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5篇)

时间:2019-05-15 08: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

第一篇: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

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16日下午 』陈坚教授致辞:这次特意邀请了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讲佛学方面的道理。索达吉堪布,是四川甘孜人,年轻时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出家以后,专业是藏传佛教。堪布对儒学、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近几年去过很多著名的大学,像北大、人大、复旦、南大,并作过很多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索达吉堪布所作的学术工作,一方面是把藏传佛教的很多佛典,翻译成汉语——对我们汉传佛教而言,最初翻译过西域的佛经,后来又翻译了印度的佛经,接下来的一个潮流,可能就是翻译藏传的佛经了。这是我们了解藏传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堪布做的一个工作。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堪布还传播儒学,讲过《弟子规》,在汉藏交流层面做了很大贡献。今天要讲的是“佛教的利他性”。利他性,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特征之一。下面,让我们听听堪布是怎么诠释的。好,现在把时间交给堪布——

陈教授多年来带佛教的研究生、博士生,自己也读过佛教博士,我非常佩服!我曾在1999年去过泰国,那里的很多大学都有佛教博士,也有许多佛教的博士生导师。我看了以后特别羡慕,觉得“汉地知识界对佛教若也有深层的研究,该多好啊”,当时有这样一种向往之心。而现在,汉地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宗教系,对佛教有各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听说你们山东大学,除了对佛教研究以外,对其他宗教,如基督教、道教等也均有涉猎,这是非常好的。任何宗教,只要对众生有利,我们都应当尊重。我个人而言,只是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对儒教等很多思想比较有兴趣,但没有什么更深的研究。你们山东,可以说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儒教的发源地,孔子、颜子、孟子等儒家五圣 [1] 都出自这里。儒教所提倡的“仁爱”,与大乘佛教的“利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下面介绍的“佛教的利他性”,相信大家并不会特别陌生。

一、佛陀与历史伟人不同在座各位研究生、博士生,对佛教应该都比较了解。我本人多年来研究佛教,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所谓的佛陀,并不是传说或神话中的人物,而是在人类历史上实实在在出现过的。这一点,不仅是我们佛教徒认可,现在的学术界也不得不认可。大家都知道,最近佛牙舍利在缅甸供奉时,该国举行了隆重的恭迎仪式,缅甸副总统等2000多人,先是到机场列队恭迎;随后,缅甸总统率6000多名政府高官,在佛牙舍利的供奉地恭迎。在缅甸供奉48天中,每天会有多少人虔诚朝拜,应该也不难想象。以前佛指舍利被迎请到台湾时,短短的11天中,每天的朝拜者都超过十万,前后共有百万人前去瞻礼……现在是21世纪了,人们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不可能盲目信仰一种东西。那么,仅仅是佛陀的一节指骨,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尊重呢?这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前段时间,我去西安法门寺时,也瞻礼了佛指舍利。听说国家为了保护佛指舍利,投入12亿修建地宫及合十舍利塔。当时,我一边顶礼,一边生起无比的信心。人类发展到今天,曾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但他们有没有受到后人如此崇拜呢?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像牛顿的话,他死后安葬于英国皇家教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的“诗人之角”,在那里,还有莎士比亚、达尔文、丘吉尔等名人的墓碑。还有爱因斯坦,他生前在遗嘱中要求,把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建坟墓。但一个叫哈维的美国医生,却偷偷把他的大脑切了下来。为方便研究,他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240块,分别装进10个储存切片的盒子里和2个大广口瓶中,精心保管。这件事曝光之后,没有给哈维带来任何荣耀,反而令他一直背负“盗脑者”的恶名,遭到很多人唾弃。他为此不得不辞去职务,并一度失踪。42年后,他才正式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交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医院保管,让它回到了爱因斯坦逝世的地方。尽管后人对这个大脑作了一些研究,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肯定没有佛陀遗骨那样的加持。当然,也许因为我是佛教徒,以偏袒心对佛陀有一种敬仰、赞叹。但客观来讲,大家应该需要思考,看世间上被这么多人崇拜的事物,到底是不是一种迷信?佛陀为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藏地、汉地的《大藏经》中有那么多经、律、论三藏教典,它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在座的很多学生,听说也研究过佛教的《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佛经与世间文字有极大差别。我们都受过一些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学了以后,不一定需要永远学习、永远供奉。而佛经却与之不同,短短一部《心经》,不管是谁看了,都有无穷的回味,都能获得无比的加持、无尽的利益,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力。这一点,有智慧的人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谁也抹杀不了。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所谓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前世虽有许多精彩公案,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生在我们人类面前,他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真正信仰佛教,有些也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它、研究它,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在佛教中,除了出世间法以外,对世间的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也涵盖无余。假如它是一些落后的教条,又岂会有如此超越的智慧?就拿天文学的部分内容来说,当时佛陀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将宇宙的运行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这种智慧令后人实在无法想象。

二、佛教精髓唯有利他大家都清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这对人类有非常大的损害。如今这一代人,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信条中,除了追求金钱、地位、美色以外,什么道德理念都没有。当然,我也承认,极个别的古代传统是比较落后,不一定适应当今的国际化潮流。但人类对于道德的崇尚与重视,却不应该弃如敝屣,而应当尽早恢复起来。我不太清楚你们这边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怎么样。其实,在古人的教育中,尽管没有佛教那样高深莫测的理论体系,但对为人处世、孝顺、仁义、礼仪等方面,还是有相当殊胜的教言。

现在很多人可能因为环境的影响,对好坏、善恶的分辨能力特别差,甚至有些人对“厚黑学”津津乐道,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们以为,只有变得越来越坏,才能活得越来越好,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开始肆无忌惮地损人利己,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其实,若想真正获得快乐,佛教中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唯一就是利他。《大乘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世间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的菩提心。不知道各位对“菩提心”陌不陌生?假如你们对它有个全面的认识,将来的人生之路,必定不会走得很艰难,不会一直困在自我的圈子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空。当然,作为世间人,爱自己、爱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如此,从来也不关心他人,这种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言了。那么,什么叫菩提心呢?从究竟意义上讲,是愿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圆满佛果的发心。这是最上等的发心,非常难以生起。就算有些人一生研究佛经、修行佛法,口头上会这样讲,可是不要说对一切众生,仅仅是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不说去利益他,就算是想让他快乐的心,也生不起来。今天的这次交流,大家如果记不住其他内容,只要记住了“菩提心”,也就不枉此行了。虽然“菩提心”是佛教的专用名词,但如果不懂这个,对大乘佛教根本无法研究。我遇到过很多研究佛教的学者,他们口口声声会说“菩提心”,但实际上不要说修行,连字面意思也解释不来。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假如不了解它的深意,只是把它看得特别表面,跟慈悲心、善心、慈善等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遗憾的。所谓的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发愿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令其获得佛果;而行菩提心,则是在此发愿的基础上,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做,去行持六度万行。这样的菩提心,理论上了解了之后,还要付诸于实际,不能只是嘴巴上会说,可是一刹那都没有修过。如果你真的修过了菩提心,不但有助于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且对自己身心各方面,也有特别大的利益。如《涅槃经》中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意思是,哪怕只修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它的功德之大,连佛陀也无法衡量。这个说起来可能太大了,你们不一定马上能懂,但即便无法一下子发起菩提心,也可以从慈悲心开始修。如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都建立了一些禅学社,专门修慈悲心。据我了解,国外的大学教授,甚至是小学教师,经常让孩子修慈悲心——慈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获得快乐;悲心,是愿所有的生命远离痛苦。这样的慈悲心,上午修十分钟,下午修十分钟,一两个礼拜以后,再通过仪器检测,就会发现他们的心很柔和、很调顺。即便是以前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心情也变得极其开朗、轻松了。所以,国外的许多医院管这个叫“轻松治疗法”。我们的一些高等大学,研究佛教时,对此也可以借鉴一下,不能只停在理论上,否则很容易变成“法油子”。现在许多研究佛教的博士、博士后,在文字上会写、口头上会说,但内心与大乘佛法完全没有挂钩,甚至越学越有成见,对佛陀、对佛教历史、对最甚深的佛理,经常带有一些诽谤之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若想真正领会佛教的精神,至少也要修一下慈悲心、利他心,不然,什么滋味都没有品尝到,是很难评论其好坏的。

三、高僧大德的利他心

1、阿底峡尊者的开悟关于利他心,我特别喜欢一个故事,讲的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创始人阿底峡尊者。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阿底峡尊者,是公元11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原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需要继承王位。有一次,度母在梦中告诉他:“你已当过五百世的班智达,解救众生脱离轮回苦海是你的使命,不可以半途而废。”他醒来之后,认清了自己过去的愿力,于是离开王宫,舍弃红尘出家为僧,依止当年印度著名的罗侯罗尊者为师。在上师的教导下,他很快就精通了三藏,并对诸多佛典过目不忘。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一个怀疑:“直接通往开悟,哪一条路是最迅速的?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槃彼岸,那么,我有可能达到开悟吗?”他为此去请教上师,上师告诉他:“你太关心自己的成就了。长养菩提心,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执著自我是痛苦的根源。”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去转绕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看到两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在对话。其中一个问:“什么是达到开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无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第二天,他又去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绕行,听到一个老乞妇告诉一个麻风病人:“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开悟的最好方法。设身处地多为他人想想,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他听了以后,心想:“这里的每一个人,从最高雅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最好方法,和我上师说的一模一样,只有我一个人还迟疑不定。”第三天,他手持念珠缓缓转绕圣殿,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佛像开口对小鸟说:“具备舍弃自己、爱护他人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方法。”就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了知菩提心的重要性后,他前往印度尼西亚,依止金洲大师12年,唯一修持菩提心,最终获得了开悟。后来,藏地因朗达玛灭佛,佛教遭到了毁灭,为了重振佛教,国王智慧光多次派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尊者祈祷度母,请求指引。度母告诉他:“如果前往藏地,你可以利益无量众生,但寿命会缩减20年,原来能活到92岁,去了藏地的话,将于72岁圆寂。”尊者为了众生,义无反顾地去藏地弘扬大乘佛法,并开创了噶当派,撰著了《菩提道灯论》——众所周知,《菩提道次第论》即由此而来。

阿底峡尊者所讲的菩提心修法,一直到现在,在藏地也保存得完好无损,所有传承教言、修行次第不但在寺院里随处可见,在世间上也广为流传。我个人对汉地、藏地的很多文化比较了解,相比之下,藏地在菩提心方面的窍诀,确实有不共的优势。这方面,阿底峡尊者功不可没。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菩提心的教言十分感兴趣。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单单从理论侧面来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像“万法无常”,这个道理谁都会讲,可你若没有真正修过,面对生死大事时,光会说也派不上用场。所以,佛教中的很多道理,尤其是利他心,需要在实际中去运用,平时的所作所为,应该经常想着利益别人。现在很多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目光总是盯着金钱,一天90%以上都想着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尽己所能地帮助社会,为天下苍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特别不好的。当然,完全不管自己的衣食住行,作为世间人来讲,恐怕也做不到。但你越是想着自己,越得不到很多利益;越是心里装着别人,自己的利益反而会不期而至。

