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教育神圣的使命
弘扬传统文化对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文明古国博大的胸襟和智慧。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已经消失了三个,只有中华文明至今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历经磨难而不灭,生生不已,这种久远历史的精神力量支撑,就是文明,就是文化。今天传统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有所了解和知晓,一则修养身心,再则能够有力的指导自己的工作。
我汇报四个学习感受:
一、传统文化会极大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只有摆脱了对生命的无知,才会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这是一种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梯度。
让我们穿越五千年的时空隧道,在山积海涵中汲取岁月的灵光,洞悉古老民族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大都是向内求的学问,诸如佛学,讲究内明,即开悟;道家讲究内景;医学讲求内经,(黄帝内经)儒学倡导内业,武学提倡内功等。今天的社会,一些人们,无休止的追逐物质财富,造成心灵家园的大量荒芜,这也是社会浮躁的重要原因。
从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命题问世以后,为人类生息发展指明了道路,大的宇宙天体不说,仅从一年365天对应着人体365个穴位来讲,何等的天人合一,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宇宙天地人的核心——(从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世界来讲)是个“仁”字,即仁爱。这就说明自然万物皆有灵性,(水的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真的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唐山大地震,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除了人类全然不知意外,大多数动物都有感觉)人妖之间,只是一念。
后来,我们的古圣先贤发现了阴阳、五行、八卦,经络等至今科学达不到的顶峰。
公元前571年——551年,人类文明达到了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老子、释迦摩尼、孔子,这三位伟大的圣人出生在同一时代,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天的安排。这三位圣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先河。
有人说,一个人要想提升生命境界,务必拜三位圣人为师,即孔子、老子和释迦摩尼,他会让你了解人生的真谛。
仅以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为例,儒家思想经过发展,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并由此派生出很多传统美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致使当时社会人才辈出,使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多次领先于世界,其中鼎盛时期如贞观、开元年间等,出现了万邦朝拜的盛世景观。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访问日本时,跟池田大作谈话时讲到,解
决21世纪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
建议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看看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弟子规》、《黄帝内经》、《了凡四训》等书籍,听听百家论坛,一定会提升会丰盈精神家园。
其实,人来到这个大千的婆娑世界,以活到100岁计算,不过三万多天,真的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所以,搞清楚怎样生活,才是所以知识的最终目的。
二、传统文化繁荣的年代,大多孕育出中华英才。
我仅以民国社会和毛泽东时代为例:
已故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问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文是,为什么今天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来?下文,好像没有下文了。
民国社会,出现了那么多大师,如国学大师王国维、钱穆、梁启超等;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沈从文、张恨水、闻一多等;思想大师胡适、李舒同、冯友兰、蔡元培等,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张博领等。这些先进的文化,影响了中国半个世纪。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受益于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至今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李叔同的《送别歌》成了民国社会的校园歌曲(长亭外、古道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出现伟大的教育家,倒是专家片地都是。
民国社会及教育井喷般的人才辈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国学文化在那年代没有迷失、缺失,更没有丧失。是它的不竭的源泉。从出了众多的国学大师可以判定。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化和内涵为,向全社会和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因为革命英雄践行了优良传统,无数英雄为了新中国舍生取义,把优良传统做到了极致。
当时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形象,很多文学作品涌入中国,如高尔基、保尔等,加之中国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后来的雷锋、王杰、焦裕禄等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一种学英雄、做英雄,蔚然成风.。举国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那就是“,讲究理想、真诚友爱、万众一心!摧枯拉朽般的人民革命运动,初生太阳般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文明古国获得了新生!”(一个连自己国家的英雄都不崇拜的民族是不配有好的命运的
三、传统文化是今天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们国家,都在做传统文化资源的文章,如孔子出生地山东曲埠,作出无数的文化品牌;有的还刻意抢夺别人的文化资源,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死后葬于何处?国内普遍认为在陕西,然而山西、山东、河南北京等地一拥而上,都在争取;2014年,全国两会,辽宁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甘肃省归还《四库全书》(1966年,因战备需要,由沈阳文渊阁移到甘肃),两省为此争执不下,闹到国务院;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能一个出生在浙江省,一个是江苏,两省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打出手。
远的不说,黄帝问道广成子,本来在我们蓟县府君山,早已跑到甘肃省平凉
县,该县因打出这张王牌,每年旅游收入达到几千万。
再说我们家门口的窦燕山,因教子有方而名垂青史,而且还是正史,现在已经确认在西龙镇龙前村,沉睡了——年,到今天还没有睡醒。
四、新世纪呼唤传统教育
高考政策落地:在高考中考政策一系列的改革中,高考语文2016年由过去的180分提到200分,逐年提高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学将设立国学专业等,管理层及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的迷失缺失与部分丧失,对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利影响。
不过,我们也欣慰的看到,尽管今天的教育不断的变革,作为人文科学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却一个字也没有变动 ;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那是1934 年南开30校庆张伯苓校长提出的,今天也没有变动。倒但是今天为数众多的学校,在不断创新的浪潮中,与时俱进,他们的校训和校风处在时刻的变动之中,至少每年变动2次。
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先生,在学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把“理想、担当、良知、敬畏”作为演讲主题,他号召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国家富强、人类文明的重任。这就是对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好的栓释。北大校长告诉学生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要吃两种东西: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具备两种精神:一个是科学精神,一个是人文精神。这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的传承。
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在现代化达标和提升工程中,好多的学校都能把“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作为办学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在逐步理性的回归,这是国家的根基。如果根基动摇,就会大厦将倾。
