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

时间:2019-05-15 07: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

第一篇: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

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

指导思想

以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为指导思想,在注重肃穆庄严的形的塑造而结合对自然风华的意境的领悟的结合日式禅宗庭园的艺术特征,营造蕴含禅意之德、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园林,为人们创造出一处参禅悟道,清淡恬静的 “净土”。目标:

打造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熔融在一起, 创造充满禅意的六祖寺寺庙庭院园林,成就名扬中外的“佛国仙境”,佛教圣地与旅游名胜。

设计手法

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融合日本禅宗写意庭园的美学艺术,营造《华严经》中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充满禅意的空间布局

1.1 闲寂圆融的中庭 1.2 因借自然的前庭

六祖寺山门入口广场绿地经由巧妙的设计与改造后,在承载传统寺庙园林入口区域对香客的交通引导的前提下,此块绿地还兼顾游人和僧人的日常休憩与参禅,因此称其为庭院更为贴切。在绿荫夹道下,入得佛门,来到寺庙的前庭,参天古木掩映下的殿门中佛香缭绕,深邃幽静,前庭依佛堂的建筑墙。

1.3 别有洞天的后庭

在青瓦与黄墙间,生命的绿色明亮而遒 劲,展现出的是一种朴素、自然之美,这 正是禅宗精神中“纯净意象”的体现,也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的写照 1.4园林细部营造

对园林细部营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寻求光影的变化,变幻光影的 寺前栽植的黄杆乌哺鸡竹,将斑驳变幻的竹影 投映于佛墙之上,各自光线,无所障碍,随风摇翊的竹叶前,僧尼的思绪入禅入 定,与翠竹、黄墙、光影融为一体,成为 一幅无应无变的画图。

其二,融入音声谷响,供僧尼客僚

佛墙之后的翠竹与角隅的芭蕉随风伴雨,和着梵音共 谱无言无相的静曲。

第三,以植物的季相色彩调和寺院 的建筑色彩,以多彩的风景画图隐喻世间 的种种形色源自人心的禅意。“心如工画 师,能画诸世间。” [3]禅宗认为心灵是一 个技法娴熟的绘画大师,世间的种种形色

都是它的绘画。参悟深邃的佛理必先明察 自然各种精彩的变化,禅宗的修行并非仅 限常伴于青灯佛前,体验自然、醒悟自然 也是提升境界的必经之路。禅者的直观及 其觉悟赋予相对的景物以绝对的意义,所 谓“一切色是佛色” 多彩的植物季相 变化演绎生命复苏的美丽,也是阐述万变 万化源自轮回的禅理。禅院内庭的设计初 春杜鹃啼血,盛夏蕉竹听雨,金秋枫叶如 焰,严冬素雪玉枝,物相的更迭交替是如 此变化多彩,而时间的轮回却如大海白砂 般亘古不变。

2.1所采用的植物配置美学原则及具体设计方法 2.1.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原理在植物造景中的运 用,是指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变化和相 似与一致,给人以变化但又有序的感觉。

2.2 协调与对比 植物配置按协调的原理,应注重植物 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八塔位于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东南角可依山叠石,设置 “领要亭”,四周古木参天,清幽宁静,错落有致,颇为协调。有时运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及明暗度,产生强烈的对比,使景 观主题更为醒目突出。

方丈阁萧萧的竹

丛,墙面上铺满的常春藤及四周的七叶树+ 广玉兰等,不但 植物间有高低硬软的对比,而且将白色的冷香阁墙面衬托得 尤为醒目。

2.3 对称与均衡 沿寺庙的中轴采用对称的布置,古木对植、香炉并置、绿树群映都沿中轴线局展开,在高大雄伟的佛殿建筑周围烘托神佛的超尘脱俗与佛界的肃穆圣洁。

如中轴线两侧植以香樟形成相对对称、庄严静穆的艺术效果,再如大雄宝殿前种植雌雄银杏树各一株,高约30m ,雄树每至春季繁花满枝,雌树秋季硕果累累。自然式均衡配置的手法。

在寺庙主要殿堂的庭宇多栽植松、柏、香樟、银杏、七叶 树、楸树、槐树、榕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 种,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同时,在客观上丰富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自山门到六祖殿的主轴线两侧,苍古的油松反复出现,形成寺庙清幽的植物基调,雄伟的大雄宝殿两侧植以高大的银杏树与七叶树。柏木及枯树上缠绕的地锦,使殿堂既显肃穆又不失生动,而藏经楼前种植七叶树与银杏也与环境气氛非常协调。

第二篇: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总论:本地块较为规划完整,为了与四周环境相协调,住宅主要设计在南边地块,北边是三星级商业酒店,东西两侧分别设计有娱乐区,商业中心以及文化馆和抗震纪念馆,建筑在各个方向有机的结合起来,挖掘区域地理、人文、植物特色,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使城市、道路和景观绿化有机而巧妙的结合起来,本着以人文本的宗旨,以简洁明快,不复杂不浮夸的手法,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明快清新、景观绿化丰富而又有利于有利于抗震和疏散的公共活动中心,,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道路交通系统:为方便居民游客进入,体现其公共性和可达性特点,规划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车行与外环,人行于内部,车行道围合,适当布置一定量的地下车位。

*景观系统:规划力图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景观环境。主要手法采用轴线依次展开,在轴线上布置景观要素。通过空间的收放,以达到多变的景观效果,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

*功能分区:为满足城市精英阶层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公共活动中心区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除了设计丰富的住宅小区,更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三星级酒店、娱乐区、文化馆和抗震纪念馆。商业文化、娱乐建筑有机结合,明确的动静分区,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

主要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62000m²(内含某溪水面9600m²)

*总建筑面积:92870

*容积率:1

*建筑密度:37.8%

*绿地率:43%

*停车位:479

第三篇: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展示现代、体现时尚、追求尊贵、自然相融〗

沁园邨景观设计说明

沁园邨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中山大道与长安路交汇处。

沁园邨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城市周边环境与地域特征,充分结合楼盘品质文化,采用了“以绿为体、以景为点、以水为辅、以动为线、以人为本”的景观理念,把建筑、景观、自然、文化融汇相成,体现景观呼唤的真情与时尚。

设计主题及风格——展示现代时尚尊贵自然相融

本景观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现代楼盘品质以及周边的环境,把沁园邨的文化内涵及时尚表现在楼宇的空间之中,运用现代环境营造手法把区域特征文化景观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勾勒出现代时尚的楼盘品质文化及尊贵的环境景观。

我们触摸沁园邨的楼盘环境,以叙情的彩笔,捕捉现代时尚的气息,用心打造他的一曲一直、一实一虚的文化环境空间,在景观设计中以自由流畅的线条和生态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和增强楼宇社区的景观品质与生态和谐,营造出文化艺术的可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使人热爱自然环境与家园。

