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国大典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先来介绍一下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课程标准。接下来我将结合义课程标准对《开国大典》一课进行教材梳理。
一、对教材的理解。
《开国大典》是教科版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解放战争”为主题,安排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国大典》《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三篇课文,以及相关能说会写和语文七色光等实践活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描写场面的方法。通过《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体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本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场面描写及其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学情上。
从能力方面讲,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情感方面讲,其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强烈地要求自主、独立与成功。
所以,我将结合我校特有的“导学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以及课上有步骤地质疑问难、自主合作探究、师导生探、拓展延伸和课堂检测,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这些要求:PPT(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针对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安排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具体如下:(1).教学目标:PPT
知识与技能:认识“典、协、估、泽、宣、帜、聂”5个生字,会写“开国大典、协商、外宾、耸立、迎风招展、毛泽东、诞生、广播、徐徐、肃静、瞻仰、旗帜、般配、弓箭”14个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七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揣摩、品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对新中国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场面描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教学难点: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国人民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法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各题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利用“导学卡”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采用的是情境渲染法,品读探究法。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方法,由此采用读中感悟法,合作探
究法,自学法等。
下面针对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学生的要求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说一说教学流程。
五、教学流程。
首先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通过问题: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岁的生日在什么时间吗?引出课题《开国大典》,随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片段(课件),然后让学生说说:该片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提出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学生利用“导学卡”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什么是开国大典?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件的引入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用喜欢的方式亲近文本;同时学生交流的问题又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利用“导学卡”(PPT初始导学卡自主合作部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学生的这四个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课件)
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课件出示:54门大炮28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放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60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习,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
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
最后,我向孩子推荐了一片有关场面描写文章《血凝红叶》,让学生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充分的自主阅读,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和特点,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以上环节,实现课程标准语文第三学段对识字、阅读、习作上的要求。
六、教学预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会更好的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本文的生词和术语较多,可能对理解课文有障碍,我充分利用导学卡前置学习的优势,做到课前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生体会不到位时,给予及时的指导,解决这一障碍。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开国大典》一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开国大典》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
你们好!
时光荏苒,祖国60岁华诞已经向我们款款走来,能有幸在这里和各位一同回顾60年前《开国大典》时的盛况,我深感荣幸,下面就开始我今天的说课!说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展示伟人风采、展现普通战士勇于、善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国大典》《顽强的战士》《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其中,《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更是一份最应该在国庆之时对孩子们的一次心灵震撼!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中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即:“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预设中,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把学生的情知世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特制定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捋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年,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故让生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
【说说教法】
本课时主要设计了二个板块的内容,在第一个板块中,着重强调梳理文章结构,强化整体感知,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板块,从语文的本真目标出发,从语言学角度强化文字理解,促进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动作及人民群众的反应来实现阅读理解。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说说学法】
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想—─观—─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想象场面──观看课件──激情诵读──读写迁移,以写宣泄情感”。
说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渲染庄严气氛
以国歌为媒介,师生沟通,以歌词引玉,出示课题。(“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这就是——)
设计意图:全体起立,借庄严肃穆的国歌渲染气氛,借铿锵有力的歌词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第一段,分析课题:理解“典”的意思,以扩句形式把时间、地点添加到课题中。
2、学生默读,分析典礼过程,找出描写顺序的重点词,老师随即出示词卡。学生以进展顺序排列词卡。
3、快速浏览,概括“典礼”前后,提炼重点词,并串成本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我在教学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突出了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强化了第一课时的重点,突出第一课时的特点。
三、以问导读、以词洗礼心灵
1、交代本节只针对“大会盛况”中的“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进行分析。
2、以问带读:哪一个场面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哪些语句拨动了你的情弦?以重点词语统领、借课件进行视觉冲击,从而情感升华。
a:分析7段
2次出现“一齐”,说明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指名读。对“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的场面。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仿佛看到了——”再齐读!设计意图: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让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并生发形象。
b:追本溯源:此时此刻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
(放映那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的人间地狱!)师介绍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 引出,危难之际,是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生再读主席的话!一鼓作气:请同学们谈旧中国的苦难!教育学生要勿忘国耻!
c:分析8段
“瞻仰”说明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国旗,热爱自己的祖国。回顾从前我们受过的屈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不想说些什么?
