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系列
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系列
简 介
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省级14项,市级35项,区级42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个,省级传承人8个,市级传承基地8个,市级传承人8个,区级传承基地27个、传承人32个、教学传承基地18个;拥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的景区10处。特色浓郁,吸引力强,文化品位高,游客参与率高,全年参观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在省内外已初具影响力。此外,鄞州区还经常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2009年全年组织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型活动50余次,接待中央、省市领导及上级文化部门或兄弟县(市、区)文广新局100余次,积极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休闲等旅游内容,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系列的特点和包含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
1、以保护展示全市有较高知名度非遗项目为主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该中心于2008年6月7日世界遗产日揭牌,位于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西江古村内,风景秀丽,环境典雅,利用西江古村内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将湾底桑果旅游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互推互促,协调发展。保护展示中心集中了宁波大市范围内约60余个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面的项目,进行版面展示、实物演示和现场销售。保护展示中心设于一座传统四合院内,室内展示面接约为2200平方,户外可用面积约1000平方,属中型专业性展厅,分为序厅、一层展示厅、二层展示厅和户外互动区四个部分。序厅以版面介绍的形式,集中展示宁波大市范围内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一层、二层展示厅为手工艺展示厅,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剪纸、根雕等约30个项目陈列于此,户外互动区则为演示项目的活动场地,设有戏台。
2、拥有鄞州区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宁波(鄞州)博物馆。该馆位于鄞州区政府南侧,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投资2.5亿,2008年12月5日正式开馆,中央、省市等领导多次视察该馆,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等开设专门展示厅。
3、以保护展示国家级非遗名录朱金漆木雕为主的朱金漆木雕艺术馆。该馆位于我区风景秀丽的鄞南福地横溪镇,占地面积8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展览明清以来至现今的朱金漆木雕收藏品、艺术品1000余件。朱金漆木雕艺术馆 负责人陈盖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4、以保护展示国家级非遗名录骨木镶嵌为主的紫林坊艺术馆。该馆位于宁波鄞州新城区,建筑总面积40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200万元,是一座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融于一体,内藏江南水乡民居之韵味,外显现代感与周边环境和谐,既有明清居室之清闲,又有现代时尚之典雅的现代建筑。整个建筑为三层围廊式建筑,一楼展示老红木高仿明清家具和骨木镶嵌家具150余件;二楼展示紫檀木雕刻精品100件,其中14件是总价值上亿元的沉香木瘤雕刻作品;三楼是拓片艺术展示厅,展示拓片1000余件。走在紫林坊艺术馆里,就会有一种被艺术包围的感觉,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必将叹为观止。紫林坊艺术馆负责人陈明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5、以保护展示国家级非遗名录梁祝传说为主的梁祝文化公园。鄞州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位于鄞州区高桥镇的国家4A级旅游区梁祝文化公园是梁祝墓和梁山伯庙的所在地,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大型爱情主题公园。梁祝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宁波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以梁祝故事《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祭坟合冢》、《蝶恋永伴》为主导游线,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爱情主题公园。占地30多亩的大草坪上,矗立着高大的梁祝化蝶雕塑,飘飘欲仙。这里是一个集旅游、娱乐、文化、学术于一体的宁波近郊大型的名胜游览之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这句广为流传的乡谚,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以保护展示省级非遗名录红帮裁缝技艺为主的宁波服装博物馆。鄞州是宁波商帮的发源地,也是“红帮服装”的故乡,宁波服装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落户我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国家4A级旅游区天宫庄园内,占地面积8亩,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分五个展厅:中国近现代服装变革、红帮裁缝创业史、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宁波服装与国际交流、临时展览。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从零起步,逐步收集,目前拥有3500多件,其中包括300多件珍贵文物,并被省、市、区授予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服装博物馆的11年,是调查研究红帮裁缝的11年。红帮服装是近现代西服东渐与中国传统工艺融合的结晶。红帮创立了中国服装业的“五个第一”:第一家西服店、第一件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红帮在中国服装史特别是近现代服装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卓越的贡献。
