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礼仪习俗

时间:2019-05-13 10:4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餐饮礼仪习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餐饮礼仪习俗》。

第一篇:中国餐饮礼仪习俗

中国餐桌礼仪习俗禁忌

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

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

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用筷禁忌:

吃饭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刚吃过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四忌粘筷,用粘了饭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饭莱上;六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菜;七忌掏莱,用筷子在菜中间扒弄着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这些禁忌大都是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

中国餐桌礼仪个人习惯禁忌:

打嗝:在席间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以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若仍无效,则最好去洗手间打个够,等废气消了之后再返回坐位。

打喷嚏:若只是暂时性之喷嚏当然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是喷嚏不断则最好离席至它处处理,若真的无法处理则不妨先行离席,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补妆:国人女性同胞有不少均不知此项礼仪,补妆应该在洗手间或是人较少之处为之。公开场合补妆就好比是在梳头发,穿衣服等一般是不妥的。

吸烟:几乎所有的餐厅均以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为了避免其它人吸二手烟,瘾君子最好尽力克制烟瘾,如果真的烟瘾太大则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场人士已开始用甜点、咖啡时再离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雾,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妨害别人健康。

剔牙:剔牙也要注意,相当恶心,真的要吐也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千万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签与人交谈,状似流氓无赖状,非常难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叨着牙签到处走动,那更是离谱的举止了。

刀叉掉落:进餐时若刀叉不小心掉落地面,此时只需要告之服务人员换一干净的即可,不自行清理掉到的刀叉,更不可以用餐巾擦拭过再继续使用。

中国餐桌礼仪用餐形象禁忌

用餐的时候,不要吃得摇头摆脑,宽衣解带,满脸油汗,汁汤横流,响声大作。

可以劝别人多吃一些,或是建议品尝某道菜肴,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添饭。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让对方勉为其难。

取菜的时候,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近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要左顾右盼,翻来覆去,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挑拣拣,夹起来又放回去,会显得缺乏教养。

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礼让,依次而行,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取用适量。不要好吃多吃,争来抢去,而不考虑别人吃到没有。距离自己较远的菜,可以请人帮助,不要起身甚至离座去取。

用餐时要由尊者或尊者先动碗筷。在用餐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加食物,如有长辈,要尽可能主动给长辈添饭。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要道谢。吃饭要端起碗,应该用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是非常不雅观的。

进餐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如果宴会没有结束,但自己已用好餐,不要随意离席,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

如果需要为别人倒茶倒酒,要记住“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礼仪规则。中国餐桌礼仪点餐禁忌

在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这些饮食方面的禁忌主要有四条:

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例如,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少吃荤腥食品,它不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一些信奉观音的佛教徒在饮食中尤其禁吃牛肉,这点要招待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同胞时尤要注意。

出于健康的原因,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对于这一点,在安排菜单时要兼顾。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欢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英美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另外,宴请外宾时,尽量少点生硬需啃食的菜肴,老外在用餐中不太会将咬到嘴中的食物再吐出来,这也需要顾及到。

有些职业,出于某种原因,在餐饮方面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例如,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准吃请,在公务宴请时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用餐,不准喝烈性酒。再如,驾驶员工作期间不得喝酒。要是忽略了这一点,还有可能使对方犯错误。

二桌礼仪

餐桌礼仪大致可分为: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入座与介绍礼仪、订餐与点菜礼仪、席间交谈礼仪、结账与离席礼仪。

一、邀约与赴宴前的准备。

㈠邀约:首先,要做到对请客吃饭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以不让对方感到为难作基准。其次,在邀请时需要特别注重语言的斟酌,要千锤百炼,精于口才,以获赢得主动。此外,要使用得体的语言,提出约请要讲究礼貌礼仪。

如果遇到拒绝的情况,首先,需要我们注意把握好请柬上措词的使用是否得当,以及上面所提到的事件安排是否合适等等一系列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把握好了,才有更大的可能不会让受邀者找到拒绝的机会或理由。

㈡赴宴选择服饰的“TPO”原则:

1.“T(Time)”原则即时间原则,主要是指穿戴服饰时应考虑时代特点、四季更替、早晚差异等。

2.“P(Place)”原则即地点原则,主要是指对赴宴者将要参加的宴会地点的选择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赴宴者对即将到达的场所有一个了解和估计,然后再选择自己应穿的服装和应戴的饰品,尽量做到在种类、质地、款式、花色等方面与所要赴宴的地点相协调。3.“O(Occasion)”原则即场合原则,主要是指服饰打扮应顾及宴会性质、场所的气氛、规格等。

