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20年概述
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20年概述
中国的编辑科学研究发端于上世纪40年代由广州自由出版社首次刊行的《编辑学》一书,此被视为‚编辑学‛启名之始。而编辑学真正被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则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年来,编辑学经历了研究的创始期、深化期、攻坚期及创立期四个阶段,其间,河南大学作为中国编辑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实践阵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先导与推动作用。那么,在这20年间,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开出了什么样的实践之花呢?
一、编辑出版专业起步与发展历程
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创始期,即以学报编辑部为中心时期(1983-1990);二是发展期,即以河南大学中文系(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前身)(1990-2002)为中心时期;三是成熟期,即以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心时期(2002-)。
1.创始期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集中了几位在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一定实力并热衷于编辑出版事业的骨干教师,他们兼顾教学、科研与学报编辑两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编辑实践经验,也积淀了初步的编辑理论学养。1983年,应胡乔木同志关于在高校设立编辑学专业的倡议,河南大学受省教委委托开办河南省高校学报编辑业务培训班,由学报编辑部的几位教授、副教授负责授课培训青年编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期间,学报编辑部王振铎教授写了题为《文科学术论文的鉴审问题》的讲稿,1984年又应邀到教育部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训班讲课,课后,这篇讲稿被《全国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训班讲义》收录,发给全体学员。
为推动编辑学研究,1985年开始,经学报编辑部主任宋应离教授提议,河南大学学报率先开设‚学报编辑工作论坛‛专栏,后改为‚编辑学研究‛专栏,这一举措反响在编辑出版学界反响强烈。近20年来,陆续刊发有关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学教育的文章约300多篇。
1985年,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派王振铎、司锡明对北大、南开、复旦等高校就有关编辑学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考察,为之后的研究生招生和本科教育专业的设置做好了先期铺垫工作。1986年,经河南省教委批准,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编辑学研究生,录取了李频、王衍诗、何玉冰三位研究生,分别挂靠在文学、教育、地理硕士点上。之后1987年又招3名。河南大学为我国招收编辑学硕士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原国家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上,未设置编辑学专业。所以这两届研究生就采取‚借鸡生蛋‛的办法,将其专业挂靠在有关专业方向授予学位,教材就由导师们自行编写。在教学上采用听讲、自学、写作三结合的方法,在三年当中,学生既学习了较系统的编辑理论基本知识,又培养了初步的编辑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编辑工作打下了基础。同年,河南大学批准成立了编辑学研究所,主任由司锡明担任,副主任由胡益祥和张如法教授担任,学报编辑部组成了一个由教学、科研、编辑三位一体的实体。
1987年,学报招收了首届编辑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生,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贵州、湖北、江西、河南等地,与本校编辑学研究生一起上课。1984年,河南大学在国内首办编辑学研讨班;1987年,河南大学又与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召开编辑学研讨会,开教育、科研、新闻、出版合作研究之先河。
这一时期,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教育教学尚在实验招生阶段,除招收了两届研究生外,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是以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出现的;理论研究初具雏形,形成了以学报编辑部王振铎、司锡明、宋应离、张如法、李明山等五位教授为代表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群体,并出版了《编辑学通论》、《中国大学学报研究》、《编辑社会学》等著作,并发表了若干篇论文,为以后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2.发展期
随着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需要,1986年秋,学报编辑部开始考虑与中文系共同构建本科编辑专业招生的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筹备,1990年,中文系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88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作为第一届编辑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办本科编辑专业的一种实验,学报编辑学研究所的教授们参与教学工作。1992年该届学生毕业时就业去向良好。此后两年多,编辑学教育一度陷入低谷。
1992年,河南大学向河南省教委申请设立编辑学本科专业获得批准。1993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专业编辑学研究生,按非师范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颁发文学学士学位。
1997年,中文系从学报接手编辑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并成立‚新闻出版研究所‛。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南大学获得新闻学(编辑出版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自1998年以来,学校为大河报、河南教育杂志社、大象出版社和青岛科技编辑协会等单位举办了在职研究生班,同时还与北京印刷学院联合办班。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河南大学在编辑学理论研究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建树,在国内外同行业研究领域取得了颇高的学术声望;编辑出版教育也走向了正规,并且初具规模,教材比较规范,师资力量进一步壮大,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这一切就为以后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方向与教育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成熟期
