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19年5月——1923年5月)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的革命有深远的影响。
1920年8月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922年7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922年初到1923年春 全国出现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924年1月20日至30日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1925年5月15日 五卅运动。1925年 广州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1927年春 北伐军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重大胜利。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 工农运动出现高潮。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
1927年7月15日 武汉国民党决定同共产党决裂,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点。1927年10月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192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2月9日 在中国北方局的领导下,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5年12月17日至15日 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5月2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延安举行。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了全面抗战的方针。1937年 中国共产党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布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成立。
1937年8月至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南方8省14各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极大的振奋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1940年8月12日 百团大战。
1941年至1942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1942年 整风运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6月 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7月至9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布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
行。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上旬 中共中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展了抗美援朝的运动。1950年冬至1953年春 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6日至9日 中国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51年12月—1952年下半年 全国开展大规模的“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月起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1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956年底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1966年5月)
1956年9月15日至2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57年4月至1958年夏 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8年底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冬 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9月24日至27日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6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969年4月1日至24日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71年9月13日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28日 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75年1月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1976年10月6日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97年9月)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979年1月18日至4月3日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980年2月23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年9月1日至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3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3年10月11日和12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9月18日至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989年6月23日和24日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9年11月6日至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1990年3月9日至12日 中共中央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90年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1年2月12日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子明、王军涛等1989年政治**主谋人员依法判决。1991年3月25 日至4月9日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1991年11月25日至29日 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在京召开。1992年1月21日至24日 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1992年初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1992年10月1日 北京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庆典。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1993年8月 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和工作重点。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4年1月24日至29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
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1995年5月23日 我国外交部就美国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宣布允许李登辉对美国进行所谓的“私人访问”一 事发表声明,并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
1995年6月28 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关于追授孔繁森同志“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的决定。1995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995年11月6日至8 日 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在谈到干部教育问题时强调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996年10月7日至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 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7月1日 中国政府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7年9月6日至9日 中共十四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作了充分准备。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党的十五大在北京举行。1998年2月25至26日 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98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1999年7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论大法”的通知》。1999年9月19 日至22日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999年12月2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2000年2月21 日至25日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000年10 月9日至11日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4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新出版在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达到400多种。比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觉醒》、《湘江评论》等。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编辑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 大革命的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充分说明: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虽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人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贡献。
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个人口占人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剥削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前进的信心。中国革命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结果。对此,中华民族的每一代儿女都应加倍珍视它、爱护它,必要时甚至用生命来捍卫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使年轻的共和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的封锁和颠覆活动。在国内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变化。在1956年9月淫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党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由于生产落后而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此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中,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4.9倍。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1957年,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毛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夸大了确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致使在不少场合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1976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其中包括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真正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依靠群众和深思熟虑的拨乱反正,开始了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使用权党重新加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上来。
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二大,至今为止的21年的时间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共产党已发展成为有4800万党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象战争年代一样,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共产党不愧为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诚然,在改革中不少艰难险阻,也不可能没有失误,在我们党内的一部分人身上也还存在着风气不正的问题和腐败现象,但是我们党能面对现实,认真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这正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之处。我们党定能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富强的大业。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19年5月——1923年5月)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的革命有深远的影响。
1920年8月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922年7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922年初到1923年春 全国出现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924年1月20日至30日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1925年5月15日 五卅运动。
1925年 广州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1927年春 北伐军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重大胜利。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 工农运动出现高潮。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1927年7月15日 武汉国民党决定同共产党决裂,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点。1927年10月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192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2月9日 在中国北方局的领导下,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5年12月17日至15日 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5月2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延安举行。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了全面抗战的方针。1937年 中国共产党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布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成立。
1937年8月至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南方8省14各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极大的振奋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举行。1940年8月12日 百团大战。
1941年至1942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
1942年 整风运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945年8月 重庆谈判,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6月 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
1947年6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7月至9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布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上旬 中共中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展了抗美援朝的运动。