二、入座与介绍礼仪。

㈠入席礼仪:在现代社会宴请中,桌次与座位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恰当的桌次和座位的安排能够显示出赴宴者的地位,表达对赴宴者的尊敬,将会为赴宴者的赴会好宴请增添礼仪之邦的风采,并取得特定的效果。在餐桌礼仪中,如何就坐非常重要,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是主座,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可以暗示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要程度。

㈡介绍礼仪:介绍时要把握分寸,不要过分地颂扬一个人,要掌握分寸把握适度的原则。1.他人介绍: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应说明理由。介绍者和被介绍者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者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为他人做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原则,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姿势。2.自我介绍: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还要注意简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

三、订餐与点菜礼仪。

㈠订餐礼仪:饭店要提前预约,预约时要说清人数、时间、宴会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另外菜式的准备要查明主客所喜欢的口味,再决定准备什么菜肴。如果得知并可深红多有喜欢某种香烟或酒,即应多备此种香烟或酒。

㈡点菜技巧:1.确定请客对象。2.选择宴请酒店。3.把握消费标准。4.注意价格浮动。5.体谅付钱的人。6.菜的搭配要合理。7.点菜时,主人要征求客人的点菜意见。

四、席间交谈礼仪。㈠交谈:

第一,在语言方面要求文明、礼貌、准确。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等等,要说文明语言。要注意“四有”和“四避”。“四有”,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时,“四避”,即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第二,交谈不言深。交谈中选择的主题适合于双方,可以选一些内容文明、优雅、格调高尚、脱俗的话题。与人谈话要要自然随意,不要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也不要哗众取宠。如果谈话中出现矛盾或分歧,不必太当真,可以转移话题,闲谈要把握尺寸,适可而止。

第三,交谈时要神态专注,用词要委婉,礼让对方。㈡席间应注意的行为:1.打嗝。2.大喷嚏。3.补妆。4.吸烟。5.剔牙。6.刀叉掉落。

三不可忽视的餐桌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四其他比较常见的应有礼仪

敬酒:敬酒自然先从最长的长辈敬起,敬酒不能隔着他人,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和他应该离开的席位,到他的席位上敬酒。人和人之间是不能代酒的。不能喝,嘴唇碰碰酒杯,就说明礼节已经到了。不要同时敬几个人,敬酒的时候杯沿要比别人的低。

座位:是主人或长辈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舞着筷子。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因为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有些长辈看到心里会有些反感。还有入座的时候请长辈先就坐(这个一般都知道),给长辈晚辈夹菜时要用公用筷子。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擦手后,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有时候,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却不能擦脸、抹汗

第二篇:中国各个民族礼仪习俗

1、蒙古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是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2、回族: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尔来孔”,答者要说:“安色俩目”,也可简化为只说“色俩目”。在宗教场合或晚辈见到长辈,在问“色俩目”的同时,还要右手平放胸前鞠躬。客人来访,要先沏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3、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遇喜庆,必互相送礼致贺。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色和浅蓝色的。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的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说话很讲礼节,用语分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为尊重对方,一般都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4、维吾尔族:在路上遇到长者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身体前倾,并连说“牙克西姆斯孜”(您好);当行路人无处进餐或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虽不相识,主人也会热情招待;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如坐让长者坐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不吸烟;老人骑马出门,年轻人要为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而且,卸鞍、饮马、喂马的事都由年轻人去做;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由女主人用盘子端来茶水、瓜果点心招待。

5、苗族: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鹅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候。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级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如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6、彝族:招待客人以酒为上品,凡有客人到家,都要热情劝酒,倾心相谈,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如果主人敬酒不喝,则会被认为看不起主人。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姑娘、妇女就把“杆杆酒”(在酒坛里插入用细竹子做成的吸杆,通过吸杆饮用)放在家门口,热情劝过往行人吸饮,因而人们常说:“甜不过彝家杆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7、壮族: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8、布依族:对待客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要递烟端茶,杀鸡杀鸭盛情款待。用餐时,长辈、客人坐上方,晚辈坐下方;给长辈、客人端茶、盛饭都是双手捧给,客人也要双手接过,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若迎面碰上长者或客人,要主动招呼并让其先过。

9、朝鲜族: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辈同路时,年轻人需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辈说明原委。

10、满族:孝敬长辈,注重礼节,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后再行,亲友相见,除握手互致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11、侗族:客人来访,全家老少都要起来让座,并用家里最好的酒饭款待客人;路上相遇,即使素不相识也要互相打招呼问候,谦让对方先走;出嫁的新娘若在路上相遇,要解下身上的花带或头帕互赠对方,以示相互尊重和祝福;赶路人若遇上天黑,可随意进入村寨讨火把照明,若借宿,主人会热情接待,不取分文;寨中不管谁家孩子出门上学,全寨的人都带着礼物前往祝贺;冬天,在鼓楼的火塘里生有柴炭火供人取暖。夏天,在风雨桥、凉亭中备有清泉水供行人饮用。