随着河南大学的合并重组步伐,学校撤系建院,2002年4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已经发展成熟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与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共同构成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个支柱专业,现编辑专业在读本科生 900余 人,研究生103 人。教师队伍壮大,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教授8 人,副教授 12 人,在读博士6 人,另外还回聘了王振铎、宋应离、张如法等业内颇有学术声望的学者做兼职教授,此外,还聘请了境内外一批知名学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定期来讲学授课;并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国际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等关系。学院设有新闻学硕士点,开设编辑出版学史论研究、编辑出版媒体应用研究、新闻理论及应用、广告理论及应用四个专业方向。2004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还申请设立‚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并且学校还设立了新闻编辑出版科学研究所,极大推动了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教学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不能不说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建立,是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总之,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教学从‚学报编辑部‛——‚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衍变历程,办学形式从零星分散地办培训班到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研究生再到招收该专业的本科生,从挂靠嫁接式教育到具有正式的学位授予权再到编辑出版研究中心的申请设立,正一步步由清涩迈向成熟,由简陋走向完善。
二、研究成果
积20年之发展,河南大学编辑出版教育、教学及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一个研究群体
该群体由三部分人组成,老一代以王振铎、司锡明、宋应离、张如法等五位教授为代表,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界还在争论编辑有学无学的时候,就成立了编辑学研究室,一边开展编辑出版及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一边开展编辑出版的理论研究探索,并且较早地培养了一批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该群体的骨干力量多是50年代大学毕业,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兼具长期的编辑出版工作经历,在编辑学研究上觉醒早,起步快,编辑实践经验丰富,文化审美的眼光较高。如王振铎教授,从事编辑工作20多年,其编辑学理论研究成果突出,在构建编辑学的理论框架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因此,曾先后被聘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闻出版出版署编辑出版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出版商务公司编审等,现担任河南大学‚新闻编辑出版科学研究所‛工作,编辑学研究生导师等;司锡明教授较早提出信息智化编辑观;张如法教授撰写的《编辑社会学》出版后,被编辑界认为是‚探索编辑社会关系的理论专著‛;宋应离教授则是一位编辑学研究的热心倡导者与组织者,在中国学界较早出版了《中国大学学报研究》与《中国大学学报简史》,并完成了由他牵头承担的国家‚八五‛社科项目——《中国当代出版史料》(300万字),此外,群体中的李明山、阎现章、张晓菲等均有专著出版。此外,该研究群体中,每个人的专业优势、学术专长、学术观点、个性特征都相差很大,群体所表现的学术思想、观念也就存在很大分歧,可谓说是真正作到了兼容并包、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发挥了该群体的最佳效应。
中年一代则以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副院长、教授李建伟、杨海军及李频、张天定教授、郭奇副教授、路振光副教授等为代表,他们均有学术著作问世。
此外,还有以惠萍、马跃峰等一批青年硕士、博士为代表的教学骨干力量,并且表现出了较强的学术潜力。
2.出版、发表了一批著述、论文
20年来,河南大学编辑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学术专著10余部,出版教材10余种:《编辑学通论》(王振铎、司锡明主编)、《编辑学原理论》(王振铎)、《汉英新闻编辑出版词汇》(王振铎)、《编辑社会学》(张如法)、《编辑的选择与组构》(张如法)、《中国大学学报研究》(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宋应离)、《中国当代出版史料》(宋应离)、《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阎现章主编)、《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李明山)《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周林、李明山主编)、《编辑出版学》(张天定、郭奇主编)。除著作外,还发表有大量的刊物论文,比较集中的是三家‚编‛字号刊物及《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等专业刊物,论文近300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厅校级奖励14项,此外,还承担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良好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10余项。现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老师正承担着国家教育部的教材项目《编辑出版学教程》和《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与主干课程研究》等任务。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以其丰富的理论成果、突出的教学成绩获得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与好评,同时其名声也远播域外。其中,王振铎教授的《符号建模编辑论》一文发表在日本的《出版教育研究学报》上,美国《克里夫兰旗帜日报》载文《中国人研讨编辑学》,在欧美出版物上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人创造的‚编辑学‛术语——redactology,评介了《编辑学》通论一书。
3.讨论了一些问题
(1)编辑有学无学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河南大学的教授们总体上持编辑有学论,王振铎教授认为,编辑有学,并且编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学术论争为推动编辑学研究的深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是20世纪80年代学界关于此问题论争中颇有影响的一方。
(2)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学说中,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群体中的王振铎教授认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讲,是研究人类文化交流中特有的编辑现象。‛ ‚就具体内容而言,编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大体相同,应当包括史、论、术三大部分。即‘编辑发展史’、‘编辑基础论’和‘编辑应用技术’。‛12页
(3)编辑学的性质
王振铎教授和司锡明教授在其著作《编辑学通论》中指出,编辑学这一学科具有3个方面的性质:社会导向性、知识缔构性、工程实用性及传播和教育的连续性。即编辑是一门社会文化缔构工程科学,它兼有社会学、文化学、工程学的一些特性,是理论与应用兼而有之的学科。
(4)编辑概念
从编辑有学还是无学的论争到编辑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入住大学课堂在,被社会广泛接受,其理论体系已经是相当的完整了。而揭示编辑现象本质的概念系统则是其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于编辑概念的界定,20年来争议最大,研究者提出的不下百种。河南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影响的研究群体,其关于编辑概念是以王振铎先生的文化缔构编辑观为代表的。他认为,编辑是‚根据社会文化需要,按照指导方针,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鉴审、选择和编序加工,并缔构成一定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活动‛。
(5)编辑起源问题
编辑起源问题由编辑概念界定而产生。在这个问题上学界有三种说法:殷商说、春秋说、五代北宋说。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群体内部即有两种说法:王振铎教授认为,不能以现代的编辑出版视角查证古代书籍的编辑出版情况。‚古代书籍的编著与出版,是一种合二为一的整体活动。将思想内容及意义,以版的形式表示出来,既是编,也是著,同时也是出版。具体讲,就是以图形、文字等符号将‘意义’出示于版,并将版出示于人,就可称为编辑出版。‛张如法教授持编辑起源于春秋说,他认为古代编校合一,孔子有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有删诗书、修春秋等活动,是编辑的起源。
(6)孔子是否编辑家问题
关于孔子是否编辑家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说是,一说否。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研究群体一致认为,孔子有编辑思想和编辑实践,是编辑家。
