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良好的家风才能成就幸福的人生
良好的家风才能成就幸福的人生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张玉香
家风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个人、家庭或家族,更会对社会乃至国家产生影响,家风看似个人、家庭或家族内部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实则也是时代风貌,民族精神的折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的、美好的,希望自己事业顺利、家庭美满、生活小康。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君不见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曾经和美的家庭破裂、有多少掌上明珠成为单亲,甚至父母都不管,导致有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我们在忙忙碌碌之后,真的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为什么有的人孝顺厚道,有的人违逆父母;有的人勤奋进取,有的人好吃懒做;有的人干净整洁,有的人邋邋遢遢;有的人做事认真负责,有的人则马虎失职;有的人当官清正廉洁,有的人则贪污受贿。这与每个人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们都追求家庭幸福!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呢?有钱的家庭就是幸福的家庭吗?不是。有势的家庭就是幸福的家庭吗?也不是。幸福的家庭一定有着良好的家风,一个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首先,传承孝道的家庭是幸福家庭的源泉。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种传承。几千年来,孝顺父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子示范后人,更有舜帝几次三番受陷害仍孝顺父母的千古佳话。父母尤其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要经历做儿女、做父母、再做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这个过程的。今天你对父母不孝顺,你的儿女看在眼里,你还能奢望他(她)长大以后对你孝顺吗?一代看一代,我们要及时反省,尽早给孩子做个好样子。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常回家看望父母,多陪父母聊聊天,多帮父母干干活。我们的父母真是不容易,自己吃了一辈子苦,还要帮助我们抚育子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父母、不孝顺父母。羔羊知跪乳,乌鸦懂反哺,我们应常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经常看到我们就会开心快乐,哪里还会孤独寂寞啊!哪里还会生病啊!一个家庭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神仙都羡慕呢!我们的孩子就是一部摄像机啊!他(她)会全程记录的,有朝一日一定会重新播放在你的身上。
其次,夫妻和睦是一个幸福家庭的保障。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够成为夫妻是需要很深很深的缘份,既然是缘分,就应当珍惜。彼此尊重、互相关心。当结婚日久,爱情的温度逐渐降下来的时候,亲情将要逐渐升温,亲情就会代替爱情。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不可以再任性妄为,要有家庭担当,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著名老艺术家谢芳和丈夫张目共同走过了58个春秋。当有人问他们有过吵架吗?谢芳笑着说:“当然有吵架了,然后谁也不理谁,但张目记性差,过一会儿就忘了,然后又好了”。可见夫妻之间要宽容、忍让,才能和睦相处。当让他们各自送给对方一句话时,张目说:“如果有来生,还娶谢芳做妻子”。谢芳则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相扶到老就够了”。多么感人啊!他们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幸福婚姻的好榜样!
夫妻和睦,老人看着欢喜,孩子更是生活在幸福的港湾里。在这样祥和的环境里愉快的生活、工作,我们怎能不诸事顺利,万事如意呢!
第三,教育好子女是一个幸福家庭的延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是否有家教、是否有传承、是否有良好的家风,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笔者通过20年对孩子成长的观察认为,家庭教育主要应侧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尊老爱幼,兄弟友善。
父母自己尽了孝道,孩子看在眼里,自然对长辈是尊敬的。同样,父母对自己的兄弟有谦让,孩子也会对小弟弟小妹妹爱护兼让。说到底,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家庭伦理构成社会伦理,家庭和睦成就社会和谐。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千万要做好孝道,不只为了自己的将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也为了子子孙孙将来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的责任重大啊!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二)生活俭朴,勤俭持家。
2001年10月15日,习家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而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缺席。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祝寿信。信中,习近平谈了父亲的五中优秀品质:一是为人坦诚、忠厚。二是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三是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四是赤子情怀。五是生活俭朴。习近平在信中写道:“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的习惯的。”现今,习主席号召我们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深得民心,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众所周知,李嘉诚先生已经是香港首富。但他从来不随便乱花钱,教育子女也不要浪费,不要享受,东西用到坏为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搞浪费呢?“成由勤俭,败由奢”啊!
(三)要有家庭责任感,要敢于担当。
孩子缺乏责任感就会有依赖性,不能独立自主,不能自强自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他将来怎么能够独立于社会呢?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要培养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父母千万不要代替,否则那真是坑了孩子。俗话说惯子如杀子,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年轻时可以供你吃穿用,要懂得深深珍惜,发奋学习,增长本事。如果有一天,父母老了,或不再世了,供养不了你了,你能靠自己的本事独立生存,且能够高质量的生活吗?做父母的要能够居安思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着想啊!
