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8:1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近代,我们民族经历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级化发展,为了抢经济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又是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经济全球化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人才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此外,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失落以及文化时代的到来,都迫使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主流。这是适应当今国际变化,培养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的需要,也是摆脱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束缚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各种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从凯洛夫到马卡连柯,从杜威到皮亚杰、布鲁纳。形成中西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异质文化之间的错综相交。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应该构建怎样的格局,这是时刻萦绕在每一个教育者脑际的沉重思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明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因此,儒学这一在中国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 1 素质教育的提出。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将科教兴国定为国策。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重申在走向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们在思考:兴国靠科教,兴科教靠什么?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点决策。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在21世纪我们国家、民族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2什么是素质教育。

从其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3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为了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功能观和价值追求,也是它与“应试教育”、功利主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模式的区别和对立所在。素质教育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出发,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着眼于素质,着眼于发展,这就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改革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将教育内容化为自己的素质的过程,而内化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自觉参与。同时,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它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自主性为前提和特征的。在这里,学生有着客体和主体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另一方面,她又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自己发展方向的决定者,是教育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因而又是主体。素质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动脑、动口、动手。师生之间是一种融洽的关系、合作的关系。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各种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方法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参与教育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地学习和发展,遵循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素质的过程。

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然而这一教育思想并非自今日始,更不是教育学上的新发现。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二、传统儒学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1、本质理念的联系。

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也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讲的“性”与“习”的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孔子说的“性”,是人们的本性,即先天的素质,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教育的程度。

由此可见,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对人的素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与当今的素质教育可谓一脉相通。

2、基本要义的相通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而这些似乎又都能在儒家教育传统中找到渊源。孔子曰:“有教无类。”马融注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疏曰:“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尊、卑等种类。西周的学校为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尊、卑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是把持在少数贵族手里,那时叫“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有教无类”,即打破了“学在宫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一点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确是事实。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一种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可见,所谓孔孟的精神,就是仁爱兼爱,有教无类,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孩子,人人有得。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

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用肯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用否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宽待人,体谅人,尊重人,不损害人,这便是恕。假如你不能自觉帮助他人,至少你不要有意去损害他人,这个“他人”既指个人,也指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而且恕道比忠道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秩序的起码准则,被称为黄金规则。孔子说:“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说,君子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好学的精神,应该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实现理想,捍卫正义。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为:品德没有培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道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呀!

安人,讲的是“才”。孔子强调君子应有的治国安民之术,治国安邦的才于,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如季康子想在孔子三个学生中挑选人才。孔子说:“由也果”(子路果断),“赐也达”(子贡通达),“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均可在政位上独当一面。盂武伯曾问孔子其弟子情况。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孔子还说,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此外,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美”指声音,就艺术形式而言;“善”指内容,就艺术实质而言。还提出君子应“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其意为: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

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

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甚意。发,谓达其辞。”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孔子说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通过长期的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的个人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深深体会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论语·述而》篇有一句“不愤不启,不饰不发”,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努力学习,那么灌输他知识也许没多大用处。每一个人因为个别条件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很不一样。如果不了解学生,不分析学生的客观条件,不注意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学生的性向与学习努力,只用同一方式,一厢情愿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对很多学生的培养往往收效不大。教与学的阐述

儒家经典《学记》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即是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提高。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学记》还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学记》认为教学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互动的过程,非拔苗助长一蹭而就。教育如同制造可塑性极强的材料,而不是做现成的器具。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容器,把教育教学理解成盛装东西或育苗的工具,是随意或机械加工原料出产品的工厂模式。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并促进素质发展提高的一种活动,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观;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可能性,有无限丰富的个性,教师要积极启发,因势利导,这是我们的学生观。《学记》很多可贵的教育思想都有助于我们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此外,儒学中还对师德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孔子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隐无私;讲究教法,循循善诱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来说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素质教育

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为世人所瞩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包括儒学优秀教育遗产在内)的再发现与再认识的基础之上,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将要犯极大的错误。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充满活力的。儒学教育及其价值系统,精深而博大,凝聚着一种强力磁场,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而且,对它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我们不是认识清楚了,而是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对当代人来说,应该用当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儒家思想,挖掘它和当代社会接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来改变我们今天的教育,改变我们今天的社会。

儒学教育遗产中有许多好的东西应当去发掘和整理,那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可以设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很有可能是兼有中国儒学传统教育精华的崭新教育理论体系,它必将在世界教育史上放出异彩。

所以,我们今天深入挖掘儒学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当前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分负担、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第二篇:试论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试论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要看教育。在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处在危机的边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标准及方法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经过近30余年的深化、发展、实践,素质教育面对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又具有了怎样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某个专业的精英,而是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型人才。面对时代的这种客观需要,教育也要随之改变其教育目标及方式方法,从而提出要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所谓的全面素质教育指的是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技能、文化、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新型的全面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为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且全面发展,在教育中树立人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这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目前非素质教育存在的弊端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近30余年,新课改也在近几年陆续开展,但是由于我国某些重要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以至于素质教育在当下的建设并不理想,一些旧的非素质教育形式,如应试教育依然制约我国教育的发展局面。

由于教育的原理构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以至于素质教育不过停留在模糊的阶段。学校和教育部门总是打着这样的口号“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或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还是繁重的学业负担、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以及“素质”对于学生的客观压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的是强行式的技能、特长教育,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那种状态。

三、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借用李岚清同志的话来看当今的素质教育,“从总体上讲,素质教育的成就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做表面功夫。殊不知,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是举足轻重的。教育权威部门、学校及家长必须要认清楚素质教育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素质教育的意义。

21世纪呼唤的是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相结合,这才是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素质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根本上入手改革教学教育模式。要放眼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

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第四篇: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第五篇:儒学在今天有什么用

儒学在今天有什么用

文化|11-12 14:54|作者:龚鹏程

一、儒家有用還是沒用?

