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礼仪:颠倒的“礼仪”
职场礼仪:颠倒的“礼仪”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自古至今,各种礼制、官仪可谓泱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世间经常会冒出一些类似“土特产”似的所谓“礼仪”,并且散发出一股怪怪的味道。
最近,听说某科研单位领导在会上郑重提议:今后,下属在单位如遇到高一级的领导,不仅要主动打招呼,而且微笑时务必露出两颗牙齿,见到高两级的领导露出四颗牙齿,见到院一级领导应露出八颗牙齿。这位领导还煞有介事地补充道:在条件成熟时,院里要对全体职工进行专业的“礼仪培训”。时至今日,这项培训是否开始?不得而知。我只听说一位烧锅炉的师傅讽刺道:“假如没牙的职工碰到有牙的领导呢?”
试想,假如这位领导的“美好理想”得以实现,倒真的成了该单位一景:上班时,同事们见面问候时,下级们纷纷呲牙示意。这时,上级是不是要细数下级的牙齿呢?这已经不再是见面礼仪,而是成了“比牙大赛”。“见官礼仪”的提倡,说明某些领导到了一味摆谱儿、盲目自大的地步。从道理上说,尊重领导是完全应该的,但不能将其庸俗化、程序化,甚至采用固定模式。那样的话,只能恶化关系,制造矛盾,在干群之间形成不小的心理障碍。以前见过报道:说的是南方某企业的老总,因为一位下级员工碰面时没主动向他问好,一怒之下,就把人家解雇了。这种霸王表现,只能说明你的气量还不如周瑜。你就不问问:这位员工的“失礼”,是出于不愿意?没看清?还是过度紧张?一般地说,当两人碰面时,下级的心理状态要比上级脆弱10倍。在此,我建议那位热衷“见官礼仪”的领导,不妨抽空读一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官越大,架子越小;官越小,架子越大。我们经常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基层时,主动和普通百姓握手,而且不笑不开口,那种亲民场面使人难以忘怀。笔者认为,放下“见官礼仪”暂且不提,中央领导的“见民礼仪”倒是应好好推广,让各级干部认真效仿。在这里,我斗胆对某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做个
简单测试,这个测试很重要,它能测试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倘若您见到一般员工,是仰面朝天?还是微笑致意?见到离退休的老同志,是嘘寒问暖?还是假装没看见?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礼仪也是相互的,不能因为“帽子”尺幅大小的缘故,用“制度”逼迫同事亮出牙齿。那么,同在一个单位,上下级凑巧在楼道里碰面,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礼仪?我以为,还是以握手、微笑或颌首致意为宜。至于微笑的时候愿意露出几颗牙齿,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儿。篇二:端茶倒水的礼仪
端茶倒水的礼仪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在冲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假如用一次性杯子,在倒茶之前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套,以免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茶叶要适当,不宜过多或太少。倒水不宜倒太满,给客人感到不礼貌。(八分满为宜)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国传统习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双手端茶也要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先将茶杯端起,拿到边上,再用另外一只手拿水壶倒水。不可直接拿水壶往桌面上的杯子倒水,以免茶水漫出,造成客人尴尬。
备注:
1.一两个客人可以直接端给客人,如果两个以上就必须用托盘,左手托盘,右
手摆放。
2.摆放前,一定要轻声示意,避免对方无意碰撞,摆放时左进右出,顺时针斟 茶或摆放(添水也同样)摆放位置为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杯柄的将其转至右侧,以客人取放。
3.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抬起,用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拿起,转个方位,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拿水壶添水,再按2步骤摆放即可。篇三:职场礼仪心得
职场礼仪心得(之三)职场礼仪之个人形象设计
讲职场礼仪不能不涉及个人形象设计,就个人的形象设计而言,从表到里、由浅入深大约可概括为八大要素:
一、发式
职场男士的发式一般以短平为上,西装头为中,长发为下。基本规范的要求是:“前发不掩额,后发不压领。”文艺界人士、vip及年青人用时尚发式也无可厚非。女性的发式:文艺界人士以长发为上、烫发为中,短发为下;其他职场女性应以短发为上、烫发为中、长发为下。因为长发飘逸,撩人心扉,美是美了,但对女性来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打理头发。职场人士在发式方面总的要求应当是:与头型相符,自然美观。
二、服饰
服饰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颈饰:职场女性在穿无领上装时,可系一段丝巾,也可围特制颈饰以增添女性的美感。二是服饰:职场人士的服 饰 一 定要 注 意 选择 搭 配,不能过分张扬或随意,要特别注意着装的规范。三是首饰:职场中人可以佩戴首饰,但我主张职场男士最好不要佩戴首饰,以显自然庄重。职场女性的首饰同样是可有可无,有似无为上,无为中,滥为下。首饰佩戴的总要求是:符合身份,以少为佳。强调四项原则:一是少到趋无的原则,最多不能超过三种两件,譬如项链、戒指、耳环三种中,最多只能一次佩戴两件。二是合理搭配的原则,如不露颈时可戴耳环,露颈时可戴项链。三是质地色彩要配套,现在比较时兴白金系列的首饰,所有首饰都应以细、精、巧、亮为上。四是习俗原则,男戴观音女戴佛,不能随意颠倒。
三、佩包
职场人士与其他人群不同,他们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随身会携带一只包,我们姑且把它叫“佩包”。基本要求是:符合身份、和谐美观。