2、华智仁波切与寡妇近年来,常有媒体报道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让人听了以后,感觉现在的人心大不如以前了。在我们藏地,一个人如果在路上被车压了,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证:99%以上的藏人肯定会马上停车,全力以赴地抢救他。不要说是一个人,就算一头牦牛,大家也会想办法去救它,或者给它念经,不可能对众生的痛苦视若无睹。在19世纪,藏地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成就者,叫华智仁波切,他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一次,他徒步去石渠举办法会的途中,遇到一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也准备去参加法会。他见孤儿寡母十分可怜,便背起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尊者背着孩子去化斋分给大家,有时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一起分享,有时大孩子去讨饭共同享用,人们都误以为他们是乞丐一家。后来一直到了目的地,女人才知道他就是华智仁波切。这个故事虽然很小,但我们也可以此来观察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可怜人时,会不会出手去帮助他?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肯定义不容辞,但素不相识的人受苦了、遇难了,甚至是一些动物被杀了,自己往往不屑一顾,这就是没有利他心的表现。前段时间,我跟一些知识分子探索生命价值的问题时,刚开始他们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总觉得人类的生命才有意义,其他生命不值得关爱。但后来通过互相讨论、辩论,他们渐渐意识到了,每个生命对苦乐的感受都一样,都喜欢快乐,不希望感受痛苦。这一点,不仅仅是人类如此,其它动物也是同样。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值得好好思考。

四、利他心对我们极有利益其实,我们佛教的核心,就是希望天下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在其他宗教或学说中是没有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根本做不到,所以这种精神不一定很伟大。”但实际上,且不论这能否做到,仅仅是生起这样一颗菩提心,它的功德如果有形色,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下。如《宝积经》中云:“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虚空界,无能容受者。”而且,有了菩提心的话,可以治愈众生的一切心理疾病,施与他们最究竟的安乐,诚如《无畏授所问大乘经》所言:“菩提心功德,是胜妙良药,一切病能治,施有情安乐。”这些经典的字句,希望各位要细细体会。其实,研究佛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表面上看来,《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它里面的甚深涵义,很多人穷尽一生绞尽脑汁也难以领悟。也许有些人会问:“佛教如果真有这么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信?”其实,任何一种高深的学问,不管是科学知识,还是佛教道理,能接受的人肯定只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完全明白。就像懂得珍宝价值的人,在世间上也是如凤毛麟角,一般人很难分清真伪——不过,如今信佛的人也为数不少,据统计,中国十三亿人口中,信仰佛教的就有一亿多,那么若算上没有统计的,应该会更多。你们作为大学生,将来如果想研究一些古文化,了解佛教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写出来的文章会没有味道。因为佛教涉及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若不具足这种更深更广的智慧,研究一些事物会非常肤浅、非常表面。尤其是每个人在这一辈子中,都要面对死、面对病、面对各种苦难。在这个时候,若能掌握大乘佛教的一些调心方法,比如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还有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不要说来世,今生的人生态度和观念,也会有极大的改变。有些人可能想:“不能学得太深入了,不然的话,最后会不会出家,跑到山里去了?”这种想法在汉地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佛教徒的家人,非常担心学佛会毁了他的前途。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每个人的缘分不同,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从佛教历史来看,就算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学佛的大多数也是在家人,出家人只占少部分。正因为如此,佛陀为在家人所讲的经典,数量是非常丰富的。在西方国家,研究宗教和历史的人,最能得到人们的尊敬,而学经济贸易的,反而不一定很受重视。可在中国恰恰相反,再加上因为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电影,误导了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家是走投无路下的逃避之举,正常人不可能出家。其实,一个人不管是否出家,至少也应具备一种信仰;即使没有信仰,也应该了解一下利他的教义,这样对人生、对社会才会有利。现在特别缺乏无条件利益别人的精神,而这一点,正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在。很多人都知道佛教中的“菩萨”一词,其实菩萨又名菩提萨埵,意思就是勇敢的心。为什么勇敢呢?就是他敢于放弃自己的一切,万难无畏地投入利他事业中,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有些人总以为,菩萨只是寺庙里的塑像,实际上倒不一定,若能在生活中为了利他而不顾自己,这才是活生生的菩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一颗利他心,就算暂时受到了各种不理解、侮辱、挖苦、蔑视,自己也问心无愧,每个人做事应该凭良心,这比拥有任何金钱都珍贵。青海那边就有一位出家人,听别人说,他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的生活特别简单,平时只要是别人的事情,就愿意去帮忙,哪怕被人冤枉了也无所谓,他一生中都是如此。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这样的人。现在的教育总是教我们怎样成功,怎样获得地位、财产等,许多学校也从来不讲利他心,假如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不难想象。当然,利他心的内容非常非常多,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大家完全明白它的重要性,也比较困难。但总的来讲,利他心就像一颗珍宝,它随时都可以散发光芒,遣除自他内心的愚痴黑暗,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故大家不可不重视!

第二篇:索达吉堪布清华大学演讲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

——清华大学科技园演讲

(2010年6月25日晚上)

思考题

1、当今时代,人们的身、心有哪些不健康?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若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什么方面入手?

2、佛教为什么说是正确的信仰?它有哪些基本理念?你对此如何看待?

3、请详细说明,藏传佛教在养生方面有何窍诀?你能做到几点?这些窍诀的根本是什么?

4、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主持人致辞:

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光临清华科技园!在讲座开始之前,首先,我对今天的主讲人——索达吉堪布作个简单介绍:

索达吉堪布,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汉僧部的主管大堪布,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先后随晋美彭措法王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弘法,并被推任为美国纽约喇荣显密中心的导师。在著书方面,堪布的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印刷出版的就有九十多本,累计字数超过千万。

在学识方面,堪布对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等五部大论精通无碍,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弘扬佛法,影响非常广泛。

在修为方面,堪布对时轮金刚、大幻化网、大圆满等,都证达了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慈善方面,堪布从2007年起发起“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佛教徒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应关爱自己身边的可怜人。并身先士卒,先后在藏地建立了智悲小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等;资助大量失学的高中生、大学生;在几所中学分别设立奖学金;救济了很多身患重疾、无力医治的病人……

堪布曾两次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际慈善论坛”。此次来京,也是为了出席第四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顺便有机会给各位奉献一个精彩的演讲。今天的题目是《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下面欢迎索达吉堪布——

各位教授、各位老师:

晚上好!很高兴能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与在座的各位共同交流。今天的内容虽然不难,但我从内心中祈愿:愿以此简单的语言,能给大家带来点滴的利益。

一、简单的际遇可以改变一生

在我们人生中,有时候简单的际遇,就可以改变一生的命运。佛教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两大弟子舍利子、目犍连,还没有出家前,是婆罗门教的领袖。有一次,他们坐禅修行时,旁边有位沙门在念经,其中有一偈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听到这样的金刚语,两位尊者身心起了极大变化,从此他们放弃自己的宗教,趋入佛门,获得证悟,并为佛教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

汉地也有类似的公案:唐朝丹霞大师,没有出家之前,本是个儒生。有一年他去长安赶考,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出家人问他去干什么,他说自己去考官。出家人说:“考官不如考佛,希求荣华富贵没多大意义,理应选择佛道为妙。”这句话让他受到很大启发,此后他选择出家之路,终成为历史上一代高僧。

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也是借由父亲的1元钱,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以这1元钱作为起步资金,在此基础上慢慢积累,最终缔造了闻名遐迩的汽车帝国。

还有,台湾慈济的创始人——证严法师,她的慈善事业遍及72个国家,现在每天有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世界各地为大众服务。而刚开始,她只是个住在茅棚里的平凡比丘尼,之所以产生兴办慈善的念头,是因为有一次在医院地上看到一摊血,得知是个难产的产妇因交不起钱,结果被医院扫地出门。于是她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给穷人看病的医院。后来她不仅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如今44个春秋过去了,她的慈善事业日益广大,全球蒙受恩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

天主教的特蕾莎修女也是如此。原本她在修道院里,过着天堂般的舒适生活。直到有一天,当她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病患,于是再也不愿安于往日的平静,决定“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从12岁开始,一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在123个国家都有慈善机构,成千上万的人受过她的慈悲帮助。所以,人有时候的一个念头,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福祉。

还有唐玄奘法师,他读经时因感佛教各种学说不一,佛经版本有缺,为了探求佛陀本意,发愿西行天竺(印度)求法。后来他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经过17年之久,从天竺将大量梵文经书带回长安,并将其翻译成汉文,饶益了后世无量众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去日本的鉴真和尚,也是觉得日本佛教戒法不全,为到那里传授戒律,他前后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终经过不懈努力,他在66岁这一高龄才顺利抵达日本,并在那里建立了律宗,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上述这些世间、出世间的事例都足以说明:在人的一生中,有时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念头、一件小事,也会改变了自己的信念,乃至一生的命运!

二、当今人们的身心不健康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物质条件相当不错。虽然人们常认为“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不快”,诸如此类有许多想法,但跟19世纪、20世纪比起来,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尽管如此,与此极不协调的是,人们的内心却日益苍白、贫瘠,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中,大家对精神领域的渴求,其实远远超过物质所能带来的满足。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给一个人10万块乃至100万,他不珍惜的话,很快就会挥霍一空,但你若从思想上给他传授一个非常有用的知识,那么在他的有生之年,这个谁也抢不走、盗不走,永远都能带来无边的利益。

如今大城市里的人,很喜欢一味地从外境上寻找快乐,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宁静、满足,究其原因,这也是源于教育所致。从我们上学开始,老师就总是强调赚钱,家长也只重视考试分数,从小就培养我们追名逐利、自私自利,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所以,有时候通过观察自身的苦乐,及身边各行各业人士的状况,有些道理也不难明白。

现今21世纪,跟二十年前相比,衣食住行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在各种压力的强势侵袭下,大多数人都处于“过劳”状态。据2009年《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披露,北京、上海等十余个大城市里,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近60%,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不到3%。而且调查显示,白领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买房供房、父母健康、孩子教育、情感婚姻。这就像四座大山一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感受不到任何的自在、安乐。

前不久在我家乡,有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毕业时,他们兴奋地说:“我们再也不用排队了,可以到更高的学校去了。”我开玩笑道:“你们越上去的时候,越会觉得前面的压力大。”确实,在座的诸位成年人,现在虽然不用读书、不用排队了,可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你们所感受的痛苦比排队还要大。

2010年3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对中国公务员群体和城市白领人群,展开了一项健康调查。调查表明,超过88%的人认为自己处在或接近“过劳”状态,而且精神压抑、特别烦躁,缺乏快乐感和满足感。尽管人们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最有意义、令人快乐,但是真正去观察时,实际上他们一个个苦不堪言,疲惫不堪。

所以,现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数身心都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一是因为劳累过度,二是欲望强盛,三是生活没有规律。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今精神类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精神疾病,而且中国每年因精神问题自杀者高达20万人,这个数据真的相当可怕!

