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8: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

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

**分会场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9日)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0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讲两个问题:

一、201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2010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和市医改办《关于印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责任书》,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了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效果,并在市医改办的考核中取得了96分的优异成绩。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513个,参保人数122353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54486人、城镇居民参保67867人;当年新增参保27705人,其中城镇职工新增参保6193人,城镇居民新增参保21509人,完成年度扩面任务的100.1%。按照上级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017万元,将全县3371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也到参加了城

镇基本医疗保险,县政府确定采取财政和统筹基金补助的办法,2011年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2010年,全县参合人口达到766719人,参合率为99.86%,超出年度责任书(98%)1.86个百分点。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县财政为16803名农村残疾人和5464名民政优抚对象缴纳了应该由其个人负担的参合费用,使农村残疾人和民政优抚对象能够及时享受到新农合的优惠政策。

二是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新农合政府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0元,其中县级政府补助23元,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报销比例为30%。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已提高到120元,其中县级补助23元,县财政共计补助144.5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城镇居民门诊统筹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低标准、广覆盖,门诊医疗报销标准与统筹基金支付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主要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了城镇居民门诊统筹工作,并在界湖社区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开展普通门诊和恶性肿瘤等9种大病的城镇居民门诊大病统筹。2010年,全县共为231名参保居民办理了门诊大病申报建档手续,有76名居民享受了待遇。2010年度门诊统筹支出115万元,其中门诊大病统筹支出6万元。

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执行全市统一标准,其中一级医院60%、二级医院55%、三级医院50%;从2011年1月1日起,将城镇居民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到了60%以上,住院报销比例执行一级医院70%、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50%。城

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执行市统一标准,比例达到85%以上。2010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乡镇卫生院达到65%以上,住院报销封顶线为每人每年5万元。2010年落实市政府[2010]68号文件精神,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额由6万元提高到 8万元,大病医疗救助的最高支付限额由22万元提高到 25万元,将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 2011年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30万元和12万元,分别达到了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2766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572元)的11倍和7倍。

2010年,农村需纳入医疗救助为33210人,其中患大病为2236人,完成医疗救助43280人次,救助金额338万元;城市需纳入医疗救助为9169人,其中患大病为826人,完成医疗救助6004人次,救助金额205万元。落实市政府[2010]68号文件精神,提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慢性病报销标准,1万元以内的住院、门诊慢性病和转外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

职工医保在县内已实现一卡通,参保职工持卡可实现门诊和住院即时结算;居民医保从2011年开始制作社会保障卡,逐步实现住院持卡即时报销结算。2006年9月,我县新农合实现“一本通”,参合农民在全县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可实现补偿费用的即时结报。2010年4月,我县新农合实现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了《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要求和手续,认真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

使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达到了规范化。2010年,全县共办理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79人次,其中市内转移 70人次,市外转移9人次。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结算服务工作,对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服务实行属地化管理制度,由参保人员居住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服务。2010年,我县市外异地安置508人,异地安置人员住院费用报销72人次,报销27.3万元。

按照省市要求积极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试点;选择部分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探索逐步提高医保统筹层次,科学论证、有序开展基本医保经办管理资源整合。

三是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当期收人1111万元,支出653万元,当期结余245万元,累计结余 362 万元,分别占当年统筹基金的22.1%和32.6%(说明:2010年度的医疗费还未完全兑付完)。2010年,全县新农合共补偿304.37人次,补偿支出9673.66万元,新农合门诊实现统筹。其中,门诊补偿298.01万人次,补偿支出2805.85万元,占总支出的29.01%;住院补偿63617人次,补偿支出6867.80万元,占总支出的70.99%。直接受益人口达到64.75万人,受益率为84.45%。2006-2010年,全县累计筹资总额2.99亿元,累计补偿支出2.86亿元,实际累计结余基金532.47万元(不含风险基金735万元),4