12、瑶族:家中来客,必盛情款待,一般是男女分桌进餐。进餐时,不能让老人和客人自己盛饭,须由晚辈盛饭;餐毕,要双手举筷说声“慢吃”,以示敬意;凡给老人、客人东西,都要双手捧上,以示尊敬。路不拾遗,非己莫取,是瑶族 的传统美德,他们常常把自己一时带不走的东西放在路旁,打下草结作记号,不管放多久,别人也不会取走。

13、白族: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招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颗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侍候。

14、土家族: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的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15、哈尼族:重礼好客,在路上遇到熟人或陌生人,总是有礼貌的含笑问候并让路,还热情邀请到家里做客。客人进家后,主人首先邀请客人喝一碗友谊酒,之后再敬上一杯香浓茶,若客人逢节日来访,主人在给所有客人斟完酒后,还要给最先斟过酒的客人再斟一次,表示源源不断,幸福长久。席间,老人还要唱劝酒歌,青年人要向老人和客人敬酒。当客人接酒一饮而尽时,全家人会“ ”“”的喝彩。团结互助是哈尼族的传统风尚,如一家建房,全寨的人都要去帮忙;猎手的猎获,见着不论老少均可得一份,表示互相祝福。

16、哈萨克族:重视友谊,热情好客,对来访和投宿的客人都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对待贵客,还要宰杀黄头白身的羊款待。进餐时,主人先把羊头用盘盛着献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则要用刀先割下一片羊头右颊面上的肉捧给在席的长者,再割下一块羊耳给在座的幼者,然后自己随便割下一片羊头肉吃,再把羊头原盘捧还给主人。路遇熟人、长辈和尊者,均要以右手贴胸欠身问好,以示尊敬,在结对乘骑行进中,年长的在前,年轻的在后,喝茶、吃饭,也总是要先敬老人,把最好的食品让给或留给老人和孩子。

17、傣族:尊敬老人,晚辈从长辈面前经过,要弯腰细步;村中办红白喜事都要专门送饭菜给老人;说话和气,家庭、邻里关系十分和睦,很少发生争执和吵架;热情好客,凡过往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还专门备有招待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还漂亮。

18、黎族:客人来访,主人要在门口迎接,并拿出烟叶、烟筒、火种请客人在门外抽烟、休息,然后请客人入内饮酒。酒席上宾主对坐,若是男客,则先喝酒后吃饭,女客则先吃饭后喝酒,若是要好的朋友,则边喝酒边对饮。喝酒时,主人 先双手举起酒完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一碗碗的酒捧给各位客人,客人必须接下,表示领情。

19、僳僳族:客人来访,总是要用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饮双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常常用于贵客来临或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等场合,饮时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时喝下,以示主客亲密无间,情同手足。重团结,讲互助,一家有难,大家相帮,“自己有饭吃就不能看着别人挨饿”,是僳僳族传统的道德观念。

20、佤族:喜欢以酒待客,“鸡肉烂饭”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请客人饮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卫生、无毒,然后再双手捧给客人,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佤族人很讲究团结互助,邻里有事,大家相帮,猎获野兽,见者有份,正如俗话说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干”。

21、畲族:用好酒好饭菜款待客人,是畲族的传统礼节,凡客人或邻里来访,都要以茶相待,一般要喝两碗。有种说法:“喝一碗是无情茶”。所以,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要喝第二碗。如果口很渴,就先说明,可以任意喝,再重沏也行。有些地方,酒席上还煮着大块肉,让客人散宴后带回去。凡猎获较大的野兽,兽肉大家平分,过路人若在野兽四蹄捆好之前看到,也同样能分得一份。

22、高山族:尊敬老人是高山族人民普遍的社会风气。凡有重大事情,都要先征求老年人的意见。孤身老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通有无。过节时,人们还要带上好酒好菜进行聚会,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以示团结和友爱。

23、拉祜族: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熬鸡肉稀饭招待。吃饭时,家长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余则按年龄大小的顺序拿取。团结互助是拉祜族人的传统美德,如村里有人要盖房子,只要备好材料,全村人就会无条件的帮助。

24、水族:客人来时,主人热情让座、敬烟、端茶。对一般客人待以豆腐和肉类,对上客则杀鸡、鸭款待,对贵客则杀猪招待。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待客以酒为贵,客人不醉主人一般不罢休。逢年过节,出嫁的女子回娘家,邻里都赶来看望并赠送食品,以示关心。水族有互相帮助的传统,无论谁家有婚嫁、建房和丧葬等,大家都要结伴送礼表示关怀。

25、纳西族: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关系老人,热爱父母,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礼节,讲究信义,谨慎行事,是纳西族人的处世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生态的保护,凡践踏庄稼、毁坏森林、污秽水源等,都会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罚。