三、佛教如何营造身心健康

1、树立信仰的必要性

若要治疗这些心理疾病,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种信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精神压力较低,社交关系活跃,饮食习惯健康,因而身心比较健康;反之则有损健康。

心理学家荣格也认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与信仰的衰落有很大关系。他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文中说:“在科学极其发达的当今时代,人类的思想极不健全,此时就需要一种宗教信仰。而在所有的宗教中,佛教的心理疗法最为殊胜,包括坐禅、祈祷、诵经、念咒等修行方式,被认为对治疗心理疾病有颇佳疗效,并被采用、改造为心理疗法。”

所以,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着重是强调佛教可以息灭现代人的痛苦。如果没有它,即使你拥有财富地位、事业成功,可是身体日益疲累不堪,心里始终充满苦恼、不满足,那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当然,在座各位中,有些人一直信仰佛教;有些只是半信半疑;有些从事科技工作,不但没有信仰,反而还想通过各种方式,驳斥信仰者的一切观点。其中,后一种人务必要有智慧,否则,你根本不了解信仰的作用,就以自己的分别念想驳倒别人,这是非常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

要知道,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痛苦,心里也有了皈依处和依靠处。记得在2002年2月22日上午10点,美国前总统布什来过你们清华大学。当时我在厦门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打开电视时,恰好看到了这一幕。至今已经过了8年了,但他当时演讲的很多内容,我仍然记忆犹新。他在一段话中提到:“美国95%的人信上帝,我便是其中之一。信仰为我们指出一种道德的规范,这超越人们的法律,也号召我们承担比物质利益更为崇高的使命。宗教自由,不仅不可怕,而且应当受到欢迎……”他讲的虽是信仰基督教,但不管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佛教也好,有信仰的人跟没信仰的人相比,还是有信仰好。倘若你有了信仰,今生的行为就会有种约束,否则,不知有后世的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诚如《涅槃经》所言:“不见后世,无恶不造。”

2、什么是正确的信仰 1)善恶有报的因果观

在座从事科学的工作者,若能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在创新科学技术时,就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不然,一个人若时时刻刻为了自我,以此心态做任何一件事,这个后果都相当可怕。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假冒伪劣产品?为什么大多数食物含有毒素?为什么许多医院、学校都在为了钱而奔波?……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善恶因果。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人心理的不健康,实际上远远超过身体疾病。而要治愈他们的“心病”,唯一要依靠佛教的真理,用坐禅、念佛等方法来调节内心,除此之外,医疗技术是没有用的。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科学家也好、教育家也好,要想对社会负责,就应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心态千差万别,人生观也不尽相同,但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了知前世后世的存在,明白善恶有报的因果规律。

也许有人提出疑惑:“如果真是善恶有报,那我如今做了善事,为什么还不现前善果?”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你做善事是“因”,得快乐是“果”,“因”和“果”之间一定要有时间的间隔。比方说,农民在春天种庄稼,到了秋天才会收割,不可能今天刚播种子,明天就丰收果实。同样,我们今生所造的恶业或善业,下一世、再下一世乃至许多世后才会成熟。而这些业正如佛陀在《百业经》中所言,既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山河大地,也不会中间无缘无故消亡,必定要成熟于自己的相续。因此,一个人不论造了什么业,百千万劫也不会毁灭,最终一定会自作自受。

这样的道理,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观。每个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点,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更灿烂。然而,如今的世间上,真正相信因果、一心为众生的人,的的确确比较少。或许我这样一说,大家就觉得太悲观,但了解真相的人都明白,在光明辉煌的背后,现在还隐藏着许多黑暗的阴影。那么这些阴影的根源是什么?就是人们不相信因果。

2)承认前世后世存在

若要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就要先承认前世后世存在。那前世后世的存在,有没有确凿可靠的依据呢?当然有。佛教的千经万论都足以证明,人死后必定存在后世,而并非像火灭了、水干了一样,什么都消失了。包括科学家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在。”还有爱因斯坦、罗素

1、鲁迅等人,对佛教的研究虽不是特别究竟、透彻,但最基本的因果真理,他们也是承认的。

现代的科学领域,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其实都只涉及外境的事物。而对内在的心识,乃至前后世存在与否,在科学极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是一个盲点,大多数科学家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我本人而言,虽不是特别广闻博学,但也并非孤陋寡闻,古今中外很多心理学家、量子力学家、物理学家的书籍,自己也翻过不少。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所谓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令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可是对于内心这一领域,除了像荣格等极少数人,因受西方哲学或藏传佛教的影响,才承认人死后有神识存在,而其他大多数科学家,至今对此仍未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

今天,我在中国这一高科技中心,与这么多具丰富学识的智者共同交流,你们中若有人 1 罗素:英国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举出充分理由否认前后世存在,那么,我们佛教徒也不会固执己见,一味地要求大家必须承认佛陀的观点,而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谁的宗教中有真理,我们就拥护谁。

其实佛陀所讲的真理,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印度。当时净饭王子示现出家、苦行,并在菩提伽耶证悟成佛,之后49年宣说佛法,将他甘露般的思想留给了后人,所以佛陀降世的确是真人真事。在藏地,现存的108函经典,全部都是佛陀的智慧流露,对此,我们有不可退转的信心。但光是凭信心,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宗派,要想树立正确无误的观点,就必须用智慧来交流、探讨、辩论。

我们藏传佛教在认识真理方面,历来有个很好的特点,那就是互相辩论。在辩论的时候,你可以用最大的智慧反驳对方,对方也不得不以逻辑推理来建立观点,这是遣除怀疑最有力的殊胜方法之一。今天在这里,大家若有什么问题,也不妨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跟你们探讨,这是一个机会,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3)博爱一切众生的慈悲

现在的社会,极需要佛陀2500多年前的原

第三篇:“如来藏”思想(索达吉堪布)

“如来藏”思想(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如来藏”思想

—— 厦门大学演讲『

2012年 2月24日晚上 』 主持人致辞: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博学术沙龙”,2011-2012第7期(总的第39期),现在开始了!今天,很荣幸地请到了索达吉堪布,为我们作一个关于“如来藏”思想的讲座。下面欢迎堪布演讲——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厦门大学“硕博沙龙”与诸位交流佛学。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对厦门大学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是2002年,我在附近的一所医院治病,同时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就是在那段日子,我常来你们大学。每次来的时候,我都带着四片儿长长的藏文经函,坐在一个美丽的湖边,边思考、边翻译,感觉很惬意。当时我还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学、读书,真是一种享受!

故地重游,时间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刚才一进来,美好的记忆还是浮现了上来。不过,今天我是来交流佛学的——昨天他们提出,让我讲一讲“如来藏”的思想。大家可能知道,对于如来藏思想,现在有一部分学者是以批判的眼光对待,也有一部分学者比较能接受,甚至想学习、修行。如果是第一种,想要批判这一思想,恐怕很困难,这个问题待会儿我会说明;而若想正面了解的话,今晚短短的交流,也不一定能讲得明白。不过,在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会对个别人有所启发,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重新认识。

一、对如来藏的误解、邪说如今,台湾、香港有个别法师认为:如来藏思想是受印度某些宗教影响而出现的,佛教本来讲缘起性空,不承认常有,而如来藏被认为是常有的,所以不符合佛教教理。

对于这一观点,后来有些学者批判过,而我也持着与之不同的看法。

1、佛经论典是怎么说的 其实,经典中所说的如来藏常有,与外道的梵天、神我等常有不同,因为这种常有远离戏论。所谓远离戏论,就是远离有无等四边[1],以及生灭来去等八戏[2]的执著。也就是说,是在远离一切戏论的基础上,才承许这一常有的大光明。它与外道神我的不同之处,佛在《大乘入楞伽经》[3]中,对大慧菩萨宣讲得非常清楚。因此,不承认如来藏思想,那对释迦牟尼佛的第三转法轮,以及密宗一切续部的教义,也等于是否认了。如来藏的存在,其实不仅是第三转法轮,二转法轮也以隐含的方式说明过。比如,佛在《中般若经》里说:“心无有心,心之自性为光明。”心没有自己的体性,心的本体是光明。由此可知,如果不承认如来藏,那么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乃至禅宗等一切宗派所奉行的经论,都将无法立足;而且,如果心的本体真是像虚空一样空无,那证得这么一种“空性”,从一地到十地乃至成佛之时,又是一个什么情形呢?没有庄严的身相,也没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很显然,这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一定要承认如来藏的光明分。当然,这个问题很深,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你们有兴趣的话,最好研究一下相关的经典,比如《如来藏经》。《如来藏经》有四个译本,最早的一个,是西晋时期法炬译的,不过,这个译本和第二个译本都遗失了,现在仅存第三和第四个译本,分别为佛陀跋陀罗(东晋,也译作觉贤359-429)以及不空(唐,705-774)所译。后面这两个译本,不空译得稍微细一点、广一点,佛陀跋陀罗译得比较略,但意义完全相同:都是以九种比喻说明如来藏的存在,也都是先讲长行文,再以偈颂作总结。而且,以前我专门对照过藏文,与汉文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你们想了解“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的道理,或说第三转法轮以及密宗最根本、最核心的教义,一定要阅读《如来藏经》这样的经典,其他的还有《解深密经》、《首楞严经》、《楞伽经》、《大般涅槃经》等。其实这个道理很深,像《大般涅槃经》里讲:如来藏甚深难测,凡夫、声闻、缘觉都无法了知,就算是十地菩萨,也只是像在夜里见色法一样,不能完全明了,只有到佛地才能彻底了知[4]。既然如此,若是我们去研究,是不是也一点不能了知呢?也不是。这就像空性一样,空性虽然很深,但只要你依着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的理证去抉择、研究,就可以了解,甚至为别人宣说。同样的,要了解如来藏,除了《如来藏经》以外,还可以学习一些可靠的论典、注疏,像弥勒菩萨的《宝性论》、无著菩萨的《宝性论释》、龙猛菩萨的《法界赞》,以及藏地宁玛派、觉囊派等前辈大德的珍贵论典等,这样学下来,应该也不是特别难。尤其是《宝性论》[5]一定要看,它的内容多数源于《如来藏经》,是阐释如来藏思想最重要的论典。

