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合集)

时间:2019-05-15 07: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篇: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份月考

历史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左传·衰公二年》记载赵鞅命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段材料表明

()A.已经对庶人推行军功爵

B.世卿世禄制彻底瓦解 C.爵禄制已经建立

D.官僚政治形成

25.《管子·小问》中载“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注:酬工匠之庸,直常三倍他处,则工人不以千里为远,皆至也。)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很有生产积极性

B.官营手工作坊中对工匠进行技术培训 C.官营手工作坊中工匠长期在官营作坊中工作

D.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工匠有俸禄收入

26.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西北整军,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军制,都是希望在军队和统兵官之间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这说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军权被分化的趋势

D.宰相的权力失控

27.《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 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

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

28.明清之际,一些学者用汉代学者为先秦经典所作的注释重新解释儒学,其意在()A.进一步巩固孔子的圣人地位

B.恢复汉代儒术的主流地位

C.对儒家学说进行继承批判

D.动摇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9.“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中日贸易中,日本处于出超地位

B.近代中日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为保护民族经济要注意与日本这样的国家保持距离

D.平等友好是中日贸易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30.“民众从权贵们那里第一次获得了造反的合法权利„„皇宫里的权贵们将其神术视为上天对自己岌岌可危的权力予以保佑的征兆„„洋兵们的来福枪和大师兄念念有词的咒语交织在一起”以上材料描绘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1.《新青年》第1卷发表的易白沙《述墨》一文说:“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面对死亡也不后退),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其目的在于

()A.利用墨家思想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C.规劝青年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 D.有条件地否定传统文化

32.“农业租赁者通常是些小农,在帝国后期甚至退化成隶农,出租者同承租者之间不平等的讨价还价的地位被贫富程度的两极分化以及奴役制度进一步加强。”于是,罗马法中的租赁制度缺乏比较细致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古罗马租赁关系的不平等性

B.古罗马法立法体系不够严密 C.古罗马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

D.贵族在租赁关系中占据主导

33.1954年,美国曾敦促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出兵帮助法国人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丘吉尔当面质问“英国为什么要为法国保住中南半岛去打仗?”并且生硬地回击美国的诘责道“当我们不再依赖美国的援助时,我将感到高兴”以下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B.英美矛盾进一步加深 C.英美在两极格局下的国家利益冲突

D.美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34.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

35.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演指出“我们已经得到了教训——我们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而我们将从这些教训中获益„„我们已经学会做世界公民,做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以信念以及随之而来的谅解、信任和勇气去争取和平,才能赢得和平。”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克林对2001年“911事件”后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如果西方能在世界更公平地分配财富,全球贸易将会为战胜恐怖主义起到关键作用„„并不是所有愤怒的人都对文明社会愤怒,很多人愤怒是因为他们不能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分子”他表示“911事件”后更应该坚持全球化,而非放弃,并称单纯抓一个本拉登并不能消灭恐怖,他说“文明应该增加21世纪里的合作伙伴,并由此减少潜在的的恐怖分子。”“我们应该尽快让每个人都受益,并减少他们的负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总统提出的世界主义及和平主义。(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并加以评述。(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战后台湾三次重大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20世纪50年代,有殖民经济形态转变为进口替代工业发展阶段,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第二次转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成功实施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代。

第三次转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通过自由化、国际化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发展高科技产业升级政策,是台湾出现了后工业化社会(即信息社会)发展特征。提取两项有关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起源于西魏完善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地步。政府将农民按贫富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农民,每三丁选一丁为伏兵,免其租,但兵粮、兵器、衣装等均须自备。当兵者二十岁开始服役,六十岁免役。府兵的征调由中央兵部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后才可。战争时期由中央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前往征战,战争结束,兵归其府,将帅则解除兵权。

玄宗后期,募兵制逐渐发展,与此同时玄宗大规模设置地方节度使,以解兵源不足问题,《通典》卷三十二《都督》说“初,节度与采访(道一级行政长官)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州刺史尽为所属”“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采赋。”府兵制最终被节度使制度取代。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大规模设置节度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节度使制度的特点及影响。(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则明,明则以庶民之心为心,而君民无二心也。

