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知青文学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 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
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1973年前后,文坛出现了一些反应知青生活的中长篇小说,如,张抗抗的《分界线》、邢凤藻与刘品青合著的《草原新牧民》、汪雷的《剑河浪》、王世美的《铁旋风》等。这些小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青生活的状态,但受先天不足的影响,难免堕入俗套。与此同时,政治审查也是无处不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于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有一处写到北大荒的原野上有野罂粟花,当时没留意。样书出来后,被送到有关部门审查。张春桥夫人发现了罂粟这两个字,立即召见出版社领导,指出这是一个政治性错误:罂粟是国际公认的毒品,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杜绝了毒品的国家,中国的土地上怎么可以生长罂粟?这不是往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吗?这不是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提供攻击我们的口实吗?出版社当即让印刷厂悄悄地将已经印出书全部返工,翻到书中出现罂粟字样的那一页,由工人把每一页上的罂粟用纸贴上,换成石竹花的名字。尚未印出来的那几十万册,那一页全部改版重印,另行装订。
这类作品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下滥用激情,失去独立个性的产物。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化、套路化,小说内容所表达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作家倾向于用僵化、做作的笔调,表达变态的豪情壮志。他们几乎被宗教式的政治氛围彻底扭曲,精神状态处在无耻的亢奋中,写出的东西多为文字垃圾。
三、知青文学的繁盛期
文革结束后,归来的右派作家,满怀热情地批判文革、反思历史,将历史的伤痕展示于众。以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为主题的伤痕文学成为新时代的文学主潮。刘心武的《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年青一代精神与心灵的伤害;卢新华的《伤痕》,反思了文革给青年一代心灵及家庭造成的悲剧。展示伤痕的同时,作家们不忘记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一致,将作品的主题归到赦免个人,搁置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团结一致向前看上面。此后的伤痕文学从批判文革向构建新的历史主体过渡,为文革后重新掌权的老干部探寻历史的延续性与政治的合法性。
随着知青作家的崛起,伤痕文学的主题也在发生着转向。从丛维熙的大墙文学到张贤亮的《灵与肉》,伤痕已经变得太美,甚至看不见伤痕了。历史的非理性与荒诞性,被这些归来的既得利益者们,通过神圣的笔,慢慢抹去,实现了自身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无缝对接。右派作家的转向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的终结,将这部分反思继续下去的是知识青年作家群体。很显然,知青文学与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有着交叉重叠的地方。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更多是通过回忆性叙述,书写知青的困惑与迷茫,以及暴露知青岁月时的伤痛与阴暗。这些创作可以归入伤痕文学的大类里。也有些学者将这些作品及之后的知青文学作品归入反思文学。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否定了知青上山下乡政策,揭示出知青经历是浪费青春年华这一事实。叶辛的《蹉跎岁月》用极为高昂悲壮的基调,对文革表示了尖锐的批判,展现出一种昂扬的格调。随着知青文学的发展,这些淡淡的伤痕慢慢消失。
作为知青作家,史铁生的作品与当时的伤痕性质的知青文学大不相同。他的小说不再剖析知青一代的心灵创伤,也不再感叹青春的失落,而是描写乡村生活和风土民情。他的名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已经没有了伤痕文学批判与反思的力度。此外,王安忆的《本次列车到终点》已经开始描写知青返城后的失落感,以及面临的生活与生存问题。这种失落感促使知青作家重新思考知青文学的主题。孔捷生的《南方的岸》把知青返城后的失落感变成了主动的理想主义。这预示着知青文学主题的转向。梁晓声北大荒文学的出现,为知青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他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1983)以充沛的英雄主义豪情书写北大荒一代知青的气质与命运,仿佛给中国文坛刮起了一阵飓风。这是知青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出现,给当时的知青作家出了道难题。很多作家开始冥思苦想,希望突破固有的知青文学套路,超越梁晓声。
在梁晓声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文学充满昂扬向上的力量。将这种文学精神发扬较好的首先是张承志。他的小说《北方的河》所彰显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吻合。这种风格一改宏大而集体性的历史叙述,内容变得极为鲜活和实在。这种改变也意味着知青小说正向新的多元叙述的趋势转向。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对知青之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到80年代后期,大量知青作家的写作开始尝试非知青题材。随着现代派文学的回归,知青文学面临着更为深刻的转向问题。
四、知青文学的转型与衰微
上一部分谈到了20世纪80年代知青文学主题与叙述模式的转变,实际上这一转变预示着中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向。现代主义之所以兴起,是处于主导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作者面临的创新压力有关。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向现代主义转向不过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现代主义的接续罢了。