2、明心见性是见了什么 此外,很多人常说“明心见性”,但明心见性是见了什么?不承许如来藏的话,见性也就谈不上了。你们可以看看禅宗、密宗或者任何的佛教典籍,里面最深的窍诀,全都要涉及如来藏光明。因此,如来藏光明不是纯粹的理论。你们多数是作学术研究的,但在研究的同时,你观过自己的心吗?这颗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下面我们来观一观—— 当你观心的时候,其实心的本体了不可得,它是空性的,既无颜色,也无形状,甚至了无分别;而与此同时,它又不离开光明。所谓光明,是不是像灯光或者太阳光那样呢?不是。那所谓空性,是不是空荡荡的一片,如虚空一般呢?也不是,否则,一切现象就不存在了。因此,明与空是不二的,这才是心的本体。这个本体,在你的起心动念接续不断的同时,它是毫无迁变的,理论上可以这么理解“明心见性”。当然,要想真正了悟,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修行。那么,这种努力值不值得呢?这是一个生命价值的问题。你们想一想:世间有这么多的学问,可谓包罗万象,但用你有限的生命,能否通达无碍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做不到;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学问不能触及生命的真相,做到了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在我看来,对任何一个生命而言,最重要的学问,是帮助他认识自心的学问;而最重要的认识,就是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否则,你来一趟世间,忙忙碌碌学得再多,也可能是在虚度人生,这不是太可惜了吗!因此,没有财富不要紧,没有地位、名声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通达心的本性。而要通达心的本性,以动物或其他的生命形态,都是很难实现的,唯独人身最好。但遗憾的是,人在物质上有了进步以后,就自以为先进,不肯探究心的真实层面,甚至连“生命是伴随着心的流动而轮回不息”这么一个最普通的认识,能了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人类的智慧就处于这样的层次上,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3、存在的何以说不存在 存在的毕竟是存在,你想驳斥它的话,一定要有足够的依据。否则,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不研究经典、续部,也不阅读高僧大德的论著,只是断章取义地了解一点佛教的观点,就在人前建立自己的“宗派”,那不管是从佛学、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不庄严的。所以,作为智者一定要谨慎。这么甚深的道理,如果你还不能认可,我们也理解,但如果你直接下结论否认它,也许就不太明智了。那些认为如来藏不存在,甚至说第三转法轮不了义的人,多数是觉得这些跟空性相违。但实际上,当你真正理解空性以后就知道,这二者本身并不相违,相违的是我们的认识。所以,在藏地的历史上,觉囊派与格鲁派的大德就他空、自空辩论到最后,除了稍许的不同点之外,究竟密意完全一致;而宁玛派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等大德的教言中也都认为,佛陀第二、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其实本来就是融会贯通的。而这种贯通,就是现空不二;现空不二,也就是一切万法的本体。这个本体在空分上,第二转法轮讲得非常清楚,后经龙猛菩萨、圣天论师、月称论师、寂天论师等印度大德用理证方式深入阐释之后,在后来的学者中得到了广泛认同。而在现分上,也就是如来藏的光明分,除了第三转法轮的讲解以外,密宗的《大幻化网续》(也称《密藏续》)、《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等续部,也有详尽的说明。尤其是,在大手印、大圆满等实修窍诀中,更是以直接的方式为你指点,不用太多文字,一指点,利根者当下就开悟了。当然,这也要信心。没有信心,甚至排斥的话,那不要说修行,理论上都很难建立。

二、以九种比喻说明什么是如来藏

下面,我依据《如来藏经》、《宝性论》,以及前辈上师们的窍诀,简单讲一下众生具足如来藏的九种比喻。

这九种比喻,你信或者不信都没关系,但你要思考:佛陀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具如来藏德相,并且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宣说了,这对你有何启发?比喻要说明的意思,你能信服吗?不信的话,你有什么理由?信的话,那这个如来藏、这个光明的心性,从现在直到成佛之间都是存在的,这一点你又如何受持?„„ 下面,我一边讲,你们也可以一边思维—— 总的来讲,这九种比喻,是分别对应凡夫、声缘阿罗汉、见道菩萨、修道菩萨[1][6]而说的。其中,第一个比喻是萎花中的佛像:在枯萎的花中,有一尊非常庄严的佛像,天人用天眼见到以后,剥开枯萎的花、叶,显出光芒灿然的佛像。喻义对照:佛像被隐藏着,这代表在烦恼中安住的如来藏;包裹佛像的萎败花叶,代表以贪心随眠[7]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天人代表佛陀,当佛陀以佛眼见到众生都有佛性以后,为其说法,去除如枯萎花叶般的八万四千烦恼,显露佛的功德。一般来说,这个比喻对应未入道的凡夫。第二个比喻是蜂群中的蜜:在千百万只蜜蜂集聚的中央,有一块上妙甘美的蜂蜜,智者发现了这块蜜,便巧设方便驱散蜜蜂,取出蜂蜜。喻义对照:被蜜蜂团团包裹的蜜,代表如来藏;外面的群蜂,表示以嗔心随眠为主的各种烦恼;智者代表佛陀,佛陀见众生都有如蜜般的如来藏,就为众生驱开如群蜂一般的种种烦恼分别,现前证悟。可见,现在我们不能见性,是因为有太多的障碍遮着,但我们都有佛性,这是决定的。所以,从真实意义上说,众生是佛。有人问:“如果众生是佛,那为什么还要受苦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佛教所谓的“众生是佛”,并不是说现相上是佛,是说实相是佛;而在现相上,众生是众生,佛是佛。要进一步理解这个道理,就要涉及佛性的两种清净: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当说自性清净时,所有众生的本质都是清净的,都是佛,虽然暂时被烦恼、所知二障遮蔽着,还不是真正的佛,但本体上就是佛;虽然本体上是佛,但在离开障垢之前,还是众生,只有离垢了才能成佛,这就是离垢清净。比如冰和水,从本性上讲,水的本性是水,冰的本性也是水;但在显现上,冰就是冰、水就是水,你不能说冰是水,只有它融化以后,才是水。这个比喻,对应已入道的凡夫。第三个比喻是糠秕中的果实:被糠秕包着的青稞、小麦等果实,是不能食用的,想要食用的人,一定要用方法剥掉糠秕,才能享用果实。喻义对照:被糠秕包裹的果实,代表如来藏光明;糠秕代表痴心随眠为主的一切烦恼;而去除糠秕的过程,就好比佛陀转法轮,让我们懂得真理,从而突破种种障碍,现前真实的如来藏。这个比喻,对应资粮道的凡夫。第四个比喻是不净粪中的纯金:有人走远路,不小心把金子丢在一个肮脏的粪坑中,天人以天眼发现了这个金子,便告诉大家,让他们把金子挖出来享用。喻义对照:粪坑中的金子,代表如来藏;而这个不净粪坑,则表示我们非常强烈的贪嗔痴等烦恼;虽然如来藏像纯金沉在坑底一样,本来就存在着,但只有通过了解这一真理,然后去除烦恼粪秽,才能展现它的本来面目。这个比喻,对应加行道的凡夫。第五个比喻是地下宝藏喻:在一个贫穷人的屋舍下,埋着非常丰富的珍宝藏,但宝藏不能说话,而人也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宝藏。只有当宝藏被勘探出来以后,那个人才知道,即使是以前自己最贫苦的时候,宝藏也一直都在自己的家里。喻义对照:地下的宝藏代表如来藏;贫穷人的家,代表声缘阿罗汉的无明习气;虽然我们本自具足佛的相好、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就像自家地底下的宝藏一样,但我们并不知晓,只有在通达无我智慧以后,才能将这一切开发出来。这个比喻,对应声缘阿罗汉。第六个比喻是果中的种芽喻:在灰色的种芽里,有生长大树的能力,当你把它埋进地里以后,借助于灌溉以及阳光等因缘,它会破壳而出,生芽、扎根、成长为参天大树。喻义对照:种芽代表众生的佛性,其中蓄积着无穷的精华和力量;而它的壳,则代表见道所断的烦恼;当因缘成熟时,如种芽一般的佛性,便能借助于福慧两种资粮,破除烦恼、展现本来面目,并最终成就佛果。这个比喻对应见道菩萨。见道者的比喻有两个,这是第一个。第七个比喻是破衣中的宝佛像喻:被臭秽破衣包裹的珍宝佛像,虽然放在路的中央,但无人知晓。在天人的指导下,大家知道以后,撕去破衣,取出宝佛像。喻义对照:宝佛像代表佛性;破衣代表见所断烦恼;就像天人为人指示佛像一样,佛陀为众生宣说妙法,解脱其相续中的珍宝佛性。这个比喻,也是对应见道菩萨。第八个比喻是贫贱丑女怀中的转轮王喻:一个非常贫贱丑陋的女人,无依无靠地住在一个破屋里,因为偶然与人相交,怀上了转轮王。转轮王,相当于现在一般的国王,他以正法教导世人。贫女腹中虽然怀着国王,但她自己并不知道,只有生下了他以后才知道。喻义对照:腹中的国王代表如来藏;贫女无怙而住,代表修道所断的烦恼;众生虽然深陷痛苦,无有依怙,但在每一个众生的相续中都有佛性,依靠这个佛性,将来都可以成佛。这个比喻,对应一地到七地的修道菩萨。第九个比喻是泥模中的金像喻:古代都用泥模铸造佛像,先在泥模中刻好佛像的纹路,再把金子熔化倒入,之后取出时,就呈现一尊完美的佛像。喻义对照:金像代表佛性本自无垢清净;泥模代表烦恼客尘;佛陀善巧说法引导众生修行,就像剥去泥模一样,破除他们的一切障垢,让众生成就佛道。这个比喻,对应清净三地(八地到十地)的修道菩萨。

