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章 中国酒的饮用习俗_conv
第八章 中国酒的饮用习俗
第一节 饮酒和酒宴的礼法习俗 第二节 节令饮酒 第三节 婚嫁饮酒 第四节 迎宾待友之饮 第五节 出师祝捷之饮 第六节 其它饮酒习俗 第七节 饮酒行令 第八节 酒旗与酒肆
第一节 饮酒和酒宴的礼法习俗
一、儒家的酒德
二、古代的酒礼
一、儒家的酒德
历史上儒家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商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饮惟祀 无彝酒 执群饮 禁沉湎
《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
二、古代的酒礼
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些礼节
饮酒过量,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因而需要制定饮酒礼节 主宾之跪拜饮 晚辈之跪侍饮
饮酒礼仪四步之拜、祭、啐、卒爵 敬酒之:避席、酬、酢、旅酬、行酒
第二节 节令饮酒
中国人一年中的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 端午节之“菖蒲酒” 重阳节之“菊花酒” 除夕夜之“年酒” 新年之“屠苏酒”
元旦
元旦饮屠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酒始于东汉。李时珍《本草纲目》:“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饮用顺序由幼及长
社日
又称中和节。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人们带着米酒、社饭祭祀社神,祈求五谷丰登,祭毕会餐。起源于三代,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 唐王驾《社日》: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清明
阳历4月5日前后。通常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一,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清明节饮酒的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蟾蜍酒和夜合欢花酒的习俗 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作兴守夜,洒扫庭院,露天设筵,摆上酒脯、时果、针线、笔砚以祈福。以酒脯致神,焚香列拜。儿童裁诗乞智,女郎对月穿针乞巧,其他如乞富、乞寿、无子求子,因人而异
祈毕,垣订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形成七夕酒俗,代代相承
中秋
赏月饮酒
清《帝京岁时记胜》: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酒历史悠久。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有“桂酒”(《楚辞》)
九月初九,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朝 《续齐谐记》:“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令家人作绢囊,盛茱萸,悬臂登高山,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景率家人登,夕还,鸡犬皆死。房曰,‘此可以代人’。” 重阳
除夕
大年三十夜,人们有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期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第三节 婚嫁饮酒 “女儿酒” “喜酒” “交杯酒” “会亲酒” “回门酒”
“女儿酒”
南方人生下女儿数岁后,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取出供宾客饮用
“喜酒”
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交杯酒”
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各地区仪式有所不同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后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置宴款待,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第四节 迎宾待友之饮
中国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要饮“接风酒”、“洗尘酒”;朋友别离,要饮“送行酒”。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
一、文敬
二、回敬
三、互敬
四、代饮
五、罚酒
第五节 出师祝捷之饮
一、饯行酒
二、庆功酒
三、开业酒
四、分红酒
五、壮行酒
升迁、调离、升学、就职以及工作上取得成就之时,都要举办酒宴庆贺。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执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们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用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第六节 其它饮酒习俗
一、满月酒
二、百日酒
三、寄名酒
四、寿酒
五、上梁酒
六、进屋酒
七、插秧酒
八、收谷酒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以发生在个人、家族、乡邻或同事间的一些重要事典为理由,举办酒宴以示纪念或庆贺,借此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往来,调剂人际关系
第七节 饮酒行令
通令:猜拳、击鼓传花等 骰令 筹令
雅令:吟诗联句等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的“监”
行酒令的方式五花八门。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猜拳
一条龙 一夫当关 哥俩好
三星照 三羊开泰 四喜财 四季发财 五魁首
六六六 六六顺 七个巧 八匹马 九连环
满堂红 全来了
击鼓传花
筹令举例—唐诗酒筹令 玉颜不及寒鸦色 ——面黑者饮 人面不知何处去 ——胡须多者饮 千呼万唤始出来 ——后至者饮 情多最恨花无语 ——不言者饮 癫狂柳絮随风舞 ——起坐无常者饮 二水中分白鹭洲 ——茶酒并列者饮 养在深闺人未识 ——初会者饮 人面桃花相映红 ——面红者饮
雅令举例—《红楼梦》酒令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雨打梨花深闭门
第八节 酒旗与酒肆
一、酒旗
二、酒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酒的酿造和消费逐渐扩大。在商代,酒就作为商品出现在交易场上,买酒、卖酒就成了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怎样招揽饮酒者,怎样标明酒店所在?
