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十四年不屈的抗争展览大纲(范文模版)
不屈的抗争
――中国东北十四年抗战史实展
(内容设计大纲)
前言
中国东北地域辽阔,富饶美丽,日本帝国主义对这片沃土觊觎已久。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中国东北,拉开了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东北大地在日军的铁蹄下饱受蹂躏,陷入深重的灾难。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起东北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为保卫家园、捍卫国土,奋起抗争。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号召,团结民众,组建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直至抗战最后胜利。
东北抗战十四年,是光辉、悲壮的十四年。其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惨烈、坚持时间之长,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所罕见。其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有力地配合了全面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部分
民族危亡时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口南满铁路发生爆炸,突然袭击沈阳,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占领东北全境,继而炮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企图将东北建成其扩大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
面对山河破碎,家园涂炭,不甘作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奋起抵抗,江桥战役打响了中国人民有组织具规模的抗战第一枪。东北各地抗日浪潮风起云涌,爱国军民纷纷高举抗日义勇军的旗帜,英勇出击,痛歼日本侵略者。
第一组 “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照:1927年6月2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2.文照: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致天皇的奏书《对华政策纲要》中,明确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路线。
3.照: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关东军制造 “柳条湖铁路被炸”的伪证。
4.照:沈阳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被日军炸毁的残垣断壁
5.照: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占领沈阳。图为日军装甲车进入沈阳城。6.照:1932年2月5日,日军攻占哈尔滨。7.照:日本侵略军疯狂屠杀中国百姓 8.照:日军在长春抢掠和搬运物资
9.照:日军占领东北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图为被日军焚烧的民房。10.照:为把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扶植清朝逊帝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图为溥仪在伪满洲国“执政”就任仪式上与日伪官员的合影。11.照:日军在哈尔滨建立731部队,利用中国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活体实验。图为731部队做细菌实验用的四方楼遗址。
12.照:为加强对苏攻防,日军从1933年开始在中苏边境地带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要塞群。图为日本关东军关于在国境地带修筑阵地的命令。13.照:侵华日军东宁军事要塞遗迹
第二组
风起云涌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14.图:东北抗日义勇军分布图。(配文字介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广大民众和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不顾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命令,自发组织起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作战,到1932年夏已发展到30万人。)15.照: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士冲向敌阵
16.照: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战壕中准备战斗 17.照:冰天雪地里抵抗敌人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18.照:1931年10月,以邓铁梅为司令的抗日武装――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辽宁凤城成立。至1932年8月队伍发展达15000余人,与日伪军作战百余次。图为邓铁梅。
19.照: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邓铁梅在刑场上
20.照:1932年4月,辽宁民众自卫军在桓仁县成立,唐聚伍任总司令。21.照:1932年1月末,以李杜为总司令的吉林自卫军成立,图为吉林自卫军在哈尔滨保卫战中炮击日军。
22.照:1932年2月8日,吉林国民救国军在延吉县成立,王德林任总指挥。
23.照:1931年11月4日,日伪军向嫩江桥黑龙江守军发动猛烈进攻,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率部顽强抵抗。图为马占山部与日军激战的江桥阵地。
24.照:江桥抗战总指挥马占山
25.照:1931年11月14日,马占山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
26.照:日军突破江桥防线,向大兴站方向推进。27.照:江桥抗战中牺牲的爱国官兵
28.照:1932年9月,苏炳文在海拉尔组织东北民众救国军,宣誓抗日。图为战斗在中东铁路附近的苏炳文部队。
第二部分 创建人民抗日武装
当缺乏统一组织,分散在各地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力战受挫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人民抗日武装斗争指明了方向。继义勇军而起的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依托抗日根据地,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游击活动区域达东北三省40多个县,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第一组
遍布东北的抗日游击队
1.文照: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号召东北人民武装反抗。2.照:1931年底,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到哈尔滨。图为位于哈尔滨小戎街2号(现光芒街40号)的满洲省委机关旧址。3.照: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
罗登贤(1905-1933),原名罗举,化名达平,广东省南海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1928年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1年春到东北工作,11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领导东北的抗日斗争,是东北抗日武装的主要创建人。1932年北方会议后,被调往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1933年3月被捕,8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4.文字:不驱逐日寇,党内任何人不能提出离开东北的要求。谁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是恐惧动摇分子,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罗登贤在北满党的高级干部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5.画照: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派干部到各地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6.照:中共满洲省委所属反日游击队创建地示意图
7.照:1931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童长荣到东满任特委书记,以加强对组建游击队工作的领导。