1.展示现代

古人说:“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设计从整体空间联系上以楼盘建筑特征及环境生态规律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并讲究品质的理念,更以当代时尚自然为条件,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生活安居,体现自我,讲究文化的城市环境要求。以景观体现追求,以景致表达尊贵。本设计在小区环境景观中配植丰富的植物及溋溋的水景、弯曲的小路、自然的石理,使小区的景致更加详和。以植物特征造景结合各个不同功能活动的分区,形成多种多样的植物景观。强调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多层次组合,常绿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高低层次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区内即使是硬地铺装的部分也尽量采用嵌草线条来尽可能的进行软化处理。追求顺应自然与天时,追求人与自然相融的意境,当你信步走来,一草一木、一石一物,无不实现着你的梦想与追求,这种感受使沁园邨家园给你带来的一份真情与尊贵。

2.时尚尊贵

读者楼宇的主题演绎景观的文化品质,以概括的手法进行提炼,利用实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在小区体现浓郁的现代时尚的风情文化,同时

在社区的设计里也延用了一些本土文化的元素,遵循了地域文脉,小区标志雕塑及景墙景石的设计上进行了极强的品质要求,充分展示楼盘文化品质的内涵及主题思想。

本设计的方向应和其建筑相匹配,以最简练的实用材料、新技术来打造内在的经典,营造浓郁的现代时尚文化的整体形象。我们使用了简练的圆弧线条为主,从中穿插了精练的直线条,表现出有刚柔并济的效果,小区的色彩以大面积的暖色调为主要铺装色彩,寓意热烈向上、和谐健康,点缀多彩的植物,营造四季如春的特有景致。

3.自然相融

通过各项设计的合理搭配,营造“人杰地灵”的生活环境,地理风水对人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环境中的气流、气候、温度、风向、空间光源等都是自然的联系与融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我们顺从自然、尊重科学、应理天时,合理的把握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的设计元素及合理的景致搭配,使小区业主都能共享到健康舒适的环境,达到从快乐幸福健康的生活享受。

二、设计原则

1.文化性 —— 整个设计融入了浓郁的现代时尚文化内涵,景观元素主要体现在水景的塑造及景观小品的设置上,如雕塑、花钵、景观灯柱等,通过精致的细部处理来体现文化内涵。

2.功能性 —— 在强调文化性的同时,我们每一项设计的文化景点都是建立在功能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的。合理的分区使不同年龄层次的业主都能找到自己的活动场所,如设计有儿童乐园、健身设备、休闲亭等设施。

3.相融性 —— 各个环境片段功能都具有特色的景观内容和休闲运动空间,每一处活动内容又都是整体思路的一部分,他们环环相扣、相连相成,是大环境演绎的一段段精美景致的尊贵故事。

三.分项设计

根据空间布局特点,整个社区分为缤纷商业街和楼宇内部沁琴园两大部分。

(一)商业街

1.景观特征

商业街景观设计融入简约现代时尚特征,以简洁的大线条和特色地花使整体构思力求和谐、休闲、简洁、现代的人性化商业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区配套服务设置的环境空间,以提升社区附

加值。

以时尚环境为先导,综合考虑建筑和景观的和谐共生,并且凸显主体景观的标识性,视角上除具有冲击力外,亦达到了其文化品位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人性化的购物休闲空间,依据建筑空间布局关系,在商业街以硬质地面广场为主,保留适量的停车位,点缀休闲坐凳、植物等。铺地采用光面和毛面相间的铺装形式,以黑白灰为主要色调,应合了地域的气候条件,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追求现代购物的时尚潮流。

2.设计原则

展示性——运用现代景观处理手法,将小区内绿文化进行恰当的延伸与渗透,展示出楼宇的特有文化品质。

时尚性——商业街景观融入简约现代特征,选取典型的风情元素及时尚进行恰倒好处的演绎,给业主提供一处怡人的现代购物空间。

功能性——在强调文化性的同时,我们设计的每一项景点都是建立在功能合理的使用基础上,让人感受到购物广场的乐趣与温馨。

综合性——依据商业空间布局及广场环境,在主要人流聚集空间都设置综合多变的绿色休闲区。夜景的变化给人以梦幻般的感受,使人流恋往返于广场之中。

(二)内院景观

主入口纵轴线串连了“三凤朝阳”、“沁琴广场”、“寿乐园”,两侧是“沁园福”和“君园乐”两景致内容。

1.三雀朝阳

小区的主入口,坐北向南,前方是以特色的抽象孔雀羽毛为地面铺装图案,入口中心设计一个圆形的叠泉形式,中间设计一座特色的三雀朝阳雕塑,使人产生对小区的第一印象,充满生气,人气和气,气通财,“三雀朝阳”顺应风水南雀之意,有大吉大利、热烈详和之理,有吉气便有财,也寓意住在小区的业主都会分享旺家旺财的喜悦。其景观的凤戏水,水恋生这幅具有动感的标志性雕塑场景是楼宇的品质、和谐的道白,止步而观,美观大气、高贵自然,显示出详和的风范,意象隽永,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实在美不胜收,并形成鲜明的景观特色。台阶中间设计一条拾阶而下的流水。人流通过两侧宽阔的大台阶而上,对视的是一块漏空的景墙,起到对景与障景的作用,上面刻有毛主席的“沁园春”诗词,彰显小区的文化性,同时台阶旁边还设有功能上要求的消防车道。

2.沁琴广场

按照中国风水科学原理及顺天时应地理来把握和经营宅居环境,来表徽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的信仰,由此而形成了小区建筑的自然风格或基本精神,引寓在小区中心设计了一个“琴”形的开阔活动广场,中间有动感的音乐旱喷,广场四周还设计八根特色的装饰灯柱,也代表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八个方位,同时也寓意了小区业主对幸福的渴望,展示了和谐社会的繁荣及文化内涵生活,住在这里仿佛就像一杯甘甜美酒纯真、温馨。广场的两侧还设计有时尚的看台,前方有整齐的景石和模纹花坛,整个广场的设计不但具有观赏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实用性。我们在设计上运用了独到的处理手法,使广场成为整个小区的景观焦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寿乐园

寿乐园位于沁琴广场的后方,主要以高低起伏的微坡地形和层次丰富的绿化为主,体现一种生态人文活动空间,寿乐园主景观是抬高三个台价的现代景致凉亭,周边以休闲的坐凳和健康步道相结合,边上有和蔼可亲、相恋相融的三只小鹿的景观雕塑,演绎着家庭的亲情与温暖,处处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4.沁园福和君园乐

在沁琴广场两侧周边设置微坡地形,左右两边各摆放一块青石和黄腊石,风水理论主张以“人心巧契于天心”,结合自然环境,巧加人工裁成并“通显一邦,延差一邦之仰止,丰饶一邑,彰扬一邑之观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满足观赏性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以生态休闲空间为主外,在右边设置几组健身器材、儿童乐园和景亭,和植物迷宫、周边设置微坡地和树荫休闲空间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较封闭的活动空间,减少对周边住户的影响,这也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四.植物配置原则

