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时间:2019-05-15 07:0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郑强谈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怨气很重,总是埋怨自己的国家不够先进、不够开放、不够民主。在过去的一年,我率浙江大学两个博士代表团分别访问了日本和台湾。访问日本的是浙江大学医学代表团,访问一共7天时间,有两件事情想说给你们听。第一,日本的宾馆开关房门时都是采用老式的铁钥匙,几乎没有一家宾馆像中国的宾馆那样采用时髦的磁卡钥匙;洗澡间同样采用老式的水龙头,这恐怕是中国人装修时绝对不会买的;宾馆里看不到壁挂式电视,全是老式的台式机;全日本的电视频道加起来都比不过杭州一个城市的电视频道多;第二,在日本最有影响的一个电台——NHK的报道中看不到国际新闻,更看不到有关中国人民三十年来巨大变化的丝毫消息。同样地,日本民众也绝不会知道巩俐、张艺谋等所谓的中国明星。访问台湾的是浙江大学艺术代表团。同样的现象,整个台湾的电视频道也不及杭州一个城市的电视频道多。由此来看,中国在信息开放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这也或多或少带来了某些弊端。

我要批评一下中国电视台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联播,有时大篇幅地报道一些极为无聊的国际新闻或是花边新闻。这些报道对国民而言是有害无利的,尤其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教育人生》是中国教育界非常推崇的一个栏目,但这么好的教育节目在杭州、合肥又有几个孩子的妈妈鼓励自己的孩子去观看呢?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就是通过电视报道让自己的国民知道自己的国家是最好的,而极少提及其他国家的优势。与此对比,也反映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失败。

现在我已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但我最看重的还是“浙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这一称号。之所以这样说,就要讲到我80年代做学生、现在当教授的角色转换中产生的一种深切感受了。我想大家都已看过《高考1977》这部电影,当时这部电影在浙江大学举行首映式时我作为主要嘉宾进行致辞。这部电影拍得很好,轻而易举地激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也让我重温了那个年代大学生的艰辛。但除此之外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那个年代的老师,他们都单纯地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追逐的理想,而不是像现在的名教授一样天天忙着跑项目、搞科研,把学生放到一边不予理会。现在很多关注学风的老教师对当今大学的教育捶胸顿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对现在的教风、学风不满意。恕我直言,中国近二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其中最失败的一点便是放弃了“把培养人作为大学的根本”这一信条。之所以会被选为“浙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要有真才实学。“真才实学”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得扎实,学到家。这也是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诸多荣誉的原因。第二,要有爱生之心。这个原因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当代中国很多大牌教授都在忙着搞“863”、“973”等项目而乐此不疲,却忽略了作为一名老师最起码的教学工作,这种现象说轻一点是丧失了职业操守,说重一点就是没有良心。相反地,我可能就是比他们花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要多一些,会主动去关爱学生。比如当得知某个学生的妈妈得了重病而在黑龙江找不到好医生的时候,我会把他的妈妈接到杭州来,找院士、医学家给她会诊;西部的同学春节买不到票时,我会给他买卧铺票;包括我的女博士的婚姻大事我都会竭力帮她解决。同时如若学生犯了错误,我会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以此来点拨学生的成长。第三,要有沟通的本领。恕我直言,现在有一些大学教授在沟通能力方面甚至比不上幼儿园的老师。“教授”一词,我认为一是教,二是传道。现在全国都在流行一种说法,就是“让大学教授上课”。这种提法听起来很好,但却不一定科学,因为现在很多大学评定教授的首要条件是做了什么项目、拿了教育部的什么课题或是发表了多少篇文章,但把教书育人特别是课堂授课的效果作为评定教授的条件的大学则少之又少,更有甚者不上课便当了教授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很多大学教授的授课水平、与学生的沟通能力都或多或少地下降了,比不过上课上得好的副教授,甚至比不过上课上得好的讲师。因此“让大学教授上课”的科学提法应该是:大学应该回归“本源”,把上课效果的好坏作为评选教授的最重要条件;要让上课上得好的老师讲课,当然如果是教授的话就更好了。

同学们,送你们一句话:要如热爱自己的生命一般去热爱自己的专业。不要认为法律、金融、贸易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值得追求的职业方向,其实专业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在大学里应该努力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我现在已经是全国二十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也包括厦门大学。最近当厦门大学再次恳请我去做一个演讲的同时,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把易中天教授请出来和我同台演讲。当时我开玩笑地说要他们爱护自己的易中天教授。玩笑之余我也把自己和易中天教授的优缺点进行了一下比较,用来阐释我的“非对称思想”。所谓的“非对称思想”即取博弈双方的优势依次进行比较,追求非对称的发展成才之路。