26、东乡族:尊敬老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人需躬身问安;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客人来访,请其到炕上就坐(男客上炕须脱鞋,女客可不脱),用家中最好的茶饭招待;如用鸡肉待客,则必将鸡尾让首席客人吃,表示尊敬;男客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与男客同吃同坐;主人陪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盛饭、拈菜,自己不坐也不吃。

27、景颇族:对客人来访,无论生人或熟人,都要热情的留食留宿;若客人来访,而主人又不在家,客人只要把自己的挂包等物挂在客房里便可先去办事,主人回家看见客人的东西就会备上丰盛的酒饭,等客人回来享用。与人见面,尤其是亲朋好友相遇,必将自己筒帕里装的酒、沙枝、草烟等相互传递,请对方品尝,表示敬重和亲热;在农闲时或节日里,人们通常带一些礼物互相拜访,以示团结祝贺友好往来。对孤儿寡母或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大家都会关心和帮助。

28、柯尔克孜族:好客,讲礼貌。凡有客人来访,不论相识与否,都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热情招待,而以羊头待客为最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在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在迁居时,邻里之间要相互招待,以示告别好迎送。

29、土族:尊老敬长,在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好,对朋友忠实守信;热情好客,对来访和登门投宿的客人都热情招待,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临门,主人要先敬酒三杯,叫“临门三杯酒”;席上,主人要向客人先敬酒三杯,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若客人不能喝酒,只要用中指蘸酒三滴,对空弹三下,稍稍喝一点即可。对贵客来访,主人还在席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以示尊敬。

30、达斡尔族: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分。客人来访,主人都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添做“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31、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32、羌族:宴席的上座须请老人坐,待其就座后,其他人才能坐下,饮酒时也必须由最年长的先饮;老人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路与老人,要侧身让路,如骑马遇老人,要下马行礼;歌舞时要有老人领头;儿女不得随便说父母的名字。村寨里有人盖房,大家都无偿的去帮忙;遇有婚事,亲友邻居都前往庆贺;遇有丧事,邻里都要帮忙料理,前往吊唁。

33、布朗族:对远方的来客,总是要热情的用水酒、清茶等予以款待。相互帮助和协作是布朗族的优良传统。村寨里一家有事,大家都要相帮;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要相互拜访,请客吃饭、送礼,以示团结友好。

34、撒拉族:讲究礼节和馈赠。见人不论相识与否,都要客气的说“色拉姆”(你好吗?);在婚丧、生育、远行看望尊长时,都要送礼;对来客都以丰盛的饭食款待,宴请宾客时,不炒菜,只吃烩的碗菜。

35、毛南族:路遇老人和小孩,招呼之后要亲切搀扶让路。如遇挑担负重者,必替其挑负一程,嘱其慢行。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座,有好吃的,首先要给老人,晚辈要给老人斟酒添饭,敬茶献烟。对过路人不论认识与否,必打招呼并邀其进家喝茶、吃饭;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招待热情而有礼貌,客人留宿时,必拿出最好的被子、蚊帐,让出厢房给客人。谁家有婚丧或建房等事,不需请求,村里各家都会自动出人帮忙。

36、仡佬族:客人来访,全家人要起立迎接;主人与客人谈话时,如果想从他们之间穿过,必须说声:“对不起,过一下”。村寨中的老人年满60岁时,其子女、亲戚和相邻都要为其祝寿,并杀狗设宴进行庆贺。

37、锡伯族: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38、阿昌族:讲究礼貌,尤其对老年人非常尊敬,人们无论集会或在家里,只要有老年人走过来,都要站起来让座,表示尊敬和欢迎。客人来访,必以家中最好饮食热情款待。

39、普米族:普米族热情好客,客人若在盛夏来访,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猪、羊、鸡、鸭、以示诚心;客人离去时,主人要送客人一块猪腿肉,称为“散份子”;在婚丧和集会时,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并以客醉为体面。盖新房时,亲友邻里前往帮忙,主人只待以酒饭,不给报酬。

40、塔吉克族:男子相见,一般都亲切握手,亲密的要互吻彼此紧握的手背,最亲密的还要相互拥抱;女子相见,长者吻幼者之眼,并抚摸其头顶,幼者吻长者手背,平辈则互吻面颊,亲密的则吻唇;男女相见,行握手礼,有亲戚关系的则多由女方吻男方面颊。如有客人投宿,无论认识与否,都盛情款待。

41、怒族: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热情款待;打到猎物,全村每人都有一份;谁家修房子,只要告诉日期,全村人都会前去帮忙,不计报酬。