四、化妆
职场女性一般都要化点淡妆,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看重自己的表现,职场女性化妆总的原则应当是:自然、协调、避人、庄重。所谓自然是说,要做到“妆成有却无。”一种淡淡的妆比浓妆艳抹要漂亮得多。有的职场女性往往把妆化得很浓,让人目不忍睹,有的女性化妆后,粉子直往下掉,那就更是让人惨不忍睹了。所谓协调是说,使用化妆品最好是一个系列,以免香型不同,给人窜味的感觉,如护肤水、护肤霜、粉底、眼影、口红等都应使用一个牌子,这样容易协调。所谓避人是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开包就拿化妆盒,“当众弄云鬓,对镜贴花黄。”所谓庄重是指,妆宜淡、味宜淡、色宜淡,就是要含蓄一点,保守一点,若隐若现一点为好。
五、表情
这是职场中人的第二语言,没有表情或表情不好的人,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职场中人应有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恐怕很难定论,但总的要求不外乎是:自然、友善、与言行协调一致。所谓自然是指,不要刻意去装出一副表情来,要做到情由心生。所谓友善是指,要在职场交往中,在追求平等的基础上,表现出友好和善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好的态度,能给职场营造良好的环境。所谓与言行协调一致是指,你的表情要与你的言语和举止相和谐,相统一。譬如嘴上喊着“欢迎光临!”但却面无表情,会给人会留下什么感觉?不真诚的感觉!
六、举止 作为职场人士,对于其举止总的要求应当是:优雅、文明、规范。具体而言,至少应注意九个方面:
第一,站姿。总的要求是“站如松”。男士站立时两腿可并拢也可打开,但原则上打开时两腿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两肩的宽度,即不能打得太开。另外,男士两腿打开时可呈稍息状,也可平行拉开,只是两腿间距越小越好。女士的站姿,一般应呈立正状,且两腿应绷直,这样显得挺拔优雅。
第二,坐姿。职场人士的坐姿应体现出端庄、优雅、舒适的形象。关键在腰,无论怎么坐,腰部始终应该挺直,放松上身,保持端正姿态。需要注意的是,职场女士一般只能坐椅子的1/3或最多2/3,两腿并拢,小腿内扣,时间久时可两脚交替叠压,双手自然放于大腿上,上身最好略为前倾为宜,坐下或起身时最好辅以一个抚裙的动作,会显得更加优雅。
第三,蹲姿。职场中人如果遇到需要下蹲的动作时,应弯下膝盖,两膝靠拢,双脚可略为分开,其中可一只脚尖触地,另一只脚则完全落地,也可以双脚都以脚尖顶地,时间长时,可双脚互换。臀部向下,上体保持挺拔,始终成直线。特别是在集体合影时,更应保持上身挺拔的姿势。
第四,步态。职场男士的步态以刚健有力为上;职场女士的步态以高雅、端庄为宜。不论男女都忌低头、驼背。女士穿职业装时忌跑动,可快步行走。
第五,递送物品。职场人士在递送特殊物品时,应把危险的一面对着自己,譬如递送剪刀时,应把剪刀的刀刃一头对着自己,以示对对方的尊重,不论送接都应双手伸出。
第六,上下车。上车:开门后,应先整理一下服饰,然后顺势坐进车内;下车:女士就势打开车门后,微转身体,把车门推开,双腿膝盖并拢,抬起,同时移出车门外,身体同转,然后起立。如果这样做有困难,可以双腿膝盖并拢,其中一条腿略向前倾,先行着地,然后另一条腿立即跟进。起身后要整理一下衣着,以表现出那种自然的优雅。
第七,手势。一是要自然,不要做作;二是要得体,不要太过张扬;三是要尊重他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食指指向对方。
第八,眼神。眼神是职场人士的举止中最不易掌握的部分,因为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所以,眼神的运用往往会坦露出自己的心声,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九,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很多,概括起来最基本的有以下五种:递烟——如果有女士在场的情况下,必须先征得女士的同意方可递烟;递烟要把烟从烟盒中弹出后,用右手拿住过滤嘴以下的部位,双手递出。递茶——如果是无把杯,应双手端住茶杯的下部递上,千万不能捏住杯口递出,茶水一般不能太满,以免溢出。吐痰——应用纸巾接住,包裹后丢入痰桶或垃圾桶里,不能直接对着 痰桶或垃圾桶吐,更不能随地吐痰。整理头发和衣着——应避开人群,特别是整理下身服饰时,更要避人,可考虑到洗手间和避人处整理。喝水——应小口喝,不能弄出声音。
七、谈吐
言为心声,心由言表。职场中人的谈吐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压低音量。二是慎选内容。三是必须使用礼貌用语。
八、待人接物
职场人士的待人接物应当遵循一个更高的标准,其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四个基本
方面:一是诚信为本。二是遵纪守法。三是遵时守约。四是注重细节。
职场礼仪心得(之四)迎送礼仪
职场迎送有很多讲究,譬如迎接客人前要做好一切恭迎的准备,以免给客人留下仓促和不热情的印象;迎接客人时要按准备好的接待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更改已经拟定好的接待程序;对于迎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比如路上塞车误时、客人偶感身体不适、客人提出新的要求等等,均需及时予以回应,否则会给客人留下未得到尊重的感觉。至于送别客人时当然更要显出足够的热情,以便在正式分别时约定好下次会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就迎送而言,其基本的礼仪规范可概括为我们常说的礼貌服务三要点。
1、接待三声
(1)来有迎声。就是要求主人方面负责接待的同志要向客人主动打招呼,这种招呼还应该是配合以热烈丰富的表情,其 中眼 神 的 运用一定要到位,用柔和的带有一丝探寻的目光与来客进行交流。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问有答声。客人上门,无事的不多,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是有事而来,就必定会向主人提出询问,作为主人方就一定要热情地回答,这是接待的基本礼仪,如果人家提出询问,你却爱理不理,会给客人留下什么印象?所以必须热情对待客人的每一个提问,并最好实行首问负责制。
(3)走有送声。如果想在客人走前给他留下好印象,那么热情而又诚恳的送别语是绝对不可省略的。至少要像酒店的服务员那样,在送别客人时,总是热情地齐声高喊:“谢谢惠顾,欢迎再次光临!”
