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7:4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

第一篇: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

新思维 新模式 新跨越

——记东南大学政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15:5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震 张晔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日前记者从“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东南大学获悉,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东南大学在总共7项指标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2008年7项指标全部位列全省第一,2009年、2010年该校在7项指标中均有6项指标位列第一。

另据统计,2004年至2010年,东南大学与江苏省内企业合作共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85项,涉及省政府资金投入超过9亿元,位列江苏高校第一。2010年东南大学科研经费到款11.38亿元,产学研合作经费超50%,连续多年稳居江苏各高校之首。可以说东南大学已成为江苏高校校地互动及政产学研合作的标杆。

东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为何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他们在产学研合作中都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东南大学进行了一次专访。

“三个坚定不移”彰显大学使命

东南大学易红校长说:“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985‟高校,东南大学的学科分布覆盖了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学校又地处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渠道、新途径、新形式,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东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东南大学确定了“三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即“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的强校道路”。而产学研合作是大学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渠道,是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方式。这“三个坚定不移”充分体现了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肩负的使命。

产学研合作在东南大学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传统,经历了一个最早从专家教授自发性的行为,后来逐步发展为学校为主导全面组织推进的过程。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东南大学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主动服务企业发展、主动实践科技创新,做“政府最关心、企业最感兴趣、老百姓最需要”的产学研合作,并着力抓好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建设,力求建设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大江南北行”走出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东南大学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最初的主要合作形式是学校组织专家教授与企业家的直接合作。2000年底,东南大学在南京举办了首届东南大学科技成果展示暨合作洽谈会,此后,该校的产学研合作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在学校所在地南京市举行科技成果展示暨合作洽谈会,主动邀请了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数百家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科技合作交流及洽谈;另一方面学校又从2001年开始组织了历时3年的“科技成果大江南北行”活动。活动中,该校由党委书记、校长带着各领域的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500多人次,带着千余项科技成果,走遍了江苏的13个地级市。地方政府官员、企业技术人员亲切地称其为“科技大篷车”。通过成果展示和合作洽谈,让专家教授与企业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非常好地效果。东大与各市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各企事业单位共达成合作意向648个,正式签订合作合同350个,协议金额达8亿多元,涉及投资30个亿。

“我们并不指望在每场展示会当场签下多少个项目,而是希望参加的企业家有机会认识我们的专家教授。当他们遇到技术问题时,首先想到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介绍说。以“科技大蓬车”的形式送科技成果到地方,高校科技工作者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互通信息,加强了联系,一方面能够使象牙塔内的科技成果快速的应用于生产实际,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联合攻关,能够迅速得到解决,也对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在盐城市,该市企业提出的200个难题招标项目,20%被东大的专家现场揭标,有30家企业与东大订立长期合作协议,江苏悦达集团还与东南大学达成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

2002年科技成果巡展到徐州时,一位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的民营化工企业负责人特地从距徐州市几十公里外的丰县赶来。在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专家交流后,他当即就把这位专家请上了他的汽车,直接开到了厂子里,技术难题在现场就很快地解决了。之后,他非常高兴地把这位教授送回了展示会现场并对在场的人说:“由于技术力量有限,我们平时遇到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总找不到解决的渠道。这个活动办的真是太好了,让我们与东南大学的专家建立了联系,今后再有问题就能够很快解决了。”

2008年10月16日,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教授的带领下,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纯伯教授在内的该校40多位专家教授,带着一批最新科研成果来到江苏省金坛市科技洽谈对接,揭开了又一轮科技成果巡回展“大江南北行”活动的序幕……

