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美援朝烈士江德新的家书
双亲大人:
我军住江苏整训期中寄给家中一信,现不知收到否?不知大人近来身体好否?祖母外婆兄妹均好?家中已解放一年之久,大约实行了土改吗?以后家中生活就得好些。自己有了田种,再也不受剥削。
我已正式参加人民解放军数月,政府对参军家庭是有照顾,已有困难一定要解决的,请大人放心。我在整训结束后便参加九兵团二十军,那时的美帝正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我为了要保家卫国,便志愿来抗美援朝。我军共与他们几支侵略军打了三仗,将他赶回南朝鲜,北朝鲜已全部解放。我在战斗中光荣的受了小伤,经医治后,现已能照常工作。
我军正在休整期中,进行抗美援朝教育,并在准备再向前进。当地的一个共产党员的老乡向全团来控诉美帝在他家将他的人杀掉,若不是我们部队来得快,他全家都要被杀光。美帝在朝鲜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情,比日本还要厉害。时间很短很短,现在在报纸上也可看到。
敬祝大人身体安康!儿德新上
(1951年2月24日)
第二篇:抗美援朝的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抗美援朝的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立伊始,在各方面存在严重困难情况下,国际反华势力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当时美国军队公然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和封锁台湾海峡,特别是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大举向中朝边境进犯,朝鲜处境危在旦夕,中国主权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直接出兵援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被迫推迟解放台湾,调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决心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进行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反侵略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形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杨根思坚守阵地,最后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孙占元双腿被打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严守潜伏纪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黄家富单身完成15次连续爆破,歼敌200余人,打退敌人7次反扑;胡修道孤胆奋战,击溃敌人41次冲击,一人歼敌280余。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重新掘起走向繁荣富强的里程碑,它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和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卓越地完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光荣和骄傲,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我们国家、我国军队、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志愿军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洗去的是百年来蒙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耻辱,捍卫的是整个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应得到全民族最崇高的敬意,理应得到永远的纪念。通过学校这次组织的扫墓活动,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为我国赢得的荣誉和地位的这场战争,更多地了解参加这场战争的“最可爱的人”,激发我们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忱。帮助我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远大理想,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引导我们全身心投入,学好理论知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切实提高了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实践能力,报效祖国,争做“四有”新人上来。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抗美援朝胜利63年 志愿军烈士埋骨三八线军事禁区