基金使用率为95.65%,基金结余率为4.35%,其中2010年统筹基金结余率为2.72%。

(二)积极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准备工作。根据市医改办的统一部署,我县暂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确保今后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已开展了广泛的学习调研活动,一方面,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学习**、**等先行兄弟县和第二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兄弟县区的经验,为我县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做好经验支持;另一方面,在做好科学测算和前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正在研究制定我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为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做好政策支持。组织了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培训,让他们全面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县人民医院和**卫生院改扩建门诊病房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卫生院改扩建门诊病房综合楼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

在2009年度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人员定岗定编工作,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把绩效工资与管理职级、岗位等级、专技职务、工作态度等挂钩,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2010年4月,对22处卫生院院长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制、目标责任制、责任审计制、民主评议制,逐步完善了对

— —

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培养、使用、考核体系,卫生局根据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对院长实行动态管理,优化了卫生管理干部队伍,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行全员聘用、人员准入、绩效工资等制度,实行医院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改革。

积极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推行“无缝隙”服务,推行全程优质服务,做到免费“帮、办、陪、送、访”,即“入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的全程无缝隙服务。村级卫生室实行24小时值班,“全天候”服务。推出“以村卫生室为站点,以卫生院为中心”的免费120车接送服务,方便了农村群众就医,实行社区卫生所医生包村制度,定期上门为老年人体检,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健康。结合实际,对乡镇卫生院设备配备进行规划,对所需设备实行政府采购,2010年,共采购设备及医用车辆84件套,价值422余万元,各卫生院配备了生化、B超、X光机、中药煎药机等设备,基本满足了医院诊疗服务所需。投资300多万元,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基本达到科室设置科学,服务功能齐全,带动了医院快速发展。目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同比增长15.96%。

2010年乡镇卫生院新考聘的77名医学毕业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免费到县级医疗机构接受为期1年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其他医学类专业的岗前培训期限是3个月。现在这些毕业时全部培训完毕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并新申报卫生技术人员招聘计划194

人(其中乡镇卫生院160人县直34人)。

2010年,我县招收8名全科医师,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现在这8名全科医师被安排到**人民医院接受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学成之后按照事先的合同约定要在乡镇卫生院服务期满五年。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以卫生人才和技术帮扶为主要手段,建立县级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机制,确定每所乡镇卫生院帮扶辖区内3所村卫生室。县级医疗机构下派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骨干48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0人。乡镇卫生院下派村卫生室业务骨干82人,其中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7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先后派出各科室专家教授1000余人次来**县人民医院坐诊、讲学、手术和提供医疗咨询等。齐鲁医院专家先后诊治疑难病人50000余人次,做复杂疑难手术5000余台次。2010年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支援专家中长期坐诊的有:从旭滋、郝洪升、陈建、李学会、程宝泉等5人。县级医疗机构积极派出业务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共派出12人参加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0年对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和药剂专业人员共计261人进行专项培训,另外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共计1413人,实行了全员培训。4月15日至5月27日,组织县医院、县卫校20余名业务骨干对全县1000多名乡医、189名卫生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2010年,根据省村卫生室建设规划,我县有345处村卫生室列

— —

入统一规划建设,已全面完成185处村卫生室改造建设任务,并已通过上级验收,极大增强了村级卫生服务能力,打造了10-15分钟就医服务圈,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2010年,共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资金644.05万元、城市社区卫生机构项目资金31万元。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先重点人群,后一般人群,循序渐进的原则,从0-7岁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始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全人群。2010年,共建立健康档案56.8万份,占县农村居民69%。0-6岁儿童67603人,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9%以上。各接种单位都能够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人口资料,建证建卡率在95%以上,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在90%以上,全部达标完成了2010年麻疹及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所有门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0-3岁儿童34756人,纳入儿童保健管理的34756人,管理率为92.30%。

每个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前,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活动,大力营造项目氛围,引导和推动项目开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好处。全县培训200余班次,共培训14000余人次。根据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制定公共卫生项目定期调度制度,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上报数字等材料及时、准确。

2010年,完成1994-1995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一、二、三针次共4711人的补种工作,补种率达100%。1996-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于2010年9月份完成了补充摸底调查工作,全县