“三个圈层”创出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据介绍,东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目前主要包含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为东南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区域研究院,旨在强化区域合作,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点”向“面”的升级。区域研究院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其目标是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该区域若干个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目前有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无锡分校、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第二圈层为与地方政府、企业或企业联盟合作建立的专业研究院,着眼提升行业整体实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科技创新。目前有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东南大学宜兴环保工业研究院、东南大学(无锡)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镇江智能电网研究院、东南大学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常熟应用技术研究院,正在筹建的专业研究院有南京江宁“南京中国无线谷”、东南大学南通工业研究院等。第三圈层为与地方企业建立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东南大学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组建了44个紧密型校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已获得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近亿元,其中与江苏省内企业建立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有37个,2010年新建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13个。

东南大学的3个区域研究院根据苏锡常三市的产业发展格局的现状、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及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及目标,找准产学研合作的“切入点”,找准政府、企业的“兴奋点”。

2005年10月,东南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4年后,占地6.67公顷,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5亿多元,包含有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苏州)、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的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校区正式落成。

“产学研合作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产学研载体的运行机制。”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如是说,而苏州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则是东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东南大学把苏州研究院定位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为苏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与苏州市政府共同把苏州研究院建设成为一个集科研、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办学实体;一个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校企科技合作研究的基地,努力在苏州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

苏州研究院成立后,开展了面向区域产业的深入调研,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专门派出专家走遍了苏州有关区县的大中型企业,收集并整理了企业的创新需求,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遴选出学校与之结合的优势学科与团队。目前,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已建成了10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州分中心,引进了1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吸引了各类科技资金达6500多万元。

2008年9月正式运作的东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承担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工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科技园已形成了孵化场地3万多平方米,在园孵化企业已达40家,企业注册资本金超过2亿余元,集聚了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并有数十项东南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此转化。

同时,东大苏州研究院各科研基地及软件学院(苏州)招生培养的研究生已达近千人。在未来两年,该院仍将把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力争使研究生人数达到3000人,为苏州培养更多紧缺高端人才。

2009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心把无锡市建设成全国“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和“感知中国”中心。东南大学为了配合无锡“感知中国”中心的建设,构建传感网核心技术研发、标准研究、设备研制和应用示范的完整传感网产业链系,有意识地将相关优势学科布局无锡分校科技创新平台。当年9月,投资3500万元,重点在先进传感器、核心芯片和通信协议与标准3个方向建立3个核心技术实验室的“东南大学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而作为无锡市重大创新载体、总投资3000万元的“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心(无锡)”同样顺利通过中期检查;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无锡市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也已经有了创新产品产出。在无锡“530”创业人才成果展上广受好评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AG100生物芯片”,也将召开产品鉴定会和信息发布推介会,为市场化做好准备。

东南大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开始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项目,无锡永大科技集团经过数年调研,及时瞄准了光纤传感这一飞速发展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作为其产业转型与调整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多次接触,于2007年9月与东南大学共同建立了“东大—华夏光子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两年来,课题组在实验室完成了强度定位、脉冲定位两代技术方案的原理研究,研发了二套原理样机,在无锡永大科技集团搭建了现场示范系统。2010年6月12日,由无锡永大科技集团、东南大学、孙小菡教授团队三方共同发起建立,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的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第一家产学研企业。科晟公司目前已研制成功了“分布式全光纤周界传感监控报警系统”、“分布式全光纤传感电力通讯(油气管道)线缆保护系统”等一系列物联网产品且已推向市场,多个工程应用项目正在施工中。

“考虑到江苏地区性、层级间的差异,以及运营成本问题,对于苏中、苏北,合作方式主要采用第二圈层专业研究院形式。”沈炯副校长说,“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只要能够满足行业中企业高度集聚和政府与企业有强烈的创新需求,包括增长方式转型、产品升级等这两个条件我们就会主动寻求与地方合作建设专业研究院。”专业研究院是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第二圈层,主要是参与某个行业的创新体系建设,力争成为行业的技术支撑,研究院内也可与行业内企业设立若干个校企产学研合作体。