抗美援朝胜利63年 志愿军烈士埋骨三八线军事禁区
抗美援朝胜利63年 志愿军烈士埋骨三八线军事禁区
作者:李显峰
字体: 大
| 中
| 小图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康明在卫星图上找到疑似152号墓
康致中入朝参战前拍下的全家福
志愿军烈士埋骨三八线军事禁区 烈士之子康明数十年找寻父亲康致中最后足迹
三八线上 无法祭拜的父亲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北纬38°线(俗称三八线)往南5公里处的板门店签订。63年后,一部名为《三八线》的电视剧,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硝烟岁月,在电视剧的热播中,今天迎来了又一个朝鲜停战纪念日。
《三八线》在荧屏热播两个多月,65岁的康明一直没看。他有自己的三八线故事。康明的父亲康致中,担任志愿军第1军第7师第19团的团长,1953年6月26日牺牲在三八线附近的战场。康明从小知道父亲是烈士,但他至今未能在父亲的坟前祭拜。
根据政策,康致中被安葬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152坟墓,此地位于三八线以北的军事禁区内。康明曾三赴朝鲜半岛,远眺父亲战斗过和葬身于兹的山峦,然而,要想踏上那片土地并不容易。他唯一且特殊的“抵达”方式,是在卫星地图上,不停缩小和放大像素,找出那个最像152墓地的阴影处,用手摩挲轻点。
母亲口中的父亲
小时候,康明知道母亲藏了一只盒子,里面有许多相片。他不止一次瞧见,母亲捧着相片独自落泪。
母亲曾带他去串门,看见邻居家的小孩跟爸爸有说有闹,他突然问:“别人都有爸爸,我爸呢?”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母亲哭了。康明被吓得手足无措。那时他第一次知道:爸爸牺牲了。
年稍长,康明逐渐接受了父亲是烈士的事实,但他无法到父亲的坟前祭拜。
通过盒子里的相片,通过母亲的讲述,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康明的父亲康致中和母亲高亚梅都是西安人。
康致中曾是西安二中的进步学生。参加过西安事变前夕的**,后来赴延安,成为抗日大学学员。抗大毕业后,康致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曾担任第1军7师21团的政委。
西安解放后,高亚梅入伍了,在部队里认识了比她大14岁的康致中,两人结为夫妻。
1951年,康明出生。同年,第1军在为入朝作准备,康致中以实习副团长身份两次入朝,回国后,他在全军作讲话,讲解朝鲜战争特点。此时康致中由政工干部转为军事干部,从1951年12月起,担任第1军7师19团的团长。1953年1月,康致中随第1军入朝,参加了停战前的夏季战役。
康明家的相片盒子里,有一张父亲出征前一家人的合影。“部队开拔前,他忙得很,天天作报告。(1952年)12月31日的下午,他突然回来了,说‘明明呢,抱起来,抱起来,拍照’。”这是康明从母亲那里听说的。
康明未足两岁,母亲将他弄醒,抱起。康致中说,把孙副团长的孩子也抱来。一家三口拍了一张,又照了张“一家四口”的。
“我母亲当时怀着孕,”康明说:“父亲可能觉得,孩子快生了,他不在身边。所以把孙副团长的孩子当成自家的,拍个全家福。”
拍完照,康致中给妻子留下一句话:“部队明天就要走了,如果(我)回不来,你带明明回西安。”
一语成谶。
停战前的牺牲
1953年6月26日,停战前最后一个月,康致中牺牲在三八线附近。
国内第一个知此消息的,是康致中在原西北野战军时期的战友孙叔扬。孙当时在中央军委秘书处。
康明1966年在北京见到孙叔扬。孙讲述,他有一天看到一份电报,说第1军7师19团团部被炸。他向前方发电,问具体损失情况。回电列了一串牺牲者的名字,包括康致中。孙叔扬当时脑子嗡地一下,就瘫在椅子上。
康明后来找到父亲多位战友及部下,了解康致中的牺牲经过。部队那时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老秃山。19团担负7师的主攻任务,原定6月28日,向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进攻。但因被俘者叛变,7师阵地布防情况已被敌方掌握。6月26日正午,美空军出动飞机40余架次,轮番空袭轰炸数小时。19团团部所在的坑道被炸塌,指挥中枢顿时瘫痪。
坑道是螺旋式的,上下四层,两个出口,空间很大,可容纳数百人。刚被炸时,离坑口近的人冲了出来,但轰炸批次越来越多,整个山很快垮了下来。
坑道里正在召开战前会议,连级以上干部基本都在。包括团长康致中、政委孙泽东、参谋长王伯明在内的114人全部被埋。团级干部中,仅副团长孙锡成一人幸免,所辖各营的连长也多数遇难。
“坑道炸塌后,里面和外面都在挖。起初时候还能打电话,我父亲说,快挖,里面憋的很。但是挖一锹,却陷进两锹土,根本挖不进去。外边挖土的战士也被炸死不少。之后,通讯就断了,里面没了声音。当时还在作战,就没有再挖下去。”康明说。
这天傍晚,在敌阵地前潜伏了整整一白天,等待攻击指令的“突击2连”奉令撤回。得知团营首长牺牲,战士们坚决要求再战。28日,战斗猝然打响。19团仅用4分钟就占领高地。敌军展开反扑,悉数被击退。
执行任务的2连被换下时仅剩33人。连长王银楼,多年后升任7师的师长。他告诉康明:战士们打急了眼,没有一个退却,牺牲的人都喊过“为康团长报仇”、“为孙政委报仇”的口号。
三八线上的墓地
上小学时,康明发现,作为烈士的父亲,却没有葬在西安烈士陵园。那时就有了疑问:父亲葬在哪儿?