(7)编辑学与相邻学科关系问题
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群体集中探讨了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关系问题。王振铎教授认为‚编辑学和出版学是既有性质区别、又有必然联系的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245《编辑学原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张如法教授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编辑是出版、发行的基础和前提 ‛179《编辑社会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编辑出版学教育问题
4.培养了一批人材
20年来,河南大学在编辑出版专业开展了多种类型多级层次的编辑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本科生12届近400人,硕士生19届110人,先后接受河南大学各种形式的培训者千余人。其主要形式有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编辑学专业本科生;举办短期编辑培训班;开办在职研究生班及创办编辑学函授进修班。这些人员有的已经是新闻出版单位的中坚力量,有的则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骨干,成绩不斐。
5.得到了社会承认
河南大学20年来的编辑出版研究实践,对编辑出版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新闻出版单位业务实践能力的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素质的提高,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其群体的研究成果、实践成就也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98年,《女友》杂志期刊编辑研究室对河南大学教授王振铎、张如法、宋应离等做了专访,关于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群体的介绍文章也时有见诸报端,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被学界更多的人认可、追随。
三、存在问题
20年来,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研究群体在编辑出版理论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在教育教学实践上也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1.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理论研究方面侧重社会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涉及不多,成果不突出。
2.名义是编辑出版研究,但实际上研究重点向编辑学方面严重倾斜,表现在理论成果上是编辑学理论著作、论文颇丰,出版学方面仅有为数不多的出版史料方面的成果,鲜见系统的理论体系方面的著作出笼。
3.研究方向侧重理论体系的建设,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具体的指导作用;研究内容过于抽象、宽泛,即‚务虚‛过度,‚务实‛不足。
4.在研究力的持续发展方面,由于研究群体中的第一代业已退休,后续力量中在学界鲜见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出现,尤其是年轻力量稳定发展的态势还未看到,因此,在编辑出版研究队伍的建设上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5.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由于新的学院刚刚成立,一切还稍显仓促,教学硬件设施不行,师资力量不够厚实,同时也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是很强。
第二篇: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河南省自学考试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作 者 :常 耀 辉 专 业 :经济学本科
准考证号:020612101174 成 绩: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2013年7月30日
目 录
一、西部大开发简介..................................................................................................................2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2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3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出成绩.....................................................................................................4
(四)关于做好2012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5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5
(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6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 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6 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6 4.可持续发展理论.........................................................................................................................6 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6 6.先富与共富理论.........................................................................................................................6
(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7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7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7
(三)“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7
(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极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7
三、展望..........................................................................................................................................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反差也日益突出。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和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它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战略意义 突出成绩 理论依据 展望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 contrast of the east-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government put forword and start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consolidating border defense, to realize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words: The develoment of the western,Strategic significa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Theoretical basis,Outlook.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央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3]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做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到2000年全国人民要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时机正在成熟起来。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开发西部,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可以这样说,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拿出当年开发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重大部署。