童长荣(1907-1934),又名张长荣,安徽省湖东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春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组织和领导东满抗日游击队,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
成立奠定了基础。
8.照:1932年春,中共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杨林到磐石,领导创建抗日武装。图为杨林。
9.照:活动在辽西一带的抗日游击队
10.照:1932年6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建立。11月改编为南满游击总队,孟杰民任总队长。图为孟杰民。
11.照:1932年11月,汪清反日游击大队编成,梁成龙任队长。图为梁成龙。12.照:1933年1月,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在宁安成立。1932年3月23日,抗日救国游击军在关家小铺伏击日伪军,将日军天野少将当场击毙。图为战斗遗址。
13.照:1933年4月,饶河工农义勇军建立,后编入救国军第一旅特务营。1934年2月改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图为饶河游击队队长张文偕。14.照: 1932年5月,东北工农义勇军江北骑兵独立(即巴彦反日游击队)建立,张甲洲任总指挥,赵尚志任参谋长。图为张甲洲。
15.照:1933年10月,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在中东路南三股流成立,赵尚志任队长。图为珠河县(今尚志市)三股流遗址。
16.照:1934年5月9日,赵尚志指挥珠河游击队联合义勇军攻打宾县县城,打死打伤日伪军70余人,击落敌机1架。图为宾县县城旧址。17.文照:1934年5月20日,《盛京时报》关于赵尚志率部攻打宾县县城的报道。
第二组
扩编组建人民革命军
18.文照: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一·二六”指示信。信中明确提出党在东北建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
19.图表:东北人民革命军组织序列表
20.照: 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编成,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图为宋铁岩。
21.文照: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为反对秋冬季大讨伐告满洲国士兵书》(删除)
22.文照:1933年冬,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杨靖宇指挥下,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伪军后勤基地凉水河子,引诱日军出援,乘虚奇袭日伪军重要据点柳河县三源浦。图为1936年8月30日的《救国时报》关于此战的记述。
23.照: 1935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编成,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图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一独立师第二团旗帜。
24.照:1935年5月2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一部联合抗日义勇军
在长图铁路哈尔巴岭截击了日军列车。图为被颠覆的日军列车。
25.文献:1935年12月14日《人民革命画报》第六十七期刊载第一、第二军在那尔轰会师盛况。
26.照:1934年10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李延禄任军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图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总司令部行营办公处。
27.照:1935年8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方正成立地方人民自卫队纪念大会。
28.照:1935年2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1935年3月16日,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在宁安县石门子伏击敌人。图为石门子战斗遗址。
29.文照:1936年初,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将反满抗日义勇军“双龙”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汪雅臣任军长。图为汪雅臣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时的宣传品。
30.照: 1935年1月,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图为冯仲云。
冯仲云(1908-1968),别名冯群,江苏省武进人。1930年到哈尔滨,秘密从事地下工作,历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等职。1946年任松江省政府主席。1953年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10月任水利部副部长。“文革”中被迫害致死。31.物照: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部队用过的旗帜
32.文照: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印发的《告满洲国士兵书》 33.物照:东北人民革命军印制的抗日传单
34.照:1936年1月,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图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宣言。35.照:1936年3月19日至20日,李兆麟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一部,长途奔袭汤原县老钱柜日伪森林警察队,击毙日军7人,俘伪军100多人,缴获大量物资。图为老钱柜战斗纪念碑。
36.照: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到东北后,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满洲总工会组织部长兼哈尔滨总工会党团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中共滨绥铁道北区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35年,在战斗中受重伤被俘,坚贞不屈。1936年8月,英勇就义。37.报照:1936年5月20日,日伪报纸刊登的赵一曼被捕的消息。38.照:赵一曼与儿子宁儿的合影 39.文照: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言
第三部分 夜幕下的抗日斗争
日本侵略者残酷围剿抗日武装的同时,对沦陷区人民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无数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怀着对日本法西斯的满腔仇恨,开展各种形式的秘密斗争。他们战斗在敌人统治的中心,在暗夜中传播爱国精神的火种,号召民众共同抗日,打击和动摇了日伪的殖民统治,支援了抗日部队的斗争。
1.照: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于1932年复刊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为《东北红旗》。图为《东北红旗》。2.照:1932年4月12日夜,哈尔滨反日会负责人赵尚志和范廷桂受党组织委派,在哈尔滨成高子炸毁日军军用列车。图为被炸毁的日军军用列车。3.照:1932年至1933年,哈尔滨电车工人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先后举行两次反日大罢工。图为赵一曼在哈尔滨领导电车工人罢工旧址。4.照: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张敬文
张敬文(1902-1936),原名张义堂。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在群众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4年1月受党派遣到大连,以印刷工人身份为掩护,发展党组织,恢复中共大连市委。不久,被任命为中共大连市委书记。1936年4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6月13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8月被敌人杀害。
5.照:位于哈尔滨道里区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的牵牛坊,是20世纪30年代初哈尔滨左翼文化人聚会的场所,也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图为1933年报载“牵牛坊”及其主人冯咏秋的图片消息。