儒学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我们问这个问题,其實已經很久了。因为传统上大家都说“通经致用”“經世濟民”,读书就是为了运用到现实社会上去。但是儒学在当代,恰好即以它的实用功能备受質疑。

各位想必知道,从十七八世纪以来,《论语》等在西方流传已很广了。但西方人以西方哲学来对比《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时,往往觉得意趣不高。認為孔子只不过是讲了些道德格言的世故老人,并没有太多抽象性的、概念性的思辨表达,所以会觉得儒家只是一种世俗层面的道德传播者。

因此,西方对老子《道德经》的关注程度远高于《论语》。国内受过西方哲学训练的人,也往往觉得儒家的东西太过平实,跟现实社会的关系又太过紧密了。儒家甚至于被贴上了实用主义的标签,认为中国正因为受儒家的影响太大,所以凡事都有实用主义倾向。而又因有实用主义倾向,故我们缺乏抽象的玄思,也缺乏超越性的宗教嚮往,更缺乏“为学问而学问”这样一种思辨性的传统。說這類話的人很多,我相信各位也听到過。

但是,儒学又常面临到另外一种指责,说儒家的想法恰好是不切实际的。《史记》就讲孟子被当时人批评說他“迂远不近事情”。似乎儒家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動不動就讲三代、讲诗书、先王之道,跟我们实际的人生社会是有距离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儒家又常被定位为“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者讲的那一套,在现实世界难以实践。

孔子说的几句感叹话,常被拿来证明儒家確實就只是道德理想主义者。如孔子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的志業,事实上是不可为的,在现实世界上,这种理想不可能落实,也没有落实,只代表一个理想。在我们现实的污浊世界,人人都像禽兽一样,以本能跟贪欲在过日子。社会无非如此。儒家呢,它提供了一种理想,让我们可以嚮往,也可以借着这个来提振自己,但是终究儒家的理想很难真正落实下来。

这两种南辕北辙的想法的评论,都很有意思,各自表达了两种对儒家的看法。一种觉得儒家太实用了,另一种觉得儒家根本就不实用,根本没法落实,只是一种理想。

有很多人,例如梁启超在讲儒家时,就认为儒家学说基本上即是一套政治哲学。换句话说,他是从实用的角度去看的。当代新儒家呢,又傾向把孔子定位为道德的理想主义者,从理想性这一面来闡述儒家。

在传统上,孔子孟子或后来宋明理学遭遇到批评,也與此有關。清朝初年不是有很多人批评宋明理学家“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嗎?認為理學家对现实社会的衰乱、国家的危机都没办法,提不出具体措施,无非把道德性提高了,最后殉国,最多只能如此,保持一种气节。所以當時很多学者批评宋明理学不具实用性,所强调学问應是“实学”,是有实际社会功能的,最典型的就是颜习斋这类人。后来还有乾嘉“朴学”。朴,就是质朴,認為確實的知識考證比较实际,整天讲天道性命,华而不实,没用!这是兩種种“实学”,一主张落實於社會現實,一主張實際於知識。这些思潮都是用来对治儒家的不具实用性。

可見儒家到底是实用主义还是理想主义,本来就争论很大,我剛剛的簡述,已然概括甚多,實際的爭議還遠不止於此。

二、儒家有用,但不適用於現代

那么我们现在該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儒家確實是強調有实用性的,例如說通经致用,或强调“百姓日用而不自知”,說这套学问可以落实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裡去。传统儒家總是不断这样在讲。

但是儒家的实用性,若跟墨家比,那又远远不如了。墨家恐怕是中国最强调实用性的。墨家反对儒家讲礼乐,为什么呢?墨子不是写過《非乐篇》嗎?他认为儒家讲的礼乐文化都是不实在、不必要的。例如我们要买张桌子,重点是桌子要能负载物品,达成桌子的功能。所以桌子最重要的是它的材质,实不实用,而不是造型、色彩、雕刻等等。所以他要“非乐”。乐,是泛指所有礼乐、文采、文饰。如果用儒家的术语来讲,墨家這就叫做“质而不文”,他只要“质”,质朴、实用这一部分,而不要那个“文”。儒家恰好不然,儒家是强调“文”的,要“文质彬彬”,既要质也要文。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儒家不像墨子那么极端。

纯粹讲理想性的话,儒家又不如道家,道家恐怕更有理想性格。荀子曾经批评庄子说庄子很好,但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的关注点在于天,在于超越性,要超越現时現世,所以一上來就讲《逍遥游》,大鹏鸟飞起来了,往下看,你这些在地面上的小麻雀跳来跳去,境界跟我根本不一样。他从人界到了天界。所以由他看,我们这个人世上的纷争、意见上的是非,都应该《齐物论》。顯然他更具有现实的超离感。老子也是如此,要不就讲上古的纯朴世界,要不就讲什么小国寡民。这对于当前的时代均是批判的、带否定性的。他当然也要治理这个时代,但更要回归到一个更理想的时代去。