42、乌孜别克族:好客,注重礼节。幼者尊重长者,有话让老人先说,走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外出骑马时,若二人共乘,则长者再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平辈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长者可以吻幼者脸颊。男的见面,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对来访客人都热情招待。

43、俄罗斯族:相识的人每天第一次见面要问好;向陌生人问事,要先问好再问事,问过事以后要表示感谢;见到吃饭的人,要说“祝您胃口好”;见人出远门,要说“一路平安”;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要带头贴,以示尊重;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有用面包和食盐迎接客人的传统。

44、鄂温克族:青年人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路与长辈须下马请安;对老弱孤寡者尤为关心,照顾。对客人或不相识的过路人,都以礼相待。在牧区,对客人敬奶茶和手扒肉是普通的礼节。在猎区,猎民则以奶茶和鹿的胸脯肉为上品招待客人。团结互助,路不拾遗,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美德。

45、德昂族:把尊重、爱护与赡养老人视为美德,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人,以示敬意。过泼水节时,幼辈还要给长辈举行洗手洗脚礼;吃饭时,请老人坐上座,给老人送东西须双手捧给,见面时要互相问好,并敬奉烟茶;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谁家有困难,亲友邻居都要前往帮助。

46、保安族:保安族的礼仪同周围的回、东乡、撒拉族很相近,见面都要互致“色俩目”,年轻人见到长辈还要鞠躬。保安族注重邻里友善,视和睦团结为民族生存的根本,祖祖辈辈同周围的汉、回、撒拉等民族相亲相爱,和睦友好。

47、裕固族:热情好客,当家里来客时,先用奶茶招待,即在碗里放上炒面,酥油奶茶、奶酪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喝完茶,便以手抓羊肉和青稞酒款待,对贵客,主人还要给客人抬羊背子作为带走的礼物。

48、塔塔尔族: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由长者先谈,吃饭时,也要先把饭送给长者;对远道投宿的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款待;如亲友邻居有困难,大家都会予以援助,直到困难解决。

49、独龙族:始终保持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人们出行,常把食物挂在沿途的树枝上或放在举目可见的岩洞里,来往行人即使饥饿难忍也不会擅自取食。如果拾到钱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或是原封不动的存起来,以特定的标志,出示招领。注重互助,一家有难,全村都会解囊相助。如果过路人断粮挨饿,向他们求援,哪怕素不相识,他们也热情招待。

50、鄂伦春族:落座让长者先坐,喝酒让长者先喝,吃肉请长者先动刀,起程让 长者先行,在行猎中遇到长辈,相距老远就须下马,牵马迎上前去并问号;行猎归来或久别重逢,都要向长辈请安。客人来访,总是以丰盛的酒肉款待,对投宿的过路客人,也会奉为上宾。

51、赫哲族:敬老好客,长幼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行礼;小辈远行归来,要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客人来访,常常以杀生鱼(赫哲人称“塔拉卡”热情款待。

52、门巴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上前相迎,给客人铺上花垫或兽皮垫请客就座,客人坐下后,男主人陪客,女主人敬酒;主人请客人喝酒,客人不论会喝不会喝都不能拒绝,即使不能喝或不想喝,也必须多少喝一点,否则,会被认为失礼;不能在客人面前走动,要从客人身后绕行;晚上客人未睡时,主人不能先睡,家里杀了牛,要向亲友及同村各家送一点牛肉,受到牛肉的人家要回敬一竹筒酒,并于主人共饮;有人出远门或归来,亲友都要送酒去,以示欢送或欢迎。

53、珞巴族:有客人进村,都恭谦的拉手邀请到家做客,请客人坐火塘边的上座,然后拿出干肉、竹笋、奶渣、荞麦饼和酥油茶等亲切待客;请客人用饭时,主人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无毒和真诚,端出的饭菜,客人要吃完,主人才高兴;遇到猎获野物,客人也同样能分得一份;遇上婚嫁,客人要和村里人一起前往祝贺、饮酒唱歌。珞巴人生男孩子,亲友们要相赠弓箭为礼物,祝福孩子长大成为勇敢的猎手。

54、基诺族:客人来访,全家都会高高兴兴,并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款待,待酒足饭饱后,主人端上普洱茶请客人品尝,并为客人唱一支支吉祥祝福的歌;不打人、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集体围猎时,参加者平均分配猎物;尊敬老人,晚辈从不违抗长辈。

55、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第三篇:餐饮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总结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以下几点: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饮食礼仪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中国餐桌礼仪15则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1。请客要早通知,6:00入席,5:50才叫客人来,不合适。

2。主人家不能迟到;客人应当迟到5-10分钟,这是非常体贴的客人哦,注意掌握,自然宾主皆欢。

3。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或是背*墙、柜台的;讲究些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哦,除非你打算好请客喽:

4。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啦。

5。做客人的不能直接向点菜员吆喝指点,应该乖乖坐等主人家点菜;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

6。主人家,不点或少点需要用手抓或握着吃的菜,比如蟹、龙虾腿、排骨等等。一顿饭来上三个这样的菜就没治了。还有什么礼仪可讲!