校企产学研合作体则是第三圈层。东南大学凭借校企产学研合作体这一平台,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学校真正成为企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三个圈层”,相辅相成,创出了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四大保障”确保校企联盟的新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实现高校研发能力转化才是其主要形式,”沈炯副校长说,“在知识创新上高校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优势则在企业。因此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东南大学要力争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

作为产学研合作的第三层面,校企产学研合作体在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合作形式也最为成熟的。而在“市场需求牵引、企业投入保障、首席教授负责、校企联合管理”这四大保障的运营机制下,东南大学几乎所有的产学研结合体都能够顺畅运营。

从1994年东南大学与荷兰飞利浦公司组建了第一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东飞显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来,东南大学的校企产学研合作体发展迅速,目前已与各相关企业建成44个紧密型“校企联盟”。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近亿元,通过合作由校企双方申报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3项,申报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5项及其他各类国家地方项目4项,总经费近亿元;荣获国家奖2项,部省级奖4项,市级奖2项;申报专利148项,软件著作权25件,获得专有技术45项;获得国家部省级科研基地数7个;人才培养、培训数超过680人次,发表论文超过350篇。

在2009年6月举行的东南大学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高层论坛上,江苏省电力设计院院长蔡升华说:“东大—江苏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对提高设计院的科技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升设计院的总体实力给予了充分支持。”

对于“校企联盟”未来的发展,沈炯副校长说,“校企联合中心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是要积极承担国家级、部省级项目,为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二是要以部省级工程中心或实验室为发展目标,为企业技术创新增添动力;三是校企双方要力争共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

“高层论坛”开创政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共赢的事业,是以„共同发展‟为主驱动的发展理念,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对于产学研,东南大学有着自己的观点。

“缺乏能真正承担成果孵化重任的研究机构是目前推进产学研合作一大障碍。”沈炯副校长介绍说。由于成果在二次开发与孵化中存在较大技术风险,一般企业不愿在此阶段进行投入。风险投资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愿意在风险大的项目上给予投入。东南大学建在企业中的工程研究中心大多局限在产品的试验与测试上,高校中的研究机构重点还是开展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

“这时政府的介入与支持就非常的重要,”沈炯副校长说,“产学研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政府应将高校与企业共建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研究院)纳入到政府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推动,促进高校和企业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真正发挥„政、产、学、研‟的作用,推动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2004年11月,东南大学在南京举行了产学研高层论坛。江苏省十三个市的政府领导、企业精英和专家教授汇聚一堂,合力构筑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商政产学研联合大计,深入探讨如何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如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江苏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共同努力,作出更大贡献。论坛上建立的由各市科技局派员参加的东南大学科技信息联络员制度,使各市科技信息联络员成为联系各市及企业和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纽带。

2007年6月,东南大学又召开了“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科技局长产学研高层论坛”。论坛上,各地市科技局长围绕各市的实际经济和科研情况,就产学研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作用,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如何加大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力度等一系列问题与东南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并在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力度上达成了共识。

2009年年4月,东大召开了产学研合作校外调研座谈会。来自南京、泰州等13个市的科技局局长、科技联络员参加了会议。大家对学校如何进一步拓宽产学研的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想法和建议。

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探索,东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的科技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成果转化的效率越来越高,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据了解,东南大学还将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学校资源,不断创新,继续探索更加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渠道和新手段,力争使产学研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过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共赢”。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及时创新。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以防进行质量攻关。

3、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管理问题,把大学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

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为甲

方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接受甲方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大生产试验条件。

(三)、成果、产权及保密事宜

1、各方保证严格按照协议规定,按时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所获得资料、成果原则上为合作共享,特殊情况另行协商。

2、双方在开发过程中的合作项目、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等相关技术资料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和转让。

四、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五、其它

1、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

2、其它未尽事宜根 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3、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公章): 代表(签字):

乙方(公章)代表(签字)

: :

第三篇: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更好地使学校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好地利用高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双方本着“真诚合作,讲究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员培训等校企产学研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校企合作,联合攻关