治国者,惟有君主,民主以及君民共主而已,质而言之,虽君主仍是民主。何则?政者民之事而君办之者,非君办之者也,非君之事而民办之者也。事既属乎民,则主亦属乎民,民有性命恐不能保,则赖君以保之,民有物业恐不能护,则借君以护之„„则民自知之,民自明之,而惟恐其法令之不能行也,于是乎奉一人以为之主,故民主即君主也,君主亦民主也。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1901(1)根据材料概括何启、胡礼垣的主要思想(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人的思想主张(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l8曰,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

材料二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

(2)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4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指资本家)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他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每一个人

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任何阶级相竞争。”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去帮助别人,并将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种植在人的心灵之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希望通过美德的培养来改善商业社会的弊端。

——摘编自侯红霞《亚当·斯密的美德理论》(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9分)

历史学科答案

24.A 25.D 26.B 27.B 28.C 29.D

30.C

31.C 32.A

33.C

34.B

35.B

40.答案:

(1)罗斯福总统的世界主义及和平主义的提出是在汲取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后提出的(2分);为此美国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有利于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3分)在美国倡导下建立国际和平组织联合国,重新构建世界政治格局,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3分)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严重干扰了罗斯福总统的初衷(2分)(2)特点: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和平的一大威胁。(6分)评述: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恐怖主义进行打击是非常必要的;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让整个人类大家庭共同享受人类文明的成果,才能遏制恐怖主义的滋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所有地球村成员都要意识到他们之间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关系,消除排斥心态,达成相互谅解和共同的看法。(三点9分,言之有理即可)41.答案:

示例一:20世纪50年代,台湾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加工业发展迅速。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扶植台湾国民党当局,将许多朝鲜战争军需物资的加工订单交给台湾;台湾当局进行经济改革,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加工业的发展。

示例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蒋经国上台后进行民主化改革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7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关系也趋于缓和。示例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国际形势好转;台湾当局积极推行经济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改革开放并给予台湾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台资企业大陆投资,极大地推动了台湾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45.答案:

(1)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农民逃脱兵役的现象,国家兵源出现问题;府兵制自身的问题,自备兵粮等物资,增加农民负担、将兵各不相属,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占用农民的农时,不易于农业生产;唐朝边事繁杂,海外贸易频繁,府兵制无法满足

地方军事和经济需要(任意三点)

(2)特点:节度使掌握地方的军权、政权、及财权(3分)

影响:解决了地方兵源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唐朝的军事实力。

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并引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之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朝因此灭亡。唐后的五代十国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任意两点)46.答案:

(1)公平是救过治国的根本;君主是由人民推举出来的,有义务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君主和人民没有贵贱之分,知识分工不同;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君民共主(任意三点)。

(2)二人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思想一方面受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公平必然导致民主、自由平等,君民共主也体现了民权思想;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宪政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任意三点)47.答案:(1)

领土争端:两国领土争端已有百余年历史,尤其都意图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

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总统萨达姆都有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宗教分歧: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什叶派)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逊尼派)抵制这种渗透。

民族矛盾: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境内,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

大国干预: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1点3分,共9分)

(2)主要内容:两伊应立即无条件停火。(2分)

正确途径: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1点2分,共4分)48.(15分)

(1)内容:人有自利性: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自由竞争;商业活动应该受道德的约束。(6分)

(2)背景:英国议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重商主义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对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商业文明冲击传统道德规范。(任答3点9分)

第二篇: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杭高2013学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测试

命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2.本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本试题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12.中国自秦统一后就确定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理念,而古希腊的伯利克里却指

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下列对这两类东西方古代政治理念分析有误的是:

A.不同的经济模式决定不同的权力分配

B.虽理念不同但对东西方政治影响深远

C.理念均符合各自国情有助于国家崛起

D.中国、希腊就此成为古代著名的大国

13.据载,“„„(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

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从正统儒学精神来看,材料中李沆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

A.关心民间疾苦B.正君心C.制约皇权D.重视经济发展

14.以西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背景创作的明代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屡屡有使用火药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有学者以此提出火药及火药武器发明于商周时代,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小说家是受了明朝生活的影响才这样描写的。对此,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情景往往是虚构的,不能作为史料

B.该小说在民间十分普及,其情景可作为史料

C.文学作品只可用于考证作者生活时代的史料

D.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须详加考辨

15.1916年,有学者指出:“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

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该现象最终决定在20世纪最初的30年中

①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②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④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

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D.1992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7.根据下表分析得出20世纪初中国经济最明显变化的应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A.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B.手工业受到外国经济的进一步冲击C.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18.“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为此,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

