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论文

时间:2019-05-15 07: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国大典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国大典论文》。

第一篇:开国大典论文

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红旗如海,毛主席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面向前来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30万军民,用他那洪亮声音,庄严致辞。在毛主席身后,能清晰辨认的英雄人物共有十位,其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后面是林伯渠委员,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委员,李济深后面是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1921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多少中华英雄儿女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前赴后继。1948年底,国民党军队连被我军所挫,才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为了保护古城北平,实现和平政策毛主席、党中央多次给傅作义做工作改编,经过不懈的努力,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让军队接受了和平改编并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后来的国共和谈中,国民党并不诚心,毛主席在这情形下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之后的渡江战役打响了,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南京解放。就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新中国才有机会诞生,才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同时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在开国大典的《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军民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二十八年的光辉历程的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接着举行盛大阅兵式,待检阅完毕,朱德总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指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阅兵式持续近三小时,天色已晚,长安街华灯齐放,一队队游行群众高举红旗和红灯,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切云霄。人们热情洋溢,载歌载舞,万众欢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开始了新纪元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的力量,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更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已经走出黑暗,渐渐走向光明。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我们能有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党的英明领导。我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一切。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总有一天,前辈们会将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满怀希望地交给我们,在当今社会我们虽然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要有一颗闪闪的红心,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力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谦虚谨慎、不断探索,让我们的祖国从此更加和平安定,繁荣富强。

第二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

(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交流第二段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1、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⑴ 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 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__年__月__日在__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会场在____。主席台设在____。

⑶ 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2、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5、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而___;为___而___;为___而___。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回归全文

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2、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第三篇:《开国大典》观后感

牢记党的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开国大典》观后感

2014年5月30日,根据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我校全体党员干部一起观看了电影《开国大典》。

在这部电影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镜头:身穿中山服的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们政府成立了!”啊,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今天。那一声庄严的宣布,是用那坚定的革命精神组成的;是用那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中华大地一片沸腾,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传播震撼了五洲四海,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呢!回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的沧桑岁月,不由得眼睛潮湿了。不经历风雨,怎么会有这超越时空的声音。

还有一个镜头: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喊着:“毛主席万岁!”还有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开怀大笑,那灰白色的胡子一抖一抖的。这些镜头,都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表现出无限的喜悦。

开国大典,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一个缩影。那创新超越的28响礼炮,是不忘历史的纪念,是陈旧腐朽的结束,是崭新秩序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国,首都,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升起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政党的发展。既然升起了,我们就必须捍卫!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世界风云变幻,狂风暴雨,五星红旗洗礼得更加鲜艳夺目。今天的我们来了,我们之后的我们,又将延续。一百年,五星红旗依然高高飘扬!

结合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重新审视《开国大典》,使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党和我们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的走向胜利,最后成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根到底是依靠人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教育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短短五句话,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指出了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明确了我们党坚持始终的工作路线和方法,表达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实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式怎样变化,群众路线永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事业的胜利线。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立命之本,力量之源,成功之基。实践证明我们党90多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牢牢把握住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赢得了民心。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更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所以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惟有此,我们的党才能永远扎根于群众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们更应该牢记党的宗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4年6月13日

第四篇: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一、明确教学目标

1.齐读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简要讲析。

第二单元是默读单元。课文大多有注释,注释分题解、生字难词注音、释义和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物和组织名称)解释三种。读注释可以帮助读懂文章。本单元要求我们培养借助注释默读的习惯。

对照注释,读准字音,领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掌握注释中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学习与继承革命传统。2.明确默读要求,齐读课后训练题二。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

二、默读

1.不出声,不指读,默读全文,划出生字新词。

2.对照注释,再默读课文,凭借注释在生字上注音,并理解注释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补充:

检阅: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肃静:严肃寂静。

秘书:掌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隆重:盛大庄重。

三、讲析

1.什么叫“开国大典”?本文课题是什么意思?

学习注①题解,明确本文记叙的是新中国诞生的情况。了解词语“开国”、“大典”的含义。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规模巨大的仪式。2.本文题为《开国大典》,为什么不从“下午3点正”典礼开始写起?而要写典礼前与典礼后?