人性自然理论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本设计以绿色文化休闲为主旋律,力求通过景点序列的有机组合,营造亲切怡人的现代居住环境。通过丰富多变的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将不同树姿,不同叶色,不同花期,不同花色、具香味的园林植物加以展显,形成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空间结构,在有限的中间绿化范围内,创造出有高低错落的小地形,丰富植物的林冠线,形成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自然风景。造成一定的景观气势,使整体景观具有时尚的热带气息,创造一个绿树丛荫的生态环境。

五.运动设施分布原则

在小区内设计了各类的户外康体活动设施等,同时贯穿了一些以静为主的活动设施,如健康步道、儿童活动设施等。设计尽可能使全园的分布做到了优化组合,独树一面的景致内容,实现了业主锻炼在家门的时尚概念。同时,为了尽量减少运动噪音对业主的打扰,在周边多布局植物,以吸收噪音,遮挡视线。

·从运动功能的分区上安静与热闹的场地进行有效分割

·设施的分区上同时考虑到使用对象的年龄的不同而分区

·设施分布上还兼顾到交通上的方便和消防安全及步行入景的布局

六.材料配置原则

景观设计多选用自然材质,如天然石材、花岗岩、卵石、木材、洗米石、锈石板等,通过材料的合理搭配来营建丰富的铺装效果,体现小区的文化风情。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通过环境景观的功能的合理利用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提升品质,让他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美好的感情,使业主更爱沁园邨的尊贵家园。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概要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市×县×县城北的黄河之滨,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从厂区南部通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占地350余亩,此次绿化面积约630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办公楼后中心花园设计、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设计等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厂区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

2.×××气象资料。

3.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我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电力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办公楼后中心花园、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在此,我们设计了两套方案,供业主选择。

(一)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占地近10000平方米,位于主入口至办公楼之间,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我厂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方案一: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前广场以花钟、足迹、开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花钟是以植物塑造为时钟,给人以惜时的警示。沿着轴线,在花钟与开屏广场之间布置了 “脚踏实地”石,顾名思义,体现出我厂工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开屏广场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中心我们设计有象征电力事业的彩钢雕塑,高5-6m,红色彩钢象征着电力事业的红红火火。整个广场的植物布局也同样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形式,在强化轴线的同时,体现出植物景观的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感。

方案二:入口两侧绿化与街景相结合,种植雪松,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苍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雪松下种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叶植物组成凤舞的图案点缀其上,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榈,红色的草花,金黄色的银杏,正是丹黄朱翠为之幻景。在前广场中心设计有旱喷泉,采用电脑程控技术,伴随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喷泉则相对变化,时而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时而玉蝶飞舞,时隐时现。入夜,彩灯随着音乐变化,或红、或蓝、或紫、或绿,如霞光万道,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远看如琼台仙阁,近看疑是神仙瑶池,使人目不暇接。周边以植物造型来围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由低到高立体三角形的造型代表我厂一步步业绩的飞跃,以发散型的射线代表电力事业向全国各地的辐射,整体布局简洁,美观。

(二)办公楼后中心花园:办公楼后有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空间,被道路分隔为3块绿地,面积分别约为5300、1550、850平方米为方便职工休闲活动的需求,将其设为一处交流、休憩、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以软质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交相互应。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职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间,品味蕴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灵与精神上得以净化。

方案一: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

方案二:通过这种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引发职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步者。而直线道路是两点的最近距离,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欧式的模纹画坛代表了一种神奇的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

动力房前的绿地,主要以流畅的园路和集散用地作为构图方式,其间布置若干木质座凳。大量运用植物之间的高低层次、花色对比进行造景。

(三)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

方案一与方案二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尤其在煤厂周围栽植双排行道树,已达到防尘,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职工的精神。有所区别的是方案一的植物飘带造型比较丰富,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绿化,而方案二相对来说,设计的更为简洁,通透。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广玉兰、七叶树等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以侧重,中心广场以富有激情的红色的五角枫、郁郁葱葱的竹林、生长茂盛的栾树为主和充满收获希望的银杏,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整个设计大量充满现代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雪松(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丁香(清新醒脑的药用功能),龙柏(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石楠(四季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果,艳丽夺目)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图纸。

结束语: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环境。长安世纪广场

《设计说明目录》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主体思想

(二)、总体风格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2、竖向地形设计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

(二)环境绿化设计

(三)广场小品设计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

二、主要景点

(一)、“世纪大道”

(二)、“长安史话”

(三)、“天圆”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灯光照明

五、物业管理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前 言

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

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一)、主体思想:

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

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满足广场建设的目的。

5、符合广场设计的基本要求。

6、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总体营造。

三、总体布局

1、平面构图:

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世纪大道、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景墙布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对角线为轴线,对称地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

2、竖向地形设计:

由于广场整体位置下沉,与整个周边环境形成一个高差,在考虑因地制宜建设广场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缓冲,并达到丰富层次的效果。

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平台,整体升高2.45米,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四、表现手法:

(一)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

(二)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三)广场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第二章、广场分区与景点简介

一、广场分区:整个广场共分为三个区:

1、功能区:以集会、表演功能为主,体现广场的实用性。

2、文化区:展现长安的历史文化。

3、主题景观区:反映长安人民的时代精神面貌和长安大发展的中心主题。

二、主要景点:

广场共分为五个景区:长安史话、世纪大道、天圆、地方、古磐。

(一)、“世纪大道”:

由主入口进入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长40米,宽16米的坡形世纪大道。世纪大道中间是宽4米、长35米的气势恢宏的大型叠水喷泉,高低起伏的喷泉,流动的叠水,营造出宏大的热烈场面。

世纪大道两侧为两块宽6米、长38米的芳草地,草地上以大面积方整的草花堆栽,鲜艳夺目,寓意在大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合。

整体寓意为: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长安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世纪大道上,周围绿草如茵,鲜花簇拥,长安人民一定会大发展。

世纪大道两侧高5米的装饰景观灯,给晚间广场营造出亮丽的世纪之道。

主题雕塑:世纪大道尽头,是发展最终的升华,一展翅引领的大鹏,高大的体量,鲜艳、热烈的红色,极具冲击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围半围合的彩钢构架充分体现着现代文明的产物和精神,钢构架作为主题雕塑的翼翅,极具张力与动感。体现现代文明的钢架结构与和其后古朴的长安史话雕塑景墙,以对景关系形成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对比,新世纪的新发展和历史文明的继承在此呼应宜彰。

(二)、“长安史话”:

长安史话做为一个雕塑墙,既是一个造景手法,同时也尽可能显示其长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长安所有的辉煌成就都可以在这个场景的形式来表现,让步观者一目了然。同时,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体量大,易表现。同时宽80米,高12米的雕塑墙又是中心世纪大道的背景,世纪大道所表现的是新世纪新长安的发展,而雄浑的雕塑墙则是古长安历史和发展的缩影。

(三)、“天圆”:

自从盘古开天地,轻者升为天,浊者沉为地,天方圆,地为方,今有天圆地方之说。

本方案中,“天圆”主体是表演舞台,为圆形,取“天圆”之意。

圆形舞台周围环绕一浅水系,水中设涌泉,为舞台衬景。水系上架设一造形轻盈别致的小桥,将舞台与其外的广场地面有机地联系起来。

天圆舞台可作为广场集会的主席台,文艺表演时,又为舞台使用,有双重功能。

东北角高大的合欢林则是天圆舞台的绿色背景。

(四)、“地方”:地为方,该景是取天地间的自然景观,草、水、石组成一个自然而和谐的可赏性景观。分割整齐的草地和水池均以方形分割,动与静的对比,轻质与硬质的对比,使其融洽而和谐。在“地方”中间的草地上置以景石,景石上刻广场之名。

(五)、“古磐”:

长安、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闻名古都,共具辉煌的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特色。在此我们将它浓缩为四块磐石,展示石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变的题材,它经百年的侵蚀摧噬而仍然展示其神采,我们用磐石展示它们的辉煌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既有长久性,也和它们深邃的历史相呼应。

在四个石头上分别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刻上该城市的名称,让来此参观的人们不但了解长安,也了解世界,更加了解长安在世界中的地位。

另外,在每块磐石上,还将竖牌对这四个国家分别做以解释。

四块磐石分别被四个做成锥体的草地托起,周围平整空旷的草地上,不做任何栽植,更使四块磐石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四个城市和地位相协调。

五个景点以围合的形式布局,由天圆、地方到古磐、再到长安史话雕塑景墙,最后回到中心景点及世纪大道、主题雕塑上,突出长安人民今后的发展。

三、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大面积草地为主,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

广场四个角上分别种植高大的乔大,做为广场的绿色点缀,树下分别设休息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桂花栽植于广场西北角与东南角两片,银杏栽植于西南角,合欢栽植于东北角。棕榈树栽植于功能区空地上,逶迤成行,清秀隽美。

四、灯光照明:

在广场各处分别布置各类景观照明灯,既有装饰效果,同时又满足夜间照明之用,各处草地上皆置以草坪灯,在主题雕塑、长安史话雕塑墙等重要景观部位,分别设置投射灯,增强夜间效果。

五、物业管理设施:

广场上设计了物业管理房与公厕等设施。

第三章、结束语:

由于该项目投标期限较为紧张。因此目前尚未能做到更深入的设计。难免存在不深入、不细致之处。

热切期望着业主对于我们设计方案的审定,并将在业主审定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深入设计。

成都“边城水恋”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温邛公路南侧,距成都市区行车距离15分钟,紧邻温江县城。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三面环水,40米宽的江安河环绕地块西面和南面缓缓流过。具有较好的先天景观资源。楼盘开发思路定位为“水岸度假休闲住宅”。

二、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项目的先天资源条件及楼盘的开发思路,本项目园林设计主题为:“川蜀桃花源、迷情浅水湾” 结合楼盘的“水岸休闲度假住宅”理念,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思路,将小区六万多平方米的园林面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休闲水景园林。在此基础上挖掘“富有湘西地域风情与民族民俗风味的”元素,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园林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景观的均好性,作为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园林,重点是扩大水系的延伸范围,达到每一个组团、每一个景点都有水景,每个住户下楼即有水可看、有水可玩。

2、控制水面面积,缩小湖面及大型水景的体量,景观以小巧、别致为主要特色。

3、注重水景的多样化,使不同风格的水景遍布整个小区,以营造小区丰富的水景园林特色。

4、增强水景的可参与性,使住户可以直接亲水,而不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同时注重亲水的安全性。

5、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道路和主要水系为主线,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以水景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7、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三、设计总体布局 本方案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

具体布局如下:

小区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小区中曲折、蜿蜒、穿流而过,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

水系在小区中有时小、有时大;有时宽、有时窄;有时放、有时收;有时是宽阔大器的湖面、有时是曲折蜿蜒的小溪。水系流过的每个组团、每个景区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景观,整体构成小区既统一、和谐、又有丰富变化的水景特色园林景观。极大地提高小区的格调与品质,同时为业主提供高品味的休闲居住环境。

主要水系的起点设在小区的东北组团,以“流年古井”作为水系的起源,通过折线型的戏水沟渠,穿过大门处的七彩人生广场,然后分两路流过中部组团,会入小溪,蜿蜒绕过公共景区的生态戏水泳池,继而通过儿童游乐场旁的临住宅水面,从地下暗道汇入售楼部组团的湖面,在此形成小区的中心景观,然后在临街住宅的北侧蜿蜒流向东南角组团,回抽至东北组团,整个水系形成一个环流,循环不止,生生不息。

小区的北部、西北、西南三个组团因地势较高,另设独立水系并分别汇入售楼部组团水景。

东部团结渠抬高水面,整理林相,设置栏杆,修建“水木清华”休闲步道。

滨河地带设计以帆影、航船、舵轮、灯塔为标志的景观,既与江安河的现有景观资源相吻合,同时又象征人生好比一艘航船,小区就是停泊的港湾,为小区的居住生活理念平添几分诗意的色彩。

1、五彩迎宾

靠近成温邛公路的入口处。

此处是小区的对外窗口,也是看楼者进入小区的第一印象,本应着大笔墨,但考虑到将来公路入口要封闭,这一景点的实际意义只能维持几个月左右,故采用低成本,但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方案。

如采用钢制花架,结合现有景墙,形成叠级式花台,用五彩缤纷的花卉装点花台,左边用小起伏的土坡布置花镜,与花台互相呼应,再结合巨型广告宣传牌,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看楼者在刚进楼盘即能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为接受楼盘、喜欢楼盘、直至下定金买楼埋下伏笔。

从公路进来后,道路两旁是两排吊篮花卉,色彩斑斓,气势壮观,形成喜庆气氛浓厚的五彩迎宾大道,这里的吊篮花卉利用原有广玉兰的树池竖立木柱,节约成本而且工程量很小,同时保留原有花架、建筑和植物景观,加以整理、修饰,如花架采用藤蔓植物和吊篮花卉等,即能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取得相对较好的视觉效果。