如果我们以光谱来看,这两家可看成是左右两端,儒家則是“叩其两端而得其中”,综摄两端、中和为用。也就是說:他有理想性,但也有实践性格。所以儒家才会不断强调其学问不是空谈。

实践性,是儒家学问中非常重要的特点。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它不只描述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是对儒家性格的基本认定。

不過,近代对儒学的这种實踐性或用世性,卻还有两种批评。

第一种是说儒家是希望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但是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他最大的影响跟作用在哪里?在政治领域!然而近代人认为:中国的封建专制这么久长、这么巩固,正是因为儒家作了它的帮凶,或者作为君主专制的工具。近代这种批评我相信各位也非常熟悉。

第二种批是说孔子这一套讲法固然希望能作用于当下、作用于社会,但是产生这套想法的基础以及它的社会,实际上乃是个小农经济的社会。这个在小农经济社会中产生的思想,能对应于現在这样的社会嗎?他那样的社会已经过去了,跟我们现在社会完全是两回事;他的思想也因为如此,所以不可能切合于当代。

这两种批评都挺有趣。怎么说呢?第一,在近代,我们受西方的影响,使用一个西方的评论的模型,从孟德斯鸠、黑格尔以来,不斷地說“自由的欧洲、专制的亚洲”。說來說去,說得跟真的一樣。可是这样一个专制东方的判断,事实上是经不起检验的,因为他们从气候、从地域、从人种等等各种角度,“立理以限事”地談問題。自由跟奴役的对比是已然划定的,欧洲是自由的、亚洲是被奴役的,然后再去填空,找很多很多理由塞进去。而所找的理由大部分出于误解,如说中国过去君主统治底下老百姓没有财产权、没有人身自由,君主完全凭他一己的权力来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决定他的财产的归属等等,这些都是荒谬的。但 4 是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都在这个框架中理解自己,所以我们常常也就说自己是君主專制,說儒家教我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有一位前辈就当面跟我讲过,说:我们今天怎么提倡传统儒学呢ㄥ传统儒学是讲这样一套的,这还了得?我問:儒家谁這樣讲啦?恐怕法家都没有讲过这样的话呢!諸如此類,我们總是把传统用恶意的解释的方式去满足这个论述模型。

再说儒家做了君主专制工具的問題。各位想想,若儒家是做为君主专制的工具,那么它在汉代就不应该提倡禅让,对不对?在宋代,它就不该講學。這樣,它在宋朝它就不会被政府打压,被批评为“伪学”。明朝曾经四次毁书院,不准儒者办书院,为什么?到清朝,更要兴文字狱呢!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说,你们这些儒者都说考试須考儒家之學,要读《四书》;《四书》到底讲什么?拿来给我看看。一看之後大惊,说:什么?孟子居然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又说國君若不把老百姓当人,老百姓也會把他当寇仇!這都是他不能忍受的。可見儒学不但不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而且儒家用它的学说主導了整个中国的过去的政治体系,提供了许多的监督机制。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政治学的讨论,当然對此還可以做更多的梳理。不过简单说,近代我们把儒家的作用主要看在政治层面,卻看不清其真正作用,又忘记了儒家在其它领域里产的作用跟影响,这些都是非常大的缺失。

另外,刚刚讲到,許多人說儒學是小农经济底下的产物,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了。这个讲法看起来好像很鋒利,实际上最可笑。为什么?因为如果这个讲法讲得通,那么所有一切古代的思想、外國的思想,都不需要看了。你现在还要谈柏拉图吗?还要谈亚里士多德吗?那都是希腊城邦社会的产物啊,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呢?我们也不需要读洛克,不需要读笛卡儿,不需要读康德、黑格尔、馬克 5 思等等等了。他们的时代跟我们现在都不一样啦,为什么還要读呢?所以这个讲法不是只用在否定儒家上。如果它说得通,那我们所有書都不用读了,如此,荒謬孰甚!

第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一种思想发生在某种社会,所以它不适用于另外一个社会。那麼我请问你:思想不是会传播吗?思想跨越它的原生地域、原生社会,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去,在思想史上是最常见不过的。欧洲罗马人相信基督教,难道基督教是發源於罗马的吗?它是在希伯来地区出现的啊,但它传到欧洲去,影响到现在这么大;後來又到了美国,也影响那么大。时代、社会、地域都变了,为什么能够传播且生根發芽呢?才是思想可見思想跨越原生社會,能史的常态嘛!現代人讲如此荒谬理论,还觉得振振有辞,说儒家发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所以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我真替他感到難為情!若持此观点,这个人天下任何书也都不用读了。

不過这个讲法在过去讲是其社会现实的。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承认人有社会性跟阶级性,不承认有普遍的人性。所以讲思想时,也不承认思想有普遍、永恒的价值,思想只能有历史性,没有永恒性。在讨论问题时,又经常采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个想法,用简单庸俗的马克思理論来论事,所以才会这麼看。所以那是時代之限,而这个问题现在要辩驳它,已经非常容易了。

再者,这个问题,在近代,大家之所以會相信,是因为混杂着另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传统跟现代的纠葛。

