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校长给孩子的十句话,传遍教育界
北大校长王恩哥刚上任的时候,便向学生提出10句话,有学生形容是新的校训,迅速风靡。
▣ 01
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 02
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 03
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 04
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 05
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得以发挥。
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 06
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 07
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 08
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 09
记住“两个秘诀”
健康的秘诀在早上,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 10
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
来说口才:是面向4-12岁幼少儿,以“领袖素质”为核心,让每个孩子拥有领袖素质,点亮精彩人生”为愿景目标,打造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独立人格的领袖人物。
第二篇:北大校长的十句经典话
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
第一句话: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话: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话: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话: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第五句话: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 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第六句话: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如果一个人有了 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第七句话: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这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一再强调的。一个大写的“人”,必须由科学与人文这两个支柱来支撑。
第八句话: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 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别的兴趣与爱好,就是几十年来养成了两个习惯: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第九句话:记住“两个秘诀” 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黎明即起,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争取健康地工作50年。必要时晚上还要加班加点,主要用来读书、思考、写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第十句话: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现在人们的潜力一般才发挥到3%-5%.
第三篇: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不是“挣钱多当官大”才是成功
教育新闻成都商报[微博]2014-05-18 08:04 我要分享
北大浙大川大西南交大四大名校校长石室论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核心提示
校长们眼中的好大学
北大校长王恩哥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
在川大校长谢和平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对于好大学,浙大校长林建华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昨日,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在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举行。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等四所知名大学的校长齐聚石室中学,和师生们共同寻找答案
四位校长给好大学排指标
就业率、学生成绩都靠后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国际上对大学进行排位时,常用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和科研环境、知名度及榜单排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学生成绩及社团活动、就业率、校风学风及文化底蕴等六项,而在4位大学校长心目中,这些指标又孰重孰轻?
昨日,4位校长先完成了一个特殊“作业”,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学进行描述,除了以上6个指标外,校长们还可自写指标,并对它们排序。虽然校长们对“好大学”的认识各有不同,但“就业率”、“学生成绩”似乎都是他们不那么看重的指标。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排序最为“老实”,6个指标中,他最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大学正试点“小班课”,一个班仅15人,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思维迸发的讨论场景,这对老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了。相比起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的答案则更为简单,他只选择了4个项目,但却增加了“每位学生都可以优秀”这个要素,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而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的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思考的时间最长,对于好大学,他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而就业率的指标只是“良好的内部结构的外在呈现”,他把这一点放在了最后。
履新不久的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是4位校长中唯一一名60后,他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他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因此,他也把就业率、学生成绩这两点排在了最后。
学生们眼中的好大学
调查100位学生
校风文化底蕴最重要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家长、学生们也各有看法。石室中学向校内100位学生和100位家长分别发放了问卷调查。同样是6个指标,家长、学生的答案却和校长们大相径庭。
综合100位学生的回答,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校园学风和文化底蕴”、“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而综合家长们的答案,选择“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以及“就业率”两项指标的最多。
“学生们很务虚,家长们很务实”,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说,在如此复杂的需求下,建一所人人满意的好大学确实不易。但在他看来,大学的功能首先是育人,要培养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次才是培养“人才”,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北大校长王恩哥接受成都商报专访:
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昨日,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在蓉参加了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他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访谈嘉宾之一。
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针对北大校长的“北大梦”、他的教育理念等多个话题,王恩哥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谈教育理念
致力综合素质培养
不希望培养技术精情商低的人
去年3月22日,王恩哥就任北大校长时讲话提到,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北大校长的“北大梦”是什么呢?