7。不勉强也不反对别人少量饮酒,无酒不成宴嘛!

8。上酒水上菜了!老外喜欢自夸手艺,国人可不作兴吹嘘自己点的菜,主人家细心观察凉菜上齐、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后,当立即举杯,欢迎开始之类的,转动圆盘或是示意右手边的主客动第一筷。主客可别推让太久哦,大家肚子都饿了,就等你开吃了!吃了的别忘了赞美一下哦。

9。之后的每道菜一上来,虽然服务员与主人还是会转到主客面前,但并不用太拘泥啦,如果正好在我面前,又没人转动圆盘,我也会先夹一小筷子尝尝的!

10。主人家要常常转圆盘,照顾到绝大部分客人;陪客则补充招呼服务一下;客人的手能不碰圆盘而吃完整餐,则宾主又皆欢啦。

11。如果没有服务员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夹菜的时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盘中挑来拣去,甚至搅拌!不是每个人都像爱人一样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通常看准了拣距离自己最近的那部分。

12。最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使吃相看起来不是那么急切。

13。食物在口中咀嚼时,切记的大事就是闭紧双唇,以免说话、物体掉落、汁水外溢,以及免得发出“骠叽骠叽”的倒胃口声响。

14。无论是用餐期间或用餐前后,都应当背部挺直,尽量往后坐椅子而不*。用餐期间,基本上双手都在桌面以上。

15。一个太好胃口的主人,和正在减肥的客人,不适宜这样的饭局哦。餐桌上的基本礼仪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 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餐具摆放礼仪1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怄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前言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春秋时期的管仲更明确地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吃是一件人生大事,只有得到了衣食无忧的物质保障,礼义廉耻这些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和发展起来。通过吃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礼仪传统,而礼仪传统正是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因此,吃将人类的一种生理需要,转换成了一种社交手段、一种精致的文化现象,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当人类的祖先狩猎或采集归来,将战利品分配给同伴们,大家一起分享合作的成果时,最古老的餐桌礼仪其实就产生了。“仪礼,作为一种被期待的正确举止,是一系列动作的不断重复,反复性使得礼仪的意义得以彰显,因为持续不断的行为通常会引起对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的思考。”分享是餐桌礼仪的精髓,古代的祭祀就是人与神的分享,因此古希腊人在饮酒会上传递一只共用的酒杯;伊特索人在啤酒宴上,两三个男人共用一根麦秆饮酒;在欧洲中世纪的宴会上,结成一对的男女共吃一碗食物;而撕开面包与朋友分享,在许多民族当中,都意味着友谊。拉丁语“同伴”,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与我们分享面包的人”。后记

我们有多粗鲁

我们比其他国家的人粗鲁吗?我们比过去的人粗鲁吗?这是现代西方社会在有关礼仪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报纸上的文章总是抱怨我们缺少礼仪,而一些教导人们如何举止规矩的书籍始终都保持着惊人的销售量,证明了人们在礼仪方面所感到的焦灼,这种学习礼仪的热情比19世纪的人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种新兴的、迅速扩展的商业就是礼仪产业,在这个产业里,人们为驰骋商场的野心勃勃的男男女女们讲解餐桌上的艺术与习俗,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至少,在商业圈子里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无礼的行为会破坏企业的形象、妨碍生意的达成、阻止行动的进行;而良好的礼貌却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既然无礼的举止可以得到纠正,于是全体职员的仪表风度成为一家谨慎的公司试图去优化并控制的东西。

即使是主张不拘礼节的我们,也抱有一种特殊的期待,希望有人能正确地为我们指出那些棘手的场合和时刻。精彩页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专家们宣布,在一些考古发现中,他们找到了折断的骨头与破碎的头盖骨,证明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们曾经吃过人脑,并且吸食过骨髓。如果这是事实,那么他们也很有可能吃过人肉。最近又有一项支持人类早期曾经吃人说法的证据被发掘出来,它们依然保存完好:在位于法国尼斯附近距今有六千年历史的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许多被屠宰的动物骨头,这些动物包括山羊、绵羊、野猪与鹿,所有的动物都像例行公事一样被宰杀掉了。发掘者说,为了吸食到骨髓,那些骨头都被敲碎了,然后被随便地扔在那里。在这些动物的骨头当中发现了人的骨头,他们受到了与其他动物一样的对待。这些人骨包括三个成年人、两个儿童和一个年龄无法确定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被吃掉的;另外还有七八个人类的头盖骨残留在那里,在那些骨头上,被同类啃啮的迹象则要少一些。