近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发生于小农经济的社会、君主专制的体制;到今天,我们要走向现代,它不但已不适用,恰好還是我们要打倒的对象。我们就应 6 该打破这些封建的礼法、專制的政體等等,才能走入现代。所以儒家跟现代社会的关系,即在于我们不要让儒家在社会中继续起作用,这样我们才能现代化。

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种想法。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後,国际上开始慢慢有些调整。因为原先这样一个思考模型,其实不是在讨论中国问题中出现的,乃是西方人在讨论他们自己的社会变迁。“传统跟现代”云云,是指欧洲工业革命以前跟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我们把这个讨论方式拿过来,用在东方西方的比较上。把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的这些特征,讲成是西方的本質。忘了西方也有上古中古,有宗教時代;講得好似欧洲从来就是民主的、从来就是理性的、从来就是法治的、从来就是政教分离的。中国呢?儒家代表了中國向來就是神权跟政权结合,政教合一;社會又一直是以封建礼法來統治。忘了原先封建是讲欧洲的封建,而不是中国概念下的封建。以致於好像只有中国是传统的,西方則代表现代。所以中国要走向西方現代,或者用西方来改造中国。

三、儒家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之用

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本身就调整了这个论式。

它也不是针对中西的调整,而是调整他们自己在解释现代西方跟他们中世纪的关系。过去的解释,都是反中世纪的,把中世纪形容為黑暗社会,强调要“走出中世纪”。为什么?因为中世纪愚昧、黑暗、教会掌权。启蒙运动那著名的號召,叫做“解除上帝魔咒”,就这个意思。人好像被上帝下了蛊或催了眠,猶如童话故事中公主被巫婆下了咒语昏睡了,王子亲吻她才能醒过来。整个欧洲也是这样,被上帝催眠了,昏昏沉沉跟着教会跑,只晓得崇拜上帝。启蒙运动之后,人才張开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這才重新看到世界。所以黑暗的中世 7 纪,理性开展出来的现代社会,兩者正相對立。过去西方的歷史解释模型基本是这样。

但大家慢慢就发现,现代西方的很多的東西,包括科学的创造,如牛顿三大定律,是因破除宗教迷信以後才出现的吗?不是的。因为牛顿本身就是非常坚定的有上帝信仰的人,他发现这些定律,乃是要寻找上帝创造这个宇宙的规则。这一类的新解释是在说明什么呢?说明现代跟传统之间也不是断裂的、逆反的、革命的关系,其间有很复杂的连续性。

大概5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有这样想法。我们的学者也开始运用这種想法來处理中国的传统與现代之关系,说传统很多看起来新的变革,实际上仍有传统的脉络。

到70年代,这讲法又更强化了。因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實有中世纪以来的思想渊源。著名的韦伯的论述,即是說資本主義有其基督新教的精神脈絡。

換言之,传统不但不是要被打倒的东西,传统跟现代之间还藕断丝连,有非常复杂的关联。此外,传统还是造成现代、现代之所以如此的一个内在的根本,这样一套讲法。这个论述更进一步,更强的就是讲:传统不但是“现代之所以为现代”的根据,而且若把这些传统因素更好的发挥了,就可以让我们的现代更为健全。

这就是后来称为东亚儒家经济的論述,说亚洲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崛起,得益于它的儒家传统與身份,所以儒家文化圈跟亚洲的新经济圈它是合一的。可見传统可以帮助现代,在经济、社会的現代化上有很大的价值。

现在当然纯粹从经济上讨论传统文化價值的人不那么多了,但最近这些年我们开始又谈“普世价值”啦。認為儒学不是只有历史性,不是只局限于中国或中国古代。它在那时候产生過作用,可實際上它对所有社会的人、全世界的人都能产生作用,所以儒学有普世价值。

这些讲法都是对“儒学只是一个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能作用于现代”的调整。慢慢我们现在可以承认儒学对现代社会确实可以产生若干作用,如经济上的作用,現在已经论述很多了,甚至学界還有人提出“两种资本主义”。說一种是欧洲型的资本主义,其精神是新教伦理;亚洲型的东亚的资本主义,内涵則是儒家文化等等。

我不完全承认他们的讲法有道理的,但这些讲法其实都在解答我们今天的问题。今天的问题是“儒家在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用?”,在经济领域上,他们其实已做了很多答复。

中国最早在哥伦比亚读书的博士,当时就写了一本《孔门理财学》,从现代经济,就是亚当·史密斯以后的这种经济形态,來解釋儒家可以有什么作用奏此以後,这种讨论可说汗牛充栋,从孔门理财学到80年代蔚然成风的儒家型经济、东亚经济、儒家经济圈、华人经济网络等論述,都在谈这个。

过去大家认为儒学影响最大的是政治领域,所以常追問:现代不走君主政治的路了,儒学还有什么用?現在這些論述,則似乎在說:即使政治領域沒用,在经济领域,儒家還是頂有用的。

各位看哪,儒学的身份頗有变迁:原先我们觉得它是帮凶、是工具、是完全不适合現代的古老陈旧之物。後来改变了,说儒家與我们现实经济体制跟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高度结合。

事实上,不是儒家本身有变化,而是因为我们社会的需求改变了。早期我们追求现代化,把现代化认为是对的、好的。只要是跟现代性相矛盾或违背的东西,我们都认为它是错的,所以我们用尽一切可能,设想一切理由来抛弃儒家。这是我们当时的社会需要。