三、了解如来藏有何必要

以上的这种讲解方式,也许稍微有点专业,不过,很多名相都是固定的,不用的话,可能也没办法阐述。而对这些道理,想细致了解的人,可以学习《如来藏经》、《解深密经》、《宝性论》等经论,这样学下来以后,对如来藏一定会形成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它可以让你系统了解佛的思想。你们也知道,佛在初转法轮时,对如来藏几乎只字未提;二转法轮主要讲万法皆空的道理,但同时也提到了如来藏,只不过,是以不明显、不广说的方式略有提及;而只有到了三转法轮,才明确地提出这一思想。按显宗的讲法,一般是说在广严城等地方传讲;但如果说到密宗,那么在米积塔讲《时轮金刚》时,还有更加细致的阐述。所以,如来藏是佛的真实思想,也是最了义的思想,不能因为最初佛陀没有宣说,或者只是少分宣说,就认为佛的话自相矛盾。只要你全面了解佛教以后,就会知道,其实这种矛盾是不可能的。这个“不可能”,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才这么说,就是世间的学者、智者,他们在公正、深入地研究之后,也都会意识到:其实佛的思想,绝对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说矛盾就矛盾了,没有这么简单。而进一步来说,当你了解到如来藏确实存在以后,就绝对不会诽谤了。这种诽谤不像其他的,佛经里讲了,诽谤佛法的过失是相当大的。一听说有人诽谤如来藏,我的心里就很痛。你不了解没关系,你不承认也没关系,但你何必要诽谤呢?何必造这种业呢?再说,你不深入经藏,就想当然地批判如来藏思想,又怎么说得过去呢?就算你要批判,也至少得精通佛陀八万四千法门中的相当一部分才行,否则,只是凭空说“不存在”,恐怕没什么分量。因此,希望大家以后对如来藏有个正面的了解,不要听一两节课、看一两本书、随意翻阅一两个资料,就随便下结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一定要正面了解。如果有了正面了解,甚至能潜心学习和研究,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四、学修如来藏的功德

一说“功德”,也许有些人不太认同,认为这是佛教的概念,但是我想,闽南这边应该不会。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们这里,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既有的习俗里:就算是不信佛,也都信观音。

这就不像其他城市了,其他的有些城市,你们可能也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信仰。但你们信观音,而且从小就信,有了这样的观念基础,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否认功德的。既然相信功德,而如来藏的功德又这么大,为什么不接受呢? 昨天他们一提“如来藏”,我就很欢喜,觉得交流这样的题目,太有意义了。也许我讲不出什么特别深的道理,但这个思想本身,你们看看《如来藏经》的后面,佛陀说,凡是学习、研究的人,有无量功德,如云:“于此如来藏经典法要,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得福无量„„”[8] 所以,以前我看到这些功德的时候,就想:“《如来藏经》这么好,我这一生能不能学一遍呢?能不能讲一遍呢?” 当然,最重要的功德,还是在于开显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而要明心见性,常常观心很重要。所谓“参禅不在腿,念佛不在嘴”,你要参禅,双盘、单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的本性;你要念佛,口里念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要念。所以,心调不好,行为上再怎么做,也不一定是那么回事。大家都知道马祖道一的公案:刚开始,马祖大师很爱坐禅,白天晚上常常打坐。怀让禅师见他是个法器,而且度化的因缘也到了,就去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 道一说:“图作佛。” 怀让禅师找了一块砖,在他前面的石头上磨,“嗞嗞嗞——”。道一见了就问:“师父这是做什么?” “磨它做个镜子。” “砖怎么会磨成镜子呢?” “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那如何才是呢?” 怀让说:“譬如有人驾车,车不走了,你要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听了说不出话来。之后,禅师又为他开示:“如果执著坐相,则并未了达实相„„”随后,马祖当下大悟。那么,他开悟依靠的是什么呢?就是观心,而不是行为。诚如《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因此,希望大家都能了悟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了悟以后,也就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园。[1] 四边:有、无、有无二俱、有无二非。[2] 八戏:指八种戏论分别,即生、灭、常、断、一、异、来、去。[3] 《大乘入楞伽经》(卷2)云:“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盘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着于我。大慧。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尔。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以种种智慧方便善巧。或说如来藏。或说为无我。种种名字各各差别。大慧。我说如来藏。为摄着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4] 《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复次善男子。譬如仰观虚空鹅雁。为是虚空为是鹅雁。谛观不已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况复声闻缘觉之人能得知见。善男子。譬如醉人欲涉远路蒙聋见道。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于夜闇中见画菩萨像。即作是念。是菩萨像自在天像大梵天像成染衣耶。是人久观虽复意谓是菩萨像亦不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分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难得知见。唯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善男子。智者应作如是分别知如来性。” [5] 《宝性论》:《究竟一乘宝性论》之略称,在藏传佛教中,一般认为是弥勒菩萨所造。[6] 凡夫有四种:未入道者、已入道者、资粮道者、加行道者;声缘阿罗汉一种;见道者二种;修道者二种。这九种比喻,就是要说明被这九种有情相续中的垢染所遮障的如来藏性。[7] 随眠:烦恼的异名,俱舍颂疏十九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名随眠。” [8]《如来藏经》云:“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若在家出家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如来藏经典法要。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得福无量。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余菩萨。为于积集如来智故。精勤供养一切如来。于一一世界。成就如是色三摩地。由此色三摩地威力。过恒河沙诸佛世界。过恒沙数俱胝那庾多现在诸佛。于一一佛所供养承事。并及菩萨声闻僧众。如是乃至过五十恒河沙诸佛世尊。当于和畅安乐之时。各送百千珍妙楼阁。一一量高十踰缮那。纵广正等一踰缮那。如是一切以宝成天妙香器。散种种花成办种种受用之具。日日如是乃至千劫。金刚慧若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发菩提心于此如来藏经。取其一喻。或在于身或在经卷。金刚慧以此福业与前福业。如来安立百分迦罗分千分百千分俱胝分。俱胝百分。俱胝千分俱胝百千分。俱胝那庾多百千分。不及于此迦罗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四篇:索达吉堪布南京大学博士论坛问答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索达吉堪布南京大学博士论坛问答

(一)问:我是辽宁北方一所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今天想问您一个问题:在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怎样才能保持一种祥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答: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多元文化互相冲突,若想获得一种祥和平静的心态,我始终认为学习佛教最好。

因为佛教提倡放弃自我、帮助他人,以这样的精神与人相处、面对生活,必定是和谐的、快乐的。对此许多学者也很赞同,说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二)问:我是南京大学商学院2010级的博士,学的是会计系。请问,在汶川地震的时候,王菲曾唱过一首歌叫《心经》,这首歌的要义是什么?唱出来的话,对众生有怎样的利益?

答:王菲唱的《心经》我也听过,并建议大家大力推广。《心经》主要讲了眼耳鼻舌色身、色声香味触等一切皆空。我们这个社会有非常多的痛苦、挣扎,万法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形象,但这些追究到本源,其实完全是空性。所以,《心经》的主要精神,就是让我们对万法断除执著,这是一种至高无上、不可思议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法轮中,就讲了这种般若空性,而般若空性法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即是《心经》,这种智慧就像人的心脏一样。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平时若能念《心经》、唱《心经》的歌,内心的各种分别念就会减少。我认识一位老师,她说自己心里特别烦时,念一遍《心经》,心就能安静下来,然后再坐一会儿,原来的痛苦便全部消失了。

问:您刚才给日本灾难回向的时候,用到了“嗡玛呢叭美吽”。有些大师说“嗡玛呢叭美吽”代表一种无上的智慧,到底这几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答:“嗡玛呢叭美吽”的功德特别大,这在有关论典中都有描述。如果给死去的亡人念“嗡玛呢叭美吽”,原来他即使要遭受痛苦,通过这种声音的无上力量,马上也能获得快乐。尤其是现在灾难频频发生,我们若能祈祷观世音菩萨,念他的咒语,以这种力量就能最大程度地化解灾难。这方面有许许多多的教理可以说明。

总而言之,它不仅是一种无上的智慧,还是非常强大的无形力量。

(三)问:我是中文系的博士,不信仰佛教也不信仰基督,属于那种没有信仰的人。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是大多数。但拿佛教和基督的弘扬来说,我是来自乡下的,如今在乡村里,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堂,很多人特别是乡下妇女,每到周末的时候,就很早很早去虔诚地做礼拜。那么,您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让广大的没有信仰的人相信佛祖呢?

答:这位无信仰的博士,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不管到哪里去,都希望交流的对境不仅仅是佛教徒,因为人们的思想、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

现在不信仰宗教的人确实非常多,尤其像中国、前苏联,信奉无神论的比比皆是;而在美国,95%的人都信仰基督,美国总统去清华演讲时也是这样说的,这跟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有关。在中国的清朝以前,像唐、宋、元、明等朝代,相当多的人都信仰佛教,但由于众生的共业、历史的变迁,现今信佛的人越来越少了。

其实你也说得对,如今基督教的弘扬非常广,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中,甚至许多高等大学里,都有他们很多专职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来招信众,甚至也有强迫性的——刚才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非要强迫她入教,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佛教并不强迫一个人必须信佛,一切都是随缘的,让大家信佛也是希望你懂得人有前世后世,除了物质的执著以外,还应该追求精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神上的快乐。鉴于此,我们在机缘成熟时,会给世间人、尤其是无信仰的人,传达一些佛教的教理。

作为佛教徒,我们在弘法的过程中,若想像基督教一样把佛陀的思想弘扬于世间,应该需要组织性、年轻化、统一的管理、不同的途径,否则,恐怕很难让更多人接受。尤其在一些大学,建立佛教研究机构、禅学社很有必要。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有佛教的研究中心,包括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也设有禅学社,里面有些学生对佛法不仅有一种信心,而且有相当高深的见解。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弘扬佛法,是将来非常有必要的一件大事,望大家务必记住!

然后,对于无信仰的世间人,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学佛并行持善法。但若实在没有这种缘分,那也没必要勉强。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居住的城市中不信佛的人就占大多数,这也是众生的业力所致。因此,让别人学佛不能强迫,弘扬佛教是有因缘时抓住机遇,应机施教。

(四)问:我是商学院的博士,对佛学也不了解。请问,从佛学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提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我们如何更快乐地实现个体目标?

答:讲起目标的话,佛陀在《阿含经》、《毗奈耶经》中都提到过。个体目标分为暂时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最长远的目标并不是这一生一世,而是无数世以后所获得的果位,这个好多人想都不敢想。而集体目标,则是僧众的利益、居士们共同行持善法等等。所以,在佛教当中,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早有提及。

那一个人如何更快乐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呢?首先要懂得“随缘”。禅宗中常会提到这个词,也就是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就没有遗憾了,即使途中的道路太曲折,一直跨不过去,也没有必要非常痛苦,而要学会随遇而安。有了这种心态,自己就会特别快乐。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此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明确的规划。如果漫无目的,一步步没有具体安排,则不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总之,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你遇到什么违缘,都不要特别去执著它。如果越执著,事情的成功率就越低;看得越淡,成功反而会不期而至。

(五)问:佛教中讲因果报应,我们起一个善念会有善报,起一个恶念会有恶报。那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到底是一种信仰,还是一个真理?如果是一个真理,能不能用逻辑或实验的方式证明它?