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第四,西部大开发还关系到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50多个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东西部差距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距。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起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从根本上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确保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总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二十一世纪前期全面推向前进的一项宏伟战略任务,其意义之重大真可以说是难以估量。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出成绩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党中央、国务院选择西部地区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西部开发头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9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西部大开发的成绩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1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提前完成,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
第二方面的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措施,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地还林8467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项目已经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势头,人才开发得到深入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得到加强,西部地区从各级政府到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的意识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如图所示,自2000年至2008年,随着西部地区发展的脚步在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名称 2000年 2008年 年均增长率(%)
生产总值 16655亿元 58257亿元 11.7 工业增加值 5946亿元 24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11亿元 35839亿元 2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54亿元 19239亿元 14.9 进出口贸易总额
172亿美元 1068亿美元 25.6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一手抓关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惠。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
到村基本实现,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积极推进,”两基”攻坚计划稳步实施,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和重大任务,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完善市场体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东西合作和对外开放领域。
“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但陈耀也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农”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改革攻坚难度大,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西部通道建设、西部区域铁路通达和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铁路建设工程;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8条省际公路,加快枢纽机场改造和支线机场建设;抓紧建设完成若干大中型水利枢纽和灌溉工程等。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西部 大开发在这些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
(四)关于做好2013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五是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
六是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并支持差别化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
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自改革开放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强调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三线”地区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转向注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总体经济效率和优先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是又一次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是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它是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广大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相比,是一个相对均衡发展战略。
由非均衡战略转向相对均衡发展战略,其决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根据该理论,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时需要适时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有利于阻止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快扩大的趋势;同时它强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不能以牺牲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效率为代价。
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根据该理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西部内陆地区在自然矿产资源、能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发挥各地产业优势,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实力。
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该理论,我国的东、中、西部客观存在着经济技术差异和产业梯度,从而使产业存在着空间推移的梯度顺序,西部大开发就是按照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来组织地带间产业布局和实施有顺序的产业发展政策。