王恩哥表示,做学校当然要做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没有标准,也不是说好的学校都是一个标准,但好的学校一定会不一样。“我希望,将来总会有这样一拨北大人,代表这个国家,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身为北大校长,王恩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表示,北大会给学生们提供基本的通识教育。最近他听哲学系的主任说,哲学系的学生要学一年的计算机课程,有学生抱怨,他们学习文史哲,就是不想碰理科的东西,但在北大没有办法,得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反过来,北大许多学理科的学生,也要学习许多人文知识。这也是北大跟很多学校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北大的学生,从一个专业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该专业,这样的学生很多,比如物理学院的学生,比例大概80%,他们最后不一定从事物理专业,但他们依然在各个领域,都会有自己事业的发展。
王恩哥认为,人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北大致力于追求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人才。“至少是我个人的理念,不希望培养技术精专、情商低下的人。既要学有所长,又有很高情商,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
谈大学学习
不要只针对短暂目标
要更多学习感兴趣的事
去年5月,杨振宁和莫言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王恩哥在一次给学生们的演讲中提到,当时他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他认为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今年3月,王恩哥鼓励学生们“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等话语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王恩哥笑着表示,这是在一次“学生茶座”上,他与学生们交流时说过的话。他解释说:“有用的是什么?就是有目的性的东西。比如你到食堂,你要拿碗和筷子,很清楚用它们做什么。而无用是相对的,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也许将来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物理学中的电子,最先发现它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但现在,电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不要只针对眼前的事、短暂的目标,而是要更多地学习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
谈校友故事 北大对成功无固定标准
不是官大钱多就是成功
就任北大校长后,王恩哥在一些演讲、讲话和致辞中,多次提到两位校友的故事。通过这两位校友的故事,王恩哥希望向学子们、校友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位校友是北大元培学院2010届毕业生赵贇,他在完成两年全职支教,正计划投入新生活之际,不幸患上重病,贫寒的家庭因此陷入了困境。这引起了北大人的关注,全球北大校友都向赵贇伸出援手。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件事让他很感动,校友们对于赵贇的帮助完全是自发的,体现了仁爱之心。而北大学子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爱同学,这是北大悠久的历史传统。
另外一位校友,则是前段时间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全球学者关注的张益唐。张益唐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微博)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进入北大。在北大,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几十年里,张益唐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助教工作。
对此,王恩哥的解读是:这也许是北大培养人独到的地方。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固定统一的标准,不是挣钱多、当官大,才是成功,北大不会给出这样的标准。像张益唐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多才多艺,文学艺术修养非常高,而且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餐馆送外卖,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谈来蓉目的 希望能和年轻人
更多一些交流接触
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北大的食堂师傅、保安、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北大校门愿为所有优秀的学生、人才敞开,今年,北大又加入了edX项目,即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
王恩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这次会到成都,参加石室中学的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
对此,王恩哥表示,他主要是冲着中学而来。“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时间再忙,也要争取每年走访全国各地的某一所中学,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跟年轻人见见面、更多一些交流接触。如果交流中能给中学生们一些思考和帮助,大家也算是交了朋友吧。”(北大校长王恩哥接受成都商报专访:
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昨日,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在蓉参加了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他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访谈嘉宾之一。
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针对北大校长的“北大梦”、他的教育理念等多个话题,王恩哥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谈教育理念 致力综合素质培养
不希望培养技术精情商低的人
去年3月22日,王恩哥就任北大校长时讲话提到,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北大校长的“北大梦”是什么呢?
王恩哥表示,做学校当然要做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没有标准,也不是说好的学校都是一个标准,但好的学校一定会不一样。“我希望,将来总会有这样一拨北大人,代表这个国家,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身为北大校长,王恩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表示,北大会给学生们提供基本的通识教育。最近他听哲学系的主任说,哲学系的学生要学一年的计算机课程,有学生抱怨,他们学习文史哲,就是不想碰理科的东西,但在北大没有办法,得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反过来,北大许多学理科的学生,也要学习许多人文知识。这也是北大跟很多学校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北大的学生,从一个专业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该专业,这样的学生很多,比如物理学院的学生,比例大概80%,他们最后不一定从事物理专业,但他们依然在各个领域,都会有自己事业的发展。
王恩哥认为,人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北大致力于追求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人才。“至少是我个人的理念,不希望培养技术精专、情商低下的人。既要学有所长,又有很高情商,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
谈大学学习
不要只针对短暂目标
要更多学习感兴趣的事 去年5月,杨振宁和莫言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王恩哥在一次给学生们的演讲中提到,当时他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他认为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今年3月,王恩哥鼓励学生们“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等话语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王恩哥笑着表示,这是在一次“学生茶座”上,他与学生们交流时说过的话。他解释说:“有用的是什么?就是有目的性的东西。比如你到食堂,你要拿碗和筷子,很清楚用它们做什么。而无用是相对的,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也许将来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物理学中的电子,最先发现它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但现在,电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不要只针对眼前的事、短暂的目标,而是要更多地学习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