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真理。这句话不但在佛经中随处可见,包括中国的陈毅元帅,也曾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如果你想用实验来证明它,应该也可以。比如你今生做一个善人,这对你只有帮助,不会有危害;来世虽然现在看不到,但当你感受果报时,定会丝毫不爽。想验证因果报应的话,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了。而用逻辑证明的话,首先要建立佛陀是量士夫,然后确信他说的话真实不虚。如佛陀在《百业经》中讲过:“众生所造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会时,彼果定成熟。”因此,你所造的善恶之业,最终会感召快乐和痛苦,这就像你播下妙药的种子,定会产生妙药的果;播下毒药的种子,产生的也是毒药的果。

(六)问:我是南大中文系2010级的博士,之前学的是国学专业。我有很多同学是学藏传佛教的,去年暑假,我还跟他们去了塔尔寺、夏琼寺、拉卜楞寺,看到很多藏传佛教的大师。我想问一下:现在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交流是怎样一个状况?是互相学习,还是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争论?

答:现在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之间,可以说是彼此学习、彼此了解。在汉传佛教中,有许多值得藏传佛教学习的地方。比如自梁武帝以来,汉地出家人就一直吃素,这对保护众生的生命直接有利;还有,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汉传佛教的禅宗有很多绝妙的教言、公案,净土宗也有专心致志念佛的精神;此外,我还经常跟汉地的高僧大德接触,学习他们弘扬佛法的精神等等。

而汉传佛教的很多大德,也经常到藏地,系统学习藏传佛教的因明辩论、中观修法,乃至密法的仪轨和窍诀等。如今就有不少汉地的出家人、在家人,历经千辛万苦去往藏地,在许多具传统修行经验的寺院中求学、禅修,而且历史上也很多这方面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觉得汉藏之间这样交流非常好,至今没有发现互相排斥、互相冲突、互相侮辱的现象。就算极个别人之间有一些思想争执,但从大的趋势来看,应该不会有这种担忧。

问:您日常是怎么修行的?能不能介绍一下。

答:我本人对修行十分有信心。以前刚出家时,不管是背书、辩论,还是自己讲课,在十来年中还是很精进,心中除了学习佛法以外,什么都没有,修行上也一直保持夜不倒单。

但后来修行就比较放松了,主要是因为要管理汉地来的很多修行人,需要给他们翻译。没有翻译的话,他们听不懂藏语;而要翻译的话,对自己精进禅修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问:您在修行的时候,会不会有过怀疑或者动摇?您是如何克服的?您有没有开悟的体验?

答:我自己确实是个凡夫人,但对释迦牟尼佛有虔诚的信心,对生死轮回有不可退转的定解。如果别人说前世后世不存在,我绝对不相信,并且有千百个理由可以破斥他;如果别人说佛教不好,那怎么说是他的自由,但我不会有丝毫动摇,因为我从骨髓里对佛的诚挚信,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变的。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任,而是通过二十多年闻思修佛法,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最后变成了一种“固体”。在我的血液里,这样的信心“固体”不可能轻易融化。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不过,作为一个凡夫人,我看到很多好吃的东西,肚子饿了的话,心还是会动摇。这时候也觉得很惭愧,口口声声给别人讲空性,自己却做不到言行一致。

所以,说证悟的话,我不算什么证悟,更没有开悟,只不过对佛教有一颗坚定的信心而已。

(七)问:我是文学院的。大师,我觉得您非常有智慧,您平时喜欢读诗歌吗?国外的诗歌也读吗?

答:我的诗歌写得不太好,但是喜欢读。尤其是国外的一些,譬如泰戈尔的诗、莎士比亚的诗,我还是觉得蛮好。

(八)问:我是文学院的,想问一下您的休息时间。因为看您好像五点半就起来了,晚上也挺迟才睡。按照中医的说法,休息时间要有一定规律,但有些高僧大德甚至不睡觉。我很随喜,但根本做不到。请问,我们到底要不要遵循中医的规律?

答:以前我在学院里,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各方面作息都很有规律,但后来事情比较多了,有时候白天一直在忙,到晚上功课还没念完,拖的时间就比较长,有时候也睡得晚一点。

但我可能身体跟别人不一样吧,从小就睡眠比较少。在读师范学校的时候,全校都很羡慕我,因为我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一个。他们全部都睡了,我还在看书;他们还没有醒来时,我已经在锻炼身体、看书了,以至于同寝室的人常怀疑我到底睡了没有。所以,我的身体对睡眠不是特别贪执,以前睡四个小时就可以,现在随着年龄增长,尽量让自己睡五六个小时。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好是按照中医的要求,尤其是《黄帝内经》里讲的那样,晚上11点到3点之间保证睡眠,这主要是身体造血、排毒的时间。而我们佛教中,《毗奈耶经》也讲了修行人应在前夜、后夜行持善法,中夜的时候入眠。我觉得这样很好。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只不过有些人的习惯,可能略有不同。像巴尔扎克,他每天只睡4小时,即晚上8点到12点,12点钟起来喝点咖啡,利用夜深人静的机会奋力写作,以至于他一生中写出了九十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对他来说,晚上是最快乐的工作时间,所以这也要因人而异。问:对我们来说,在没有成佛之前,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同等重要,所以世间法也要学好,出世间法也要学好。但暇满人身这么难得,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到底该把精力投入哪个方面呢?

答:作为在家人,在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平衡好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关系。不能刚开始学佛特别精进,把世间法统统放弃;到了最后,生活遇到了各种挫折,又把世间法重新捡起来,把佛法全部放弃,这样的行为有点极端。佛陀在《优婆塞戒经》等经典中也讲了,在家人应该过正常的在家生活,但尽量将散乱的因素排除,挤出一些时间来修行。

其实,在家人学佛并不是没有时间,只不过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胡花在散乱、睡眠、闲聊上了。假如你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至少每个礼拜抽出一天半天,如此坚持学佛很有必要。

我在学院的时候,散乱的事尽管比较多,但每天下午都会把手机等全部关掉,尽量空出三四个小时,静下心来看看书,强制性给自己一些修行时间。你们作为在家人,这样做恐怕不现实,但早上起得早一点,晚上睡得晚一点,或者一个礼拜空出半天、一两个小时来修行,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么修行也不会耽误,自己该做的事也可以成办。

(九)问:我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放假回家时,妈妈给我杀鸡杀鱼。她虽然在杀生,但我知道她发心是好的,这样她也会造很大的恶业吗?

答:虽然一般来讲“心善地道善,心恶地道恶”,只要你发心好,造的业就会是善的。但像杀生这样的行为,直接威胁到众生的生命,那么这个时候,戒律中说心态不重要,物质重要。物质是什么呢?就是你真正断除了众生的生命。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所以,就算她对你的心很好,但由于断了其它众生的命,此举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肯定会有极大的危害。就如同你好心好意往别人的肚子捅一刀,别人死了的话,那么法律肯定会惩罚你的。

(十)问:我是文学院2010级的博士,今天听了您的演讲很有收获。您主要讲了转世轮回、前世今生的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没有接近过自己的前世?如果有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

答:我知不知道自己的前世呢?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之前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藏传佛教中有位一千多年前的修行人,他的名字我暂时不说,每次我在史书中一看到他的事迹,说他在什么山洞里,当时是怎么死的,我就一直流泪,已经好多次了。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是不是以前曾当过他身边的一只虫,或是什么?除此之外,就像刚才讲的一样,我也不知道什么前世。

但通过多年的学习经历,我深信前世肯定存在,而且我前世应该是修学佛法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一看到佛经、佛像、出家人,就非常非常的欢喜,对杀虫、造恶业等却深恶痛绝。我当时住在非常偏僻的牧区,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维持生活,家人和邻居都要杀些小羊、小牛。这时候如果被我发现了,我会死命护住被杀的动物,恳求他们不要杀。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基因”,估计前世可能是个出家人,或者行持佛法的人,这方面的习气比较重一点。

问:我们身为普通人,有没有办法接近自己的前世?比如用催眠等等。

答:现在西方流行很多催眠术,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些假的成分。以前中国就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但有些内容也存在不实之处。我们佛教中也有一些禅修,类似于西方的催眠术。比如乔美仁波切在修行记录中,就记载过一种方法,说是能让人进入一种睡眠状态,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在这种潜意识的状态中,可以回忆起自己的前世。这种现象虽然比较多,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回忆自己的前世。

问:既然有转世轮回,那我们灵魂最深处的本我,是不是延绵不绝的?我前世的性格会不会有一个继承?

答:在转世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灵魂是不断延续的,前世的性格也会有一个继承。这方面,佛经中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依据。现在有些人行持善法、开发智慧非常非常容易,而有些人,尤其是前世做过牛马的,思维分析就特别愚钝。这些差异的根源,生理学中认为是“基因”,而在佛教中,则归于阿赖耶上的善恶习气。当然,这些习气也是可以不断升华的,通过一世二世乃至无数世的努力,最终能净化一切恶习,获得佛菩萨的果位。我们每个众生都有这样的提升机缘。

(十一)问:我是南大天文系的。我知道佛学很注重逻辑性,但它更强调一种非逻辑、最高层次的证悟。我想问一下,这种非逻辑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答:我们佛教确实讲逻辑,而且这种逻辑极其严密。佛教的逻辑有两种,一是推理,一是教理。推理的话,主要是因明中的三相推理,这相当于西方哲学通过大前提、小前提来推出结论。

教理的话,是首先成立释迦牟尼佛是实语者,而且他的教言2500多年来任何科学家也没推翻过,由于很多甚深奥秘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揭示的,故肯定真实不虚。依靠这种方法,对比较隐藏的未知现象,我们完全可以证明。

你觉得佛教有一些非逻辑,其实不一定是非逻辑,用逻辑也能成立。要么用现量的证据,要么用比量的推理,以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成立。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问:我还想问一下,关于这个世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大地震中,如果我是那里的人,当天突然起一念想去海边玩,结果就被卷到海里了;但也可能我没产生这个想法,而是留在家中,因此躲过了一劫。那么,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吗

答:一个人在日本地震中被海水卷走,表面上看是偶然的现象,但实际上存在一种必然的规律。

就像你如果杀了人,恶因已经造下了,之后偶然在饭馆里吃饭,或者你不去饭馆,而是去了海边,或呆在家里,这时就有警察来抓你。表面上看,警察在某某地方抓到你,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其实不管你在哪里,因为已经犯了法,警察肯定会出现在你面前。那么同样,众生一旦造了恶业,就势必要招致恶果。虽然你跟海浪没有结过恶缘,但今天被海浪卷走了,究其根源,则跟自己前世或今生造的恶业有密切关系。

所以,从对境的角度来讲,也许是有偶然性;但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十二)问:我是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去年有机缘去学院听过您讲课,如今在学习《入菩萨行论》。在此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上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我想请教上师,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 答:你说我一言一行都在利益众生,其实也没有。刚才我喝水就是为了自己,不是利益众生,呵呵!