当然,我们都意识到,一个饥饿的人有时候会被绝望驱使,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吃掉死去同伴的肉体。如果他并没有为了得到食物而杀人,如果他在吃人时?着一种敬畏庄重的心理,那么即使是现代社会的人,也会认为这种应急措施是可以理解并且可以原谅的。

第四篇:餐饮礼仪

第七章 餐饮礼仪

中餐

中餐,是中式餐饮的简称。它所指的是一切具有中国特色的、依照传统方法制作的、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之中所享用的餐食和饮品,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和特色的饭菜。

一、用餐的方式

(一)根据用餐的规模划分:宴会、家宴、便宴

(二)根据餐具的使用划分:

1.分餐式:既讲究了用餐卫生,避免了用餐时的交叉感染,又体现了用餐公平,体谅了害羞者、动作迟缓者。适合各种宴会,尤其是正式宴会。

2.公筷式:既体现了中餐传统用餐方式的和睦、热烈的气氛,又兼顾了现代人注意个人卫生的要求。它比较适合家宴。

3.自助式:节省费用、礼仪讲究不多,宾主两相方便、用餐者在用餐时可完全悉听尊便。适合在举办大型活动招待数众来宾时采用。

4.混餐式:容易体现出家庭般的和睦、团结的气氛。不适合招待外宾。

二、时空的选择

(一)时间的选择:民俗惯例、主随客便、适当控制

(二)空间的选择:环境优雅、卫生良好、设施完备、交通方便

三、菜单的安排

(一)点菜的礼规:量入为出、相互体谅、上菜次序(冷盘、热炒、主菜、点心和汤、水果拼盘)

(二)菜单的准备 1.宜选的菜肴

(1)具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2)具有本地特色菜肴(3)本餐馆的看家菜

(4)主人的拿手菜 2.忌选的菜肴:宗教禁忌、地方禁忌、职业禁忌、个人禁忌

四、席位的排列

在中餐礼仪中,席位的排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故此受到宾主双方的同等重视。

(一)宴请时的席位排列 1.桌次的排列

(1)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 两桌横排:以右为尊,面门定位 两桌竖排: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2)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三条规则之外,要应兼顾其他各卓距离主桌、即第一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这项规则亦称“主桌定位”。

2.位次的排列

(1)主人大都应当面对正面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2)举行多桌宴请时,各卓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亦称各桌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与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各桌之上位次的尊卑,应根据其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4)各桌之上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其右为尊,其左为卑。

(二)便餐时的席位排列 1.右高左低

当两人一同并排就坐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2.居中为尊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时,居于中央者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坐之人。

3.面门为上

倘若用餐时,有人面对正门而坐,有人背对正门而坐,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对正门者为上座,以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4.观景为佳

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在其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欣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之处为上座。

5.临墙为好

在某些中低档餐馆用餐时,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打扰,通常以靠墙之位为上座,以靠过道之位为下座。

五、餐具的使用 与西餐相比较,中餐的一大特色是其餐具有所不同,而且各种餐具在其用途上还有许多讲究和门道。中餐餐具,即享用中餐时所使用的工具。

(一)主餐具 1.筷

筷,又叫筷子。它是用中餐时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餐具。筷子的主要功能,是用餐时以之夹取食物或菜肴。

使用筷子,首先要方法正确。一般以右手执筷,以其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前部,共同捏住筷子的上部约三分之一处。通常。筷子必须成双使用,而不可只用单根。

具体使用筷子取菜、用餐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不“品尝”筷子;不“跨放”筷子;不“插放”筷子;不“舞动”筷子;不“滥用”筷子。

2.匙

匙,又叫勺子。在用中餐时,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尤其是流质的羹、汤。有时以筷子取食时,亦可以勺子加以辅助。

使用勺子,有四点具体的注意事项:

(1)暂时不用勺子时,应将其置于自己的食碟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之中“中立”。

(2)用勺子取用食物后,应立即食用,不要把它再次倒回原处。(3)若取用的食物过烫,不可用勺子将其折来折去,也不要用嘴对它吹来吹去。(4)食用勺子里盛放的食物时,尽量不要把勺子塞入口中,或反复允吸它。

3.碗

碗,在中餐里主要是盛放主食,羹汤之用的。在正式场合合用餐时,用碗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下列五点:

(1)不要端起碗来进食,尤其是不要双手端起碗来进食。(2)食用碗内盛放的食物时,应以筷、匙加以辅助,切勿直接下手取用,或不用任何餐具加以吸食。

(3)碗内若有食物剩余时,不可将其直接倒入口中,也不能用舌头伸进去乱添。

(4)暂且不用的碗内不宜乱扔东西。(5)不能把碗倒扣过来放在餐桌之上。4.盘

盘,又叫盘子。稍小一些的盘子,则被称做碟子。盘子在中餐中主要用以盛放食物,其使用方面的讲究与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应保持原位,不被搬动,而且不易多个摞放在一起。