在母亲收藏的信件里,他找到线索。1953年8月,7师政治部来信:致中同志就地临时安葬,准备迁回沈阳。
就地临时安葬,是战时惯例。
国内集中安葬志愿军烈士的陵园有三处,分别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湖北赤壁市志愿军烈士墓群,其中,沈阳和丹东的陵园建于1951年,赤壁是中南军区预备野战医院所在地,接受过1200多名志愿军伤病员。除此外,其余归国烈士遗体,散葬于国内各地。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原规划安葬特级、一级战斗英雄和团以上干部。康致中本在此列。
而在1956年,7师政治部在另一封写给高亚梅的信中称:致中同志仍在朝鲜安葬,地点为江原道铁原郡朔字一五二号坟墓一号墓。
康明在19团原1营通讯员孙泉友那里得知,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后,他们开始挖掘炸塌的坑道。一个工兵营,挖了一个多月。
坑道里的时间已经凝固。100多个人像睡着了:政委的脸压着电话机,已经嵌进肉里;参谋长在土上半跪着,手握工兵锹,保持挖掘的姿势;康致中则躺在行军床上,盖着被子,帽子戴得整整齐齐,面容庄严。
离康致中不远,墙上有一张作战地图,右侧斜插着康明两岁时的照片。由于坑道潮湿,照片发霉,烂了一角。康明翻出一封家信,1953年4月,康致中在信中让妻子寄孩子的照片。在回信中康致中说,收到照片后,插在地图上,想念的时候,时常看两眼。
康明觉得,这是他和父亲最近的距离,“冥冥中,我又陪伴了他一个多月。”
根据7师政委戴金川的回忆,起初康致中等人被安葬在老秃山战场附近,那里依山傍水,有条小河叫艾川。装殓康致中的是一只大炮的炮弹箱。1954年,康致中等人被集中迁葬在152号坟墓,康致中为1号墓。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志愿军成立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中国政府拨出专款,在朝鲜陆续修建8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分别位于桧仓、云山、价川、长津湖、开城、上甘岭、金城、新安州。
由于作战地域广,战线长,战场情况复杂,桧仓等8处陵园并没有收葬全部志愿军烈士。很多烈士分散葬在朝鲜各地,还有的则葬在韩国境内。
未能收葬部分就包括152号墓地。停战时,那里是军事缓冲区,如今成为罕有人至的军事禁区。而像152号墓地一样迷失在三八线上的墓地,并不止一处。
“康孙支队”的后代
康明一直有个念想:去三八线上,找到152号墓地。
康明辗转获得一张152号墓地的照片。照片备注,152号墓地又叫“江原道铁原郡上马山里青云洞老秃山志愿军烈士陵园”。这是父亲的战友们1958年离朝归国前,到墓地告别时所拍。墓园有栅栏,园中修了一座六角亭,亭内有纪念碑,上刻“永垂不朽”。亭后第一排有五座墓,依次属于康致中、政委孙泽东等人。
看过照片,康明萌生一种使命感:“我想我父亲是1号,那么我得去找2号3号的孩子,大家一起去把父亲们的遗骨接回来。”
1970年代,康明打听到政委孙泽东的儿子孙群凯在北京化工机械厂,去厂里找他。站门口等了许久,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小伙走到跟前问:“你是‘康孙支队’康的儿子吗?”
