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2013届毕业生典礼致辞
学院2013届毕业生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六月的天空,阳光与风雨相应,飘散着淡淡的离别。带着收获的喜悦,携着真诚的友情,伴着青春的成长,背着老师殷切的期望,你们毕业了!在此,我代表学院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和帮助过你们成长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母校虽不能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给予你们显赫的出身,但是你们在这里完成了人生最美丽的蜕变。与你们一同成长与蜕变的还有我们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今年我们迎来了建院十周年,在这十年历程中,我们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明亮的教学楼与各种专业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与训练中心,强大的师资队伍,大量科研成果,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党团建设等硕果累累,还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等等,这些都与整个机械学院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们更是为大家庭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年,在学院318名毕业生中,有45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985、211高校;4名同学加入西部计划队伍;4名同学考取了公务员;26名国防生也即将奔赴绿色军营,践行报效祖国的诺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同学们,纵使心中有再多不舍,也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更加精彩的人生。明天是美好的,道路却可能是崎岖的,无论怎样,你们都要记得,要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在此我谨提出几点要求,与同学们共勉:
一、要保持追求知识的欲望
江泽民同志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才能更好的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外“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每个人都有需要学习的地方,特别在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今天,善于学习更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表现。不断地进行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变束手无策为胸有成竹,变优柔寡断为雷厉风行。总之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有。
二、要增强心理承受力
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你是不是大学生,如果你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你就会被社会淘汰。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要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就一定比别人强,就一定比别人过得好,你有学历有文凭,社会自然会给你机会,但是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回报,还要看个人能力。并且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大学生再也不是社会的特权阶层。中国这么大,只要不懈地努力,你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要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
有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车间度过的,工作内容就是坐在机器旁剔除流水线上的不合格产品,工作时间为每天10小时,不仅时间长,而且相当辛苦。当时,和他一块来公司的其他大学生不乐意做这样的工作,纷纷辞职。但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觉得,做任何事情总得有个过程,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而车间确实是能锻炼人的地方,于是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结果在半年之后顺利地走上了中层领导的岗位。领导对他的评价是:能吃苦,会钻研,扎实肯干,是个难得的人才。反观那些当初与他一起招聘进来的大学生,尽管其中一些也事业有成,但大部分仍在职场中奔波,艰难求生。无论什么时候,那种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做得近乎完美的人,总能受到器重。我们应该记住:凡事切忌急功近利。要想获得成功,先要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从零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眼前事做起。
四、要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完全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国家发达的历史,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同样,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创新,一个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真才实学的高层次管理者和员工,这个企业就能成为强企业。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但也是最缺乏人的就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无论是现在中国搞市场经济还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需要,都是迫切的。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所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一定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只有善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完。虽然时光不再,但是浓厚的同窗谊、师生情却会永存。同学们,聊城大学只是你人生中的一站,未来你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这里我们为你们祈福,祝你们一路顺风。
第二篇:机械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文艺晚会
“圆四季之旅启人生之程”机械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文艺晚会
栀子花开,又是一年离别时,又有一批机械学子要离开母校,走向社会。2012年6月19日18:00,由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管理部、院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圆四季之旅启人生之程”机械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欢送晚会在科技馆大礼堂隆重举行。
参加本次晚会的领导有青海大学赵明副校长、青海大学学生处刘永清处长、研究生部党委郭永发书记、青海大学共青团委员会刘建红副书记、青海大学共青团委员会李晓青副书记、青海大学科技处处长兼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丽荣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金培鹏副院长、机械工程学院党委李大刚副书记,还有机械工程学院全体老师同现场1000多名同学在这里欢聚一堂,一起送别08级毕业生。此次晚会共有三个部分:晚会第一部分、颁奖仪式、晚会第二部分。
随着一段学弟学妹们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学姐们的告别视频的播放,晚会在观众们的激烈呼喊声中拉开帷幕。顷刻,晚会现场寂静一片,无声胜有声的时刻,由院合唱团带来的激昂向上的开场舞《欢聚一堂》将晚会的气氛变得更浓烈;带着青春气息的舞蹈《Rainism》表现了大学生的激情与梦想,11级冶金班高蕊等带来的舞蹈《青花瓷》古典中透着青春的激情,韵味十足;仁增多杰同学的独唱《青稞熟了》激情洋溢灿烂的笑容感染了现场所有的观众也结束的晚会的第一部分。接下来举行了机械工程学院的颁奖仪式,赵明副校长等出席晚会的领导颁发了机械工程学院2012届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及指导老师、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学风建设“校纪校规”考试得奖者,紧接着机械工程党委书记李丽荣教授讲话,为本次晚会致了祝贺辞并对即将毕业的大四毕业生致毕业送别词,201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也进行了深情的发言,至此,颁奖仪式在一片欢呼中顺利结束。舞蹈《九分之一》用曼妙的舞姿、激情的歌曲展现了青春的激情以及各民族风情,将晚会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晚会现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也开始了晚会的第二部分;相声《一粒高》以幽默的言语、轻松的调侃引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歌曲《拥抱》勾起了毕业生匆匆四年无数的回忆;舞蹈《落花》和吉他弹唱《青春三部曲》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更有offbeat社团激情澎湃的舞蹈《Run the world》;由院学生会带来的小合唱《我的好兄弟》为大四毕业生送上了深深的兄弟情;最后晚会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温馨的合唱中圆满落幕。晚会结束后,各班毕业生与老师合影留念。
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完的留恋意,晚会虽有终结,但毕业生对母校的怀念没有尽头,师生们对毕业生的祝福没有界限,衷心的祝愿08级毕业生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帆风顺、大展宏图,为人生添彩、为母校争光!