6.照:中共党员、抗日文艺战士金剑啸以笔作刀枪,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暴行。
金剑啸(1910-1936),满族,原名金承栽。辽宁省沈阳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后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积极开展抗日文艺活动,利用敌伪报刊进行抗日宣传。1936年初任《大北新报画刊》主编,因刊载高尔基病重的消息,于同年6月13日被捕。1936年8月15日,就义于齐齐哈尔市北门外。7.照:金剑啸创办的大北新报画刊社旧址
8.照:刊登有高尔基病重消息的《大北新报画刊》
9.照:1935年4月,爱国群众组织哈尔滨口琴社成立,以音乐形式宣传爱国抗日。经常排演一些具有抗日意识的曲目,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图为哈尔滨口琴社旧址。
10.照:哈尔滨口琴社全体人员合影
11.照:哈尔滨口琴社队长侯小古。在1937年“四一五”事件中,与口琴社成员12人被伪满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逮捕,受尽酷刑。同年9月,被敌人
杀害。
12.照: 1934年,中共党员王复生任黑龙江民报社社长,利用该报副刊进行反满抗日宣传。
13.照:王复生和民报社成员合影(前排左五为王复生、后排左五为金剑啸)14.照:中共道里区委委员王学尧,在大专院校学生中开展革命宣传,引导许多青年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15.照:曾作为中共地下党接待站的王学尧故居(今哈尔滨道里区安丰街31号)
16.照:齐齐哈尔共产国际情报组织创建人张永兴
张永兴(1896-1937),化名张惠民。“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1933年赴苏联远东军区情报部受训。1934年回齐齐哈尔组建情报站,搜集日伪军事情报。1936年9月被捕,1937年英勇就义。17.照:张永兴做情报工作的住址
18.照:共产国际情报组大连地区负责人秋世显
秋世显(1914-1942),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北平参加共产国际情报组,接受秘密工作训练。1936年被派往大连担任抗日放火团领导工作,亲自指挥放火39次,被称为“火神爷”。1940年在沈阳被捕,1942年,在大连岭前监狱被酷刑折磨致死。
19.照:大连“放火团”焚烧日本“满铁”仓库的军用物资 20.照:反满抗日爱国志士伊作衡
伊作衡(1912-1942),1938年受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派遣,以《营口新报》社长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41年秋到齐齐哈尔任国民党东北现地委员会哈尔滨地区负责人,同年12月被捕入狱。1942年5月7日,英勇就义。
21.文字:“浮生如一梦,无志空白头,杀身应取义,轻死赴国仇。”
――伊作衡临刑前赠给狱中难友的诗
第四部分
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根据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精神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是有组织、有纲领、有觉悟的抗日武装,是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抗联各部英勇出击,扰乱日本侵华的后方基地,牵制了大批日军兵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全国抗战。
1938年后,日伪加紧对抗日联军的经济封锁,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极力阻断抗联部队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斗争环境下,抗联各路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写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悲壮篇章。
第一组
抗联将士 浴血奋战
1.文照: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
2.文照:1936年2月20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的名义,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之后,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相继组成11个军。3.图表:东北抗日联军组织序列(1936年2月―1945年7月)4.图表:东北抗日联军各军游击区域示意图(1936-1938)(删除)5.图表:中共哈尔滨特委和南满、吉东、北满省委组织表
6.照:1936年8月1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
7.报照:法国巴黎《救国时报》刊登的抗联第七军成立宣言 8.组照: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组建初期主要领导人
a)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 杨靖宇 b)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 王德泰 c)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 d)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李延禄 e)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 周保中 f)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夏云杰 g)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陈荣久 h)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汪亚臣 i)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祁致中
9.照:1936年7月初,中共东、南满特委及抗联第一、二军联席会议在金川县河里地区召开,决定将抗联第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东、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图为河里会议旧址。10.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部分指战员
11.图:为了向辽宁西部发展,配合红军东征抗日,打通与党中央和关内红军的联系,1936年抗联第一军先后两次向辽西远征。图为抗联第一军西征路线示意图。
12.文字:杨靖宇作《西征胜利歌》称颂西征壮举
13.文照:1937年8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发的布告。14.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部分指战员 15.文照:《救国时报》报道《抗日联军第二军击死日军副司令》的消息
16.照:1936年9月12日,抗联第二军和第五军各一部在牡佳线铁路穆棱县九站至代马沟间袭击日军军车。
17.照: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魏拯民
魏拯民(1909-1941),原名关有维,山西省屯留县人。曾任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1935年后历任东满特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政治部主任。1941年3月,病逝于桦甸县夹皮沟密营。
18.照:1937年10月,魏拯民率抗联第二军攻打辉南县城,缴获大量越冬物资。图为辉南县城旧址。
19.照:青纱帐中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部分指战员
20.照:1937年1月28日,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在刁翎附近的大盘道伏击日军,歼、俘敌300余人,缴获马28匹,无线电一台,子弹5000余发。图为大盘道战斗遗址纪念碑。
21.照:1937年3月20日至21日,抗联第五军与第三、第四、第八、第九军各一部700余人,由周保中、李华堂指挥,联合攻袭了依兰县城。图为《救国时报》关于抗联攻打依兰县城的报道。
22.照:1937年8月21日,周保中指挥抗联第五军警卫旅、第八军三师及独立师联合部队400余人,在桦川县五道岗伏击日军黑石部队,击毙日军300余人,伤50余人,打死战马200余匹,缴获轻机枪10挺、四四式马枪220支等大批军用物资。图为五道岗伏击战遗址。
23.照:1936年12月1日,抗联第三军第五师攻克佛山县城(今嘉荫县)。图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五师队伍。
24.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五师一团部分指战员
25.油画:1937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指挥部队在通北冰趟子与进剿的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歼敌200余人。