2、文明“五语十字”:
(1)问候语“您好”。这是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在职场迎送活动中,一见面少不了这种问候,千万不可见了来人就问:“你找谁?”客气一点的问:“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情吗?”废话,没有事情谁到你这儿来?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很好地向老外们学习。国外不论相识与否的人,一见面都以“您好”来打招呼。
(2)口头语“请”。外国人只要开口讲话,必有请字开头,尽管英语的“请”字可以放在一句话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句话的结尾,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对于接待客人来说,主人的“请”字也是不能离口的。
(3)结束(感谢)语“谢谢”。这其实也是一种口头语,不论别人为你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你都应该心存感激,“谢谢”两个字也就会脱口而出了。
(4)抱歉语“ 对不起”。这句话在国外也几乎成了口头语,老外见到你总会“无端”地说声“对不起!”你自己并没有觉得他对你有何影响,但他却始终认为他的某种行为,譬如路过你身边时太靠近你了,可能对你有影响,譬如他想向你问个路,他觉得耽搁你宝贵的时间了等等,所以他都会对你说“对不起!” 中国其实也有一句老话叫做“礼多人不怪”,所以把“对不起”这种抱歉语挂在嘴上只会给你带来形象高档的好处。我在美国乘坐美联航的飞机时,因为那些体型偏胖的空勤人员走起来需要略为侧身方可正常通过,而这时有些乘客往往会站在走道上活动,于是空勤人员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着“对不起”这句抱歉语,几乎是把这句抱歉语当作“歌”来唱了。后来发现,只要碰到美国人,基本上都是把“对不起”当作开口语来说,感觉好像他真的欠了我很多情似的,这种感觉很奇妙,也许美国人就是为了让你舒服才这么说的吧。
(5)道别语“再见”。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如果客人走时,你连再见都不说,只要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可能会以为他得罪你了呢。所以再省,也不能省掉客人离别时的道别语。
3、热情三到
(1)眼到。就是要求主人要看着对方说话,注视对方,而且是友善地注视对方,注视的规范是,注视对方头部,重要的谈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平视,适当的仰视好于俯视,眼中有人其实是要求首先心中要有人,因此要掌握好角度、时间,注视对方一次时间应以一节话的1/3为宜。心理学家做过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注视对方的时间以一次不超过7秒钟为宜,超过7秒时,可以先环顾一下左右,然后再行第二次的注视。如前所述,中国人相互注视的时间最好少于5秒,特别是异性之间,超过5秒弄不好会“触电”,一个新故事由此又开局了。
(2)口到。首先要学会讲普通话,接待的核心环节是沟通,而沟通的核心环节是正确的表达,进而言之,正确的表达又有赖于语言的正确运用,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必须讲普通话,因为只有普通话能够有效避免沟通中容易出现的语言歧义,提高沟通的效率。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一位武汉的中年女士三十年前到北京出差时到玉渊潭公园玩,当她坐在湖边洗脚时,不小心弄掉了一只凉鞋,结果惊呼鞋子掉了,那时一双塑料凉鞋价格不低,掉了鞋子当然可惜,所以喊叫声中透着哭腔。由于武汉话的“鞋子”与普通话的“孩子”基本同音,结果旁边的几个小伙子为了“救人”都跳进了水里,小伙子们在水里摸了半天,只摸上来一只凉鞋,不好意思地对那位女士说:“大嫂,找不到孩子,但我们摸上来一只凉鞋。”那女士却大喜道:“这就是我的‘孩子’(鞋子)!”真让大家哭笑不得。由此也可见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了。口到还要求主人主动与客人进行沟通,进行交流,并积极地为客人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热情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譬如你作为一名商店服务员,当有客人进来看商品时,你走过去热情地招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顾客对你的话感兴趣,你再进一步介绍一下商品的价格、品质、产地和售后服务什么的,都是很得体的,但如果顾客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察看某种商品,而你为了表现“热情”却喋喋不休地介绍这介绍那,你想想顾客会怎么样?涵养差的可能会不客气地叫你闭嘴,客气点的,干脆不看了,走人。因为你的喋喋不休让人生厌啊。这就要求我们在“口到”之前,必须察颜观色,看看对方是否需要你这种热情的“口到”?如果需要,你怎么热情都不为过,如果不需要,那就得适可而止。