2、东北部组团

这一组团是小区主要水系的起源。

景点有“流年古井”、“岁月舞台”、“思源桥”、等。

“流年古井”、青石板砌就的古老井台、木制的沧桑辘轳、循环不息的清清泉水,寓意对悠悠历史、似水流年的绵绵追忆。

富有动感的表演台宛如人生的舞台,清泉在为你伴奏,花草在为你喝彩。

3、七彩人生广场

北部入口。

环形的入口广场,对进入小区的人流形成欢迎之势,让住户回家有归宿之感。

将戏水沟渠的水源引入广场地下并以透明的玻璃砖装饰地面,结合灯光、流水、闪烁出五彩缤纷的迷人效果,配以花坛、座椅、入口标志,形成一个入口聚会广场,营造小区良好的入口形象。

4、中部组团(入口西南角)

此一组团有“香林曲径”、“涤翠台”、“植物迷宫”等。

涤翠台前优美曲折的浅水湖面,鹅卵石池底七彩斑澜,儿童嬉戏其中,童趣盎然。

湖边有蜿蜒小径,临水而行,鸟语花香。

花丛中设植物迷宫供儿童游戏,使天性健康成长。

5、北部组团

此一组团有“缤纷跌水”、“鱼跃喷泉”、“观鱼台”、等。

稳坐钓鱼台,近观喷泉鱼跃,远看跌水缤纷,偷得浮生半日闲。

6、中心公共景区

这一景区正对小区南入口,以开阔、大器为主要景观特色。主要道路旁是大面积的疏林草坪,青青草坪上一个船形月亮雕塑,一个小孩在上面划船,此时开阔的大草坪就仿佛是一片蔚蓝的大海或是辽阔的天空。背景衬以假山、瀑布、湖水、石滩、溪流,让人仿佛梦游天姥、如在蓬莱。假山前的湖面成设计野趣、自然风格的娱乐型生态戏水泳池。白石米铺就的珍珠沙滩,五彩缤纷的遮阳凉亭,洋溢着南国风情韵味,配以热带风情植物,令人仿佛置身于东南亚巴厘岛的海风椰影之中,异国风情的天堂胜境,令人陶醉。

7、西北部组团

这一组团的景点有“石岸听涛”、“花间流水”、“悠悠水车”、“鸟语回廊”、“智慧泉”等。以幽静、深邃、野趣为主要特色,让人在居家休闲的生活中,体会到回归自然的野趣。

8、西南部组团

景点有“花港观鱼”、“月牙湾”等。

“塘中鱼可百许条,皆若空游无所依”,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鱼乐、人乐,人鱼共乐,人人同乐,实在是人生一大赏心乐事。

小区营造着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居家气氛,生活也因此在不经意之间变得诗意、浪漫起来。

9、售楼部组团

这一组团是小区的主要重点景观。

设计以“碧水蓝天”为主题立意,汇聚小区各景观组团水源,修建一个人工湖。结合地势,形成迂回多变的湖边驳岸。

以“迷情水湾”、“风雨亭”、“悠悠水车”“知鱼桥”、“老翁垂钓”等为主要景观素材,动静结合。

湖中采用大体量的木制圆形水车,旋转运水,速度可调,既富于动感、野趣,又与边城水恋的意境吻合,更比大型喷泉节约运行成本,不转动时也是非常好的景观。

再结合小型喷泉,使这一小区中心景观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大气,且富于风情韵味,坐在售楼部的露台上观之,能感受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售楼部滨湖而建,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墙面,以便内外视线的通透,使卖场形成里外互动的效果。

售楼大厅后部设大露台,并用园弧形挑台的方式挑出湖面,让看楼者坐在挑台上与售楼员交谈时,能一览湖光山色、品位动人园景。

坐在临水售楼部大厅,透过落地玻璃窗,水景园林,无边景色,尽收眼底。

更有小溪,自玻璃窗下蜿蜒流入售楼大厅中,在座椅间潺潺流过,叮咚作响,几尾金色鲤鱼漫游其中。

如此意境中,与售楼小姐娓娓而谈,只觉得看楼、买楼也是一种享受。

10、主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以喷泉水景为主要特色,点缀带有湘西民族风情图腾符号的风格凝重的图腾石柱、结合色彩鲜艳的草本花卉、再配以造型俊朗的乔木(如大王椰子的风格,但选用适合成都气候的树种),营造动感、明快,充满欢快、活泼气氛的入口环境。

主入口大门古朴、粗旷,雄伟,上部是玻璃底面的水槽,人从下面可仰视槽中的水流,夜晚配以灯光,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美不胜收。水自售楼部一侧的出口流出,倾泻而下,流入一个圆形石缸中,溢出至湖面。大门的创意源自湘西山区的山民用剖开的竹筒作槽从山中汲取泉水的生活方式,唤起对原始、古朴的乡野生活的温馨回忆。售楼部广场采用大小结合、点线交错的音乐喷泉,圆形湖面环绕售楼部,人流穿过湖面的玻璃水晶桥进入售楼大厅,水自玻璃墙下流入室内,以玻璃砖的水槽和小溪的形式在座椅间穿行,在售楼部后面形成跌水,汇入组团湖面。

11、东南部组团

景点有“碧波荷影”、“荷塘月色”、“残荷听雨”等。

一池荷花,白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夜晚,“荷塘月色”又是另外一番风景;更有池边“残荷听雨”亭,秋来“留得残荷听雨声”。

12、滨河景观

滨河地带设计以帆影、航船、舵轮、灯塔为标志的景观,既与温江河的现有景观资源相吻合,同时又象征人生好比一艘航船,小区就是停泊的港湾,为小区的居住生活理念平添几分诗意的色彩。

桥侧设10—15米宽的青石板码头和杵衣台,拾级而下,直接亲水,石级旁种植水生植物,水中停泊装饰性小木船,营造边城渡口意境,恍惚可闻浣女杵衣声,并可让看楼者娱乐、参与。其中小区入口处的“沧海云帆”取意“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沧海云帆”地面采用黑色大理石边和白色鹅卵石面做成漩涡形喷泉,水自鹅卵石中涌出。铁锚雕塑取名“归航”,寓意无论航行多远,无论成就有多大,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避风的港湾,那就是家的温暖!

