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书院解说词

时间:2019-05-15 08:4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中书院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中书院解说词》。

第一篇: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大事记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

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万历四十年(1612年)

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建“斯道中天阁”一座,以祀孔子.明天启五年(1625年)十二月 关中书院被毁。

崇祯元年(1628)

关中书院复建,由冯门弟子继掌其学。康熙三年(1664年)

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康熙十二年(1673年)

总督鄂善重修关中书院,聘李颙主讲其中,倡导自由讲学之风。

雍正十一年(1733年)

清政府拨给关中书院帑银一千两,作为书院经费补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赐书院“秦川浴德”匾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巡抚毕沅重新修建关中书院,并延请江宁进士戴祖启来陕主持关中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布政使谭钟麟订《书院课程》5则。光绪七年(1881)巡抚冯誉骥附设志学斋于院东,购置图书并增加膏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陕西巡抚升允改关中书院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第一师范改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1963年

西安师范撤销,西安市第五中学迁入。1985年

恢复了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名称。关中书院参观路线

1、冯从吾像

位于关中书院大门之前。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为关学在明代重要传人。万历己丑进士,创办关中书院,发扬关学。

冯从吾是关中书院创办人,官至工部尚书。为官清正,性情耿直,嫉恶如仇,他上书批评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直言触怒了皇帝,因而愤然辞朝归故里,在故里,他潜心经理之学,讲学于宝庆寺,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陕西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等人在宝庆寺“联镳会讲”,来听讲学的多达几千人,因此改寺东“小悉园”为“关中书院”供冯从吾等学者讲学。

明天启五年,阉党魏忠贤得势专权,诬陷镇压东林书院一帮文人,关中书院及其主讲者冯从吾先生累及。天启六年(1626年),熹宗下旨“一切书院俱著拆毁”,十二月关中书院被毁。冯从吾忧愤致死。时至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

2、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不久扩展到全国和海外一些地区。1936年10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临时队部在西安成立,队长胡景和,隶属民先总队部和中共西北特别支部领导。同年12月,民先队西安临时队部改为民先西安队部,队员发展到150多人,隶属中共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共同领导。到1938年,西安地区的民先队员发展到2000人左右,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骨干力量。刘金声、樊一鸣、李连璧、于志远、朱平等先后担任队长。

1938年2月,民先全国总队部迁来西安,假西师办公,至1938年6月转移到武汉。1938年4月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在西安师范学校召开民先西北代表大会,宣布民先西安队部改名为西北队部,队长李连璧。同时组建了中共民先西北队部党团,书记李连璧,归中共陕西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民先西北队部成立后先在西师办公,后搬至平民坊五号。同年上半年,近40个县建立了民先组织,相继建立了渭北、汉中、安康等地区民先队部。6月,李连璧等5位爱国青年被捕后,政治形势逆转。12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陕西国统区的民先队实行组织转变和工作转变,即转变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学术团体——读书会、研究会等。1939年上半年,西北民先队完成组织转移,停止活动。

3、彭德怀总司令报告纪念碑

1937年12月下旬,彭德怀同志从前线返回延安,途径西安,为西安学生组织的救亡团体在西安师范学院大操场做报告,报告内容为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八路军英勇作战和平型关大捷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和青年进一步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4、西安师范**纪念碑

1933到1936年,陕西国民党当局配合蒋介石准备发动的西北剿共内战强化了对西安各级学校的控制和对学生的压迫,限制学生同外界来往,禁止学生悦读抗日救亡书刊和谈论国事,还滥加罪名不断逮捕学生。1936年10月13日,即蒋介石第三次来陕之前十天,西安师范学生罢课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与奴化教育。国民党陕西当局竟采取镇压手段,当夜秘密逮捕学生毕于仁、陈元芳、雒云舫等十二人,第二天又开除七人,扬言不惜解散西师。西安师范学生的斗争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扩大了。西安各校学生起而声援西师,走上大街,要求释放被捕同学,要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学生们发表宣言和告社会人士书,西安几家非官方报纸连续报道,发表社论,一论再论西师**,社会人心浮动,陕西国民党当局坐卧不宁,西安师范**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西安是广大学生为和平民主抗日而斗争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它推动了方兴未艾的西安民众运动,是西安学生爱国运动高潮的开始,西安师范**之后,西安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5、世界学联代表团纪念碑

1938年5月上旬,世界学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4人来到中国,这是在1937年9月巴黎召开的“世界学联国际代表大会”上,由陈柱天等中国学生代表发起和促成的。世界学联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武汉、长沙、四川等地,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各界人民的热情欢迎。

6月24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师范中天阁举行座谈会。

6月29日,世界学联代表团到达延安。毛泽东7月2日会见了代表团柯乐满、雅德、傅路德、雷克难,在欢迎会上毛泽东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致辞说:抗战虽然要自力更生,但外援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这一愿望带给全世界人民。毛泽东会见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以上材料综合网络资料及碑文内容)

6、醒钟亭、暮鼓亭

位于关中书院二门之内、主道两侧,左右呼应,为二层小亭。其中醒钟亭下立有功德碑一座,用以纪念原西安市政协副主席何寓础先生为学校捐助的三万元钱及苏一萍(原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等校友为学校捐赠的四千余册图书。

7、孔子像

位于关中书院主道尽头,允执堂前。

关中书院兴建之时,原立有孔子像,后被毁。此像为2011年(孔历二千五百六十二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所赠。

8、允执堂

书院初建之时,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取《尚书·大禹谟》“允执厥中”一语,原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这里曾是关中书院的大讲堂,现为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9、古树

关中书院内现有古树数株,有槐树、皂荚树等,每年春天发芽,秋天落叶,仍生机勃勃。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10、精一堂

位于允执堂后,泽园之内。

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增设东廊,作为讲学先生之寓所,并设西圃,作为学生憩息之场所,又建“精一堂”五楹,左右胁堂及两厢各五楹。使书院一度成为督学使署。其题名仍然取自取《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

11、偏廊石碑

关中书院东侧偏廊嵌有石碑五方,其内容分别为《关中书院记》(冯从吾撰)、《冯从吾传略》(录自《明史》)、冯从吾画像及《关中书院简介》、《第一师范学堂》(录自《陕西通志稿》卷三十六学校一第十八页)和《秋菊有佳色赋》(路德作)。

12、对联

在关中书院里,有几十副对联,不少都出自名家之手。例如:

藏增智良卷,育树人俊才。(硕明真题允执堂)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清代朱兰坡题成才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题成才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则笃行,出则友贤。(佚名题成才门)

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后人。(曹伯庸题奉献门)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题醒钟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佚名题立志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代陶行知题偏廊)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当代于右任题偏廊)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当代徐特立题偏廊)

大门联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选何书衡为长沙船山书社撰联

陈少默

陈少默

陕西安康人,年近耄耄,教授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常务理事,书法大师

二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选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撰联

集唐寅字而制作 三门联

竹松翠环阶念抱翁非老培植须同佳子弟

中国书芝兰香满室愿读书共勉追陪莫作假师生

赵步唐

字潤生,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曾任关中书院院长,其教育思想在台湾、东南亚颇有影响。

赵步唐

著名书画家,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主画花鸟,书擅行草

有《观楼台记》行书字帖出版发行。允执堂

吴三大

吴三大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副主席。有吴三大《吴三大书画集》出版行世。

允执堂联

水铎醒群生之梦至今风韵犹存欲觐芳模洗耳听金声玉振

心灯开万世之迷当日黎光倍朗思亲道范披襟看鱼跃蔦飞

关中书字允执堂旧联

杜中信书写重新制作

杜中信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西安市书协副主席。西安公路学院艺术教研室教授。精一堂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副主席,陕西书学院院长。有《薛铸书唐诗》等多种子贴出版发行。精一堂

读古人书幼学壮行开卷都成循吏传

任天下事先优后乐立志端在秀才时

霍松林

立志篇

霍松林

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门联

对古典文学的研究颇有建树,书法流畅自然,很有趣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醒钟亭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胡西铭

选蒲松龄联 胡西铭

西北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画家,王心白

主工山水、花鸟、人物兼书法,有“葡萄王”之誉。

王心白

老书法家,生前热爱书画艺术事业,遍爱醒钟亭

社会各界赞誉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廊联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汉纳百川

有容乃大

选方志敏自提联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张君毅

选林则徐自提联。并临其字而制作 张君毅

老书法家,省书协会员,八仙书画会秘与有肝胆人共事 书长。从无字句处读书

选周恩来同志早年所撰的自题联

何伯群

何伯群

商洛专区文化馆干部,书法家。门联

士所尚在执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选徐特立赠王汉秋联

建筑设计院工程师,书法家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选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刘超

刘超

著名老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于右行书法协会副会长,擅于草。

成长篇

业笔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求惜光阴

选清代朱兰坡志勤堂书屋联

著名老书法家,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书法教授。廊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选胡居仁自题联,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曾书此联以自勉。

余明伦

余明伦

陕西三原人,书法家,于右行书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

士要成功须定力 奉献篇

学无止境在虚心

门联

选朱荫培赠平筠士联

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

张长弓

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后人

张长弓

书画家,于右行书法学会会员

曹伯庸

宝剑锋从磨砺出

曹伯庸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师范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学教授。

沈兰华

廊联

沈兰华

书法家,中国老年书协会员,于右行书法

捧着一颗心来 学会会员,安康地区书法学会理事。

不带半根草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陶行知 联 入则笃行

出则友贤

石宪章

卫俊秀

石宪章

知名榜书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画卫俊秀

著名老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

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著名书法家,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书画艺术报总编,擅于行、隶,尤以隶书见长。