谈校友故事
北大对成功无固定标准
不是官大钱多就是成功
就任北大校长后,王恩哥在一些演讲、讲话和致辞中,多次提到两位校友的故事。通过这两位校友的故事,王恩哥希望向学子们、校友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位校友是北大元培学院2010届毕业生赵贇,他在完成两年全职支教,正计划投入新生活之际,不幸患上重病,贫寒的家庭因此陷入了困境。这引起了北大人的关注,全球北大校友都向赵贇伸出援手。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件事让他很感动,校友们对于赵贇的帮助完全是自发的,体现了仁爱之心。而北大学子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爱同学,这是北大悠久的历史传统。另外一位校友,则是前段时间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全球学者关注的张益唐。张益唐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进入北大。在北大,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几十年里,张益唐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助教工作。
对此,王恩哥的解读是:这也许是北大培养人独到的地方。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固定统一的标准,不是挣钱多、当官大,才是成功,北大不会给出这样的标准。像张益唐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多才多艺,文学艺术修养非常高,而且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餐馆送外卖,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谈来蓉目的
希望能和年轻人
更多一些交流接触
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北大的食堂师傅、保安、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北大校门愿为所有优秀的学生、人才敞开,今年,北大又加入了edX项目,即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
王恩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这次会到成都,参加石室中学的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 对此,王恩哥表示,他主要是冲着中学而来。“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时间再忙,也要争取每年走访全国各地的某一所中学,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跟年轻人见见面、更多一些交流接触。如果交流中能给中学生们一些思考和帮助,大家也算是交了朋友吧。”
第四篇: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鼓励学生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北大校长王恩哥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
在川大校长谢和平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
对于好大学,浙大校长林建华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昨日,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在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举行。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等四所知名大学的校长齐聚石室中学,和师生们共同寻找答案
四位校长给好大学排指标
就业率、学生成绩都靠后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国际上对大学进行排位时,常用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和科研环境、知名度及榜单排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学生成绩及社团活动、就业率、校风学风及文化底蕴等六项,而在4位大学校长心目中,这些指标又孰重孰轻?
昨日,4位校长先完成了一个特殊“作业”,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学进行描述,除了以上6个指标外,校长们还可自写指标,并对它们排序。虽然校长们对“好大学”的认识各有不同,但“就业率”、“学生成绩”似乎都是他们不那么看重的指标。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排序最为“老实”,6个指标中,他最看重“师资力量及专业设置”,他说,“好老师和好专业,对大学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大学正试点“小班课”,一个班仅15人,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思维迸发的讨论场景,这对老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了。
相比起来,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的答案则更为简单,他只选择了4个项目,但却增加了“每位学生都可以优秀”这个要素,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差异,而教育就是要启发每个人的潜质和能力,一个好的学校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成才的高校,读什么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高度,但却要为未来发展奠基,激发出潜能。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思考的时间最长,对于好大学,他特别增加了“制度、评价体系”这个因素,因为“好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是成就好大学的必要保障”,而就业率的指标只是“良好的内部结构的外在呈现”,他把这一点放在了最后。
履新不久的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是4位校长中唯一一名60后,他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他自写了“能培养好学生”、“最适合自己的”两个指标放在了前面,“就像医院把病人治好就是好医院一样,好大学也应该是能培养好学生的大学”,但好学生却绝不等于能找到工作,或能考高分的学生,因此,他也把就业率、学生成绩这两点排在了最后。
学生们眼中的好大学
调查100位学生
校风文化底蕴最重要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家长、学生们也各有看法。石室中学向校内100位学生和100位家长分别发放了问卷调查。同样是6个指标,家长、学生的答案却和校长们大相径庭。
综合100位学生的回答,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校园学风和文化底蕴”、“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而综合家长们的答案,选择“师资力量、专业设置”以及“就业率”两项指标的最多。
“学生们很务虚,家长们很务实”,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说,在如此复杂的需求下,建一所人人满意的好大学确实不易。但在他看来,大学的功能首先是育人,要培养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次才是培养“人才”,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北大校长王恩哥接受成都商报专访:
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昨日,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在蓉参加了由成都石室中学主办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对话名校校长特别访谈”,他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访谈嘉宾之一。
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针对北大校长的“北大梦”、他的教育理念等多个话题,王恩哥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谈教育理念
致力综合素质培养
不希望培养技术精情商低的人
去年3月22日,王恩哥就任北大校长时讲话提到,每所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北大校长的“北大梦”是什么呢?