①制订《联邦宪法》,积极强化法治建设②集中财政、外交和制定经济政策权力③将政府置于宪法制约之中④中央政府以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权力的分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据下图《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工业革命和西方殖民掠夺的开始标志着欧洲终于超过中国 ②国际劳动分工格局是决定欧洲大幅度超过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该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解释中华民族救亡运动高涨的原因 ④该表可以证实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逐步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在总结整个20世纪时,可以发现“最具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

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对这一说法分析正确的有: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俄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普及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收,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C.加快了一战的结束进程,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联启发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缓解制度弊端的方法

21.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

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 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下列对苏格拉底的叙述中正

确的一项是

A.他促成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B.他首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他继承理性主义发展了自然法思想D.其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23.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世界的承认。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A.曹雪芹和《红楼梦》B.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C.泰戈尔和《吉檀伽利》D.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答案

38.(1)制度因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若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则不给分,错在中央

集权制);民主特点: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负责;(2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关键措施:1982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1997、1999年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并写入宪法修正案(2分)

(2)中美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2分)。中国外交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并体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等原则,体现在今天就是不结盟政策(合作伙伴),所以中国是不会走向对抗。(6分)

(3)因素:国与国要平等,每个国家要负起应有的责任,监督大国的行为(4分);相应的国际组织的公平并制定和完善国际法(国际规章制度),(4分 才能构建出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新秩序。

39.(1)原因:各有特色的手工业(手工产品)、交通便利。(4分)

影响:在全国(东部地区)商业都会崛起,市民壮大下,明清章回小说中的人情世界日益浓厚(2分);思想日益或活跃,出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等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分)(2)动力:工业革命。(2分)变化:职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兴起、居民生活改善(用同样收入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受教育机会和程度提高)(4分,答到任何两点即可)。影响:城市化大大加快,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盛行(2分)、科学共产主义诞生;(1分)文化:浪漫主义文化形成并发展。(2分)

(3)根本区别:西方城市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中国近代城市化则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2分)

这一区别造成了近代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在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两大夹缝中发展,这就决定了要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先实现反帝(外国资本主义)反封建斗争的胜利。(4分)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第三篇:云南省水富一中2018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水富县一中2018届高三月考卷

(二)高三文综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唐朝均田制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男子)和笃疾、废疾人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给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A. 具有民本主义思想 B. 开始实行均田制度 C.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基本实现男女平等

2.《琅玡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反映小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 ①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

3.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A.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 民族平等原则 C. 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 共同繁荣原则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 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 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 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 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下列有关宁波帮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宁波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 B. 宁波开放较早,与外国联系较多

C. 受”一战”期间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中外朝制度 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一省制 A. ①②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突出反映出()①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 ②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③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8.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 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 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 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9.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 服饰B. 发型C. 行为举止D. 交通工具

10.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 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 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 D. 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11.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A. 英国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B. 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 C. “以工代赈”成为首要之举 D.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加剧

12.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其关键所在,唯“脱亚”二字。

现在的支那、朝鲜对于我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帮助。……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以羁縻俄美两国,乘机垦虾夷(今北海道),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固退守之机。日本在地理上与支那相近,欧洲列强能有今天的幸运,十几年来日本不仅与之有共同方向,给予大力协助,作为东道主人也给了他们不少便利,所以今天占领台湾全岛和福建省的一半,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摘自[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

材料二 罗斯福曾说: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又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军可以将许多师团调到其他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

材料三 1951年9月,美日签署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的权利等。同日,美日签署《美日安全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1953—1954年,美国先后同韩国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国与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签署了《东南亚防御体系》。——材料二、三均摘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脱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罗斯福论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二战期间和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所述的史实对二战后亚太地区政治局势的影响。

14.(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张,该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历史选修1】 15.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

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历史—选修3】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

