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07:5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

第一篇: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

九、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

【背景材料】

2015年6月14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围绕关注青年、服务基层来安排活动,策划了论坛大会和两岸青年、基层、经贸交流等四大板块17项活动,由两岸76家单位共同主办。这些活动将会结合当前两岸社会关注热点,比如“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互联网+”、生态文明等等,促进同业的交流。另外,举办了青年创业竞赛、共同家园论坛、社区互动、同名村交流等活动,让论坛及其活动实实在在的服务基层,服务青年,促进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交流。俞正声表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大家手中,两岸关系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开创。只要两岸同胞齐心协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早日实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以及两岸青年代表、台湾基层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两岸民众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有力推动者,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和追求,必能使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

1.劳动与就业。两岸交流合作成果能让全民共同分享,保障中小企业、照顾基层民众,并让年轻人发挥才华、施展抱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创新理念,为两岸与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

2.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海峡论坛”期间,一系列重要的经贸活动逐渐铺开,数千项来自海峡两岸的最新科技成果项目闪亮登台,吸引了2300多家企业、1万多名两岸嘉宾参与。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资源的优化配置。两岸的创业者各有优势、互补性强,两岸青年能携手共创,把创业与创新结合,有机会真正把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两岸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两岸贸易的发展。

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思考

1.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坛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茶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品茶香说茶事。两岸茶人共同推广发展茶文创意,用文化去加值茶产业。这说明文化可以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50多个姓氏宗亲代表近1100人欢聚一堂,共话两岸姓氏渊源。这说明在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文化影响的来源和特点。海峡论坛的活动内容丰富,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让每个参加论坛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关注的主题参与活动。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4.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论坛期间举办的基层交流活动涵盖职工、青年、妇女、科技、金融、中医药、气象、水利、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集中探讨两岸民众普遍关注的议题。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意在鼓励青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思考

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

分离隔阂重新走向交融交心的历程。这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3.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是阻扰两岸同胞交流、实现心灵契合的最大障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事,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4.要正确对待矛盾。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同胞之间的交流关键要从“心”开始,促进心灵契合。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这启示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注意解决矛盾。

【跟踪试题】

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务基层”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论坛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据此回答1—3题:

1.2015年6月18日,作为“海峡论坛”期间重要的经贸活动,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今天在福州举行。数千项来自海峡两岸的最新科技成果项目闪亮登台,吸引了2300多家企业、1万多名两岸嘉宾参与。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劳务的全球化

2.第七届海峡论坛·第二届海峡(平和)茶会于2015年6月15日在漳州开幕。本届茶会以“海峡叙茶缘 奇茗话春秋”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茶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品茶香说茶事。两岸茶人共同推广发展茶文创意,用文化去加值茶产业。这说明

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3.2015年6月16日,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50多个姓氏宗亲代表近1100人欢聚一堂,共话两岸姓氏渊源。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C.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4.第七届海峡论坛·2015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活动——2015海峡两岸智慧园区建设暨闽台产业合作论坛15日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就闽台智慧园区建设进行交流。两岸携手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

①扩大海峡两岸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岸文化的趋同 ③两岸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在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

A.①② 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七届海峡论坛的活动内容丰富,呈现三大特色:一是时尚丰富的青年元素。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让每个参加论坛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关注的主题参与活动;二是广泛多元的基层声音。举办的基层交流活动涵盖职工、青年、妇女、科技、金融、中医药、气象、水利、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集中探讨两岸民众普遍关注的议题;三是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论坛在经贸交流板块尝试将活动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突出互动性和展示性。据此回答5—7题:

5.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岸

①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两岸贸易的发展 ④实现两岸经济的同步增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7.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意在鼓励青年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②就是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 ③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就是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文化融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俞正声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是阻扰两岸同胞交流、实现心灵契合的最大障碍。我们将始终如一地支持两岸同胞交流,坚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扰破坏。继续推动两岸同胞扩大交往,让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交流的大潮中来。进一步为两岸同胞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据此回答8—9题:

8.“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事,说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9.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同胞之间的交流关键要从“心”开始,促进心灵契合。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这启示我们 A.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具有特殊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C.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具有隐蔽性 D.矛盾即对立统一

10.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新的联系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对依法治国与对台工作的内在关系作出科学总结和理论阐释,将改革开放以来涉台法治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政策思维与法治思维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是对台战略谋划的理念创新,是对台策略运筹的丰富完善。对台战略谋划的理念创新启示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一切传统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④不能墨守成规,努力追求终极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以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等一系列新主张新要求。这说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④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向