我们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多多少少产生一点一滴的利他心,这个很重要。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尔虞我诈,好多人所作所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故很需要大家发出一种利他的光。若能如此,不管你是公务员、老师、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贡献都远远超过物质价值。现在很多城市里的人,只希求一些金钱财物,其实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拥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善心,而且这个心持续不退的话,利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益才是最大的,即使你今生没有因缘帮助别人,它的价值也会永远散发光芒。

问:您刚才讲现在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那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看那么多书,翻译那么多论典,还要讲经说法、弘扬佛法?

答:我也没有故意去减少睡眠,只不过这个身体本来就不太贪睡。平时我很喜欢看书,如果看到一些特别好的论典,汉地又没有的话,就很想让更多人懂得这个道理,这样他们可能会得到一点点利益,于是就会着手翻译。有些是平时给大家讲课后整理出来的讲记,收录在《智悲宝库》里,这也不算是我的翻译。

至于其他的,跟往昔大德或现在做慈善的人比起来,简直不到沧海一滴,也没什么可提的。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因缘,我自己也很难固定,反正慢慢来吧!

(十三)问:我是文学院的博士。想问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答: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是从个人角度来观察,符合自己心态的叫对,不符合心态的叫错。

若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那么符合真理、不可推翻、经得起论证的叫对,犹如火的本体是热性,水的本体是湿性;而相反的,就叫错。问:您说会在空余时间读泰戈尔、莎士比亚的诗,那您会读仓央嘉措的诗吗?您对他的诗怎么看待?

答:我很喜欢仓央嘉措的诗,在读的过程中有两种感受:第一种,仓央嘉措是非常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人们特别执著的感情为切入点,逐渐将我们引入看破、放下、自在的境界。还有一种,从仓央嘉措的密传或传记来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仍洒脱地面对现实。当饱受各种挫折时,不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但没有怨天尤人,被痛苦打败,反而还能写出那样的诗歌,描写心里最微妙的境界,如此高尚的情操非常值得赞叹。

仓央嘉措的情歌,实际上有外、内、密三层意思。世间人大多只懂外层的意思,觉得这适合在家男女的心意,却不知它里面还有更深的修行教言。

(十四)问:我是河海大学通信系的一位老师,今天特意到这里来听您开示。我有个困惑很久的问题:现在国家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包括我自己也感觉到,好像人们内心却越来越痛苦,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不仅仅是一两个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个全球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包括2010年美国幸福指数的统计显示,跟十年前比起来,现在美国人的痛苦指数增加了两倍。所以,当人们把金钱或物质视为成功的象征时,道德观念定会越来越下滑,自己的欲望日益炽盛,内心也会越来越痛苦。

所以,我很喜欢藏地的生活,虽然有些地方比较偏僻,物质生活水平也非常低,但人们内心却自由自在、特别悠闲。而刚才在演讲开头我也说了,这里的建筑虽然越来越高,跟十年前相比,有截然不同的发展和变化,但人们内心的道德不知有没有提升?这也是在间接暗示,跟十年前比起来,有些人现在可能很痛苦。

人们之所以如此痛苦,关键是因为缺乏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有了这两者的话,在物质发展的同时,大家就有种满足感、知足心,到了一定的时候,会适可而止、随缘而转,而不会一直去拼命贪求。所以,若想消除当前人们的内心困惑,我个人觉得,儒教做人的道德和佛教提升智慧的信仰,都是不可缺少的!

(十五)问:我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请问,佛法有一个“空性”的概念,但现代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中,空性观怎么很好地培养起来呢?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答:其实不管是哪一个时代,佛教的空性观都不受影响。如果你真想培养佛教的空性观,我建议最好学习一下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圣天论师的《四百论》。这三部论典学了之后,你对万法皆空会有一定的认识,在这种见解的前提下,面对现实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我经常在想,现在人们忙忙碌碌,如果对佛教的空性观能有所认识,那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也不会如此痛苦挣扎。所以,很希望大家在面对生活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加持非常大的空性教理。

(十六)问:我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通常是以包容别人而收场的,但对方往往不理解,反而认为我很傻,这样我就很郁闷。怎样才能在我包容别人与我不郁闷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

答:这种现象在当今比较常见。包括有些人学儒教思想,懂礼貌的话,有些老师和学生就常欺负他。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对善良都带有蔑视态度,所以,极个别人行持善法、包容他人,不一定会受到认可。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善良、包容。

藏地曾有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叫麦彭仁波切,他就说过:“纵然整个大地遍满恶人行持恶法,我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的行为,要如淤泥中的莲花一样清净。”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别人认为你很傻、很蠢,你也会觉得问心无愧。只有这样,不管你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将来才有一点希望。

(十七)问:我是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佛陀当年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宣说佛法,可我们一般人没法单独见到上师,跟随在上师身边学习,只能听上师给很多众生宣说佛法,那怎样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修法呢?

觉悟生命,破除烦恼,快乐成长

生命·觉醒·快乐QQ群44898574 答:最主要的是看你对哪个法有信心、有兴趣。如果你对《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或者禅宗有极大信心,则说明你跟此法有殊胜的缘分,可以选择这样的法门来学习。

问:有时候上师讲的教言,我自己去做时,感觉力不从心,那该如何对待呢?

答:在学佛的过程中,常会有人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我们提前要有思想准备,明白学佛修法的道路非常艰难。

同时,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一个人的修行要想圆满,其实也需要一定的福报。没有福报的人,不论是弘法利生,还是自己修行圆满,都会障碍重重,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所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祈祷诸佛菩萨加持。

还有,必须要有坚定的誓言,无论遇到什么违缘和挫折,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有了这样强大的心力,违缘魔众才无法摧毁你,也不会有可乘之机。所以,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每个人应当发广大的誓愿,以一种坚定不移的心来摄持,这一点极为重要!

第五篇:索达吉堪布:六类菩提心,你是哪一种?

索达吉堪布:六类菩提心,你是哪一种?

分类龙猛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一类空性大悲藏,二资胜义世俗二,三类戒定慧三学,资粮加行信解行,不净七地胜意乐,三清净地异熟心,大悲断除一切障,即是佛地发心四,观待五道五发心,对应六度分六类。所谓的菩提心,有从一到六种分类,每种又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这是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都承许的。第一类即空性大悲藏;第二类,是二资粮发心,观待二资粮而分为世俗福德之发心与胜义智慧之发心;第三类是观待戒定慧三学而分三类,或者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而分三类;第四类,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发心为胜解行发心,不净七地为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为异熟发心,具无缘大悲、断除二障及其习气,即是佛地发心;第五类,观待五道有五种发心;第六类,对应六度而分为六类。以上每一种发心,都分胜义和世俗两种。关于菩提心的分类,共称有龙猛菩萨与圣者无著两大派。他们每一派均有一到六种分类,观待分基以愿行菩提心而分各有两类。

一类:以证悟空性的智慧对未证悟者生起纯净悲心的方便智慧双运藏菩提心。

其实,每一个分类都是这样,你见到可怜的众生:这些众生多可怜啊!我一定要救度他们!所谓的救度,并不是暂时给他一点饮食受用,而是愿他获得佛果,以这种发心来饶益他。因此,大家对发心的界限一定要清楚。暂时解决一点困难,见到有人在路上绊倒的时候去扶起他,这是发菩提心的一种表现,但不能代表真正的菩提心。唯有依靠佛法让他早日脱离轮回、获得佛果,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很多老法师说:菩提心就是利他,只要对别人有一点饶益,就是菩提心。实际上,比如放生,暂时解除了它遭杀的痛苦,这是一种饶益,但仅仅将它丢在河里面,任何众生的身体都是不能久住的,过一段时间必定也会死,没有很大利益。放生的时候,在众生的耳边念一些佛号,这样对它暂时和究竟都会有饶益。所以,对这些老母有情,在对他们作饶益的时候,应该多念佛号。不然暂时看来:这个人很可怜啊!应该解除他的痛苦!对他未来获得佛果这方面一点不考虑,不包括在菩提心当中。

二类:观待福慧二资粮的学处而分为粗大名相所生世俗发心与细微法尔所得之胜义发心,《涅槃经》云:“世俗胜义分,二种菩提心。”

三类:依照能清净的戒学、能安住的定学与能解脱的慧学即三学,或者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而分三类。一般菩萨所有的戒,都可以包括在这三种戒当中。四类:资粮道加行道以对离边空性生起胜解而行的方式缘他利,为胜解行发心;从一地到七地的不清净地已经证悟自他等性,因而是殊胜意乐发心;八、九、十三清净地无勤获得无分别智慧,自然成办他利,故为异熟发心;具有无缘大悲、远离二障及一切习气,即是佛地之发心。

五类:新入道初业者的发心即资粮道初发心;加行道圆修之发心;见道现见法性义之发心;修道解脱一切俱生障碍之发心;无学道如实现前无为法智慧,最终任运自成饶益有情,它不是一切住地菩萨真如的行境,因而是不可思议之发心。《般若二万颂》中云:“初业之发心,圆修之发心,见法之发心,解脱之发心,不可思发心。”

六类:观待六度的反体而有六种发心。按理来说,智慧波罗蜜多是六度中最为究竟的,到了智慧度才称为真正的胜义谛,但实际上,布施、持戒、安忍等五度也分胜义谛和世俗谛两种。下面讲《现观庄严论》中所说的二十二种发心。地金月火等廿二,以地界分十地间。此外,若以对应比喻、助伴、同法三种方式而分,则有如地、金、月、火等二十二发心。《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下面一一按照次第对应,一、如地之发心:与希求菩提的欲乐心之助伴相应的心,成为产生一切善法之根本故,如同大地。这是小资粮道的发心。如同大地是一切万物的根本一样,小资粮道时的发心比较坚固,成为一切功德之根本。

二、如金之发心:乃至菩提果之间意乐无有改变,这是中资粮道的发心,如金子。

三、如月之发心:意乐更加殊胜,善法与日俱增,即为大资粮道的发心,如明月。

四、如火之发心:真实行持六度,从而焚烧世间有漏法的障碍干薪,获得加行道圣位时,其发心如烈火。

五、如藏之发心:满足一切众生愿望无穷无尽,所以布施如宝藏,这是第一地的发心。

六、如宝源之发心:能生功德宝,故戒律如宝源,这是第二地的发心。

七、如大海之发心:心不被不幸所扰,安忍如大海,即第三地的发心。

八、如金刚之发心:不因魔缘退转,精进如金刚,这是第四地。现在很多人说:我不够精进,特别懈怠。实际真正的精进只有在第四地才会圆满,有时候懈怠一点、多睡一点也是可以的……有些人常年累月一直睡着也不觉得惭愧,背诵的人稍微休息一下也没什么。