乙肝项目年度补种任务为45444人次,11月份完成第1针次的补种任务21324人次,12月份完成第二针次的补种任务10264人次。

补发上年农村孕产妇补助资金22.02万元,2010年5293名农村孕产妇受到补助,补助资金207.28万元。2010年,孕产妇共11162人,纳入孕产妇管理系统的11162人,管理率为95.76%。2010年,全县共补服14136人,发放叶酸84117瓶。

目前,已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项目手术数205例,该项目已全部完成。

2010年度改厕任务量2000户,该项目已全部完成。2010年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17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218例,复治涂阳病人46例,新发涂阴病人253例,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517例;免费胸部X光片3016例、免费查痰4457例。2010年全县艾滋病共检测被监管人员355人,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2例。我县结核病、艾滋病、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等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五)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我县根据有关政策,正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辖区内5所非公立医院3所已确立为新农合报销定点医疗机构,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二、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总结2010的医改工作,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领导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011年是医改攻坚之年,我们将强化工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下一步的医改工作:

— —

(一)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要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着重从三个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提高10个百分点;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二是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三是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行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提高医保统筹层次。

(二)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准备工作。按照省市医改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准备工作。一是继续开展学习调研,学习蒙阴、临沭先行县和第二批试试基本药物制度县区的经验,为我县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做好准备工作。二是继续做好科学测算。在摸清各乡镇卫生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政策要求,以2010年度收入决算数额为基数,按照全县药品加成率,科学、合理的测算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所需费用差额,确定各级财政补贴数额。三是制定实施方案。在做好科学测算和前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调研摸底工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我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为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做好政策支持。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完成县人民医院和青驼镇高里卫生的

建设任务。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在职教育、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继续做好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

(四)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15元提高到25元,完善并严格落实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扩大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孕产妇保健等项目的覆盖人群和服务内容。全面完成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五)继续做好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工作。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办法,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措施,尽快让群众得到等大的实惠。

总结去年的工作,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领导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措施,积极作为,把这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改革抓紧抓好,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第二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赵玖梅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

一。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没有健康便没有“小康”,没有卫生事业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元,接近2016美元,全区已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我区的快速发展势头还将继续保持。这意味着,我区将会拥有更加便捷的出行、更为宜居的环境、人们将会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群众会有更多的余钱投向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人希望享受优质的卫生服务,国家和省内投向医疗卫生的公共经费也会继续增加。因此,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提前谋划卫生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医疗和卫生应急保障。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0个,其中区级公立医院5个(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凉市中医院、平凉中医骨伤医院、崆峒区红十字会医院、平凉精神病医院),乡镇卫生院17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村卫生室233个,农村个体诊所172个;全区卫生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488人,其中,有在职职工1228 人,在职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756 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93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6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主渠道作用,2006年以来区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6 %,投资总额达到 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500 %,公共财政支撑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2009年到2010年是“十一五”期间全区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快的两年,总投资1.1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医医院住院部楼、市二院医疗综合楼和放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卫生项目15项,累计完成投资4468万元。目前,区、乡两级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总数达到了 967个和513 个,每千人拥有床位 2.6张。乡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42 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达到

1.8万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69台。为顺利开展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化村卫生所达到30个,今年规划再建标准化村卫生所51个。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竞聘上岗,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工资待遇与工作量、工作成绩挂钩,考核发放。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治活动,有效杜绝了部分医务人员的“生、冷、硬、顶、推”现象,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通过积极努力,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区级医疗机构共接诊门(急)诊患者 44.54万人次、住院 1.95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70.1%,乡镇卫生院接诊门(急)诊患者19.24万人次、住院 8400多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32.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诊门(急)诊患者 9.08万人次。

(三)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类卫生宣传活动。城乡医疗机构均建有独立的健康教育咨询室,全区开通健康教育咨询热线17个,有专

兼职工作人员43名。深入开展全民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集会、集日等群众相对集中的时间,结合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防治等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发放资料、节目表演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城乡群众对各类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增强。