职场礼仪心得(之五)职场社交礼仪
职场社交礼仪的规范是必须遵守的,在运用这些礼仪的时候,必须高度关注四个重点问题。
1、自我定位要准确
职场社交中最重要,且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恰恰就是自我定位的问题。自我定位准确的,沟通的效率就高,社交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亦然。自我定位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最行的,最了不起的,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不多见的,因此,自我定位就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来看一个案例:张三是某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有一天,他接到上级指示,要求该单位立即派人前往某地执行一个任务,张三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抱着积极和负责的态度,把人就派出去了,之后还当作自己的一个成绩向领导作了汇报,没有想到的是,领导非常不高兴地问,是谁叫派人去的?等张三明白过来,已经铸成大错。
再来看一个案例:李四参加高级干部的面试功亏一篑。面试是职场上的一种特殊沟通方式,李四在这场面试中的出场顺序排名第三,上场前,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反应要快、气势要足、表情要好。按照这种定位,他一上场,就把麦克风掰直,把考官为其准备好的椅子挪开,他认为站着讲是有自信心、有底气的表现,接着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二步是抽答题目,当主考官话音刚落,他就侃侃而谈,直把那个题目分析得淋漓尽致、头头是道,自我感觉更好了。第三步是一个必答题目,李四因为平时热爱学习,此时更是胸有成竹,把考官给的十一分钟时间全部用完,这是相当困难的,个别考生甚至只讲了几句话,就说“回答完毕”了。结果却是,李四得了全场最低分,开始他想不通,许多观众也为他鸣不平。经过仔细的反省,他终于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我定位错误。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一名面对近20名考官的考生,显然他应该属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自我定位应当表现出一种虔诚的、略显胆怯的,甚至应当是目光中透出一丝丝“讨好”的意味,人心都是肉长的嘛,作为强者的他们,当然希望看到考生的这种“标准”形象。但是李四却不,他那强势的作派,肯定是激怒了不少评委。一上场就把麦克风掰直,站在讲台上,他的目光已经是在“俯视”评委了。再看其他考生都对考官有个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某某考生,请给我一个机会??”这是讲礼仪的表现,而李四却是开门见山、只奔主题,定位之谬差,简直能让旁观者心悬嗓眼。此次面试,考的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的形象定位应当是沉稳、三思而后行的那种。反观李四,却是当主考官话音刚落就脱口而出,反应快倒是不假,但“不成熟”、“浮燥”的印象恐怕也深深地印入评委的头脑了。
2、为他人定位要准确
为他人定位,也就是为对方定位也必须准确无误才行。还是以上述两个案例为例:张三不仅自我定位是错误的,而且为其领导的定位同样也是错误的,领导不是由你任意摆布的“木偶”,而是决策者和指挥者,如果说你张三是一位执行者的话,领导当然就是决策者和指挥者。现在你张三把决策、指挥和执行的事全做了,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嘛。李四为自己定位错误了,而他为评委的定位也是不对的:评委是强势群体,面对这么多强势群体,你李四居然“毫无惧色”,真正是匪夷所思!
3、遵守惯例
所谓惯例,是指职场上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譬如乘车时,为了体现尊重,应当由乘车者中的位尊者先上车,以便向随行者告知他所坐的位置便是“大位”。你如果不遵守这个惯例,就有可能犯下礼仪错误。
第二篇:职场礼仪:颠倒的“礼仪”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自古至今,各种礼制、官仪可谓泱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世间经常会冒出一些类似“土特产”似的所谓“礼仪”,并且散发出一股怪怪的味道。
最近,听说某科研单位领导在会上郑重提议:今后,下属在单位如遇到高一级的领导,不仅要主动打招呼,而且微笑时务必露出两颗牙齿,见到高两级的领导露出四颗牙齿,见到院一级领导应露出八颗牙齿。这位领导还煞有介事地补充道:在条件成熟时,院里要对全体职工进行专业的“礼仪培训”。时至今日,这项培训是否开始?不得而知。我只听说一位烧锅炉的师傅讽刺道:“假如没牙的职工碰到有牙的领导呢?”