这是康明第一次听说“康孙支队”,但他立即明白过来,康孙支队是19团的代号。他反问:“你是孙政委的孩子?”四目相对,两人紧紧拥抱。
孙群凯的成长经历很坎坷。母亲将他交给爷爷抚养,爷爷窘迫,他一度流落街头,靠父亲的老战友偶尔接济,艰难长大。康明找到他时,他快结婚了,蜗居在胡同里,家里只放得下一张双人床和两张柜子。康明留给他20块钱,当作贺礼。
在那个年代,20块钱是康明半个月的工资。康明对孙群凯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像是找到了兄弟。
康明的母亲也改嫁过,但他在相对和睦的环境中长大。对父亲的思念,从童年贯穿到晚年。
他的曾用名是康毅军,这是父亲以“第1军”谐音取的名。年轻时,他用的手表、地图筒、哨子等,都是父亲的遗物。他想成为父亲那样的军人,在戈壁滩上当过5年坦克兵。退伍回乡,一直在西安工作,最后在微电机研究所退休。老来别无挂念,“既不想吃得多好,也不想买车买房”,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把父亲接回来,让他落叶归根。
2010年,康明的母亲去世,留下遗言:“把骨灰撒了”。他曾想过,把母亲骨灰撒在山东荣成的黄河入海口,那里离父亲最近。但又想,也许有一天,他能接回父亲,将父母合葬一处。因此,母亲的骨灰一直未撒。
根据康明掌握的情况,除了炸死在坑道中的志愿军,152墓地还葬有7师其他烈士。包括8团1营副营长张八和7师后勤部长杜耀亭。张八是著名战斗英雄和爆破英雄,中流弹身亡。杜耀亭则是在“7·27”停战前一天的下午,被敌军倾泻的炸弹炸死,最后装入棺材的是一堆碎肉。
葬在152号墓地的团级干部有11人。康明和其他9家的孩子保持联系,“只有一个人没找到家属。实习副团长王德勇,陕西商洛人。”这些后代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则是农民,康明说,他们都想找回自己父亲的遗骸,但多数人有心无力。
杜耀亭的妻子吕瑞清,是唯一去过152号墓地的烈士遗属。
停战前夕,她接到丈夫来信,说快回国了,而后噩耗传来。吕瑞清始终不信,嚷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1954年,军部特批她去朝鲜。刨开杜耀亭的墓,棺中不见尸首,只有一汪浑水,上面飘着轻软的东西,细看,是一层鹅毛。
吕瑞清突然静默,而后大哭。她明白了,这是临行前她亲手给丈夫织的鹅毛被。
时移世易,康明已经很难再像吕瑞清一样踏上三八线。
康明曾向有关部门去信了解情况,回信称,要去那里,除非得到朝鲜有关方面的许可。
特殊的“抵达”
康明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寻找152号墓地。
2005年,他接触到卫星地图软件,突发奇想,在电脑上打开地图搜索起来。无数次放大和缩小像素,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找到一个疑似152号墓地的位置。智能手机普及后,更加便捷,在手机上下载卫星地图软件,随时随地能查。对旁人来讲,在朝鲜的地图上找出一座墓地令人头大,但他花五六分钟就能做到。
2013年6月,康明的寻亲故事,在电视上播出。同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向中方表示将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遗骸。韩方表示,归还遗骸能抚平战争留下的伤痕,也有利于推动韩中两国发展友好关系、构筑互信。
在近期热播的《三八线》剧中,第38集的片尾镜头锁定在2014年3月28日,辽宁沈阳。是日临近清明,肃穆和悲戚的气息在城市的薄雾中弥漫,由韩国向中方移交的首批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搭载专机归国,放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遗骸归来时,康明也在。他和各地赶来的志愿军后代步入陵园,献菊花、插中华烟、摆上西凤酒,祭奠437个“回家”的无名烈士。但他心里清楚,这里面没有父亲。
康明的努力,让寻墓有了越来越多的眉目,以前说他执拗,不理解他的老伴,现在也变了态度。老伴如今对康明说:“你跟别人不一样。”一些志愿军后代通过QQ找到康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找回父辈的遗骸。
2013年7月底,正逢停战60年,康明和一些志愿军后代赴韩旅行。他们先后去了巨济岛战俘营、铁原战场遗址、台风瞭望台、坡州“敌军墓地”。
瞭望台上有一架望远镜,可以清晰望见三八线北的山峦。康明急切地在镜筒里搜索152号坟墓,但徒劳无获。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拿出事先准备的一面幕帐,把19团全团干部的照片挂起,宣读祭文,遥祭152号墓。韩国哨兵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事,请示上级后,默许了他的行为,但要求在游客到来前结束。