一、冯从吾像

冯从吾,关中书院的创始人,是一位卓有成就教育家。同时也是明代关中承前启后的理学大师。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人,世称少墟先生,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77年)。卒于天启七年(1627年)。其行事,《明史》,《明儒学案》,《关学续编 》中均有记载。

万历十七年(1590年),举进士,官至御史,敢于

直面朝政时弊,上《请修朝政疏》,惹怒皇帝。于万历二十年(1593年)削籍告归,从此“直声震天下”。与风翔张舜典、左卫周传诵等关学学者先后会讲于宝庆寺.后在陕西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的帮助下,在宝庆寺东小悉园创办关中书院,并主持院务,弟子甚众,“川至云集”,“环而听者常过千人。”

明末时期,东林与阉党两大派系,争权夺利,宦官魏忠贤残害忠良,冯从吾仗义执言,世人谓有“于(谦)张(居正)之风”,天启四年春,(1625年)冯从吾遭阉党陷害,派爪牙乔应甲抚陕,于天启六年,捣毁关中书院,将中天阁内供奉的孔子像扔在城墙角落,冯从吾不胜愤悒,得疾卒。终年七十一岁。

冯从吾上承北宋关学和程朱理学,被推为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冯从吾和关学,在中国哲学及思想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关中书院大门牌坊

关中书院,是陕西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修了院址;

康熙十二年(1756年),清代关中理学家李颙主持院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赐书院“秦川浴德”匾额;

光绪三十二年(1903)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

1934年,陕西第一师范学堂陕西省立师范学校; 1985年,恢复陕西西安师范学校,2009年,陕西西安师范学校整体并入西安文理学院。现在门前的牌坊是上世纪90年代新建,关中书院为

王大智所书。

可以这样说,自明代起至今,从关中书院到西安文理学院,这里一直是陕西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文脉不断。

三、头道门:

目前的关中书院占地近50亩,目前的整体格局形成于清代,为三进院落,头道门为带前廊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建筑两侧有具有明显关中地区特征的火檐墙。

“启智树人”匾额为许德锡书。四、二进院

1、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今北京)成立,1938年2月,民先全国总队部迁来西安,在西安师范办公,至1938年6月转移到武汉。1938年

412 月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在西安师范学校召开民先西北代表大会,宣布民先西安队部改名为西北队部,队长为李连璧。同时组建了中共民先西北队部党团,书记李连璧,归中共陕西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1939年上半年,西北民先队完成组织转移,停止活动。

2、彭德怀同志报告纪念碑

1937年12月下旬,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从前线返回延安,途径西安,为西安学生组织的救亡团体在西安师范学院大操场做报告,报告内容为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八路军英勇作战和平型关大捷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和青年进一步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3、西安师范**纪念碑

1933到1936年,陕西国民党当局配合蒋介石准备发动的西北剿共内战强化了对西安各级学校的控制和对

学生的压迫,限制学生同外界来往,禁止学生悦读抗日救亡书刊和谈论国事,还滥加罪名不断逮捕学生。1936年10月13日,西安师范学生罢课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与奴化教育。国民党陕西当局竟采取镇压手段,当夜秘密逮捕学生毕于仁、陈元芳、雒云舫等十二人,第二天又开除七人,扬言不惜解散西师。西安师范学生的斗争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扩大了。西安各校学生起而声援西师,走上大街,要求释放被捕同学,要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学生们发表宣言和告社会人士书,西安几家非官方报纸连续报道,发表社论,一论再论西师**,社会人心浮动,陕西国民党当局坐卧不宁,西安师范**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西安是广大学生为和平民主抗日而斗争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它推动了方兴未艾的西安民众运动,是西安学生爱国运动高潮的开始,西安师范**之后,西安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4、世界学联代表团纪念碑

1938年5月上旬,世界学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4人来到中国,这是在1937年9月巴黎召开的“世界学联国际代表大会”上,由陈柱天等中国学生代表发起和促成的。世界学联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武汉、长沙、四川等地,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各界人民的热情欢迎。

6月24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师范中天阁举行座谈会。

6月29日,世界学联代表团到达延安。毛泽东7月2日会见了代表团柯乐满、雅德、傅路德、雷克难,在欢迎会上毛泽东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致辞说:抗战虽然要自力更生,但外援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这一愿望带给全世界人民。毛泽东会见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

二卷。

二道门依然是带前廊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体量比头道门略小。

右侧为冯从吾手书千字文手迹,左侧为明代学者、书画家董其昌为冯从吾先生集所撰写的序,在这篇序中,董其昌自称为年弟,以示对冯从吾的敬仰。五、三进院落

进入二道门后,是关中书院的核心区域,最北为允执堂,东西分别建有醒钟亭和暮鼓亭,共有五个院落,东侧有三个院落,分别命名为励志、成才和奉献,每个门前都有楹联,其中励志门前的对联是“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为清代安徽桐城学派大儒朱珔朱兰坡所撰。

在关中书院里,有几十副楹联,不少都出自名家之手。

院落外有庑廊,嵌有石碑五方,其内容分别为《关中书院记》(冯从吾撰)、《冯从吾传略》、冯从吾画万历四十年(1612),由时任布政使汪道亨所建,命名为“斯道中天阁”,起初为祭祀孔子之用,后将冯从吾像与孔子同祭,中天阁体量巨大,旧时西安人称“小鼓像及《关中书院简介碑》、《第一师范学堂碑》和《秋楼”,1965年被拆。

菊有佳色赋碑》等。

精一堂始建于康熙三年(1664),面阔五间,南北

六、允执堂

长12米,东西宽18米,建筑面积226平方米。

允执堂,为关中书院三大建筑之一,取《尚书》中 “允执厥中”之意,堂面阔五间,正立面明间部位向南 外凸,后次间部位向北凸出,平面呈“亚”字形,南北 长27米,东西宽22米,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屋顶 由二座硬山和一座歇山顶建筑勾连搭建而成,后檐加歇 山抱厦,两侧山墙各辟一券门,原内设讲坛,是冯从吾 讲学的场所,目前为学校图书馆,堂前古槐距今已近500 余年。为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另外两座建筑分别为中天阁和精一堂,中天阁建于

第二篇:岳麓书院解说词

岳麓书院导览解说词

1(前门景区)欢迎您来岳麓书院参观。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其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材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2(赫曦台)

我们登上的古戏台,名叫赫曦台。“赫曦”两字出自屈原的《离骚》,“赫”指红色,“曦”字指朝霞,赫曦台原是建于岳麓山顶的观日台。南宋乾道年间,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栻的邀请来书院讲学,清晨他们一同上岳麓山顶登台看日出。后来山顶的赫曦台荒废了。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面建了这座前台。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将此台改名为“赫曦台”,以纪念朱熹和张栻。

赫曦台的左右内壁上有高约两米的“福”、“寿”二字,说到“福寿”二字,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嘉庆年十二年乡试以后,州县长官在书院宴请中举的举人。此时来了一位脚蹬草鞋的老道人,众人见来客是个无名老道,便戏谑地叫他写个字看看。道人见状,一手拈须,一手提起堂前的扫帚(一说是草鞋),沾上黄泥,写下一个丈余高的“寿”字,扬长而去,众人口瞪目呆。再看那字,键笔如龙,力透骨肌,方知遇到仙人。其后山长罗典为弥过失,也为了对称,补书了一个“福”字。但这福字的笔力 1 就大不如“寿”字。除去故事的传奇色彩,福寿也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企盼。您看赫曦台顶部雕饰的八卦图、,还有寿字、蝙蝠图案,也是象征“福”、“寿” 的意思。

赫曦台上的屏风正面是岳麓书院总体平面图。现在我们看到的岳麓书院面积为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书院分为四个部分:讲堂及两边的斋舍属教学区;讲堂后面御书楼是藏书区;讲堂右后方,包括文庙和专祠,是祭祀区;左后方是园林区。这是古代书院比较典型的格局。

在屏风的另一面我们可以看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明代著名理学家、心学创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泽东留下的与赫曦台有关的诗句。说明赫曦台历史久远,已融入历代名人的文化活动之中。

我们站在赫曦台往岳麓书院大门方向看,岳麓书院是以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层层递进,有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现在请您走下赫曦台。

回头看赫曦台外侧前后左右两壁檐上,分别塑有《张良进履》、《老子出关》、《麻姑献寿》《拾玉镯》等传统戏曲故事,造型别致,形态自如;还有代表传说中的八仙的箫、花篮等器物,都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风格。

赫曦台上还有一幅的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上联中的“安”,指安然自得的;“利”指利益;“勉”指勉强。意思是说,治学要不论安、利、勉哪种情况,只要契而不舍,均能达到成功的目的;下联的意思是说,要通晓天、地、人的道理,才能称得上“才”。也就是说要博学,以致成才。它表达出古代学者的人才观念,是由清代的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左辅撰写,当代书法家王超尘书写。

3(大门)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兵火与重建,目前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基本格局。现在看到的大门是清朝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重建的。

门额“岳麓书院”四字为宋代真宗皇帝的题字。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宋代真宗皇帝认为岳麓书院办学很不错,山长周式德行称著,特别召见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不想留在京城做官,请求回岳麓书院。皇帝就赐他经书和“岳麓书院”御匾,悬挂于大门正上方。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

大门两旁有一幅著名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岳麓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以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名曜出了上联“惟楚有才”

请学生应对。大家苦思不得结果。恰好贡生张中阶路过,他脱口而出:“于斯为盛”,对的十分巧妙。山长的上联初看似乎简单,实则有难度。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就要求下联也出自典故。张中阶对的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言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都出自典故,意义关切,实为佳作。对联中“惟”和“于”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意义,意思是说,楚国人材众多,而在这里(指岳麓书院)尤为兴盛。这是前人对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赞誉。的确,岳麓书院当时集中了一批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如朱熹、张栻、王阳明等;也培养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优秀学生,如哲学大师王夫之、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说人才兴盛,实不为过。

大门前有两个大理石的门当,据说是宋代的作品。正面雕刻有高浮雕的“三狮戏球”,表示国泰民安,吉祥喜庆的意思;背面有“锦鸡芙蓉”,意为“锦上添花”;其它图案如梅、兰、桔、竹,荷花、白鹭等都反映了封建文人的世俗欲求和政治抱负。岳麓书院是古代文人建筑,它广泛应用寓意深远的雕刻、对联、匾额等装修手法,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教家训等与建筑结合起来,营造一种人文环境,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之一。

大门左右两墙上也有一副当代学者的对联: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上联的意思是说,无论古往今来,治理国家,都是把培育人才作为急迫的任务,切不可忽视世界的历史潮流和千年学府的作用。

下联的意思是说,做学问,既有继承,又要革新,英雄豪杰就在于能顺应时势,融会变通,试想一想,宋代的朱熹、张栻,近代的毛泽东、蔡和森,他们的治学方法,不是值得后人深思和仿效的吗?

