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门球规则修改原则和修改内容
2015门球规则修改原则和修改内容
一、修改原则
1、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竞技与康乐的关系,提高门球运动的观赏性。
2、使规则简单易懂,减少犯规,便于操作。
3、遵照循序渐进原则,不宜一次性改动过多,以免造成混乱。
4、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与国际规则保持一致。
二、修改之处
1、建议人造草坪开球区应该与比赛场地的颜色不同。修改理由:增加透明度,便于识别,方便裁判判罚。就目前条件,厂家完全能做到。
2、取消“比赛开始”手势(改为宣布“比赛开始”后直接呼1号)。
修改理由:我国比赛基本没有这个手势。国际规则也取消了这个手势。
3、槌头和鞋体上不得装有任何附加物,以便在击球时获取利益(如:槌头安装瞄准器、鞋帮上贴条等)。
修改理由:按照国际门联规则修改会议精神,体现公平、公正。
4、开球时,自球一旦整体通过一门,即为进场球,一门得分;若出界,判为出界球,将该球放置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另外,过一门后若碰撞门后球,则他球移动有效。
修改理由:与2015国际门球规则保持一致。
5、允许放弃击球。即在比赛全过程中均可以申请放弃击球。
修改理由:简化程序,避免形式主义
6、裁判员对事实做出认定后,队长或教练(指挥)不得进行询问。
说明:认定事项为球是否停稳、是否出界、是否得分、是否撞击,判定10秒钟及10厘米等。
修改理由:减少无休止的扯皮,提高裁判员威望。7、重新定位“间接移动球”概念:
(1)贴靠在球门柱(或终点柱)上的球,由于外力作用引发该球产生间接性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A、由有效移动球引发的,该贴柱球为有效移动;B、界外球进场或未过一门的球引发的,该贴柱球为无效移动;C、由人体或球槌引发的,该贴柱球为无效移动(须恢复原位),不为犯规,但计算10秒。
(2)球槌击打到土地或草坪(未击打到球),引发球的间接移动,视为无效移动,不为犯规。
修改理由:简化规则,与2015国际门球规则保持一致。8、限制双杆球:只限比赛双方各使用一次双杆球。修改理由:增加技术含量,减少“一边倒”现象。9、自球与他球接触,经确认,随后击打自球时他球不动也判撞击;未经裁判确认,击球时他球须产生移动,方为撞击。
修改理由:界限明确,减少争议
10、继续实行“得分不封顶”规定,但撞柱后,再次过一门时须将自球放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否则判犯规。
修改理由:减少重新进一门后获取的利益,缓解“一边倒”现象。
11、重新确定闪击过程及取消闪击犯规有关事项:(1)闪击过程:是从撞击后各球静止时开始,到闪击成功后获得续击权为止。闪击过程结束即为闪击完成。
(2)闪击成功: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或撞柱、出界。
(3)取消原规则中“闪击犯规3”(重新改放他球时,未踩住自球而手触及到自他球),不为犯规。
(4)取消原规则中“闪击犯规6”(闪击时,只击打到踩球脚),不为犯规。
修改理由:重新修订闪击过程概念,部分按照2015国际门球规则。
12、修改取消比赛资格的得分比例。
对“弃权及取消本场比赛资格”的比分,从原15:0(3.2.2.2.1),修改为10:0。
修改理由:调整对方过高得分,缓解“获利”过多现象。
13、修改同分决胜和计算名次方法:
(1)取消单球高分获胜规定。出现平分,立即进行一对一的同分决胜(点球)。从比赛结束球的下一组号开始。即,若4号结束,从5号6号组开始(在开球区开球),以此类推。同分决胜的分值累计加到比赛双方的得分中。
(2)循环赛计算名次方法按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为0分计,积分之和多者名次列前。若总积分相等,则除去不相等队的积分,只计算相等各队的积分,多者名次在前。
若仍相等,则计算相等队之间净胜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计算相等队全阶段净胜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抽签决定名次。不论计算到哪一步,只要出现不相等的队,则剩下相等各队再从“相等各队的积分”算起,直到计算出全部名次为止。
修改理由:参照其它球类方法,使之更符合国情,更容易被接受。
14、新增“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内容,简称“违体犯规”。将原规则中“妨碍比赛”行为,以及打假球、消极比赛、随意弃权等“违体犯规”行为综合在一起。保留原规则中对“妨碍比赛”的处罚条款,再增加“禁赛”和“保证金”等措施。
修改理由:参照其它体育竞技项目,整顿赛风赛纪。
15、在附则中增加:根据比赛需要,可增设“10秒计时员”。
修改理由:鉴于竞技门球赛事增多,为减少10秒超时争议而设。
16、修改裁判法部分:精简语言:对原规定宣布比赛时间:还有十五分钟、还有十分钟、还有五分钟、比赛时间到,改为: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时间到。另,对其它文字部分再行简化,如:8号撞柱。
修改理由:精简文字,简化易懂。
17、裁判法中新增“10秒”起止定义条款:(1)主裁第1次呼号起,到该号击球止。
(2)获得闪击权起(撞击后各球静止),到闪击击球止。(3)获得续击权起(进门后球停稳、被闪他球停稳、出界、撞柱),到续击止。
修改理由:明确“10秒”起止点条款,不被误解。
2015门球规则修改组
2015年11月
第二篇:宣传单资料内容修改
宣传单资料参照内容
一、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市级管理
全省23处行政许可办事大厅(含3处大件许可代办点)
二、审批流程和时限要求。1.审批流程
采取三级层级的审批流程,同时要求每个层级审批流转不超过60分钟。
2.审批时限
对于通行省内高速公路的大件运输许可,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在各许可办事大厅提交申请的,当场办结;在网上提交申请的,6个工作小时内办结(自网上提交申请起3个工作小时内完成受理或补正告知,受理后3个工作小时内完成审批);对于跨省大件运输许可审批以及省内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大件运输许可联合审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三、新系统应用
我省大件运输许可平台研发和建设工作于2017年6月在全国率先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并于8月1日起正式在全省范围内上线运行。具有如下优势:
1.行政许可审批协调联动方面优势
应用新型大件运输审批系统,材料准备齐全后,申请人通过网站登录审批平台进行注册、并提交申请和申报相关材料,管理处审批人员通过大件审批系统进行办理,出具交通运输部统一印制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附带二维码)。
2.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提升方面优势
(1)系统通过最新的互联网二维码技术进行网上验真、网上取证,从8月28日起,审批完成后,许可证件在系统中直接加盖电子印章,申请人自助打印后即可通行。
(2)为了更好服务申请人,系统专门针对经过初步培训的申请人提供“通行预评估”功能,指导申请人选择合理的装载方式,避免盲目装载、盲目申报导致的审批工作反复,提高申请成功概率和审批速度。
四、增设便民服务事项
全省23处行政许可办事大厅(含3处大件许可代办点)全部增设大件运输许可证件打印服务,可免费打印许可证件。
五、保证投诉、咨询通道顺畅。
全省23处行政许可办事大厅(含3处大件许可代办点)均设立专门的咨询投诉电话,利用辽宁政务服务网、省交通运输厅、局网站对外公示。
六、精简审批要件,提高服务质量。
运输企业、车主在本系统注册时提交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道路运输证》已经相关部门验真并保留在系统中,该企业旗下的运输车辆在证件有效期内进行许可申请时均不再重新提供。
第三篇:廉洁自律准则修改内容
廉洁自律准则修改内容
名称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用对象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内容从3600余字精简至281字,这样的“删繁就简”意味着什么?原《准则》中的“8个禁止”“52个不准”去哪儿了? 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2003版相比,哪些方面的变化值得特别关注?“负面清单”与每一名党员息息相关吗?原《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如今整合为“六大纪律”,为什么反而提高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 答案就在《准则》和《条例》的“改、增、删”中。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修订后的《准则》共8条、281字,分为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可概括为“四个必须”“八条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重申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道德情操等“四个必须”原则要求。二是围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四条规范”。三是围绕廉洁从政,从公仆本色、权力行使、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更高的“四条规范”。与2010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比,修订后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覆盖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成为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需要指出的是,原《准则》中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8个禁止”“52个不准”并非“去无踪”,很多内容作为“负面清单”,移入同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负面清单”,“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原《条例》共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等3部分。