早在文革结束初期,作为伤痕文学一个偏门的王蒙就尝试用意识流写作,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现代主义的早期践行者。王蒙的意识流写作,更多是在现代派技术的掩盖下,悄悄越过主流价值之外的小心翼翼的异端尝试,属于反思文学中较为深刻的写作。到刘索拉发表《你别无选择》以及徐星发表《无主题变奏》之后,现代派在中国文学界已经崭露头角。
在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创作手法和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面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来自创新的新文化的冲击。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寻根文学是知青作家面对现代主义冲击的自然反应,但同时也是他们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对中国文学带来了巨大启示:回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一样可以具有现代性。陈晓明教授认为:寻根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退下来,回到熟悉的民族本位,甚至再回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乡村生活,而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这是中国作家豁然开朗领悟到的一个境界。寻根的文学概念于1984年提出,随后学界出现了大量相关言论。虽说寻根的旗号1985年年底才打出来,但被列为寻根系之内的作品很多是之前发表的。含有大自然主题的早期知青小说都被归为寻根文学,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邓刚的《迷人的海》等。寻根文学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应该是阿城的《棋王》。在《棋王》里,阿城把知青文学书写时代和历史的主题转换成对叙述知青的个人记忆。王安忆的《小鲍庄》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里,乡土中国的背景成了叙事的主体部分。不过,批评家认为,寻根文学站在文化的高度夸大了个人的记忆,将个人的记忆上升为艺术创新和思考国家宏大命运的高度,实际上显得笨拙、虚假和矫情。
到20世纪90年代,知青文学全面衰微。梁晓声、张承志、史铁生依然辛勤地耕耘在文学领域,其他的作家要么改变了写作题材,要么转换了职业。他们三人的创作成为知青文学的绝响。此外,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之前知青作家一直未能实现的突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除了《黄金时代》之外,90年代有影响力的作品少得可怜。文学界反应不错的作品,不过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邓贤的《中国知青梦》以及老鬼的《血色黄昏》等几部。与之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时代出现了数倍于知青小说的知青回忆录。知青回忆录作为一种压抑已久的民间声音,是知青文学的另一种立场和姿态。这部分回忆录多少有点直面历史,进行自省和忏悔的精神,好歹弥补了一点早期知青小说的不足。
很多人把姜戎于2004年出版的《狼图腾》归入知青文学里。虽然这部作品从题材上看可以归入知青文学,但它对民族性的思考主题远远压倒了知青文学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的惯常主题。2013年出版的,梁晓声的《返城年代》和韩少功的《日夜书》,主题、格调与当年的知青文学差异明显,是知青文学的变体,也算是在新世纪的回光返照。虽说知青文学的各种变体不断出现,但作为有着特殊反思性背景和主题意向的知青文学已经终结。
五、知青文学未摆脱主流政治意识
站在新世纪的今天,可以明确地说,知青文学已经成为历史,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还将继续出现。纵观知青文学史,有一点可以确定,知青文学是特定政治意识、政治体制或政策的产物。知青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带着浓重的政治性。知青文学的主题也随着现实政治的变化而变化。知青文学巧妙而又隐蔽地寄生在政治体制上,为某种政治运动、政治统治进行合法化的文学表达。无论在任何时期,知青文学首先表达的是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体制内的审美观念。作家只有在满足了这种政治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讨论艺术性及文学性。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学,这种意识形态烙印明显,所以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品。改革开放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知青文学依然是现实政治的工具。在僵硬的政治指令与缺失人性浸淫的意识形态中,知青文学先天就带有鼓动人心、让人热血喷涌的气质,很容易融入青年人的血脉深处。
无论是文革期间的革命浪漫主义叙述,还是伤痕文学时期对文革的深刻批判,以及后来高唱所谓的青春无悔赞歌,都是现实政治的需要。知青文学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先天的局限性。知青文学巧妙地寄生在政治体制上的本性,决定了它对社会政治批判或政治运动抱有一定的使命感。作家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承担起了这个使命。文革后冠以知青文学标志的作品,要么是对过去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批判,要么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达直接的拥护或支持。在这种拥护或支持中,作家获得了相应的文学地位和政治地位。本质上,这是作家与政治体制的共谋。
无论是归来的右派作家还是知青作家,在新时代,他们很快就成了既得利益者。在体制温暖的羽翼下,他们要么将早已愈合的伤痕小心翼翼地戳开一个小口,血肉模糊地展示给人看;要么将伤痕当做荣誉的胎记,渲染它曾经的辉煌与光荣。恐怕没有多少作品是通过作者心灵净化后才呈现给读者的。这个特点决定了知青文学的非文学性,以及它浓厚的政治话语色彩。
