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7: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

第一篇: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年第 9 期

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

——博克《回归大学之道》介绍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回归大学之道》一书的主要内容,并且分析了该 书对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及其改革的启示。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对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 价值,值得中国主管教育的领导、大学校长、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阅读。

关键词:本科教育;大学之道;哈佛大学;博克

提起哈佛,对中国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一定是如雷 贯耳、心存敬意的:啊,那是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而 且,提起哈佛,提起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想到的一定是 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因为这正是今天中国大学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最为关注的目标之所在。但是,有多 少人知道哈佛大学的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呢?提 出这个问题,有人甚至会感到奇怪,世界一流大学的校 长还会关心本科教育吗?人们的这种疑问在中国是不足 为怪的,因为中国一流大学的校长是不会或者很少去关 心本科教育的。但是,事实却是,他们不仅关心本科教 育,而且对本科教育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博克的《回

归大学之道》就是一个明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然后居然一口 气将其读完了。不能不说,这样题材的一本书,在我这 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年龄,它不啻为真正的一片巫 山云。读完以后,马上产生了两个感觉:一是值得阅读,二是值得推荐。平心而论,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 书,值得中国主管高等教育的官员读,值得中国大学的 校长、院长读,值得每一个大学教师读,也值得每一个 大学生读。因此,我愿意在此郑重推荐这本书。为了帮 助大家了解这本书,先对作者和书的内容作一个较为详 细的介绍,然后再谈引发的启示。

一、关于博克和他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

德雷克·博克,美国律师和教育家。1930 年出生于 宾夕法尼亚,1951 年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954 年硕 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58 年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大 学。之后即在哈佛大学从事法律教学和研究,1968-1971 年任法学院院长,1971-1991 年任校长。之后任教于哈

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 年在哈默斯校长卸 任后又出任了一年的临时校长。出版了《走出象牙塔》(1984)、《美国高等教育》(1986)、《大学和美国的未来》(1990)、《市场中的大学》(2003)、《回归大学之道》(2005)、《幸福政治学》(2010)等著作,是美国颇负盛 名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回归大学之道》一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对美国大学 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可见,它是一本专门研究大学

本科教育的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 12 章:第一章,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第二章,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

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第四章,学会表达;第五章,学会思考;第六章,培养品德;第七章,培养合格公民; 第八章,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第九章,为全球化社会 做准备;第十章,培养广泛兴趣;第十一章,为职业生 涯做准备;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注:该书已由侯定凯等人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2008 年 5 月出版。)在《导言》中,作者回顾了从 1980 年代以后,随 着美国的大公司面临海外资本的竞争,日本产品全面

涌入美国商店,政府官员、记者和分析家开始寻找美 国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于是公众批评的矛头首先指向 了企业的行政主管,接下来是教育。在公立中小学饱 受抨击之后,高等教育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一批官 员、公共知识分子、记者和大学教授都纷纷加入抨击 大学的行列。在对大学的诸多抨击中,本科教育质量 下降是被反复提及的共同话题之一。批评的方面包括: 课程体系缺乏统一目的、学术标准下滑、大学逐渐变 为提供就业帮助的训练营、教师无暇关注学生等。在

回顾这些情况后,作者指出:“遗憾的是,在过去 20 年的批判浪潮中,人们并没有提出任何实际的改革建 陈

怡,东南大学高教所教授,本刊主编。

议。事实上,这些批评也显得底气不足。”“他们很少 认真地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东西,很少深入大学课堂去 了解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所以,作者“尝试着充分 利用现有关于„学生学习‟与„大学对学生发展的影 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重大问 题提出见解”。可以说,本书就是专门针对这一话题进

行思考、研究和回应的结果。在第一章《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中,作者首先 对美国本科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又从 历史的角度再次谈到了对大学的批评:对本科教育缺 乏清晰认识,没有阻止知识不断分化的趋势,牺牲博 雅教育迎合职业主义,重科研而轻教学,本科教育的 质量不复曾经的辉煌。作者指出,本科教育质量下降 的说法缺乏历史依据,但是,要说教学质量提高了也 是无法获知明确信息的,甚至不可能达成共识,因为 本科教育的现状是难以量化、难以评价的。而为了评 判大学的成败得失,思路之一是先去考察大学教授的 行为,因为他们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方向。于

是就有了本书的第二章。在第二章《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中,作者指 出,对大学教师的批评,如承担了过多的科研和校外 咨询任务,以至于忽视教学和学生,过于简单化。问 题在于,无论教师还是院长、校长,都确实没有感到 必须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的压力,也没有 体会到应该尽可能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性。这样导致 的结果是:教师及学术领袖们拥有了相当的自由,得 以随心所欲地塑造本科教育、选择讲授内容,于是至 少暴露出六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大学存在不同认 识,如对知识功能的不同认识、不同态度:文理教授 赞同娴熟的写作、清晰的思维、流利的外语,而学者 认为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攻克难题更具挑战性,学 生认为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成就。第二个问题 是缺乏合作。教授及其院系长久以来各自为战,学校在 讨论课程设置问题时,并不是为了制定有利于学生的课 程规定,而是为了在“各自为战”的学者之间寻求平衡,从而教授和院系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的效果是“整体小 于部分之和”,使学生失去一些宝贵的学习机会。第三 个问题是忽视教育目的。由于对教育目的缺乏深入思 考,教师们在探讨课程改革时就会忽视一些重要的基 本问题:对本科教育的重要目的视而不见;讨论教育 目的时走过场以致产生广泛的消极影响,如评估时不 可能恰当地评价课程内容,改革本科教育时很难作出 合理的决策,无法有效地评估课程要求是否合理、教 学方法是否恰当、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否合理;虽然在 理论上认同教育目标,但是否有足够的课时实现目标