第三篇:机械工程学院2011 届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届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2013年8月30日,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开始了,全院师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饱满的热情迎接2013届新同学的到来。本次迎新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士成,院长孙丽霞、副院长范久臣,学班主任张桂林,团委书记张云峰等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学生工作。
学生干部们穿着整齐的服装,有序的站在校园内,各守各职,见到新生,积极上前帮助拿行李并引导他们办理相关入学手续。耐心的回答学生及家长提出的问题。站在炎炎的烈日下,他们没有人喊苦喊累,也没有人抱怨,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也是此次迎新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让对这个环境陌生的新生及家长们感受到了我们机械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的团结与温暖。
此次迎新的圆满结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鼓励,同样离不开同学们的付出和努力。全体师生真正做到了积极认真负责,坚持了热情无私的原则,实现了一对一迎新、一对一服务,秉承了机械工程学院能吃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通过此次迎新的历练相信新一届学团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都会更优秀,更出色!也相信这些新鲜血液也会让机械工程学院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第四篇: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04年行政工作总结
我院有教职工280多人、本科生3500人、硕士生430多人、博士生83人、博士后5人,另有成教学生400多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工程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学院有7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工程硕士点和4个教师系列硕士授权点,还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在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和各兄弟学院的帮助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努力工作,我院较好地完成了2004年工作目标,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
我院十分注重凝练学科方向和强化学科特色,一方面要求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坚持在一个方向上潜心研究,同时也在制定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原来十分分散的力量形成逐步凝聚的态势。在保证各学科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如各学科都明确了一个以上将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的主攻研究方向,形成了重点发展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汽车这样一条主线。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体现在:
1. 针对“安徽省汽车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中心的建设方案,并已经开始实施。
2. 为申报“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或“绿色设计与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如组织了专门的申报工作小组。同时,我们也为申报“热能与动力工程”博士点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一已被学校亮黄牌的学科被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3.上半年我院迎接了省科技厅对 “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进行的中期检查。为了能顺利通过验收,在资金和用房条件十分紧张且现有实验室分散的情况下,加大了调整和建设力度,以形成亮点。
4. 我院目前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从2001年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年12月初,完成了省教委中期检查材料的准备工作。
5.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们积极参与申请安徽省科学城项目的建设,所申请的安徽省汽车技术研究院项目已获批准建设。同时我们也密切注意国家级中心的申报工作。6. 组织申报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获得批准。7. 与江淮汽车公司联合开展培养博士后的工作。
此外,我院在增强学术氛围上也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如加大对参加学术活动的投入、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术上提出明确的要求等,从而使学院的学术气氛更加浓厚,主要情况表现在: 8.举办了20多次学术活动与学术讲座。
9.有100多人次参加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以及到国内著名高校访问,其中有1名基础课教师出国参加了学术会议,多名教师到国外及香港进行了学术交流。
10.主办了“全国内燃机高新技术发展研讨会”,全国有内燃机学科的高校和主要内燃机企业和研究所几乎都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有150多人。
11.办了“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邀请了两位院士和一些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参加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
12.主持了由教育部批准的“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华东赛区预赛”工作。13.参加了多种一级学报的编委和董事会,如《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学报》等。
二、迎评促建,努力规范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投入教研室建设经费、强化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使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很好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重点和有特色的工作: 1. 是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生评估,我院启动早、工作扎实。2004年3月聘请了周熙教授为全院教职工做了如何做好评建工作的讲座;其后,学院又安排了各教研室教师出访国内达到优秀的学校以找出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将评建工作逐项落实到人。在学校7月份做出将在10月份对我院进行本科评估自评检查的决定后,我院要求全员在暑假期间待命,有相当多的教职工放弃了休假,加班加点,初步解决了多年来教学文件不规范的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学校自评检查工作,把学院的教学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 为了把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入课堂和课后,我院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人师表,也要在课后负起教育的责任。例如,针对新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院为新区学生开展了专家系列讲座,聘请了院士为他们作学术报告,还为新区学生成立了由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组成的选课和学业指导组。3. 在教改方面,我院完成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目前还承担有教学研究课题了17项。