赵尚志(1908-1942),辽宁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领导创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任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抗联第三军军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行主席。率领部队战斗在松花江流域、小兴安岭山麓,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40年任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率小部队袭击鹤立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负伤被俘,壮烈殉国。26.文照:1937年3月10日,《盛京时报》关于赵尚志率部在冰趟子战斗中击毙日军队长守田大尉的报道。
27.文字: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箝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份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
第二组
艰苦卓绝的斗争
28.图表:东北抗日联军各路军游击活动区域示意图(1938-1942年)29.文照: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伪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残酷镇压东北抗日运动。图为关东军参谋部极秘文件“伪满洲国治安肃正计划大纲案”。
30.照:日军归屯并户,制造“集团部落”。31.照:日军森林“讨伐”队
32.照:北满省委发布的《为“九·一八”九周年纪念告北满各界同胞书 》 33.照:日军在围剿抗联时,发现抗联战士写在树上的“推翻伪满洲国”的标语。
34.照:1938年3月13日,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袭击辑安县老岭铁路隧道工程,致敌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日元以上。图为修筑中的通辑铁路。35.油画:岔沟突围战――1938年10月18日,抗联第一路军400余人在临江县外岔沟遭到日伪军警万余人合围,杨靖宇率指挥部队利用险要地势成功突围,共毙伤日伪军70余人,俘虏伪军20余人。
36.文照:杨靖宇领导的抗日斗争极大地打击了日伪军,这是敌人悬赏捉拿杨靖宇的告示
37.画照:壮烈殉国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领导组建南满游击队。1934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 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同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指挥部队纵横驰骋于南满一带,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被日伪当局称为“满洲治安之癌”。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只身一人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被日伪军包围,激战中壮烈殉国。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38.照: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39.照:1949年5月郭沫若参谒东北烈士纪念馆时为杨靖宇将军题诗
40.画照:1938年7月,陈翰章指挥抗联第二军五师袭击宁安县镜泊湖水电站工程,全歼日军守备队,解放大批劳工,使水电站停工达3年之久。41.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
陈翰章(1913-1940),吉林省敦化县人,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二师参谋长。1936年调任抗联第二军二师代理师长、五师师长,率部活跃于牡丹江地区。1939年,陈翰章任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指挥了著名的寒葱岭伏击战。1940年12月8日,在南湖头与日伪军激战中壮烈牺牲。42.照:日军绘制的陈翰章部队活动路线图
43.照:1938年,为打破日伪对抗联第二路军部队的“聚歼”阴谋,吉东省委
决定抗联第二路军向西南五常一带进行远征,开辟新的游击区。图为抗联第二路军部队远征目的地五常县九十五顶子山。44.照: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在深山里的密营遗址
45.照:1938年3月18日,留守抗联第五军后方密营的五军三师八团在宝清县西南的小孤山与日伪军激战,12名战士壮烈牺牲。战后小孤山被第二路军总部命名为“十二烈士山”。图为十二烈士战斗主阵地。46.文照:周保中悼念十二烈士的诗文 47.画照: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抗联第二路军一部在西征返回途中,在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被日伪军包围,妇女团8名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与敌人展开激战,弹尽援绝之际,宁死不屈,毅然步入滔滔江水中,壮烈殉国。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其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仅13岁。48.照: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 49.照:牡丹江流域乌斯浑河畔“八女投江”战迹地
50.照:1938年五六月间,为打破敌人的包围,开辟新游击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北满抗联各军分批向西部的海伦一带远征。图为第二批西征部队出发地萝北县老等山密营遗址。
51.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
李兆麟(1910-1946),原名李超兰,化名张寿篯,辽宁省辽阳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历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委、人民革命军第三国团政治部主任、北满临时省委委员、抗联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8年冬,率部经过艰难西征,转移到黑嫩平原,开辟了北满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1939年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1942年8月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政治副旅长。1945年8月,配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抗战胜利后,任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1946年3月9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52.油画:李兆麟率队西征
53.文照:北满抗联西征途中,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创作了反映抗联战斗生活的歌曲《露营之歌》。54.照:1939年9月18日,抗联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冯治纲率龙北部队与讷河人民抗日先锋队配合,攻克了北满重镇讷河县城。图为伪军北大营十九团团部遗址。
55.照:抗联第三支队队长王明贵
56.照:1940年9月25日,抗联第三路军第三、第九支队在冯仲云、王明贵指挥下,攻打克山县城。图为当时战斗中留下的弹痕。57.图表: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战斗概况(1936―1940年)
第五部分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0年秋冬,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为保存部队实力,以利再战,根据“伯力会议”决定,抗联部队除一少部分留在东北坚持游击活动外,大部分进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为反攻东北作准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势如破竹,挺进东北,浴血奋战十四年的抗联将士,乘胜回师,日本关东军迅即溃如山倒。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集结在中苏边境一带的日军,龟缩于固垒坚壁,负隅顽抗。8月末,虎头、东宁等日军要塞随着惊天炮响,土崩瓦解,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一组
入苏整训