对照《条例》修订前后的内容变化,不难发现,新《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作为“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
这把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和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的“党纪戒尺”,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其中,既做“减法”,删除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并以设定专门条款的方式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又做“加法”,结合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纳入党中央强调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内容。
修订后的《条例》,与2003版相比,哪些方面的“改、增、删”值得特别关注?梳理《条例》的具体条款,“负面清单”的重点清晰可见。
“总则”告诉你,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等情形,后果更严重了 修订后的《条例》“总则”部分,第二章“违纪与纪律处分”的第九条规定: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而在2003版《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中,“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从“一年内”改为“一年半内”,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后果更严重了。
强化违纪查处、为党纪“加码”的类似条款还有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如第十三条是修订后新增的内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含留党察看)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
又如,第十九条规定,有“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等三类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在第二十条中,“党员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这些都是增补的内容,突出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党纪“从严”。
“分则”告诉你,“六大纪律”可“对号入座”,党纪“负面清单”不再包括贪污贿赂行为
修订后的《条例》“分则”部分,就是详述对违反“六大纪律”行为的处分,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强化“负面清单”作用,不仅告诫党员干部哪类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清晰的处罚依据,令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子可钻。例如,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带,此次修订明确列出,可以“对号入座”。
“六大纪律”,政治纪律排在首位。修订后的《条例》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和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条文,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纪条款。如第五十二条规定,“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违反组织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以及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如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违反廉洁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权权交易、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等。如第八十一条规定,“相互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值得注意的是,“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第九十六条),“违反有关规定自定薪酬或者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第九十七条),“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的”(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第九十九条)……诸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形被纳入“违反廉洁纪律行为”,不仅要处分直接责任者,还要处分领导责任者。
“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新增了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强迫命令、办事不公、侵害群众民主权利等违纪条款。违反工作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工作失职等。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主要对“四风”问题和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了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违纪条款。值得一提的是,2003版《条例》第一百五十条中关于“通奸”“包养情妇(夫)”的提法在新《条例》中被删除,范围扩大到“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让纪律处分的面更宽更严。
还有引人注目的一大变化,是2003版《条例》第九章“贪污贿赂行为”所列条款,在修订后的《条例》中都删除了。不消说,这是实现纪法分开的明显信号,不再把法律当成纪律审查的尺子,而是在法律之前就为党员划定纪律底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第四篇:2011课标修改内容
四、“课程内容”的修订
1.《实验》: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正式》: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正式》新增: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
否相等。
3.《正式》新增选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4.《正式》新增: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化为
5.《正式》新增选学:知道给定不共线的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6.《正式》删去: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平面图形的镶嵌;
7.《正式》删去: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8.《正式》新增选学: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9.《正式》新增: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10.《正式》新增选学: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11.《正式》新增: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12.《正式》新增: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13.《正式》新增: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14.《实验》: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正式》: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15.《正式》删去:视点、视角、盲区;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么形成的,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事物的阴影。