【历史选修4】

17.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男子)和笃疾、废疾人”“寡妻、妾”,说明有关注弱势群体的一面,具有民本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北魏时期已经开始实行均田制度,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是在唐朝中后期,而且导致均田制无法实施,故C项错误;基本实现男女平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推崇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正是法家的思想,故①正确;从材料“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可以看出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方面的信息,故②正确;铭文是小篆字体,但小篆字体特点不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故③不正确;“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对秦始皇的个人功德有明显夸大之嫌,故④正确,据此答案应为D项。3.【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以实现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A,B项侧重政治权利,与题意不符,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的政策,故C项错误。4.【答案】A 【解析】材料观点认为,东周时,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他们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了高级祭司的作用,而且,周王朝本身就被当作民族统一的象征,故A项正确;西周、东周属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无关,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诸侯国实力增强,纷纷争霸,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说法不正确,故C项错误;周初实行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形成,故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明清时期就有著名的宁波商帮,故A项正确;宁波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宁波就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商埠,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后兴起,故C项错误;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6.【答案】C 【解析】黄宗羲的意思是说彼此之间要互相监督、牵制,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含义。汉武帝时中朝议决,外朝执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宋朝二府(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二府使得政权和军事权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宋代地方通判对知州有监督作用。7.【答案】A 【解析】欧共体、日本、中国都属于两极格局之外的新兴力量,其崛起反映出美国霸权受到挑战,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故②正确;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体现在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与材料多极化趋势信息不符,故③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8.【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的现象可知其并不是真正的基督教行为,因此说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真正目的是要借助外来宗教建立人间天国,“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不能反映其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虽然引入了外来宗教,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其思想进行革命,故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可以判断出并非是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故D项错误。9.【答案】D 【解析】图片出现的人力车,又称东洋车、黄包车,是19世纪后期由日本传入,而服饰、发型是清朝特征,行为举止不能判断其所处时代,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10.【答案】B 【解析】从图中数据看,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仍然领先美国,故A、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展最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发展速度领先英国,故D项错误。英国发展缓慢,重要原因是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获利丰厚,因此不愿意更多的进行国内的技术革新,故B项正确。1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失业率高的现象。失业率高,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战后,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部分国家失业率,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故B项错误;“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故C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A项正确。

13.【答案】(1)背景: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适应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要求;②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附庸,“脱亚论” 反映了日本由受害者成为加害国的政治企图;③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步骤,“脱亚论”是日本一步步实现全球扩张的阴谋体现。

(2)背景: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中国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出席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美英苏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等固有领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3)影响: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美国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阻止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促使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

【解析】(1)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一中“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所以今天占领台湾全岛和福建省的一半,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来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二中“罗斯福曾说: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军可以将许多师团调到其他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中国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小问具体表现结合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的史实来分析,可归纳出出席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美英苏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等固有领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3)可从战后美苏冷战的时代特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对中国、对日本等方面来分析影响。

14.【答案】(1)主张:西方科技是从中国传入的;向西方学习科技是必要的、合理的。积极意义:为学习西方找到合理的依据,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2)态度:否定中国已有的文化;全盘西化。核心:民主、科学。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解析】第(1)问,主张结合材料中的“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第(2)问,态度结合材料中的“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分析即可;核心即民主与科学。第(3)问,比较简单,关键是看清“中国共产党”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4)问,对外来文化有前面的材料可以得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5.【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国势”“人才”“武备”乃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政治改革。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在回答实质时,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

16.【答案】(1)影响: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和其他国家关系紧张);引发了“石油危机”;认识到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认识:核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防止核能运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开发和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如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安全使用核能,避免事故发生。

【解析】(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归纳总结,例如从“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和“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可以归纳为世界局势紧张;从“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可以概括为引发了“石油危机”;从材料一的第二段可以概括为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2)可以通过对核能的用途入手,例如核能用于军事,核能用于经济等,阐述对利用核能的合理认识。

17.【答案】(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理念论。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

(3)态度: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曾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使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是:理念论;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态度可以用岳麓版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子目标题: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对于科学的贡献可以从逻辑学的三段论;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

第四篇:2015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语文试卷Z

1.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5)__________,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重阳》)(6)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他并不是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不过是为了修养身心,真可谓“”。(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8)《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美好品质的名句是__________。

2.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1)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的牵挂中。

1.(10分)刀之爱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细心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小题1】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找出并用“”划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2分)【小题4】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7分)生命与秋一次次邂逅,便一次次目睹叶落的状态。飘零的叶子,总会让人油然产生一种曲终人散,那份离散会在一段时间萦绕而不得释怀。片片落叶,曾鲜活地与枝干相守,迈过一季繁盛葱茏,终萧sè()离去,爱到无言,痛到无声。捡一片叶子,虔诚的托在掌心,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奈,一种果敢,一种涅槃„„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分)萦()绕萧sè()

⑵文中加横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予以修改(将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卷上)(2分)

病句:飘零的叶子,总会让人油然产生一种曲终人散,那份离散会在一段时间萦绕而不得释怀。

⑶仿照例句在答题卷上再写一句话(3分)

