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反对派接受“台独”分子培训 学习对抗警方
香港反对派接受“台独”分子培训 学习对抗警方
时政新闻环球时报 [微博 ] 杨伟民2014-02-25 10:27 我要分享
0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转播到腾讯微博
驻港部队056舰与直-9联合出击
香港民主党继本月初在中环就“占中”誓师后,近日又参与有“台独”背景的“华人民主书院”主办的两日一夜“非暴力抗争训练营”,就如何“占中”接受“台独”分子、台湾“红衫军”前副总指挥简锡阶指导。此事再度引发香港社会担忧反对派借“占中”勾结“台独”,令“台独”势力乘虚而入。
学对抗警方“十大阴招”
据香港《大公报》24日报道,“占中训练”由民主党主办,22日及23日一连两天在乌溪沙青年营举行,透过“华人民主书院”邀请“台独”分子简锡阶到场指导。民主党本来期望很高,一下预订青年营50多个床位,又透过手机短信不断鼓动党员参加,但最终加上一众党内大佬也仅30人出席。
消息人士透露,训练内容包括理论讲解、冲突实况演练、分组讨论和团体游戏等。22日当天,因民主党多名大佬出席立法会会议,白天仅有一些区议员、地区干事出席。作为训练重点的冲突实况演练则刻意安排在晚上7时进行,方便各大佬从立法会赶来参加。为扩大宣传,主办方请来数家媒体采访,拍摄他们模拟“占中”期间被驱赶、被抬走的“精彩活动”,简锡阶则刻意没有在香港传媒面前出现,演练改由他人现场指导。23日上午的课程主要是理论讲解,下午分组讨论,民主党大佬刘慧卿和何俊仁等人都十分专心,何俊仁不时抄笔记。简锡阶向每名出席者派发一本由“华人民主书院”印制的小册子和讲义,并讲授了非暴力抗争历史以及在台湾的情况,还讲了一大堆香港违反“公安法”的案例,如泛民主派的黄毓民、陈伟业因非法集结案被判缓刑等,“令人感到即使因非法集结被捕,大不了也是判缓刑,不用实时坐监”。值得关注的是,简锡阶教“占中”活动参与者如何对抗警方的教材包括十大阴招,如预先设定多个集合点,当警方一旦清场时便可与警察打游击;遇到警察以点穴手法拘捕时要放松身体扮“软皮蛇”,同时大喊警察编号引记者拍摄,并记下编号以备日后投诉等。有现役高级警官称,简锡阶教材的第一二项指导“占中”分子要求警方将“反占中”人士带走是扭曲事实的说法,“占中属于非法行为,由示威者要求警方驱逐反对团体,等同转移视线不合常理”。第四项教示威者借传媒报道扮可怜,但“警方有专门人员拍摄录像片段做呈堂证供,即使示威者投诉,法庭自会作出公平审讯,示威者耍赖的收效肯定不大”。
起底 “华人民主书院”
民主党就“占中”向“台独”分子讨教,又声称不与“台独”沾边。然而港媒披露称,简锡阶的“台独”细胞一直渗透到骨子里。香港《文汇报》24日称,简锡阶为台湾民进党创党党员,曾当选“立委”。上世纪80年代,他鼓吹用暴力手法实现“台独”,更教民众制作汽油弹。后来,他接受加拿大城乡宣教会非暴力抗争讲师培训,并担任反贪倒扁“红衫军”副总指挥,“民主党就是觑准他多次领导大型活动的经验,因而向他请教”。近年简锡阶虽然称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时应放下仇恨,但根本用意是希望民进党搞“台独”时不必强调要脱离中国,以此掩饰其真正意图。2月初,香港民主党主要成员在中环举行“占中”誓师时,简锡阶就曾到场。至于“华人民主书院”,更是一个为配合“台独斗争”而成立的组织。2011年5月30日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民运分子”在台北成立,目前分别在台北及香港设有办事处,长期以来领取“美国民主基金会”和“台独”势力的津贴及捐款,主要负责人是王丹、王军涛、何俊仁和胡平等。《大公报》24日分析称,民主党2月举办“占中”誓师时遭到极端团体冲击。高层气愤之余也明白“占中”议题受到不同反对派的觊觎,为稳稳掌握“占中”话语权,该党决定不避嫌放手大搞。消息人士也说,民主党近年每况愈下,唯有以瘫痪香港经济枢纽的“占中”活动赌一把,若成功便可保住反对派第一大党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香港反对派都争相与“台独”接近。2013年9月,香港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和“新民主同盟”的范国威在“台独”背景鲜明的《自由时报》上刊登广告,抛出“港独反中”。同年10月,“占中”发起人朱耀明、工党主席李卓人和“真普联”召集人郑宇硕赴台湾向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以及“台独理论大师”林浊水“取经”。今年1月10日,香港“环保触觉主席”谭凯邦在台湾《自由时报》上发表“香港都想独了 台湾干嘛不独”的文章,公然支持“台独”,并鼓吹“港独”行为。1月19日,工党的李卓人、“社民连”的梁国雄等人应“华人民主书院”等绿营团体邀请,参加“台港公民社会运动研讨会”。
香港社会应该警惕
“两独勾结”的现象引起香港舆论高度警惕。有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看过“十大阴招”后直言,其目的均在“阻差办公”,什么“若人数众多,封锁线警力不足,可考虑突破防线”等显示“占中”已有具体计谋,且招数阴毒;而根据香港现行的《公安条例》,“占中训练”涉嫌教唆、煽动群众实施犯罪,主办方已经犯了教唆罪,而入境处应禁止简锡阶进入香港,以免其“播独”。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鉴林批评民主党的行为日趋偏激,称引入“台独”分子必然会导致周边势力乃至英美势力的渗透,民主党自以为占据政治高地,却不知不觉将自己“放到一个下不来的高台”。全国港澳研究会成员、法学博士宋小庄认为,“占中训练营”所教授的抗争方法日后将成为“占中”教唆、煽动市民违法的证据,像简锡阶这类想在香港进行分裂行动的境外人士,警方完全可以将其逮捕或驱逐出境。大律师陆伟雄也说,教材中的方法并非“绝对安全”,如让参与者拖慢警察执法速度,“打警察当然犯法,但拖慢有可能构成阻差办公,依然可能触犯法律”。
还有舆论说,反对派口口声声称政改是港人的事,却自打嘴巴地引入“外援”,而普选本来可以有商有量、达成共识,毋须以“占中”把香港福祉作为筹码要挟中央和特区政府,更不用其他地方的人对香港内部事务指指点点。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返回腾讯网首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张安乐不满孙中山铜像倒地 或向“台独联盟”宣战 2014.02.24 ·国台办:“台独”图谋搞乱香港不得人心不能得逞 2013.10.30 ·香港多名议员要求反对派停止勾结“台独”人士 2013.10.24 ·人民日报:13亿中国人不答应“港独”“台独” 2013.10.24
第二篇:香港vtc培训学习小结
香港vtc培训学习小结
关键词:全人教育;结果导向型课程;政府统筹;行业标准;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2013年8月24日-30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赴香港职业训练局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主要内容包括:职业训练局下属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步骤与流程、专业教师的教学技巧与学生管理、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案例。以下是本次赴港培训的培训小结:
一 “全人教育” 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方式值得借鉴