大门前是留影的好地方。4(二门)

进入大门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二门。它采用五间单檐悬山结构,中间开有三张门,花岗石门框;左右为过道,通南北斋舍。原门建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7年),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毁,这是1984年重建的。

二门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法考证。原匾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所置,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毁。现匾为1984年复制。二门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上联出自《尚书尧舜典》,下联出自《史记·太史公自述》,意为 3 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撰联者是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的监督程颂万先生。

二门过厅两边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上联点出岳麓书院的地理位置,山接衡岳,水临湘江,深山大泽,龙盘虎踞,气势非凡。下联描写岳麓书院继承孔孟学说,崇尚圣贤之道,是学习礼义的好地方。这幅对联用22个字把岳麓书院的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儒学传统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大门左边有一块大型菊花石,这是湖南浏阳特产。花形是依天然石纹加工而成的,如此之大,是实不多见。

进入二门后,请回头看二门背面的牌匾“潇湘槐市”。原匾为清代学监程颂万所撰书,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匾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补书。”潇湘”泛指湖南,“槐市”指汉代长安城北的一片槐树林。当时京城的书生们常聚于于此,或相与买卖,或议论于槐树下。“潇湘槐市”指岳麓书院是湖南的“槐市”,文人、学者经常聚集于此。意思是岳麓书院人才之盛,有如汉代长安之槐市。

5(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北宋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明代称为“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业专科校校长宾步程撰写。“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块是 “道南正脉”匾,由乾隆皇帝御赐。这里的“道”是指理学。战国时期思想界是百家争鸣;汉武帝“废诎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一些儒学思想家吸取佛、道新的思想,发展形成儒家新的思想体系。其中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称为“理学”。岳麓书院是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基地之一,所以此匾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湖湘学派是理学南传的正宗。它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此额为原物。另一块是“学达性天”匾,由康熙皇帝御赐,意思是人通过对理的体悟,可以认知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地步。原额被毁,这是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

讲堂屏壁正面书有《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二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栻撰,它阐明了岳麓书院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目的的办学思想,对书院教育具有重大影响。该文由湖南大学校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昭怡1983年书写。屏壁背面刻有岳麓山全景图,临摹自《南岳志》。

讲坛上放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

讲堂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这些都是中国书院教育研究的重要史料。

讲堂前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友兰先生所书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此联妙在:上联两句原是本书院大门联,下联援引《离骚》中的一句话:“沅有芷兮澧有兰”,略作改动为:“沅生芷草,澧育兰花。”便成了两个对仗句。从全联看,上、下两联,各自成对。在内容上也有内在逻辑联系。为什么“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讲堂右边是“今日书院馆”,陈列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书院的照片和题词,以及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的学术活动。

讲堂左边有“文泉书店”,游客可以购买到有关书院的书籍和其它著作。6(御书楼)

古代书院多有藏书楼。岳麓书院创建初期就在讲堂后面建有书楼,后来宋真宗皇帝赐书给了岳麓书院,更名为“御书阁”。清康熙二十六年,巡抚丁思孔从朝廷请得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籍,始建御书楼于现址。

清代所建的御书楼不幸毁于抗日战争中,今天御书楼是80年代仿宋代风格重建。现在是湖南大学的古籍图书馆。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曾将其万余册个人藏书捐赠给岳麓书院。御书楼内辟有“力群书屋”,专室保藏。

我国古代藏书楼很注重防火,楼前多建有水池;房屋之间还建有高高的封火墙。同时,出于一种信仰,在大楼屋脊的两端常常塑有两条昂首的龙。据说这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名叫“蚩(chi)吻”,好吞火。以此辟火灾。至于檐角的宝剑,则是因为蚩吻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啃木檐,为了防止它的劣行,就用宝剑镇住它。中国古代建筑处处浸透着传统文化色彩。

御书楼两侧复廊嵌有《朱熹诗碑》,《重修岳麓书院记》等重要碑刻。

看完以后,请从御书楼左侧边门进入的是园林。那里有麓山寺碑、百泉轩和书院八景中的四景。

从御书楼右侧也可以进入专祠。那里有纪念理学先贤和书院有功之臣的祠堂。7(碑廊)

岳麓书院办学千年,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碑刻。碑廊中即嵌立历代遗碑13方,其中有朱熹手书的“道中庸”、“极高明”等碑,是书院的重要遗存;有新制的岳麓书院文献史料碑刻27方,这些碑文反映了历代岳麓书院的建设过程,是研究岳麓书院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撰文者或为著名文学家,或为书院山长,或为地方官员,或为著名政治家,他们本身在历史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这些碑刻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为研究者和旅游者所关注。

碑廊处于书院园林西面。园林有书院八景中的“竹林冬翠”、“曲涧鸣泉”、“碧沼观鱼”和“花墩坐月”四景。您可以慢慢品味和寻找。

沿碑廊前行,前面能看到时务轩。8(时务轩)时务轩是为纪念时务学堂而建的纪念性建筑。清朝末年,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为推动湖南新政,在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及谭嗣同等人的活动下,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江标、按察使黄遵宪于光绪二十三年上奏朝廷,设时务学堂于长沙小东街,熊希龄为学堂总理(校长),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学堂昌盛一时。著名学生有范源濂、蔡锷、方鼎英、杨树达、唐才中等人。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被革职,时务学堂被迫停办,后改为求实书院,光绪二十八年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与岳麓书院所改之湖南高等学堂合并。

轩内现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故址》碑,该碑为民国二十四年梁启超重游时务学堂旧址所书,另有李肖聃、李况松、陈云章、黄曾甫等人的碑刻。

出了时务轩,右边有一座小亭,那是著名的麓山寺碑所在地。9(麓山寺碑)眼前的这个小亭内藏着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麓山寺碑。碑文内容纪录了麓山寺历史沿革,是在唐开元十八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丹并镌刻。因其文、书、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绝碑”之称。碑侧碑阴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题刻。

麓山寺碑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也是长沙现存时间最早、价值最高的碑刻。李邕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故麓山寺碑又有 6 北海碑之称。《麓山寺碑》是他行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笔致挺拔,气势纵横。麓山寺碑对后来的书法家影响较大,历代许多大书法家都至岳麓临习瞻仰,碑后至今尚留有部分书法家的手迹。许多书法家都以见到此碑为荣。因《麓山寺碑》享有盛名,历代欲取此碑的人甚多,清代嘉庆年间,有达官遣官前来拓取,因不得其法,遂使名碑碎裂,留下了千古遗憾。当时长沙知府沈廷瑛得知之后,亲赴现场,和沙灰集其残片94字,另嵌碑亭内壁之上。1956年麓山寺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麓山寺碑,前面那座伴水而建的建筑是百泉轩。(百泉轩)

这座傍水而建的建筑叫百泉轩。这是历代山长居住的地方。

百泉轩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是岳麓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作《百泉轩记》,说百泉轩前溪泉:“如雪如冰,如练如鹤”。南宋乾道三年,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栻“聚处同游岳麓”,“昼而燕坐,夜而栖宿”,都在百泉轩中,相传二人曾在此论学三昼夜而不息。

倚水边的石栏,观锦鲤在水中戏游。这是岳麓书院八景之一:碧沼观鱼。

11(学习斋)

您现在来到了教学斋。这是古代学生居住的地方。现存的建筑为1903年书院改学堂时改建。“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

里面设有读者服务部和编钟古乐演奏室。您可以进去休息一下,购买岳麓书院和湖南的旅游纪念品,欣赏2000年前楚国的古编钟演奏的民间音乐。

12(半学斋)

现在我们来到半学斋。这是古代教师居住的地方。“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含有教学相长的意思。目前半学斋设有岳麓书院的历史及人才陈列室。毛泽东同志早年曾和蔡和森寓居半学斋。现也设有专门展室以志纪念。

13(文庙)

岳麓书院文庙位于书院左侧,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部分组成,自成院落。

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教育界开始祭祀孔子。北宋时期岳麓书院曾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孔子及十位哲人像,画七十二贤图。南宋乾道元年改礼殿为宣圣殿。明弘治十八年,更名为大成殿。明朝正德二年迁于现在的地址。天启四年重修,正式称为文庙,其规格与各郡县文庙相当。其后虽屡毁屡兴,但建筑格局未变。