1950年冬至1953年春 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6日至9日 中国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51年12月—1952年下半年 全国开展大规模的“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月起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1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6年底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9月—1966年5月)
1956年9月15日至2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57年4月至1958年夏 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8年底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冬 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9月24日至27日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6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969年4月1日至24日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71年9月13日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2月28日 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75年1月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1976年10月6日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1997年9月)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979年1月18日至4月3日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年9月1日至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3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1983年10月11日和12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1984年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9月18日至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9年6月23日和24日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9年11月6日至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1990年3月9日至12日 中共中央十三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90年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1年2月12日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子明、王军涛等1989年政治**主谋人员依法判决。
1991年3月25 日至4月9日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在京举行。
1991年11月25日至29日 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在京召开。
1992年1月21日至24日 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1992年初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1992年10月1日 北京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庆典。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1993年8月 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和工作重点。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4年1月24日至29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
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1995年5月23日 我国外交部就美国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宣布允许李登辉对美国进行所谓的“私人访问”一 事发表声明,并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
1995年6月28 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关于追授孔繁森同志“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的决定。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995年11月6日至8 日 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在谈到干部教育问题时强调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996年10月7日至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 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7月1日 中国政府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7年9月6日至9日 中共十四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党的十五大在北京举行。
1998年2月25至26日 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98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1999年7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论大法”的通知》。1999年9月19 日至22日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99年12月2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2000年2月21 日至25日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2000年10 月9日至11日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2年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2年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32年
1月9日 中共临时中央作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把中间派别断定为中国革命的“最危险的敌人”,“应该以主要的力量来打击”;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党的第一等的任务“是用最大的力量去开展城市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响应配合红军的行动。号召群众武装起来,“推翻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政府”。上年12月6日,中央即曾指示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1月1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进攻赣州的训令。从2月4日至3月7日,历时33天,赣州久攻不克,红军反遭重大伤亡,丧失了扩大根据地和红军的有利时机。
1月28日 日本军队在上海发动进攻。国民党驻军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市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动员各界群众大力支援十九路军抗战。2月中旬,张治中率领第五军到上海与第十九路军共同作战。上海和全国许多地方兴起支援淞沪抗战的群众运动。蒋介石、汪精卫联合掌权的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极力破坏淞沪抗战,镇压抗日运动。5月5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与日本签订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在上海至苏州、昆山地区无驻兵权。但日军可在上述地区暂驻“若干”军队。5月6日,上海各民众团体联合会通电全国,反对国民党出卖上海,反对对日屈辱协定。9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通电反对《淞沪停战协定》。23日,国民党政府军委会下令调第十九路军到福建“剿共”。
2月3日 茅盾、鲁迅、叶圣陶、郁达夫、丁玲、胡愈之、陈望道、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文化团体支援中国抗日斗争。
2月26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表为取得上海战争的胜利告全国民众宣言,不仅拒绝同抗日反蒋的各派进行联合,而且提出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并由这个委员会召集工农兵和其他劳苦民众的代表会议,建立民众政权的“左”倾错误纲领。
3月 湘鄂西的红三军(由红二军团改编)在襄北作战,粉碎了敌军的“清剿”计划,歼敌二个旅一个团六个营。随着斗争的胜利,红三军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
3月9日 日本扶清废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改称“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改称“皇帝”。
3月中旬 赣州战役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的江口召开会议,总结围攻赣州的经验教训,讨论中央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红军应集中力量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比较好、地形条件比较有利的赣东北方向发展,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广大地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正确战略方针。然而中央局多数人坚持临时中央的主张,力主红军主力夹赣江而下,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为此,决定将中央红军分成中路军(后称东路军,即第一、五军团)和西路军(第三军团),分别作战。
是年春 刘少奇因坚持正确的工人运动的策略方针,被中共临时中央指责为“一贯的机会主义路线”,被撤销中央职工部部长职务。在这以前,刘少奇曾同“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领导者在工人运动的策略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论。他不赞成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组织赤色工会,反对不顾客观条件而硬要进行工人群众的斗争,主张利用一切合法的机会开展工人运动。
4月20日 由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攻占漳州,俘敌一千六百余人,缴枪二千余支、飞机两架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并筹得大批经费。
5月20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致苏区中央局电,批评自苏区党代会(即赣南会议)后的中央苏区工作,说苏区党代表大会“对于政治情势估计不足,因此,对于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及进攻的路线,缺乏明确的肯定的指出”。指示电再次强调“目前应该采取积极的进攻策略”,“夺取一二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的一省数省的胜利”。6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长汀召开会议,讨论贯彻中央5月20日指示电,作出《关于争取和完成江西及其邻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的决议——苏区党大会前后工作的检阅及中央苏区党的目前中心任务》,承认中央的批评是正确的。
6月 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通过《革命危机的增长与北方党的任务》、《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苏区的决议》、《关于北方各省职工运动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决议》。在这些文件中,临时中央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可能,竭力批判所谓“北方落后论”,要求在山西、河南、河北,甚至东北三省通过发动兵变和工农运动,立即创造“北方苏维埃区域”。
夏 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发展到三十余万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从1931年10月起,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进行武装抵抗。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对其发生了一定影响。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作战,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日义勇军最后虽遭到失败,但为后来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打下了一定基础。
7月 蒋介石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6月9日,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剿匪”会议,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围剿”,先“围剿”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然后移兵“围剿”中央根据地。7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分左右两路向鄂豫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由于红四方面军在前几次反“围剿”中连续取得重大胜利,加上红三军在襄北作战的胜利,直接威胁武汉,所以敌人用三十多万兵力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用十多万兵力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抗击,8月在七里坪给敌以重创。由于张国焘在战略指导上的错误和在苏区推行“左”的政策,以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虽英勇奋战两个月,歼敌近万人,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0月10日,中央分局在黄安县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下的武装重建二十五军坚持斗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三军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导下,虽英勇反击,但终未打破敌人“围剿”,于10月退出洪湖地区,向湘鄂川黔实行战略转移。
8月27日-9月15日 共产国际执委召开第十二次全会。会议认为“在中国,已经有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应“采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组织群众,进行民族革命解放战争。
10月上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并讨论如何应敌的问题。毛泽东在2、3月间曾反对红军攻打赣州等中心城市。在赣州战役失利后,他不赞成向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方向发展,而主张向敌人统治较弱、党和群众的力量较强的赣东北方向发展。会议集中批评了毛泽东的这一正确主张,他被指责为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并且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也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会议要求红军在敌军合围未成之前主动出击,粉碎敌军的大举进攻,以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议无视周恩来提议让毛泽东留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意见,不顾朱德、王稼祥的反对,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会后,“左”倾领导者调毛泽东专做政府工作,接着又撤销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要周恩来兼任这个职务。
12月 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临时中央4月20日《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将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当时只有第二团,团长为王世泰),在省委领导下,即着手创建以照金(耀县西北部)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翌年11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党委举行会议,将所属部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开辟位于陕甘两省边界以南梁为中心的新的根据地。
12月 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发表宣言,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求国民党政府释放政治犯,废除非法拘禁和酷刑等。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党建大事记
附件二: 中国共产党党建大事记(资料来源:新华网)
时间 会议 内容 意义
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十一届
1978
三中全
年
会
导方针。
十一届
1980
五中全
年
会
中共中
1980
央政治
年