随着文学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知青文学所秉持的这种隐晦的价值慢慢受到消解,而知青文学也响起了丧钟。并不是知青作家抛弃了知青文学,也不是时代抛弃了知青作家,而是政治体制抛弃了知青文学。当现实政治运行稳定且成熟时,当回城知青慢慢走上体制内各个领导岗位时,现实政治已经不需要知青文学为其代言了。知青文学与政治意识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厚度与反思的力度有限。很多知青小说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却并没有反思人性,更没有反思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多伦理与人性的问题,在知青小说里变成了政治和历史的问题。
正是把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自身排除在反思之外,才使这类小说的主题如此具有灵动性。一会儿舔舐伤口,一会儿展示伤痕;一会儿青春无悔,一会儿蹉跎岁月。这类作品,从文学的角度讲,更多像是政治报告或宣言,不太像小说。知青这一代人,在那段历史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到底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文革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人对历史的拷问。展示壮丽的蹉跎岁月,沉湎失落的青春更像是文革后胜利者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既得利益者的意淫。
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出版的知青回忆录,也不过是成功者的回思,无异于当年英雄自得的红卫兵小将情节。那些依然游荡于山野的孤魂野鬼,那些碾压在社会底层的老知青,那些没有回城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并未全面地反应在知青文学里。
总的来看,知青文学是中国特殊时期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知青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现实政治绑在一起,随着政治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当新时期的主导价值观念变成稳定的社会意识时,知青文学便失去了它固有的作用。知青文学有过辉煌年代,也是一代人的伟大精神财富。但是,它的时代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这也需要值得人们去深思。
第二篇:《中国知青文学》阅读练习附答案
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此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知识青年回乡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文革”结束后,“归来”的“右派”作家,批判“文革”、反思历史,将历史的伤痕展示于众。以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为主题的伤痕文学成为新时期的文学主潮。展示伤痕的同时,作家们不忘记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一致,将作品的主题归到“赦免个人,搁置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团结一致向前看”上面。
“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更多是通过回忆性叙述,书写知青的困惑与迷茫,以及暴露知青岁月时的伤痛与阴暗。这些创作可以归入伤痕文学的大类里,也有些学者将这些作品及之后的知青文学作品归入反思文学。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对知青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面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来自创新的新文化的冲击。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
寻根文学是知青作家面对现代主义冲击的自然反应,但同时也是他们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陈晓明教授认为:“‘寻根’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退下来,回到熟悉的民族本位,甚至再回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乡村生活,而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这是中国作家豁然开朗领悟到的一个境界。”
在新世纪的今天,知青文学已经成为历史。知青文学与政治意识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厚度与反思的力度有限。很多知青小说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没有反思人性,更没有反思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文学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知青文学所秉持的隐晦的价值受到消解,而知青文学也响起了丧钟。总的来看,知青文学是中国特殊时期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当新时期的主导价值观念变成稳定的社会意识时,知青文学便失去了它固有的作用。
(节选自2014年1月《文化观察》,有删改)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1953年文坛就已经出现了一批描写知识青年回乡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在新中国历史上,1953年可以看作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B.知青文学作品的主题比较统一鲜明,而且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C.“文革”结束以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人把它们归类为伤痕文学,也有人把它们归类到反思文学里。
