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时间:2019-05-15 08:1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篇: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二十三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选择题

1.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①多样性

②时代性

③创新性

④民族性 A.①②

C.②③

答案:D 解析:不同国家国花不同,体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与题意不符。

2.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于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④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③

C.②③

答案:A 解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不会日益趋同,故②观点错误。题干不涉及不同文化共同进步,故④与题意不符。①③正确切题。

3.2013年7月31日至8月30日,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西昌举行。节日期间,彝族同胞穿上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游行,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这表明()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B.②④

D.③④ B.③④

D.①④ D.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A 解析: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4.2013年1月5日~6日,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新战略中文化产业的角色与实践方式。会议指出,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答案:D 解析: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D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错误。

5.下边漫画中的“和而不同”告诉我们()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最终走向同一

③文化应具有包容性,在文化交往中应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和而不同”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互相尊重、理解个性,①④正确。②“同一”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借鉴吸收的是优秀文化成果,③“一切”观点错误。

6.2013年4月10日至11日,第八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论坛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意在强调在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②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A.②④

C.②③

答案:C 解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①观点错误;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无关,④与题意不符。②③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义,正确切题。

7.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文化渗透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④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 A.①②

C.②③

答案:A 解析: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表明文化既是

B.①④ D.③④ B.①③ D.①④ 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切题;以上电影、歌剧、舞剧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同时也传播了本国文化,②正确切题;③观点错误,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④中“走向统一”观点错误。

8.(2014·潍坊月考)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 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 答案:D 解析: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要坚持文化平等、求同存异、文化自信的原则,D项正确切题。A中“文化趋同”观点错误;B中“文化霸权”观点错误;C中“文化渗透”观点错误。

9.2013年7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们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的1377.8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40.47%,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为1051亿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从千亿元“一路狂奔”到近2000亿元。数字出版领域“一路狂奔”意味着()①数字出版标志着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数字出版已经取代传统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③

C.①④

答案:B 解析: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①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④错误。②③正确切题。

10.2013年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十周年,伊战“后遗症”至今未愈,“安全”

B.②③ D.②③④ 和“健康”成为伊拉克人的奢侈品,为了不再提心吊胆,不少伊拉克人选择“逃亡”,这客观上促成“伊拉克战争之痛”的传播,为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所感同身受。这体现了()①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传播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通过教育,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交流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

C.②③

答案:A 解析:“不少伊拉克人选择‘逃亡’”体现了①;“为世界爱好和平人士所感同身受”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②;③④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A。

2013年8月7日至11日,中俄跨境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中斯克市同期举办,大集活动由展览展销、文化旅游等6大板块组成。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届中俄文化大集以“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荣发展”为主题,由高层交流、展览展销、文艺演出、民众文化、体育文化、文化旅游等6大板块数十项活动组成。从中俄文化大集的主题和内容看,开展此活动有利于

()①中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增强俄罗斯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推动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②说法错误,对中华文化有归属感的是中华各民族,不是其他国家人民;④说法错误,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①③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正确切题。

B.①③ D.③④ B.①④

D.②④ 12.为了更好推进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俄罗斯的一切文化成果

②热情地欢迎俄罗斯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③采取一切措施推进中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统一

④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④符合题意;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并非都可以为我所用,①观点错误;③中“走向统一”的说法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已有几十处世界遗产。但正如漫画所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②③

D.③④

(1)分析漫画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对此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一些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忽略了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2)①要发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和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繁荣发展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要求。

②要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解析:第(1)问,漫画显示某些地方在开发世界文化遗产为经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漫画显示这种开发往往是过度开发,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第(2)问,对文化遗产的申请仍然要进行。因为这样可以传播文化,发展经济,维护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但是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文化遗产。因为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文化遗产有重大意义。

14.2013年4月18日,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2013年部省合作对韩文化交流年启动仪式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式”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希望韩国朋友们通过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了解北京悠久的传统文化,丰富大家对北京以及中国文化的认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次官在致辞中感谢北京市文化局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为韩国国民提供了这次可以亲身了解和感受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机会,他表示韩中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文化部将一如既往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付出更大努力。

(1)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韩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③中韩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①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韩国优秀文化在我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15.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答案: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桥梁。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篇:【名师伴你行】2015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1.1 文化与社会课时精练