先由书法讲起。我曾应邀为杭州移动公司总裁写过一幅书法,想到当下很多企业赚了学生诸多昧心钱,于是便写了“悟道”二字,不过那位总裁还是若有所思地接受了。这些老板在我面前之所以恭敬得像我的学生一般,是因为我在有钱人及当官的人面前从不说钱说官,而说知识。由此我联想到当今很多大学生不懂得“非对称优势”,在求职时面对企业缺乏自信,不清楚自己走向社会要依靠什么生存。作为中国创业教育协会的副主席,我认为大学生找工作不需要所谓的培训,关键在于树立自信心,要懂得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

书法之后,再谈艺术。我现在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非对称思想”和《动物世界》的启发。我总觉得一个男人必定在经历过诸多的痛苦乃至不幸之后才会真正变得成熟。拿我自己来说,由于之前跳舞受挫,我精心学习了声乐。在浙江大学“宝来杯”歌咏比赛中,我以高分子学教授的身份在众多专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了桂冠。无独有偶,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使我萌生了为当代大学生写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军训之歌的想法,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真的写成了这首以“谁说我们不像当兵的模样,谁说我们没有当兵的形象。我们就像当兵的模样,我们就有当兵的形象”为灵魂的军训之歌。

讲完艺术,再谈谈体育吧。我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新任主席,同时我也很喜欢兵乓球,是浙江大学的乒协主席。

当然,我也懂得在“品三国”等诸多文科知识方面我还是与易中天教授有很大差距的,毕竟我的研究领域不在文科方面。我在书法、文艺等多方面与易中天教授的比较并不是想证明谁更加强大,更无意贬低或是伤害易中天老师,而只是为了更好地阐释我的“非对称思想”,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一点。

接下来我想讲的是:天性是当代大学生创新的源泉。去年我在杭州做报告时曾讲到“孩子的天性需要被保护”。最近社会上大力倡导人们去关注并加强学前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号也大为流传,从而促使整个学习过程的向前推移,但诸如学生择校已从幼儿园开始、强调胎教等社会现象在我看来是不科学的。学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强调孩子在“学”之前不能“学”,不然就无所谓“学前”了。

在浙大,男女生比例接近7:3,但去年学校评选“十佳大学生”,十个候选人中只有1个男生,而且还是我力荐的。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分手时要死要活的很多都是男生,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80%是女生······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严重伤害了中国男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男生的天性。女孩要学会爱护身边的男孩,不要让他们丧失作为男人的自尊与自信,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男孩的不自信、不勇敢,造成了难以抵御外族入侵的历史悲剧,最后伤害的还是女孩。而女孩越纯洁、越保持本性则越自然,保持美丽的时间也越长,过早经历复杂的情感、丧失自己的天性就意味着性早熟。

其实很多中国人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高考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因未能进入名校而沮丧,而要为能够进入安徽大学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因为我觉得学生高考分数越高则意味着进入大学之前遭受的摧残越深。每年浙江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5000多名本科生就有约16000至18000位家长陪同参加开学典礼,而参加毕业典礼的家长却不足500人。中国家长如此关注孩子的入学,却很少在乎他们的毕业典礼。而在国外连总统都要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推迟召开国务会议。经商的老板都知道生产的产品在即将出厂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而中国的家长却不关心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的道路,以为把孩子送进大学就万事大吉了,这反映出中国一种不正确的文化取向。去年美国杂志《Science》刊登了一篇文章,以浙江大学为例专门描述了中国大学豪华而先进的研究设备,好比黄浦江边、长安街上行驶着的奔驰和宝马。由此来看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并非因为中国大学的研究条件差,应该更多地去思考中国教育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

中国大学前的教育情况是:很多中国学生几乎拿遍了世界上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多种科目的冠军,尤以数学突出。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后就变得默默无闻、消逝在欢呼声和掌声中了。当下中国在数学领域只居世界二流,国内从未产生过“菲尔兹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另外,中国人在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同时,却频频宣传一些美籍、英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对中国的教育和民众毫无用处,因为中国的民众对这般苍白的宣传已经缺乏了判断力。再看邻国日本,与钱永健(美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4位,且其中两位都是华裔,从而使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达到16位。据说其中一位80岁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的前50年从未踏出过国门一步,这让我联想到当今中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潮流——国际交流。