交融交心的历程。两岸同胞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理解,拉近了心理距离,为台海摆脱动荡不安,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拓展了两岸交流领域,丰富了交流内涵,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D 7.A 8.B 9.B 10.C 11.B 12.C

13.(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向交融交心的历程。这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曾几何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阻扰了两岸同胞交流,妨碍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但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促进了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证明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由官方的交流,到贴近基层民众生活和情感的各种交流,到逐步聚同化异、增进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体现了事物发展量变到质变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的内容,解答时要明确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实质、趋势、状态等知识点;然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筛选知识点,最后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第二篇:【热点解析】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

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

【背景材料】

2015年6月14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围绕关注青年、服务基层来安排活动,策划了论坛大会和两岸青年、基层、经贸交流等四大板块17项活动,由两岸76家单位共同主办。这些活动将会结合当前两岸社会关注热点,比如“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互联网+”、生态文明等等,促进同业的交流。另外,举办了青年创业竞赛、共同家园论坛、社区互动、同名村交流等活动,让论坛及其活动实实在在的服务基层,服务青年,促进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交流。俞正声表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大家手中,两岸关系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开创。只要两岸同胞齐心协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早日实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以及两岸青年代表、台湾基层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两岸民众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有力推动者,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和追求,必能使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

1.劳动与就业。两岸交流合作成果能让全民共同分享,保障中小企业、照顾基层民众,并让年轻人发挥才华、施展抱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创新理念,为两岸与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有利于促进经济

2.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海峡论坛”期间,一系列重要的经贸活动逐渐铺开,数千项来自海峡两岸的最新科技成果项目闪亮登台,吸引了2300多家企业、1万多名两岸嘉宾参与。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资源的优化配置。两岸的创业者各有优势、互补性强,两岸青年能携手共创,把创业与创新结合,有机会真正把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两岸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两岸贸易的发展。

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思考

1.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坛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茶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品茶香说茶事。两岸茶人共同推广发展茶文创意,用文化去加值茶产业。这说明文化可以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上,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50多个姓氏宗亲代表近1100人欢聚一堂,共话两岸姓氏渊源。这说明在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文化影响的来源和特点。海峡论坛的活动内容丰富,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让每个参加论坛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关注的主题参与活动。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论坛期间举办的基层交流活动涵盖职工、青年、妇女、科技、金融、中医药、气象、水利、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集中探讨两岸民众普遍关注的议题。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意在鼓励青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思考

1.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向交融交心的历程。这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3.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是阻扰两岸同胞交流、实现心灵契合的最大障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事,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4.要正确对待矛盾。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同胞之间的交流关键要从“心”开始,促进心灵契合。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这启示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注意解决矛盾。

【跟踪试题】

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务基层”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论坛面向两

“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据此回答1—3题:

1.2015年6月18日,作为“海峡论坛”期间重要的经贸活动,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今天在福州举行。数千项来自海峡两岸的最新科技成果项目闪亮登台,吸引了2300多家企业、1万多名两岸嘉宾参与。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劳务的全球化

2.第七届海峡论坛·第二届海峡(平和)茶会于2015年6月15日在漳州开幕。本届茶会以“海峡叙茶缘 奇茗话春秋”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茶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品茶香说茶事。两岸茶人共同推广发展茶文创意,用文化去加值茶产业。这说明

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3.2015年6月16日,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和50多个姓氏宗亲代表近1100人欢聚一堂,共话两岸姓氏渊源。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C.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4.第七届海峡论坛·2015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活动——2015海

15日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就闽台智慧园区建设进行交流。两岸携手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

①扩大海峡两岸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岸文化的趋同 ③两岸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在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

A.①② 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七届海峡论坛的活动内容丰富,呈现三大特色:一是时尚丰富的青年元素。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让每个参加论坛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关注的主题参与活动;二是广泛多元的基层声音。举办的基层交流活动涵盖职工、青年、妇女、科技、金融、中医药、气象、水利、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集中探讨两岸民众普遍关注的议题;三是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论坛在经贸交流板块尝试将活动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突出互动性和展示性。据此回答5—7题:

5.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论坛活动,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岸