却无人考虑;教师们一方面同意课程要求,另一方面 却不愿意亲自讲授其中的必需课程。第四个问题是过 于强调通识教育,却没有改善通识课程的质量。同时,很少认真考察专业课程,很少组织各院系教师从学校 层面对专业教育作整体评估,也不关注自由选修课。第五个问题是重视增加课程而忽视教学方法,因为前 者容易而后者困难。这导致一方面大学的课程数目在 不断增长,但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却并未显 著增加。同时,教师对教育研究领域的成果视而不见。第六个问题是是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多数评估只关 注教师参与的活动,然而当被问到大学期间真正有收 获的关键事件时,学生更多提及的是课外的某次活动。因为课内和课外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如果不 考虑课外活动,一些课程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本章的最后,作者对常见的批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针对本科教育的广为流传的批评意见,大多偏离 了真正重要的教育主题——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怎样 设置专业课程、怎样让道德发展与公民教育恢复应有 的地位等,并提出有一种能更好地评价大学的方法: 在评价前首先明确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就

切入了本书的主题:回归大学之道。在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中,作者首先指出,要对本科教育问题展开有效讨论,必须厘清大学希望 大学达到怎样的目标,即大学应该让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收获什么。然后经过论述,得出自己的观点:制订 单一的、“统领全局”的大学目标,或者把大学目标局 限于智力发展领域,都无法涵盖本科生活的全貌,因 此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经过严格选择,作者确定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八个目标:表达能力、批 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 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 备。接下来,作者以六章的篇幅针对这八个目标分别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第四章《学会思考》中,作者首先指出,美国 课程改革委员会一直强调:学生应当学会清晰、准确 地表达,同时还应该注意表达的风格和优雅。而且针 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也最重视表达能力的 培养。接下来,作者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学会表达: 一是写作,二是口头表达。在写作方面,作者指出,没有其他如何一门课程像“英语写作”这样,占用了 本科生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提高写作教学 的质量方面,各大学的成就却乏善可陈。在这方面存 在的问题是,虽然大家都认为重要,但资深教授和有 水平的教师却不愿意亲自上课,只好让兼职助教从事 这项“费时又低薪”的工作,从而形成了教师频繁换

岗、缺乏教学动力、学生人数变化、资源普遍不足的 状况。那么应该如何改进写作课呢?作者认为,合理 的方式是在教学之初就尽量明确教学目标,应该组织 所有教师参与讨论,整个大学都应对学生的写作能力 负责,从而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如 只要有可能,课课都应有写作。同时,写作课应由专 职教师负责,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反馈。学校要 让教师获得适当的回报,也要及时评估教学工作的成 效,推广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它在学校的地位还很低。作者认为,口头表达的重要 性绝不亚于书面表达,甚至应该更重要,因为它还包 括人际交流、团队交流和公众演讲等多方面内容。现 状所以如此,可能因为学术界认为该领域缺乏独特的 学术研究方法,也缺乏严密有效的训练方法。作者指 出,这一情况让人失望,它歪曲了现代大学应有的重

要职能,大学必须尽力改变这种状况。在第五章《学会思考》中,作者首先指出,围绕 大学课程问题有许多争议,但几乎所有教师都认同: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只是纸上谈兵,很少付 诸实践。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之所以会如此爽快 地认同批判思维能力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能恰 恰是因为他们很少仔细思考自己应该为培养这种能力 承担怎样的责任。接着,作者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数理推理”和“专业课”三个方面进行了如何培养学 生学会思考的讨论。在“批判性思考的教学”方面,作者认为,总的来说,尽管现有研究表明,学生的逻 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大学期间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一项调查发现,还有 2/3 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分析 技能并未获得实质性的进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仍有大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讲座”的教学方法,评 价的方法也存在问题,设计的考试题型仅仅是选择题、简答题,或者直接将命题工作交由未经训练的研究生 负责,这样学生便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考 试。作者认为,这样的评分方式毫无教育意义,纯粹 只是将学生排出座次。为此,作者推荐擅长于培养批 判性思维的教授所遵循的一些指导原则:上课前先思 考自己希望学生学到什么,应该掌握哪些推理技能; 需要了解哪些知识,以便能解决课堂中提出的问题; 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以避 免学生只为追求分数而缺乏内在兴趣;通过有趣的提 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考过程的缺陷;通过组织课 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及其他形式的“主动学习”活 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对问题作 严密地推理与分析;设计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的平时

作业和测验;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进展以及还需要做什么;为学生设定高标准,并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在“数理推理” 方面,作者介绍了美国国家与学科委员会组织专家确 定的学生在算术、数据、计算机、建模、统计学、概 率、推理等方面需掌握的内容,并强调要将其运用于 社会实践。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将数理贯穿到所有相 关的课程中。在这一小节,作者还专门推荐了哈佛大 学物理学教授马祖尔的一种“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学生上课前要回答两个与阅读内容有关的问题,并指

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内容;在上课时,只讲 10~15 分钟,然后给学生出一道有关“基本物理原理”的选 择题,让学生用电子选择器作答,并分组讨论答案,讨论后再次作答。而后,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或详或简 的讲解。在一次课中如此循环,可讨论若干重要原理,并还可由助教在每周的习题课中进行深入讨论。实践 表明,效果远好于传统方法。在“专业课”方面,作 者认为,设置专业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钻研 某一复杂领域,但评估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课的评估,致使有的专业课要么太肤浅,要么太宽泛,与其目标 相乖离。所以作者建议,各院系要评估下设专业的设 置机构,确保专业课的要求合理适度,并恰当地服务 于本科教育的目标。最后,作者还特别对本章进行了

简要的小结,由此可见作者对本章的重视。在第六章《培养品德》中,作者认为,因为美国 的年轻人习惯于养成自己的道德观,而不是遵循已有 的道德准则,所以大学应该为他们提供最有帮助的阅 读资料和最能引发道德思考的机会。教师不用强迫学 生认同“什么是善”,但应当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形成 自己的道德判断。这包括“道德推理的教学”和“增 强道德意志”两方面。在“道德推理的教学”方面,作者建议,学校应该开设“应用伦理学”之类的课程,并将“有关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和“蕴含其中的道 德理论的传授”结合,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推理 能力,包括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评价各方观点合理性的能力和判定正确行为的能力。在“增强道德意志”方面,作者强调,大学应该通过 课堂以外的途径,培养学生关心他人需要的意识,把 正确的道德观念付诸实际行动。可以有几种方法,如 教会学生换位思考,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引起身边重要 人物的反对,避免与自己的行为准则相冲突;在学校 方面,大学里的权威人士应当以身作则,适时对引起 争议的行为做出解释,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公正处 理学生事务,包括各个相关部门每件小事的处理,特 别是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关注所在社区的发展,为学