王恩哥表示,做学校当然要做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没有标准,也不是说好的学校都是一个标准,但好的学校一定会不一样。“我希望,将来总会有这样一拨北大人,代表这个国家,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身为北大校长,王恩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他表示,北大会给学生们提供基本的通识教育。最近他听哲学系的主任说,哲学系的学生要学一年的计算机课程,有学生抱怨,他们学习文史哲,就是不想碰理科的东西,但在北大没有办法,得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反过来,北大许多学理科的学生,也要学习许多人文知识。这也是北大跟很多学校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北大的学生,从一个专业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该专业,这样的学生很多,比如物理学院的学生,比例大概80%,他们最后不一定从事物理专业,但他们依然在各个领域,都会有自己事业的发展。
王恩哥认为,人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北大致力于追求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人才。“至少是我个人的理念,不希望培养技术精专、情商低下的人。既要学有所长,又有很高情商,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
谈大学学习
不要只针对短暂目标
要更多学习感兴趣的事
去年5月,杨振宁和莫言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王恩哥在一次给学生们的演讲中提到,当时他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他认为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今年3月,王恩哥鼓励学生们“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等话语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王恩哥笑着表示,这是在一次“学生茶座”上,他与学生们交流时说过的话。他解释说:“有用的是什么?就是有目的性的东西。比如你到食堂,你要拿碗和筷子,很清楚用它们做什么。而无用是相对的,一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也许将来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物理学中的电子,最先发现它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用。但现在,电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里,学生们学习不要只针对眼前的事、短暂的目标,而是要更多地学习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
谈校友故事
北大对成功无固定标准
不是官大钱多就是成功
就任北大校长后,王恩哥在一些演讲、讲话和致辞中,多次提到两位校友的故事。通过这两位校友的故事,王恩哥希望向学子们、校友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位校友是北大元培学院2010届毕业生赵贇,他在完成两年全职支教,正计划投入新生活之际,不幸患上重病,贫寒的家庭因此陷入了困境。这引起了北大人的关注,全球北大校友都向赵贇伸出援手。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件事让他很感动,校友们对于赵贇的帮助完全是自发的,体现了仁爱之心。而北大学子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爱同学,这是北大悠久的历史传统。
另外一位校友,则是前段时间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引起全球学者关注的张益唐。张益唐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作出里程碑式贡献。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张益唐进入北大。在北大,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奠定了对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几十年里,张益唐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方向,为此耗费多年心血,却因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助教工作。
对此,王恩哥的解读是:这也许是北大培养人独到的地方。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固定统一的标准,不是挣钱多、当官大,才是成功,北大不会给出这样的标准。像张益唐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多才多艺,文学艺术修养非常高,而且他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餐馆送外卖,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谈来蓉目的 希望能和年轻人
更多一些交流接触
2006年,北大重开“平民学校”,北大的食堂师傅、保安、楼长等,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
王恩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北大校门愿为所有优秀的学生、人才敞开,今年,北大又加入了edX项目,即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让更多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
王恩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这次会到成都,参加石室中学的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
对此,王恩哥表示,他主要是冲着中学而来。“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时间再忙,也要争取每年走访全国各地的某一所中学,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跟年轻人见见面、更多一些交流接触。如果交流中能给中学生们一些思考和帮助,大家也算是交了朋友吧。”(成都商报记者 饶颖 摄影记者 鲍泰良)
名校校长答热点
【关于招生】
自主招生还是看成绩,偏才、怪才难以打通求学路?
校长回应:北大成立“考试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选才;川大启动“双特生”计划,破格录取特长生
几年来,石室中学都是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清华领军计划的试点学校,可在该校校长田间的记忆里,每年他推荐上北大清华的人“实际都是本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真正的偏才、怪才却难以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
为什么中学校长不能用这些推荐名额推荐偏才、怪才?田间说,为了保证公平,大学也会为中学的推荐设限,“如果连续几年推荐的学生高考本就考不上,大学可能取消中学的推荐资格”。中学只好选成绩好的学生推荐。
对于自主招生问题,校长们如此回应—
北大校长王恩哥说,北大招生是多样化考察学生,有很多渠道,但高考仍是目前招生相对公平公正的方式。去年,北大成立了“考试研究院”,就是希望在一个新的情况下,思考如何选择适合北大的学生。
谢和平则给出了川大的自主招生模式,2007年,川大启动了“双特生”计划,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破格录取。而这种特长的判定就是通过面试。该校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占4成左右,面试成绩则占6成,如果学生足够优秀,有特别的潜质,面试成绩会很高,足以保证他们进入大学。针对校内学生,如果表现出某方面特长,学校也会配以导师,助他成长。他认为,这样的制度设计,还是能确保招到并培养好特殊人才的。
浙大目前实施的是“三位一体”的招生模式,即:“会考+高考+平时成绩”的综合招生模式。林建华说,未来的中国急需一批具有创新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从大学开始培养已经晚了,改革高考制度,更重要的是传导到中小学,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状态,让孩子们能从小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徐飞说,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它提供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具体到西南交大,就是“以人为本”,考核的环节能省则省,获得了省级一些奖项的就能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而面试环节则全程录像,保证绝对公平。
北大在京招生比例超过四川,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校长回应:去年北大有10%学生来自边远山区
说到教育公平,石室中学一位女生站起来向王恩哥发问,“北大在北京的招生分数和四川的差距太大了,怎么体现教育公平?您的孩子如果读北大,你能保证他和其他的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吗?”