①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两岸贸易

④实现两岸经济的同步增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7.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论坛贴近青年关注的创意、创新、创业等需求,意在鼓励青年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②就是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 ③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就是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文化融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俞正声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是阻扰两岸同胞交流、实现心灵契合的最大障碍。我们将始终如一地支持两岸同胞交流,坚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扰破坏。继续推动两岸同胞扩大交往,让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交流的大潮中来。进一步为两岸同胞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据此回答8—9题:

8.“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事,说明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9.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同胞之间的交流关键要从“心”开始,促进心灵契合。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

A.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具有特殊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C.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具有隐蔽性 D.矛盾即对立统一

10.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新的联系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对依法治国与对台工作的内在关系作出科学总结和理论阐释,将改革开放以来涉台法治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政策思维与法治思维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是对台战略谋划的理念创新,是对台策略运筹的丰富完善。对台战略谋划的理念创新启示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一切传统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④不能墨守成规,努力追求终极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以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等一系列新主张新要求。这说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④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向交融交心的历程。两岸同胞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理解,拉近了心理距离,为台海摆脱动荡不安,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拓展了两岸交流领域,丰富了交流内涵,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D 7.A 8.B 9.B 10.C 11.B 12.C

13.(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

向交融交心的历程。这说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曾几何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阻扰了两岸同胞交流,妨碍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但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促进了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证明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由官方的交流,到贴近基层民众生活和情感的各种交流,到逐步聚同化异、增进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体现了事物发展量变到质变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的内容,解答时要明确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实质、趋势、状态等知识点;然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筛选知识点,最后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第三篇:高三政治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

【时政热点】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

2010年6月20日上午,以“聚焦民生,惠泽两岸”为主要议题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海峡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大会并致辞。他指出:“当前,扩大和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特别是两岸正在积极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必将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两岸经济长远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更加积极有力地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地开展下去。”本届海峡论坛由31个国家部委、民主党派中央、群团组织,30个台湾民间机构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参加本届论坛活动的台湾同胞超过万人,出席开幕式的各界朋友有八千多人,其中台湾同胞就有六千多人。论坛共同研商两岸民众关注的热点议题,着眼于深化两岸民众交流交往,推动海西发展先行先试,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创新练习】

海峡论坛是两岸交往史上的创举,今年的论坛参加的民众更多,界别更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各界的大聚会,是两岸基层民众的大交流,更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大融合。据此回答1—3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主观能动性决定着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说明 A.大陆和台湾有共同的传统习俗 B.祖国的统一没有障碍

C.文化具有民族性,在两岸的文化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D.只要有文化认同,就能实现祖国统一

3.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其中,对“文缘相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台湾文化继承了福建文化的优点

B.福建文化与台湾文化相互传承、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C.两岸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同根 D.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表示,除了“三通”之外,我们

用心

爱心

专心

还要让两岸心灵相通,感情相通,命运相通,真正把我们两岸民众的心连接在一起,把我们两岸民众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把我们两岸民众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去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共同去开辟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共同去迎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据此回答4—6题:

4.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B.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C.物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

D.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5、材料中的“三个共同”,体现了

A.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D.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6.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1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两岸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可以淡化台湾本土意识

4可使台湾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A.12

B.34

C.24

用心

爱心

专心

2010年6月20日上午,以“聚焦民生,惠泽两岸”为主要议题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海峡厅举行。据此回答第10题: 10.本届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1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

2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3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A.123

B.234

C.134

D.1234 1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方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因为 A.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是联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C.两岸在经济上存在互补、相互依赖的基础 D.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2.贾庆林指出,正是在加强交流合作的进程中,两岸同胞越来越透彻地理解了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67-

第四篇:2011高考政治热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时事背景】

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了庆祝大会。会议对深圳特区30年来的成就、经验进行总结,并对深圳未来的发展跨越进行展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优秀建设者代表王传福,国有企业代表傅育宁,民营企业代表马化腾,境外投资企业代表李嘉诚在大会上先后发言。出席当天庆祝大会的还有王岐山、刘云山、令计划、王沪宁、华建敏、戴秉国、曾荫权、崔世安等。

【创新练习】

胡锦涛同志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据此回答1—3题:

1.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经济决定政治 B.经济、政治是对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经济对一定的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D.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具有反作用 3.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启示我们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B.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必须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 D.必须突破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据此回答4—6题:

4.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是因为经济特区

A.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 B.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C.推动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5.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必须

1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2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新突破 A.12 B.23 C.123 D.1234 6.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说明