4. 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我院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已有20%以上的课程自己开发了多媒体软件。林启迪、张炳力等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获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二等奖2项。5. 在双语教学方面,已有8门课程进行了试点,一些老师的授课受到学校的好评。
6. 全院共参加全国性教学会议和调研的人员达上百人次,10多人次当选为全国性教学研究组织的理事以上负责人,如被推荐为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华东地区理事长单位。7. 学院鼓励教师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编写教材,共发表教学论文15篇,出版教材十多部。8. 学院注重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机电教研室、机制教研室2组10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实习队;2004届陈威等14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张炳力、韩春民、沈健等教师带队参加多个全国性本科生科技竞赛获得优异成绩。
9. 《工程图学》课程列入省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通过中期检查。
此外,学院管理的成教生有500多名,为学校创学费100余万元,为学院创收30余万元。较好地完成了成教生教学计划制定、机电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教室安排、教师聘请、收交学费、学籍管理、毕业证书核发、教师酬金发放等工作,得到成教院的好评。
三、注重创新,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学校管理部门将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全面下放到学院,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做好研究生的管理工作,给学院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学院积极应对,采取了系列的措施,保证了研究生工作的平稳过渡,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配合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大量工作,如配备专门的研究生学籍管理人员、将研究生资料计算机信息化等,迅速适应和平稳地做好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研究生日常培养管理工作,并且步入高效、有序的学院管理轨道上来。
2. 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作用,规范和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制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使授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 举办了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学院分会,组织教授、博导和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氛围,取得较好的效果。
4. 积极申报校研究生“十大科技标兵”和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取得较好成绩。5. 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开放实验室。
6.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对于统招学历硕士和博士,学院于2004年11月举行2005年报考学院研究生咨询动员会,收到较好效果。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寄发宣传广告资料和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生源。今年新办3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班,做好国家统考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硕士招生录取工作。
四、重视科研,为学科和教学保驾护航
科研能力以及项目、经费与成果的质与量的提升,是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提高的基础。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和科研水平,增加科研成果的质与量,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制订学院考核和岗位津贴评选细则中将有无科研和学术论文给出了硬性规定、在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上进行了引导与倾斜,设立学院的科研基金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一些成效:
1. 纵向在研课题达40多项,且最近又争取到2005年的项目10多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合肥市攻关项目5项、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专项课题也将不会少于5项。同时还正在争取一些国家攻关项目和军工项目。此外,也在和一些大的研究院所进行国家“十一五”项目建议工作。全年到帐经费278万元
2. 2004年新增横向课题达数十项,实际到账1586万元。
3.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4. 发表论文3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多部。
为了稳定科研项目的来源,我们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共建一些研究基地,已成功的有: 5. 与合肥市科技局共建了“合肥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局第一年投资50万,以后还将每年给予支持,同时也为争取合肥市的其他项目创造了条件。
6. 与11家企业共建的工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大多稳定运行,有不少还持续提供了研究项目和经费。
此外,学院对2003年启动的11项院科研实验室基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总体情况很好,将很快启动2005年项目。
五、认真规划,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基地
实验室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是:以迎接2006年教学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这个中心,按照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达优的基本要求,做好基础实验室和各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项目确定和实验经费的申报、执行;加快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执行购买速度和力度;做好安徽省机械基础本科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和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实验教学计划内容、条件建设、运行体制机制、管理改革和建设亮点特色等深层次问题。具体完成如下主要工作:
1. 按照2006年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对实验教学达优的要求,逐门、逐项对照标准,落实到广大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做好基础和各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院形成了人人参与实验教学规划和建设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已初步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开展了教学实验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2. 千方百计做好安徽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顺利完成了该实验室搬往新区的工作,另一方面完成该实验室专项基金的仪器设备购买工作,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并通过了省里的验收。此外,还为该实验室成为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做了大量工作,为其冲击国家实验教学示范基地打下了一定基础。