教育的本质是人生的引导,让我们以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为己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人生境界,为西龙教育真正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篇: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
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
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
排挤它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富有了活力和生命力。
第四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内涵,但在这里,应是指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不单指某一具体民族的人。各民族经过五千年的交流融合,早已成为各具特色却紧密相连的整体,随着现在人口流动的频繁,经济社会的交流,使文化上互学互通的地方不断增加,况且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完备性,必须从所有民族来考虑归纳,进而可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56民族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文化,是中华国土不同地域孕育的非物质宝藏,是各民族发展的精神载体,是形式各异,内容纷呈的多元化文明。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具体文化表现形式也随之赋予时代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究其定义,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从它具体分类来看,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依我理解,血缘为纽带形成家庭-大家庭-家族,管理上依靠的是宗法制度,其经济基础和历史渊源则是来自传统农业。从其表现方式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文字语言,宗教习惯,民俗节日,诗辞曲赋,对联灯谜,神话传说,特色建筑,民间工艺,农业经验,等等,不一而足。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本,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力量之源。所以,传承发展中国文化具有必然性,是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避免中国亡国灭种的根本途径。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当今的文化发展趋势很不明朗,但有些变化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的,例如网络文学,在相当强势在大学生中有相当影响力,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犹记《红楼梦》再出电视剧的时候,红楼体一夜走红,但人们的语气是戏谑是调侃,这到底是是褒是贬?古典文学拿到现在人们的态度竟是茶余饭后调笑的资料,情景堪忧啊!
(二),全球化过程中强势文化入侵,中国必须思考的问题。举例而言,一个青年过圣诞节情人节远比过中秋节春节来得兴奋,过的丰富多彩,这显示出西方文化在中国,特别是新生代人群中的力量。开放化全球化,文化入侵价值趋同的背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不仅是与文化相关的问题,而且是能否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能否辨清民族将来的走向的关键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解决好
这个问题,才能在多元文化侵袭中树立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地位。“以和为贵”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孔孟在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宣扬的思想核心,而现在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道家的“天人合一”在现在同样适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除了儒家的道德,道家的哲学,墨家讲的逻辑,兵家讲的作战,农家讲的种植,法家讲的法治,在现在仍有实用的地方。当然无论是“和谐”还是“科学发展”,都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又得依靠个地区各民族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在今日的应用同中有异,既把握大的方向,又选择具体方式,可见传统文化的适用度。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途径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现在在将来发挥更大的效用,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一),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六中全会提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2011年一月初,山东省教育厅刚刚发出“要求全省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通诗》等内容,即让人们有选择的对待传统文化。再者,蔓延全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乏对传统文化的择优取精,这是国家层面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学术界是思想最活跃,嗅觉最敏锐的地方,也是所有改革的前沿阵地。“五·四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就是中华民族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我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深刻全面地总结与反思。现在新一轮的思想斗争,总结与反思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能不能完成引领中华民族实现走出危机的历史重任。依我看来,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应等量齐观,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在新时代有心的意义。例如新加坡,他将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后,加大宣传,把它变成全民的道德规范,而经过几十年的检验,可以明确看到它取得的良好效果。在中国,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地方,改良过后的儒家文化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么?
(三)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文学艺术,每个节日代表不同的意蕴和祝福,我们不需要纯粹抵制西方文化,但是在心底里传统节日必须具有更高的地位。还有文学,网络文学跟风状况严重,我们不能被网络推手所左右,传统文学之所以留传千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还是那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五篇:神圣的使命
大海不择细流,固能成其深。泰山不让寸土,固能就其高。任何的东西都是在不断的为了那使命在努力着!为了那理想在奋斗着!使命是一个崇高的名词,在我们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而努力着!那就是我们的使命!学生的使命是搞好学习,为了以后祖国的建设!医生是使命是救死扶伤,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警察的使命是除暴安良,维护好社会的治安!老师的使命是蜡炬成灰,教育好祖国的花朵!科学家的使命是发展尖端,领引时代的潮流!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守卫祖国的寸土!工人的使命就是搞好生产,发展好企业的生产!……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神圣的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我们的党做为我们全国最大的政党,它的使命就是怎么在这样的新环境,新考验,新形势带领全国的人民走向新的辉煌,完成国家的统一,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有竞争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前途!我们的党如何保证自己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解决好中国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俗话说蛇无首不行啊,做为全国的龙头,党的一举一动对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问题有很多,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主要的矛盾,去解决好,处理好!对我们的党,我们还是要有信心的,中国的事情急不得!神圣的使命已经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肩上,努力奋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让我们都为了自己身上的那神圣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