在中国,似乎国际交流已成为评价大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似乎只有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才算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我觉得中国的外语教育已走向歧途,把外语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更有甚者说不会外语就是文盲,我看说这话的人才是真正的文盲。在中国过分强调一个人的外语口语水平,而把阅读和理解水平放在其次,这在日本正好相反。我并非认为外语教育不重要,而只是想强调外语只是学习的一种工具,不是体现个人水平的标志。美国学生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做调查研究了,很少学习外语;而中国学生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语,在实践中就落后于人了。

与中国相比,日本无论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体育领域都更为优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对此进行了诸多思考。我当年留学日本时,看到幼儿园中的小朋友们脱掉鞋袜在冰冷的雪地里走,却没有一位妈妈因此而责怪幼儿园,这在中国是不敢想象的。让我们再来看一种现象:在中国,每天城市中很多著名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门口一到放学时间就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了;而在日本却很少看到家长接送孩子的现象,因为在日本小孩子的心中这样做是要被人嘲笑的。我想说的是家长接送本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中国民众历来自私情感诉求的充分体现。这是教育的非正常状态,需要我们思考中国文化教育的弊端,但与体制无关。

再看中国高校的大学生。现在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既无知又无良知地抱怨国家没给自己提供机会,但我要告诉这些人大连有太多的日本人,北京、青岛有太多的韩国人,杭州、义乌有太多的中东人……全世界都来中国寻找机会,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自己没有机会。事实上找不到工作是假象,艰苦的工作不愿做、享受的工作找不到才是真相。我要告诫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在自己受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离开大学后才会收获美丽的人生。

中国现在出现了号称“2+5+2”的“教育垄断同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旨在建立所谓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我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做了十年系主任,每年考入高分子系前3名、前5名甚至前8名的研究生都来自很普通的大学,而很少有这些名校的学生。在高考到考研3年半的时间里,当人与人之间再次进行博弈时,昔日的赢家却赢不了对方。我觉得非一流大学的学生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比名校的学生差,你们要相信自己的大学有能力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最近网上在传播我的一个语录:让孩子学钢琴、学外语、学画画、学计算机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当今世界上单位密度和绝对密度学钢琴最多的国家都是中国,相反地,中国的钢琴音乐会听众却最少。有些家长认为逼孩子学这些就是在贯彻素质教育,岂不知一个人是否诚实、是否能够承受苦难才是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独立人格的最重要标准。由此看来教育的精髓是什么值得国人深思,并且我认为在当下中国有必要重新树立教育的精神。