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

二.规划设计思想 设计依据: ①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 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

④ 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⑤ 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⑥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⑦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规划图 ⑧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 ⑨《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 ⑩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

经过对现状与历史、规划设计要点、任务书以及相关法规条例的认真研究,我们确定这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为:“保护生态,构筑系统,发展人文”。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安徽虽无水乡之名,却具泽国之实。这一点在我们的基地内就有充分体现。红线范围内有大大小小池塘近40处,并由丽人湖向内伸入三处指状湿地,中间有相对高起的垄状缓坡,自然生态环境极佳。自古以来,最美的景致都是优秀的人文景观与出色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在此兴建校园,无疑是为合肥的经济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整片区域的发展。

对自然地貌的尊重与发展,是校园个性魅力的所在,规划中对指状湿地的保留与改造,使安徽大学校区在目前新规划的众多绿色校园中独具特色。规划设计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保护天然的山水形态与生态格局,其次是设计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突出其景观价值。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系统是形成校园空间秩序的重要方法,集成高效的组织原则是进行功能分区,道路网络和空间使用设计的准则。在安徽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中,不仅仅关注校园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同时亦关注校区内部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联系。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贯彻在内外功能的组织,景观地貌的利用和肌理联系等方面,力求使新校园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了较好的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安徽大学有着七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受微州文化和早期现代建筑、西洋建筑的双重影响,空间骨架与建筑语言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面。新校区的规划,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从而使校园体现出逻辑与浪漫双重特质,促进学术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气氛。完整的景观体系与丰富的空间环境层次以及具有地方风格意向的建筑风格使这一理念突显出来。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从本次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出发,安徽大学的新校区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生态优势,创建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生态优先是当代环境建设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新校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既为规划提供优质的景观资源,又对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把人工融合于自然之中,谋求两者最大的和谐。本次规划将天然地貌基本保留,并将指状伸入的水面与学院等人工构筑空间有机的结合,新校区与丽人湖畔绿地反延伸的水面形成咬合之势,成为校园整体的一大特色之一。

·公共活动综合带,体现包融性与以人为本

本次规划在新校区的中枢位置设计了一条40-94M宽度不等的公共活动综合带,将科研区、教学区、生活区与体育活动区以最便捷的路线串通,与传统的校园景观道不同,在这条步行活动带包含了交通、休闲、游憩、交往等许多功能,景观亦随着行进的序列抑扬顿挫,体现新时代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新趋势。符合师生户外学习、思考和交往的行为要求。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人文优先,创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安徽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安徽大学的建筑风格、空间概念自然要对文化传统有所体现,新校区的建筑空间力求延续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语汇,在形式和符号上采用白色墙片和部分红色砖墙相间,使其与本部校区形成传承的关系。

·中西空间理念结合在运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国空间理念同时,本次规划结合了西方的理性和美学观念。规划方案不仅充分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地貌,且将自然要素、半岛、水域等作为构筑空间的要素,与各种不同形式的院落及单元,共同形成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

·院落空间,营造宜人尺度在2000亩大尺度的用地内,校园建筑多以院落的形式或成组群的布置。院落建筑在地形与人的尺度中间,增加了一个舒适的过渡空间尺度。与大型现代建筑相比,院落式的族群布局具有更好的亲和力、文化性和地域特色。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新校区位于合肥大学城的中央地段,规划将生活区、体育区和科研区沿边布置,有利于将来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趋向,为新校区远期与社会共享做好铺垫。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安徽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生态园林区、科研区六大部分。

教学区位于校园的中部,由公共教学和学院两部分组成,学院以院落式建筑沿湖畔路布置,学院与公共教学部分之间贯穿以公共活动景观带,面对礼仪入口,空间放大成中心广场,以树林,水面和建筑加以围合。

学生生活区位于西侧,紧邻教学区,沿公共活动综合带西侧布置,考虑到效率和线网铺设的便捷,使学生生活区形成包裹于教学区外围的趋势。

新校区的地形较狭长,分别在南北两端设置了科研开发区和青年教工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夹体育活动区,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且体育设施临近校园次入口,使之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共享。后勤服务未单独成区,而是穿插在教工和学生生活区中,便于服务。科研开发区结合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南部入口处,此处交通条件优越,具有对外窗口的作用。亦在南部的主入口形成体现校园风格的空间感受。

而结合自然地貌,在水面伸入校区部位,一南一北近期形成两大片生态园林区,提高整个校园的空间品质。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安徽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生态园林区、科研区六大部分。

2.教学区位于校园的中部,由公共教学和学院两部分组成,学院以院落式建筑沿湖畔路布置,学院与公共教学部分之间贯穿以公共活动景观带,面对礼仪入口,空间放大成中心广场,以树林,水面和建筑加以围合。

学生生活区位于西侧,紧邻教学区,沿公共活动综合带西侧布置,考虑到效率和线网铺设的便捷,使学生生活区形成包裹于教学区外围的趋势。

3.新校区的地形较狭长,分别在南北两端设置了科研开发区和青年教工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夹体育活动区,提高了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且体育设施临近校园次入口,使之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共享。后勤服务未单独成区,而是穿插在教工和学生生活区中,便于服务。科研开发区结合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南部入口处,此处交通条件优越,具有对外窗口的作用。亦在南部的主入口形成体现校园风格的空间感受。而结合自然地貌,在水面伸入校区部位,一南一北近期形成两大片生态园林区,提高整个校园的空间品质。

4.景观风貌规划

S型车道与水面时分时合,穿行于有收放的建筑外部空间中,产生丰富的景观变化,宽阔的公共活动综合带,串连各个空间结点和面向湖的景观轴,结合生长在两侧的建筑,达到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效果。同时本身也成为开发区中和丽人湖畔的一个重要景观。

5.建筑群体设计

安徽大学新校区作为新世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新校园,规划中强调了传统延续与前瞻性相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成为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方法。将空间院落的传统理念与理性简约的现代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文化意境与功能使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天井、片墙、红砖等符号和材料的运用,力求展现具有安徽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1)规划依据

①《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②《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③《建筑给水设计规范》(2)给水水源

给水水源由九龙路和翡翠路城市给水管网供应。(3)用水量预测

本规划区内学生生活人数按2万人,150L/人.d计,则学生生活综合用量Q1=3000m3/d,教师生活综合用水量取Q2=500m3,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1次,灭火水量15L/S,持续时间为2小时计,则消防用水量Q3=108m3,学校实验、绿化浇灌及其它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5%计,则校区总用水量约Q=4200m3/d。时变化系数K时=2.5平均时用水量=175 m3/h 最高时用水量=438 m3/h

(4)给水规划根据学校布局及周边地区情况,近期给水从九龙路DN400供水管道接入,远期与翡翠路城市供水管对接,在校区内实施环状供水,以增加供水可靠性与稳定性。主干管经DN300-DN200,户外最小管经DN100。管网正常供水压力要求不小于0.28Mpa,如不能满足此要求,则必须在区内设置泵站和水池。

(5)消防规划消火栓结合主次干道路,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80-120米设置一个。

2.排水规划

排水原则,采用雨污分流,纳入城市雨污水系统。

(1)雨水规划

a.设计标准

设计重现期取一年,按5年校核。

b.径流系数综合值取0.6

c.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合肥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d.雨水量计算

Q=ψqF(升/秒)

e.雨水管线规划

根据本区特点,雨水就近排入九龙路、环湖路城市雨水管,在道路中间布置雨水管,主干管d500-d600,采用砼管。

(2)污水规划本规划区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实验污水。生活污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80%,则生活污水量Q2’=2800m3/d实验污水量Q2’取生活污水量的5%,则Q=140m3/d总污水量Q’=2940 m3/d生活污水设代粪池、隔油池,实验污水需二级生化处理预处理,经污水干管汇集经校区污水处理站,达到合肥开发区建设局《环境保护意见书》要求后,接九龙路、环湖路城市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系统。污水管沿区内主干管敷设,管径d400-d500砼管。