王恩哥笑着说,“我进入北大时,孩子已从北大毕业,我不知道孩子是否在学校得到了照顾,但我感觉我的孩子还是成长得很好的”。
针对北大招生的问题,他直言,教育公平是北大追求的,在国外,即使哈佛、剑桥等名校招收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孩子的比例也不高。但根据北大的统计,去年该校有10%的学生来自边远山区,“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
【关于应试教育】
中学生压力太大,如何破解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困局?
校长回应:应改革考试模式,着力培养孩子情商
前段时间,衡水中学“超级高考工厂”的教学模式引发全国质疑。对于应试教育,校长们也有诸多感受。
谢和平说,中国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记忆功能不断被开发,但想象功能开发却不够。这和考试模式有关,孩子们的考题中大多有准确答案,而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大多没有准确答案。他很看好未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认为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一定会传导到中小学,改变目前的应试模式。
林建华说,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是我们的教育最应该关注的。通过考题,这些可学不来。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徐飞说,情商的高低才是决定最后胜出的关键,包括: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坚韧的毅力以及强大的自我激励能力。在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下,考生们应学会调整情绪,培养情商。
【关于出国热】
国内高校如何应对出国热?
校长回应:现在很多学生已争着回国,更多的机会在中国
近年来,出国热愈发高涨。国内高校如何应对留学热?
对此,王恩哥说,在他回国那个年代,留学生确实是生怕回国,但现在,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急着回国,“回去晚了就没机会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对于留学热,他觉得那是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对于北大的教育,他很有自信,“即使国际上排前10位的高校,也有很多北大学子在那里任教授”。
“我们尊重每个家长的自由选择,但同时我们也有自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留在国内”,徐飞也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现在是中国家长们选择最丰富的时代,但有识之士会看好中国。
【关于创富】
毕业创富,如何培养富翁不培养土豪?
校长回应:要让学生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富才有高贵的灵魂
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是石室校友,这些年来,他通过设立奖学金、直接捐款等方式,在多所学校捐资助学,有四川“首善”之称。昨日,在论坛上,他也被师弟、师妹们问到了创富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唐立新说,学生时代的学习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为此,他才会回归教育,帮助更多的孩子成才,这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对于创富,王恩哥说,有统计表明,北大所有的校办企业产值占全国所有高校校办企业总价值的50%以上。很多人会惊叹,一般创富是理工科类院校的专长,为何这个创富榜上却是北大排第一?这体现了北大自由、创新的氛围。
徐飞说,富翁谁都想当,但如果只说钱,这无疑是把富这个词异化了,即使发财了也是个“土豪”,大学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创富能力,更要让学生懂得享受精神财富,懂得社会责任,这样的富才有高贵的灵魂。(制图 王雪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记者 鮑泰良)
第五篇:北大校长
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主备人 李婷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浅易文言文语言的古朴典雅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蔡元培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其个人魅力。【教学重点】
1、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2、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语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其思想意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
北京大学,是所令无数学子心驰神往的百年学府。百年风雨,一路走来,如今的北大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然而,在骄人的成绩面前,北大不能忘记一个人,中国教育不能忘记一个人,他就是曾被毛泽东高度评价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感受他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
二、知识积累
(一)关于北京大学及作者蔡元培
1、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1898年建),为戊戌变法产物。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被废,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首任校长。
2、蔡元培(1868.1.11~1940.3.5),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不仅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现代史上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17年任北大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基础积累
1、字音字形 肄()业
2、词义
肄业:①正在学校学习;②虽已离校,但并未学到规定毕业的年限或并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
干禄:求功名利禄。孜孜:勤勉不倦怠。砥砺:磨炼。开诚布公:坦诚相见,坦白无私,通常指谈话。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
(二)问题引导,把握文章结构,体味作者情感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1 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主备人 李婷
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2 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主备人 李婷 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