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1.(2014·泰安模拟)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这说明()

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茶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A.①②

C.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物质性,即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体现了①②。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2.阅读下列漫画,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B.②④D.①③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

C.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作用的理解。根据漫画中的文字“打开书,你能开拓世界,甚至撬动地球!”说明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②④正确切题。①说法错误;③与漫画寓意不符。B.①③D.③④

3.(2014·黑龙江联考)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里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她体现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她的设计,塑造了她的基因;她浸染着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传承受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A.①②

C.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旨在强调人民币的设计折射出新中国文明进程,体现了①②。材料未体现文化的反作用,③与题意不符;④与题意不符。

4.漫画《“文化”现象》告诉我们()B.①③D.③④

①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②文化产业的崛起,使文化消费成为主流

③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各种文化都是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

C.③④

答案:D

解析:漫画强调文化现象的丰富多样和重视文化产业发展。②说法中“文化消费成为主流”不符合现实;文化有良莠之分,④说法太绝对,不科学;①③符合漫画意思,当选。

5.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材料说明()B.②④D.①③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特定的环境决定了产生特定的文化

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独特和稳定的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

C.③④

答案:D

解析: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这说明了①;特定的环境对特定的文化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故②的说法错误;③对文化的表述不科学;豫剧“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说明了④。此题选D。

6.近期,各地政府在中央高层的率先垂范下,纷纷推出廉政措施,遏制“吃请风”。陕西率先实施“廉政灶”制度,明确规定“每人每餐标准5至20元”等规定;河南、宁夏等实施“廉政灶”地区,其落实情况已纳入当地乡镇一级的干部考核。对“廉政灶”制度的各项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它作为文化,是在人们的精神活动中产生的B.它作为文化,是各地政府为考核干部而制定

C.它作为文化,牵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D.它作为优秀文化,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规定”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故A说法不科学;“廉政灶”制度的各项规定是为了约束政府工作人员吃喝浪费的行为,故B的说法不合题意;C的说法是对“廉政灶”各项规定的错误理解;“规定”是一种优秀文化,D的说法是对优秀文化的正确认识。此题选D。

7.2013年10月7日至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与会领导人身穿巴厘岛传统编织服饰“安代克”(endek)合影,成为本次会议一道独特风景。印尼政府说,这一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的理念。这说明()

①文化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文化与政治交融,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方式得以传播与继承

A.①②

C.②③

B.②③D.①④ B.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观点片面;③观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②④正确切题。

8.2013年5月15日至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在杭州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在开幕式上致词指出,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对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C.②③

答案:B

解析: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体现了④;文化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①正确切题。②③材料未体现。

9.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①②

C.①④

答案:D

解析:《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这表明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正确切题;“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说明政治因素对文化的影响,故③正确切题。①与材料无关,材料不是在阐释文化的含义;④观点错误。

10.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这表明

B.①④D.③④ B.③④D.②③

()

A.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B.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C.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D.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说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所占比例太小,因此B的说法符合要求,C、D与题意不符。A项错在“决定”。

二、非选择题

11.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形成以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五市为重点,全省办节的格局,山东将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节。

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十艺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十艺节”的举办,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④“十艺节”的举办可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河南滑县道口,这个位于黄河北岸的小县城因烧鸡闻名于世。每年的农历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镇都要举办“火神庙会”祭祀火神,以避免火灾。当地居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男女老少齐上阵。数百年过去了,人们已不需要娱神祈福,但“火神庙会”却神奇地保留了下来。古会传统节目有河西高跷、军庄秧歌、背阁、抬阁、八卦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演员们盛装上阵,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今年的“火神庙会”更是热闹非凡,到处人山人海。

请提取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文化信息,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①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道口“火神庙会”通过高跷、秧歌、背阁、抬阁、八卦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形式表现和传承下来。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道口传统“火神庙会”是滑县人民传统的自娱自乐节目,当地居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兴高采烈地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热闹非凡的“火神庙会”,可以透视出滑县人民饱满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也能了解到滑县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举办传统庙会,有利于激发滑县人民提振精神、裂变动力、积聚正能量,建设美丽滑县、魅力滑县、和谐滑县。

13.(201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坚持两手抓,二者才会相得益彰。要使“中国号”巨轮顺利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对实现“中国号”巨轮顺利前行的意义。