1.照:1940年10月末开始,东北抗日联军大部进入苏联境内,建立南、北两处野营进行整训。图为在南野营整训的部分抗联指战员合影。2.照:东北抗联野营期间的政治学习教材《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 3.照:1940年,周保中(左四)、李兆麟(右三)与苏联远东军军官合影。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云南大理人,白族。1932年到哈尔滨,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不久赴吉东地区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4年后历任绥宁反日同盟军党委书记、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等职、中共东北党委员会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任苏联红军驻长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吉林省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9年9月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云南省政协主席等职。1964年2月病逝。
4.照:1941年6月,抗联指战员在苏联南野营演出话剧《还我河山》的剧照。
5.图表:东北抗联教导旅组织序列。1942年8月,在苏境整训的抗联部队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被授予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的番号。6.文字:中共东北党委员会组成人员
7.照:1943年10月5日,东北抗联教导旅干部在北野营进行野战演习后合影。
8.照:1941年夏,抗联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效明率小分队多次返回饶河、宝清等地执行侦察等任务。图为王效明。9.照:抗联小分队战士朴英山(画像)
朴英山,朝鲜族。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副官。1940年随部队转移到苏联后,多次带领小部队返回东北,在宁安、东宁一带搜集日伪军事
情报。1944年6月在宁安县南马场活动时被俘,后被敌人杀害于哈尔滨监狱。
10.物照(2张):抗联朴英山小部队使用过的电台和密码本
11.照:抗联主力部队入苏后,部分队伍留在东北坚持游击活动。1942年8月3日,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在庆城县青峰岭与敌激战中壮烈牺牲。图为许亨植。
第二组 反攻东北
12.照: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示意图(1945年8月—9月)
13.照: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图为苏军越过中苏东部边界线进入中国境内对日作战。14.照:1945年8月9日,苏军向兴安岭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15.照:苏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攻击 16.照:1945年7月,东北抗联教导旅部分干部合影。17.照:东北抗联教导旅先遣队战士孙成有
1945年8月,为配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抗联教导旅抽调一部分抗联队员组成若干先遣小分队派到苏联各方面军,参加空降或担任苏军向导。8月9日晚10时,孙成有与李明顺、赵魁武、姜德组成的空降先遣队在牡丹江海林附近空降,配合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的行动。因降落伞发生故障,孙成有不幸牺牲。
18.照:东北群众为苏军带路
19.照: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图为日本天皇裕仁宣读《停战诏书》。
20.照:1945年8月18日,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21.照:日军缴械投降
22.照:1945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
23.照:苏军解放大连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4.画照:苏军攻克日军军事要塞
25.照:被苏军炮火摧毁的东宁要塞遗迹 26.照:虎头要塞战斗遗迹
27.照:黑河要塞战斗遗迹
28.照:1945年日本投降后,东北抗联人员分批回国,进驻东北各战略要地,图为进驻蛟河的原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29.表:东北抗联部队占领战略要点表
30.照: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对中、美、苏等盟国投降签字仪式。
31.照:东北人民满怀喜悦的心情,欢庆抗日战争胜利。
结 束 语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在这场战争中,东北人民首先举起反侵略的旗帜,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战斗十四年之久,终于击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失地。
回望历史,在日本法西斯大举侵略中国的民族危难时刻,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誓死抗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永远为后世传承与弘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永久和平而共同努力。
第二篇:2015年博物馆展览大纲
展览大纲
1、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汇集精粹,以古典家具盛宴与同道之士论心得,扬思辨;对国内外家具收藏爱好者来说,也是系统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基地和交流平台。
2、展现传统家具的各种品类;
3、不同年代制品的时代风格,通过标准器介绍判别年代的标准;
4、介绍各种家具的用途,及形式的演变;
5、通过展览给一般观众较全面的古典家具知识,给专业观众供实际研究的实物资料。
6、通过展览,让我公司的古典家具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传承和价值再创载体,不定期举办中国古典家具研讨活动,普及收藏文化知识,期望以专业研究交流,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当代新古典家具的设计研发,为延续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十四年同学聚会感言
十四年同学聚会感言
也许是岁月沉淀了太多的思念,在一次次心底呼唤下,我们终于又走到了一起。那时的我们,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匆匆散去,那时的我们,年幼无知,没有意识到那份纯洁而珍贵的同学情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当一张张因再次重逢而激动的熟悉脸庞,逐渐聚到一起时,才深切的感受到,原来一切都没有变,原来我们还是能如此深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那段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所我们共同求知的学校,让我们收获了今天这份如此珍贵和纯洁的友谊。当年一张张幼稚的脸,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沉稳,经历了坎坷磨难的我们,如今已能挑起家庭.社会.事业的重担.有很多同学做的很好,很成功.当然,这跟他们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其实,我们都感觉到了,虽然我们分别这么多年,可是当我们拥抱到一起时,没有陌生,没有尴尬。那种熟悉的感觉,其实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一直都没有变。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我其实是个很感性的人,情到深处,总会有些激动泛于我的眼睛里,感触颇多。这次聚会,我为我的“不劳而获”真的感到很惭愧,所以,在此,我要衷心感谢的人很多,感谢陈杰,感谢杨健,感谢陈花,感谢奚玲玲,没有他们的细心安排,没有他们的费时.费力.费神,就没有我们这次这个成功的聚会;我还要感谢那些特意从外地赶回启东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放下工作,放下生意赶了回来,可见你们的重视,谢谢你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我更要感谢我们全体出席的人员,这次的相聚真的很重要,因为它把我们相隔了十四年的感情又重新点燃了起来。当然,那些身不由己的同学,我也很理解你们,生活不易,所以这次就原谅你们喽,期待你们下一次的参与。
有了同学这些浓浓的念想和这份延续多年的情缘,我们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其实,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些美好的回忆,满脑子都是昨天相聚的珍贵时刻。也有些语无伦次,还请你们见谅,我主要是想表达一下我激动而珍惜的心情。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期待下次的相聚!