试想,假如这位领导的“美好理想”得以实现,倒真的成了该单位一景:上班时,同事们见面问候时,下级们纷纷呲牙示意。这时,上级是不是要细数下级的牙齿呢?这已经不再是见面礼仪,而是成了“比牙大赛”。“见官礼仪”的提倡,说明某些领导到了一味摆谱儿、盲目自大的地步。从道理上说,尊重领导是完全应该的,但不能将其庸俗化、程序化,甚至采用固定模式。那样的话,只能恶化关系,制造矛盾,在干群之间形成不小的心理障碍。以前见过报道:说的是南方某企业的老总,因为一位下级员工碰面时没主动向他问好,一怒之下,就把人家解雇了。这种霸王表现,只能说明你的气量还不如周瑜。你就不问问:这位员工的“失礼”,是出于不愿意?没看清?还是过度紧张?一般地说,当两人碰面时,下级的心理状态要比上级脆弱10倍。在此,我建议那位热衷“见官礼仪”的领导,不妨抽空读一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官越大,架子越小;官越小,架子越大。我们经常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基层时,主动和普通百姓握手,而且不笑不开口,那种亲民场面使人难以忘怀。笔者认为,放下“见官礼仪”暂且不提,中央领导的“见民礼仪”倒是应好好推广,让各级干部认真效仿。在这里,我斗胆对某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做个简单测试,这个测试很重要,它能测试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倘若您见到一般员工,是仰面朝天?还是微笑致意?见到离退休的老同志,是嘘寒问暖?还是假装没看见?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礼仪也是相互的,不能因为“帽子”尺幅大小的缘故,用“制度”逼迫同事亮出牙齿。那么,同在一个单位,上下级凑巧在楼道里碰面,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礼仪?我以为,还是以握手、微笑或颌首致意为宜。至于微笑的时候愿意露出几颗牙齿,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儿。
第三篇:职场礼仪
1、
说明职场中的着装要求(男士、女土的着装各有什么要求)
答:职场着装要讲究三个基本原则: 职场着装要讲究三个基本原则: 职场着装要讲究三个基本原则(1)整洁原则 整洁的衣着反映出一个人振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服装整洁大方是职场中的基本着装要求。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衣 服应经常换洗熨烫,衣领袖口要干净,衣扣、裤扣要系好,西装 必须干洗,裤子要熨出裤线,皮鞋要擦亮。(2)个性原则(3)和谐、得体 着装要注意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融合,如在正式场合,就一 定要着正装出席;而在日常工作场合,即可着正式的职业装;此 外,在服饰上也要讲究服装与装饰物的搭配,要相呼应,在整体 上做到完美、和谐。职场当中,不同的职场我们的着装要求不同: 在职场当中,不同的职场我们的着装要求不同:(1)保守职场 我们要求要着正装(2)非保守职场 ①有创意性的职场 应准备两三套正装和混搭的时装 ②随意性职场 其回旋的余地较大,选择范围广 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服装要求: 工作场合——庄重保守;社交场合——时尚个性;休闲场合—— 舒适自然。服装的类别: 服装的类别: ① 正装主要包括西装、套装(套裙)、制服、中山装、礼服 ② 便装主要有家居服、休闲装、运动装 ③ 补正装则有胸衣、衬裙、马夹 另外,不同的身高体型要选择不同的服装,同时要适合自己的性 格特点、风格与气质。其着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比如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年龄要有不同的着装; 要扬长避短,而重在避短; 职场中男士的着装要求 要求: 职场中男士的着装要求: 主要是以西装为主,西装以其设计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流畅、立体感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而成为职场中能用的男士服装。西装有二件套、三件套之分。二件套西装在正式场合不能脱 下外衣。上衣有双排扣和单排扣之分。双排扣西装显得更严肃,扣子必须都扣上,不能敞开来穿。单排扣西装有一粒扣、两粒扣、三粒扣甚至更多粒扣的区别,一般场合可以不系扣;正式场合如 参加会议、谈判、会见重要客人等,两粒西装只系上面一粒扣,三粒扣的只系中间或上面两粒,最下面的一粒扣不要系,否则,会显得很拘谨、很土气。西装的面料应高档些,若是正式礼服,最好是全毛面料;若 是作日常工作穿着,则纯毛或混纺制品均可。这些面料较挺括,不易起皱。西装的颜色应选深色,如黑色、藏青色、深灰色等。
在正式场合应穿同质、同色的深色毛料套装。西装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不宜放太多的东西。穿西装专业
的问题,从专业上讲“三个三” 穿西装专业的问题,从专业上讲“三个三”:即三个要点 三色原则,含义是全身的的颜色限制在三种颜色之内,三种 颜色指的是三大色系; 三一定律,是讲身上三个部位:鞋子、腰带和公文包。这三 个地方要是一个颜色,一般以黑色为主; 三大禁忌,穿西装不要出洋相,第一个禁忌是商标必须要拆 掉,第二个禁忌袜子的问题,袜子色彩、质地,正式场合不穿尼 龙丝袜,不穿白色的袜子,袜子的颜色要以与鞋子的颜色一致或 其他深色的袜子为佳,第三个禁忌领带打法出现问题,主要是质 地和颜色的要求。穿非职业装和短袖装不打领带,穿夹克不打领 带。而领带的时尚打法:一是有个窝,这叫“男人的酒窝”。第二 种打法打领带不用领带夹,用领带夹的一 vip 或者是穿职业装,因为在他们的领带加上有职业标识(cas),一看就知道他是哪方 神圣。第三种打法是领带的长度,领带的箭头以在皮带扣的上沿 为宜。职场中女士的着装要求: 职场中女士的着装要求: 每个女士在职场中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职业装,符合她本人 的个性,体态特征、职位、企业文化、办公环境,志趣等等。比如西装套裙、西装衣裤。其颜色以灰色、深蓝、黑色为主,夏 季的时候则以浅色为主。职业女性穿着职业女装活动的场所是办 公室,低彩度可使工作其中的人专心致志,平心静气的处理各种 问题,营造沉静的气氛。职业女装穿着的环境多在室内、有限的 空间里,人们总希望获得更多的私人空间,穿着低纯度的色彩会 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拥挤感。而外出应酬,参加应酒会的时候,要有合宜的晚礼服,如旗 袍、套裙、连衣裙等。在办公场合,其着装则要“流行中略带保守” ;衣服的质料 要适于工作,款式简洁、庄重、大方、高雅,却不需要惹人注目; 衣着合体,不宜太大或太紧。在正式场合,女士着装一定忌短、忌露、忌透。穿职业套装的女士,一般应穿高跟或半高跟皮鞋,与职业装 配套的皮鞋颜色应深于套装,可选黑色、棕色。凉鞋、式样过于 时髦的鞋或跟太高的鞋都不适合在公务场合穿着。穿职业套装还要配丝袜,颜色以接近肤色的肉色最为合适,黑色袜子只能与黑色套装相配,切不可穿白色袜子。如果是裙装,应穿连裤袜或长统袜,裙子越短,袜子越长,袜口绝不能露在裙 角或裤腿的外面。在正式场合,女士不穿袜子是不礼貌的,穿跳 丝或织补过的袜子也是不礼貌的。为防袜子突然跳丝,女士应随 身携带一两双备用袜子。
穿着内衣要注意三点: 穿着内衣要注意三点: 不可不穿内衣; 内衣不可外
外露,其颜色应与外衣颜色和谐统一;而在正式场 合或职业妇女在工作岗位上,以选择与肤色相近颜色内衣为妥 当; 内衣不可外透,即不要穿太透的外衣。穿着衬裙时要注意: 穿着衬裙时要注意: 裙装一般要配上衬裙。有些人图凉快或省料.将衬裙做得很 短.这样从外面看上去.一条裙子变成了“两截” .影响了服装 的美感。比较适当得衬裙应当只比外裙短 3 厘米左右。女士裙装三忌讳 1.不能穿黑皮裙(在国际上是妓女标准装)。2.不光腿:要穿双包鞋把易磨的前后都包住。3.不能在裙子下加健美裤,不能穿半截的袜子,弄出三截腿,用专业术语形容叫恶意分割。