(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不浮躁,不虚荣。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怎样才能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这一点很重要。你看有多少高官为钱落马,有多少炒股者为钱倾家荡产„„钱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享受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无论是成败荣辱还是繁华衰落,一切都会过去的,都不会长久的。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为这个社会创造出多少价值。说白了,你能为社会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而不是索取了什么。不是你的总是要还回去的。在物质生活上,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在精神生活上,要富有,要多看书,要懂得“学问深时意气平”的道理,学会用高质量的生活充实自己。我们辽宁大地上正在开展的“书香辽宁”读书活动就是基于这层含义。
好的家风总是和一个民族的优秀品质密切相关,家兴则国兴,国盛则家宁。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正如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家风其实正是一个时代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的缩影。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努力致力于塑造良好的家风,从而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第二篇: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它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长辈、老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与邻居好好相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长辈们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后人牢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彼此互相尊重;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给有关部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业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当天完成,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适当运动。我家这些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化的进步。从小,父母就对我严格要求,好的规矩,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同样也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被生病所困扰,我们才能充满活力,集中精力,一心一意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把人生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最顶尖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我们人生最崇高的理想,而最下面的则是人最基础的需要——生命与健康。失去了生命与健康这个基础,再辉煌的宝塔都会坍塌下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不稳,设计再高再美的楼都无法建立。
健康的体魄是我们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我们知道,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成长阶段,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有些同学在家里娇生惯养,父母对他们更是宠爱有加,在家里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劳动,更谈不上什么运动,一日三餐不科学,放学的路上还喜欢那些露天饮食摊点。不良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不良的饮食都在蚕食着我们的肌体和心灵,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即使我们有心努力学习,我们也会力不从心,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现在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1、坚持“健康第一”的观点,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在日常生活中应定量用餐,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厌食,吃好早餐,放弃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豆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当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善待自己的肠胃。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尤其在咳嗽、打喷嚏及上厕所后,一定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遵守作息时间,张驰有度,注意休息,适量的喝水,睡眠充足,不躺在床上看书,起居定时有规律。
4、教室保持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呆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尽量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下课后要经常出来走动,呼吸新鲜空气,房间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5、我们需要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心理上的健康。作为学生的我们,在与同学、老师、父母的交往中要有一颗善意而包容的心,一张爱笑的脸和一双帮助他人的手。保持平常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偏执,不守旧,关心家人,构建和谐的亲情、人情关系。同学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习惯的,美好的生存环境是靠大家共同创造的。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明天的社会栋梁,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校园的美好,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多运动、健体魄,讲卫生让健康与我们同行,共同筑起生命的安全长城!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良好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良好心态成就幸福教师
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
沈卡联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职业,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往往是不一样的。
对于农民来说,幸福也许只是收获时流淌在脸颊的晶莹汗水;对于工人来说,幸福也许只是开工时充斥在耳畔的隆隆声响;对于医生来说,幸福也许只是手术时浮现在眼前的信任目光。
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幸福又是什么呢?
记得还小的时候,我和妹妹玩过家家,我总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捏一支粉笔在一块旧木板上写写画画,仿佛自己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做一名教师。
学生时代,我遇到了很多老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严慈并济,有的教学独特,可每一位老师都同样给予了我阳光般的温暖和雨露般的滋润,使我从心底对他们怀着一种感恩和崇敬。
如今算算,我也已经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了十五年之久。十五年中,曾经的懵懂女孩变得成熟,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把教师这个职业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明白了潜藏在这“最光辉的职业”背后的酸甜和苦辣。
记得当我满怀憧憬踏进校门的时候,一切美好的憧憬和希望瞬间土崩瓦解——校园里只有孤零零的一幢教学楼,墙壁上斑斑驳驳,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黄沙铺成的操场凹凸不平,只有四周的几棵大树依然苍翠茂密。我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带着梦想来 到这里,可是这样简陋的校园环境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更让我难以相信的是,学校竟然让我教全校最吵最乱的一个毕业班。因此,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自己在做些什么。日子就在每天的吵闹、抱怨中悄悄过去了。