(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适龄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全区适龄儿童建卡(证)率达到98%以上,接种卡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一致率、准确率和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全区共有疫情专业报告人员19人,城乡医院均设有发热门诊,按规定对发热和肠道传染病疑似患者采取了分离诊断措施。加强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妇幼保健院配备工作人员34人,建设业务用房860多平方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建有妇幼保健室。认真实施“降消”项目,积极做好孕产妇婴儿死因调查、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与报表质量控制工作,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42.93/10万,基本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44%,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 99.03%,新生儿死亡率为13.09‰,3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6%以上。区委、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崆峒区卫生系统地质灾害应急救治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24种,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公布、事件举报等各项制度,成立了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区卫生应急专家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和卫生防疫队等5支应急专业队伍,形成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全区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

二、加快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几年发展,我区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城乡占有卫生资源特别是公共卫生资源不平衡,因区级财政困难,加之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自身效益和发展能力有限,乡村和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乡村和部分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部分村卫生室仍使用六、七十年代添置的桌、椅,药柜,医疗器械残缺不全,一些群众不能就地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别是乡村地区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较差。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需再完善。目前,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相比,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一是疾病防控不够科学规范。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对疫苗相关知识掌握还不细,疫苗管理、发放、使用、登记还不够规范。二是卫生服务一体化程度低。现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运作不够规范,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乡村医生年龄偏大,乡村卫生工作人员学历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一人多责、一人多职”现象普遍,人员流失多。三是卫生执法监督难度大。2002年,平凉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对市、区事权进行了调整,崆峒区卫生监督职能及人员连同设备、资产上划市卫生监督所,区上的卫生监督职能由市上设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承担。2004年,市卫生局明确划分市、区卫生监督区域:城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交由市卫生局审批,日常监督管理由市卫生监督所承担。城区范围外的医疗机构(即崆峒区所辖的乡、村医疗机构)仍由崆峒区卫生局负责审批、管理。目前,崆峒区农村范围的医疗机构监管职责只能由区卫生局医政股2名工作人员兼职落实。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安全法》颁布实行以来,国家对县(区)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区卫生监督工作无相关执法资格、执法人员、执法取证工具影响,无法正常开展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辖区食品卫生监督、农村个体诊所监管不到位。

(三)卫生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再加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培养没有做到科学统筹,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一些医护人员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欠缺,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等专业医务人才不足,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人才少,神经、传染、五官、心理等专科人才少。乡镇卫生院缺乏管理人才和妇产、外科、放射、检验等专科医学人才;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所缺乏知识全面、年富力强的全科医学人才,尤其是乡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突出。

三、加快发展的思路及重点

随着我区“116”工作计划的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的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优秀精神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卫生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一)编制“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区卫生局应提早介入,与国家、省、市、区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相衔接。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具体工作上,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卫生资源配置规定,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确保编制的规划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能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意见。

(二)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强与市卫生局衔接,尽快研究解决我区卫生监督工作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及相关资格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用药指导和监管职责,确保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备全部基本药物并优先使用,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全区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并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全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等的要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习和培训。区级医疗机构都要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并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3年内为全区培养大专学历紧缺中医药人才15名以上。二是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五年以上的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方面给予倾斜。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逐步落实村医补助政策,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经考核合格后,给予补助,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三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例和地方病病例管理、人群防治指导、结核病病例管理等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职责。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四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在全区推进人员竞聘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资格准入制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完成全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所建设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造任务,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扩大门诊统筹试点范围,探索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确保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并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今年,力争全区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2011年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有计划、分步实施。逐步在全区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定期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式。要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频道,加

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力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逐步实现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为平凉市崆峒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第三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一、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系统评估试点经验,梳理总结试点模式并加以推广。启动实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700个,使试点县(市)的数量覆盖50%以上的县(市),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4年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重点任务是:

(一)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编制《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各地要按照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将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医药局负责。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分别负责为各部门分别牵头,下同)(二)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由各省(区、市)制订具体的补偿办法。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中医药局参与)(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提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已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价格。价格调整政策要与医保支付政策相衔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制订价格调整的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四)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拟订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五)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不含中药饮片)要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省(区、市)为单位,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办法开展集中招标采购,同时允许地方根据实际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参与度。鼓励跨省联合招标采购,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与基层基本药物采购联动的机制。逐步规范集中采购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网上阳光采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数据实行部门和区域共享。(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六)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院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到2014年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七)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制订分级诊疗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各省(区、市)要按照分类指导、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统筹安排本省(区、市)内各项对口支援工作。国家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研究完善方便流动人口参保和就医的政策。(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研究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加强县中医院和县医院中医科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重点任务是:

(九)放宽准入条件。修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减少外资在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按照逐步放开、风险可控的原则,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市(地)级以上城市,其他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定区域设立独资医疗机构,逐步扩大试点。清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取消或合并,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审批程序和条件,提高审批效率。(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各地要集中清理不合理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研究制订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并向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完善按照经营性质分类的监管和评价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执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十一)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出台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进一步简化程序,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十二)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支持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在人才流动、土地、规划和投资补助等政策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率先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健全与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的沟通联系评价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推进政府办医院改制试点和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着力在调整存量、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中医药局参与)

三、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重点解决筹资机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监管尚需加强、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2014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20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重点任务是:

(十三)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和完善筹资机制。指导地方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完善管理服务,确保保障水平不降低。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和意识。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在逐步提高整体筹资标准的同时,按照积极稳妥、逐步到位的原则,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占整体筹资的比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总结地方开展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经验,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配合试点县(市)和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十五)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规范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完善城镇职工补充医保政策。做好儿童白血病等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向大病保险过渡工作。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各省(区、市)、市(地)政府都要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推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间的衔接,发挥好各项制度的整体合力。(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分别负责,财政部、保监会、全国总工会参与)(十六)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加快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提高统筹质量,鼓励实行省级统筹。在规范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国家级结算平台建设试点。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积极推进跨省(区、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也可以探索通过自主协商、委托商业保险经办等方式,解决跨省(区、市)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保监会参与)(十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制订鼓励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保经办。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积极开发儿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保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重点解决基层医改政策落实不平衡、部分药物配送不及时和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的贯彻落实。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继续为中西部地区招录5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重点任务是:

(十八)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严格规范地方增补药品。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把是否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基本药物配送和回款管理,严格落实市场清退制度,对配送不及时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基层用药需求。(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十九)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临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物,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完善短缺药品储备制度,重点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负责)(二十)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切实落实用人自主权。全面落实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励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二十一)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研究制订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同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适时组织对乡村医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五、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重点解决药品流通领域经营不规范、竞争失序、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药品流通新秩序。重点任务是:

(二十二)规范药品流通经营行为。针对药品购销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挂靠经营、租借证照、销售假劣药品、商业贿赂以及伪造、虚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医药代表”非法销售药品行为,有效遏制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参与)(二十三)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清理和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构建全国统一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和连锁经营,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二十四)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建立药品零售价格、采购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引导形成药品合理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负责)

六、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针对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能力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大相关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重点任务是:

(二十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细化、优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和日常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注重服务效果。重点做好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8000万和2500万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65%以上。(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六)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推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制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七)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政府对按规划建设和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各地在医学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继续安排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在职执业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继续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启动试点监测评估。重点抓好第一批1000名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研究实施县级公立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医药局负责)(二十八)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由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医疗卫生综合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提高综合监督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纠正诊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和过度医疗等行为。加快发展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平等、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制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保监会负责)(二十九)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开展“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期评估和医改监测,抓好医改政策落实。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测、评估和指导。研究制订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三十)加强科技和产业支撑。开展主要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网络的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加大医药产品研发的组织推进力度,重点做好基本药物品质提升和基本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工作。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基层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支持开展医改战略性、方向性、支撑性重大政策研究。制订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品等自主研发制造和国产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一批量大面广、临床价值高的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医疗器械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市场运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分别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医药局参与)(三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与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医改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医改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评估和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成熟的改革举措要总结提炼、适时制订相应的制度法规。加强医改宣传,做好舆情监测,引导群众合理预期,回应社会关切。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支持军队卫生系统参与深化医改。(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国研室、法制办、总后勤部卫生部等负责)