所以在当时,儒家承担了!----儒家最大的功能是什麼?是儒家成了整个社会的泄愤对象。一个人受尽了委屈以后,他需要找一个泄愤的对象。这时候,人通常不會說是因为自己笨、不争气,总是怪東怪西。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人没办法的时候,老是“怨天、恨地、骂爹娘”。爹娘不好啊,生的时地不好啊,总之不是我的错,我充满了委屈,都是你们害的。我们过去讲儒家,就属于这种,要由儒家來承担我们所有的委屈,做我们的泄愤对象。所以我们找盡了理由来说儒家有这个那个问题。

四、现代社会大顽疾

可是现在卻已倒转了批判的矛头。现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儒家可能越来越好、越來越重要重要?它在经济或其他一些领域,好像可以提供我们很多资粮,帮我们变得更好。主要是因我们的需求变了。经济学是讲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儒家供给我们什么东西,我们不见得需要。必須有需求,我们才會去找,才希望儒家提供一些东西给我们。

而我们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呢?现代化这么久了,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的弊端卻越来越明显。中国走这条路也有一百年历史了,由信仰跟口號層面看,當然都說是進步了、文明了。可实际上现代人越來越不快乐了。這才是我们存在的现实。这基本上包含幾點:

一叫做“人心忧苦”。每个人活着都不愉快。一个社会,越现代化,它的大众心理学书刊一定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社会中人人都心理不正常,沮丧、压力、疏離、空虛、無意義,彌漫我人心頭。北大、清华、北师大,每年都要有好多人跳楼,整個社會的青少年自杀比例則越来越高。大家都非常忙,因为社会这个机制滚动起来,就讓大家忙個不了,生命在其中消耗很多。但是每个人又都没什么成就。这是所有人的感觉啊!各位想想,苏东坡会比我们忙吗?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做出来。苏东坡、欧阳修他们也做官也做事,当时他们交通工具又不发达,被贬官一下得走好几个月。但他們寫了多少精彩的作品?。我们今天每个人都忙得不得了,然而每个人都没有成就。每个人都觉得压力很大,有很多挫折感,人跟人的沟通又有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丧失了意义的追求,忙来忙去常常有时不知所为何来,不晓得我们这个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这个意义的追求常被我们忽略了,或者无暇顾及。

现代社会中,還有个特别可怕、比过去所谓专制社会更恐怖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科层体制”。科层体制,在社会学中一般称为官僚制度。官僚制度過去只在政府中,但现代社会把它弥漫於一切组织,所以学校也是这样一套、醫院也是這樣一套,乃至協會、學會、公司無不如此。这一套组织是“左右分科、上下分层”的,人被塞進一一个位置裡去,屬於單位,且屬於單位中的某個位置。过去除了政府管我之外,人還有很大的空间,现在你是没有的,你被这个空间完全吃掉了,被这个網網住,被组织压迫住。所以人特别苦恼、烦闷,人跟人之间又没有办法沟通。我们所有的精力被这个科层体制剥削光了、压榨光了,工作之於的闲暇已非常之少。所以你不要说在工作中能不能做意义的追求,工作之於你要进行意义的追求都非常地困难呢,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第二是“欲望的侵逼”。我们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很特别,它鼓动欲望,刺激消费,然后扩大产出,再让你不断继续消费。我们人生都有些基欲求,如要有工作,要吃饭,要买房,要娶老婆等等。人被这些基本欲求所压迫就已经受不了啦,何况你还越來越多。本来可以骑单车就行了,但现在你還想买个汽车;买了小汽车,隔一阵又想换大车。刚开始有小房子就很樂了,但慢慢又想换大房子。这些欲望不断侵逼你,让你必须不斷追著跑,被压迫得没辦法。現在社会上为什么权、钱横行呢?就是因为它本身即是个欲望的逻辑起的作用。

三是整个社会的败乱。这个社会体制不健全,且在混乱中,一直在“社会转型期”,改来改去,政令、法规都不健全,以致在这裡面大家都在钻空子、找机会。这么多的贪腐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体制、制度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而这些又不是我们个人所能改善的。人在这样一个体制中,力量很小,无可奈何,所以更加深了我们的痛苦。

第四是什么呢?就是环境的破坏。工业革命以后的发展,看起来使人增加了很多幸福。科技發達,越来越能够利用自然物资,但实际上對生态的破坏、环境的伤害非常大。青山绿水早就没有了,中國满是雾霾。这些都不用多说了,每个人心知肚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就是这样的,生态问题非常严重。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科技的奴隶。本來是使用科技产品作为我们的工具,但我们完全不能离开它,甚至被它所牵制。设想今天若没有电,那我们生活會变成什么样?现在人每天都拿着手机,手机本来是我们的工具,可是如果你忽然间离开了你的手机,你看看,大部分人就都要心慌了,就无所措手足啊!