第四篇:骄子通山历史名人馆展览大纲
《大山骄子——通山历史名人馆》展览大纲
布展地点:三楼西侧 展厅面积:370平方米 展出文物:31件及雕塑4组
前言: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时期,还是农业工业文明时代,通山从原始社会走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一路上涌现出许多社会俊杰,他们有抗俄斗士、辛亥元勋、革命精英、文坛大家、商界俊杰……他们是大山的骄子,是后来者的历史标杆。
说明:
⑴ 本展览根据行业类别分为:名宦、文华、武英、良绅(及附录)四个部份,每部份按年代排序;
⑵ 李自成因不是通山籍未列入,则列入《通山历史陈列》 “重大事件” 中重点介绍 ;如列入通山名人,则引发彭德怀、何长工、胡梓(鄂东南道委书记、烈士)等也需列入的问题;
⑶ 每个部份的重点人物在其人物项下有“说明”加以提示。
㈠ 名 宦
铁御史吴中复
吴中复(1011-1078),字仲庶,通山县洪港镇车田人,北宋进士,历任峨嵋县令、谭州(长沙)通判、建康知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宋英宗时,继包拯升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吴龙图”。曾两弹宰相梁适、刘沆,宋仁宗赐飞白书“铁御史”。史称其“好周人之急”、“风节凌厉”。
物件:
⑴ 吴中复画像 ⑵ 全宋诗中吴中复诗 照片:
龙图书院旧址 吴龙图读书处
宋 吴中复(1011-1078)画像
正色立朝舒宏绪
舒宏绪(1553-1602),字崇孝,号悦斋,闯王镇宝石村人。明万历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吏科给事中;追赐“光禄寺少卿”,授“中宪大夫”。明万历20年,舒宏绪等六科给事中联名上疏,奏请对皇长子实行“豫教之典”,史称“国本之争”,而欲立三皇子的万历帝以“违旨侮君”罚上疏朝臣“夺俸半岁”;“任性直遂不能瓦合随时”的舒宏绪等再联名上疏,称:“言官可罪,面豫教不可不行”。万历帝勃然大怒,对为首的11名谏官从重处罚,舒宏绪被“落籍除名”。御史郭惟贤送“正色立朝”匾以彰其绩。物件:
⑴ 舒宏绪画相 ⑵ 正色立朝匾
⑶ 清同治六年通山县志《明万历九年舒宏绪撰通山县志序》 照片:
⑴ 舒宏绪居屋
⑵ “天垣补衮”牌楼
宝石 舒宏绪屋 舒宏绪画像
布衣市长石瑛
石瑛(1878-1943),字蘅青,通山县新庄坪人,光绪二十九年中举。先后赴法国海军学校、比利时皇家科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11年。1905年与湖北留学生在布鲁塞尔迎接孙中山赴比利时宣传革命,并加入同盟会。武昌首义后回国襄助孙中山建国,任大总统军事秘书和全国禁烟公所总理。后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委员、上海兵工厂厂长、武昌师大校长、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南京市市长、铨叙部部长、湖北省建设厅长、湖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等。
石瑛一生清廉,爱国亲民,矢志践行孙中山“三民主义”,刚正不阿,人称“布衣市长”、“民国第一清官”,赞其“德追古贤,今日犹称圣人”!
物件:
⑴ 石瑛长衫
⑵ 石瑛“前途共进”题词 ⑶ 石瑛印章等物 ⑷ 连战等题词
⑸ 《石瑛传》
⑹ 石瑛补袜用的葫芦
照片:⑴ 石瑛与孙中山在比利时合影
⑵ 在恩施所住的牛棚
⑶ 石瑛穿长衫照片 ◆腊像:
石瑛先生为辛亥元勋,“湖北三怪”之一。其历史功绩与影响巨大。拟以蜡像再现“掷砚怒砸孔祥熙”情境或“石瑛南京微服访流民”。
石瑛(1878-1943)照片
㈡ 文 华
两崖公朱廷立
朱廷立(1492-1566),字子礼,号两崖,通羊镇人。1523年中进士,历任诸暨县知县、河南道御使、两淮盐政、四川督抚、礼部右侍郎等。
朱廷立志于学,捐银扩建圣庙,创办翠屏书院,著有《两崖集》存世,尤以《盐政志》收入《四库全书》,至今仍为经典。《志》中:“一曰毋私;二曰毋惰;三曰毋纵;四曰毋私嘱;五曰毋越职业;六曰毋避小嫌而妨大计;七曰毋事深刻以伤大体;八曰毋泥陈迹以失通变;九曰毋执已见以味公平之政”的“九戒”,仍具有活力。明嘉靖皇帝特赐给朱廷立“功勤可嘉”金匾。物件:
⑴ 朱廷立画像(宗谱)⑵ 《四库全书》中《盐政志》
⑶ 《通山县志》中载朱廷立捐银修圣庙记录
⑷ 仿制功勤可嘉金匾 照片:
⑴ 朱侍郎洞
⑵ 朱手迹“铜肝铁胆”石刻
◆蜡像:朱廷立“文采卓然”“勋名大著”,时人称“礼乐周宗柏,文章楚大夫”,其《盐政志》立论高远,解析宏大,在古代成为惊世之作,虽历经千年,仍具不朽魅力。拟以蜡像等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朱廷立(1492-1566)画像
“北园”盟主吴国伦
吴国伦(1524~1593)字明卿,号川楼子,通山县燕厦金鸡潭(湖广兴国州下迁里,吴晚年迁居阳新富川门)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著名文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等七人并称“后七子”。王世贞死后,吴国伦成为文坛盟主。
昊国伦为嘉靖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兵科给事中、高州知府、河南左参政。后七子奏劾严嵩十大罪五奸状,屡遭贬斥。吴国伦弃职回乡,办学传教著述,有《《藏甲岩稿》、《甔甀洞稿》、《陈张事略》、《吴川楼集》、《续吴川楼
集》、《春秋世谱》、《训初小鉴》等。他的著作主要收入《明史》、《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著名典籍中。
物件: ⑴吴国伦画像(宗谱或古籍中)
⑵《四库全书》中吴国伦诗文
⑶史籍中吴国伦与吴承恩、李时珍过从甚密的记载
吴国伦(1524-1593)塑像
“活曹操”朱洪寿
朱洪寿(1883-1942),字廷训,号瑞堂,通山慈口人。因放荡不羁被逐出宗族,在戏剧科班边当伙夫边学唱腔,汉剧班主舒二喜爱其声如黄钟大吕,收他为徒并专攻“二净”,拿手戏有《定军山》、《二进宫》、《小五台》等,后定居于武汉长乐乐园、美城、新市场等地演出,名扬武汉三镇,成为汉剧名伶,人称“活曹操”。为奖掖后人,为陈伯华献演的
《霸王别姬》配演项羽,深得同行赞誉。物件:
⑴ 朱洪寿使用的道具铜锤 ⑵ 武汉报纸海报 ⑶ 当年曹操戏服 照片:
⑴ 朱洪寿剧照
⑵ 报纸上关于朱洪寿演艺的报道
朱洪寿使用的锤、锏
㈢ 武 英
“神将”范德元
范德元(1837-1906),字培卿,通羊镇范家垄人,自幼父母双亡,为人放牛牧马,后参加湘军,历任把总、参将、凉州镇都司、俄卜领游击等。初随曾国荃镇压太平军攻取南
京;又投左宗棠部,1876年进军新疆,横扫阿古柏政权,成为一名抗击帝俄侵略军的悍将,在攻克乌鲁木齐、吐鲁番和收复南八城的各个战役中神勇无敌,战功赫赫,时被称为“神将”。暮年告假回籍闲居。西北人民曾在俄卜领上立“将军岭”石碑,以资纪念。物件:
⑴ 范德元画像(宗谱)及传 ⑵ 军刀
⑶ 范德元练武用石锁 照片:
⑴ 范德元墓 ⑵ 范家垄老屋