3. 针对性地完善了实验室各项分配制度、工作量计算考核制度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按章办事。目前实验室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实验室人员钻研业务,追求上进,惜岗、爱岗、敬业的风气逐步形式。4. 四易其稿完成了机械二楼学科楼的规划、完成了机械二楼水、电、网络、电话布置和通风、通气、降噪、防腐、地基、大型设备的安装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
5. 针对实验室经费采购缓慢的问题,学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实验室处的支持下,进度大大加快。经过努力,完成2000年、2001年共建经费和2002年老专业专项修购经费剩余经费的采购,正努力完成2003年共建经费、留学基金项目经费和日本协力银行贷款项目经费的执行。自评估后,迅速与各专业协商、讨论和确定2004-2005学校建设与发展基金本科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并上报学校评建办公室。同时,我们也努力做好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建设项目收集申报、2004年学校建设与发展基金项目申报、2004年老专业修购和新专业购置专项基金申报工作。6. 收集和制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收费办法,提高了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由于我国制造业今几年发展迅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极大,给我院的人才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此,学院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稳定了队伍,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人才,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主要工作体现在:
1. 引导教职工定位并形成学术团队。学院通过多次学术骨干的座谈会凝练研究方向,下达了各个教学研究单位要按课程、按研究方向为每个成员定位的通知,对学术带头人在申报项目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倾斜。由此,我院的学术团队正逐渐形成。
2. 保持接触,吸引人才。为了吸引人才,我院召开了全院的人事工作会议,明确每个教研室和研究所都有引进人才的任务,且学院在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博士,只要有意向来校工作,学院做到跟踪不间断。此外,对于我院出国的人员,学院也始终保持接触,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这些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2004年,进人方面也比以往有较大进展,共新进30多人,其中有博士和博士后5人,博导1人,还有一些博士正在联系中,大大缓解了我院人才短缺的压力。3.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和全体教职工素质提高。为了提高青年教职工的水平、素质和学历,我院始终支持和鼓励他们进修和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目前全院有50多人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做博士后和在国外进修。
4. 为加快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学院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导师。
七、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改变了枯燥的说教,寓思想教育于富有创意的活动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保证了3500名本科生的稳定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爱专业爱学校的信念。同时,学院注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证学生的出口通畅。其主要工作体现在:
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3. 积极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院设置了专门的学生科技创新机构,培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 ① 成立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并形成了梯队。
② 成立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汽车爱好者协会”,紧密结合我院专业特点,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负责汽车专业的介绍和汽车文化的宣传,开展如“概念车设计竞赛”等有关汽车方面的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
③ 成立了“大学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制造爱好者协会”,目前有成员100多人,积极开展机器人知识的普及活动和准备参加各级机器人竞赛活动。
学院尽可能地为同学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很多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如:在2004年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取得了“男子总分第一、女子总分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2004年的“全国第三届著名高校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上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设计专业全国毕业设计作品展中,我院选送3人参赛,获得3个优秀奖;在“创新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两个,且“无动力旅游观光车”作品被选送参加全国大奖赛;在“全国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我校工业培训中心承办的“安徽省第一届数控机床大赛”上我院有28名同学参加了竞赛,我院2002级朱长江、吴海军、李金生同学进入全国数控机床决赛,其中朱长江同学取得了安徽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我院两名学生在首届“江淮汽车杯全国高校大学生汽车知识竞赛”上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中荣获三等奖。4. 积极落实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制,构建专兼结合、多重覆盖的学生工作队伍
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我院全面落实了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制度,并制定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在我院实施班主任班导师制度的保障措施,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考核指导,逐步适应新形势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同时,我院还拿出较大的经费以保证这项工作真正落实。
5. 以学风考风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6. 积极开展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努力扩大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始终保持高就业率
学院已形成“全院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我院在2003届就业工作受到学校的表彰,并获得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请进来走出去,使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22%,考研率达到了23.1%。7. 巩固两个校区我院“奖、贷、勤、助”等的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班级全体同学研究讨论制度、公示制度,将“奖、贷、勤、助”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恰到好处,也成为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努力在本学院拓展勤工助学的岗位。8. 为本科生举办了十场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
9. 推动了“安徽星马汽车集团公司”在2003和2004年两年在我院毕业班中设立“星马奖学金”。
八、行政工作
1.职称评聘工作 在校人事处的支持下,我院的职称评聘试点工作进行了三轮,做到了公平公正。2.