香港职业训练局下属的院校虽然都是职业院校,在教育理念方面却一直奉行“全人教育”,这一点与大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所谓“全人教育”,就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全人教育”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2)全人教育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3)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4)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5)全人教育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6)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香港职训局“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也与大陆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有一定的区别。“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强调的是学习结果,为达到既定的学习结果,会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控制,这里面“结果”是“定量”,过程则是变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强调的是“过程”的完整性,过程导致的“结果”则成了变量。本人以为,我们当前所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应当适度借鉴“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的优势,实现过程的可控性。
二 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业标准与课程的融合应当受到重视
香港政府虽然不介入办学活动,但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对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和财政资助两大手段从宏观方面规范和引导教育活动,对职业训练局的经费拨款、审批和批领后的跟踪、监督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序。至于训练局发展方向,办学规模,专业的建设,课程的开设,教师人员的配备,完全由需要而进行配置,政府只起指导、服务和监管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成效方面,行业标准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大大提升了香港职业教育的成效。香港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行业输送合适的劳动力。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计划、课程开设、老师配置是按照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定的。通过市场调查,为职业教育品牌定位,为此在职业训练局设立市场推广委员会,分析研究市场,深入讨论和分析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将行业和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即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反观大陆职业院校在这两方面的现状,政府和学校的在办学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明晰,体制机制也不甚健全,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标准与课程的融合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也导致了教学的内容跟行业需求的脱轨。
三 做实校企结合,凸显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香港职训局下属各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日常教学活动,二是与众多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行业专家参与隶属于VTC的各训练委员会的工作,每均会对本行业的人力状况进行统计与调研,并提出人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行业内各级技术岗位预测的人员需求量和培训需求量,使VTC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专业对口、供需接轨;同时,企业实践专家在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参与课程策划和设计活动,参与教材的编写活动,为此提供顾问意见,使学校师生能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众多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并进行资金支持。大陆职业院校虽然也在倡导校企合作,但是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显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来看,香港职业教育含就业前教育和短期培训,不同层次的教学其内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就业前的教育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预备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就业前教育直接和工作的层次相对应,比如有操作工课程、技工课程、技术员课程和技师课程等,层次非常明确,学习哪种课程,一般与你谋求相应的职业职位相联系。这样教育与求职就业直接联系,简单明确,同时可以拿到相对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短期培训的目的则更加明确,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模拟教学和环境教学,力求实习场所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统一,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上岗。
四 结束语
从香港职训局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办学效果来看,香港的职业教育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其“全人教育”理念、“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以及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等都是当前我们深入进行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内容。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香港的职教理念也有其局限性,大陆职业院校所尝试的改革路线也同样具有其优越性。如何取长补短,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2013年12月于南通)
第三篇:赴香港学习培训的感受和思考
赴香港学习培训的感受和思考
工商银行邯郸成安支行 牛笑阳
根据省行安排,我们一行三人于2011年x月xx日-x月xx日赴香港参加了“xxxxxxxxxx”,期间听取了香港大学教授及部分银行专业人士讲授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客户关系管理、内控及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信贷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期间还先后考察了中银(香港)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并直接到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银行机构的部分网点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了现场观摩和交流。通过这次培训,既接触了大量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知识和具体业务运作,又较为深入地了解了香港银行业的创新前沿与监管趋势,一方面掌握了很多新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感受。现将主要体会报告如下:
一、金融创新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成本意识。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也是金融机构聚集的高密度区域,因此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的推出几乎都与国际前沿同步,很多大银行的新产品往往都选择首先在香港上市,所以在金融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有的香港都有,其他地方没有的香港也有”(香港金融业内人士语)。目前,香港银行业届的创新业务纷繁复杂,最近比较流行的创新品种包括资本市场存款账户、月月有息定期存款、儿童储蓄、高息货币挂钩存款、高息马拉松存款,白金卡、高球卡、分期购买卡、消费优惠卡、预先核批卡、信用卡结余转移、八达通自动转账,无抵押贷款、综合资产抵押贷款、税务贷款、汽车/车位贷款,物业托管、基金捷报、综合结单、大学生理财账户、全面综合理财总值计划等数十种之多,几乎涵盖了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的方方面面。这些产品表面看起来眼花缭乱,但是,经过仔细观察和了解之后,我们发现所有产品内涵的经营理念都是细致入微的细分市场导向和严格的成本意识,这正是最值得内地银行称道和学习的地方,也恰恰是我们的真正差距所在。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专业化分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便是像花旗、汇丰、渣打等规模的大银行,也都无一例外地着眼于特色经营。这其实也是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内地的很多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工作也逐渐有所起色。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往往急于做大业务量,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成本分析,存在一哄而上和彼此模仿的同质化倾向,不同行别的产品之间市场定位和结构安排雷同,目标消费群体和产品特色不明显,结果只好不计成本,通过相互压低价格的方式来占领市场,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欺诈行为,或者用隐瞒信息的方式来拉客户。当前这类问题突出表现在信用卡和理财业务产品等领域,潜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对银行自身的危害也十分明显。对此,作为我们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来讲,应重点督促检查好四个环节:一是银行要有明确的成本收益测算和前景分析;2 二是银行内部必须有上下一致的统一认识;三是要有完善的避免市场风险的措施;四是要有针对创新产品的、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旨在于严格执行制度。香港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转移、防止、减低和接受四种,其中:转移风险主要通过银行家综合险、要求交易对手提供保障条款、要求内部人自赔银行损失等来实现;防止风险的途径主要有明确清晰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细则、计算机系统自动化处理、加强复核检查次数及周期、加强外部审计及内部审计的检查工作、与监管机构合作加强内部管理等;减低风险的方式主要包括不续做有关业务交易、控制交易金额上限、加强内部的分工牵制等;接受风险则主要是指通过企业自行评估自身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在设定的风险程度内不进行任何风险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等等方面。通过听讲和课间交流,我们发现香港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从规范性做法上和内地银行区别不大,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秘诀。也就是说我们的银行在内部制度规定上与最先进的银行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别,核心问题就表现在制度执行方面。
实际上,当前内地银行的风险控制规定已经比较严密,相关的内容和发达国家或地区差距并不大,关键是我们的合规文化理念和合规机制建设滞后,执行制度的意识和力度都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合规是最基本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手段,脱离了这个基础,其他的手段再先进也是形同虚设,无济于事。去年以来,内地银行接连暴露出来的大要案件,无一不与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有关系,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总体来讲,商业银行现有的规章制度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在授权授信、柜台业务等方面都有较为完善的横向和纵向监督制约机制,只要能够严格执行,就可以有效避免大多数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因此案件风险的主要根源就在于违规操作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些基本的制度都难以得到执行、其根源到底何在呢?从对比反思的情况看:一是业绩考核导向过分强调规模扩张,客观上诱发了违规操作风险;二是正向激励缺失和反向约束过度,弱化了员工防范风险的主动性;三是“领导说了算”的潜规则以及个人权力的过度膨胀,降低了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四是人力资源配臵机制扭曲及其引发的基层人员紧张问题,致使必要的培训和轮岗休假制度难以落实。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与目前改革背景下一系列大幅度的整合措施息息相关的,改革在基层的推进速度很快,但是相应的内部管理措施却没有跟上,出现了很多漏洞和空档,导致大量衔接不好的细节,这是下一步风险防范的重点领域所在。
三、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内地银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对比香港和内地银行业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差距,还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我们在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缺陷太大,这也是导致不管多么先进的做法一旦引入内地就容易走样变形的根源所在。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扩大,内地银行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的空间进一步开阔,越来越多的国际前沿性的方法、技术得到引进和运用,但是仔细检讨一下有关过程和效果,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致命缺陷就是基础工作不扎实,形式上改了但真正的内容并未转变。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和香港的差距不是在前沿、而是在基础,不是在表面、而是在根本。