韩国之行后,康明还去过朝鲜。尽管没能前往152号墓地,他在江原道元山市马山里的一个志愿军墓地祭奠了这里的烈士,并将碑文发回国内。在志愿者帮助下,康明找到马山里墓部分烈士的后代。60多年来,这些烈士家属从不知道亲人埋骨何处。
2015年底,康明得知152号墓地更准确的信息。刻着“永垂不朽”的碑还在,但六角亭没了,墓园里坟包尚存,但坟前不见石碑。那附近有一所小学,校长说,很久没见外人来此。
根据新的信息,他在卫星图上找到一个新地点,更像152号墓。因为卫星俯拍的缘故,那些坟包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圆坑,石碑隐约可见,附近有树,有村舍,有农田。
康明期待有一天能到那里。
“那个位置,我到了就能马上找到。往下挖,我父亲一定在下面。”康明激动地说。他的手指在手机地图上点拨起来,这是现在他唯一的“抵达”方式。
那片阴影处,康明无数次想过站在那里,告诉父亲,要接他“回家”。离此最近的一次是韩国之行。铁丝网前,他掏出一条软中华香烟,用尽所有的力气,扔向北方。他相信,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就在不远处。
第四篇:革命家书 一封感人肺腑的烈士遗信
革命家书 | 一封感人肺腑的烈士遗信
在整理馆藏文物时,我偶然发现1947年许晓轩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看守所时写给妻子姜绮华的一封信,不免好奇,便细读信中内容。许晓轩是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齐晓轩的人物原型,原以为他写给妻子的信应该通篇是正义凛然、大气磅礴的辞藻,讲革命道理,谈人生理想。然而,此信的字里行间却尽显温情,透露出的是一个离家7年之久的男人对妻子、女儿的愧疚和无限思念,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女儿的将来寄予的殷切希望,以及一个革命者不管情形怎样“也不会悲观和失望”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了许晓轩这个铁血男儿的一腔柔情。字字动容,狱中写信道尽对妻儿思念 全文内容如下: 华:
七年了!从二十九年清明节,我们抱着馨儿在屋后面小山坐着,看到德华走失了路,哭着由警察伴了回家,——从那时到现在,七年怕都过了一两个月了吧。七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那么你受苦的时间也很长了。我实在对你不起,让你苦痛了这样久,而就是现在,我还是没有办法来安慰你,除掉说我还活着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还有就是我心里很不安。如此而已。不是想不出话说,而是无法说出实在可靠,可以兑现的话来安慰你啊。
七年,我当然也很不好易容(应为“很不容易”——作者注)度过,可是我的苦只是外形的,偶然的,有时伤一两天脑经(筋),也就完了。并且我自己清楚苦的来源,因此我想得开,也不会失望和悲观。在你情形完全不同,我可以想得出,你是长时间沉在苦恼里的。就像我只有暂的苦恼一样,你这几年当中,怕也只有过暂愉快,或者只有过暂的离开苦痛吧?
几年来,我闲着无聊时,常常拿回想过去旧事作消遣。在回想里,当然也有我们过去的生活,每次想到我们在会府住着的一段生活,我就记起自己的过错了。(实在应该说是‘认清了’的,因为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有什么不对的。)那时你让我帮助你读书,而我总是马马虎虎的拖着,结果是打断了你的兴头,你也就松了下来了。其余想的还很多,此地没法细讲的。
有时我也想到将来,有时更乱想一顿,像做梦一样,想到如果我永远不能回家,家里是怎样的情形。我想到馨儿长大了,她长得很结实,比你我都强。她读我读过的书,做我做过的事,并且相当能干,一切不落人后。我更想到,你在什么地方做一点小事,并且还有一位比我好的人在帮助你,你过着很好的生活。想着,这样想着,我心里舒畅得多,好象肩膀上的一块重石头放下了,也好象丢掉了人家一样重要东西又找回来了一样。请你不要怪我胡思乱想,我这样想确实一点没有坏心,不过这样想着顽(应为“玩”——作者注)罢了。前面我已说过,这就象做梦一样,梦醒之后,一切又都是原样了。至于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梦话,那不过是顺便提起,让你晓得我曾经做过这些梦而已。并且我早迟总说不定要回来吧,回来之后把这当着笑话谈也是好的。
最后我还要请你少记挂我,多关心孩子,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她在面前,是可靠的。少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吧,因为我是身不由己的人。说起来似乎是办不到的事,但请你练习起来,日子久了,会慢慢习惯起来的。
还要申明一句,如果有机会,我决定要回来的。虽然我这一辈子大概免不了在外边奔波,但回一趟家是一定无疑的,并且如果你愿意又不怕劳苦,而且机会又许可的话,那我们一同到外边走走也不错啊。说着说着,又扯远了,远了的事,世界上没有神仙,谁料得定呢。那么还是上面的话:多关心孩子,少记挂我吧!
