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

时间:2019-05-15 07: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

第一篇: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孕育了无数的繁荣盛世,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发挥了极具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也在社会的发展与动荡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随着道德的不断滑坡,产生的各种恶果也让我们尝到了苦头,更让我们痛定思痛,所以我们都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5月26日、27日我们一行九人很荣幸的参加了南宫市第三届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教育专场》,第一天是山东儒源集团的创始人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金辉校长,她利用一天的时间给我们讲授了《教子之道》作为一名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怎样教育学生。第二天由全国著名影视演员,传统文化传承推动者金玉婷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改变心改变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我出发,只有自己改变了才能去感染别人慢慢改变世界。通过两天的学习老师们都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这两天的学习,自身的感受展开分享活动。总结语

学习传统文化是自救,弘扬传统文化是救人。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是任重道远。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于生活、应用于工作,自己身体力行并传承子孙,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并发扬光大!

第二篇: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之我见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生物化学博士、自由撰稿人方舟子等不断抨击“中医是伪科学”,提议“废除中医”,在学界掀起狂澜。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人类宝贵财富,是数千年医疗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在它形成初期,就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并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

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借鉴、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文化渊源和特征,中医药在国际的传播,也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与当地大学生对话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医是科学吗?对此,韩启德直言不讳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

在韩启德看来,中医能看好病,这个事实无可非议;中医要大力推广,要继承发扬,这也毫无问题。“但是中医是科学吗?这值得探讨”。

韩启德认为:“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地靠向真理,不断地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如果硬要把我们的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你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儿去比。”

在昆明与大学生对话时,韩启德就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我的了解,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我们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中医药经验的集大成,充斥其中的却是天人感应的谬论,例如它声称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症有“神效”,这显然不是什么经验积累,而是因为“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中医之所以相信虎骨、虎鞭、熊胆、犀角是良药,是因为这些动物凶猛、强壮引起的联想,所谓取象比类,类似感应巫术。水蛭会吸血,中医就让为把它晒干了入药能够活血化瘀,蚯蚓(地龙)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中医就认为它晒干了入药能够通络利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以生物的习性附会其死物的药效,这显然不是经验结晶,而是变相的感应巫术。没有科学的指导,宝贵的经验也很容易走偏。

如果用科学哲学中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对中医进行一番分析,我想不难认定中医不是科学。

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但是中医不仅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个别细节)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这样的东西,可以是与科学无关的哲学、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学。为中医辩护的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是几千年经验积累的结晶。虽然经验有时候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对的。

完全否定中医,不切合实际;过分夸大中医的作用,也缺乏充分理由。中医还会长期存在,有关中医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第三篇:汉字---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 爱 你 中 国 汉 字

汉字,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光辉; 汉字,见证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汉字,是人类智慧的起源;汉字,点燃了文明的星火。它就是古人集体的智慧结晶凝结而成的——汉字。

汉字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有着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当我第一次呀呀学语,第一次在纸上歪歪扭扭写字的时候,我便开始与汉字接触。它们是智慧的化身,我从它们身上感觉到一股神奇的力量。汉字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谁,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汉字。社会在发展,即使丢掉手中的笔,坐在电脑旁,用娴熟的十指敲打着键盘,一个个漂亮的汉字瞬间映入你的眼帘。可见,汉字和我们那样密不可分。虽然各个地方的语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用相同的汉字来交流。汉字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交流工具,它们在许多文豪墨客的笔下更是妙趣横生。