比如在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信用风险的防控技术和计量模型都已相当成熟、完善,我们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精力搞自主开发,只需要稍加改造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目前的应用条件和基础设施太薄弱,特别是数字信息等方面,西方银行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默默无闻的工作,现在内地银行普遍缺乏做这种细致工作的耐心和能力,不甘心做这些基础工作,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突出,这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研究工作的差异,香港银行业和内地银行业的研究侧重点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别与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无关联,而是体现出深层次的理念性差异。众所周知,目前内地银行业十分注重所谓前沿问题的研究,经常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就一些所谓的“前沿问题”发表高见,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然后轻描淡写地涉及一点点几乎千篇一律的“借鉴意义”,之后就再去寻求另外一个所谓的前沿了。客观地讲,对于学术性的研究来说,这大约无可厚非,因为关注前沿热点或者即 将成为热点的问题比较容易出成果。但是作为银行业来讲,理论前沿性问题就需要客观对待了,我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务性的分析和研究上,对主流领域和细节问题进行研究,其实也就是要加强对基础工作和实用性课题的研究,这一点香港银行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实务性的研究就应该紧跟市场、紧跟需求,不能过分推崇大而空的所谓前沿,而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注重解决规律性、普遍性和大多数的问题。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很大,不仅是对新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进行了重新而全面的认识,而且在培训中得到了提高,在同行之间的交流中受到启发,为我今后更好地带领员工做好基层银行经营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1年12月4日
第四篇:市统计局赴香港培训人员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局里统一安排,我们一行四人于7月19日至26日,参加了“江苏省统计管理赴港培训班”的学习和考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基本概况
江苏省统计系统30名同志参加了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苏港人才培训合作办公室与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在港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统计管理赴港培训班”,其内容非常丰富。一是课
程学习。听取了香港政府统计处组织架构及工作方针、香港官方统计系统的发展及管理、统计人员的培训及发展、国际统计标准的应用、与国际及本地社群的关系、统计研究及素质保证、统计法例及相关法例、统计系统及资讯科技发展与应用、资料发布的原则及收费政策、发布数据的方法、官方统计数据的应用、推广统计认知和服务承诺等13个课程讲座内容。二是参观交流。参观了香港大学校园和统计及精算学系,政府统计处的就业及职位空缺统计和电脑辅助电话访问中心的运作,香港廉政公署,政府统计处的服务贸易统计、电脑中心、刊物销售中心和贸易统计数据服务中心。
二、主要收获
一是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无论是香港大学和政府统计处,还是香港廉政公署,所到之处无不使我们领略到秩序井然、规范高效、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从管理的角度看,也许是他们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能的设置、教育培训、督促检查和考评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拿政府统计处来说,香港政府统计处隶属于政府财政司下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其组织架构的领导层(见图1)既不纵深又不横扩,而第一线工作架构呈扁平型。政府统计处的员工约1520人(见图2)。政府统计处处长是政府的统计事务总顾问,也是政府统计事务体系的主管。统计处副处长直接管辖三个科,即技术支援科:研究统计方法以提高统计素质;发展科:统计系统的发展及素质监控检定;行政科:部门的行政工作。统计处的五名助理处长分别负责五个统计职能部,即经济统计一部:对外商品贸易统计、价格及住户调查统计;经济统计二部:按行业划分的年、季、月经济统计调查,工商业资讯科技的使用情况和普及程度统计,港外母公司驻港及当地办事处统计;经济统计三部:国民收入统计和国际收
支平衡统计;社会统计部:人口、劳动人口和其他社会统计;综合统计部:劳工统计,为部门内的资讯科技应用提供支援服务,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统计专业服务,出版事宜,人力资源发展有关活动。
员工教育培训的总要求,重视发展人力资源的潜能;培育每一名员工在执行职务时能达到最佳表现;实施一系列全面培训及发展项目。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统计知识、统计管理技术、处理事务的技巧和能力、特定课题的知识、资讯科技的应用、语文及沟通技巧。
督促检查工作形成了一个数据素质保证框架(见图3)、素质管理系统(见图4)和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由15人组成,政府统计处处长担任主席,14名委员中有11名来自商业、学术和社会各界的非官方代表,有3名分别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署署长和政府经济顾问的官方代表。咨询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5月和9月)会议,就政府统计事务体系的统计事宜向统计处长提供意见。
考评激励工作,从适切性、准确度、适时性、可予获取的程度、可比性和连贯性等六个方面设计了19个素质指标,每个素质指标以5分的顺序尺度(最高的5分到最低的1分)表示。政府统计处还负责置于其他29个政府部门及决策局统计组人员的招聘、培训、调派和晋升等管理事宜。
二是了解了香港的繁荣。街上的人流接踵而行,高耸的楼宇鳞次栉比,繁荣的经济自由发达,称得上是名实相副的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从统计快报数据资料可见一斑。香港的土地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约是南京市的六分之一;香港的常住人口为702.64万人,总住户232.6万户,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771.31万人,户籍总住户205.64万户,但香港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80人,是南京的5.5倍,香港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南京5岁;香港的地区生产总值约是南京的3.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是南京的3.7倍;香港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即运输、旅游、金融、商贸和其他服务,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91.8%,南京只占51.3%;香港的进出口总值约为南京的20倍;香港接纳入境旅游者约为南京的26倍。