生提供到社区服务的机会。作者在本章的最后,还强 调了每个大学都要认真思考“道德培养”这一重要问 题。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强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推 理能力的同时,不能让教师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政治

观点强加给学生。在第七章《培养合格公民》中,作者首先指出,美国政府的历届领导人都反复强调:“教育是民主健康 发展的关键。”教育要培养公民有效参与公共生活的责 任感和能力。接下来,作者从“公民责任感缺失带来 的挑战”、“大学的回应”和“更具体的公民教育计划” 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公民责任感缺失带来的挑 战”方面,作者分析了美国年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尤 为消极的状况和责任感缺失的后果,而中小学教育公 民课程地位的下滑,还不足以培养称职的公民,因此 大学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大学的回应”方面,作者指出,大学对公民教育表现冷漠,其表现是失败 的,没有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参与到政府和社区活动。随着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泛滥,本科教育逐渐丧失了其 公益性,多数学生将大学教育视为谋求高薪的晋身之 阶,很少将其作为推进政府和社区发展的手段。在“更 具体的公民教育计划”方面,作者提出,大学首先要 明确公民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掌握在 理性选择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进而明确其核心知识,包括民主概况、政治哲学、经济学和国际事务,具体 课程由学校自己决定。同时,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扩 大和改进社区服务项目,鼓励学生组织的发展,运用 民主程序培养学生积极的公民责任感,通过组织辩论 赛、与候选人见面、模拟集会等活动,增进学生对有 关政治活动的了解。最后,作者强调,大学要竭尽全

力,为改善现状有所作为。在第八章《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中,作者指出,随着近年来女性和少数族裔地位的上升,如何创建一 个多元化的校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群体和关系错综复杂,作者选取了两种代表性的 关系予以讨论:一是黑人和白人的关系,二是男女生 关系。在“黑人和白人的关系”方面,作者指出,尽 管众多研究表明,在促进种族宽容和种族理解方面大 学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多校 园还面临紧张的种族问题,因此大学在这方面仍任重 道远。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多元化的校园是大 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给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与其他群体的同伴分享他们的传统和文 化,如跨种族跨文化论坛、多种族合居宿舍、成立“第 三世界中心”。在“男女生关系”方面,作者指出,男 女生之间交往的增加和关系的日趋复杂,许多旧有的

规则随之消失,大学生们发现越来越难以确定自己的 行为:究竟怎样的行为是合适和可以接受的?谁应该 率先提出约会的请求?学生应该拥有怎样的夜生活? 大学在这方面有了一些进步,如男女混合宿舍的出现 为男女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绝大 多数住校生对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社交生活感到满意,但大学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找到更好 的方案解决一些棘手(像性侵犯之类)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促进人际关系的综合培养计划”问题,其中还包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协商和说服他人 的能力,提升学生仔细聆听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他 人情感和行为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正式的 课程还是课外活动?“人际关系课程”的前景如何? 这些问题还会引起争论,但作者相信,每所大学都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与

他人相处和共事。在第九章《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中,作者首先指 出,尽管美国大学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 大学生对国际事务依然知之甚少。而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学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国 际意识,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接下来,作者从“为全 球教育提供机会”、“制订更好的方案”和“全球教育发 展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为全球教育提供机 会”方面,作者认为,各大学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跨文 化课程,开设了外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学习或工 作的机会。国际学生的加入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这帮助 学生为今后全球化生活做准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制 订更好的方案”方面,作者提出了他的设想,针对上述 四个做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在“全球教育发展展望” 方面,作者赞同一些专家的观点:为了促进全球理解学 生需要掌握“跨文化能力”,但如何培养和如何评价具有 相当的困难。尽管如此,作者相信,全球教育项目一定

能取得长足的进展。在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中,作者首先指出,自己在本章将重点讨论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大学 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界限,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还指出了美 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四种模式:经典名著课程、概论课 程、探究课程和指定选修课程。接下来,作者对这四 种模式分别进行了讨论。“指定选修课程”模式是最易 操作且最易管理的课程模式,其优点是灵活多样,学 生自由度大,但很多学生只选择简单课程。同时,课 程目标定位不清是另一弊端。作者指出,指定选修课 程要取得成功需要三大条件:一批尽心尽责、愿意花

时间为学生提供咨询的老师,一群天资聪明、学习动 机强烈、有全面发展愿望的学生,一组精心设计、能 唤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的课程。否则,就会成为 课程的大杂烩。“经典名著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很 好的教育价值:能培养心灵自由、气质高雅、具有推 理能力的人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加深对社会 问题和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相关的人类 精神或物质活动的兴趣。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增加 了教师的负担,合格的师资欠缺,名教授不愿上这类 课,操作层面有缺点。所以导致多数大学不选择该模 式。“概论课程”模式乍看有吸引力,似乎能培养学生 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问题在于:该 类课程往往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分析,浅 尝辄止。“探究课程”模式的支持者认为探究课程将使 学生终身受益,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能否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绝非易事,有人批评该课 程模式过于重视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品格的养 成,同时在操作上也面临一些问题。还有一种“混合 课程”模式,作者认为,可能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最好的课程模式而是看其是否唤起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否增强了各系间的凝聚力,是否增进了全校师生对 本科教学的理解。最后,作者对“下一步做什么”进 行了讨论。作者认为,与其纠缠于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倒不如着眼于增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师资是 成功推行通识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有大批才华横溢 的教师的加入,那么科学课程、历史课程或文学课程 将成为学生大学生涯最难忘的课程之一。他进一步强 调,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是本 科教育众多目标中最重要的两大目标,现有的努力还 远远不够,各大学应一如既往,努力推动通识课程的 发展。在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中,作者首先 指出,美国一部分崇尚自由教育的教授反对在大学实 施职业教育,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职业教育只着眼于 技能的训练而不是学生心智的发展,因而职业教育的 合适场所应是就业单位或职业学校。作者认为,现在 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在大学实施职业教育,而是如何赋 予职业课程以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并非等 同于技能训练。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职业教育 和自由教育携手并进,激发两者的活力,更好地为学 生服务。接下来,作者从“职业选择”、“职业性专业”、“文理专业”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作者以“面临 的重大挑战”为题谈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作者 认为,美国本科教育受两股力量的影响:一股来自大 学教师的拉力——学者有学术自由的权利;另一股来