7、以保护展示省级非遗名录草席编织为主的宁波草编博物馆。该馆位于我区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古林镇,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总投资1700万元。馆 内有中国历代草编制品的收集、收藏、展示;真人演示历史各时期草编制品的人工操作流程。
8、以保护展示省级非遗名录甬式家具制作技艺为主的宁波百美甬式家具博物馆。该馆位于我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东吴镇,占地面积10亩,总投资1500万元。该馆展示明初以来近1000件甬式家具,有清中晚期的上乘之作红木面板镶嵌黄杨木双门橱、清中期盛行的黄花梨面盆架、清代红木梳妆箱、清代拱璧纹老红木方桌、晚清时期的月洞形架子床、清中晚期绳纹长香案等。甬式家具的镶嵌技艺闻名海内外,它的制作取材于红木、紫檀、花梨、黄杨等名贵木材,有十六大工艺技术,分别为拼攒、包圈做、透雕、玉璧工、吉子、人物纹、文字纹、仿竹、凹凸纹、镶嵌、剑脊线、全圆、全方、薄意雕、圆雕、金漆泥金十六大技艺。
9、以保护展示省级非遗名录金银彩绣工艺为主的宁波金银彩绣展览馆。该馆位于下应街道创新128园区,至今已初具规模,收藏了明清以来至现今的金银彩绣藏品200多幅,作品200多种。该馆积极以点的形式培养金银彩绣手工艺人,在原有的技艺基础上,输灌金银彩绣的工艺特色。认真总结金银彩绣的艺术特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点,逐步使这门技艺达到成熟完美,成为工艺美术园中一朵奇花异葩。
10、以保护展示市级非遗名录鄞江它山庙会为主的它山庙。它山庙是我国现存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它山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附属单位,鄞江它山庙会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庙会的起始源于纪念建造它山堰工程的功臣——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即公元833年)县令王元玮。鄞江它山庙庙会历史悠久,在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由王元玮祠扩建为它山庙,建庙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王元玮,定其生日农历十月初十为庙会,进行祭祀活动,至1941年抗战爆发,鄞县沦陷,庙毁会停,1947年抗战胜利后重建它山庙,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鄞江它山庙会从自由民祭逐渐升级到官祭乃至公祭,历千年而不衰,不仅为鄞州区人知晓,宁波市及周边县、市、区的人都知道,就是侨居在港、澳地区及海外的甬籍华人都知道鄞江的庙会,到时都会前来参加。
鄞州区必将进一步科学保护、利用、传承宝贵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真正打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品牌。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班级:61131P姓名:宋恒光学号: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我们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调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雷沟大布”。
雷沟,为南北向河道,延绵数十里,东系后塍集镇,南至砂山,西傍香山,北通长江,是长江沟通东横河的一条古河道。
雷沟沙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成陆于北宋初年。该沙土质干松,适宜棉花生长。棉花能捻线织布,至元代,已形成“家家纺纱,户户机声”。此布土经土纡,布长四丈三尺,布宽八寸三,故谓“大布”。该布产于雷沟沙,以“雷沟”命名,故曰“雷沟大布”。该布柔软厚实,坚致细密,吸汗性强,又极具保暖性,堪称冬暖夏凉,深受百姓喜爱。
雷沟大布以手工纺纱,旧式木机织造,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染织技艺精湛,用途广泛,曾热销海内外,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雷沟大布织染工艺已列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雷沟大布最初为土纺土织,俗称“杜经杜纡”。为人工剥籽,人力弹花,纺轮捻线,手摇纺纱,手工织布,初为手工穿梭,光绪年间改手穿为为拉梭。随着铁木机的诞生,工效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轻。
旧时为每家农户“一朵棉花做到头”,后来有了专业分工,促进了雷沟大布的大发展。雷沟大布的区域范围,东至闸上,南至周庄、散墩、白丰,西至岐山、仓廪桥,北到王家埭、塘坊圩、张家埭、大圩埭,约20余平方公里。以后又辐射到沿江一带。同时,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形成很多布庄及染坊。
早期,雷沟地区民间纺织分散到家家户户,民国时期,私人办厂已有萌芽,形成了纺、织、染、销一条龙,解放后,雷沟地区先后成立了后塍、南沙、闸上等棉织社,后又发展为色织厂,袁家桥漂染厂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办
起了村办纺织厂。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位于雷沟河边的金陵纺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集体传承人。