一天早晨,阳光从窗外射入,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伸手捧住阳光,嗅到了久违的味道。我忽然意识到这段时间,当我怨天尤人的时候竟然失去了那么多。我想在城镇小学实现我的梦想,可是却忽略了山村清新的空气,忘记了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我常常抱怨学生太调皮捣蛋,可是却把他们的真诚和热情无情地挡在了门外,失去了很多次和他们一起享受成功的机会。我明白了,因为我想得到太多,所以反而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是啊,人的欲望是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的,当欲求不满的时候,心中除了抱怨,忌妒,什么都不会剩下。可是,我拥有宝贵的生命,健康的身体,美好的理想,无限的热情,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周立波曾经对“幸福”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感到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感觉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感觉很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像影子跟随着你,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了幸福的程度和幸福的多少。”只要我热爱、珍惜这一切,调整我的心态,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会幸福的。
于是,虽然我还是每天穿梭于宿舍、学校之间,每天吃着不合口味的饭菜,每天与调皮捣蛋的学生打交道,但是我的心态发 生了变化。我常常想:既然我顺利考上师范,踏上了三尺讲台,就说明我可以当一个好老师,既然我来到了这里,就说明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我有责任有义务在这里好好安心地教书。
既来之则安之。在拥挤的办公室里,埋头备课批改,钻研教材,于是,我上了第一堂片级公开课,写了第一篇年会论文;在课余时间,找几个孩子聊聊天,谈谈心,于是,我理解了他们,接受了他们;放学后,顺路采几朵野花插进瓶子里,在狭小的寝室里装上漂亮的窗帘,于是,就有了家的味道;双休日,和同事相约爬山漂流,于是,心情逐渐开朗起来。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也惊喜于这样的改变。
在经历了一些事后,我的内心逐渐变得强大,也开始慢慢成熟,不再天真地以为工作环境决定一切,也开始意识到能让自己变得幸福的也只有自己。因为我扯去了蒙蔽在我心中的那层纸,所以整颗心沉静下来了,又触到了阳光的温暖,嗅到了花的清香。
在我们身边,也总有一些老师体会不到作为老师的幸福,追根究底,其实就是心态出了问题。
在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老师与其说是工作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诉苦。当她说到班中学生难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身体也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声泪俱下,把自己的委屈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我对她深表同情,因为我也是老师,也是班主任,我能深切体会到她的难处。其实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光 鲜、轻松,平时除了要上课、批改、辅导之外,还要扮演好警察、保姆、纠纷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角色,加上各类培训、公开课、检查,工作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有同行甚至自嘲:“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是,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苦,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行业规范。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对待工作,把挫折当成磨练,把压力当成动力,把付出当成奉献,那么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将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我们当老师的更应该这样。当学生调皮的时候想想,他至少比上学期懂事了一点;当家长在电话里与你争论的时候想想,他至少懂得沟通;当你又要承担一节公开课的时候想想,你至少比别人多了一次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当学生成绩考差的时候想想,他们至少比以前进步了一点。如果我们能经常这样想想,那么很多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很多的烦恼就会被抛之脑后。
很多时候,良好的心态催生积极的态度。这样的人心里往往会有自己的目标,并经常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老师。有了目标以后,就会为成为这样的老师付出努力,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当你能够游刃有余地上好课,及时妥当地处理好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大事小情,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那么自然而然就成长为业务能力强,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反之,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日渐消沉,那就会错失很多机会,包括学习、提升、改变的机会,然后只会像怨妇一样唉声叹气,怪这怪那,心里除了抱怨又还会剩下些什么呢?哪里会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呢?
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开始,你就应该意识到也许我的学生学业并不会那么出色,也许我的课堂并不是那么妙趣横生,也许我的辛勤付出并不会有多少回报,但是,我们的幸福就隐藏在学生的调皮的欢笑声里,严谨却不失幽默的课堂里,每天辛勤耕耘默默等待的期盼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态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命运就跟着改变。”不能说拥有良好的心态,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但至少你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已经在迈向成功、通向幸福的路上了。
第五篇:只有勤奋才能成就人生演讲稿
只有勤奋才能成就人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只有勤奋才能成就人生》。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文学大家韩愈就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获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的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武装自己的头脑。
勤奋是扣开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传说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书,重复诵读了很多遍却还没有背下来。这时来了个贼,却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觉,贼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比曾先生聪明得多,但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连毛主席都敬佩的人。
我们无法验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算是假的,我想这个编故事的人也无非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奋而将天分变为天才!记得一位哲人以前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精骛八极,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作,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史学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游历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85年时间,搜集了超多材料,写出了震惊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的看书学习,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奋分不开的。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但他并不灰心,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他便每一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50年如一日,最终他成为了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上一两百遍才能读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知识与日俱增,后来,他无书不读,成为博学之士。这就印证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掉馅饼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远只能对别人胜利的果实垂涎欲滴,而自己却尝不到果实的味道,很多人读完莫泊桑的《项链》之后,都会认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而我则更看重她能勇敢应对打击,用辛勤的劳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是值得尊重的,她也用巨大的代价告诉我们——勤劳才是立身之本!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这样的人生,才是“勤劳的一生”。
坦然应对,在过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么我们就能够自豪的交给人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一年五班全体同学
2018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