自市场的拉力——学生享有自由择校的权利。这两股 力量相互抗衡,共同作用于大学的职业教育。如何正 确对待学生的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遇到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大学。只有当职业院系教师和文 理学院教师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潜

能,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在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中,作者首先指出,尽管一般人都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一流 的高等教育,而且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教育确实 有助于学生发展,但从研究看,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 不是很大。在重点大学里有一半学生认为大学在帮助 自己发展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方面并没 有发挥很大的作用。有些学生甚至在作能力、计算能 力、外语能力等方面出现了退步。而且,尽管大学危 机重重,但并没有多少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者 尖锐地指出,现实已不允许人们再自满了。接下来,作者从“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表现不佳”、“持续的评价 和实验有问题吗”、“改革的可能性”及“迈向新阶段” 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表现不 佳”方面,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 学在改善其本科教育质量上缺乏足够的压力,所以许 多教师墨守成规,自我感觉良好,不重视发展学生基 本技能的基础课程,不愿意探讨教学方法,不注重研 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大学领 导者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改善本科教育质量。在“持 续的评价和实验有问题吗”方面,作者提出,教师可 以通过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对本科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如每堂课有多少时间用于积极讨论?考试是侧重于批 判性思维的考查还是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学生是否认 为课程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 展?学生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数理推理的方式解决实际 问题?在“改革的可能性”方面,作者的态度看来是 比较悲观的,他认为,大学教师不愿意他人来评价自 己的工作,学生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不高,大学领导人 也没有负起相应的责任;大学之外的力量也不大有效,如问责制、大学排行榜、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在“迈 向新阶段”中,作者阐述了自己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的看法。他认为,真正富有建设性的改革只能在于大 学自身。政府应扮演监督者而非评价者的角色,鼓励 大学进行自我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政 府机构和基金会对全面系统进行改革的学校给予资 助,以进一步推动改革。校董会也可以推动本科教育 的改革。但真正有效的工作只能由大学自身完成。在 这里,大学校长的作用远比他们自己想象的大得多。校长所能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为大学的发展勾勒蓝

图:确定大学的教育理念,确定大学的优先事项,为 大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作者明确指出,如果大学校长 过于看重大学排行榜,并将提高本校在排行榜上的名 次为己任的话,那将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相反,大学 校长应该鼓励大学进行自我评估、教育实验和改革。只需略微增加财政投入,学校就可以在很多重要方面 落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政策。大学校长还可以改革 教师聘任和晋升机制,使其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作 者相信,通过鼓励、鞭策和精心的调查研究,任何大 学的领导都有希望创建一种“自我评估—不断实验— 不断改进”的校园文化。他认为,现在正是大学领导 者们为自己的学校和学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时 机。

二、启

通过上述较为详细的介绍,相信读者也会和我一 样,被博克校长对本科教育发自内心的重视和精到的 思考所感动。感动之余,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在

我看来,至少可以有如下几点启示。(1)要紧紧抓住大学的根本。《论语》第一篇第二本立而道生。”做任何事情,都要

务本,都要抓住根本,这是中国古代先哲两千多年前 就已经认识到的真理,可是现在的我们却经常忘记了 这一点。那么,办大学,其根本究竟是为了什么?这 个本应十分清楚的答案现在却变得不十分清楚了。这 种情况,只要看看中国的大学校长们对什么最感兴趣 就知道了。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学校的级别、学校的 排名、学校得到的重点学科、大项目和经费等等。造 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如社会的急功近利、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媒体的舆论导向等,但我们 大学校长本身的认识水平和博克相比,是否存在明显 的差距呢?我们都知道,当今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多,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有人还加上了国 际交流。但无论如何,任何时候都必须将人才培养放 在第一位。可是实际上,中国的大学是将科学研究和 社会服务放在前位的,因为它们能给大学带来比人才 培养更大的、看得见的利益。进一步看,在人才培养 方面,中国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是更加重视研 究生教育的,甚至以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生为学校的

章说:“君子务本,发展目标,因为研究生能给学校带来科研经费和论文 发表的直接好处。而且教师也更愿意从事研究生教学,因为轻松省事多了。我们也应知道,本科生的培养比 研究生更重要,因为他们人数更多,又处于从高中到 大学的人生关键转变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指导。而

且,只有有了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优秀生源才有 保证。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本、人才培养以本科生培养为本的清楚答案就在当今的中 国变得不清楚了。顺便说一点,本书的名字其实应该 翻译为《回归大学之本》更为合适。因为全书论述和 强调的都是大学要抓住本科教育和如何培养本科生这

个根本问题。(2)要制订实在的培养目标和可行的培养措施。但多数

显得较为大而空疏,如德智体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之 类,加上又无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所以难以落到实 处。从书中博克所提出的八个目标看,都是比较具体 的,如处于前三位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道 德推理能力。即使是较为抽象的公民意识、适应多元 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其包含的内容也很具体。从中可以看出,博克提出的目标是一个兼顾能力和素 养、兼顾眼前和未来、兼顾自由教育和职业需要,比 较符合美国实际的本科教育目标。我们可以不同意他 的具体提法,但这种务实的批判精神和思维方法却是 不能不借鉴的。而且,博克强调要将本科生的培养作 为全校教职工共同的任务,所以,书中使用的提法是 本科教育,而不是本科教学。反观中国的大学,通常

中国的大学,对本科生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的提法是本科教学,很少用到本科教育,似乎对本科 生的培养只是本科任课教师的教学。同时,中国大学 还经常强调“教书育人”,自以为是对教师工作重要性 的强调。殊不知,这恰恰是对本科教育工作的简单化 理解:以为对本科生的教育就只是教师的工作,而教 师的工作就只是教书。虽然强调了育人,却是在简单 化理解基础上的强调。从教育到教学再到教书,虽然 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越来越窄,正是这种越来越窄 的简单化理解,使得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 书,甚至成了教书匠,而培养学生的任务就成为仅仅 是教师的任务,从而使得人才培养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该认识到,育人是全校的使命,是每一个人都肩负 的职责。要树立全校共同育人的理念:教学育人,科 研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氛围育人。这五者中,既包含学术水准和文化品位,也包含管理水平,同时 还体现着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服务方向。正如博克 在书中指出的:“一所大学的价值观能从各个部门(经 济资助办公室、宿管科、学生事务办公室等)的每件 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小事往往比学校高层宣 传的政策更能传达学校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它们对 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1] 在当今的中国大学,常常