三是体验了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生活。香港的交通井然有序,汽车方向盘均设在右侧,汽车靠左侧行使;汽车及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极强,真正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全香港的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香港大学的校园内一律禁止吸烟),只是在路边定点设置了吸烟区,并表明乱吸烟者罚款1500元。香港的道路非常清洁,既没有看到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现象,也没有看到保结员的不停地打扫。香港的市民热情待客,问个路不但能够用不标准的普通话
第五篇:关于接受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学习的几点体会
关于接受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学习的几点
心得体会
孙芹宝
2014年12月,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接受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当时就觉得这肯定是形象工程、过场工程,我们在下面每天这么多事,刚好期末,哪有时间来看,这个责任就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于是开始了我的“一台电脑,一个播放窗口”的学习生涯。
开始的时候,还是没太在意,边视频边去干其他事,到了放完的时候就播放其他的视频短片。没事的时候才拿着耳机偶尔看看。就是这“偶尔看看”,改变了我对这次培训的看法。通过培训老师的讲解,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老师,要做好这个老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有主观上的热情和干劲,还要有的基层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尤其对于向我们这种“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队伍。要求我们多看、多听、多问、多学;要求我们有坚韧不拔、长期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求我们有准确的定位,良好的工作态度,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水平等等。老师们的一些至情至理的名言我将其铭记于心,并慢慢融汇贯通,将它运用在工作生活中,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在学习中的几个专题让我印象深刻:韩庆祥的《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梦;袁贵仁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让我深入学习领会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让我认识到深化改革的“总目
标”、“总要求”、“总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再就是马庆荣的《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让我知道“教什么、如何教”,特别是为什么这样教,而非缩课、讲课、背课、读课。课程内容丰富,层次清晰,观点鲜明,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后期的补修课程中,金正昆的《身边的礼仪》系列让人印象深刻,实用性强。在这次培训中,我一共学习了2008分钟的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下面我想就2014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本次培训学习的内容和情况,浅谈一下我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看法:
中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的一年,加速转动的改革齿轮让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关键词”:《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教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重启顶层设计„„一项项举措,让我们兴奋不已。但兴奋过后,困惑却紧随其后,“政策很好,但我们去调研,不少职业学校日子仍然很难过,经费少、招生难,校企合作很难搞”。
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定位,应该说,近些年都已有共识,但认识到其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否行动起来却是另外一件事。这其中关键是“校企合作”办学主体没有落实到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都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部门一家在搞,而单纯依靠教育部门是做不好职业教育的。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决定了其办学主体不能仅靠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面临市场需求,这决定了其“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思路和“技术立人”兴学办学之本;职业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这就决定了政府的职责和使命——不仅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办学主体,确保资金投入,更要扭住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主动作为。
然而从今年正在召开的人大代表调研的结果看,家家都有“苦经”——政府部门哭穷,企业不愿担责,学校无从下手。实际上,以中职为例,当今我国职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缺失、生源不好。而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三低”特点,即社会地位低,入学分数低、毕业收入低。
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改变当下的职业教育教育办的局面。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主动作为,通过政策设计黏合政府、企业和学校,这其中,激发企业的办学参与动力和积极性是破局的关键。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建议,政府不妨在全国遴选一批有条件、有影响的企业,授予教育型企业称号,支持其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制培养、校企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在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由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为主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当下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