第四篇:在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讲话

在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贺崇伟

同志们:

4月14日,临汾市召开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树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谢碧玲主持会议。会上,徐树荣代表临汾市委、市政府和市医改领导组作了工作报告,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责任书。古县、蒲县等医改试点县和市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药监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做了表态发言。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贯彻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全面完成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了关于贯彻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决定召开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认真按照要求,积极稳步实施。刚才,已宣读了县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及部门分工的通知》、《隰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医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医改工作启动近一年来,各乡镇、各部门和基层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五项重点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使全县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医保的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价格在市招标价的基础上下降3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部门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得益于基层医疗单位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这些既是我县医改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今后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和方法。

今年是实现医改阶段目标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医改已步入深水区,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进一步显现,许多任务涉及体制机制创新,头绪多、责任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来看,各级政府都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明确要求今年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对深化医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从群众实际感受看,对医改成效给予很高的期待,群众关注点已经从改革的方向、原则,转移到改革的进程和实效上来。从我县医改工作实际来看,尽管我县医改工作开局不错,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多元化的投入补偿机制尚未建立。随着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医改经费投入压力不断加大,仅靠县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探索建立政府投入、基金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补偿机制上下功夫。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通过近期的努力,我县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打开了局面,但是,由于系统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公共卫生服务实效性、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质量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基层卫生机构管理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虽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但是,在临聘人员分流安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落后,医疗队伍专业、年龄比例失衡、人才断档、无证人员多,上下级医疗机构分工负责、转诊、会诊、急救患者协同救治等机制尚未建立,城市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查指导作用发挥不到位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医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准确把握深化医改工作的政策规律,巩固扩大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敢于触及和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把医改工作推向深入。

二、把握关键,突破难点,扎实推进医改工作不断深入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机制创新,破解医改难题,增强改革实效,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1.围绕减负担,稳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范围。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是近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切实减轻群众看病用药负担的关键。今年要着力在规范提高、完善制度、提高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要严格按照省上将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内置器材和中药饮片纳入统一采购配送范围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和零差率销售药品,在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要强化基本药物管理,切实提高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率。物价、卫生等部门要严格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格监管,坚决纠正医疗机构在药品销售中通过其它途径乱加价、乱收费等违规行为,从源头上缓解群众看病贵、用药贵的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2.立足保基本,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在进一步扩大三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医疗保障均等化。要积极做好提标后的新农合补偿方案测算工作,根据我县测算结果,结合省、市出台的新方案,制定出我县2011新农合补偿方案,通过适度调整报销比例、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等,进一步扩大住院补偿的受益面和实际补偿水平,使新农合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要注重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向大病保障倾斜,使基本医保在解决群众急难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全面推行新农村住院报销“一卡通”,实现农民在城乡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持卡结算。

3.着力强基层,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体。医改中,中央和省市始终把强基础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卫生、发改等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改善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要坚持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改革方向,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把工作重点转到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上来,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预防疾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宣传和使用科学、简便、有效的防病治病手段作为重要工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养成注重预防疾病的生活习惯,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要进一步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规范村卫生室管理,发挥村卫生室在三级卫生网络中应有的作用。要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与管理,要采取业务培训、结对帮扶、岗位锻炼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积极推行岗位管理、全员聘用和合同制管理,建立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合理安置分流人员,落实临聘人员养老保障,使在职的人劳有所得,离职的人老有所养。