大成殿是文庙中最主要的建筑。“大成”一词源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之一。所以用“大成”二字来表示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大成殿采用重桅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藻井天花,雕龙画凤,属帝王规格。殿前有月台,供祭孔时表演礼乐用,月台前有明代的石雕蟠龙,十分庄严。

大成门的石阶前,有一对明代石狮,一雄一雌,刻工精细传神。雄狮戏耍绣球,雌狮怀抱小狮,这对狮子毫无凶神恶煞之感,有的只是受教化后的妩媚恩爱之态。

大成门外的牌楼为明清建筑,左右各一,南北相望,四柱三层,由花岗石砌成,上有龙雕等饰物。牌楼内侧题额分别为“贤关”、“圣域”,外侧题额分别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均为对孔子的赞辞。

文庙照壁,也称照墙,是文庙大成门外对着大门做屏蔽用的墙壁,现存照壁为明清建筑。照壁前的孔子铜像,是1996年香港孔子教学院汤恩佳先生捐塑。

14(湘水校经堂)

湘水校经堂 现存建筑位于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后经清代重修,阁楼存放祭器。清道光十一年,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设于今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湘水校经堂是以研习汉学为主的学校,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当时书院教育中专重科举仕进的陋习,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树立新的学风。湘水校经堂在治学上强调“精微并举”,注重朱熹、张栻理学的传统,能兼容各学派的不同观点,无门户之见。培养的著名学生有郭嵩焘、左宗棠等。

湘水校经堂在岳麓书院内办学前后共45年,清光绪元年从岳麓书院迁到城南天心阁附近。原堂址改建为船山祠,并将吴荣光亲题的“湘水校经堂”堂额留于明德堂以作纪念。

现在湘水校经堂设有反映今日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和学术活动的展览和欧阳厚均书房陈列。

欧阳厚均(公元1766—1846年),字福田,号坦斋,湖南安仁人。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创建并主持湘水校经堂。15.(崇道祠 六君子堂 船山祠

慎斋祠)

您现在进入专祠区。古代书院有通过祭祀先贤,达到端正学统,整肃学风、启发后人的传统。这里有六座祭祀学派代表人物和书院建设功臣的祠堂和纪念性建筑。

崇道祠,又称“朱张祠”,专祀朱熹、张栻。朱熹、张栻二人继承二程的学说,同为理学史上的集大成者,对岳麓书院的发展建设都有重大影响。元代延祐元年建诸贤祠于讲堂左侧,合祀朱熹、张栻及书院建设有功之臣。明弘治七年,始建专祠于讲堂后,后毁。清乾隆四十一年,布政使觉罗敦福重建于今址。

六君子堂始建于明嘉靖五年,此后多次迁移,又屡有所毁。清嘉庆十七年重建于今址。三间硬山建筑,与崇道祠连成一片。祠内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记》,所祭祀的六位对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先儒分别为: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

船山祠专祀明末书院著名学生王夫之。祠庙原为清道光十三年创建的湘水校经堂。光绪元年湘水校经堂迁往河东办学,于是辟为船山祠。祠前悬有清代岳麓书院著名学生、外交大臣郭嵩焘所撰对联。

慎斋祠,专祀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咸丰年间始建于岳麓书院屈子祠北侧,后毁,旋迁建现址。罗典(公元1719-1808年),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始任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濂溪祠 四箴亭 杉庵旧址)您现在进入专祠区。古代书院有通过祭祀先贤,达到端正学统,整肃学风、启发后人的传统。这里有六座祭祀学派代表人物和书院建设功臣的祠堂和纪念性

濂溪祠专祀周敦颐。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人尊称为濂溪先生。其学说对以后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被尊为理学开山祖师。祠内悬有“超然会太极”匾,是清代山长车万育为颂扬周公太极图说理论而题书的。祠内壁上有《移建濂溪祠碑记》石刻,原《濂溪祠记》碑,仍留于今六君子堂内。往前走,可以看到四箴亭。

四箴亭专祀程颢、程颐。程颢、程颐均为北宋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曾问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他们的学说后来被朱熹继承和发展,称为“程朱学派”,影响 甚大。明嘉靖五年,明世宗撰“敬一箴”,并亲注程颐“四箴”颁行天下学校。嘉庆年间,知府潘镒建“敬一箴亭”于文庙大成殿后,藏“敬一箴”及“四箴”石刻。天启四年,改名“四箴亭”,清嘉庆二十三年迁建于今址。亭内现存清刻程氏《视》、《听》、《言》、《动》四箴碑。

位于濂溪祠左侧的是杉庵旧址。岳麓书院创建之前,东晋荆江州刺史陶侃任驻长沙,常乘舟过渡到岳麓山游览,并在山中建庵读书,修养性情,因庵前遍种杉树,人称杉庵。清道光十八年,其后裔、岳麓书院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为纪念先祖开创岳麓文教之功,特重建“陶桓公杉庵”,摹刻家藏宋拓本《麓山寺碑》嵌于庵内。抗日战争期间,杉庵被日机炸毁。今“杉庵旧址”为1985年重设,旧址前仍植杉树,只存其名,无建筑。2001年修复杉庵于文庙后,将陶刻《麓山寺碑》移嵌庵内。

穿过杉庵旁边的门道,进入崇道祠 六君子堂 船山祠。

17.从御书楼左侧,通过园林可以到达屈子祠。这是2006年开发的景点。

屈子祠,专祀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0—278年)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长沙知府张翙、学政范鏊与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屈子祠于岳麓书院北侧。现建筑系2006年重建。

书院楹联介绍

41.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此联概括地描述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材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地位与作用。上联的意思是说,千百年来,楚地人才辈出,多发源于这个古老书院。的确,不少重要历史人物、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或求学于斯,或主教于此,或在此从事革命活动。湖南大学建校以来,又为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设人才。下联的意思也说得明白,曾以岳麓书院为活动基地的湖湘学派,历经数世纪,久传不衰,堪与日月争光。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岳麓书院由衷的赞美,又寄托了他对湖南学子的殷切期望。

撰书者,虞愚,福建厦门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42.三湘隽士讲硕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三湘:有多种说法,一说湖南的湘乡、湘潭、湘阴合称三湘;一说漓湘、潇湘、蒸湘之合称;一说潇湘、资湘、沅湘为三湘。此处泛指湖南。

隽士:才智超常之人。

这幅联语点明岳麓书院不仅是三湘英才讲学、著述的好地方,而且是普天之下的有志学子所向往的学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岳麓书院的一片深情。

撰书者是商鸿逵和王遐举。商鸿逵,号子上,河北清苑人。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湖北监利人。王遐举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曾在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任教。

43. 赫曦台前有幅对联写道:“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上联中的“安”,指安然自得的;“利”指利益;“勉”指勉强。意思是说,治学要不论安、利、勉哪种情况,只要契而不舍,均能达到成功的目的;下联的意思是说,要通晓天、地、人的道理,才能称得上“才”。也就是说要博学,以致成才。它表达出古代学者的治学习和人才观,是由清代的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左辅撰写,当代书法家王超尘书写。

左辅,江苏阳湖人。清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安徽知县,湖南布政使。王超尘,湖南津市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艺师,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南分会理事。

44.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惟楚有材: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惟,系语气助词,没有实意。楚,战国七雄之一楚国,辖今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此处泛指湖南。于斯为盛:语出《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于斯,即在这里、此地之意。

此联意思是说,楚国地方(泛指湖南)人材众多,而在这里(指岳麓书院)尤为兴盛。这是对千年学府人才辈出的赞誉,三湘学子常因此联语引以自豪。

清代袁岘冈和张中阶撰书。

袁岘冈,字道南,号名曜,湖南宁乡人。清嘉庆六年进士,任岳麓书院山长。为书院创建濂溪祠,重修六君子堂,改建自卑亭,捐修朱张渡、御书楼。

张中阶,书院学生,生平不详。

45.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上联的意思是说,无论古往今来,治理国家,都是把培育人才作为急迫的任务,切不可忽视世界的历史潮流和千年学府的作用。

下联的意思是说,做学问,既有继承,又要革新,英雄豪杰就在于能顺应时势,融会变通,试想一想,宋代的朱熹、张栻,近代的毛泽东、蔡和森,他们的治学方法,不是值得后人深思和仿效的吗?

当代马积高撰、曾晓浒书。

马积高,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曾晓浒,四川成都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致公党中央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美协湖南分会常务理事。

46.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此联为集句联。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全联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位于名山之麓,是传道授业、培养英才之地,纵令狂风骤雨,亦不致迷失方向。

撰书者程颂万,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湖南宁乡人。清宣统三年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

47.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上联点出岳麓书院的地理位置,山接衡岳,水临湘江,深山大泽,龙盘虎踞,气势非凡。下联描写岳麓书院继承孔孟学说,崇尚圣贤之道,是学习礼义的好地方。这幅对联用22个字把岳麓书院的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儒学传统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撰书者罗典,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乾隆至嘉年间,五届连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二十七年。

48.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论语·卫灵公》中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韩愈《讲学解》中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此联富有哲理意味。作者摘取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先贤留下的格言,组成一副对联表达一个主题思想,劝勉后辈学子要勤于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的锐利武器。它可谓是哲理性对联中的佳作,能发人深省。

撰书者宾步程,字敏偕,号艺庐,湖南东安人。曾留学德国柏林帝国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公元1912年回国。1914年至1924年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将近十年。

湖南工专,前身为湖南实业学堂,校址在长沙落星田,公元1917年迁入岳麓书院办学。

49.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至今。

上联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是以它的所在地岳麓山而命名的,岳麓山因为有了岳麓书院而誉满天下,盛况空前,千年学府绵延至今。下联是说,人才是因为学说而出名的,而学说又是靠人才去传播的。譬如朱熹、张栻他们,都是一代风流人物,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们所称道。