4.电力规划

规划依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负荷预测

用电指标按下列原则确定:

建筑:45W/ m2

道路、广场:20KW/ha

则本规划区内用电负荷约为28000KW,综合需要系数KX取0.5,则总计算负荷为14000KW。

(2)电力规划

根据周边10KV线路情况,区内10KV线路从翡翠路引入,双回路供电。在校前区设10KV开闭所。根据区内负荷分布情况,设7座10KV配电所,分别供校前区学生宿舍区、体育区、教工宿舍区、教学实验区等,10KV配电所容量分别为2×800KV-2×1200KV,校前区10KV配电所与开闭所合建。

在校区西侧建10KV电力电缆沟。

0.4KV出线在各供应区内形成若干回路,埋地敷设。

路灯集中供电,采用光电自动控制集中管理,线路沿主次干道埋地敷设。

5.电信规划

规划预测电话指标为下:

学生宿舍:1门/间(按6人1间计)

教师宿舍:300门

办公、实验等:1200门

公用电话:100门

6.则校区电话总门数估算为4800门。按1:1.6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为7680门。

根据学校电信特点,在学校中心区设一容量为8000门的虚拟网,由电信局光缆接入。

在校区内沿干道埋地敷设电信电缆,各主要区设电话交接箱。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1)有线电视

电视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光缆接入,终端数约为4500个。

电视信号分配网络拟采用分配——分配形式,各用户终端电平为73±dB。

(2)计算机网络

校内计算机网络,采用4兆径以太网,在校内科研楼设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线路同电信线路同槽敷设。

8.环境卫生保护

校区内严格控制机动车的运行路线和停放,不建燃煤、重油锅炉,使环境噪声白天小于60dB,夜间小于50dB。锅炉大气污染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二级标准,油烟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WPB5-2000)。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29-96)一级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校区内设一中转站,实验废弃物根据性质分类利用处置。

六.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 133.35公顷 总建筑面积 61.88万平方米 容积率 0.46 覆盖率 8.5% 绿化率 63% 规划总用地 133.35公顷 100% 上海豫园金秋赏菊会园林景观设计策划方案

豫园的上海

上海的中国

中国的世界

未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而中国发展的龙头,是上海;

豫园,是上海最中国的地方。

秉承中国几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在有着数百年历史,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淀了深厚人文底蕴的豫园,举办传统花会,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标志。

国之幸、民之福!

一、目的

以我们的理解,赏菊会应该并且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充分挖掘豫园传统文化精髓,延续豫园优雅、独特的文化底蕴,增进人们对豫园、对老上海、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展示豫园商城依托豫园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经营更上层楼;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国民民族士气。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之初中国经济的腾飞已初露锋芒,和平崛起指日在望。

值重阳佳节,借豫园宝地,展现传统文化精髓,愉悦国民友人身心,振奋家国民族声威,将把这一盛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豫园文化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开良好的先河。

二、总体布局

赏菊会以龙为主题。

整个展场布局为双龙缠扰,呈环抱之势。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结构,顺应豫园原有的空间关系,以起、承、转、合形成发展序列,层层递进,逐步展开。

同时切合《易经》乾卦的五个卦象,象征事物发展的五个阶段,隐喻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历史。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九曲桥广场为展出主会场,是整个序列的高潮,并把整个展出提升到“盛世狂欢”的高度,为“转”。中心广场为展出的尾声,营造高潮之后的宁静与和谐,为“合”。整个花展从“引子”开始,以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形成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层层推进而又有机一体的优美乐章,汇合成一部完整的盛世交响曲。在形而下的“器”、即游览的层面,给游人以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愉悦感受;在形而上的“道”、即理念的层面,寓意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励精图治、团结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世界之林。

三、分阶段表达

1、潜龙勿用 励精图治

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丽水路人民路口是整个豫园的入口,大多数游人从此进入豫园。

虽然不是展出的重心,但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让游人在豫园外即可隐隐约约看到菊花展的影子,领略赏菊会的气氛,从而产生进入观赏、一览究竟的期待心理。着墨无需太多,几块展板、数条横幅、丽水路一路菊花,即可。就好象一部乐曲的引子,三五几个乐句、寥寥数个音符,引人入胜。《易经》中的“潜龙勿用”讲的是事物在最初阶段,阳气潜藏,不可浮躁、盲动,当养精蓄锐,以待时而动。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曾经象一条沉睡的巨龙,沉默着,但没人可以忽视,一旦崛起,将震撼世界。

2、见龙在田 混沌初开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讲究开头,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不可太强,精华一览无余,后面没有发挥的空间,喧宾夺主;

不可太弱,得展现整部作品的风格和主题,并能吸引观众参与整部作品的观赏。

按总体布局,这里是双龙环抱的其中一龙的龙头,根据场景与地势,拟借助上海老饭店的建筑结构,将整个门厅柱廊做成龙头的造景,展现龙的主题,形成入口恢弘、磅礴的气势。

同时十字路口给了这一场景足够的展示空间,从丽水路走过来一直到十字路口,可逐步领略入口龙头张扬磅礴的气势。

《易经》中的“见龙在田”讲的是事物在起始阶段,阳气升腾,生命力乍现,开始展现勃勃生机,让世人侧目,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历史之后,顽强抗争、励精图治,终于站起来了,正以不凡的姿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龙跃在渊 渐入佳境

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

进一步承接入口龙的主题,为龙身,是整个序列从起始到高潮的一个过渡,由于有相对开敞的空间,对人流的聚集和游客游览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缓冲。

以龙身为主题的菊花景观布展和“豫园中国日”摄影展结合,既可让游客品味和领略豫园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进入下一个阶段“盛世狂欢”的高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易经》中的“龙跃在渊”讲的是事物在发展阶段,生命力勃发,逐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崛起指日在望。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抗争、进取之后,正以泱泱大国的姿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中国的世界!

4、巨龙崛起 盛世狂欢

九曲桥广场为展出主会场,是整个序列的高潮,并把整个展出提升到“盛世狂欢”的高度,为“转”。巨龙崛起,双龙环抱的另一龙自湖面跃起,龙头高昂在九曲桥上空,面向广场狂欢的人群和五彩缤纷的花团锦簇。

广场和湖面姹紫嫣红的菊花交相辉映,诠释着盛世繁华。龙头喷射的水柱与湖面喷泉一呼一应、泽被众生。周围楼顶飘下的彩带洒向狂欢的人群,生在大国,身逢盛世,惟有狂欢,才能尽情挥洒积蓄已久的激情与骄傲。

为祖国欢呼、为民族骄傲、为生逢盛世而自豪!