萨科齐的善变体现了法国文化的特点和法国人自由浪漫的个性。法国人对豪华别墅、奔驰、宝马等话题没有任何兴趣,而只是喜欢品着葡萄酒与你谈论是否去过卢浮宫,是否看过巴黎圣母院。这说明在法国人的心目中,文化传承要远高于物质享受。我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东方明珠塔只是一堆水泥的堆砌而没有文化底蕴在里面,农民工上去之前是农民工,下来之后依然是农民工,文化修养丝毫没有增加。同样地,我认为杭州西湖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这也是杭州人申请渴望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终不如愿的原因所在。中国人对于自然风光的享受是十分贪婪的,许多农民企业家在门前搞花园、草坪等人造自然风景,而不是像丰田公司那样建设一个企业发展的博物馆,这是我们民族缺乏文化修养的典型标志之一。杭州有一座以大学命名的天桥——浙江工商大学大桥,是由于一对博士情侣在此处被撞伤后,政府迫于学生游行的压力而修建的。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撞到农门工时没有大学生组织游行呢?原因就在于当今大学生自以为是,没有真正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只有把家庭、把社会、把整个民族的利益提高到比自己的利益更高的位置时才算真的有良知、有责任感、有品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炼成功。只有当中国大学生开始关心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对他人的尊重达到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尊重时,中国才有可能步入真正文明的社会。同时,中国人在面对“付出艰辛的劳动去做事”和“简单且舒服地去做事”两种选择时,一般都会选择后者。由此看出当代的中国需要有知识的人站出来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教育学生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奋斗,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超市里许多家长怕孩子累着而把他们习惯性地放在手推车上;中国的研究生做论文时要考察实验路线,以此来避免麻烦,选择捷径;街上开奔驰、宝马的人随意抢道;大学生排队打饭时,看到外班同学插队就口出恶语,看到同班同学插队就把饭盒递过去……这些文化现象反映出国人品格的根本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的中国人缺少一种信仰。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员只有对本国的历史略有所知才能称其为国民。面对我们的先人及历史,我们应当心怀感激之情和敬畏之心,任何轻慢的言论都是浅薄和无耻的。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可知,清朝的覆灭不是因为当时清政府财政匮乏,而恰恰是因为太过富庶。1840年,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将近三分之一,远超过美、英、日等国,但奢侈糜烂的生活使得清政府不堪一击,主权与领土相继丧失,民不聊生。近代中国的屈辱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民主爱国思想于一体的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很快就覆灭了。蒋介石上台后,推翻了“联俄联共”的政策,对共产党赶尽杀绝。共产党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进而醒悟后,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起义并不顺利,陈毅、朱德相继败逃广东,毛泽东也辗转上了井冈山。革命女英雄伍若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仍旧坚贞不屈;瑞金一个村子的百姓为了保护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章,全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折磨致死的村长最后用鲜血写下“革命万岁”这几个气壮山河的血字。由此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信仰是多么重要!同样地,在《动物世界》中仍旧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非洲野牛在迁徙的过程中,总要有几十头公牛为了种族的繁衍,在队伍的最后与前来觅食的食肉动物拼死抵抗,直至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大马哈鱼为了种族的繁衍,可以冒着被吃掉的危险逆流而上,产完卵后就死去了。连动物都知道为了种族的繁衍要挺身而出,当下我们中华民族多么需要先人那种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惧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以小泉纯一郎为代表的日本历任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游戏,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集体行动,这不是我们浅薄的思想可以理解的。其实他们道个歉就可以得到邻国的宽容以及宽松的经济和外交环境,但他们绝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得到的利益远远不能弥补一个岛国民族的忧患意识,一旦妥协是要灭国的,他们需要延续自己的民族精神。我要告诉当代的大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先人而去指责对手尊敬自己的祖宗”的行为是浅薄的。日本人不怕我们游行,他们最怕看到的是中国的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崇敬并缅怀自己的先人,到那时日本民族才会真正敬畏我们当代的中国后生。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面对社会的种种弊端,我们在失望之余应该懂得,一个民族是一点一点进步起来的,如若我们每个人不能为民族的复兴承担一点责任,那这个民族将永远无望。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很浮躁,这是中华民族教育的失败导致的,我们只看到了其他民族的优点而过分夸大了本民族的缺点,这一点与日本民族截然不同。振兴中华需要我们去学习先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这是金钱所无法取代的,在我看来金钱绝不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当代中国人某些方面的不足是中国民众思维和文化的不成熟导致的,很多年轻人遭受一点挫折就无法承受了。我要告诫当代的大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丢掉自己做人的准则,不应丢掉自己肩负的责任,更不应轻易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不要以为绚丽的风光就是我们民族强盛的标志,不要以为高楼大厦就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富有,也不要以为此刻的奢靡就是我们大学生应当追求的生活。只有把目光放到西部那些贫困的地方,生活在东部富裕地区的大学生们才知道还有如此多的责任要去担当。此刻我们有责任与中国的老百姓共同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我们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没有理由向人民索取什么,而只有理由多为人民分担些苦难。

当前世界上的很多乱象都是有内幕的,因此我要告诫当下中国的大学生不应被外国媒体的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迷惑,能够保证中国不断发展的体制就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支持和选择的,要知道中国的安定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共识是极为重要的,韩国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汉城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给他们留下的强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如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牵手》至今仍旧在韩国民众中广为流传,展现了韩国精神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反观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过去还不到三年,可谁还会去饶有兴趣地哼唱《我和你》呢?济南空军战斗机驾驶员冯思广2010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飞机出现故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地面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错过了跳伞的最佳时机,最后壮烈牺牲。英雄感人,其妻亦感人。他的未婚妻田文君,在追悼会上两次长时间的行礼,第一次是请司令员见证他们的婚礼,第二次则是向已逝的英雄保证替他照顾好年迈多病的父母。一个民族需要田文君这样伟大的情感,需要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不仅塑造了你我个体,更塑造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取向,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文化和精神上的孤魂野鬼,而要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当今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一定要和中国广大人民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也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自己的国家,捍卫祖国的主权和尊严。