撰书者周叔弢,原名暹,安徽东于人。古文物收藏家,爱国实业家,曾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50.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此联妙在:上联两句原是本书院大门联,下联援引《离骚》中的一句话:“沅有芷兮澧有兰”,略作改动为:“沅生芷草,澧育兰花。”便成了两个对仗句。从全联看,上、下两联,各自成对。在内容上也有内在逻辑联系。为什么“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撰书者 冯友兰,河南唐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研究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51.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一水:指湘江。池:指岳麓书院门前之饮马池。宋乾道三年八月,朱熹自福建崇安来长沙访张栻,二人会讲岳麓书院,从游听讲者甚众,有“一时舆马之众,饮水池立涸”之说。

两贤:指朱熹、张栻。道,儒学道统。

撰书者陈荣捷,美籍华人,原籍广东开平县。曾获岭南大学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历任岭南大学教务长,美国夏威夷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学家。

52.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撰书者张岱年,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53.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此联是一幅哲理性很强的对联。上联的意思是:是或非,由自己判断;功与过,任别人评说;得与失,则由命定。还是休管这些吧,登上岳麓山顶,饱赏朗月清风,你便会觉得心旷神怡。下联的意思是:君亲恩怎么报答?民物命怎么树立?圣贤道怎么传播?即人的一生怎么度过?站在赫曦台上,眺望衡云湘水,这些问题嘛,自然会得到答案。

清旷敏本撰,当代颜家龙书。

旷敏本,字鲁之,号峋嵝,湖南衡山人。清乾隆元年进士,乾隆十九年任岳麓书院山长。以经学造士,订《六有箴》教育学生。

颜家龙,湖南涟源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湖南分会主席。

54.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

上联赞岳麓书院,是传播文化学术的“圣域”,从前,朱熹、张栻曾在此讲学,生徒达千人,有“潇湘洙泗”之誉,宋代、清代的皇帝也曾赐书匾额,使书院名闻天下。下联夸御书楼藏书丰富,儒家经典,应有尽有。它象汲水一样吸取古代文化遗产。这副楹联文字虽较深奥,但内容切合实际,不愧是书院中的佳联。

撰书者何光年,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湖南省楹联学会顾问。

55.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无明两代一先生。“训诂笺注”,指阐发文义,注释古籍。“六经周易”,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周易,即易经。“羲、文、周、孔”指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退听”,洗耳恭听的意思。

“节义文章”,指节操、义行和文章。“濂、洛、关、闽”,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濂,周敦颐,字濂溪,开理学之先河,史称濂派。洛,程颐、程颢讲学洛阳,史称洛派。关,张载讲学陕西关中,史称关派。闽,朱熹讲学福建,史称闽派。

清郭嵩焘撰,当代刘顺补书。

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曾就读岳麓书院。清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历任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兵部祠郎、驻英、法等国公使。

刘顺,河南安阳市人,安阳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安阳甲骨学会副会长。

56.教同化雨绵绵远;

泉似文澜汩汩来。

此联是截取庆玉写的七律《和文泉诗》中的颈联而成。上联的意思是:教育工作如同春风化雨一般,绵绵不断,影响深远。下联是描写百泉轩内的文泉,汩汩不尽,经久旱而不涸,好似学海文澜,源远流长。

1986年泉轩重建落成时新制。集清代庆玉句而成,当代周旭书。

周旭,浙江开化县人,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协湖南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57.学忆朱张绵圣脉;

书传虞夏刻螭虬。

“朱张”,即朱熹、张栻。“虞夏”,指岳麓山上之禹王碑。“螭虬”,指传说中之无角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作为器物装饰,有吉详之意。

集清代张维霖句而成,当代周旭书。

张维霖,江陵人,清顺治十年举人,曾任长沙府学教授。

周旭,浙江开化县人,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协湖南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58.金声玉振;虎跃龙腾。

“金声玉振”,语出《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同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后以之比喻名声远播。“虎跃龙腾”,喻母校学术活跃,生机蓬勃。

撰书者潘力生,美籍华人,原籍湖南醴陵,193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商学系。

59.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此联为集杜荀鹤句而成,当代刘世善补书。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人。尝居九华山,自号九华山人。唐昭宗大顺二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诗人,兼工书法。

刘世善,湖南长沙人,曾就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书院历代碑刻 61 唐刻: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是纪录麓山寺历史沿革的一块碑文。碑高272厘米,宽133厘米。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额。碑文28行,每物56字,共1413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亲自撰文、书丹、并镌刻,文、书、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绝碑”之称。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也是长沙现存时间最早、价值最高的碑刻。李邕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故麓山寺碑又有北海碑之称。《麓山寺碑》是他行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笔致挺拔,气势纵横。麓山寺碑对后来的书法家影响较大,历代许多大书法家都至岳麓临习瞻仰,碑后至今尚留有部分书法家的手迹。许多书法家都以见到此碑 16 为荣。因《麓山寺碑》享有盛名,历代欲取此碑的人甚多,清代嘉庆年间,有达官遣官前来拓取,因不得其法,遂使名碑碎裂,留下了千古遗憾。当时长沙知府沈廷瑛得知之后,亲赴现场,和沙灰集其残片94字,另嵌碑亭内壁之上。1956年麓山寺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记

《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年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栻撰,湖南大学校友、湖南省书院家协会主席周昭怡书,镌刻于讲堂正面屏壁上。张栻《岳麓书院记》提出书院教育不仅是为科举利禄,而且是”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基本大纲,对书院教育有重大影响。

明刻:程子四箴碑

“四箴”即宋代大儒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学,亲自注解,颁行天下学校。嘉靖九年,岳麓书院得御制四箴及世宗亲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四箴碑现藏四箴亭内,其中《视箴碑》残缺严重,箴文全缺。碑分四块,每碑高46厘米,宽108厘米,字体正楷,碑四周雕有龙纹,是岳麓书院碑刻中,价值仅次于麓山寺碑的重要文物。

64整齐严肃碑

为清乾隆十二年山长欧阳正焕撰书,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刊立。分为4块,每字1块,嵌立于讲堂正在两侧壁上,与忠教廉节碑相映衬。明代曾嵌于书院尊经阁,后毁。现碑为清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碑分4块,每字1块,嵌于讲堂左右两壁。碑为大字行书,字高169厘米,宽122厘米,饱满有力。每块碑除大字外还有勒石人的名字。一般这样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体刻于碑石上则为国内罕见,是碑刻中的精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其中“肃”字碑,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战后据拓片沙灰塑制而成。除四个大字外,碑上还有“乾隆丁丑欧阳正焕书”字样,每块碑上有勒石人的姓名。

65书整齐严肃四字因示诸生碑为清乾隆十二年山长欧阳正焕撰书,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刊立。

道中庸碑

为清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修复道中庸亭时所刻朱熹遗墨。宋乾道三年朱喜熹来岳麓书院讲学,与张栻论《中庸》之义,并题写“道中庸”。特建亭于现御书楼后的山坡上,取名为道中庸。亭后毁。“道中庸”碑系道光年间欧阳厚均修缮时所刻,保存至今。现嵌于园林碑廊。三字阳文竖刻。笔画刚键,刻工传神。

67朱熹诗碑

为清光绪年间巡抚吴大所刻。南宋乾道三年朱熹来院讲学后与张栻同游南岳。朱熹在株洲与张栻告别,张栻作《送元晦尊兄》诗赠朱熹,朱熹以此诗作答。碑的刊刻过程及刻碑用意见碑后说明:“朱子赠南轩先生诗二者,载在朱子年谱,此卷墨迹余得自粤中,曾嘱乐生炳元以端石摹刻之。兹来湘后,重钩勒石,置之岳麓书院,当与北海遗碑并传不朽。”诗碑共4块,行书碑文124字,篆体说明71字。抗战期间有两块被毁,后重刻补嵌于御书楼前碑廊内。

68《六有箴》碑 为清乾隆年间掌教岳麓书院的山长旷敏本撰文,由刘元华镌刻而成。碑高37厘米,宽114厘米,全碑共427字,嵌讲堂右壁,碑文内容所似于学规,为劝学诗歌。

69欧阳厚均拟张茂先励志诗九首示及门诸子诗碑

欧阳厚均诗碑为清道光二十二撰文,门生陈岱霖书,碑文共326字。嵌讲堂左壁。字体正楷。张茂先为宋代诗人,以言志诗著称于世,本碑文为山长欧阳厚均仿其诗而作。

70重修岳麓书院记碑

清刻《重修岳麓书院记》碑为清康熙三十九年按察史常名扬重修岳麓书院后所撰记文,碑高166厘米,宽88厘米,共有756字。现嵌御书楼前左壁碑廊。为重修岳麓书院的重要原始文献。

71忠孝廉节碑

忠孝廉节碑 为南宋乾道三年八月,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撰书。明代曾嵌于书院尊经阁,后毁。现碑为清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碑分4块,每字1块,嵌于讲堂左右两壁。每块高213厘米,宽141厘米,字高169厘米,宽122厘米,碑为大 18 字行书,饱满有力,每块碑除大字外还有勒石人的名字。一般这样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体刻于碑石上则为国内罕见,是碑刻中的精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72道中庸碑

为南宋乾道三年八月,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撰书。清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修复道中庸亭时所刻。宋乾道三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与张栻论《中庸》之义,并题写“道中庸”。特建亭于现御书楼后的山坡上,取名为道中庸。亭后毁。清康熙年间长沙郡守赵宁曾重建,以后道光、同治年间都有修葺,但后又毁。“道中庸”碑系道光年间欧阳厚均修缮时所刻,保存至今。现嵌于园林碑廊。碑高180厘米,宽46厘米,三字阳文竖刻。笔画刚键,刻工传神。