把你心中的话写出来!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学生书写。配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师巡视。)
学生激情汇报。再读课文第八段!
师总结,让我们永远记住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那敬请迸发的宣言!
(放当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录音)
设计意图: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终认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体操。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开国大典》。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得有声有色的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教学目标为: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四、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通过问题: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岁的生日在什么时间吗?引出课题《开国大典》,随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片段(课件),然后让学生说说:该片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提出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什么是开国大典?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件的引入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用喜欢的方式亲近文本;同时学生交流的问题又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2、精读课文 想象场面 体会情感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件)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从分析中知道了54门大炮28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
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60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军队现代化了,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马拉炮车”“万国牌武器”“ 小米夹布枪”而是自行研制的“战略导弹”“导航卫星”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习,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
3、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快速浏览全文。
(2)、根据本课板书的提示小组交流: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你读出了什么?(课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这样借助板书回顾总结了全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板书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皆为本文描写的大场面,但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用红笔标出),这样设计既能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3)、布置课外作业:如果你是一名开国大典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些方面: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字说明。以此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4)、升华情感: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齐唱中结束本课。(课件)附: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会场布置 → 大会盛况 → 阅兵仪式 → 群众游行
↓
宣布成立
↓
升国旗
↓
宣读公告
结语 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今天的这节课是我追求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因为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第三篇:《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开国大典》,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明。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鲁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这篇课文主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走进毛泽东去感受伟人的风采。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字词和知识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重点的词句把握、理解运用还有待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学习积极性强,并渴望得到肯定。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情: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设置:
重点:学习场面的描写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解决设置的重点难点。我选择如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激趣引导法、朗读体会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着重说教学过程,我将从激趣导入、朗读感知、精读品析、总结全文、拓展提高、情感陶冶这六个方面来解说。
1.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会播放《开国大典》片段,并让学生谈一谈体会,如果把当时的场面写成文章,应该按照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激发学生兴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怎样用文字记录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的,使学生自觉走进文本.2.朗读感知: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有效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培养整体感知能力,语感,以及感受语言情感的熏陶。我设置三个小环节:第一环节教师配乐朗读,要求学生要听准字音、节奏、语调等。正确的读写“聂、坦”等字词理解肃立等词语的意思。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模仿老师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个环节:选取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从字音、准确性,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使同学们能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3.精读品析:我的预设是,首先引导学生用简介的话概括整篇文章内容。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记述开国大典的?(2)找一找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派代表进行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小结。
(板书:
会况
领袖风采
进行顺序
典礼{ 宣成立}
展示
阅兵
升国旗
人民自豪
游行
宣公告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来品读文中对毛主席和群众描写的句子。首先毛主席:文章写到“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以及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的向群众挥手,不断的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等通过这些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毛主席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风采。
对群众的描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三十万的目光一起投向主席台,点明了群众对开国庆典的急切期盼。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作者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们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对自豪感。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不光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的统治,获得了光明。
4.总结全文:这篇文章通过记述开国大典的盛况,来表达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的心情,展示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5.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我的预设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象如果你是一名开国大典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些方面: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6情感陶冶:让同学们谈一谈本课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借此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设计的目的是将课堂融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给学生以引领,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本课。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四篇: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四十九团第二中学
杨桂荣
一、说教材
第八组教材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以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点。《开国大典》是本组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们领袖的风采及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本文特点是通过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几个场面有声有色的令人激动万分,突出开国大典的喜庆、隆重、庄严、热烈的气氛,因此,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的、抄写第七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难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的少,因此,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中华共和国缔造者的伟人风采,体会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激动、自豪。(突破方法:观典礼场面:读课文,抓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读课文,抓重点句子分析场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观典礼录像,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五、说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学情,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抓重点句子分析场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观典礼录像直观感受,多读课文,在朗读中加深体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六、说教学环节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典前”这部分,典礼虽然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群众队伍的场面,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盛大和隆重,也体会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自豪的心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一起探究大典中、大典后这两部分内容。
(导入简明扼要,既帮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起到巩固作用,也节省了时间。留足时间探究感悟文章重点内容。)
(二)、探究“大典中”这一部分
1、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读五到十四自然段,熟知这部分内容。看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一部分读完。
2、出示先学作业
3、学生汇报自学成果(个别读、齐读、指导背诵等)4、感情升华
出示《开国大典》视频:同学们,看了这些场面,此时你有何感受呢?