九、如山之发心:不为有相所动摇,故禅定如高山,即为第五地的发心。

十、如药之发心:息灭二障之疾,故智慧如妙药,即第六地智慧波罗蜜多全部圆满的发心。

十一、如友之发心:不毁善根,成办他利,具有善巧,故方便如友,这是第七地的发心。

十二、似如意宝之发心:满自他愿,愿似如意宝,这是第八地的发心。

十三、如日之发心:能成熟所化相续的善妙庄稼,第九地力度圆满,故如日轮。

十四、如歌之发心:开示所化众生希求之法,故智慧如歌声,这是第十地。下面的五种发心是从三清净地来说的。

十五、如王之发心:无碍成办他利,故神通如国王。

十六、如库之发心:福慧无尽,故二资如王库。

十七、如大路之发心:三时一切圣者之遗迹,故菩提品如大路。

十八、如车乘之发心:趋入断除二边之道,故止观如妙乘。

十九、如泉水之发心:不忘失句义为他众宣说,故总持辩才如泉水。

本来愿度、力度、慧度也是在三清净地圆满的,但因为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因此这里又单独宣说了这五种发心。

二十、如雅声之发心:为想解脱的所化众生传播妙法,故法宴如雅声。

二十一、如河流之发心:无勤实现所愿并自然流入遍知大海,一道如河流。

二十二、如云之发心:于法界中不动之同时成熟所化众生心相续的庄稼,故法身如云。以地界分析,欲等三者为三资粮道发心;第四者实地行持为加行道发心;十度为见修道所摄之十地的发心;神通到总持辩才之间的五种为三清净地发心;法宴等三发心为佛地发心的说法,《经庄严论》中也讲到佛子发心如云之比喻,实际是从大乘阿罗汉向的角度来讲,也即法宴、一道、法身分别指十地的加行、正行、后行。

这里的说法与《现观庄严论释·显义疏》还是有一点差别。《现观庄严论释·显义疏》中,将最后的三种发心解释为佛地的加行、正行、后行。有关这方面,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和《胜乘宝藏论》中有很多辩论,比如阿罗汉,真正的阿罗汉果位才叫做阿罗汉,阿罗汉前面的加行应该是阿罗汉向,所以这里的佛地并不是真正的佛地,而是指十地,它的发心应包括在有学道发心当中。弥勒菩萨所讲的二十二种发心,是从资粮道到最后十地之间来分类的。无垢光尊者也说,佛地不会有发心。但这次《三戒论》不是以辩论为主,而是以窍诀为主,这方面不作过多辩论。大家对佛地的三种发心,应该知道是十地的加行、正行、后行。

如是就最初的资粮道至十地末际安立了二十二发心。归纳:全摄愿行二发心,彼亦愿心思利众,行心则为实行持,犹如欲行与正行。上述所说一切发心,归纳来讲,可摄于愿、行二菩提心当中。什么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呢?愿菩提心即思维利益他众,行菩提心就是于实际行动当中去行持。比如我们去往拉萨,首先心中有想去的意乐,这就是愿菩提心;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并真正启程,就叫做行菩提心。如上七种分类中所说的发心,归纳而言,可以包括在愿行二心之中,即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的意乐,为此而实地行持六度。正如前面所讲的,外表形象不是很重要,所谓的戒本也不是很重要,我们到底有没有受菩萨戒的资格?首先要看是否受了七种别解脱中的任一者,再观察自己有没有真正生起想要利益众生的心。对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戒,既可以分开受,也可以同时受。比如没有正式受别解脱戒之前,需要再三思维:我到底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如果提前未准备好,受戒时上师叫你生出离心,可能也很难生起。因此,首先心里做好准备:我这次出家不是其他目的,就是为了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平时有一种训练,到了战场上,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运用了。菩萨戒也是同样,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利益众生,这种发心叫做愿菩提心;不但这样发心,在实际行动中尽心尽力地为他人讲经说法,只要是可以令众生获得佛果的事情,我都愿意做,这就是行菩提心。大家应该看一看自相续具不具足这样的菩萨戒。

其中,愿心犹如士夫想上路,行心好似真实启程。就像正在前往拉萨的路上也不舍弃想要前往目的地的心一样,修学六度、利益众生时也应具足愿心。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说:我已经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但是我们相续中到底有没有密乘戒?大家每次听说有灌顶的时候特别着急,尤其有一个新**来的时候,特别高兴。过了两天热潮没有了,就开始毁谤:我那天供养了多少多少钱,现在钱到底供养到哪儿去了?这些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看我们自相续中有没有出离心?对皈依戒以上应该好好观察。其次看我们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包括相似菩提心以上是否具足?这方面还是很重要的。法相:

世俗发心之法相:除开菩萨圣者入定本体的发心,为他利缘圆满菩提的大乘学处之发心。圣者入根本慧定属于胜义的发心,除此以外的利益众生之心就是世俗菩提心。

事相: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者相续中的发心,以及菩萨圣者后得本体的发心。

分类:《经庄严论》云:“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中,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有关发心的分类,《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过,麦彭仁波切在《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最后一品中,以公案的形式也解释过。我现在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再继续讲,可能有些人会生厌烦心。但我有时候想: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这样一起闻思的机会不一定长时间存在。现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哪怕累一点也想多讲一点,希望你们可以多接受一些。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初未得戒得受法,持戒善知识面前,大乘法器之信徒,七支供已愿行心,一次性受自他喜,此乃龙猛之观点。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没有得戒如何得戒的方法,堪称为大乘法器的信徒,首先在持菩萨戒的善知识面前供养七支供。这一点很重要。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卫藏的时候,准备给一些藏民传授菩萨戒。当时阿底峡尊者要求供养曼茶,但他们供曼茶的资粮可能不太具足,后来阿底峡尊者说:“你们藏地的信徒福报太浅薄了!”一般没有福报的人,受菩萨戒的资格也是不具足的。

若是小乘根基者,即使受大乘菩萨戒,两三天就会舍弃。所以,真正的大乘法器应该在大乘善知识面前作七支供。对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次性受持也可以,随后自他皆应修持喜心。龙猛菩萨的这种仪轨,学院现在每天都在念诵。以前法王如意宝每年在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日的时候,都会给大家传菩萨戒。

最初未得菩萨戒者得戒的方法,这是略说。此种受菩萨戒的方法由粗大名相中产生,具体受戒方法:关于传戒的对境,龙猛、无著二派一致认为,传戒的上师必须是一位具足菩萨戒、精通传戒仪轨、不求财物,以慈悲心摄受所化众生的具相善知识。

现在的有些上师,不要说灌顶,有时候传菩萨戒都很困难,因为自相续一点菩提心都不具足,根本没有传菩萨戒的资格。按理来讲,自相续真正具足菩提心,给别人传菩萨戒的功德非常大。你们如果真正有一些境界,灌顶也可以,传菩萨戒也可以。但是观察一下自相续,自己都没有出离心,怎么给别人传别解脱戒?相续中一点菩提心也没有,怎么传菩萨戒呢?灌顶就更不用说了。

有些人让我灌个顶,我自己都哈哈大笑。不要说灌顶,就连传别解脱戒、菩萨戒的资格我都没有。一般的传法我应该还是有资格的,比如《俱舍论》的道理你不懂的话,依靠以前上师的恩德,我可以给你讲一讲。虽然传法上师的法相也有很多,但是这些法相自己还是具足一些。以后,你们到城市里面去的时候,可以先给别人传一些八关斋戒;如果你精通菩萨戒的仪轨,自相续也具足菩萨戒,不为求财,仅以慈悲心来摄持,这样也可以给别人传菩萨戒,你也可以称为具相的善知识。

《入行论》中云:“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道灯论》中云:“从具德相师,受菩萨律仪,善巧律仪轨,自安住律仪,堪传律具悲,当知得良师。” 受戒之补特伽罗:依照甚深见派的观点,具有知言解义法相并想受戒者,即可受持菩萨戒,不一定必须是暇满人身。凡是具有希求圆满菩提意乐、能真实生起戒体、堪为大乘法器的一切众生均可受戒,因此受戒者是对浩如烟海的菩萨行及无上大菩提果有虔诚信心的弟子。

龙猛菩萨比较开放,他承许受戒者不一定具足别解脱戒,也不一定非要获得暇满人身,只要有受戒的意乐。有些大成就者在传菩萨戒时,有些人虽然无有受戒意乐,他们相续中也可以获得菩萨戒,但这是从特殊情况来讲的。一般来讲,必须对大乘如海的菩萨行具有一定的信心,这种人才可以受菩萨戒。受戒的仪轨:

加行:依殊胜教言断除厌离轮回、贪执寂灭之心,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以此三方便改造自心,再对殊胜对境传戒上师供上曼茶罗,于殊胜所依三宝前皈依,并以殊胜方便七支供积累资粮。

正行:依靠苦乐施受法修心,先三次祈祷垂念,就像我们每天念诵的一样:“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再念诵三遍“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入菩萨行论》当中讲得很广。龙猛菩萨的观点,念第一遍时受持愿菩提心,念第二遍时受行菩提心,第三遍得以稳固。每天这样发心非常重要,具有未获得菩提心者令获得、已获得者令增长的功德。后行:自己今天已经成为佛子而修持喜心,令他众也修持喜心,受戒者供养酬谢。上师简略宣说所受戒之学处。以上是龙猛菩萨的观点。

敬摘录《三戒要解》如果你曾望入他们明亮的眼「日行一善」募捐倡导2011年,一位北京爱心人士远赴藏地的一座古老的寺院,考察到这里有50名左右的孩子住在四处漏风的木板房中,学习及生活的基本设施极为匮乏,冬天没钱生炉子,床铺就是在地上铺上一层毡毯上,令人心酸。

2013年,因缘成熟,几位爱心人士合力策划了“藏地助学”活动,面向社会呼吁帮助。助学历时三年,汇聚了数百位爱心人士。终于,在2014年的冬季,孩子们搬进了拥有火炉的砖房,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也投入了使用。

完成了第一座藏地学校的建设,藏地助学项目仍将继续致力于藏地的其他助学项目。

藏民族全民信教,百姓会把自家最优秀的孩子送到寺院出家;寺院同时还会收养当地的孤儿、贫儿,并通过佛学院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义务教育。

由于佛学院没有经济来源,所以要保证孩子们可以持续受到教育,改变人生轨迹,将来不仅可以自立还能回报社会,就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资助以维持义务教育。

【日行一善】是“藏地助学”的方式之一,以1元助学为起点,倡导每日行善。

作为城市中生活的我们,只要节约一点点,就能成就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必成为富翁才做慈善,人有感恩和互惠的本能,这是每个正常人的精神需要。也应该感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满足了这种爱他、利他的需要。感恩有你!藏地助学小组谨代表藏地的孩子们向所有爱心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祝福!扎西德勒!

下载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教的利他性——索达吉堪布山东大学演讲(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