答案:①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意识形态工作属于思想文化工作,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为“中国号”巨轮顺利前行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篇: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导学案

高二必修三复习学案

编写人:王爱华 审核人:王海君

————————————————————————————————————————————— 教师寄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导学案

于文波 11月2日

一、复习目标: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课前导学:(课前完成本部分)

(一)知识点梳理: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的形成、作用和功能。(一段)

(2)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保护方式。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全面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共5点)

(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和原则)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其他途径有哪些?(2)大众传媒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大众传媒的形式、标志、地位、特点作用。

5、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

。另一方面,外域文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2)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

。自我补充: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

1.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外出旅游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5、大众传媒的发展,意味着传统的传媒方式将被淘汰。

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7.大众传媒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8.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创造等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二、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央视中秋晚会曾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盛情举办,晚会举办地选在以“侨、楼、泉、风”为特色的江门,以“思念与团圆”为主题。以“月”为轴,以“情”为线划分为三个篇章:《月印故土》浓缩桑梓乡情、故园之恋;《月系亲缘》展现血脉亲情、天涯望月;《月满华夏》续写天涯此时、欢乐中华。当晚,全世界华人延绵了数千年的中华情缘被美丽的“江门明月”所点燃。材料二:中国的中秋节,深厚地蕴含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央视为什么要隆重举办中秋晚会?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秋”申遗的原因。

三、随堂检测 1.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有利于()

①更好地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更好地集中表达民族感情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④领略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领导人开始向华人“拜年”,或者亲自参加庆祝活动;一些国际组织也举办迎春活动。这表明()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2012年4月19日是联合国“中文语言日” 庆祝活动三周年。联合国使用的正式语言有英、法、俄、西、阿、中六种。联合国庆祝“中文语言日” 有利于()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展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①秦始皇陵兵马桶

②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③敦煌莫高窟

④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的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产品走到哪里就能把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说明

()A.各国进行文化产品贸易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

B.要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要限制文化产品贸易

C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D.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7.《论语》以言简意骇、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的解读,使更多人了解了《论语》。这说明()A.电视文化比传统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平民化的文化

C.电视传媒的出现使旧的传媒失去作用D.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8.“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9.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就要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①中秋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秋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点燃了全世界华人延绵数千年的中华情缘。(4分)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央视隆重举办中秋晚会,有利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统一。

(2)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秋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其中申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4分)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秋”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华的多样性。(4分)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秋”申遗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随堂检测】 ABCAD CDCBD 【课后拓展】DBCBB AADAD AB

四、重点突破

18、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今天,中国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9、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据有关方面介绍,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俄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在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1)中俄双方举办文化年活动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俄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18、答:(1)历史上孔子学说的西传与今天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我国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反映了在全球范围内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更加重视文化交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贯”、“和而不同”的理念,符合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体现,同时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9、(1)①中俄举办文化年的活动,既能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又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充分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俄举办文化年的活动,说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③中俄文化年的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①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了解。②俄罗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有利于俄罗斯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中国对俄罗斯的了解。③中俄文化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俄罗斯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中华化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的“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到我国一些年轻人的欢迎,甚至一些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据了部分人的头脑。

材料二: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对于鼓励人们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可让港澳台同胞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海外华人与祖国在文化上更亲。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引进洋节,过洋节”与“庆祝民族节日”这两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C级)

答:①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 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②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表达。我国青年热衷过洋节,忘记本民族传统节日,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青年人过洋节或引进西方洋节,应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D级)答:正方:“抵制洋节”。理由:①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②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展示。引进洋节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反方:“引进详节”。理由:①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引进西方洋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注:只要答出任何一方且说明理由,即可。)引用(0)推荐(0)评论(0)阅读(53)上一篇:珍惜时间 让生命放出更多的光与热

1、从1936年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文化特色的火炬: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造型像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用的飞镖,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设计类似橄榄树叶,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是象征吉祥的“祥云”。奥运会的火炬,从造型到图案,折射出了主办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A级)(2)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B级)答:(1)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飞天”、“长卷”、“烟花脚印”、“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做到了古今结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②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开幕式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一次“中西合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开幕式中国特色浓郁,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第四篇: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学案)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必背知识】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什么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世界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重要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必要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传播

