与保密问题;
3、网站建设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
13、简述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1)绩效评估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2)绩效评估有利于明确公共部门的责任,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3)绩效评估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推动公共部门建立起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4)绩效评估有利于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套。
1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标准)。P264-266 答:
1、经济(economy)与其他任何组织管理一样,公共管理要遵循经济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在追求尽可能大的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2、效率(efficiency)包括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3、效益effectiveness):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管理绩效中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4、公正equity):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部门制度和规则的公正、平等。二是行政程序和政府行为的公正合理。三是公共政策的公正。
15、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困难及原因。P276-278 答:主要困难: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所受的限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问题:评估对象难以量化、评估目标难以精确、评估标准难以确定、评估信息难以完备;公众监督难以奏效。原因:公关部门存在垄断性特点、公共部门目标的特点;公共部门产出的特点、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公共部门内部管理机制的特点。
16、简述推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P280-282答:
1、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
2、争取高层的支持和承诺,确保评估的合法、有效;
3、加强绩效评估立法工作,促使绩效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
4、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确保绩效评估的准确性;
5、采用先进评估技术、培养评估人才,确保评估的科学化。
18、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公共管理伦理主要内容的理解。(1)公共管理理想;(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可有所侧重,并结合现实问题。)
20、公共管理伦理弱化的原因与对策。答:公共管理伦理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导向上的错误和实践轨道的偏离两大方面。因此,要改变公共管理中伦理弱化的现象,改善公共管理的效果,必须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加强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研究等。
19、简答:公共权力悖论的产生与解决。P304 公共权力的基础是人民,公共权力设立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然而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的权力更大,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理论上是公共力量的实体化,但实际上是社会的异化,总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解决: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与约束,对其课以相应的责任,使权力与责任达到平衡。必须表达公共意志,拒绝私人意志的入侵;必须维护公共利益,排斥自身利益的膨胀;必须试试公共行为,避免权力的暗箱操作。
1.简答题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6)管理理念不同(7)管理内容不同(8)管理模式不同(9)管理方法不同(10)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
2、试述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对策。(可用于案例分析)(6)加快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和科学化(7)合理划分各级党委与政府的认识管理权限(8)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观念(9)健全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10)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监督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6)实行了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7)具有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8)实行新陈代谢机制(9)实行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10)完善法制化管理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次重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影响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 3.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以人为本
5、公共财政管理有哪些特征?P197答: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改革性;收支的平衡性和时间性。
6、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和原则。P198答:任务:1)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合理分配财政资金;3)协调平衡;4)审计监督和检查。原则:首先公共财政合理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次,公共财政合理必须坚持节约的原则,坚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事的原则,它是通过一整套科学、严格的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各项资金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7、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P208-210 答:内容:公共财政产生的前提是市场经济,它产生与发展的事实上也就是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代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财政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存在“市场失灵”。所以,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不好的领域,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当调节,对市场进行干预。
启示:
1、公共财政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
3、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4、公共财政的分配规模应由市场来决定;
5、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
6、公共财政是由“公共”对之规范、决定和制约的财政。
8、简要说明什么是电子政务?主要包括(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3)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9、信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P230-232答:
1、信息对公共管理者的影响;
2、信息技术对公共组织的影响;
3、信息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4、信息对公共管理方法的影响;
5、信息对公共管理公文的影响;
10、电子化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P244-245答:作用:
1、拓展政府服务空间,优化政府服务手段;
2、扩大公民参政通道,更新参政技术手段;
3、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促进公共管理公开;
4、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政府整体工作水平,促进政府改革。
11、试述我国推行电子化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P249 答:一)从人的方面来看:
1、对电子化政府建设认识不足,缺少心理和理论上的准备。
2、国家对电子化政府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
3、人员素质问题。二)从客观环境、制度及技术等方面来看:
1、数字洪沟问题;
2、安全与保密问题;
3、网站建设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
12、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答:网络信息、政府公开、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务。
13、简述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5)绩效评估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6)绩效评估有利于明确公共部门的责任,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7)绩效评估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推动公共部门建立起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8)绩效评估有利于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套。
1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标准)。P264-266 答:
1、经济(economy)与其他任何组织管理一样,公共管理要遵循经济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在追求尽可能大的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2、效率(efficiency)包括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3、效益(effectiveness):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管理绩效中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4、公正(equity):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部门制度和规则的公正、平等。二是行政程序和政府行为的公正合理。三是公共政策的公正。
15、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P276-278 答:主要困难: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所受的限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问题:评估对象难以量化、评估目标难以精确、评估标准难以确定、评估信息难以完备;公众监督难以奏效。原因:公关部门存在垄断性特点、公共部门目标的特点; 公共部门产出的特点、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公共部门内部管理机制的特点。
16、简述推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P280-282答:
1、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
2、争取高层的支持和承诺,确保评估的合法、有效;
3、加强绩效评估立法工作,促使绩效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
4、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确保绩效评估的准确性;
5、采用先进评估技术、培养评估人才,确保评估的科学化。
17、简述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如何进行公共伦理的建设?)
(1)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2)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3)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4)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
18、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公共管理伦理主要内容的理解。
(论述)(1)公共管理理想;(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可有所侧重,并结合现实问题。)
19、简答:公共权力悖论的产生与解决.P304 公共权力的基础是人民,公共权力设立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然而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的权力更大,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理论上是公共力量的实体化,但实际上是社会的异化,总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解决: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与约束,对其课以相应的责任,使权力与责任达到平衡。必须表达公共意志,拒绝私人意志的入侵;必须维护公共利益,排斥自身利益的膨胀;必须试试公共行为,避免权力的暗箱操作。
20、公共管理伦理弱化的原因与对策。
答:公共管理伦理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导向上的错误和实践轨道的偏离两大方面。因此,要改变公共管理中伦理弱化的现象,改善公共管理的效果,必须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加强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