同学们爱戴什么样的教师也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指导,除了崇拜学术造诣高的名教授外,更应当崇敬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的教师。真正一流的大学绝不在于豪华的建筑,而在于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于其“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树立。浙江大学的创始人、浙江大学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浙江大学“求是”校训的倡导者、伟大的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教育家竺可桢是蒋氏父子极为尊敬的,1949年竺可桢并没有随国民党一同前往台湾,而只是说了一句话:“我要跟新的中国在一起!”因此我想说的是大学教授做官让人羡慕,校长进入国家的领导层地位固然显赫,但我们更不应该忘却、更应该崇敬的是,大学的创立者和大学精神的倡导者对一个大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功绩及其留给后人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以后的生活提两点建议:一是不要畏惧磨难。我现在的成功得益于在大学毕业后那三年不能唱歌、不能跳舞、不能逛商场的艰辛的山沟生活。每天晚上去实验室,把大学期间做的笔记重新整理一遍,发现其中的错误与不足。我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奠定了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到如今在专业知识上能超越我的人没有多少。因此,我要用自己亲身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人生的成功在于后天的不断努力,不要过早断定谁是人才。有没有前途在于自身能不能不断努力,在于遇到困难能不能扛得住;二是要孝敬父母。凡是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说爱党、爱国都是虚伪的,连报答养育之恩的本能都做不到的人绝对不值得信任。我告诫大家当父母还在世的时候要多尽孝心,要学会感恩。

在大学,要学会自省,要多去领悟不同的精神和思想;要有成长中的理想,应不断思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毕业后可以为自己、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有充沛的情感,体现在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特别强调情感,所以我想以一幅感情饱满的画结束今天的演讲。这就是感动中国20年的、罗中立老师的名作——“父亲”。这幅画之所以感动人,在于其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生命的动情。当年罗中立老师去阿坝采风时,看见一个蹲在大粪旁边的老农,虽然这位老农在喝一碗很不干净的水,但罗中立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反而被老农饱经沧桑的脸所吸引,于是成就了这幅伟大的作品。我想这画中的人物就是中国伟大的男人形象,是中国伟大的父亲形象,是中华民族扛得住的缩影。

今天是即兴演讲,里面肯定有很多瑕疵甚至偏颇之处,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当我们期盼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施琅”号即将下水时,当我们得知“歼20”再次飞向蓝天时,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以身处中华民族这一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与此同时我也要告诉你们:“做一名安徽大学的学生,做一名当代的中国人,是极为幸福的!”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对此我们也许并不会感到陌生,它的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来建构一个国家,离开“民族”来谈“民族国家”将会显得毫无意义。近现代以来,倘若要找一个最能够凸显这样一种特征的“民族国家”,那就非德意志民族莫属了,就连柏杨先生所认为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与日耳曼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我们就不禁要问自己了,难道我们中华民族不够优秀吗?难道我们炎黄子孙不够聪明吗?优秀,当然优秀,我敢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之一,因为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能够连续起来的国家,今天的希腊人不是以前的希腊人,今天的埃及人也跟以前的古埃及人无关,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但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的蹂躏和欺侮,弄得我们主权全无、尊严全无呢?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说上几条出来,而且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跟说顺口溜一样,这正是我们国民的“极尽其所能之处”,当然这是反话了。

我承认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洗劫与欺侮,我们的民族曾一度让我们感到失望过,但我也同样认为我们的这个民族是很有希望的,而这种希望就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我们也曾经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游过街,抗过议,也曾将在听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示过威,游过行,也曾经热血沸腾过„„但不得不说,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摆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其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偏离了“常识”。因为“民富并不代表国强”,GDP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真正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是用科学技术与武装战斗力之间的转换力量。我们中国就目前的综合国力来讲,也只能称得上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强国的队伍里是没有我们的。

所以,每当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时,总是会让人感到很揪心,试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这些高知识分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之上,那我们的国家还发展什么呢?

前不久,钱伟长也走了,临终之前他留给世人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思索和揣摩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学生希望在上第一节课之时就能知道期末考试的方式,搞社会科学的学者希望自己明天就能提出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来改变世界,自然科学学者就梦想着自己如何能评上“院士”,甚至拿到诺贝尔奖,结果呢,往往是适得其反,诺贝尔奖年年都拿不到,范式的社会科学理论也提不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的大道上从来都是荆棘丛生,没有捷径可言。那么我们的做法算不算作是一种悲哀呢?