D.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并没有对知青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革”结束以后,伤痕文学虽然在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但作品的主题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了一致,搁置了“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
B.由寻根文学的出现可见,中国知青作家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冲击,同时也在追踪现代主义。
C.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于是催生了寻根文学。
D.陈晓明教授认为中国作家已经领悟到:寻根文学可以从追踪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下来,撤下来也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致使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于是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
B.已成为历史的知青文学的厚度与反思力度是有限的,这正是因为他始终与国家的政治意识紧密相联。
C.文学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而且稳定的社会意识成为了新时期的主导价值观念,知青文学所奉守的隐晦的价值也就被消解掉了。
D.从知青文学到伤痕文学,再到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很容易受到特殊时期的政治话语权影响的。
试题答案:
1.A(1953年之后不久)
2.C(是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
3.D(以偏概全,知青文学和寻根文学、反思文学 会受到特殊时期的政治话语权影响)
第三篇:知青感想
这一刻,不要叫醒我
一直以来,说不出为什么,有一种怀旧感,特别沉迷一个年代,爱看那个年代的电影,文学作品,图片,各种轶事,也寻思那个年代的乡土中国。这个年代-----文革,对经历过它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剧,一种无法逃离与诉理的命运,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时间倒流五六十年,我的心境与思想爱以另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在内心深处与年老的自己对话。
看了好几部关于知青下乡的电影,《青红》以一种朴素平淡的方式展现那个年代的严父对爱女回城的期望,所有少女时期萌发的朦胧情意与自由娱乐时间都会被圈出父辈为大局着想的计划之外。青红一放学就被父亲的脚步一前一后跟上,仅仅是怕女儿被校外的农村年轻人纠缠,失去与同龄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我的心能体会她回家的路有多崎岖。一回家就被父母叮嘱好好复习考上大学,争取早日回上海,晚上坐在桌前复习的青红,黑暗中微微亮的小橘灯就是她全部心境的完美衬托吧,再多的语言描述都是一种赘余,此处无声胜有声,我也是个经历过高考的人。
《美人草》,六十年代的中国西南没有太多过度开发的痕迹,亚热带植物四处泛滥,湿热的气候下,人们仍然在橡胶园农场干得热火朝天,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异常艰苦,但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对年轻的新中国充满希望。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人在他乡尽情地挥洒汗水,躬身劳作,砌墙垒砖。扎根边疆,建设伟大祖国,不仅是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的真实写照,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还是经常出现这样铁骨铮铮的语句。小学生时代的思想很纯粹,所有的精神食粮全部源于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和教学参考书中的中心思想概括,那时候在低矮的瓦房教室里眼前经常联想到扎根边疆不畏干旱的白杨树,中朝人民血浓于水的革命情谊,朝鲜大娘泪送抗美援朝解放军叔叔回国,为了掩护战友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常常,窗外的菜园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每每看到电影中闪现穿着朴素的知青在一起劳作,谈话,开会的场景,我总会想到小学课本上那些很朴实的图片和文字,那时候的自己对于这些东西的接收是没有参杂任何杂烩的,现在回想应该是那时候起认同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人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地淳朴深厚,没有后来市场经济下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直到现在我都不否认自己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与单纯,很多人的生命记忆中那段特殊时期发生了多少荒唐悲惨的事故,多少错误损失无法挽回,大到国家的发展进程,小到紫藤萝花与个人的命运戚戚相关。看《陈忠实文集1978-1982》你会发现平平淡淡的乡村生活的描写有时候会出现一个结,搅合着着村民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一头牵着前十年,一头牵着后十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前段时间在王小妮的回忆录《一直向北》中看到一段非常惊悚的文字“1984年的春天,我到南宁出差。看见一些干瘪瘦小的农民,来城里上访。黑蓝的一团,聚在马路边上儿,沉默着,脸上一条表情也没有。在‘文革’中,他们的家人因为出身不好,被县里的男女造反派活活吃了心肝。被吃的,甚至有几个月的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形容看到这段文字的心情。你慕着它,却又不肯相信它真实的存在。突然想起白岩松在谈自己的新闻生涯时说过“你可以爱着一个年代,但不能迷恋”,在这里好像又通了。
当然,影片结尾的那一幕特别感人感慨。叶星雨在接到初恋刘思蒙的电话后精心打扮准备赴这个迟到了几十年的约会,出了计程车的叶星雨被车溅起的泥巴弄脏了裙子,恍然间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决定不再会面,直接坐车原路返回,躺到那个为她在家照看幼女青梅竹马的丈夫身边,告诉他:“定国,我回来了。”这是一个对他们过去的青春最好的告别方式。