5、在自学中,你还遇到了哪些疑难,提出来,我们各小组一起交流、讨论。
6、小组汇报 7、小结:
过渡:晚上九点半,游行的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我们来学习大典后这一部分。
(设计意图:利用自读、先学、汇报、交流等有效手段感受文本循序渐进,形式多样,避免了学习的单调,达到信息、资源交流、共享,达到情感共识及感情升华。)
(三)、探究“大典后”这一部分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还有那些疑
难?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4、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先扶后放,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
(四)、课后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归纳收获,进行情感体验。)
(五)、总结
岁月流转,中国让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激发爱国情怀。)
(六)、家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毛主席生平资料,从中感受他的伟人风采。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总结全文顺序,开阔重点篇章场面,道出文中情感。
开国大典
前
中阅兵激动自豪 后
典礼游行
《开国大典》说课稿
单位:四十九团第二中学
说课人:杨桂荣
时间:2011年12月13日
第五篇:开国大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开国大典》,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个主题,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作者通过对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的生动描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聂,党”等五个生字,会写“典,副,委”等14个生字。并能够结合语境理解文章中描写场面的词语。
2、细读课文重点学习典礼的主题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我把在阅读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将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考虑到小学五年级的对开国大典比较陌生,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主席的思想感情,也很难融入人民对开国大典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场面中。因此,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探究
课文。
同时,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重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采用到读书指导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圈点勾画法,分角色朗读法,情景体验法,合作讨论法等学法,来落实本课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本课我拟用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来具体说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首先是人物介绍,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将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土地的光辉形象立刻就深入人心。画面定格在天安门城楼时,我板书开国大典。理解课题意思。
因为现代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是立体的,多角度的,都是为了个性话的课堂。
趁热打铁,在学生对文本充满了好奇和渴求的时候,喔顺势进入喔的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环节。
首先,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注释解决这些生字词,为文章的阅读扫清障碍。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都可以在本环节解决得到。
我这样设计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独立识字,解词的能力,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这些词语解决。究的能力,又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发展的平台。
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我还精心设计了‘列小标题’的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在一次回归文本,理清脉络,知晓文章内容。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了解文章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就顺理成章。
预设再精彩也不如生成真实具体,学生的回答殊途同归,既是思维差异的表现,又是开发课堂绽放的思想之花。
带着
我和学生进入了细读品味,精读赏析的环节。
这么感人的故事已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境,引导学生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课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你对那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细读品味之旅,默读,思考,圈点勾画,相互交流,此时的课堂是一个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乐园,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巡字交流,主体地位尽显。
当学生交流到“举行典礼”这个部分时,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明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雄伟的声音”“庄严的宣告,我会让同学们聆听这64年前伟人的声音,感受伟人风采;
三十万人的欢呼,心一齐欢跃,如果你就是现场的一员,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纷纷说出感想,我又相机讲解时空的距离在缩短,激情在心中荡漾。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作品,因声解义,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齐读,个人读课,小组竞赛读的方式,边有感情的朗读,边想象举行典礼时的场面,加深体会。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环节四 小结
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典礼一开始气氛就如此热烈,让我们一起期待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精彩场面吧。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安排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观看开国大点的影片,或者搜集和开国大典有关的资料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流动的音乐,建筑化的文字,好的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情感,又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我精心的设计了我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