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首脑夏桂林
夏桂林(1896-1928),通山焦厦人,三岁丧父,随母帮工、挑脚为生。1924年在家乡组织“长生会”,专门与地主土豪作对。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山农协副委员长、县委组织部长、通山秋收暴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县委书记、湖北省委执行委员等。1927年8月,他带领暴动农民攻克县城,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山县工农革命政府委员会,夏桂林任委员长。
1927年12月,在参加湖北省委扩大会期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翌年1月牺牲于武昌阅马场。夏桂林战斗过的通山沉水山区改名为桂林区。物件:
⑴ 夏桂林画像(县民政局、党史办)⑵ 通山县工农革命政府委员会印鉴 ⑶ 农民军土铳、长矛
⑷ 湖北省委1928年《追悼我们的战士》 照片:
⑴ 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所在地——圣庙 ⑵ 夏桂林墓
◆蜡像:夏桂林是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首脑,在不到五年的艰苦岁月里,出入刀丛,英勇杀敌,成为革命的一面旗帜。拟重现通山县工农革命政府委员会成立场面。
红三师政委叶金波
叶金波(1906-1934),名先雄,通羊镇人。幼儿父母双亡,寄养于叔父家。1925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命组织人民武装,成立县农民自卫队,任司令;鄂南暴动受挫后,任县游击大队政委、县委书记;1929年9月红军
第五纵队到鄂东南开辟革命根据地,当选为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红军独立第三师成立,叶金波调任师政委,转战于湘、鄂、赣三省18个县,屡建战功。在蒋介石亲下的手谕中,叶金波与徐向前、陈毅等列入“重金悬赏捉拿”行列。
1934年在攻取木石港后部队转移时,在王文驿遭伏击,红三师损失巨大。回指挥部后被停职反省,一周后鄂东南政治保卫局将叶金波逮捕,诬其为“改组派”遭杀害。建国后,平反昭雪,追认叶金波为烈士。物件:
⑴ 叶金波衣物
⑵ 蒋介石手谕(复制件)⑶ 叶金波画像(党史办)照片:
⑴ 叶金波老屋遗址
⑵ 王文驿(或木石港)战场遗址
㈣ 良 绅
开明乡绅李大盛、李兆庚
李大盛(-1928)、李兆庚(1903-1962),通山西坑
潭人。李大盛系通山富甲一方的富绅。李兆庚,别号靖丞,系通山县学务筹办员、自治襄理员。
李大盛家拥有田地12000多亩,号为通山首富。他为人良善慷慨,一心向佛,好周人之急并乐于修桥补路。附近五十里的桥他都有捐资,西坑潭石拱桥、大畈街两道石桥均为他独资兴建。
李兆庚系李大盛之孙,毕业于汉口博学书院。身为富家之后,他唯念乡梓,1924年回乡开办私立镇南中学,自任校长,以“熏陶英俊,蔚为国华”为办学宗旨。聘任魏书、郑芝藩等秘密共产党员担任教师,传播马列主义。第一期招收学生40人,修期三年。魏书等于1925年6月组织成立“中共镇南中学支部委员会”,诞生了通山县第一个党组织,涌现出了陈钟、阚禹平、吴礼执、叶金波、陈兆秀等共产党员。镇南中学成为通山革命的发祥地。物件:
⑴ 通山县私立镇南中学报道 ⑵ 李兆庚皮箱
⑶ 镇南中学校训(复制件)⑷ 第一期学生花名册(仿制件)照片:
⑴ 西坑石桥 ⑵ 镇南中学遗址
⑶ 李兆庚相片
◆附录:
㈠ 大电子书《通山英烈谱》
收录重要烈士(精选约60名)像片及事迹简介 ㈡ 大电子书《乡贤谱》
收录历史上士农工商各界有名望的人士如徐纲(明侍郎)、方坡(清地方画师)等约20名人物像片(画相)及简介
《通山特色资源》展厅
展厅地点:三楼东侧 展厅面积:196平方米
展厅内容:
突出通山特色资源和产品,在有限的空间里彰显通山发展的无限空间与潜力,宣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活力。
初选八个方面内容:
⑴ 石英石、石英砂与玻璃制品 ⑵ 青石板工艺 ⑶ 九宫甜茶(金奖)⑷ 杨芳酱油
⑸ 特色酿造(土巴爷酒、野荞神酒)⑹ 瑶山红茶(历史上的巴拿马国际金奖)⑺ 通山木雕(当代)
⑻ 林宝香榧(中国特色农产品)布展框架:
分八个板块(区),从资源、加工、产品、品牌(获奖)四个角度,用实物及图片、视频展示。
第五篇:博物馆石器展览大纲
xxx博物馆临时展览之
史前文明之光
——xxx博物馆藏石器陈列展
前言
石器——人类最初的工具制造,艺术起源的园点坐标,人的标志。古有女娲补天,今有点石为金;先祖以石穴为居;今人以石为大厦之基;帝王以石印为权,富贵以玉石为尊;僧以石塑金身,道以石筑观宇。可见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也必将直至久远的未来。
第一单元 石器简介 单元说明:
石器(stone implements)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大约在250万年前,原始人掌握了用石头碰击起火的方法。人类的祖先在旧石器时代就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后来逐渐利用尖锐的石块削剥树枝,新石器时代又出现了打制石器,自此不起眼的岩石成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具。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 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二单元 石器的发展过程:
一般说来,石器作为开发环境的工具,同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可利用的资源密切相关,而不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导致不同的经济类型的产生。故石器的制作技术、形体大小及类别方面的差异,往往是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的反映。
(以下为展板内容)
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砾石加以敲击,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较精细。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石器已经出现了穿孔和磨光技术,新石器时代:这时出现了磨制石器。配图:
第三单元 石器的类别和器形
石器主要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石器的制法和形状也常常作为判断遗迹年代和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