安 四月十五
信中的内容可谓字字感人肺腑、句句令人动容。读完此信,不禁使人潸然泪下。为什么许晓轩会给妻子写这样一封信?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许晓轩和姜绮华这对恩爱夫妻分别长达7年之久而不得见面的呢? 往事历历,恩爱夫妻诀别7年之久
许晓轩和姜绮华都是江苏江都人。1935年,19岁的许晓轩和18岁的姜绮华按照中国传统的婚姻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结婚之前,他们虽未谋面,也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浪漫恋爱经历,但婚后却是惺惺相惜、恩爱有加,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1938年初,在无锡工益铁工厂当会计的许晓轩随工厂内迁到大后方重庆,后来在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的介绍下,认识了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的领导人杨修范。随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团体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并积极参加互助会组织的演讲集会、歌咏比赛、抗敌演出、街头宣传等抗日救亡活动。由于许晓轩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参加活动积极,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很快便成为互助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的需要,1938年5月,经杨修范介绍,许晓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委员、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入党后,他经常变换工作以适应革命的需要,还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工厂,领导和发动群众开展地下工作。就在许晓轩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工作时,危险也随之降临。1940年4月,他去位于大溪沟的二十一兵工厂开会时,因叛徒出卖而被秘密逮捕,被关押进重庆望龙门看守所。他被逮捕时,与姜绮华结婚仅仅6年,女儿许德馨出生刚刚8个月。
当姜绮华得知丈夫被捕的消息后,精神几近崩溃,虽然她平时不懂也不过问政治,但她知道被军统抓进去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悲痛之下,她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卧床整整3年。3年里,她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没有倒下,不仅仅是因为她那可爱女儿的支撑,更是因为她期待奇迹能发生,希望丈夫有一天能平安回来。许晓轩被逮捕之初,夫妻二人还可以通过某种渠道书信来往,但随着1941年许晓轩被转押至贵州息烽监狱后,两人的通讯就中断了。1946年7月,贵州息烽监狱撤销,他被转往重庆,先后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多年的监禁生活,不仅没有消除许晓轩对妻子、女儿及家人的思念,反而使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烈。有一次,许晓轩被押到外面做苦工,看到满山挺拔的松树随风摇摆,小鸟在枝头欢快地跳跃、歌唱,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此情此景,他脑海里顿时浮现出7年前的清明节和爱妻、女儿在屋后的山坡上散步的温馨画面,心里不由感慨万千。做完工回到白公馆看守所,他将思念之情付诸笔尖,给妻子姜绮华写了本文所述的这封信,并设法托人将信带出。丈夫遇害,妻子捐出遗信以志永久纪念
6年时间,音讯全无,突然收到丈夫的来信,姜绮华激动万分,当看到信中内容“少记挂我,多关心孩子,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少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吧,因为我是身不由己的人”的语句时,姜绮华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知道丈夫不是不爱自己了,而是因为太爱而想放手,让自己去寻找幸福。擦干眼泪,她再次为营救丈夫而努力。1947年9月,她向重庆地方法院发出申诉状,要求当局释放许晓轩,而法院则以军统局已经撤销,无法办理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悲愤之下,她带着女儿离开了这个令人伤心欲绝的城市去了上海。
上海解放后,姜绮华更加关注重庆的消息,她希望人民解放军尽快解放重庆,解救自己的丈夫。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逃离重庆前夕,下令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实行集体大屠杀,许晓轩没能幸免于难。他牺牲时,距离重庆解放仅仅只有3天!