每当我照镜子时,我的脸上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我看见镜子里的我: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白眼珠里衔着一颗“黑葡萄”,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这足以证明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我因此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中华的汉字,传播文明,盖世无双。有了汉字,才会有诗歌宋词,有了汉字才会有交流的工具,有了汉字,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有了汉字,才会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我爱你,汉字,经受岁月的洗礼后,你一定会愈久弥香。你那奇特的魅力和无限活力将会永远被世人所珍爱!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的字体。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瞧瞧它们吧,你会感受到他们独特的性格。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看见“崇敬”这个词,你又会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哈”字使人脸上浮现出笑容,“呜”字一见就仿佛听见哭泣声;“芬芳”好像散发出花的香味,“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你就如小鸟般快乐,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就会想到一张哭丧的脸……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它们还有悠长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我们现在的楷书,你说有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的呢?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若是碰上什么烦恼,坐下来听一段优美的散文,脑海里似乎跳动着一个个汉字精灵,不停地上下飞舞,在四周萦绕,等他们彻底小诗时烦恼顿释,如释重负。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不可猜测的道路,才能流传到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荣誉。汉字使我们中国的文化更上一层楼。

当我听到“汉字”这个词时,不禁肃然起敬。汉字!我真想对你说:“我爱你!”

汉 字 的 困 惑

——读 书 笔 记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产物和结晶,它已读音简单,书写明洁;喻意深遂,结构灵活,造型优美,易于识别等许多优胜之处,而经久不衰,独处于世界之林。

草木枯死,松柏常青。汉字是举世公认的最有艺术价值的汉字,它不仅记载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而且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中,也公不可没。

但是,速度和效率已成为计算机时代的最高追求时,汉字却因其字数沉多,字形复杂,难于机械处理,于现有计算机的硬件环境不相适应,使它在信息处理中的效益不能与西文同日而语。

汉字,像小脚女人一样,在信息社会里变得寸步难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不加以突破,我国的信息交换,情报处理,通信系统,管理系统,军事指挥,以及印刷排版等,便绝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可是啊

我 还 是 爱 中 国——汉字

朱 文 堂

2013年3月9日

第四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懂得: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它可以修身养性……我们应该传承它,并将它发扬光大。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剧

一、戏剧介绍:

1、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

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

2、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3、戏剧史家说说:世界上曾经有三大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fán)剧,三是中国的戏曲。希腊戏剧在产生于公元6世纪,200多年后踏遍衰微中落。但它演化了后世的欧洲戏剧文化。印度梵剧产生年代不详,但早已是文化陈迹。中国的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登堂入室,近千年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叶茂,繁衍派生形成了300余个地方地方剧种。形成了任何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剧目、剧种、剧论、表演及唱腔音乐遗产。

二、中国戏剧发展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产生:起源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

发展:奴隶社会时期,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性的歌舞成为国家祭奠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一系列严格的等级规定。屈原的《楚辞。九歌。云中君》还有《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记载。从外形与神态上扮演人物,可以说是具有了表演性质,展现了戏剧艺术的萌芽。因此,登台演戏也称为“优孟衣冠”。汉代又开始盛行抵戏、歌舞、杂技、幻术等各种演出形式的“百戏”。形成:盛唐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中外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出现了“参军戏”歌舞戏。唐代宫廷还设有专门训练艺人的组织场所――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中就有关于梨园的记载,所以后世的戏曲演员都自称“梨园子弟”,称戏曲界为“梨园行”,并把唐玄宗奉为梨园行的祖师爷。

繁荣:宋金年间,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进一步融合产生了“宋杂剧”。到了南宋,杂剧有了较严格的规范,剧本的结构、角色行当、演出内容&风格等都已经具备了中国戏剧的雏形。由于南宋受金朝的统治,因而逐渐演变为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分别是北方杂剧(金院本)&南方杂剧。公元12世纪前,南方杂剧逐渐演变为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因最早产生于温州等地,又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它的曲调原出自南方民间小调,后再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歌、念、诵、舞蹈等组成的综合艺术,通过人物的表演来表现复杂而完整的故事。南戏中《王魁》、《赵贞女蔡二郎》、《张协状元》等,它的出现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鼎盛: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为元曲,是在宋代北方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也叫做北杂剧、北曲。“元曲 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他们创造了《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以及王实甫的《西厢记》对后来的戏曲艺术&戏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杂剧在元灭南宋以后逐渐流传到南方,元代后期开始衰落。