看《天浴》,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这被外媒称为中国文革“第一禁片”,这是一部给我感触很深的片子,它包含了我对那个年代很多的看法。虽然这部是前段时间看的,但我已无力再去回想,等将来,时间长河拐了很多弯,我再去河床看看还有多少重量沉淀下来。
幸好,那时候的三毛赖在撒哈拉不走。
写这些东西很无聊,怕有一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破碎不堪,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回味一下那些花几块钱网购个会员挤在混乱的寒暑假看乱七八糟影片里的时光。
我的寒假结束了,睁开眼,现实就来了。
第四篇:知青问题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后,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执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届学生在69年春节前必须到陕北、山西、内蒙山区插队和到东北、云南等建设兵团去。知识青年坚定不移的执行了党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决然的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知识青年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由于知识青年在兵团、农村存在诸多问题,兵团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乡插队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厂和其他部门,有的上了大学和当了兵。由于他们插队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队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关系陆续返回。我父亲就是当时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1976选调参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时候单位利用手段让我父亲和他们的同事都签署了一份单位员工内部退休协议,说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办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单位却给办理了退职手续,这些事我们当时都不知情,是事后才发现的。现在我父亲的工资要比别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过武清商业局、劳动局、信访办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商业局说知道当初办错了。但是现在国家没有文件没有办法纠正。现在像我父亲这种问题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什么到老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没有被安置。难道咱们的党把这些人都给忘记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权益之计,知青返城后应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妥否,盼复!
天津武清所有老知青
第五篇:知青方案
活动主题:
回忆
寻找您身边的老知青
常回家看看
体验
追寻爷爷知青年代生活 体验贫下中农再教育
引申
那些年的知青老照片
活动引言:…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主席的手一挥/挥到哪里我们到哪里/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现在想想我们还爱你——《呼儿嘿哟》
每当听起这首歌,总会让人不自觉的回忆起匆匆的知青岁月,时光悠悠,往事如烟。常听老人们念叨起知青生活,有被分配的城里知识青年,有提供容身之所的好心农民。他们对过往岁月里的回忆可谓是悲喜参半,其中滋味常人未必能够体会。
在美丽的前进村,我们寻得这样一位老人,曾是分配到这里的知识青年,却在这里结识了他的人生伴侣,从此他乡是故乡,他为我讲述了知青下乡的真实故事。当我们问及老人现在最大的愿望,老人便翻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颤抖的双手指着照片跟我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和曾经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志聚一次、见一见。时隔太久,想念犹存。
朱永华 杨喜华
在尘封的记忆库里搜寻几十年前的那些早已淡漠的生活往事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何况他们已不年轻,只是有这样一段往事,它拉直了我们的视线。回想起了知青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欢乐、一起吃知青生活餐、一起住知青宿舍大火炕……,让我们不得不为此而做些什么,所以,我们发起这样一个活动——寻找你身边的老知青。
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您是一位老知青,可以来电。我们为您重温当年知青岁月; 活动内容: 参观: 1.老宅 2.文革大院 3.民俗村
4.千余件文革时期物品展 5.老式家具展 6.青年点微缩再现 7.牛棚反省再现室 8.大批判泥塑再现展 9.样板戏回放再现展 10.忆苦思甜和忠字舞再现展 11.电影放映室 12.磨坊 13.豆腐坊 14.职工厨房
体验: 吃大锅饭 品大碗茶 阅读毛主席语录 跳忠字舞 看老电影
才艺展示(书法,乐器,朗读,戏曲,跳集体舞…)住知青宿舍大火炕 活动场地:
老家颐园、文革年代大院等; 现场布置:
现场打横幅:欢迎老知青回家;
每个房间有对应门牌,开放参观的房间有明显标志; 集体宿舍外墙,室内要有标语或墙画,营造氛围; 游客进入时。入口有跳忠字舞; 现场有当时年代的背景音乐,感染气氛; 工作人员着年代服装;
导游介绍,引导参观。游客也可自行参观; 电瓶车随时调配接送老知青; 现场有医疗人员陪同;
后院广场或周边有年代物品,视频陈设。不然如后院无氛围; 现场全程录制视频、拍照上传网上。并给每个人留作纪念 签到留念。收集用户信息;
送印有我们logo的纪念品。增加口碑宣传效果; 活动推广:
微信,门户网站,大连晚报,半岛晨报,新商报软文; 欢乐水王国入口拉横幅:欢迎老知青回家!
知青农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