听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谁大的争论,以至“去行政 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其实,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应该是,无论是行政权力,还是学术权力,其目的到 底是为了什么?无疑,行政权力不应无节制地膨胀独 大,在大学这种学术组织中,行政权力必须为学术权 力服务。但学术也不应该一己独尊,因为大学并不是 研究院,只以学术为目的。应该时时记住,大学的根 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无论是行政权力还是学术

权力,都必须为培养人才服务。(3)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书中在多处强 调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对现实中大多数教师普遍

采用的填鸭式讲授法进行了批评,并且推荐了多种较 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法、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服务学习、学习社区等。中国大学中的情况更是 如此。要真正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除了大学领导者的 重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考试方法的改革和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这是一 项涉及成千上万教师、面广量大而又极为艰苦,但是 又必须进行的改革。否则,我们的教学就始终停留在 灌输知识的层面,而很难形成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国 家主管部门、每个大学和每位教师,也包括广大学生,都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认真进行教和学的方法 的改革,中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永远无法真正落

到实处、得到实现。(4)要重视教育研究,特别是具体问题的实证研 究,包括校本研究。博克校长在书中引用了数以百计 的教育研究报告和他们的成果,而且在多处强调了教 育研究的重要和教师借鉴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 中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人员很多,发表的研究论 文也很多,但是产生的成效很有限。其原因一方面是 研究的针对性、实证性不够,另一方面是广大教师对 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不够,不去主动借鉴现有的研究 成果。当然,归根结底,还在于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 压力不够。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译者在《译者 序》中说:本书“最大特点在两个方面:第一,突出 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明确 提出了关于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框架;第二,全面、细致地运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集中 分析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在哈佛大学担任了 20 年校长的博克教授,能写出

这样一本书,不能不让我们感到佩服,而这正是建立 在重视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值得指出的是,博克 在其校长任期内,曾亲自主持了哈佛大学历史上具有 重要意义的第四次课程体系改革(哈佛大学历史上的

第一次课程体系改革于 1872 年由埃利奥校长推进,第 二次改革于 1909 年由洛厄尔校长推进,第三次改革于 1945 年由科南特校长推进。看来,由校长亲自推进课 程体系改革是哈佛大学的传统)。这次改革于 1975 年 开始推进,经过 7 年到 1982 年才落实。其指导思想是: 兼顾自由和秩序、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性、宽度和深度、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最重要的成果是: 确立了哈佛大学课程体系的标志性特色——“核心课 程”,其由文学和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科学、外国文化、道德推理、定量推理七个领域组成。这次 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世界各国大学的课 程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不知在中国的大学,何时才 能出现像博克这样真正称得上是教育家的大学校长和 像《回归大学之道》这样由一流大学校长亲自撰写的 本科教育专著?也许,只有到那时,中国的大学才能

真正谈得上对大学之本的回归。同样值得指出的是,无独有偶,哈佛大学的另一位 领导人、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几乎在同时也写

了一本书《失去灵魂的卓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侯定凯译),其副标题是“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

旨的”。将两书比照而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与博克 相比,刘易斯的风格有所不同,其批评更尖锐、更直接,针对的就是哈佛大学。但两人都具有共同的“居安思危” 精神:在平安中看到危机,在危机中思考改革,而改革 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高素养的人。卓越固然可贵,值得 追求,但如果没有了高素养的人,以至成为了失去灵魂 的人,这样的卓越又有何意义?作为中国大学的每一个 人,不是都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吗?

参考文献:

[1]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96.[责任编辑:陈立民]

第二篇:哈佛大学校长就职演说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演说: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2008-04-28-08-59-37 yyb350322-阅读:216

哈佛大学校长 德鲁·福斯特

郭英剑 编译

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show.php?id=10889

[译者按:《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是美国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在2007年10月12日就职典礼上的演讲词。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编译”,是指译者删去了——也就是没有翻译——原文中的一些客套话和一些(在译者看来并不太重要的)词句,但不改动原来的句子,也就是说,这里所有的语句,都出自原文,非译者“编辑加工”后再“译”而成。原文见:Installation address: Unleashing our most ambitious imaginings

就职演讲常常会罗列一些新校长的具体构想或是计划。但是,当我在考虑今天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这样的罗列似乎过于束缚人,它们限制了而不是去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限制了我们去思考我们最深远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今天是超越普通日子的一天,如果今天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不仅是作为哈佛人聚集在一起、而是与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教学与学问的世界站在一起的一天,那么,现在就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目的是为了在大学评价中提高“附加值”,人们要看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和发表论著的数量是多少。但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它们也可以说明我们事业中一些特别的部分内容。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因此,要解释我们的责任感,也更加困难。

那么,让我斗胆提出一个定义来吧。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着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learning),影响终生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在Widener图书馆与Houghton图书馆以及我们另外的88个图书馆,在Fogg与Peabody博物馆,在我们的古典学科的系科,在历史与文学的系科,都有活生生的传统。对于那些努力去证明这些传统不过是工具性的、不过是对某些当代需求有一定用处而已的说法和作法,我们会感觉很不舒服。恰恰相反,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追寻它们,因为它们使我们的——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而这,则是我们在难以避免短视的当下所无法发现的。我们同样追寻它们,也因为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房屋生存一样,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不断地在看,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为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知识的扩充就意味着变化。但变化常常使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在你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在你发现的同时也会迷失方向。然而,当面对未来时,大学必须去拥抱那不稳定的变化,它对人类理解世界的每一点进步都至关重要。

我们对未来的责任还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大学既是哲学家也是科学家的所在地,这是独一无二的。对未来承担责任要求我们,要跨越地理与智力的界限。正如我们生活在田野与学科正在缩小差距的时代,我们所居住的是一个逐渐跨越国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连接体。