1.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其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2.传播手段和特点

①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②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包括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

③大众传媒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①既有利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增进了解、互相沟通、求同存异;(相互之间)②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本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对本国)③有利于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对世界)﹜

(2)做法: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强化练习】

1.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2.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通过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申报中心的审定,正式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公约名录。这有利于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4.自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至今的400多年间,中国的几乎所有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说明

A.中华文化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优秀 B.世界上各国的文学都继承了《诗经》的风格 C.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只属于自己的民族 D.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5.在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时,韩国由组委会向与会代表赠送了两张光盘,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 ②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 ③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汉语,即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是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B.不同的遗传因素 C.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7.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9.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研究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

①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重要贡献 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③会决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11.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3.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是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 ②③④ B. ②③ C.①④ D. ①②③④

15.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于2011年10月1日以“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这样做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D.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16.《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 A.继承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7.“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逢春节,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这说明,作为节日文化,春节

①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②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④创新了文化交流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面对赞扬西方人往往爽快接受并致谢,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谦虚,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大会表露出来。这种差异反映了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差异实质上是种族的差异 C.文化差异使东西方的人们难以交往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才能和睦相处 19.“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20.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如美国人随意、好胜、敢冒险;俄国人深沉、内向,显得有文化底蕴;英国人矜持、文雅,富有绅士风度;德国人认真、刻板,有 组织纪律性;西班牙人热情、豪放,充满探险精神;法国人优雅、浪漫,富有艺术气质„„差异分明的民族性格背后,影射出的是各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心理积淀的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

A.各民族间的文化水平高低不同

B.各民族间所处的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C.各民族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不同

D.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21.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23.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5.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主要表明 A.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世界 文化

B.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尊重文 化多样性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D.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又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6.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7.温家宝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 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28.辨析:“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参考答案

1-5 BBCDA 6-10 DBCBD 11-15 DDDBB 16-20 DAAAD 21-25 AACCD 26.(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7.(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①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 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8.答案之一: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无法准确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并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

答案之二: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但是有思想的人假如没有表达能力、不能准确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并不能表明他没有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做答,或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所用原理正确,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可得满分。

第五篇: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学案

让我们追忆成长路上的花儿朵朵

编制 丁肖华

审核 胡小玲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学案

一、主干知识(背诵)

1、文化多样性

(1)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6.大众传媒:

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2)为什么要庆祝民族节日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文化是世界的)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使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4.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文化交流与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活动、人类迁移、教育活动、亲朋聚会、外出旅游,作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③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8.推动文化交流的措施: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 原则

②既要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运用科技,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文化交流。

④在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结合热点: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系列活动)

二、易错易混点:

1、文化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指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

2、文化多样性仅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体现出来。)

3、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5、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三.典型例题:

让我们追忆成长路上的花儿朵朵

编制 丁肖华

审核 胡小玲

1.在2010年3月两会上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贵山居图》,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繁荣与发展。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③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

④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从而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提升练习:

(2)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2、第十六届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粤剧是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而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中的花旦脸谱。花旦脸谱标志传神第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标志设计象征广州亚运会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答案: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广州亚运会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设计继承传统,又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③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9月发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项目和珍贵文物征集经费的支持力度,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新疆2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的保护。结合材料分析,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答案:

①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根基,维系共同的生活,推动民族文化的1.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2.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3.下列景观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①我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 ②智利的复活节岛国家公园 ③长白山 ④白马寺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5.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人际传播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关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哲人曾有精辟的概括,如‘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与文明都有相同的、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

‚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推崇的‘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讲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国家之问关系的道理;欧洲也有同样的哲理。这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我认为不同文明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共处、学习、借鉴。‛

让我们追忆成长路上的花儿朵朵

编制 丁肖华

审核 胡小玲

请简要分析在当今世界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看法。

提升答案: 1—5 BBDDD

6.答案提示:(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7.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一直是莘莘学子的期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留学更是富裕家庭所钟情的一种追求。然而,许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走出国门,留学生队伍越来越低龄化。出国留学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7.答案提示:

(1)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出国留学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文化的传播。,(2)留学的低龄化有可能割裂与母体文化的关系,不利于保持自己的民族认同。

下载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课时精练: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