73石刻:潭州岳麓书院记

《潭州岳麓书院记》为北宋咸平三年著名文学家王禹偁所撰,是最早纪录岳麓书院历史的一篇珍贵文献,1994年勒石刻碑,嵌于园林碑廊。

74岳麓书院学规碑

清乾隆十三年刻。碑高58厘米、宽63厘米,碑文共127字。学规正文108字,共9行,18条。《岳麓书院学规》实为古代学生守则,是我国书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此碑为清代大儒、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撰文,受业弟子出资勒石。王文清两次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前后达27年。

岳麓书院学规碑文为:

一 时常省问父母 一 朔望恭谒圣贤 一 气习各矫偏处 一 举止整齐严肃 一 服食宜从俭素 一 外事毫不可干 一 行坐必依齿序 一 痛戒讦短毁长 一 损友必须拒绝 一 不可闲谈废时 一 日讲经书三起 一 日看纲目数页 一 通晓时务物理 一 参读古文诗赋 一 读书必须过笔 一 会课按刻蚤完 一 夜读仍戒晏起 一 疑误定要力争

75王九溪读书法碑

清乾隆十三年刻,王九溪即王文清。碑高32.5厘米,宽51厘米,碑文共76字。碑文分为《读经六法》和《读史六法》两部分:

读经六法:

一、正义

二、通义

三、余义

四、疑义

五、异义

六、辩义

读史六法:

一、记事实

二、玩书法

三、原治乱

四、考时势

五、论心术

六、取议论

76王九溪夫子岳麓书院学箴九首碑

乾隆二十九年山长王文清所撰,65位受业弟子勒石刊刻。碑高60厘米,宽94厘米。碑文由九首劝学诗歌组成,每首两行,每行四句,四字为一句,正文共18行,288字。

77石刻:百泉轩记

《百泉轩记》为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撰写。1984年由湖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曾理书写,嵌于百泉轩屏壁,1994年又刻成石碑,嵌园林碑廊。《百泉轩记》是反映元代岳麓书院办学的重要文献资料,78清刻:毕沅诗碑

毕沅,字湘蘅、号秋帆,先后在陕西、湖南等地任职。一生撰碑甚多,现陕西碑林博物馆及陕西帝王陵前均有他的遗墨。岳麓书院讲堂后壁所嵌的毕沅诗碑系在湖广总督任上撰书,乾隆五十六年罗典嵌立。乾隆五十四年冬,毕沅邀学使张忍斋,侍读王梦访问罗典,遍游岳麓名胜,尽兴而归,作诗二首以记其事。诗写好两年后,书寄罗典,刻石保存至今。撰文过程见碑文,诗句后有解释,张姚成作跋于后。诗序为隶书,跋文楷书。石刻:赠了敬序

《赠了敬序》碑为南宋岳麓书院山长欧阳守道撰文,嵌于岳花园碑廊。碑文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证实了岳麓书院早在唐末五代就开始办学。“有二僧,一名智璇,一名某,念唐末五季湖南偏僻,风华陵夷,习俗暴恶,思见儒者之道,乃割地建屋,以居士类。”“时经籍缺少,又遣其徒市之京师,而负以归。士得屋以居,得书以读,其后版图入职方,而书院因袭增拓至今。”具体时间据考证应在公元958年左右。

80清刻:文昌阁祭田契券碑

《文昌阁祭田契券》碑系山长袁名曜于嘉庆二十二年勒石嵌立,是岳麓书院租田管理方面的原始资料,对研究岳麓书院教育经费、祭祀经费的来源有重要的作用,碑文充分体现了岳麓书院古代的管理水平。碑高80厘米,宽200厘米,共1341余字,是书院现存石碑中较大型的碑刻。

《岳麓书院文昌祭田碑记》为清嘉庆二十二年七月,山长袁名曜撰写,监院李沆训书。碑高79厘米,宽188厘米,是岳麓书院现存碑刻中反映古代祭祀经费来源的珍贵文物。现碑嵌御书楼前右壁回廊上。

书院人物

朱 熹,字元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侨居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力主抗金,卒后谥曰文。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一生曾两度讲学岳麓书院,一次是南宋乾道三年八月,自福建至岳麓书院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停留两月,听讲者多达千人。手书“忠孝廉节”、“道中庸”,并与张栻瓦赠涛歌。另一次是绍熙五年,朱熹以荆湖南路转运使知潭州,亲至岳麓书院讲课,聘任教授,整顿学风,颁布朱子教条,别置生员,增及领给,更建书院。朱熹与张栻的理学,在岳麓书院一直被称为“朱张学”,影响宋元明清各代,为书院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周 式

岳麓书院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山长(院长)有55位。他们大多是著名学者和优秀教育家,对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周 式,湘阴人。大中祥符五年任山长,为志载第一位山长,以行义著称,大中祥符八年受到真宗皇帝召见,得御书“岳麓书院”四字。书院始闻于天下,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张 栻

南宋著名学者。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宋代大臣张浚,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断言“所谓礼者天之理”,即把封建秩序看作永恒不变的规律。为学主张:“明理居敬”,认为:“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所居者亦有地”。著作有《南轩集》。乾道初年,刘珙重建岳麓书院,请他任山长,但因他的老师胡宏曾向秦桧写信,表示想任岳麓书院山长一职,而秦桧未答应,他认为老师未得到的职位而学生得到了,对老师不恭,于是推拒。后聘为主教,代行山长职事。张栻有自己完整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应当只为“科举利禄”服务,应当“传道而济斯民”。张栻的贡献在于使湖湘学在岳麓书院根植,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学术派别,为岳麓书院在中国学术界确定了地位。同时,又因与朱熹相会于岳麓,开创了书院会讲的先河。

94李邕,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学者李善之子。初为谏官,历任郡守,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故麓山寺碑又有北海碑之称。工文,擅长真、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尤以行草书造诣最深,别具一格。唐李阳冰称赞他的书法为“书中仙手”。他对学书反对一味摹仿,曾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麓山寺碑》是他行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笔致挺拔,气势纵横。明王世懋评为:“李北海诸碑,当以岳麓寺为第一,以其流动中藏稳密也。”李邕一生书碑甚多,存世碑刻除《麓书寺碑》外,还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也甚为著名。李邕之书,无定法,多取前人骨髓,随手结体,书麓山寺碑时,其书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信手拈来,不拘形体,书体混用,构字随心所欲。

95、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因晚年筑室于衡阳县石船山下,潜心著述,人称船山先生。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明崇祯年间,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肄业。在校期间,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传授朱张之道,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统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清顺治五年,在衡阳举兵抗清,起义失败后,先后逃至肇庆、桂林等地,顺治十一年为躲避清统治者追捕,隐居零陵、常宁一带的山林之中,写下了“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后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 22 《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岳麓书院建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著作编入《清代船山全书》。

96、魏 源 1794-1857,字默深,别号良图,邵阳人。嘉庆十八年求学岳麓书院,师从袁名曜。后受聘至贺长龄府中,编撰《皇朝经世文编》。道光七年贺长龄奉调山东,转至陶澎府中,成为当时著名的海运、河工、盐政、币制等方面的改革专家,并直接参加抗英战争。后因清廷和、战不一,投降派势力强大,痛感失望,愤而辞归,潜心著述。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书古微》、《老子本义》、《古微堂四书》等。

历史要件 91 历史沿革

岳麓书院是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式创立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岳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张栻主教,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即发展于此;朱熹两度讲学,与张栻论学,开书院会讲之先河,书院盛极一时,出现了“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

元代承袭宋代制式,书院规制日趋完备。但因元末战乱,书院毁于战火。明代宣德年开始,经地方官员陈钢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在中轴线上,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正德以后,王阳明及其弟子先后至此讲学,传播心学。明末,东林学派高世泰讲学书院,岳麓学术传统重新得以发展。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朝廷为褒扬岳麓办学之功,先后颁赐“学达性天”、“道南正脉”额,并赐帑赐 书,将岳麓书院列为省城大书院,在官府的大力扶持下,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大批有名望的学者被聘任山长。书院办学呈蓬勃发展的景象。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理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拟办湖南大学,期间先后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至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学校虽几经变革,多次易名,但始终为湖南最高学府,原书院院舍始终保持未变。

1926年2月1日,湖南工专、法专、商专三个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省立湖南大学,校名匾额悬于岳麓书院大门,并以岳麓书院校舍为第一院。1937年,教育部改省立为国立,下设文、法、理、工、商五个学院。其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迁校复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办学规模扩大,1953年院系调整,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改为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湖南大学。今日湖南大学是一所理、工、文、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岳麓书院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2“潭州三学”

北宋元符年间,潭州推行“三舍法”,以考试成绩高下,分州、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个等级,岳麓遂定为湖南的最高学府。

93朱张会讲

南宋乾道三年(1167),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开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

94宋代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的说法始于南宋。是指当时四所著名书院。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称嵩阳、岳麓、睢阳和白鹿洞为四大书院;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取石鼓,去嵩阳,不同文献有不同说法,唯岳麓书院为各家所公认。

95时务学堂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时务学堂成立,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兴民权、倡平等、促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并入岳麓书院。时务学堂培养了不少革新人士。