当姜绮华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肺病复发,无法亲赴重庆认领丈夫的遗体,但她发誓,在有生之年,她一定要回到令她魂牵梦萦的重庆,去看看她的亲人,看看她那挚爱的丈夫。想念丈夫时,她会把这封随身携带且精心保护的信拿出来一遍一遍地看,只有此时,她才感觉到丈夫就在身边而没离开。1963年,重庆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成立后,展览馆向烈士家属发出倡议,希望能收集烈士的遗物,以便更好地宣传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尽管非常难舍,但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丈夫的事迹,1965年,姜绮华毅然将此信捐赠给展览馆。1995年3月,此信被重庆文物评定小组的专家一致认定为一级文物。
1981年,时隔30多年后,姜绮华再次回到重庆。当她来到白公馆关押过丈夫的牢房,用手抚摸着展墙上丈夫的照片,泪如雨下,很久才泣不成声地说道:“晓轩,我回来看你来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许晓轩和姜绮华相聚相守的婚姻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6年,然而姜绮华却用了近半个世纪固守着这份情感,并将继续固守着……
第五篇:以德治校汇报材料江
以德治校,树文明新风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雷台小学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永宁县雷台小学 2011年6月
以德治校,树文明新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雷台学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委(办)的指导下,我校始终把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工作,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为中心,开展了稳步有序的文明创建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1、雷台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雷祖庙,1969年搬迁新建,1988年和2002年进行两次翻建(教学楼)。学校占地面积8041平方米,建筑面积积213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总数11人个教学班,学生125余名。多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007年和2008年分别通过了教育强县、“两基”迎国检考核验收。2010年分别通过了安全文明校园和卫生先进单位的考评验收,并被授予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平安校园”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为创建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创建目标。为提高全体师生的整体素 质,提升办学水平,我校在2008年确立了创建县级“文明单位”的总体目标,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将实施方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还在创建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创建的具体工作,实现了创建工作制度化。二是加强领导,落实创建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一件一件地抓,一项一项地落实。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加强班子建设,发挥表率作用。领导班子精诚团结,认真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工作上团结奋进,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生活上廉洁奉公,严于律己。重大事情集体商议后才施行,工作上既有明确分工,更有通力合作。
(二)、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突出创建成效,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几年来,我们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动力,稳步推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精神文明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管理理念,加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主动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特别是精神上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在具体的工作中,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个性,给教师一个适当的“自由度”,尽量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注重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激发了他们 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年来,参加县级教学教研活动的教师达3人次。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探究、积累、总结,逐步形成初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王英伟老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优课大赛获得二等奖;近三年,学校及教师多次荣获教办各种奖励。
(三)、围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四个文明”建设 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四个文明”的有力保证。四个文明建设从支部抓起,支部注重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方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支持和帮助工会、团、队等组织开展工作。协同工会组织做好对老、弱、病残教职工的走访、慰问及对退休教师的安抚工作和妇女工作。重视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工作。热情接待学生、家长等来访者,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洞悉教师思想、了解学生状况、倾听学生家长心声。
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标准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好标准”,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为达此目的,支部成立了功能党小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功能党小组的建立,使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当中,全体党员先后多次平整校园,为 学校节约经费约1000余元。支部还坚持党员干部讲党课,普通党员讲党课,党员骨干教师讲优质课的做法,充分彰显了党员的表率作用。在平时的政治理论学习中注重发挥党报党刊的宣传作用,每年按规定认真完成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
(四)、以“四德”教育为主线,坚持思想道德建设,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1、是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银川市委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立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举行1次由学生、家长、教师参与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学校注视多渠道、网络化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以“四德”教育为主线,形成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的德育局面。学校全面安排、及时指导班主任、少先大队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三年来,在团队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以“党建带团队建设”,在少队组织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推优入团”活动,通过每年一次的团队课不断提高少队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提高了少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在督促团队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还指导团队组织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学校也非常重视家校共建活动的开展。注重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每年举办1届家长学校。我们也重视做好家访和家长通讯联系工作,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要求,与家长 交流学生动态、班级情况、作业负担等;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是以提升市民素质年为契机,继续抓好学期初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每学期开学初,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做到班会、三操、大课间、课外活动、打扫卫生、重大集会活动、意外事故发生“七到场”,并要求各班主任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设立“护班”小组和“安全信息直报”小组,做到预防为先。还要求全体师生能够文明用语,净化语言环境,提倡师生见面互相问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正面激励了学生继续进步,班集体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校园风气得到了净化。