升级换代,这就决定了加快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年比一年迫切,一年比一年重要。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有责任担当意识和紧迫感,找到扭转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尽快构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有效机制,以“校中企、企中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使职教新政尽快落地。
另外,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我也认识到作为基层职业教育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迈进:
一是充分认识到要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了有关职业教育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使我们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也为我们这些一线的普通职业教育的教师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之前建筑工程系也做了相应的工作,系部领导创新思想,开拓局面,开展了和烟建集团的合作办学和高密创美“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都是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体现!
另外,在这场大变革中,要加大加快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关注教学对象研究、锤炼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教改思路,从课堂教学中开始。
二是提出了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第十四条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作用。这就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也包括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定位是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积累。这与以前相比,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建立接地气的服务型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决定》把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并贯穿整个《决定》的全篇,强调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调适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抓住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目标是要把职业教育办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接地气的服务型教育,这是符合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
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可持续教育,从而形成终身教育理念与体系。《决定》明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关键是要做到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横向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建立引领改革的先进性教育,开启了“突破计划经济堡垒”的攻坚战。《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来开启“突破计划经济堡垒”的攻坚战,这是《决定》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意义十分重大。
三是充分认识到教师素质必须符合和满足社会需求。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教育,就像《决定》指出“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等。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从头学起,因为以前的职业教育教师自己的技术能力也不够强,有的甚至是不知一二。持续不断地从各种渠道和途径补充自己的一桶水,以确保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的更新,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社会的需要。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指示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
五是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是多元化。多元主体办学,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就像我们正在和烟建集团的合作一样,以后烟建集团完全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办学中来。
规定中指出制定积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筹措资金资源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开发课程、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
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其捐赠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探索利用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机制。
以探索多元办学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烟台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具有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市场配置资源等要素领域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希望我校能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验园,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设模式,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作出贡献。
总之,这次培训不论从思想认识还是专业积累、拓展视野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培训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想我会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用牢、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