不管其是否悲哀,但毫无疑问,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再次,学习要有创新精神。我们的学习大多数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的,我们经常喜欢处处创新,而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表现,这就好比一个新的君主推翻了旧的暴君,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样,国家的名字改变了,但国家机器却没有改变,因为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又怎么能够叫做创新呢?我们应该记住:科学真正的创造性是在于它的延续性,而不在于“标新立异”。最后,学习要有责任感。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过,都逃脱不了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第二种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后者要做到的话,自己努力一下也并不是太困难,但是要做到前者不仅仅需要我们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我们要有实际的行动,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然21世纪民族的伟大复兴何谈?何在? 我记得小的时候,小学老师对我们讲: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倘若要等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再拍着我们孩子的肩膀,对他们说: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那么我们这一代算不算是民族和历史的罪人呢?我想应该算作是。

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在将来我们会走上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牢记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肩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倘若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将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承担起来,那么每一份这样的责任感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从此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当代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使命往往是指人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人所承当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因此,它是以一定的道德应当作为基础的,每个人都使这种道德应当的承当着,每一个人都不应该逃脱自己的这种具有应当性的义务。那么这种特殊的义务,也就是历史使命的这种道德应当性来自于何处哪。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依赖于这个群体的,正如法国18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卢梭指出的那样[可参见美国人乔治。萨拜因所著的《政治学说史》一书],是社会赋予人以人的意义,是社会这一群体使人成为具有权利、自由和道德的高等生命体,由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尽自己应有之力,在保证社会群体的和谐与进步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存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个人的发展与进步是与社会整体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社会既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但社会本身也是需要维持驻自身的发展与存在,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源消耗的,这些条件或自愿哪里来,主要是依靠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付出与贡献的,因此社会与个人就形成了一种生态的互补性关系,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社会整体的发展作用贡献,这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了,历史使命就是这种个体对社会整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的最为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历史使命是直接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密切相连的。

因此,作为一个人,它都必然、也必须要会具有、要承担一定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对每一个人要求都是一样的,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或义务是充分的,但这不意味着个人所具体实现义务的大小和多少是一致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形成的人的能力、做贡献的机会、贡献的评价指标以及获得社会认可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尽义务的程度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却绝不能说明任何人都有道的合理性去逃避这种义务和责任,因为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当代大学生也同样无可回避自己所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大学生都负有同样的历史使命。那么,当代大学生无可回避的、自己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哪,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为什么要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哪,首先,中国社会的近代历史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健康与进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事业是与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要支持的、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否也是与每一个人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的,而作为民族的未来的建设者们、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理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任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的历史使命。其次,由于我们国家还存在民族国家这一国际政治背景之中,我们还是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存在于国家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中国公民,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不但承当着社会主义国家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还同时承担着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而被中华民族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即要实现民族的健康发展与独立自尊,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民族强大起来,历史证明了民族的独立与自尊是与民族的自身发展和抢大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必然是我们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作为民族的成员、作为民族的未来的支柱、作为民族未来只希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作为自己必尽的历史使命。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这两个核心内容,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但是任何使命的担负都需要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与素质,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要有效地承担其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不断地、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是要积极成才,成为国家可用之材。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有一定知识的人,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我们对于我们自己,家庭,朋友,社会,国家都有推卸不掉的历史责任。我们的先辈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汗水与血水。我们应当感恩,并且勇敢的挑起我们应有的历史责任。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家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可是我们的现状如何呢?自我责任感迷惘,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

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对他人责任感淡漠,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对家庭责任感减弱,“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所以我们有必要要加强我们的责任感。具体的说,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怎么做才能对得起我们自己,对得起我们的国家。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们现在能够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的功劳。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学习,奉献社会,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使我们的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使我们国家能跨入超级强国之中。同时我们这样可以使我们将来有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子孙也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需要肩负起我们的历史责任。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应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层面上加以思考。在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伟大时代中,每个大学生都应溶入到社会中,与共和国共同发展。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责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当代大学生们的肩上。从政治层面上讲,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不断完善自身体制,还会有许多曲折;从经济层面上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和人均GDP还很落后,科技、环境、能源、资源等诸多因素,还制约着中国发展;在文化层面上,我们面临着丢失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侵略和先进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多重挑战;在军事上,国家还受到战争和侵略的威胁,还存在许多边境争端,美国人还不断在我们家门口侦察、军演;在对外交往上,中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歧视。等等,等等。因此,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应有历史责任,不应沉湎于享乐、恋爱、牢骚和消极中。相信祖国的明天会在你们手中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年轻人在字典上的解释是是指有理想的,敢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努力为梦想拼搏进取的人。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敢于创造,积极进取,为了梦想抱负不断努力前进的人,为了社会的发展努力奉献着自己的一份薄力。

充分利用在校就读期间充实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俗话说“穿前人的鞋子,走自己的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上有意义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嘛~人才总是不会过剩的。凡事整体利益放于首位。不要小觑自己的能力,未来未来正是由这些看似碌碌无为的大学生挑起国家大梁~!