2、公务场合相互介绍的礼仪程序。答:人际交往中经常要互相介绍,在商务交往活动中,介绍更是 人与人之间相互认识的第一座桥梁。
一、介绍前之认知
1、介绍之前,主人应考虑两者是否有意愿认识彼此,必要时可询 问被介绍者的意见,并尊重当事者的意见。
2、为不同国籍的人士做介绍前,宜先考虑两国之邦交,不要让彼 此难堪。
3、有些人的品行行为并不光明,宜考虑介绍两者认识之后果,以 免徒增被介绍者之麻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二、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要把握介绍的时机 在他人不方便的时候切 忌打扰。忌打扰。1 自己希望认识他人时 2 他人希望认识自己时 3 有必要让对方了解自己及公司的业务时。
三、自我介绍的内容 自我介绍三要素:姓名、所在单位或部门、担任的职务或具体工作。自我介绍因场合、对象不同应有所区别。国际交往中自我介绍有二种方式:
四、国际交往中自我介绍有二种方式: 1 应酬式的自我介绍 2 公务式的自我介绍 当希望对方加深印象时,可适当增加介绍内容。自我介绍具体方法: 自我介绍具体方法:(1)一般方法 首先问候对方“您好”,再通报自己的姓名、单位、身份,视对方反应,表达自己希望与对方结识的愿望。回应: “很高 兴认识你”(2)特定场合的自我介绍 如有事去拜访陌生人,见面先做自我介
绍,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和简要来意。社交聚会时,想与某人认 识又无人介绍时,可主动介绍自己。自我介绍的态度 态度应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对镇定自如、落落大方、彬彬 有礼。语速适中、语音清晰、语气自然。目光平视对方,表现出对 对方的重视和渴望认识的真实情感。把握介绍的时间 自我介绍的时间尽可能要短,言简意赅。自我介绍的时间在一分钟 以内比较适当。自我介绍时可辅以名片。把握介绍的形式 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介绍自己。有介绍人应由其来 介
绍。
五、他人的介绍(1)介绍的形式 正式介绍、非正式介绍;集体介绍、个人介绍;重点介绍、一般 介绍。(2)介绍人的身份及有关事项 在外事交往中介绍人应是东道主一方的礼宾人员。社交场合中 则东西有别。我国一般由长者、活动负责人或专职人员介绍。西方 一般由女主人来介绍。在多边商务活动中,应由各方的负责人来介 绍本方的人员。介绍者在为双方介绍前应征询双方的意见。(3)介绍的顺序 1 在社交场合及一切商务场合,介绍的核心 原则是:受到尊重的一方拥有优先的知情权。原则是:受到尊重的一方拥有优先的知情权。介绍的顺序应该是:先向地位高的人介绍地位低的人;先向年长 介绍的顺序应该是 的介绍年轻的;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向先到者介绍后到者;先向 众人介绍个人;先向客人介绍家人;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先将 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客人;先将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先将未 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欧美国家习惯是女士优先,中国人更看重的是身份和年龄。在职业场合中的介绍顺序 职场中首先考虑的是职位的高低,职 位高者拥有优先知情权。当介绍官方人士和非官方人士时,应先向官方人士介绍非官方人 士。为他人介绍的具体方式 应诚挚介绍,体态优雅、大方。介绍到其中一方时应手指并拢,手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指向 被介绍者。介绍到位尊者时,其应主动伸手与另一方握手。一般场合,可用语随便一些“*老师,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 为三个以上的人作介绍 一般要先向地位高的人介绍在座的各 位,被介绍者的礼仪
必要的致意和寒喧 被介绍者是主人或是地位高的人时,应立即主动伸手与对方握手,并说“您好,很高兴认识您。”如身份地位较低或客人应根据对方 的态度伸出手来,自己也要及时伸手。起立 被介绍一方,一般都应起立,面带微笑,目视对方。
3、谈谈你对学习“礼仪”的现实意义的理解。答:我国的先贤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应。不知礼,无以立。” 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增 添新的内容。“礼”是表示敬意的统称,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所共 同遵守的仪式。其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 贴别人之意。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是的“礼仪之邦”。如此看来,学习礼仪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 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礼仪是国际化交往和竞争的需要 是国际化交往和竞争的需要,一、学习礼仪是国际化交往
和竞争的需要,是弘扬我国传统礼 仪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仪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既是个人素质、素养的外在表现,更是组织形象的代言人。所谓一个组织形象就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它通过组织成员 的言行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一个人的素质,更是代表 了一个国家的形象;若你没有良好的礼仪素养,那将会对本国在国 际交往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的 发展,所以今日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它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加入新 鲜活力,即当代礼仪的新内涵,而不至于落后。也就是我们学习礼 仪就是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当代我国提倡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的建设,而学习礼仪则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礼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学习礼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促进 交流、沟通和协调。交流、沟通和协调。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 好的习惯做法。尊重他人,对人表示友好,使人正常的、合理的心理需求得到 满足,从而获得他人的好感、信任和尊重。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学习礼仪,拥有良好的礼仪形象,有利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在人与人 之间营造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可以使同事之间交往更 加得体,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促进沟通与交往。礼仪良好的人应具有真诚、宽容之心,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体 谅别人的难处,其外表应有文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得体瑞庄的妆 扮、自然大方的谈吐。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表现能给人们留下良好而深 刻的印象,从而使交往活动取得成功。学习礼仪有利于促进人的社会化,三、学习礼仪有利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社会心理承受能 力。人处在社会中,不可能一个人单独处在一个世界里,总要与人相