真理是渴望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占有物。而在这其中,我们——和所有以思考和自由询问精神显示其特色的大学一道——向那些拥抱不容争辩的确定性的人们提出挑战乃至是提出警告。我们必须将自己置于不断质疑(doubt)这种令人不舒服的状态,使自己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相信: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讲授、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理解。

上述所承担的种种责任既代表着一种特权,也代表着一种责任。我们能够生活在哈佛这样一个理性自由、传统激扬、资源非凡的王国,因为我们正是被称为是“大学”的这样好奇而神圣的组织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好地去理解和推进大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向总持批评立场的公众加以解释,更要为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而坚持自我。我们必须要付诸行动,不仅是作为学生和教工、历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律师和医生,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更是作为大学中的成员,我们对这个思想共同体负有责任。我们必须把彼此看作是相互负有责任的,因为由我们所组成的这个组织,反过来界定了我们的潜在价值。对未来承担责任包含着我们对学生所承担的特殊职责,因为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和财产。

想要说服一个国家或是世界去尊重——不要说去支持了——那些致力于挑战社会最根本的思维设定,这很不容易。但这,恰恰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既要去解释我们的目的,也要很好地去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这些大学在这个新的世纪生存和繁荣的价值所在。哈佛大学不能孤独地为此奋斗。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哈佛在其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在这里的原因,这就是她对我们意味深长的原因。

上一周,我拿到一个深黄褐色的信封,它是在1951年由哈佛的第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James B.Conant)委托给哈佛档案馆保存下来的。他在留下的简短说明上称,请下一世纪开始时而“不是之前的”哈佛校长打开它。我撕开了这封神秘信件的封口,发现里面是我的前任留下的一封不同寻常的信。它的抬头是“我亲爱的先生。”柯南特写作时给人一种危险迫在眉睫的感觉。他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将“很有可能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包括剑桥在内遭到破坏。”

“我们都想知道,”他继续写到,“自由世界在未来的50年里会如何发展。”但是,当他想象哈佛的未来时,柯南特就由不详之兆转向了坚定的信念。如果“厄运的预言”证明了是错的,如果有一位哈佛校长能活着读到这封信,那么,柯南特就对哈佛的未来有信心。“你会收到这封信,会带领一个比我荣幸地执掌时更加繁荣、更有影响的大学。……[哈佛]将坚持学术自由、容忍异端的传统,我确信是如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此,确信他在未来也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共同拥有和支持他的这种信念。

柯南特的信,就像我们今天在此聚会一样,标志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一块引人注目的交汇地。在这个仪式上,我接受了我对他来自历史的声音所祈求的传统应付的责任。与此同时,我也与你们大家一道,确认了我对哈佛现在和未来的责任。正如柯南特所处的时代一样,我们也处于一个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忧虑不安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但我们同样要对这所大学的目的和潜在发展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她终究会尽其所能地去设计从现在起之后的半个世纪内世界将会怎样。让我们拥抱那些责任和各种可能性吧;让我们分享它们“紧密相联……如一体;”让我们开心地去从事这项工作吧,因为这样的一项任务是一种难以衡量的特权。

第三篇:哈佛大学校长名言录

《哈佛的起源与校长逸事》网址http://usa.bytravel.cn/art/hfd/hfdqyyxcys/

(一)约翰-哈佛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10月28日,但它最初的校名不叫哈佛。

1637年冬,有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移民到了新大陆。他时年29岁,刚结婚不久,尚没有孩子。他的名字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来自伦敦。他住在查理斯镇,与那所新成立的学院(当时尚没有正式的校名)的所在地剑桥镇中间隔着一条河,河的名字叫查理斯河。

约翰-哈佛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查理斯镇教堂的助理牧师。可惜他在1638年9月就因患肺病而逝世于查理斯镇。临死前,他立嘱将自己一半的财产(约值780英镑)和所有的图书(约400本)捐赠给河对面那所新成立的学院。这是该学院成立以来所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为表示感谢,马萨诸塞州议会一致决议,将这所尚无正式名称的学院命名为哈佛学院。

哈佛所赠的780英镑捐款,在当时是一笔了不起的收入。用时下之术语来讲,校方用这笔钱开发了不少的“硬件”和“软件”。但哈佛所赠的400本书却毁于一场大火。只有一本书因一个学生前天晚上借书未还而免遭劫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的哈佛院长亨利-邓斯特(Henry Dunster)还是以“借书不得带出图书馆”这条校规开除了那位学生。

哈佛本人出生在英格兰,父亲是一个屠夫。他曾有过不少兄弟姐妹。可惜发生在1625年的一场瘟疫,夺去了他父亲和四个兄弟姐妹的性命。哈佛本人也是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想当年,当约翰-哈佛凄凉地死在查理斯镇的小木屋时,他一定会为自己不能在新大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十分的悲哀,并为自己不能和太太育有一两个后代而感到无限的惋惜。望着查理斯河对面的那所新学校,哈佛或许会想:那将是我对这片新大陆的惟一贡献了,希望它能有所作为。

而令哈佛感到无限宽慰的是,查理斯河对面的那所学校不仅以自己的姓名来命名,而且最终成为全新大陆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大学之一。

九泉之下,约翰-哈佛可以安息了。

(二)最有成就的退学生

不少人都知道,美国电脑大王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退学生。但比尔-盖茨绝不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退学生。在他之前,还有不少的哈佛先辈们因退学而成名。

例如,在1894年,有一位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因迫不及待要投入石油开采行业而从哈佛大学退学。他后来果然因石油开采而成为美国的巨富。他的名字叫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

在1926至1927年和1929至1932年间,有一位学生在哈佛大学断断续续地读了三年的书。最后他禁不住各种科研工作的诱惑,还是自动中止了在哈佛大学的学业。他后来获得了500多项的专利,是继爱迪生之后美国最出名的发明家。他的名字叫波尼-莱特(Bonnie Raitt)。

在1966年,有一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哈佛二年级学生,因创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乡村乐队“国际潜水艇乐队”而从哈佛大学退学。他后来成为当时一名著名歌手,他的名字叫格兰姆-帕森斯。