正因为现代是个这样的社会,所以我们想要改善它时,必然会想要求助于各种非現代的思想。西方人,会重新去想宗教。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人 12 把宗教丢了,或者认为要脱离宗教才能發展;现在卻发现一个纯粹的理性人是非常可悲的,丟失了感性,乃至生命本身。他只有头脑,没有生命,那要怎么样把生命的这种感觉找回来呢?从存在主义以降,基本上都是这个思路。

讨论后工业社会的思想家,如丹尼贝尔这些人,則就会分析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而其出路,解救的方法是什么呢?他就重提宗教,认为人要重新跟上帝和解,重新从宗教中再得到内在滋养,否则人会疯掉的。

总之,在後现代情境中,大家对于要怎么解决现代社会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有非常多答案。有些思想家强调宗教,像我刚刚介绍的;有些强调生态,呼籲我们跟地球或大自然和解。让生态得以休养生息,不要再继续进行现代性的破坏,並减少工业跟科技的使用,这样才能让生活漸好。

有些思想家則认为,除了反省这些还不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已经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生命观是種机械的生命观,把世界想象成机器,人也是跟机器一样。我们工作時就常想象自己是個小螺丝钉,对不对?国家是一个大机器,社会也是大机器。我们用这种机械的方式来思考生命,这是不对的,故应重新调整我们的人生观,回到古代那种有机的生命观,而不是把自己模仿成机械。

还有一些人又吸收了西方哲学中一些旁支的,如一些小的信仰体系,基督教之外的其它信仰,甚至巫術。各位看,包括《哈利波特》以来的这些东西,为什么在最近这些年又流行了?《魔戒》《哈利波特》等这些,巫术已经从过去完全负面的形象改变了,它提供一种新的想象、新的可能、新的思想资源。

同样的,也就在整个大思潮底下,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儒家也被大家认为或許可以在这其中找到一些对治、疗癒现代社会疾病的药方。

五、用儒家救治现代疾病

这時,它就會跟当时——20世纪从经济上去解释儒家在社会上它是有用的——解释的方式不一样。

在这个新时代裡,儒家被认为在什么地方可以起作用呢?第一就是天人关系。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思想,最能符合當今的生态思潮。

过去我在台灣读书的时候,整个教育界其实跟大陆一样(因为从晚清、五四运动以来就是一条路数发展的嘛)。基本上态度就是讲现代、反对儒家,所以我们在解释儒家时,儒家讲“天人合一”都是被批判的。如说荀子,荀子的《天论篇》经常被拿出来高高举起,特别推崇,为什么呢?因為當時都认为荀子讲的天是个自然天,没有意志,天没想法。不是像《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樣,不是的,天就是只是个自然的天。而且荀子被我们解释为是要“戡天役物”的。“戡”是平定的意思,我们要平定天;“役物”就是来役使萬物。戡天役物,意謂對於现实世界自然世界,我们要以人为主,利用起来、開發起來。这种思想,把荀子打扮成一位现代斗士,跟天抗衡,彰显人的意志,我不听你天的这一套!传统儒家大家讲说天命,我们現代則说没什么天命,天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天只是自然的,所以没有什么叫做天命。所以这是一个强化的、畸形的、膨胀的人文思想,只有人没有天了,这是由西方近代那个天人破裂的关系中來的。

整个西方近现代思想,是发生在人跟宗教拉开距离,人跟神決裂的关系中形成的。这样一种思潮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人天破裂。人不断宣稱人可以代替上帝,可以扮演上帝的那个角色。有创造性,可以出创造出任何东西出来,可以复制人、复制羊啊,可以创生出无数的东西出来。

傳統儒家思想对于西方現代这种人天破裂的关系,恰好可以起一个调节或改善的作用。天跟人是互相配合的,中国人說“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人文是相结合的。所以人可以“参赞化育”,参与天地的造化。但不是要打倒添、取代天、戡天役物,而是在順天地、和四時中長養萬物,故能與天地同春。我们跟生态的关系,叫做“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跟天地、四时能够结合。孟子讲“数罟不入洿池啊,鱼鳖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教我们不要滥垦、滥伐、滥捕,节制我们人的生活需求,让自然可以得到生命复苏的机会。这類話,儒家讲了很多,天人合一,对现代西方社会,有非常大的治疗作用。

第二就是人的关系。各位都知道,儒家特别强调自律,教人要不斷自反、自省、努力學習。我们看《论语》,一打开就是孔子勸学,接着曾子又讲“吾日三省吾身”。读《论语》,你可以发现它有个《圣经》佛经都没有的现象,是什么呢?以佛祖來說,佛祖会说我错了嗎?佛祖是世尊呢,天下地下唯我独尊哪!他从来就没说過我错了,你读遍佛经也没这个话。那上帝就更不会说我错了,但孔子会!孔子会说我错了,谢谢你告诉我。“大禹闻过则喜”啊,聖人也有过错,但“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只要改過就好。所以儒家是十分强调自律、自反的,这个思想在全世界的思想譜系中非常特别。强调“克己”,这“己”就包括了我所的知见、自我意識,要求人在高度自省的精神中去做他的事。

所以你别看孟子讲浩然之气等等,雖千萬人阻擋我也不怕,可是他的第一步是什么?是自反,自反而缩,反省察識後,發現我是对的,这才能“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自反却发现我不对了,那就要知过,並立刻改正。

故儒家讲的“诚”,基本上不是对别人诚信,而是对自己,所以叫“诚意正心”。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所以要“诚”。儒家讲的良知、正心、诚意,都是对内的。人自我的检查,高于别人对你的判断,这个是儒家的基本看法,事实上这也最符合人的性质。

很多人都会讲:現實世界中大家都昧着良心,誰憑良知做事啊?所以儒家的講法等於空談!其实良知非常简单。你注意看:任何一個人在跟你讲说小话、说别人的坏话、告诉你別人的隱私时,他的表情一定自己就先猥琐起来,壓低声音、遮住臉面,对不对?因為他自己知道這些話本身就是见不得人的。若他觉得自己的話代表正当正義,一定理直气壮,昂然坦然。為什麼?因你自己就有一个良知的判断,這是騙不了人的。