4.突出建机制,努力形成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运行的长效机制。医改的总体目标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核心在保障供给,关键在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等关系,积极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增加服务、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对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至关重要。县财政、卫生、人社等部门要按照“两定一补三保障”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制经费补偿方案,通过补偿方式的转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管理和运行机制、转变服务模式。二是要健全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今年要进一步健全招标采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采购中要注意多听取基层意见,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具体操作办法,切实提高招标采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要引入竞争机制,开展诚信医药配送企业评选活动,实行配送企业动态管理和末尾淘汰制,确保药品质量可靠、安全价廉、配送及时。三是要健全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是医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配送企业中开展优质诚信服务评选活动,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诊疗流程,规范医疗行为,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要督促基层医疗单位加大药品、诊疗服务价格信息公开力度,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使医改各项优惠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5.坚持重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今年,省市医改工作的重点是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并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八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严格治理过度医疗;二是对5个以上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并执行单病种付费,实现同级别、同路径、同收费;三是医用耗材、植入性材料实行零差率销售;四是在50%以上的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五是试行用工全员聘用制度及重点科室负责人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六是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并积极在西医科室、重症监护室使用中医诊疗服务;七是在政府补助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县级以上医院试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八是全面落实院务公开。我们要从我区实践出发,认真借鉴试点医院改革的经验,认真研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县情实际的改革路子,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三、强化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组织,统筹推进。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目前,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近一年来的实践表明,领导重视是保证医改顺利推进的前提。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卫生局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深入调查研究,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药监等部门,要坚持医改工作“一盘棋”思想,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县发改、财政、卫生等部门要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凡上级有的资金一定要争取到手,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要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加强对医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3.进一步严格督查考核。强化督查考核是推进医改工作的重要保证。今年我们对医改工作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县医改办要根据掌握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对基层各医疗卫生机构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对执行进度缓慢的单位要进行现场督导。监察、督查等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运行情况、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情况、政府补助落实情况等医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4.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宣传广电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引导社会预期,消除群众疑虑,增强群众信心,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政策受益面。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单位推进医改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道医改取得的成效,多做正面宣传,为深化医改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氛围。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必须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强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改革推向深入,切实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第五篇:在省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会场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省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会场上的讲话

同志们:

省人民政府今天召开全省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副省长***同志在主会场作了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2006年全省消防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消防工作任务,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同志在曲靖分会场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及本次电视电话会议

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为进一步做好我县今年消防工作,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006年是我县消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云南省消防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主线,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迈出新步伐,消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县消防安全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少数乡镇和部门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消防基础设施欠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不督促、不检查,工作流于形式,还没有真正树立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2007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为着力点,以抓各级消防责任制落实为重点,全面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在今年2月份内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从落实领导、强化责任方面入手,形成消防工作层层负责、层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性机制。

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农村防火安全委员会必须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消防安全形势,及时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避免消防工作流于形式。

二、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在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中,我县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要求,制定下发了《**县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富政办发〔2007〕2号),进一步明确了火灾隐患普查整治的工作总体要求、目标、组织领导、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职责措施,并于1月10日召开会议对专项治理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县普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此次火灾隐患进行了广泛宣传和社会动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大了对普查整治工作重要性和消防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了各乡镇、各部门、社会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消防责任意识,制定了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学习动员、自检自查工作,为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目前,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摸清隐患底数,加大隐患整治力度,进入全面整治火灾隐患的实质性阶段。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全面落实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工作责任制,切实消除一批火灾隐患,整治一批火灾危险区域,查处一批消防违法行为,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切实改善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加强督促、检查,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互通情报,联合执法,认真查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对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进行检查,乡镇组织对辖区内单位和涉及市政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专业规划及城镇居民区、村委会(社区)、“城中村”进行检查,此项工作必须于2月8日前完成,并将情况上报县普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公安消防大队)。

三、大力加强冬季防火安全大检查,确保“春节”“两会”期间消防安全。

冬季历来是火灾的多发期和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高发期,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特别是春节临近,各种活动频繁,人流物流加快,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尤其是一些地区易燃建筑密集,“城中村”、“

下载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沂南分会场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xx同志传达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精神,县人民医院、多祝卫生院、白花卫生院分别作了发言,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全市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县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甘谷县卫生局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2012年2月 我县医改工作于2010年4月全面启动,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查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群众医疗满意度、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青龙满族自治县卫生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我县医改工作于2010年8月全面启动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医......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推进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妥善安置改革中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根据《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的有关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心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心得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公众的企盼中公布。作为《意见》实施细则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市4月26日医改工作大会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长会后立即主持召开全县医改工作会,具体安排部署各项医改工作。我局按市县医改要求,积极行动,成立了深化......

    高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键入文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虽然对深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