捡一片叶子,虔诚地托在掌心,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奈,一种果敢,一种涅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7分)[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⑥牒:文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二人并游太学()(2)元伯具以白母()(3)将于北都求官()【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小题3】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2分)范式 :。李勉 :。

2.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之()③而君逆寡人者()④寡人谕矣()

【小题2】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甲)

予友人有任术者,尝为延州临真尉,携家出宜秋门。是时茶禁甚严。家人怀越茶数斤,稠人中马惊,茶忽坠地。其人阳惊,回身以鞭指城门鸱尾。市人莫测,皆随鞭所指望之,茶囊已碎于埃壤矣。监司尝使治地讼,其地多山,险不可登,由此数为讼者所欺。乃呼讼者告之曰:“吾不忍尽尔,当贳尔半。尔所有之地,两亩止供一亩,慎不可欺,欺则尽覆入官矣。”民信之,尽其所有供半。既而指一处覆之,文致其参差处,责之曰:“我戒尔无得欺,何为见负?今尽入尔田矣。”凡供一亩者,悉作两亩收之,更无一犁得隐者。(乙)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伏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喏。”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其隙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尝为延州临真尉(曾经)B.其人阳惊(通“佯”,假装)C.远近皆伏其能(倒)D.适值偷在市饮酒(恰好)【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由此数为讼者所欺士卒多为用者B.回身以鞭指城门鸱尾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茶囊已碎于埃壤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D.遂曳矛而斗则名微而众寡【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我戒尔无得欺,何为见负?(2)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其隙也。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文中两位主人公的聪明智慧各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4分)

1.阅读下面两首诗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乙】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小题1】【甲】诗选取“小雨”和“”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分)【小题2】【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4分)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分)

【小题2】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心态相仿,两位作者的共同心声是什么呢?(2分)

3.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对以上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A.首句中诗人写“灯寒”,其实是表达内心的凄凉愁苦。B.第三句中的“故乡”指故乡的家人;“千里”指千里之外的自己。C.末句通过写故乡的亲人朋友又大了一岁,抒发了自己无法陪伴家人的愧疚之情。D.这首诗写得曲折,凄凉,道出了天涯孤客共有的羁旅愁思。

1.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针织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五篇:辽宁省大连市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

(二)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合。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3.罗马法体系的开端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C.公民法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4.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

C.君主立宪制确立

B.议会制度的出现 D.责任内阁制形成

5.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

C.推行三权分立

B.建立邦联制 D.实行总统制

6.有学者用“依靠体制内军事力量推翻的制度革命”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秋收起义 7.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与实践

8.“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有()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①台湾问题 ②少数民族问题 ③边界问题 ④香港、澳门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下列口号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0.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C.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使用中国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11.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两个多小时就能从大连到达沈阳。铁路技术最早源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航路开辟以前 12.苏联成立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13.“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以下主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15.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6.下列绘画作品中,能够反映宋代市民生活的是

A.《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C.《清明上河图》

D.《富春山居图》 17.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莎士比亚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康德

18.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9.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原子能的应用 C.进化论的提出

D.相对论的应用 20.《向日葵》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它的作者是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3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40分。21.材料: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气勃勃的新欧洲”重新“崛起”。其主要政治表现?(4分)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9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3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调整,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这些改良和调整之所以得以进行,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和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等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战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改良和调整?(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联系经济生活,说明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对我国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6分)

23.资料的搜集与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班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时搜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家名言进行研习。(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出自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1)依据材料提炼王阳明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论。(6分)

材料二:18世纪30年代,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在《人论》中写道:“你自己去认识,不要假设上帝在观察,正确地研究人类的是人。”与此同时,德国“真理之友社”采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作为该社的口号。

(2)运用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出现的思想文化背景。(7分)

参考答案

1-5CBBCC

6-10CDDAA

11-15ABBDB 16-20CBCDC 21.表现:欧共体的建立,并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4分)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9分,每点3分)

22.(1)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增加社会福利。(8分)(2)评分标准:

一等(6—5分)①观点明确

②理解全面

③表述清楚

二等(4—3分)①观点较明确

②理解较全面

③表述较清楚

三等(2—0分)①观点不明确

②理解不全面

③表述不清楚 23.(1)观点:人天生具有良知,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2分)

评论:这一观点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或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强调人的自主性,有利于人的个性解放,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重要影响。(4分)

(2)背景: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逐渐进入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用人的理性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将批判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7分)

下载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