传承代表人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20多岁进纺织厂,极其熟悉雷沟大布的纺织工艺。
2010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投入资金,成立了这个“雷沟大布”陈列馆,同时,借助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示雷沟大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公司还积极申报“雷沟大布”商标,借助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资产打响企业的品牌。
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工作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日前,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项目保护传承研讨会暨民文协会理事会议在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举行,金陵纺织女工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高度的责任感,光荣地接下了“雷沟大布”的传承棒。我们还了解到,原来金港镇“雷沟大布”在明末清初就有很大的名气,乾隆年间出口东南亚各国,是京城的贡品,其优点为坚韧耐用,穿着舒服,保暖性强,在纺织方面有着较高技艺,是典型的传统手工纺染织技艺项目。目前,金港镇已将“雷沟大布”成功申报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有相应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过论证,现“雷沟大布”由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集体负责传承,而金陵纺织女工成为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接到这样值得骄傲的任务,张家港市金陵纺织公司尽快投入资金筹建“雷沟大布”陈列馆,着手申办“雷沟大布”商标,借助“非遗”无形资产打好企业品牌,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金港镇下一步将深入民间挖掘研究“雷沟大布”的历史、产地和整个生产流程,为成功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工作。
成立班子,考察南通纺织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展览馆等知名展馆,注册商标“雷沟大布”,会同金港镇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收集和雷沟大布有关的资料及原始纺织工具„„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雷沟大布陈列馆”正式开放。我们这次也很荣幸的参观了“雷沟大布”陈列馆,看到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珍贵遗产,我们真的感慨万千,陈列馆布置得朴素典雅,从雷沟大布的由来、形成到发展分布,从工艺设备、品种用途再到传承利用,馆内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完整的阐述;如今已很难见到的纺车、戽车、织机、染纱绞棒等各种传统纺纱织布工具在陈列馆内诉说着往事蹁跹,极具文化韵味。
展示雷沟大布百年风采一边积极筹建陈列馆、周密布馆,一边金陵纺织又想方设法要尽快地让当今世人更多地知晓雷沟大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金陵纺织全力出击,意欲进驻世博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雷沟大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最终金陵纺织争取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5月8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张家港主题周活动期间,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的现场纺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作为雷沟大布织染工艺的传承者,金陵纺织事先还准备了500份用雷沟大布制作的小礼包,精巧的纺织工艺、精心的包装,500份礼包受到了中外游客的热烈追捧。“借世博会展示雷沟大布的魅力,这能最快最广泛地推广雷沟大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世博会上雷沟大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接好传承棒,将雷沟大布发扬光大。”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表示。
公司负责人表示“雷沟大布由我公司集体负责传承,公司的纺织女工则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我们计划将织雷沟大布纳入公司纺织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范畴,进行普及和推广;另外,我们计划利用馆内现有的实物资源,邀请雷沟大布纺织能手在陈列馆内进行现场织布展示,让外来参观者耳濡目染这项传统技艺,也计划作为对当地青少年的一项传统教育,让他们通过观看和学习雷沟大布的生产流程,再次感受传统纺织文化的魅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在金陵纺织,雷沟大布及织染技艺,将成为一种“活”的文化,在企业、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参观完雷沟大布陈列馆,有的同学不禁感慨陈列馆内的巧妙排列,使他们如同做了一次时光穿梭之旅,回到百年前感受“家家机声,户户纺纱”的盛况。也有同学表示参观完陈列馆后,更加体会到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心力。通过此次参观雷沟大布的活动,每位同学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也不应忘记对老一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