4.可持续发展理论
根据该理论,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观,实现人口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统一治理与保护,这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根据该理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家经济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影响,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认识到如何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统一起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程度。
6.先富与共富理论
根据该理论,在东部沿海地区近3万人先富起来以后,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9亿多人快速富裕起来,将全社会由小康水平提高到现代富裕水平,实现全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上述理论共同决定了我国有必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转向西部地区,通过长期开发,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这些理论就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空间调整和(西部)区域开发的决策依据。
(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过程中,倾斜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实际是一种政策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导致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
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包括:一是各种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变物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优惠政策的利用,实现政策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通过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发挥制度的潜能和绩效,变制度劣势为制度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部大来发的重点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西部所能争取的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决定了西部应该从“政策倾斜”转向制度创新,也就是开发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制度开发即加速旧制度的变迁,使新的制度安排成为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从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所需要的制度演化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其一,适应扩大内需、建立统一的市场体制要求,西部应扩大对内开放,加快市场开拓,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使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其二,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这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非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道德约束,使这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正式制度能成为推动西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创新理论就成为确定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理论依据。
(三)“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发展经济学中的“大推进”理论是关于贫困地区反贫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理论。根据该理论,我国西部地区多为贫困落后的“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差,资本稀缺(资本积累缓慢并且资本外流较多),技术落后,市场规模小,居民居于“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为了使西部地区较快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需要借助外力(资本、技术、人力),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建设,使西部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进而实现现代化。因为只有“大推进”式的大开发,才能降低资本的分摊成本,迅速形成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进而产生业积聚的规模效应,因此,“大推进”既成为西部开发的途径,也成为实现大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以及“点轴”理论)说明了在二元经济条件下通过城市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逐步实现制度转变的同时实现结构变迁即社会经济一体化。根据这些理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因为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极不平衡,重点开发西部城市,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可以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点,并通过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城市和小城镇,又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规模的城镇及结构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因此,西部开发的立足点在城镇,尤其在小城镇;通过城镇化发展,推动整个西部开发和发展。
三、展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 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2]西部大开发2012年第Z1期
[3]《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3卷第277~278页,[4]西部大开发7年成果巨大
[5]《中国西部科技》[J] 2003年,第六期
第三篇:河南大学播音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河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规范要求与流程安排
(草稿)
一、毕业设计要求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形式为一期能够体现有声语言创作特点、具备完整视听形象、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时间长度为5—10分钟。作品内容不限(新闻、评论、生活、教育、娱乐、体育、综艺、专题、影视及纪录片配音作品等),但是时间需满足要求。作品创作时间为2012年9月-2013年4月之间。
(二)毕业设计作品的播音主持业务展示部分必须由个人独立完成。严禁套用现成节目,一旦发现,视为剽窃。鼓励创新!
(三)作品以音视频形式体现,应使用专业录音录像设备,作品应有完整的片头片尾。音频文件格式为wav。视频画面质量为高清(1440*1080或1920*1080)或标清(720*576),画幅要求16:9或4:3,视频文件格式为mpg。
(四)作品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至少两次的修改,并提交作品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同时需以文字形式提交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
(五)学生所需提交毕业设计作品材料包括:
1.纸质作品设计书。具体内容包括:
(1)选题阐述
(2)创作过程
(3)自我总结
(4)完整台本
(5)花絮照片(需能够证实工作真实性)
2.DVD光盘。具体内容包括:
(1)作品初稿、修改稿、定稿
(2)电子版作品设计书
(六)学生必须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接受指导,教师需完成过程管理、控制创作进度、判断学生工作的真伪、监督创作质量等工作。
(七)按规定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若在省台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播出,可免予答辩,但仍需提交完整材料,并可直接获得参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资格。
二、毕业设计流程安排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创作、中期检查、创作总结、答辩等六大环节。,学生初步确定作品选题,根据选题方向分配导师。,完成开题报告。,开始进行作品创作。
2013年1月,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完成作品创作及所需材料。
2013年4月1日-4月30日,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2次以上,并保留教师修改意见。
2013年5月,提交所需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学术委员会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成绩
第四篇:大学 @ 河南
河南省的本科院校总共有31所,排行榜如下:1郑州大学
2河南大学
3河南师范大学
4河南农业大学
5河南理工大学
6河南科技大学
7河南中医学院
8新乡医学院
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0河南工业大学
11郑州轻工业学院
12信阳师范学院
13洛阳理工学院
14南阳师范学院
15洛阳师范学院
16南阳理工学院
17河南财经学院
18中原工学院
19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黄河科技学院
21平顶山工学院
22河南科技学院
23安阳师范学院
24周口师范学院
25许昌学院
26商丘师范学院
28安阳工学院
29平顶山学院
30黄淮学院
31新乡学院
河南省较好的专科院校(国家统招):
1.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公安部 郑州市 专科
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漯河市 专科
3.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4.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新乡市 专科
5.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6.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洛阳市 专科
7.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8.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信阳市 专科
9.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南阳市 专科
10.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商丘市 专科
1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教育厅 郑州市 专科
12.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新乡市 专科
13.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焦作市 专科
14.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15.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16.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17.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18.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漯河市 专科
19.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专科
20.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开封市 专科
2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 三门峡市 专科
权威河南的大学排行(2010年最新排行前十名)1 郑州大学
无需置疑 211 谁让河南就一个211呢。河南大学
历史悠久 尤其是历史法律的,一定要考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家重点实验室,4 河南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是由几所大专院校合并升级新组建的本科大学,知名度目前没有河南理工大学高,学校校风听说还可以。学校发展速度近年减缓明显,洛阳的人都知道,这个学拖拉机专科学校合并后所以机械制造就成了河科大的招牌专业。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但是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6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的老牌2本高校,不过这些年农林专业不是很吃香,另外学校性质单一,非综合性大学,所以农大的发展受到限制。但是作为农业高校,农林方面的专业在河南还是屈指可数,对于希望在农业这方面发展的学生来说,报考河南农业大学绝对是第一选择。河南工业大学
刚组建的学校,因为是在郑州,地理优势明显,所以排名现在可以进入河南省前十,粮油专业不错,但是这个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所以学校总体来说不怎么样。新乡医学院
医学方面除了郑大医学院就是这个学校的医学类了。另外不得不提河南中医学院,之所以新乡医学院能排前十名而河南中医学院进不了前十名主要是就业方面的问题,大学本来就是通向就业的桥梁,而新乡医学院就业率很高,一些专业在南方知名度要比河南中医学院高,所以新乡医学院在就业方面力压河南中医学院,进入前十名。河南财经学院
学校以前不错,但是专业很单一,非综合性大学,另外学校太小,所以这两年发展不是很好。如果你的分数刚过2本线,想学财务、会计专业这个学校不错,但是能进入一个综合性大学还是要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样对于将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信阳师范学院
除了河南师范大学,这个学校的师范类最好。现在学校积极响应“名字效应”,正在努力更改校名。
河南省综合性大学有: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五篇:编辑专业求职信
编辑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即将毕业于XX大学的传播学专业学生,名字叫做XX,今天我应聘的是贵报社的编辑一职。
在大学四年里,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作风,认真学习了传播学专业知识理论,阅读了大量传播学相关书籍,另已取得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证书。
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在寒暑假期间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曾在XX时报以及XX广播电视台实习,参与一些新闻采编工作,能够将学校里所学的新闻理论 识知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熟悉基本新闻编辑流程,基本掌握了编辑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平时还自学了flash和网页制作软 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WPS办公自动化软件。
社会实践中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工作中的团队精神是重要性,同事之间的协同能力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乐观,积极向上,良好的心态会让我在工作中很快就可以找到自身价值,找到归属感。