(1)引导学生将全文划分成“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部分。

典礼前:一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者;二写会场的布置;三写群众入场。典礼时(从“下午三时正”到“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一写典礼(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的情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二写阅兵式(交代了检阅司令员及阅兵总指挥;受检阅部队入场次序及情况;领袖和群众的热烈反响)。

典礼后:一写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情景;二写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对照注①中对“大典”的解释:隆重和规模巨大的仪式。请学生找出典礼前反映庆典这方面特点的句子,进行交流,加深体会。“人们手里擎着红旗------地点排列。” “到了正午------像海上的波浪。” “他们擎着灯------同志们万岁。” “------”

(3)总结:这部分描写群众场面较多,目的是为了表现庆典的热烈气氛,表达人民对党和新中国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容纳 诞生 肃静 检阅 率领 瞻仰 飘拂

迎风招展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陆续 协商 擎着 秘书 电钮 聂容臻 徐徐 隆重 规模巨大 盛况

2.圈划重点词语,体会正确的词语对表达课文意思的重要作用。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

二、继续讲析课文 1.“开国大典”主要议程有几项?文章是如何净大典的议程与群众场面结合起来写的?(1)让学生排出大典议程。

(2)让学生理解群众场面的描写与典礼议程结合起来写的好处。(3)重点分析几个注释。白山、黑水、大河——地点注释,以此表明庄严的宣告传遍全中国。体会有关的四句排比句。徐徐、瞻仰——词义注释,以此表明大典的隆重和人民的恭敬之情。

54门大炮、28响——特殊含义注释,以表明庄严隆重的气氛和非同寻常的庆典。2.借助注释,加深理解课文。

注释①中写到开国大典是隆重的,规模巨大的,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意思的?

(1)下午三点正,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排山倒海”能否改成“嘹亮”?(2)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奋斗”能否改为“出生”?

(3)30万人脱帽肃立,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肃立”能否改为“站立”,“瞻仰”能否改为“望着”?

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齐读以上三句,加深体会。3.为什么课文写了典礼顺序后又写群众情绪? 组织学生朗读典礼议程部分及写群众情绪的部分。得出结论:写群众情绪是为了突出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巨大的盛况。(紧扣注释①)

4.课堂练习:让学生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两分钟),要求学生合上书后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简明的平面图。在检查学生所画的平面图时,可以发现画错往往是因为读得不仔细,理解不正确而造成的,评讲订正时要紧密地结合阅读。

四、总结

1.课文内容的总结:本文生动描写了新中国诞生时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情景,表现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反映了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2.从单元教学要求角度去总结:

(1)注释的分类:解题、生字注音释义、专用名称术语解、人名地名解、组织机构解等。(2)运用注释阅读的好处: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

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3.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 :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段课文。1.指名读第1段课文。(老师强调朗读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认真读。)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题。)(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对第1段课文质疑,老师解释。(擎着:举,往上托。宣读:在公开场合向众人朗读布告、文件等。)4.齐读课文第1段。5.归纳:(课文第1段写出了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先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和总人数。然后描述了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热烈场面。)

(二)学习课文第2段。1.指名读第2段课文。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在第2段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说出“排山倒海”“一齐投向”的意思。)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句话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4)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三十万群众表现得怎样?这说明什么?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说明他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会场上的情景怎样?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3.齐读第2段课文。4.归纳:(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写了以上三件事。)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指导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这段课文的背诵共6小节,难度较大。引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背诵。每小节在背诵中要反复读,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边记。背诵前学生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先质疑。两个同学互相背诵。)1.男生背4、5、6小节。女生背7、8、9小节。男女生交换背。2.然后指名背诵。3.用投影做填空练习。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主席台。(2)毛泽东主席宣布:()。

(3)这()的宣告,这()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4)他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观礼台上同时()。

(四)小结。

(五)作业 :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3段。1.指名读第3段。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3.讨论。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4.齐读第3段。

(二)学习第4段课文。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2.说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3.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

特点。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5段。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

(四)学生合上书,再次听配乐朗读课文,边听边回忆全文内容。

(五)说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六)巩固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投影出现下列句子。)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结。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课堂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作业安排】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开国大典》电影资料。【 自我问答】

我在设计时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为下一环节做准备。如在导入部分我还是采用了第一次上课时用的导语,但却和后面的内容联系上,没有让这次的导语成了一个空架子,在让学生说每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一起来回忆今年的阅兵场面,找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再理清课文顺序。这次我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读书。这节课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这种轻松并不是因为上过一次的原因,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舒畅。这节课学生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变化让人高兴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画线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 汇集 擎着红旗 毛泽东 电钮 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 乐声 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

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2)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3)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读法。)

(4)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5)你们的激情感染了我,使我情不自禁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相机指导学生感受“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6)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8)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指名读这两句话。)

(9)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谁再来读这句宣告?(指名读。)(10)接读第七自然段。

(11)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

(12)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6、研读第八自然段。

(1)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指名读)(2)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会怎样做?(3)你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4)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放CAI)

(6)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交流写话)

(7)无数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1、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

2、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

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板书:

开国大典

隆重、庄严

大典前: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约30万人

大典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庄严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大典后:阅兵式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开国大典》的会前情况,还记得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吗?