所以儒家说“慎独”,你一个人的时候,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对著自己,克己复礼,真誠克服自己的邪念貪慾。這種態度,亦稱為“敬”,是莊敬之敬。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这是儒家的基本原则。

基督教,佛教都是外向型的宗教,你要求解脱,須是求上帝拜阿彌陀佛。儒家不是,儒家一切以自己为主,所以它不是他力型的,它靠自力的,這樣才能形成克己修身的力量。在谈现代人的自处之道時,我觉得这个已经丢失很久的道理,正當重新拿出来讨论。

再說人跟别人的相处。人跟他人相处,近代服膺弱肉强食的原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弱肉强食”是人文世界的原理嗎?它是动物世界的原理呀!动物界都是弱肉强食的,可是人的世界不應这样。

人文世界应该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对于残疾的、力量小的、弱的人,要照顾他、帮助他,这才是人文世界的原理。

儒家所讲仁爱的仁,才是人跟人相处的原则,可用来替代现代社会弱肉强食的原则,與动物原则不同,儒家讲的“人禽之辨”,主要即在辨这个。

各位看动物,抢到一个东西,決不肯让别的动物去吃,或打一架,誰強誰吃。但是我们人就会想:吃這東西該有個秩序,老人先吃、小孩先吃、或復女先吃、或什麼该吃的人吃等等。這個秩序就是禮,禮中又有讓的精神,不是自己搶著獨霸,强调人跟人的关怀、分享、照顧弱小,而不是弱肉强食,你已經弱了我還欺负你。

过去,顾炎武曾经有个著名的论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指政权垮了。“亡天下”則是人相食。人剥削人、人欺负人,人吃人,这樣的社会叫做“亡天下”,就是没有文化了,回到禽兽世界。像现在,就是亡天下的时代,不是吗?因为我们都在弱肉强食,不斷教人要做强者、要做成功人士。这是禽兽,不是人啊!

传统儒家强调仁,仁是什么?就是人跟人之间有关怀、有同情,“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這樣才能互相协助,互相帮助,人跟人之间才有合作可说。所以用仁爱原则来替换现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原则,是儒家在人人关系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提醒。

另外就是應該用“礼让的原则”,或叫“礼敬的原则”來取代竞争原则。

现代的教育,从小进学校,老师就教你竞争,越是好学生,越是表示打败了很多人;社會上則認為把别人都打败了,才叫成功人士。这些都是竞争的原则。但儒家谈的不是这个,否則为什么儒家要讲礼呢?

过去我们老是罵儒家“以礼杀人”。礼其实不杀人,是救人的!怎么说?儒家曾言“礼,始诸饮食”。这兒有好吃的,怎么办?照着动物的方法,大家先打一架,赢的人吃?还是照我们人的道理,定个规则,以礼,譬如说老人先吃、体弱人先吃、女人先吃、小孩先吃、還是生病的人先吃等等?这个規矩,才是人文世界的逻辑,这就是礼!請問这礼是杀人的还是救人?何況,這礼還不只是一个形式,它内在表达的是人跟人之间互相的敬重。人对天地的敬重、对事物的敬重,对他人的敬重,这敬,贯串成我们整个文化的内涵,所以不会造成一個无所畏惧的人,什麼都敢做。现代社会基本上就丧失了这個原则,才會人吃人、你爭我奪。这種禽獸競爭原则是要改变的。

另外,儒家還特别强调学习的原则。每個人活下来,都有学的义务、也有学的权利。所以《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荀子》第一篇也是《劝学篇》,人活着就是要学习。《易经》上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讲的就是从问學到实践这一贯的过程。而这个学呢,是“君子没世而后已”的,学一辈子。人只要活着,就要学习,生命即是一段学习的历程。

这跟现代社会完全不一样。现代只認为學習是少年阶段的事,学习是有阶段性的,之後就不必再学了。而“学”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其目的是找到一个职业,故“学”只是个工具,誰也不認為不是学习就是生命本身,不曉得我们生命跟世界的关系、跟知识的关系,是不断吸纳、不断调整自己的一个歷程。

正因重學,所以儒家强调“尊师”,強調师道。“师道”在儒學中特别重要,因为师道还有在政治上的应用。儒家在中国的政治上,曾很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皇帝的老师。过去的皇帝都要接受经筵教育。从皇子起,就接受儒學教育洗禮,培 18 养到成了皇帝;皇帝每天早朝,回去後,下午要上课,有老师来教你儒家的一些道理。所以儒者一直扮演这个教导者——老师的角色。

当然,他跟君主关系也一直是紧张的,儒家强调“道尊于势”,“道”——天道、师道,就是儒家之道——道的地位高於现实政治的权位、势力。所以皇帝你是學生,你要聽我的,我教你往正道上走。有些皇帝卻是壞學生,不认同這個關係,老想伸張自己的勢力,把倒壓下來,要由自己來“作之君,作之师”,因此这裡有一定紧张关系。但是儒家强调学习、强调师道、强调道尊於勢的作用,影响還是很大的。在近代的人际关系中,这些都可以是对我们现代社会的调整。