1、乙方针对甲方在工业生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积极向甲方推荐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可优惠转让或联合开发);甲方积极组织、努力推广乙方的技术成果,使其成为乙方的试验基地之一。

2、根据甲方所提出的需乙方参与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经双方协商,可成立甲、乙双方联合攻关小组或由乙方单独成立课题小组。

3、甲方负责提供科研经费,课题组在经费支出方面应有明细表,甲方有权随时了解课题项目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

4、由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工艺及产品等皆为双方营业机密所保护,不得泄露,不得转让第三方。

5、为发挥双方在生产和科研中的联合科技优势,双方应积极组织、协调双方力量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对国家和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进行联合投标、联合申报、联合攻关与联合开发。

6、双方应加强相互的信息沟通和有效合作,甲方在制定中长期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根据需要优先邀请乙方有关专家参加,并向乙方通报企业生产中的相关信息和存在的问题(需要保密的除外);乙方尽可能及时向甲方传递有关部门最新信息和参加国内外重大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的相关信息。甲、乙方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并改进研究水平,并努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1、乙方自行开发的科研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转让给甲方。

2、甲、乙双方应根据国家相关知识产权转让的法规、政策办理有关转让手续。

3、甲方在实施转让产品、技术过程中,乙方有义务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三、共同组建人才培训基地

1、甲方同意成为乙方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并正式挂牌,甲方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应承担乙方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选派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责任心墙的人员负责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与管理工作.2、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派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如举行学术讲座,指导毕业生设计等。

3、双方经常开展人才、智力交流。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努力为甲方进行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

4、甲方积极参与乙方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乙方向甲方优先推荐本校的优秀毕业生。

四、资源共享,全面合作

1、双方本着互惠原则,共同开放有关实验室、研究室(所)与技术中心,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和设计仿真软件,尽力为生产和研发提供便利,力争取得“双赢”。

2、共享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科技文献、图书资料等专业平台。

3、乙方为甲方进行行业技术情报收集与分析、产品及设备技术资料翻译,甲方支付适当的劳务费。

4、甲、乙双方可联合组织学术活动,主办本地区行业学术年会,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流。

五、双方商定的科技协作项目,实习安排和人才培训,将另行签订专项协议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合作项目能顺利开展。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到期后根据合作情况,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再进行续签。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日期:日期:

第四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

甲方:贵州遵义国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乙方: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宗旨

为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乙方的技术、人力等资源,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双方发展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企业与政府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乙方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接受乙方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乙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3、配合乙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乙方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为甲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甲方的需求,可协助甲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并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甲方提出的竹柳项目技术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甲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

5、协助甲方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6、根据甲方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方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但项目协议。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双方再行协商。

4、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贵州遵义国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年 月 日

乙方: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法人代表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年 月 日

第五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山东大学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和山东大学(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的要求你,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知道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领导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汽车车桥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把院校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个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

6、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7、根据乙方的要求,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8、优先为乙方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配合乙方定向培养学生。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优先接纳甲方毕业生进行生产实训和就业。

3、接受甲方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4、为甲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5、根据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需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

6、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最新的人才市场信息。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合作过程中需要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反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以修改或补充内容。修改或补充内容可作为本协议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4、其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保存二份。

代表(签名):

代表(签名):

下载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随着新疆各项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新疆信息化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为共同推进新疆信息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甲乙双......

    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大学 乙方:**有限公司 为了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协作,促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大学(以下简称甲方)与**公......

    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XXXXXXXX(以下简称甲方......

    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中心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修订版) 为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小 核心、大网络的科技资源整合互补效应,完善创新载体的建设,培育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区......

    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甲方: 乙方: 双方本着提高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甲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集辰(福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甲乙双方......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xxxxxx——xxxxx大学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书 本着“依托行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xxxxx(以下简称甲方)和xxxxx(以下简称乙方)就在xxxx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达成如下协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