延展;明代中叶,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戏,这使中国戏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陆续出现了大批优秀剧作,因地域差异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声腔。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昆山腔经著名音乐家魏良辅改革加工后,流向全国各地,影响了许多地方戏曲。戈阳腔也在民间流传,并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些新的地方声腔剧种。在历史演变中称为:“雅部”的昆腔在清代中叶衰落,而根植在民间的“花部”(指除了昆曲以外的所有声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则又得以发展新的高潮。戏剧发展性高潮:清代戏剧因各种声腔所代表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了昆腔、高腔、柳子腔、梆子腔、皮黄腔等五大声腔体系,每一体系又分为许多剧种,号称“三百声腔”。在清代中期,乾隆五十五年,徽剧三庆班进入北京演出,同以后兴起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进入北京后形成了中国戏剧的典型代表――京剧。

三、中国戏剧的思想内容:

1、颂扬忠、勇、智、善的思想性格。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对美与善的追求。(这也就是人们说的大团圆的结局: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结局。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称“凤尾式结局”并把结局归纳为七类,即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调和式。)

四、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抒发剧中人物的感情,而且借人物之口述作者之情怀。例如:《帘试》“【北清江引】俏娘行强占了文昌座,举子才一个;夸扬识鉴精,做作威风大。”这段就借柳希潜之口嘲讽了当时的所谓的名士“夸扬、做作、威风大”的装腔作势,到头来却让“俏娘行强占了文昌座”;再如,《桃花扇〃却帘》张君瑞【沈醉东风】“枕上余香,帕上余香,消魂滋味,才从梦里尝。”一段,就写出了新婚欣喜。

五、串珠式的结构:中国传统戏曲的点线串珠式结构,其意义在于以点线串并的结构形式,将故事段落和情节事件打碎成无数的小颗粒(点),再用线将之纵向串并起来,让事件(点)在线中顺序排列而发展;即中国戏曲的情节、冲突、场面都以点状的形式出现并受线性排列的规范。例如:《西厢记》就是一线贯穿,二类矛盾,三个人物,一线:崔张爱情;二类矛盾:崔莺莺、张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崔莺莺、红娘、张生三人之间的相互冲突。这些矛盾冲突都围绕崔张爱情铺开。

六、语言颇具匠心,独树一帜:中国戏剧的语言,除了动作性、性格化、诗化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歌舞性、本色和机趣的特点:《西厢记〃却奁》„末、小旦上‟„末‟果然起来了,恭喜,恭喜!„一揖,坐介‟„末‟昨晚催妆拙句,可还说的入情么。„生揖介‟多谢!„笑介‟妙是妙极了,只有一件。„末‟那一件?„生‟香君虽小,还该藏之金屋。„看袖介‟小生衫袖,如何着得下?就这一段就富有机趣。又有了文人的“雅”的本色。中国戏曲的特点

话剧在我国出现还不到70年的历史,因此我国19世纪以前的戏剧形式主要是戏曲,戏曲艺术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虚拟性

西方戏剧追求写实,认为戏是对自然的摹仿;中国古代戏曲追求想象,认为戏是对生活的匍拟。这与西方艺术强调形似、东方艺术强调神韵有关。那么,何谓“虚拟性”呢?不少人往往把“虚拟”与“程式”“写意”“象征”“假定”等混为一谈,其实虚拟与这些艺术手法有一定关系,却不等同。“程式”是形式,是可见的;虚拟是内在的,只有通过程式才能被认识。“写意”是一种属于精神领域的艺术思想,它对虚拟起着指导、制约作用;虚拟的目的是借意显实,而决不能没有目的的盲目虚拟。“象征”是用具体可感形象传达某一种意思,与虚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用黑色象征肃静、忧伤,用绿色象征青春朝气;虚拟虽然含有象征因素,但有一些因素为象征所不具备,如以桨暗示船,以布帘模拟城门等。“假定”所表现的舞台形象已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然面貌,它在以实代虚等方面与虚拟有相同之处,但虚拟的主要特点还在于简,即把一切都减少到可以省略的最低限度,以少代多,如以龙套代替三军等。