(一)打制石器大致可分为砾石石器、石片石器、细石器。砾石石器 也称石核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斫器,在砾石周缘加工的,称为盘状器。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
展示实物如下:
1、旧石器时代石核
2、旧石器时代石核
3、旧石器时代石核
4、旧石器时代石核
5、旧石器时代石核
6、旧石器时代石核
7、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8、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9、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0、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1、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2、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石片石器 系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器形,延续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刮削器是在石片的一边
或多边加工,用来刮削兽皮或木、骨一类工具。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以利于刺割。雕刻器系在石片的尖端,打成垂直的短刃,可用来雕刻骨角器及其艺术品。
展示实物如下: 刮削器
1、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2、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3、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4、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5、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6、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7、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8、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9、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0、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1、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2、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3、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尖状器
1、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2、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3、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石片
1、旧石器时代石片
2、旧石器时代石片
3、旧石器时代石片
4、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5、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6、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细石器
是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制石器,一般都是以间接打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细石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在某些地区,甚至到新石器时代或更晚仍在继续使用。
(二)磨制石器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途分工的愈加明确,磨制石器的器形比其他各类石器更为复杂。从用途上大体包括以下各类:
①砍伐工具。最常见的有斧、锛、凿,主要用于加工木材。斧身一般作长方形,厚薄不等,主要特征为两面刃。锛与斧相似,不过刃部为单面刃。凿身狭长,具有单面刃或双面刃。以上的各器都附着木柄使用,今天的金属工具仍然保持其基本形态。
②农耕工具。有铲、穿孔砾石、刀、镰和磨盘等。铲身扁薄狭长,附木后可用来翻土播种。穿孔砾石可能是套在带尖的木棒上,以供脚踏掘土之用。刀有长方形和半月形两种,前者多穿一孔,后者多为两孔,可系绳套在手上,以摘取粟穗,今天的铁□镰仍然保持其形状。
镰是附着木柄的收割工具,磨盘和磨棒是加工谷物的工具。
③兵器。有镞、矛头、钺、戈、剑、锤斧和弹丸等。镞和矛头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
④仪仗。穿孔的石球和齿轮状的环形石斧,属于权杖上的头饰。
⑤装饰品。多以精致美观的石材制成,有珠、管、坠、环、璜、□等,大都属于佩饰,成为商周礼器的前身。
1、新石器时代石铲
2、新石器时代石凿
3、旧石器时代切割器
4、新石器时代石镐
5、新石器时代石凿
6、新石器时代穿孔石斧
7、新石器时代石斧
8、新石器时代石丸
9、新石器时代石斧
10、新石器时代石铲
11、新石器时代石钺
12、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器
13、新石器时代石钺
14、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器
15、新石器时代石斧
16、新石器时代石钺
17、新石器时代石凿
18、新石器时代石犁铲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这些灿烂的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辉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传递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生活。打制石器技术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第一技术”,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开始,人脑潜在智能的发挥从此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