财务公开工作 在校财务处、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第三年实行了财务公开试点。
3.岗位津贴与考核工作 在学校统一部署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些考核与评定细则,更好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4. 认真做好预防非典工作
去年非典期间,我院涉及4000多名学生、280名教职工、230名离退休人员及其上千名家属,工作量极大。但学院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学校各项政令的畅通,安然度过困难时期。
5.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制定了档案工作细则,建立了档案日常工作网络,按照党政、教学、科研(实验)、研究生和学生五大类工作分成五个系统收集,最终汇总到学院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档案统一管理。
6.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建立学院宣传窗口。组织完成学院新的网页建设工作以及材料收集、内容更新和申报评奖等工作;做好学院宣传专栏工作。
7. 其它 学院人多、机构多,而相应工作人员少。但学院行政部门保持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保证了学校各项政令的畅通,也能及时向上反映教职工乃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如为认真贯彻学校《关于清理纠正我校教职工以房改价超标准购买公有住房问题的通知》精神,我们做好了我院教职工文件学习、表格填写、审查、汇总上报等工作。
第五篇: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 年学历硕士研究生复试要求及安排
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的精神,现将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录取复试要求、考评标准及时间安排等事宜公布如下。
一.复试分数线:总分300分,政治和外语单科40分,数学和专业综合单科75分。
二.复试报到:3月23日下午2:30,参加复试的考生到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2报到,递交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进行考生复试资格审核;及交纳复试费100元。有关资格审查所需提交材料详见我校研招办网上说明。
三.各学科专业具体复试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车辆工程专业:
复试分为:笔试+面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00分,笔试和面试满分各150分。具体要求如下: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
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 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
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 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 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
力与水平。
5. 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具体要求:
1.考核考生对报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
2.专业外语能力考核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考核综合在一起进行。
3.笔试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范围: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
参考书:陈家瑞编著《汽车构造》、余志生编著《汽车理论》
时间安排:
笔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上午8:00—10:00 ;地点:主405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0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3
(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复试分为:笔试+面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00分,笔试和面试满分各150分。具体要求如下: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
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 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
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 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 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
力与水平。
5. 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具体要求:
1.考核考生对报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
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
2.专业外语能力考核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考核综合在一起进行。
3.笔试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范围:汽车发动机原理、内燃机构造;
参考书:陈家瑞编著《汽车构造》、周龙宝编著《内燃机学》
时间安排:
笔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上午8:00—10:00 ;地点:主405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0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50
1(三)土木工程专业与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
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5.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时间及地点安排:
面试时间:3月24日(周三)下午2:30开始 ;
地 点: 六号教学楼217(土木工程系会议室)
(四)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和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
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1. 全面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的情况。同时对考生本科毕业设计及专业课、专业课程设计等内容和成绩进行考察,考察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成绩。
2.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全面了解考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考察其学校实习与实践环节设置情况及成绩。
3.全面考核考生的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了解其本学科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情况,考核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尤其对非本学科专业方向的考生,要考核其对所报考学科领域知识的了解程度。
4.全面考核考生的外语能力,充分了解其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翻译及口语听力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5.考察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情况,了解考生考入本学科的动机,并全面考察其各方面的爱好及社会活动能力。
时间及地点安排: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3月24日 下午2:30开始 ;地点: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501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3月24日 下午2:00开始 ;地点:为民楼710
咨询方式:联系电话:010-82316713(丁老师)E-mail:ding_xm@buaa.edu.cn
关于接收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调剂的说明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目前我院今年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有两个专业有调剂名额:
建筑与土木工程10人;
交通运输工程12人,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可接受调剂6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可接受调剂6人。凡报考我校参加2010 年全国统考,原一志愿报考专业为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交通运输类、自动控制类、材料学科类、热能工程类、力学等学科、管理类、航空宇航、航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具备学校要求的申请资格,均可申请调剂我院以上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复试程序:
复试考生持研究生成绩单及相关材料(按照招办要求的资格审查所需材料要求)到我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工程训练中心西配楼402)登记报名。复试时间、地点电话通知。
复试要求和考评标准:
对调剂的考生不再进行笔试,只采取面试方式,笔试成绩参考一志愿专业的笔试成绩
面试(每人10-15分钟)具体要求:
参见工学硕士的要求。
考评标准:复试方式为面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外语考察包括口语和翻译(共占40%),专业素质综合占60%。各学科将根据考生最终成绩(统考成绩加复试成绩)进行排名,依次录取。
联系人:交通运输工程(汽车运用): 82339869,李老师
交通运输工程(适航技术与管理):***,吴老师
建筑与土木工程: 82339032,zxn@buaa.edu.cn,郑老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