A.在一定的条件下,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C.关键的部分对整体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特区是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大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力度。据此回答7—9题:

7.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就没有经济特区今天的成就。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说明 A.只要有人民支持,就一定能把特区办好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D.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材料启示我们

1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3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A.123 B.23 C.24 D.134 9.发展经济特区的意义是

1丰富了我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2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3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4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A.123 B.234 C.1234 D.134 10.深圳的改革,是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体制改革的统筹行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1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3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4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A.12 B.13 C.24 D.23 深圳的创新首先是思想和观念创新,作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深圳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摸石头过河”。三十年间,深圳以创新精神敢于思考、勇于实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屡有创举。据此回答11—12题:

11.推动科技进步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包括 1按着充满活力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按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进行分配制度创新 3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制度创新,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创新 4改革企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A.123 B.124 C.134 D.234 1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A.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 B.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13.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了深圳,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析:建立之初,特区就以市场为取向,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工资制度、基建体制、劳动用工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劳动保险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及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创造了“深圳速度”。30年来,深圳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从“三来一补”企业起步,发展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形成了较高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和高度的外向型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在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积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改革办公室和市政府服务大厅,推行电子政务,改革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D 6.C 7.B 8.B 9.A 10.B 11.A 12.C 13.第一、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第二、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应对改革开放实践带来的新挑战。

第三、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走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四、解放思想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第五、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第五篇:高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 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

2012高考时事政治热点专题: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

【时事背景】

2011年9月21日上午,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26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下设“价值观与人权”、“文化传统与人权”以及“人类尊严与人权”三个分议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王晨在会见出席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的外方代表时表示,中国愿在人权领域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加强合作,在完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试题】

人权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各国因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对人权的理解也不同,不应该用一个标准、特别是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国家的人权。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是

A.自由和平等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B.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高于一切

C.保障人权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

D.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D.矛盾具有普遍性

近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的人权保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的根本原因是

A.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中国人权事业之所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是因为

①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③中国已经由民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④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据此回答5~7题。

5.党和国家重视人权事业,说明

①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在发生转变

②党和国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和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党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说明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坚持把发展人权事业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

③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把依法行政作为树立政府权威的主要途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8.发展人权事业必须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下列属于民生问题的是

①依法治国

②就业

③教育

④医疗

⑤住房

⑥社会保障

⑦对外交往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⑦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正确行使政治职能

D.在政府的领导下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0.中国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③体现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④人民直接管理自己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本届论坛下设“价值观与人权”“文化传统与人权”“人类尊严与人权”三个分议题,中外人权专家纷纷就此阐述观点、交流意见。据此回答11~12题。

1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B.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称誉整个世界

12.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要着重把我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C.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D.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3.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0人权国别报告》,不改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等世界近百个国家。这份报告遭到我国政府的严厉反驳。材料表明

A.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重要特点

B.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政策宗旨

C.国家性质的不同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D.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14.2010年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过去一年间我国在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我国在促进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③我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人权高于主权,促进和保障人权需要加强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5.巴勒斯坦人民经过了几十年的斗争,至今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以维护自身利益。这说明

A.人权高于主权,没有人权,国家便不能有效行使国家主权

B.主权高于人权,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D.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 “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5:DCBDC

6~10:BCCBA

11~15:CDDBB

16.(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这体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3)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这体现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尤其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4)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下载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高考政治热点专题9.第七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doc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高考政治热点预测

    2013年高考政治重大热点集锦一、党的十八大热点 1、"新四化" 党的十八大作出“促进部署。(旧四化: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中......

    2014高考政治热点5篇

    2014高考政治热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时事背景】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在北京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

    2011高考政治――热点跟踪

    2011高考政治――热点跟踪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背景材料: 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高考政治热点之城镇化

    城镇化问题 一. 城镇化含义: 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答案

    2018年高考政治热点 参考答案 1.一个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坚持发展科学事业,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①实......

    贾庆林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

    贾庆林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 (6月24日学习内容) 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初夏的鹭岛,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我很高兴和来自海峡两岸的各位同胞一起,共......

    贾庆林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

    贾庆林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致辞 各位同胞、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盛夏时节,美丽的鹭岛花团锦簇,胜友如云。我很高兴和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同胞一道,共同参加......

    中国建设银行2011卓越企业发展论坛在川隆重举行

    中国建设银行2011卓越企业发展论坛在粤隆重举行 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2011卓越企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在广东东莞隆重举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朱小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