处、打交道,因此,学习礼仪,也学到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了解社会 上的相处规则,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这对 学习礼仪有利于促进人文知识的传播,提高人文素养。
四、学习礼仪有利于促进人文知识的传播,提高人文素养。①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 现,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教养,反映出他对交往礼节的认 识和应用。②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 沟通的技巧。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 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③从道德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从交际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 互沟通的桥梁。④从民俗的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一种惯例、一种习惯形式,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⑤从美学的角度看,礼仪是一种行为形式美,是人的心灵美 的一种外化。礼仪在实施的过程中,包含施礼者和受礼者双向情感交流,充满人情味。这种人情味主要体现在二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强调的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即对身 份地位的尊重。因此礼仪只在上层社会流行。这种礼仪在现代社 会已失去其存在的基础。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 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第四篇:职场礼仪
时下,正是大中专毕业生为自己谋求职业的季节,对于众多已经上班的人来说,重新求职、应聘也是屡见不鲜。应聘,在很多情况下是与别人最直接的“短兵相接”,并且要求这种接触和谐、融洽。但许多人在应聘中的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直接影响到求职效果。礼仪是个人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应聘礼仪在求职中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聘礼仪:进入职场“制胜”一步应聘的“面子”很重要应聘是正式场合,应穿着适合这一场合的衣服,着装应该较为正式。男士理好头发,剃好胡须,擦亮皮鞋,穿上干净整洁的服装。女士穿着应有上班族的气息,裙装、套装是最合宜的装扮,勿浓妆艳抹。如果你要去应聘一些非常有创的工作,你可以穿得稍微休闲一点,时髦一点。到达应聘地点的时机及调适参加应聘应特别注意遵守时间,一般提前5一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的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进入应聘室之前,不论门是开是关,都应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切忌冒失入内。入室应整个身体一同进去,入室后,背对招聘者将门关上,然后缓慢转身面对招聘者。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得体。在招聘者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忌急于落坐。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然后等待询问开始。应聘过程中应保持的体态坐姿要端正,切忌跷二郎腿并不停抖动,两臂不要交叉在胸前,更不能把手放在邻座椅背上,不要给别人一种轻浮傲慢、有失庄重的印象。面部表情应谦虚和气,有问必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应聘过程中最好把目光集中在招聘人的额头上,且眼神自然,以传达你对别人的诚意和尊重。应聘时如何回答对方的问题在应聘中对招聘者的问题要一一回答。回答时尽量不要用简称、方言、土语和口头语,以免对方难以听懂。切忌把面谈当作是你或他唱独角戏的场所,更不能打断招聘者的提问,以免给人以急躁、随意、鲁莽的坏印象。当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应如实告诉对方,含糊其辞和胡吹乱侃会导致失败。应聘时要处理的一些细节问题毕业生参加应聘要自然、放松,切忌做一些捂嘴、歪脖之类的小动作。应聘结束时,毕业生应一面徐徐起立,一面以眼神正视对方,趁机作最后的表白,以显示自己的满腔热忱,并打好招呼。比如说:“谢谢您给我一个应聘的机会,如果能有幸进入贵单位服务,我必定全力以赴。”然后欠身行礼,说声“再见”,轻轻把门关上退出。特别要注意的是,告别话语要说得真诚,发自内心,才能让招聘者“留有余地”,产生“回味”。最后,别忘了应聘归来之后写一封感谢信,招聘者的记忆是短暂的,感谢信是你最后机会,它能使你显得与其他想得到这个工作的人不一样。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第五篇:职场礼仪
职场礼仪是人们在职业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会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看看下面三则职场礼仪小故事,为您揭开职场礼仪重要性。
职场礼仪的基本点非常简单。首先,要弄清职场礼仪与社交礼仪的差别。职场礼仪没有性别之分。比如,为女士开门这样的“绅士风度”在工作场合是不必要的,这样做甚至有可能冒犯了对方。请记住:工作场所,男女平等。其次,将体谅和遵重别人当作自己的指导原则。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工作场所却常常被忽视了。
进行介绍的正确做法是将级别低的人介绍给级别高的人。例如,如果你的首席执行官是琼斯女士,而你要将一位叫做简·史密斯的行政助理介绍给她,正确的方法是“琼士女士,我想介绍您认识简·史密斯。”如果你在进行介绍时忘记了别人的名字,不要惊慌失措。你可以这样继续进行介绍,“对不起,我一下想不起您的名字了。”与进行弥补性的介绍相比,不进行介绍是更大的失礼。
握手礼仪