第三篇:嵩阳书院解说词

嵩阳书院

概况: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文物瞻丰,名扬古今,和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僧徒曾达数百人。隋时更名嵩阳观,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此修炼。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纷聚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及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此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嵩阳书院。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大臣与其政见不和,便退居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因之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曾在此执教,《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也是在这里写就的。明末,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焚烧殆尽。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1711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子,按照录取名额每县不到一人,可单是嵩阳书院就考中5人,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占地近1万平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东院博约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先圣殿内祭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纵观嵩阳书院的建筑,古朴典雅,蔚然壮观。

一、仪门

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说孔子的品质和学识像大山一样让后人敬仰。因书院除具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作用,所以在这里设臵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礼。

二、魏碑亭

这里有一块刻立于东魏时期的一块石碑,也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从石碑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里作为一处佛教寺院的兴旺。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字体刚健、笔力圆阔,是魏碑书法的上品。

三、古井和杏坛 在附近有一口古井,是以前书院所用,现在用来凭吊历史、追思往事。沿台阶向上,有一个圆形的坛子,中间一棵

茂密的杏树。清初著名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子杏坛讲学旧说,在此除地为坛,讲解学问,坛上古杏树,传为耿介手植。

四、大唐碑

书院门口,有一座唐碑。高9米,宽2米,厚1.5米。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碑制宏大乃嵩山之冠,是嵩阳书院三宝之一。整个嵩阳书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块石碑却是国家级文物。同时,它也是河南最大的一块古碑。石碑的正式名字叫“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碑文记载的是玄宗李隆基游览嵩山,身患疾病,嵩阳观道士孙太冲献上一颗九转金丹,治好了病,李隆基遂下令为其立碑表彰。碑文为幸臣李林甫所写、书法家徐浩所书。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疾贤妒能、臭名昭著的一个大奸臣。徐浩这个人有必要仔细介绍,他是浙江人,为当时书法名家,得其父徐峤真传,精于楷隶,“不在北海(唐书法名家李邕)之下。先后经历四个皇帝,“四方诏令多出浩手”,他的字圆劲厚重、自成一家。目前全国保留徐浩所书写的石碑仅存三品,都在河南,登封就有两块,而大唐碑是字体最多(1078个字)、保存最好的。整个作品书体工致、无一懈笔,是为一绝。

其实这块石碑原不在此,而在西北约35米靠近悬崖处,那里的一块小石碑就是为纪念原址而留。为什么要把石碑迁移过来呢?传说石碑刻立之后,百姓由于十分痛恨李林甫,纷纷指着石碑上的文章痛骂,久之惊动了玉帝。他便派一条神龙下界摧毁石碑,不让奸臣的文章立在嵩山下。可是神龙来到石碑前,却发现上面的字写得太好了,不忍下手。左思右无法交差,就在没字的背面击下一条痕迹。现在背面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雷击痕迹,上面的碑帽也遭到波及被毁了一半,后人重新修补了上去。雷击过后碑身倾斜,加上以前下面还有居民,居民在石碑下面还挖有窑洞。为保护古碑,当地政府于1984年动用起重机械和当时最先进的迁移技术,把石碑迁移了30多米,按照当时物价,花费了三万多元。大家可想而知唐朝时期立石碑时所花费的代价了。

在石碑背面,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字体,都是各个时期的游人来此旅游的题记。其中最负名气的是明代河南府巡按监察御史蒋机的一首诗:“道旁林甫碑,读之面发赤。心残似剑矛,言甘如醴蜜。唐家对德辞,出自奸谀笔。天怒春雷轰,勿久污太室。”说的就是上述故事。

五、大门及汉封将军柏 大门上“嵩阳书院”四字是由登封著名书法家宋书范先生仿苏东坡字体所写,宋书范人称艺术杂家,他曾在登封市旅游局工作,懂旅游、会摄影、爱集邮、善书法。这块匾额为嵩阳书院增色不少。门两侧柱子上有副对联为乾隆皇帝御笔:“近四旁为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笔色彩。过了大门,就看到嵩阳书院第二宝:汉封将军柏。小一些的是大将军,大的反倒是二将军。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刘彻游嵩山,当时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他偶然遇到了这棵大树,惊为异种,由于游兴正浓,就信口封为“大将军”。谁知前行不久就发现了对面的那棵柏树,武帝踌躇半天,由于皇帝金口玉言,只好按照先入为主的方法,封为“二将军”。谁知道没走多远,又发现了第三棵树,比前面两棵更大!武帝无奈自嘲:“再大你也只能当三将军了!”汉武帝走后,三将军首先表示气愤:我身为最大的柏树,却屈居于末位,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结果一气之下,死了。其实,是明末那场大火把三将军给烧死了。二将军气性相对小一些,只是把自己的肚皮给气炸了,现在可以看到树干中间有个树洞,以前夏季常有人钻进里面下棋乘凉。大将军有自知之明,俺不如二将军粗,没有三将军壮,却被封为大将军,羞愧难当,耷拉下去脑袋,天长日久,树干也歪倒在墙头上了。

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不过也可说明这两棵树有着很长的树龄了。至少2000年前汉武帝见到它们时,已经是很大的树了。根据林学专家鉴定,二将军至少有4500年的树龄了,应该是原始森林的遗物。所以根据掌握的资料可以肯定地说,这两棵树应该是全国最大的柏树了。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当年胡耀邦来此听说武帝错封将军柏的故事,想起文革中许多的冤假错案,于是提议把二将军称做“元帅柏”。

六、登封县图碑 刻立于明万历癸巳年(公元1593年),图中详细而形象地表示出明代嵩山地区80多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并描绘出登封的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因此,它不仅是一副山川地理图、又是文物分布图、还是旅游向导图。其历史之久远、内容之详细、范围之广大、保存之完整,为国内所罕见,是明代石刻县图的珍品。

七、先圣殿

先圣殿在二门之后,为一座硬山卷棚式三开间建筑,建于一米多的基台之上。殿门额横匾“先圣殿”三个金字。门联为: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先圣殿,又叫先师祠,是嵩阳书院祭祀孔子的场所。殿中根据画圣吴道子绘制的孔子画像而塑造了高2.21米孔子行教立像。孔子一生共有门徒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

殿内中央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站像,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线刻图像。西墙为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东山墙有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的介绍。此殿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

颜回,字子渊,以德行见长,后人尊为“复圣”;曾子,名参,字子舆,以孝道著称,编《大学》,后人尊为“宗圣”;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哲学家,著《中庸》,后人尊为“述圣”;孟子,名轲,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孟子》,后人尊为“亚圣”。

儒家思想统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几千年,而真正发挥其成熟效益的是北宋理学诞生后,而程朱理学(洛派理学)的诞生地就在这里。

八、讲堂

清代为纪念北宋名儒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河南学道林尧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所修。前面有修竹丛生,为书院平增了许多幽雅气氛。月台上并列着四块石碑,叫“四箴碑”。箴,即箴言,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座右铭。内容就是孔子所提倡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是古代读书人所要遵循的道德操守,可以说是以前人们所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殿内陈列的教案、课桌、课椅等教具是1989年根据宋元时期的讲堂风格而复制。殿内东山墙上绘有“二程”讲学图;西山墙介绍宋代在嵩阳书院任教人员名单和传略,书院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学制演变情况等。

九、泮池及道统祠

过了讲堂,面前这个池子叫泮池。比较通俗的说法,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以示不忘先师之意。古代嵩阳书院凡中秀才,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三周仪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博学品德,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其产生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泮池”;另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另外,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的文化理论,那么可以说,她是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并极力推动其发展而成的。在孔子之前,中国的先民就在嵩山地区这块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道统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为创造、发展、继承中国远古文明的先驱者所建造的。

道统祠是座面阔三间、棂门槛窗、歇山式滚脊灰筒瓦覆顶建筑。门额横匾上书“道统祠”三字,门联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殿内供奉帝尧、夏禹、周公石膏头像,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嵩山地区,后壁悬挂帝尧、夏禹、周公当年在嵩山地区巡狩、治水、测影等活动情况的大型图案。

帝尧: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首领,为庆祝自己100岁寿辰,巡狩阳城(今登封告成)。他是一个非常仁慈的首领,为后世子孙生计,下令把围场的四面围网“网开一面”。但是,他这此巡狩之后就不幸死在了阳城,百姓十分悲痛。

大禹:舜之后的部落首领,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启母化石”的故事就发生在嵩山地区,其中的启母石就在书院东不足一公里的地方。而嵩山的太室、少室名称由来也和大禹有关。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四弟,曾辅助武王伐纣,后又辅助成王治国。为营建东都洛阳,他来到嵩山“立杆见影”,验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两千多年来直到今天都为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十、藏书楼及武后金简

是嵩阳书院的最后一层建筑,清朝王日藻捐俸银所建。历史上藏书很多,北宋太宗皇帝曾御赐书院九经藏于楼中,可惜毁于明末大火。现在里面藏有古代书籍8部57册以及部分珍贵刻版,再现了藏书楼的历史原貌。

藏书楼存放着嵩阳书院的第三件宝贝:武则天除罪金简。武则天执政期间,曾八次到嵩山,并一改其他皇帝泰山封禅的传统,开创了嵩山封禅的先例。为纪念她封嵩山登中岳,把当时的嵩阳县改名为登封县。公元700年,武则天派使臣胡超,将她祈告上天的一封金简(即金子制作的书信)投放在嵩山主峰峻极峰上。1982年,金简被当地的一位采药老农发现,后献给国家。

金简长37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上刻63个字。大意是说,祈求上天地府宽恕武则天的一切过失,保佑大周江山永固。值得一提的是,上面很多文字都是武则天时期她自己创造的字。武则天有创造文字的爱好,连她自己的名字“曌”就是出自她的发明。武则天政权倒台以后,和她有关的实物资料大部分被销毁,历史上也少有可信的记载。所以,这块金简对于研究那个特殊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皇帝金简。不过遗憾的是这块金简是复制品,真品藏于河南博物院。

第四篇:关中 民俗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介易经、道、儒、佛三家

易经,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三、调查:

(一)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二)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明、清时期时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陕西剪纸分为六种形式:

1)单色剪纸;

2)色纸拼贴剪纸;

3)是点彩剪纸;

4)是渗染剪纸;

5)是纸塑窗花;

6)是剪纸熏样。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麦秆画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在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麦秆画的制作技术在当时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

四、总结、感受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流传、发扬、变化。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时刻贯穿在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成就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各地风俗文化和习惯日以加深的影响。它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无可代替的文化遗传基因。并成为现代设计无法舍弃的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宝藏,将成为我们特色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近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努力。传承发展中国民俗文化,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五篇:关中游学总结

关中游学总结

——这是一场噩梦

系部名称:人文社科系专业:广告学年级:2010级 班级:1001班姓名:黄颖红学号:1002130133 实践单位:西安进步青年文化发展中心

实践时间: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30日

为何说这次游学是一场噩梦?