16.《正式》删去: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7.《实验》:“运用列表法、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正式》:“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18.《实验》: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正式》: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第五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内容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内容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010年10月28通过)
一、关于增加选民登记的有关规定
(一)修改前:
法律明确,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页)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1.只有农业户籍在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2.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长期居住,本人提出申请的,在本村有居住条件,有长期稳定正当职业,尽村民应尽的义务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在经常居住地进行登记。
法律明确:任何村民不得在2个或2个以上的村重复进行登记。(83页)
(二)修改后
法律明确,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1.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2.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3.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法律明确,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二、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选举委托投票行为
(一)修改前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外出的有选举权的村民在选举日不能回村参与投票但又不愿意放弃投票权的,可委托本人信任的有选举权的村民代为投票。(108页)
法律还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87页)
(二)修改后
修改后的法律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具体选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法律还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
三、关于进一步明确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
(一)修改前
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提倡将那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品行端正,办事公道,廉洁奉公,作风民主,身体健康,工作能力较强,热心为村民服务的选民,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88页)
法律规定,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通过竞选演讲、开会、新闻宣传媒体、发散或张贴候选人的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介绍候选人,主要介绍候选人的简历、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工作能力和特长、优缺点等;候选人还可以走家串户,到村民家中或其他场合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104)
法律还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和代写处。(12页)
(二)修改后
修改后的法律明确,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法律规定,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法律还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四、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程序的修改
(一)修改前: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法律明确,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 2 半数通过。(3页)
(二)修改后:
修改后的这部法律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修改后的法律明确,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五、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
(一)修改前:
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通过会议或设立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布,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并接受村民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村民会议每年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3页)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与村财会人员之间不得有配偶和直系亲属关系。村民委员会成员及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标准和办法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15,11页)。
(二)修改后
法律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法律明确,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由村民或者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应当接受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其履行职责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村务监督机构主持。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
法律还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机构应当建立村务档案作出规定。法律明确,村务档案包括:选举文件和选票,会议记录,土地发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经济合同,集体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登记文件,公益设施基本资料,基本建设资料,宅基地使用方案,征地补偿费使用及分配方案等。
六、关于进一步完善民主议事制度
(一)修改前
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居住在本村的各级人大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产生。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村民代表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代表。(13,14页)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或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会议成员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会议成员参加,所作决定,由村民代表会议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14页)
(二)修改后
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绝大多数人不愿专门为参加村民会议或选举而回村,加之部分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从而使村民会议召集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村组合并则进一步增加了村民会议召开的难度。
鉴于这些情况,修改后的法律规定,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法律明确,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村民代表可以连选连任。村民代表应当向其推选户或者村民小组负责,接受村民监督。
法律还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