历史使命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家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那么,如今的大学生又怎样才能成才呢?近些年,在一些高校乃至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考“托福”、考GRE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许多有为青年奋斗的最高目标。谈到底,有些人的学习目的无非是为了出国。走出国门开阔知识视野,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但不少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宁愿在西方国家低人一等,也不愿回国效力。国内有项统计,八十年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赛手,当今除一人仍在上海,一人不知去向,其余4人全在美国。当初,微软要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下就用高薪网罗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十几名科学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往往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结局。如此恶性循环,国家如何能迅速发展?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大力培养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掌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化炉的一批希特勒信徒中,就有戴着医学博士耀眼头衔的出色科学家。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据报道,前几年北京四中有位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在高三复习期间,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派人与他联系,为他提供免费到美国波士顿某大学留学的机会,条件是学成后需为该公司服务。尽管答应这个条件即意味着他可以不用参加当年残酷的高考,而到美国直接接受良好教育,还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一大笔开支,并且他未来的事业也可能一帆风顺,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这名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考入了名牌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可以说,他就很好地做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光荣典范。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社会责任

“当一名志愿者,到西部去,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把青春和智慧贡献给我们的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连日来,首都各高校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去西部,将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它将磨练我的意志,培养我的品格。”6月15日晚10点50分,面对记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莫锋由衷地说。那首《丝绸之路》乐曲,曾唤起出生在广东清远、今年23岁的莫锋对西部那种纯净大自然的向往。“我能想象那里的贫瘠,但作为大学生,参加建设西部,责无旁贷。”今年2月份以来发生的非典疫情给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更坚定了他服务西部的信念。为此,5月中旬,莫锋还给有关中央领导写去了一封信。信中他建议国家能制定更多的政策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使他有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为此,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已和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成了的就业协议。他表示:“能到西部去做一名白衣战士,传播知识、播洒文明、奉献爱心,是我人生中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面对服务甘肃贫困县的抉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华伟兴致勃勃:“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社会能给我们些什么。”“我是学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鼓励、帮助更多的西部孩子成长、成才,用他们的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来自江西革命老区、今年23岁的华伟对未来信心满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分校年仅21岁的管锋已不是第一次当志愿者了。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就有幸当上了“彩虹志愿者”。“父母对你志愿服务西部支持吗?”“当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共产党员大学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责任,是模范带头作用。”管锋说,他的父母都理解他,并表示了支持。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比起我们的父辈少了很多吃苦的机会,我的父母就经常跟我讲,只有经过磨难,才会知道生活的甘甜。我想拥有了服务西部这样一段经历,经过这样一种锻炼,培养起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样,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23岁的徐彩峰真诚地表达了他当志愿者的心情。

做志愿者,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在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有许多有志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引导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知国情、受锻炼、增阅历、长才干,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举措。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认为,现在的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时期,受到的磨练,经受的艰苦并不多,对他们来讲,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到西部去,了解国情、磨练意志、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自身素质,既为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也是一种十分需要的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过去参加过团中央发起的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他们在各方面经受了锻炼,许多人完成志愿服务后,回到原来工作岗位都成为业务骨干。完全可以预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将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

面对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们说,他们只是在做当代大学生应做的事情。他们说:“没有优惠政策鼓励,我们也会去!”他们共同的心声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强盛、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联,努力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他的那个时代,生命才有意义,青春的岁月才会更显生动、精彩。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让青春承担责任,让责任引领人生”,“青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学生们强烈反响。

学生:“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感被激发起来了。” 学生展示了一幅开阔而深沉的画面和思考空间。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最后,他说,农村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但是光靠我一个人不够,大学生应该承担起责任来,把自己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带领农村走出贫困,带领中国走向富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关心祖国行进的每一步,深深感觉祖国的未来牵扯着自己的发展,没有祖国的健康发展就没有自己完美的人生。现在,大学生行列陡然增大,社会对大学生的尊重与期待在减小,这在心理上消磨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校园里生出了种种阴暗的色彩。”