局扩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为刘少奇平反。邓小平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领书记;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决定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全会决定成立中央书记处,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
会议 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改革。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一届
1981
六中全年
会
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十二次
1982
全国代年
表大会 会。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邓小平在会提出一定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十二届
1983
二中全年
会
私等问题。
1985年
十二届五中全
全会按照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成员新老交替和年轻化的原则,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成员进行了调
心;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邓小平指出,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
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陈云在会上讲了清理“三种人”和共产党员不能以权谋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上作《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
设主席,只设总书记。大会决定设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
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中央不再命”的理论,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系统论述了毛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会 中共中
整。班。
江泽民提出,在对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1989年
央政治
事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
局全体
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会议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
十三届
1990
六中全年
会
和廉政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制度。
第十四
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
1992年
次全国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中
代表大
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会
本路线写进党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
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要加强党风
定》。《决定》提出,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
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确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路线和基本政策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要明
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
十四届
1994
四中全年
会
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
新的伟大的工程。
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四届
1995
五中全年
会 纪念中国共产
1996
党成立年
75周年条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座谈会
1997
第十五
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了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的5江泽民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提出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再次指出,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江泽民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11月8日,他在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
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
年 次全国代表大会
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着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全会全面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
十五届
2001
六中全年
会的决定》。
十六届
2004
四中全年
会
设的决定》。
“执政能力”概念。
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中央全会,正式提出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召开的第一次专
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这次会议着重研究党的作风建设是适时和必要的。全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党史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党史大事记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2.201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提出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3.2009年8月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提出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4.2008年3月4日 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共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6.2008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2008年9月25日-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8.2008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9.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
10.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选举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1.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2.200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铁路全长1956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3.从2005年1月开始,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4.2004年12月27日,胡锦涛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15.200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6.2000年2月20日-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7.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江泽民为飞船题名“神舟”。
18.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19.1998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
20.1997年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1.1995年10月21日-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在会上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表讲话。
22.1995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提前全线铺通。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贯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全长2536公里,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23.1994年2月1日,我国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4.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主要内容为: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6)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
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25.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也是我国承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在“团结、友谊、进步”的主旨下,来自亚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这届运动会。
26.1981年6月27日-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总结和评价。27.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2)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8.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29.1977年8月30日-9月8日,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访问我国,中南两党恢复正常关系。
30.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逝世。1976年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1976年 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31.1973年8月26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
32.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访问。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33.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4.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化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这篇文章的发表,以及随之而来的群众性的批判运动,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35.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36.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随后,全国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使解放后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得到了继续发扬。
37.1959年9月底,发现大庆油田,打破了地质学界长期存在的“中国贫油论”。这是我国石油地质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胜利,从而迈开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步伐。
38.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39.1957年10月15日,工程浩大的武汉长江大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建成。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提前全面建成通车。大桥铁路全长6700多米,公路桥全长4500米。这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最大的一座桥梁。
40.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
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
41.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42.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43.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44.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5.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史称“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46.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意义:(1)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2)是一次思想上的大革命。(3)全面地总结了20余年来党的历史经验,澄清了党内重大路线是非问题。(4)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党内斗争的经验,创造了一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情况的进行党内斗争和开展对党员思想教育的新的形式和方法:“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新的团结。(5)为胜利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47.1940年8月20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48.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9.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50.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著名的古田会议。该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中共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51.1928年10月5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进一步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52.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3.1927年8月7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会议。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毛泽东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是高度重视军事运动,提出“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其二是关于农民土地问题。
54.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共产党人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在广州领导工人、士兵和农民2万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共单独领导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重大尝试。
55.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了秋收起义,这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两个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56.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两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57.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58.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着195名党员。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任务和方向。
59.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十二人,他们代表着五十多名党员。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和唯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60.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学生群众彻底的反帝、反封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