当然,在所有哈佛大学退学生中,比尔-盖茨的退学大概最具戏剧性。比尔-盖茨于1973年入哈佛读书。在此之前,盖茨被公认是数学天才,他也曾一度想成为一名数学家。但到了哈佛之后,盖茨很快发现,竟有人比他还有数学天分,这曾使他甚感沮丧。后来,他一门心

思钻研电脑,认定这是自己的生财之道。但当时,他并没有从哈佛退学的打算。盖茨最后下定决心从哈佛退学,得归功于他的老搭档艾伦。为了拉这位小兄弟回华盛顿州去创业,艾伦不惜放弃原来的工作,随盖茨来到哈佛,并就地找事做,以便劝说盖茨退学。

在艾伦三天两头的劝说下,盖茨终于动摇了读完哈佛大学的信念,在大三时退学。盖茨当初决定从哈佛退学,曾受到许多亲朋好友的劝阻,其中也包括他的一位室友。有趣的是,数年后,当这位室友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攻读MBA课程时,盖茨又来劝他退学去共创天下。他禁不住昔日室友的轮番劝告,最后真从斯坦福退了学,去出任盖茨那间20来人小公司的总经理。

他,就是当今微软公司大名鼎鼎的行政总裁史蒂夫-鲍尔默,说来他也是一个退学生。

(三)校徽

哈佛大学的办校方针是求是崇真。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它是拉丁文,其英文为“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其中文翻译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句话原出自威廉姆斯-艾米思(Williams Ames)的一句名言。自哈佛建校以来,它就一直是哈佛学生所信奉的做学问和做人的准则。

哈佛大学的校徽是“Veritas”,它是拉丁文“真理”的意思。

哈佛校徽诞生于学院在1643年12月27日举行的一次会议。那天的会议记录中清楚地记载了其图案设计:它以三本书为背景(两上一下),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印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则印刻有“TAS”这组字母。三本书的背景则是一个盾牌图案。那次会议是由哈佛学院第二任院长邓斯特主持的。应该说,这个校徽设计是很有创意的。

可惜,有谁能料到,这个图案是在等足了200年之后才被启用的。

其原因是,邓斯特院长在主持了那次会议后,就随便将那次的会议记录丢置在一堆文件当中,一直无人问津。直至200年后,当时任哈佛院长的昆西(Josiah Quincy)在主持200年校庆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这份重要的历史文件。他把这份失而复得的校徽图案作为本次校庆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推介给师生,大家在欢呼之余,无不感慨万分。

它似乎在昭示着人们:真理是不会被遗忘的,纵使它一时半会儿可能被人们所忽略。

(四)校长逸事

1640年,哈佛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伊顿牧师被迫辞职,原因是他的太太没有将收购来的牛肉做饭给学生吃,还有就是贪污了学生饮用的啤酒。这在当时是一桩巨大的丑闻。

1848年间,在艾佛雷特(E.Everett)任哈佛学院院长时,校方决定招收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黑人入学。这引起一些白人学生的强烈不满。他们到院长办公室提抗议,威胁说如果校方招收这位黑人学生,他们将会退学。对此,艾佛雷特院长静静地回答说:“如果这位黑人学生通过考试,他将会被录取。如果你们退学,则哈佛的收入将会被用作这个黑人学生的教育费用。”那位黑人后来成为哈佛校史上第一位入学的黑人学生。

1853-1860年间,詹姆士-沃尔克出任哈佛学院院长。这期间他为大学课程增添了音乐课。而有意思的是,沃尔克本人是个地地道道的聋子,什么都听不见。

1870年,在查理斯-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时,他找到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亨利-亚当斯,想聘请他出任中世纪历史的教授。对此,亨利-亚当斯谦虚地说:“校长先生,我真的一点儿都不懂中世纪的历史。”而艾略特校长则不客气地回答说:“如果你能够为我举荐出一位比你懂得更多的教授,那我就聘请他。”结果亚当斯接受了聘请。

1884年,一对名叫斯坦福的夫妇找到艾略特校长。他们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请教艾略特校长用多少钱可以建立一所大学(他们当时想在加州办一所大学,以悼念他们新近逝世的儿子)。艾略特校长在听完了他们的讲述后,一脸认真地说:“这起码需要500万美元(这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亿美元吧)”。听了这话,斯坦福太太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沉默良久之后,斯坦福先生开口说:“亲爱的,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拿出这笔钱的。”

艾略特校长没有料到的是,这对夫妇用其姓名所建立的学校后来会与哈佛大学齐名。更难想象的是,那所学校一位名叫博克的毕业生后来竟会成为哈佛大学的校长,并且主政哈佛20年,其任期之长仅次于艾略特本人。

(五)最早的中国留学生

20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向哈佛大学选派留学生,哈佛与中国的缘分由此开始。首批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于1909年毕业,他们当中有罗邦辉、秦汾、金岱、李嘉同、马岱君和刘瑞恒等人。1909年至1922年,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中,在哈佛大学求学的人有21位。1928年,哈佛--燕京学会在燕京大学成立,前往哈佛求学的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哈佛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以中国学生为最多。

早年负笈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胸怀大志,为开拓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做的努力。他们包括: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作曲家。1915年入哈佛攻数理哲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陈寅恪(1890-1969)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18-1921年在哈佛大学研究古文字学和佛经,后入柏林大学梵文研究所研究东方古文字学;林语堂(1895-1976)作家、语言学家。1919年入哈佛大学留学,后获文学硕士学位;杨杏佛(1893-1933)我国现代科学倡导者。先在康乃尔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后转哈佛大学读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竺可桢(1890-1974)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质系攻读气象学;李济(1896-1979)人类学家。1920年入哈佛研究人类考古学,1923年以学术论文《中华民族的形成》获博士学位,并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梁实秋(1902-1987)文学家、翻译家。1924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受教于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璧德;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后,入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进一步研习。

1936年,时值哈佛大学300年校庆,中国哈佛大学校友会给母校捐赠了一座大石碑,这是中国留学生在哈佛校园留下的一片集体足迹。

(六)校长名言录

“任何学生都不得在没有征得父母、监护人和个人导师的同意下买卖或交换超过6美分的物品。”这是哈佛大学第1任校长伊顿(Eaton)牧师的一句名言,它后来成为了一条校规。“祈祷,然后去学习。”这是哈佛大学第2任校长邓斯特(H-Dunster)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努力已经排除了知识路途中的许多障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碍。”这是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J-Quincy)对入学新生和毕业生的祝福。