“大学校园本来应该是最为纯净的一片土地。传统的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应该在这里得到保持。可喜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很多都在关注着这个社会。理想主义的回归正在悄然进行。我们想做的就是在最大范围内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现实中国共同思考的行列中来!我们不该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大学生,应该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关于责任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我认为对于祖国责任,可以解释为“爱”——如果我的年纪能够解释什么是爱的话,我愿把我对祖国的情感定义为爱,即便这与我的爱情和亲情发生冲突,我也不愿改变,因为这已经是一种信仰。我的爱不需要回报,所以我也永不会失望,但有时候想想祖国仅仅是个虚无的影,真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而关于人生,我向往的一是自由,二是快乐。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并不承认我这是一种完全狭隘的情调,给我更大的空间为祖国做出我的贡献是我最大的自由,热情地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使他们快乐是我最大的快乐。对于社会,现在的社会无法让我对他产生多么真挚的信任。我认为中国社会最紧要的是体制的健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对此我们也许并不会感到陌生,它的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来建构一个国家,离开“民族”来谈“民族国家”将会显得毫无意义。近现代以来,倘若要找一个最能够凸显这样一种特征的“民族国家”,那就非德意志民族莫属了,就连柏杨先生所认为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与日耳曼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我们就不禁要问自己了,难道我们中华民族不够优秀吗?难道我们炎黄子孙不够聪明吗?优秀,当然优秀,我敢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之一,因为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能够连续起来的国家,今天的希腊人不是以前的希腊人,今天的埃及人也跟以前的古埃及人无关,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但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的蹂躏和欺侮,弄得我们主权全无、尊严全无呢?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说上几条出来,而且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跟说顺口溜一样,这正是我们国民的“极尽其所能之处”,当然这是反话了。我承认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战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洗劫与欺侮,我们的民族曾一度让我们感到失望过,但我也同样认为我们的这个民族是很有希望的,而这种希望就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我们也曾经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游过街,抗过议,也曾将在听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示过威,游过行,也曾经热血沸腾过……但不得不说,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摆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其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偏离了“常识”。

因为“民富并不代表国强”,GDP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真正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是用科学技术与武装战斗力之间的转换力量。我们中国就目前的综合国力来讲,也只能称得上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强国的队伍里是没有我们的。所以,每当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时,总是会让人感到很揪心,试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这些高知识分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之上,那我们的国家还发展什么呢?

前不久,钱伟长也走了,临终之前他留给世人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思索和揣摩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学生希望在上第一节课之时就能知道期末考试的方式,搞社会科学的学者希望自己明天就能提出一套成体系的理论来改变世界,自然科学学者就梦想着自己如何能评上“院士”,甚至拿到诺贝尔奖,结果呢,往往是适得其反,诺贝尔奖年年都拿不到,范式的社会科学理论也提不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的大道上从来都是荆棘丛生,没有捷径可言。那么我们的做法算不算作是一种悲哀呢?

不管其是否悲哀,但毫无疑问,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再次,学习要有创新精神。我们的学习大多数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的,我们经常喜欢处处创新,而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表现,这就好比一个新的君主推翻了旧的暴君,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样,国家的名字改变了,但国家机器却没有改变,因为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又怎么能够叫做创新呢?我们应该记住:科学真正的创造性是在于它的延续性,而不在于“标新立异”。最后,学习要有责任感。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过,都逃脱不了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第二种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后者要做到的话,自己努力一下也并不是太困难,但是要做到前者不仅仅需要我们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我们要有实际的行动,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然21世纪民族的伟大复兴何谈?何在?

我记得小的时候,小学老师对我们讲: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倘若要等到若干年之后我们再拍着我们孩子的肩膀,对他们说:你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那么我们这一代算不算是民族和历史的罪人呢?我想应该算作是。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在将来我们会走上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牢记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肩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倘若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将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承担起来,那么每一份这样的责任感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从此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当代大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3).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原因。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原因。这些外在原因之一是社会的多元化。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它在价值意义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有着其积极的效应和消极的效应。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这三种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权钱交易,转嫁灾难,甚至组织卖淫,只要哪种形式使金钱来得轻松,那种手段就会被人们优先地使用。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三是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就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而言,它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它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否定存在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

第二个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原因。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乃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大学生涉世不深,认识片面,观念偏颇,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总是有着某种认识,抱有某种态度。分不清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阴暗、利益一致与利益对立,他们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他们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力,又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力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不讲责任和义务的思想是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自我责任意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和对善的追求。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到自己的责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他的内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意识。

下载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成才与就业

    当代大学生成才与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任何一......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知识经济浪潮汹涌,在带来更多机遇可能性的同时也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摘要:本文研究现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责任 中国的复兴之路在前进。作为大学生,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曾经在美国轰炸......

    改革开放与当代青年历史责任

    一、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凯歌高奏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1. 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学习雷锋在......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及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及使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是......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推荐阅读)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新中国成立之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