对我们社会,儒家還有什麼可能产生作用的地方呢?其實,儒家在社會組織方面,也有可觀之處,值得注意。

这部分不只在现代有用,在古代也是如此。周漢儒家就強調要整齊風俗、化民成俗。宋明以後,儒家发现把力量花在政治领域,效果有限,所以更著力於化民成俗,让儒学跟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在民间广设书院。书院跟学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是“科举利禄之学”,是国家教育、国家的体制。它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培养人参加国家的科名考试,所以其教学的内涵跟现在中学读书的情况一样,就那幾冊课本,翻来覆去背誦、翻来覆练习答题技巧,最后你考上了,讀的東西也就扔了。这是学校。学校不是讲学问的地方,所以儒家要在各地广设书院。书院是一种民间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教的是刚刚讲的人道,做人应该有的道理。通過學習,让社会真正变成一个人文禮樂的社會,同時也是個学习型的社会,大家都来讲习。

現代学校是圈地養豬型的,把学生圈进来,在裡面餵给你一些教材,你吃饱了出去,賣給市場。书院不是,书院是开放的,不是只教裡面这几个学生,它面对整个社会,所以附近的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参加书院的讲会。书院跟书院之间也有互动,故影響及於整个社会。用现代的概念来说,這叫“学习型社会”,实际上当时也即是朝这方向在做的。

第二就是在孝亲跟养老。在家庭跟社区、乡党、社区之间推行孝亲跟养老。就是孝的伦理跟养老的伦理,這在历史上也非常有成果。

第三是建立礼治的社会。社会很多地方不需要官方的统治。各位要知道:中国传统政府的管辖单位最低的只到县这一级,官吏也遠沒現在這麼多,龐大的民间社会,往往靠宗族、行會,还有民间的礼儀,就能自行管理、運作。具體管理法則,則可見諸宗族的族谱、族规,行業的規約,鄉黨的乡约。乡约最有趣。有点类似西方人上教堂,或者半个月一期,或者多久一期,大家聚会到一个约所,读圣人的一些书籍與教訓,互相勸勉一番,互相劝善。清朝都市間還由此發展出各種善堂,相互勸善行善。

这些,今天社会上也慢慢有些恢复的氣象,比如辦书院、興宗族、修族譜、推行社區德化,慢慢让这个污七八糟的社会恢复它原有的善性。

各位都知道儒家是要人“明德”的,要“明明德”,而止于至善,整個社会皆須能明德向善。目前儒家在社会中已经起了一些作用,很多书院、很多地方社区都在朝此努力,希望让这个社会重新恢复生機。

再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人,都会碰到的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第一是叫“生命礼儀”。我们的生命过程,有出生、成年、结婚、老死,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儒家面对这些,製定有一套生命礼礼仪。成年有成年礼,冠礼; 20 婚有婚礼;死亡有葬礼;祭祀有祭礼。这些礼,配合着人的一生,处理我们生命中的各個重要阶段,讓我们在这个阶段过得又庄严又有意义。前面已经讲了,现代人缺乏價值導向、不知生命的意义。儒家这些礼就可帮助我们、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該如何来把握。

现在的青年,没有什么成年礼;结婚的礼,学西方又学得不像。西方婚礼是跟宗教有关的,愛,須與上帝相聯結。我们呢,结婚只是跑到酒店去大吃大喝,胡闹一通,完全没有神圣性。所以这些生命的礼仪,在现代也是可以恢复,或參考其義理而治理作樂的。

此外還有什么呢?刚刚不是讲了吗?“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儒家讲的天人关系,最自然、最简单,就是把人放入天地自然运化之中看,人的所有思维、行动、作息、身体内部的关系,都是跟天地宇宙相结合的。现代人常以为一般讲的小宇宙、大宇宙、人和天地的结合等觀念,出自道家,或出自中医,殊不知这是儒家的传统。

各位读过《礼记》的《月令》篇吧!每个月时令不同,人的行动也就有所变化。更早的《逸周书》第五十一篇《月令》、第五十二篇《时训》记一年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时之物候,也是讲人跟四季之间的关系。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在节气的阴阳变转之中,人应该怎么样跟天地结合?这其間有很多礼仪,怎么过端午、怎么过三月三上巳、怎么过重阳?这些礼仪,後来皆变成了民俗,形成了具體的文化內容。

人去体会自然,体会生命在自然中的流动,这些礼俗对豐富現代人生命的内涵都是有帮助的。所以你說儒家对現代社会有沒有用呢?

我借著對问题的梳理之方式提供给各位这一类答案,包括了经济层面的、政治层面的、社会层面的,还有我们人生命的层面。这都是儒家在今天可以产生重要作用的一些角度,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下载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初中阶段英语学科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块阵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的责任。英语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听、说......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浅探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260元) 宜宾市兴文县香山中学 彭刚 谈到学生的学习好坏,我们常说学生必须要有学习兴趣或者说学生有一种原始的学习动机,具备了这两点,则学生的......

    浅析清洁在5S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浅析清洁在5S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清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会带来巨大的动力,所以清洁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只有一个给人感觉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使员工用心工作,......

    在体育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体育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个性创新能力素质是一种靠分析来评价的概念,对它而言,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讲相应的素质。如各种行为的综合表现是素质,它与体质、气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阐述美育、素质教育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 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 进而讨论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什......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作文教学应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培养创造性,才能......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德育在这场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在实施......

    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贵州·岑巩田 婷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一,班主任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