3、是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育人工作。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和国旗下演讲活动;每年三月我校坚持在全体同学中开展向雷锋学习、向“少年英雄”学习的双学活动;三年来,共表彰“雷锋式”好少年30余人次;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历史事件开展活动,如结合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和革命歌曲大联唱活动。春秋两季分别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庆祝“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大队组织学生开展游艺活动,让所有的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对一些工作上比较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党支部还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要求每位党员教师帮助一名同学,从思想上和学习上以先进带动后进,共同进步。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为学 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4、是重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主要围绕“参与环保活动,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开展各种环保德育活动,让师生们关注环保、宣传环保、参与环保。
5、是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每年的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保护母亲河行动,是共青团组织青年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的一方人民的“母亲河”——黄河为主题,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对“母亲河”流域生态状况、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实现全球性生态平衡做贡献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环保法等宣传活动,举办各种仪式、纪念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绿化祖国、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组织青少年,特别是少先队员清除白色垃圾和其它废弃物,保护治理成果,美化和保护环境。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五)、扎实开展科教文体工活动
一是坚持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经常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学校将学习行为作为教师的日常事务,完善学习教育机制,建立了一套具有相对稳定的、连续的学习、培训、考核、评先评优的激励机制;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以在职参加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学习为主渠道,以组织骨干轮训 为重要措施,以自学为主要形式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使学校教师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让每位教师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学校工会牵头能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年开展2次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或者才艺展示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三是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六)、学校内部管理科学规范
经过三年创建活动的开展,我们严格按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坚持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机构设置合理,管理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完备,管理体系严密,管理信息畅通,管理工作全面规范,形成了严格有序的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统一的、行政管理和自主管理相协调的学校管理机制,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七)、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平安和谐
一是齐心协力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对学校新购物品及时登记造册。督促使用人员注意爱护,规范管理,不定期地检查财产的使用情况。坚持财务一支笔原则,经费管理规范,运用合理。
二是抓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工作。为了美化办公环境,种植、了花草。对校园部分方砖基础不实,造成塌陷、开裂,缺损,组织修补。
三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校舍安全信息工程》档案,李为东教师按照整档目录,逐一进行建立,填写表册、拍摄图片、录制视频、音频,建立电子、纸质两种档案,经上级部门的督导检查,反复更改完善,完成任务。
(八)、综合治理、传染病的防控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坚持依法治校,狠抓综合治理。举措是:完善了机构,明确了职责,校长与教师签订《安全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制订安全教育工作计划、预案,不断完善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周一升旗和活动课时间,小结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依据时令及时印发《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及时排除整改安全隐患,重视做好学生的矛盾排查及处理工作,重点是六年级学生中的矛盾排查处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人防、物防、技防体系,为师生生活和学习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重视家庭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各班班主任向家长宣讲了当前的学生校内外安全知识以及学校和社会应对的一些措施,三年来,学校无1例交通、溺水事 故发生;重视各类信息报送工作,校长亲自抓此项工作,负责每天将晨午检学校汇总情况以及安全和综合治理方面的信息进行直报,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校园简讯,对外宣传都做了很及时的报送。二是认真做好学校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班每天二次打扫室内外卫生,周一全校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及检查制度。经常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知识。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围绕卫生健康制定了系列制度,保障了在突发事情发生时,有应对措施。严格按晨午检制度、疾病报告追访制度办事。几年来,由于学校防控工作到位,措施得力,我校无一起群体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发生。
三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按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校工会从计划生育的基础工作抓起,在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认真检查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扎扎实实开展服务工作,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还将女职工的维权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还联系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生开展生殖健康讲座,定期为女职工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从2008年开始又增加每年为全校职工进行生殖健康检查,仅此一项每年要支付费用达1500元之多,从而为广大教职工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由于工作到位,计划生育率达100%。
(九)、民族团结月活动扎实有效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 观、宗教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立足引导,重在教育。遵循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体现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是加强指导,明确责任。学校成立了创建县级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负责人,教师为成员,领导组成员职责分明、联系紧密、目标明确。把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动员、部署、总结创建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把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一件一件地抓,一项一项地落实。领导小组能对全校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协调和检查。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单位注重对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通过开创建动员会,下发学习资料,展开宣传,真正做到创建意义、创建目标、创建要求和文明规范“四个明确”。学校党支部还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要以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积极投身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举全校之力,树文明新风;以知行合一,建文明校园,创文明班级、倾师生之情,做文明标兵。
以上就是我们对照《永宁县文明单位创建标准》进行的汇报,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雷台小学
201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