“让我们齐心协力,把哈佛学院建设成美洲大陆最出色的大学。”这句话是哈佛大学第20任校长希尔(T-Hill)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刚结束时提出的办学目标。

“人类的希望取决于那些知识先驱者的思维,他们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过一般人几年、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这是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C-W-Eliot)对哈佛教授们的期望。“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这是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A-L-Lowell)说过的一句大白话。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这是哈佛大学

第23任校长科南特(J-B-Conant)对哈佛大学办学方针的总结。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是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N-M-Pusey)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意义的理解。

“学生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陆地。有时是静静的,有时则带着狂风暴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还是狂骤的,有两件事物总是新鲜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纪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它就永远不会衰老。”这是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Derek Bok)在第340届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致辞。

参考网址:

“任何学生都不得在没有征得父母、监护人和个人导师的同意下买卖或交换超过6美分的物品。”——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伊顿,此话后来成为了一条校规

“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努力已经排除了知识路途中的许多障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碍。”——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对入学新生和毕业生的期望

“人类的希望取决于那些知识先驱者的思维,他们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过一般人几年、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

——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对哈佛教授们的期望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的名言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对哈佛大学办学方针的总结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意义的理解

第四篇:哈佛大学校长名言录

哈佛大学校长名言录

“任何学生都不得在没有征得父母、监护人和个人导师的同意下买卖或交换超过6美分的物品。”

——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伊顿,此话后来成为了一条校规

“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努力已经排除了知识路途中的许多障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碍。”

——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对入学新生和毕业生的期望

“人类的希望取决于那些知识先驱者的思维,他们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过一般人几年、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

——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对哈佛教授们的期望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的名言

“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对哈佛大学办学方针的总结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意义的理解 “学生“学生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陆地。有时是静静的,有时则带着狂风暴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还是狂骤的,有两件事物总是新鲜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院的年纪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它就永远不会衰老。”

——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Derek Bok)在第340届毕业典礼上的一句致辞。接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陆地。有时是静静的,有时则带着狂风暴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学生一代接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陆地。有时是静静的,有时则带着狂风暴雨的怒吼。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还是狂骤的,有两件事物总是新鲜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纪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它就永远不会衰老。”这是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在第340届毕业生典礼上的一句致辞。为人的历史是单调还是狂骤的,有两件事物总是新鲜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纪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它就永远不会衰老。”这是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在第340届毕业生典礼上的一句致辞。

第五篇:哈佛大学校长离职演讲

Good bye and good luck!

by Lawrence H.Summers, 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Today, I speak from this podium a final time as your president.As I depart, I want to thank all of youwith whom I have been privileged to work over these past years.Some of us have had our

disagreements, but I know that which unites us transcends that which divides us.I leave with a full heart,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I have had to lead this remarkable institution.Since I delivered my inaugural address, 56 months ago, I have learned an enormous amount—about higher education, about leadership, and also about myself.Some things look different to me than they did five years ago.The world that today’s Harvard’s graduates are entering is a profoundly different one than the world administrators entered.It is a world where opportunities have never been greater for those who know how to teach children to read, or those who know how to distribute financial risk;never greater for those who understand the cell and the pixel;never greater for those who can master, and navigate between, legal codes, faith traditions, computer platforms, political viewpoints.It is also a world where some are left further and further behindbut desperately in need of wisdom.Now, when sound bites are getting shorter, when instant messages crowd out essays, and when individual lives grow more frenzied, college graduates capable of deep reflection are what our world needs.For all these reasons I believedin the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mission of universities.Universities are where the wisdom we cannot afford to lose is preserv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mong all human institutions, universities can look beyond present norms to future possibilities, can look through current considerations to emergent opportunities.And among universities, Harvard stands out.With its great tradition, its iconic

reputation, its remarkable network of 300,000 alumni, Harvard has never had as much potential as it does now.And yet, great and proud institutions, like great and proud nations at their peak, must surmount a very real risk: that the very strength of their traditions will lead to caution, to an inward focus on prerogative and to a complacency that lets the world pass them by.And so I say to you that our University today is at an inflection point in its history.At such a moment, there is temptation to elevate comfort and consensus over progress and clear direction, but this would be a mistake.The University’s matchless resourcesdemand that we seize this moment with vision and boldness.To do otherwise would be a lost opportunity.We can spur great deeds that history will mark decades and even centuries from now.If Harvard can find the courage to change itself, it can change the world.

下载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佛大学校长是如何看待本科教育的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佛大学校长辞职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的告别演讲 作者:news发表时间:2011年02月22日 (1周前) 美文于我,从来不意味着华丽辞藻的堆砌,更不是平仄工整的秩序,美文应是一种思想的折射,一种语言之上的光华,简单......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哈佛大学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译、校:张少军 2015 Commencement Speech 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May 28, 2015 Tercentenary Theatre, Harvard......

    哈佛大学校长致辞(汇编)

    哈佛大学校长致辞 In the curious custom of this venerable institution, I find myself standing before you expected to impart words of lasting wisdom. Here I am in......

    哈佛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演讲2008年

    哈佛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演讲2008年 北京大学演讲哈佛大学校长 傅思德 二〇〇八年三月许校长,各位尊敬的教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谢谢大家。这是本人第一次访问北京大学,承蒙如此热......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合集]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就职演讲词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2007年10月12日)哈佛大学校长 德鲁·福斯特就职演讲常常会罗列一些新校长的具体构想或是计划。但是,当我......

    哈佛大学校长[精选多篇]

    哈佛大学校长: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 思想说 2016-07-18 17:54:49 举报 阅读数:12740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

    哈佛大学校长演讲[优秀范文五篇]

    Good afternoon. My remarks at this moment in our Commencement rituals are officially titled a"Report to the Alumni." The first time I delivered them, in 2008, I......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北大演讲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教授北大演讲 2002年5月14日 闵校长、许校长,感谢你们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你们对我所表示的热情友好,也感谢你们对哈佛大学代表团表示出的热情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