狂欢,是整个展出的高潮,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易经》中这一卦象的原文是“飞龙在天”,讲的是事物发展到高潮阶段,巨龙崛起,雄视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一切尽在掌握。

中华民族终于以和平崛起的姿态,演绎着大国的辉煌!

世界因为中国而震撼;世界,也将因为中国而更加和平。

狂欢,也终将是世界的主题,因为中国!

5、亢龙有悔 龙象祥和

中心广场为展出的尾声,营造高潮之后的宁静与和谐,为“合”。

有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最后一乐章,暴风雨过后,一切恢复宁静与祥和,雨后的阳光与天边的彩虹交相辉映,人们在田野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脸,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和平。

在这一区域,营造的是宁静、祥和的气氛,龙的主题与象的布景相结合。

在象征寓意上,大象,是祥和的标志。

在中心广场用菊花制作象的造型,慈祥和蔼的大象与顽皮乖巧的小象在花丛中尽情嬉戏,寓意人们乐业安居,享受天伦之乐。

因该广场前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主会场,可在别处先制作好布景,装上万向轮,到时候推入展场,只需临时布置地面花卉。

《易经》中“亢龙有悔”的“悔”,可理解为反思,讲的是事物在经历了旺盛的发展,将走向平和、走向安祥,通透中带着成熟与祥和,正如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进入成熟阶段。人类终将走向祥和,没有贫穷、没有杀戮,地球就象一个村庄,所有的人们生活在这个安详、富足的星球,濡染着前人的智慧、沐浴着自然的恩赐。而承担着这一使命的,将是古老而博大的中华文明。

豫园,正是中国这一悠久文明的浓缩和象征!

第五篇: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参考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参考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 附图

1、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3)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设计原则

(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

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

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

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

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

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 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

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

一、存在问题

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 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目前车站大道沿

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 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道路上空 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

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

1、已建成建筑;

2、在建建筑;

3、未建的空地;

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

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

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

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 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

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

一、墙面清洗

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

感。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

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

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

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

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 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 道路 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些广告无序摆 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围。

一、现状

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 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 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

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

设计说明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

面。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

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

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

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

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因此在设计

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 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 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4. 全面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

计。

设计理念

“山好、水耗、人更好”——成为了本设计贯穿整体的中心思想,并通过材质与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进行了抽象化的暗喻。

这一整体理念是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及文化特征而提出的。“山好”——是指峨嵋山以及河对岸的绵绵山峦。(漫漫地和岸观景步道可饱览群山)

“水好”——是指地处三江交汇。(在中心区设计了一注水雕塑)

“人更好”——是指当地民风淳朴,更是自古人才辈出,如:郭沫若等。(设计中有一个小型的纪念广场。

此广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市政广场,由于旁边即将建设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

要求广场与其构成一个整体,并与步行街相融。故规划范围内,在提供基本设施

及公共设备的同时,还兼顾考虑可以继续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规划设计

之初,以安全自然为主,提供堤岸景观的设计理念,除自然景观的设计手法外,结构安全更是主要考虑的因数。堤岸结构的材质以钢筋混凝土为结构基础。以提

高安全与使用年限,并以自然石材等为装饰材料,融合于自然景观中。此广场规

划设计共分为5大区:中心广场区;郭沫若纪念广场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

区;观佛休闲广场区。

功能分区

1. 中心广场区:

本区是位于全区中心的上举式广场,面向步行街以及市政建筑。半圆形的广场加

上圆形的水池构成了中心广场。广场铺地花纹采取流线型,体现“水”的动感,暗喻五行中的“水”。三层台阶构成了高举式的广场,台阶处点状布置绿化丛,将原本一段弧长较长的圆弧台阶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且使广场形式更具有围合性,且

更加生动。本区给人感觉整体气势庞大,视野开阔,有利于观景,可以把江对面的美景尽收眼底。

2. 郭沫若纪念广场区:

此区为纪念性广场,功能上除了“纪念”外,在铺地上,以材质及色彩变化暗喻五行中的“土”。此为强调其纪念性广场设计为为下沉式广场,下沉部分一直延伸到沿江小道。既达到了整体性,又有了一定的道路穿插关系。靠近中心广场处有一

小型暂缓空间,既遵循了空间大小变化又使游人的视线有一个稍微停顿的感觉。

整体铺地上,利用材质色彩的不同,暗喻五行中的“火”。

3. 老人活动区:

此区专为老人设计,提供老人活动的场所,且临江较近,环境比较优雅,使老人

晨练,休息,遛鸟的最佳去处。老人活动中心于中心广场紧紧相连,主要是考虑

到可以将功能结合起来,这样包括中心广场在内,均可以作为老人活动的场所,活动范围比较集中。

4. 儿童活动区:

中心铺地采用木质地板,并以卵石包边。中心设置主体娱乐设施,周边点状布置

辅助性娱乐设施,有主有次。临江一角9棵植物的分布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区域,下以卵石铺地,可供孩童玩耍。打破了广场从平面上看弧线过多,过于圆滑的线

面。从而在平面上有方有原。中心的木质地板暗喻五行中的“木”。

5. 观佛休闲广场区:

此区主要在功能上强调了一个“佛”字。故在铺地的设计上,采用莲花台式的花

纹形式,并且以金属铜条包边,暗喻五行中的“金”,此广场为上举式广场,上举部分延伸到沿江小道,并与临江平台连接起来,弥补了地势过低的不足。

本设计力图使整体环境规划设计从理念上就有别于其他同类广场。整体形式

上体现广场的开阔性。两个上举广场,一个下沉广场,高低起伏,富有变化。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了铺地的变化,穿插性以及道路的延续性。色彩和材质上的变化

使几个主要分区巧妙的从“金”过渡到“土”。整个广场在绿化方面,少量布置高大的树木,其目的是能让对面的好山好水不至于受到实现上的阻碍。

下载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祖寺园林景观概念设计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万科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万科星园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采用自然化的手法,在重视视觉的观赏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为住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性及选择性,一方面,使每位住客于外出或归家时,无论走过庭院......

    K5地块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转承:基于对K5属性(小体量精品,升级转型之作)以及建筑规划和市场营销分析,结合高品质住宅景观方向,定位本项目为:”现代、简约、轻奢、艺术”为基调的品质院子。 设计原则—”功能......

    法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景观设计说明 一、 项目简况: ***位于******城行政路以北,西临民生路,东面平安路,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项目总用地面积70000㎡,规划有17栋18F住宅楼及1栋综合商业楼,临街为商铺,配......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集锦----_景观设计说明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集锦收藏---- 景观设计说明 某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含五篇)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1、本案景观设计理念以“绿化健身”为主,在现今提倡健康养生的大环境中,找寻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环境,设计不拘泥于形式,返璞归真,致力打造一个健......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集锦收藏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集锦收藏 某厂区绿化景观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