一、酒旗
酒旗又称幌子、酒帘,大多是在一块布上写个“酒”字,高高悬在店门口,让人远远就可以看到,成为中国所特有的“酒旗”,身兼今天的招牌和广告牌双重职责
酒旗的颜色,白的青的均可,大小不等,小的仅一尺布,大的则“酒店门前七尺布,过来过往寻主顾”
二、酒肆
酒肆,即酒店。古代酒肆反映了城市经济和市民文化生活的发达 《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北宋汴京及南宋临安酒肆的发达。当时著名酒楼有熙春楼、花月楼、嘉庆楼等。
文化窗口、历史镜子、风情缩影、文化美学
第二篇:酒桌习俗
酒桌习俗
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等等,热热闹闹的欢度春节,但我想更让大家期待的应该是节日期间美食美酒的相伴了,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到山东做客时接触到的当地的一些酒桌习俗。
座位:山东请客吃酒,有一客、二客、三客、四客之说,一客即为最尊贵的客人。请客之人即我们常说的东家称之为主陪,坐在正对门中间的位置,主陪的右左两边分别是一客和二客;主陪的正对面是副陪,副陪的右左两边便是三客、四客。其他的座位就没有讲究了,可随意坐。我想今后再去,如果受邀吃酒,还是不要太自觉的好,待主陪安排后再入座,还得客气的谦让一翻。
敬酒:我们南方人敬酒一般是一对一,碰杯即喝。山东则多为整桌人一起喝,但敬酒则有次序之分:首先由主陪敬酒,每敬一次得先说一串祝酒词,好像在念抒情散文,几个回合下来,举酒杯的手够酸的。主陪敬酒的次数根据自己的酒量确定(一般主陪会事先与副陪说好次数)。主陪敬完后,便由副陪敬酒,副陪敬酒的次数得少于主陪,一般是主陪的二分之一。副陪敬完之后大家敬酒的顺序就可以随意了,当然也按长幼顺序之分,客人则为最后敬酒。我特别喜欢的是他们不会劝酒特别是不劝客人,不过后来想一想,当地人都挺能喝,故没有养成劝酒的习惯吧。
值此春节来临之际,祝愿大家:新春快乐,酒足饭饱~~
第三篇: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
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XX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第四篇:中国情人节习俗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这里略加阐述各地区的活动。在江苏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在陕西,七夕夜女孩子们则要用稻草扎成个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织女),并让她穿上女孩子的绿袄红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们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种好的豆芽、葱芽(即“种生”,妇女们称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扩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针引线,竞争快慢;举行剪窗花比赛,以争智巧。在福建,妇女、女孩子们摆设香炉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和织女用的脂粉。祭拜双星后,即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半,一半投向屋顶给织女,一半自己梳妆美容。相传与织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丽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摆设,寓有求生育之意。妇女们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戏。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据参加过民国年间的“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男子与老年妇女只能在一旁观看,并行礼祭拜而已),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桌裙),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红巧物,大显女儿们的巧艺。有用剪纸红花带围着的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艳彩夺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兰、茉莉、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等形状的果盘;寸许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及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是越细致越显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各种形式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及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挂一盏盏的玻璃或彩纸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上雕山水花鸟图案),动物形灯。最惹人爱的,是女儿们用彩绸扎制的精美的雏偶,即布娃娃。雏偶有牛郎、织女及一对小儿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层,下边是吹萧弹琴舞蹈的小儿形象,庆贺双星相会之意。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也与瓷塑雏偶,是家长买给小儿女作节日礼物的)。另外,当然也少不了陈列化妆用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既供织女使用,也供女儿们自用。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此外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烛台、香炉、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点燃。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其他各地区,七夕之风也大略与上述相近。如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另外北京还要摆设切成莲花形的西瓜、香瓜等,并于瓜果麦秧上扎彩线,十分美观。北京竹枝词,即有“五生盆结彩层层”句,又丢巧针求巧。在清代皇宫中亦有祭祀双星,宫女丢巧针之俗。在颐和园昆明池上要打浮桥,隐喻天上鹊桥,供帝后观玩。还有饮宴、演戏等。
第五篇:中国春节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