握手的故事:1989年5月,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邓爷爷曾指示外交部,他与戈尔巴乔夫会见时“只握手,不拥抱”,这不仅是对外交礼节的一种示意,更是对两国未来关系的定位。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时也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据基辛格回忆,当时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头,还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周恩来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飞机。
职场礼仪重要性点评:握手是人与人的身体接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与某人握手感觉不舒服时,我们常常会联想到那个人消极的性格特征。强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视对方将会搭起积极交流的舞台。
女士们请注意:为了避免在介绍时发生误会,在与人打招呼时最好先伸出手。记住,在工作场所男女是平等的。
电子礼仪
电子邮件的故事:在Email营销中,电子邮件发送时机选择是影响Email营销效果的因素之一。关于邮件发送日期也一直是一个颇富争议的问题。去年,美国Email营销服务机构Return Path调查认为,星期一是发送电子邮件的最佳时间,发送成功率明显高于一周中其它日子。星期五的邮件发送成功率则低于平均发送成功率。星期六是一周中发信成功率最低的日子,其次是星期天。
职场礼仪重要性点评:电子邮件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职场礼仪方面的新问题。虽然你有随时找到别人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应当这样做。请记住,电子邮件是职业信件的一种,而职业信件中是没有不严肃的内容的。
道歉礼仪
门捷列夫是俄国著名化学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表。门捷列夫是个治学十分严谨的人,他的时间观念很强,几乎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有一天,一个熟人到门捷列夫家里串门,他一坐下来就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没了。直到说累了,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太多,就问道:“我是不是使你感到厌烦了﹖”门捷列夫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对不起,你刚才说到哪儿了﹖你继续说吧,我正在想自己的事呢”那人一听,吃了一惊,原来自己讲了半天,对方连一句话也没听进去,那人终于知趣地起身告辞了。
职场礼仪重要性点评:即使你在社交礼仪上做得完美无缺,你也不可避免地在职场中冒犯了别人。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真诚地道歉就可以了,不必太动感情。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歉意,然后继续进行工作。将你所犯的错误当成件大事只会扩大它的破坏作用,使得接受道歉的人更加不舒服。
最佳答案
提示: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上多少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流传至今,多少历史人物因此而流芳百世。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历史变革中,好多人忘记了本该具有的优良美德,转而崇拜金钱和物质。人与人之间仿佛也变得越来越冷漠,交往中多了一些“自我保护”,少了本应由的的理解、尊重、互助、友爱。朋友!请放下戒心,文明礼仪从你我做
///真诚友爱
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树立“心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同学友爱团结。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平时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名字等。要做到热情、诚恳。用你的真诚去爱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
///每位同学都需要被他人关爱,被他人尊重。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讥笑、辱骂、给同学起绰号,不仅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还侮辱了同学的人格,是低级趣味很不礼貌和很不道德的行为。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每位同学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体意识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正像一滴水离不开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样。因此,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集体意识。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时,也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于交谈
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2、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
3、开玩笑,应注意,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和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吵架、骂人说难听话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表现。
///借物还物
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须谨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
///帮助他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应分清是非,弄明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虚作假,或者是违反校纪的事,就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帮助时不要强求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他人考虑。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麻烦。(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校李柠)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文明礼仪的故事:
1.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4.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