第二、程式性

程式使中国古代戏曲极富魅力。西方戏剧的某些规范与中国古代戏曲的程式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的戏曲程式除具有规范外,还有集中、夸张、鲜明等特点。如简单的开门程式,主要集中在拔门闩、把门分左右拉开这两个关键动作上,大大简化了日常生活中的开门动作;接着在这两个动作的速度、节奏、姿势等方面都给予适当的夸张,使之比生活中的原样更鲜明、更准确。中国古代戏曲源于生活,但决不是机械地模仿或照搬,它有一个去粗取精、加工提炼的过程,使之比生活中的原样更富表现力,更具形式美,也更能使人产生联想和美感。不少人认为程式是一种表演艺术,是戏中人物的动作形式(这当然是主要的),其实戏曲程式是无所不包的,但凡戏曲舞台上的一切,大到人物形象塑造,小到锣音鼓声等,无一不程式化了。此外,也不能把戏曲程式看成是完全不变动的,导演或演员在学戏时如实地掌握它,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它。

第三、综合性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而中国古代戏曲则是所有戏剧样式(如话剧、芭蕾、歌剧等)中综合度最高的艺术,与西方戏剧相比,它对各方面的综合,更是几乎达到了“无体不备”“无所不包”的程度。但它这种高度的综合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有人或认为戏曲的综合仅指表演艺术(如唱、念、做、打)而言,忽视了剧本的创造也是综合;或认为综合仅指戏曲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戏曲所表现的内容也是综合;或认为综合仅指艺术体裁,忽视了文学体裁的综合。中国古代戏曲的高度综合性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戏曲虽然出现很晚,但武打、角抵、木儡、滑稽表演等都早就有了;唐宋时出现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等,更是被戏曲很快地吸收融化,因此中国古代戏曲具有特殊的魅力。第四、抒情性

中国古代戏曲与西方戏剧一样,都注意戏剧中冲突的展开。但中国古代戏曲的重点不在于表现动作的冲突,而是以内心冲突的抒情为重点,侧重于人物灵魂深处的徘徊。凡感情充沛处就用歌唱,即使在双方的对白中,也常插入抒发内心的独白,因此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西方戏剧则更多地表现人物面对面的冲突,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此外,中国是一个抒情诗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戏曲就是从诗歌发展变化而来,因此它本身就包含着较强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不是作为某一种抒情成分,而是“渗透于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性格的刻画、语言的锤炼,以及演员表演、唱腔伴奏、舞台美术等戏曲的一切构成因素、构成部分之中的。”(夏写时《中国戏剧美学浅探》,《文艺研究》1980年6期)抒情性是中国古代戏曲一种独有的美学特征。第五、主观性

中国古代戏曲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强烈感情,直接对剧中人物进行褒贬,而西方戏剧则力求将思想倾向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人物仅做客观的描绘。中国古代戏曲的这种主观性,与东方文化重主观表现有关,也与中国民间观众看戏时的爱憎倾向有关。观众的直接干预使戏曲必须态度鲜明、是非清楚。第六、时代性

中国古代戏曲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白话小说,这与西方戏剧取材的广泛略有不同。有人仅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戏曲缺乏时代性,与现实生活脱离太远,这完全是误解。中国古代历来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戏曲也并不仅仅只是作为娱乐消遣的形式。中国古代戏曲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折射,但都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时代的气息。

下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振兴甘南增加正能量 随着我 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上的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催生了人们在......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之共同特点,和谐就是美.和谐之声悦耳动听,和谐之画赏心悦目,和谐的环境......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仍是我们必须坚持并应当弘扬的高尚品德。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也不乏拾金不昧的先进人物,在我们校园,各个年级也不乏拾金不昧的优秀学......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浪费钱,浪费电,浪费水„„等等这些现象是屡见不鲜。虽然我们的国家比以前富裕了,但仍不能忘记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下面请欣赏四年级郭明坤同学带来的《长城》。请做准备。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

    中华经典美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范文)

    中华经典美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智慧的结晶,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更重要的是,在诵读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