(出示图1,会场:人的海洋)

对,这些群众和来宾们是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的,现在,典礼开始了,假如你们是记者,请你们也随这些群众一起去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并抓拍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2、汇报抓拍的镜头:

师板书: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

3、学习镜头二:庄严宣告(6、7)谁宣告?宣告什么?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①看图,听毛主席宣告的录音

师:大家听到没有,这宣告怎么样?(庄严)这声音怎么样?(雄伟)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哪句话?

生:毛主席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得在场的群众怎样? 生: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师: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还怎样?

生: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②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指名读、齐读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所以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4、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环节)(13、14)大家先看看这些图片 ①受检部队有哪些?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人民空军)理解1:“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②群众怎样?

(欢呼、鼓掌,把手都拍麻了。表达了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理解2:“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群众会这么激动、兴奋和喜悦?

(看到自己国家拥有这么威武雄壮的军队而感到自豪,以及对军队的赞美。)③指导朗读12、13自然段。(自豪、扬眉吐气的语气)小组合作学习

5、镜头二:升旗鸣炮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体会热爱国旗、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6、镜头三:宣读公告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了一阵热烈的欢呼。”说明群众热爱领袖、热爱共产党。

7、镜头五(典礼的最后一个镜头):群众游行

①从群众游行这个镜头你感受到什么?(大家无比喜悦的心情)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欢呼)

②师生分角色对话欢呼的语句。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都是抓住场面来描写,大典中这个部分就一共写了5个场面。通过学习比较,同学

们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大典前

群众入场

大典中

大典后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退场

第五篇:开国大典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郑重举行的仪式)“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 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

(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

(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3)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读法。)

(4)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5)你们的激情感染了我,使我情不自禁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相机指导学生感受“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8)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指名读这两句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9)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谁再来读这句宣告?(指名读。)

(10)接读第七自然段。

(11)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12)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6、研读第八自然段。

(1)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指名读)

(2)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会怎样做?

(3)你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4)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放CAI)

(6)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交流写话)

(7)无数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1、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

2、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1、学习生字“骑、嗓、党、聂”,能正确读写“嗓子、共产党”等词语。2.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重点: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教学难点:感受伟人风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典礼主体部分的流程,朗读第七自然段。2.交流上课时的学习心得。

二、重点研读。

1.划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旁边写读书体会。

2.交流学习体会:

阅兵式部分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多媒体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②招聘解说员。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④感情朗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三、课堂小结。

1.文章场面描写的方法;

2.场面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四、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写出课文梗概;搜集毛泽东等领袖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板书设计: 26

开国大典

会前 典礼 阅兵

游行 一齐 激动自豪

掌声 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26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课标版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学情分析: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3000多字,学生默读一遍最快也要3分钟,朗读一遍至少要6分钟。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说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认为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课堂中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各方面了解祖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们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

开国大典距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对小学生来说,从语言文字去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有相当的难度。为此,需要搜集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奴役、侵略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可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教学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3、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读了题目,我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

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② 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③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 “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 ④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 老师解说

⑤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指名读

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理解“瞻仰”一词。

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品读“站”

4、对比感悟描写群众掌声的句子。①出示句子: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观礼台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②比较句子的不同,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

2、布置作业:抄写、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骑、嗓、党、聂”,能正确读写“嗓子、共产党”等词语。2.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重点: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教学难点:感受伟人风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典礼主体部分的流程,朗读第七自然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2.交流上课时的学习心得。

二、重点研读。

1.划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旁边写读书体会。2.交流学习体会:

阅兵式部分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多媒体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

群众游行部分

①学生交流学习感受。②招聘解说员。③理解重点句: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④感情朗读

三、课堂小结。

1.文章场面描写的方法;