我性格热情随和、活泼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各项体育运动,例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喜欢阅 读、电影、音乐、旅行、摄影,梦想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喜欢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比较关注了解各种新闻媒体,我希望找一份编辑的.工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 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社会是人生的一个大课堂,同时也是我们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舞台,我满怀希望,我认真努力,我敢于拼搏;同时我也发现自己还有许多要去学习和研究,我相信我会尽自己所能,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2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
今日阅读报纸,获悉贵公司征求内容编辑人员。本人自信符合应聘要求,写此自荐信应征编辑职位。
我毕业于人民大学文学系,具有编辑经验,并熟悉校对、改编、出版以及此类相关工作。有关 简历 如下:
曾在销售量达三万份的《周报》担任编辑部主任,历时两年。并曾直接参加报纸排版工作。 曾在《健康指南》担任编辑工作。主要工作:负责校对、改写以及长篇撰写项目。5年的工作磨励,使我熟悉媒体的动作,通过与名人进行访问,使我具备了很强的沟通能力。 我熟知一切办公室的例行工作,目前受雇于一广告杂志社,但此项工作为临时性的工作,故希望谋求一份较稳定的.工作。
随信附有我的 简历 。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3
尊敬的领导:
怀着一份诚挚的心情写下这封求职信,请领导耐心看完。也许会有人笑我不知天高地厚,给电视台领导写信,但是我不怕,因为我是有梦想的热血青年。拙笔写不出华丽的语言,只希望朴实真诚能换来奇迹。希望领导能在百忙之中看完这份简短的`自荐信。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学生,学历不高,但我酷爱影视。我一直坚信我不是不能,而是差一次机会,所以想到贵电视台展露疏才。(实习也可以)
我高中毕业于许昌高中,大学就读于信阳职院,学习多媒体编辑专业。在校学习或自学了色彩构成,构图知识,摄影知识,镜头语言,镜头蒙太奇等。又学了AfterEffects后期特效软件,premier,flash,photoshop等应用软件。
我擅长视频后期,视频剪辑。热爱镜头语言,想用镜头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因为年轻,所以我不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因为年轻,我就不怕失败,我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热爱,激情可以带来灵感创造奇迹。
如果能换来这次机会,我将好好把握,我愿意从最基础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虚心向前辈学习。希望领导给我这个机会,恳请示意。不管成功与否,我都会学习接受。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4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并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抽阅我的材料!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身处在被时代浪潮簇拥着前进的您,现在是否正在为单位的发展,繁荣而殚精竭虑呢?作为一个优秀的“领航员”,您一定需要更多得力的助手来为你出谋划策。如果你正在寻找,那么请您关注我:一位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一位期待召唤,渴望风浪的年轻水手。诚恳地请求加入你的队伍,与您同舟共济,共创辉煌!
五年的大学生活,不但学习并掌握了眼科专业理论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维,培养了我坚忍不拔,勤奋务实地性格。“文明 求实 继承 创新”的校训时刻鞭策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而系统的学习中,使我积累了大量中,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院二,三等奖学金。得到在校任课老师和临床技能老师的一致好评!所有的一切注定我将为眼科事业而不懈努力!!
另外,学习之余,羽毛球和计算机是本人两大嗜好。曾担任院羽毛球协会会长一职,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并且成功联系学院和家乡贫困山区共同开展“祁 阳县首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同时在校期间,参加学院第四届及第五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举办的“网络知识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数据库程序 设计大赛”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正所谓“是龙,就应该去大海搏击;是鹰,就应该去长空翱翔”。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凭着对理想的无限憧憬。我将满怀豪情,勇敢接受一切的挑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您的领导下,注入我兢兢业业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您的事业定会走向无限辉煌!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年XX月X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5
尊敬的xx人事领导:
您好!打扰您了!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按理说我没有资格去投有社会经验人士区的招聘,但大四一年的'外出实习经历,使我无论在新闻敏感性、新闻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我相信有能力胜任nba项目编辑一职,也相信腾讯的文化理念不至于看到这里就把我的简历扔到一边。
本人非常热爱nba,大学前三年nba所有比赛基本没有落下,也每周至少打三次球,对从比尔·拉塞尔以后nba的发展史及球星都比较了解,喜欢看杂志和报纸,喜欢评论甚于新闻。如果能有幸得到面试机会并通过,我会非常的兴奋,毕竟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刚开始就能在如此好的平台上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结合起来,将是多么值得庆幸和努力奋斗的事。
诚恳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本人不胜感激!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6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是一名多媒体编辑专业的毕业生。我酷爱影视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四年中, 在校学习或自学了色彩构成,构图知识,摄影知识,镜头语言,镜头蒙太奇等。又学了after effects后期特效软件,premier ,flash, photoshop等应用软件。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我擅长视频后期,视频剪辑。热爱镜头语言,想用镜头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我对计算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能熟练运用word、excel等office软件,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制作音乐光盘。
在我进行人生第一次事业选择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贵单位。我会踏踏实实地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我更相信,给我这个机会,我的成长,我的努力,更将给贵公司带去新的活力。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xx
20xx年xx月xx日
编辑专业求职信7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今日在网宿迁招聘信息上看到贵公司征求内容编辑人员,本人自信符合应聘要求,写此信应征编辑职位。
我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具有编辑,并熟悉校对、改编、出版以及此类相关。有关简历如下:
曾在《周报》担任特邀编辑员,历时两年。并曾直接参加报纸排版工作。
我相信,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我对文字编辑工作一直很感兴趣,从中学时期已有多篇文章发表,并担任校刊的编辑工作。多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掌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我做事条理性强,乐于与人合作,平时喜爱读书、音乐等。
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