通过游学农村调研以及小强队长给我们放的几个引人深思的视频,让我们非常震撼,就像从噩梦中惊醒,全身汗如雨淋,很害怕,很恐惧,很无奈。我们大部分有社会良知的人看到社会底层人民过得心酸,都会有想要改变底层人民的生活的冲动,只可惜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小,面对社会的顽固势力,我们很绝望,感觉没有出路。现在的我们有和《恰同学少年》中当年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的感触类似。当时他们利用智慧救下了佃户的女儿芝妹子,可是毛泽东就在思考怎样才能救全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们?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相比更动荡,但是毛泽东没有绝望,而是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当我看完《富人与农民工》后,心灵的冲击就更大了。边看边流泪,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是那么不自然的留下来了。当场的女生几乎都哭了,因为视频中富人的奢华生活与农民工的寒酸生活的鲜明对比,真的觉得这个社会人和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不是先富带动后富吗?农

民工的亲人生不起病,生了病,住不起院,靠体力挣的钱还不够养家糊口,他们的青春都拿来远离家乡外出打工了,为的就是能够生存下去,让孩子有玩具,可以上学,让父母老有所养······

社会上出现了信仰危机,知识分子也要为了生存不再仰望星空,而是转身于市场和官场,开始追逐权势与金钱。而我们现在还算不得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在大学里已经在学着适应这个社会,我们也要为了生存追逐权势与金钱?游学途中的所见所闻,造成此时此刻所想所感与之前在学校的想法会有很大的差距。以前我的目标就是毕业之后要么考研要么工作,然后将国家贷款还上,然后就走一步看一步。总觉得走一步算一步,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生活。有一次交流讨论中,一位队友和我有同感,认为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社会造成负担,如果有更多的能力和精力再向社会做一些贡献。但是如果社会穷人多了,不安定因素多了,我们还能过好生活吗?不能,所以现在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怎么解决,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探索实践。而且我们也可能和农民工差不多,想要跻身在大城市的某个角落好好生活是多么艰难!

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寒假期待父母回家过年的眼神,襁褓中的婴儿离开远去他乡打工的母亲的怀抱哭泣的声音,老年人送别子女上火车转身离去的佝偻的身影······有哪个孩子不想依偎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又有哪个父母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共度晚年?一幕幕离别的场景发生在离别的车站,似乎是火车将这些本该团聚在一起的家庭分

开了。农村有很多这样的农民工,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这样的日子就在那个家庭一直延续。而学习好的孩子,父母会拼死拼活赚钱供其读书,等到孩子有出息了,学有所成了,却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亲朋好友,儿时的伙伴,在大城市过着忙碌的生活,这,就算是出息了!?可是农村还是当年的农村,极少数有知识的人会回到家乡建设自己的农村,除了像马永红这样的“疯子”——集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于一身的人。他却是我们的榜样!

可是,农村建设,首先遇到的就是人才的奇缺。农村社会的精英都纷纷流向城市,净剩有老人和留守儿童,何以有力量来建设农村?每年各大高校会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搞三下乡活动,也有很多自发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支农支教或到农村调研的活动,比如我们这支关中游学队伍,但是大部分人只能在思想上受些启发和震撼,而为农村建设能做出很多实际性的东西却几乎是很少的了。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关于新一代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一文中也仔细阐述了他的观点和建议。我看了之后也是深受启发的,我觉得他分析的很好。在他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中《马永红的问题:深度参与之的困境》,如果了解马永红的事迹的人都知道他在下乡支农支教等志愿活动中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困境,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而我想说的就是,这或许也是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后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试想,我们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上学,受好的教育,难道他们就是为了让我们一辈子待在农村吗?当然,父母的良

苦用心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知道,大多数父母有时候也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面子,还有就是想让孩子出人头地,过好的生活,一辈子不受苦受累,特别是那些过过苦日子的父母。中国自古是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很多孩子也是朝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前行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跟随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相同的。马永红是一位为自己的理想的公共事业贡献的改革者和建设者,他也面临忠孝两难全的境地。而我们有大部分人,刚了解了农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的皮毛,就感觉是被噩梦惊醒,然后手足无措,很多人不敢像马永红那样毅然不顾亲人的反对投身农村建设中去!当然我也不是希望各位在校大学生休学回家支农支教,我只是觉的我们很难打破这种局面,甚至是没有胆量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去反叛父母的期望!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很缺少这样有创新精神并付出实践的人!

在调研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人就是在后寨村一个农户家遇到的一个在校大学生。他是在当地县城念专科,再过一年他就毕业了,但是他是一个特别勤奋特别好学的同学,他说他要专升本然后考研究生。他还说现在这个社会只有多读书有文凭才不至于像那些农民工那么辛苦,而且不想像他们那样生活,觉得很没有意思。他看过很多中外名著,人物传记,毛泽东语录等等。他还推荐我多看书,看一些好书,不管与专业是否相关,很多知识是潜移默化的,多读书才不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多看书没错,但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他在他们村算是有文化有上进心的青年人了。他喜欢农

村生活,我问过他当年为啥不报大城市的大学,他说大城市太浮躁太喧嚣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他会过不习惯的,他宁愿在这样的小县城奋斗,即使以后可能会考西安的研究生,但是将来一定不会在那儿工作生活。现在社会不想往大城市跑的人太少了,他却是其中一个。

现代社会很多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国家体制的不健全等等负面问题。前段时间,我还在和同学辩论,他觉的社会上很多愤青老是把社会阴暗面拿来批判,而没看到社会发展的好的一面,他家现在一家三口人,每人抱台电脑玩儿,试想在十年前,电脑还是奢侈品呢,社会如果发展得不好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质量?我想他是没有看到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生活得不好的群众。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的体制,那为什么要把那些自顾自生活的人们唤醒?还不如就让他们在睡梦中,唤醒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我非常不赞同他的观点。如果只看事物发展的好的一面,那我们只会死于安乐了,而正确地认识缺点和不足,才能让我们汲取经验教训,思考、探索、实践更好的社会改革途径,将大部分民众从追逐权势与金钱中唤醒,看看这个社会,看看这个世界,试着从自身出发开始改变!

谈到自身,我们谈很多问题时,喜欢将自己纳入大人群中或者排除在群众之外,因为往往有想法,做决定,并去实践却是最难的。我会发表观点大部分人也许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是自己却在一旁似乎是指挥者。我们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果要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农村改造与建设中去,首先就得改变广大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次游

学活动给我的思想冲击特别大,但心里却很纠结: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能为那些贫穷的人们做些什么?我发现现在的我什么都做不了,有的只是一支笔,写下我的感受而已。现在,我只能把自己做好,同时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

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很幸运,遇到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一路走来,我们共同分享一瓶水,吃一个馍,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毫不保留的给队友提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心酸也有数不尽的快乐点滴,让我们铭记这个夏天,阳光灿烂的夏天,不要忘记我们受到的心灵洗礼。我们调研,我们爬山涉水,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友谊万岁!我想小强组织的这个活动也达到了他的目标,锻炼意志,考验体力和耐力,启发我们思考大学学习是为了什么?了解农村的现状,思考自己将来到底能为社会贡献什么?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大学过着懒散不学习打游戏看电影的无聊生活。同时我们收获了很多经历和友谊,在这儿,我想说:同志们,友谊万岁!

下载关中书院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中书院解说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院资料

    岳麓书院英文导游词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we will go and visit the yuelu academy! yuelu academy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cademies in china,......

    书院制度

    什么是“书院制”?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

    宋代书院

    南宋书院文化 如果能回到古代,你最想去哪,前段时间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让我了解到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书院。现在咱们学校寝室管理实行“书院制”,我想,这一制度大概就......

    关中民俗风情园设计说明

    关中民俗风情园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地段位置陕西关中民俗园地处杨凌示范区常青路和神农路的交叉口处,西面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工程建设学院,东,南,北面皆为住宅区。整个园......

    书院策划书(最终版)

    篇一:书院运营方案 一、宗旨及核心理念 宗旨: 书院顺应中央“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大政方针,以儒家礼乐文化为内容,建设全国首个文化产业型精神家园......

    东坡书院导游词

    东坡书院导游词 东坡书院与五公祠一样,是海南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位于儋州市中和镇东郊,距儋州市区45公里,与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在咫尺。这里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字子瞻,号东坡)......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此次游览的导游!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呢就是岳麓书院的大门了,请大家抬头看一下......

    石鼓书院导游词

    石鼓书院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我们石鼓书院参观游览。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来感受千年学府的文化底蕴。 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石鼓书院始建于806-820年间,比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