2.场面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及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四、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写出课文梗概;搜集毛泽东等领袖的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副、委、协、宾、擎”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等词语。

2、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会场的布置中感悟大典的盛大隆重。教学难点: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重点研读

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交流学习体会。

(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l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l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

三、回顾全文,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场面描写,进行片断练习。

出示班级拔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照片,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写好片段。

十、板书设计:(第一课时)26

开国大典

会前 典礼 阅兵

游行 一齐 掌声 激动自豪

十一、设计说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对《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为线索,以含“一齐”的句子为点,通过品读句子,体会词句间浓浓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学到读书方法 第一个环节是“谈话激情,解读课题”。在谈话中,通过了解北京,把北京带入具体的历史情境,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激发热爱首都的情感,进行情感铺垫;二是帮助了解课题。解读课题,通过字斟句酌,感受文字的奇妙,并学到读书时品读课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开国大典》这篇课文3000多字,按照课标要求的每分钟默读300字的速度就要十分钟。怎么办?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为此,我们设计了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熟悉文句。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划出描写群众群众反应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时勾勾画画,写旁注的习惯。检查预习,掌握学生读文情况,为品读课文打下基础。第三个环节是“抓住‘一齐’,品读‘典礼’”。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部分。我抓住重点词语“一齐”,品味“一齐”含着的丰富情感,养成学生字斟句酌的习惯。品味词语的方式还是借助于朗读,在朗读中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朗读中感悟写法,也通过朗读表达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挖掘读写结合的因素,让学生想象画面,训练表达。因为本文距离学生的实际太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的风采,我们借助视频,感受毛泽东高大的形象、雄伟的声音;也借助视频,了解旧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丰富学生的情感,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进行情感铺垫。此外,我还把掌声的描写提炼出来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人们的激动,也感受作者表达的灵活多样。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课文。通过对第三个环节中感受掌声部分的激情表达,总结本课时的读书方法,进而运用于下课时的学习。

总之,本堂课力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抓住文字进行语言训练,尽量体现语文的味道,尽量让学生得到方法的指导,尽量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开国大典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开国大典》的会前情况,还记得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吗?

(出示图1,会场:人的海洋)

对,这些群众和来宾们是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的,现在,典礼开始了,假如你们是记者,请你们也随这些群众一起去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并抓拍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2、汇报抓拍的镜头:

师板书: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

3、学习镜头二:庄严宣告(6、7)

谁宣告?宣告什么?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①看图,听毛主席宣告的录音

师:大家听到没有,这宣告怎么样?(庄严)这声音怎么样?(雄伟)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哪句话?

生:毛主席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得在场的群众怎样? 生: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

师: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还怎样?

生: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②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指名读、齐读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所以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4、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环节)(13、1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大家先看看这些图片 ①受检部队有哪些?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人民空军)

理解1:“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②群众怎样?

(欢呼、鼓掌,把手都拍麻了。表达了人们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理解2:“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群众会这么激动、兴奋和喜悦?

(看到自己国家拥有这么威武雄壮的军队而感到自豪,以及对军队的赞美。)③指导朗读12、13自然段。(自豪、扬眉吐气的语气)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小组合作学习

5、镜头二:升旗鸣炮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体会热爱国旗、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6、镜头三:宣读公告

“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了一阵热烈的欢呼。”说明群众热爱领袖、热爱共产党。

7、镜头五(典礼的最后一个镜头):群众游行

①从群众游行这个镜头你感受到什么?(大家无比喜悦的心情)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欢呼)

②师生分角色对话欢呼的语句。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6课 陈海燕 2013/12/112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都是抓住场面来描写,大典中这个部分就一共写了5个场面。通过学习比较,同学们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大典前 群众入场

1、庄严宣告

2、升旗鸣炮 国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大

4、阅兵式 典

5、群众游行

大典后 退场

下载开国大典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国大典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

    开国大典观后感)

    篇一: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 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 你如果知道秦始皇、康熙、乾隆,那么你一定知道他——毛泽东。 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摆放着一套桌椅,还有一张单人......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

    《开国大典》教案

    26《开国大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老师板书一个字“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2、“典”的前面加了一个“大”,板书(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3、板书(开国),看了......

    开国大典 读后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灵魂上的烙印,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1949年,当毛主席身穿中山服,激动而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全中国都沸腾了,全世界都沸腾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怎能不使人沸......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毛泽东伟人风采。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