一种用途较为特殊盘子称为食碟,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有的菜肴的。使用食碟时,需要主要的问题有三:

(1)不要一次取放的菜肴过多,那样做起来既繁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

(2)不要将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彼此“相克”、相互“串味”。既不还看,又不好吃。

(3)不宜入口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将其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必要时再由侍者取走、换新。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废物”与菜肴交错,搞得杯盘狼藉。

(二)辅餐具

中餐中的辅餐具,在此指的是进餐时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餐具。1.水杯

中餐中使用的水杯,主要供盛放清水、汽水、果汁、等软饮料时使用。

2.湿巾

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个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绝不可以擦脸、擦嘴、擦汗。擦手之后,应将其放回原处,由侍者取回。

3.水盂

有时,品尝中餐者需要手持食物进食。此刻,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也就是盛放清水用的水盆。它里面的水并不能喝,而只能用来洗手。

4.牙签

牙签,主要用来剔牙之用。用中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牙不行时,应以餐巾或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切勿大张“血盆大口”。

六、用餐的表现

(一)餐前表现:指的是准备用餐、等候用餐时的所作所为,包括:适度修饰、准点到场、各就各位、积极交际、倾听致辞

(二)餐时表现:不违食俗、不坏吃相、不去布菜、不挑不拣、不争不抢、不玩餐具、不要吸烟、不清嗓子、不做修饰、不乱走动

西餐

西餐、是对西式饭菜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统称。客观地讲,所谓西餐,其实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因为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讲,西方各国的饭菜还是有很大的差异,难以一概而论。但在中国人眼里,除了与中餐在口味上存在差别以外,西餐还是有着两个鲜明的特点的。其一,它们源自西方国家。其二,它们必须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符合以上两个特点者,在中共皆可以西餐相称。

目前,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西餐已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并受到一些人的欢迎。无论自己究竟爱不爱吃西餐,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可能和它“狭路相逢”。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习、掌握一些西餐基本常识。

一、西餐的菜序

西餐的菜序,是指西餐用餐的先后顺序问题。了解西餐的菜序,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方面,在用餐时,可以量力而行,根据个人食量吃好、吃饱。另一方面,在自己点菜时,能够加以比照,进行经济而适当的组合、搭配。

(一)正餐的菜序

西餐的正餐,尤其是正式场合所用的正餐,其菜序既复杂多样又讲究甚多。一顿完整的正餐,一般要吃上一两个小时。1.开胃菜。所谓开胃菜,即用来打开胃口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开胃菜是由蔬菜、水果、海鲜、肉食所组成的拼盘,多以各种调味汁凉拌而成,其色彩悦目,口味宜人。

2.面包。在西餐正餐里所吃的面包,一般都是切片面包,或是需要当时从整个的大面包上切片而食。

3.汤。西餐中的汤,大都口感芬芳浓郁,具有很好的开胃作用。常见的汤类有白汤、红汤、清汤等等。

4.主菜。西餐里的主菜有冷有热,但以热菜为主。在比较正规的正餐上,通常上一个冷菜、两个热菜,两个热菜之中,还应一个是鱼菜,一个是肉菜。有时,还会上一个海味菜。

5.点心。吃过主菜后,一般要上一些诸如蛋糕、饼干、土司、馅饼、三明治之类的小点心,供没有吃饱的人借以填饱肚子。

6.甜品。最常见的甜品有布丁、冰激凌,等等。

7.果品。常见的干果有核桃、榛子、腰果、杏仁、开心果,等等。草莓、菠萝、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等,则是最常见于西餐之鲜果。

8.热饮。在用餐结束之前,应为用餐者提供热饮,以此作为“压轴戏”。最正规的热饮是红茶或什么都不添加的黑咖啡。西餐的热饮可以在餐桌上,也可以换个地方,如到客厅或休息厅里喝。

(二)便餐菜序

一顿西餐便餐的标准菜序通常由五道菜肴构成:开胃菜、汤、主菜、甜品、咖啡。

二、西餐的座次

(一)座次排列的规矩

排列西餐的位次,一般是依照如下规矩:女士优先、恭敬主宾、.以右为尊、距离定位(距主位近的位子高于距主位远的位子)、面门为上、交叉排列(男女应当交叉排列,生人与熟人也应当交叉排列)。

(二)座次排列的详情 1.长桌

(1)男女主人在长桌中央对面而坐。餐桌两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

(2)男女主人分别就坐于餐桌两端。2.圆桌

在西餐里,使用圆桌的具体情况并不多见。具体排列方法,基本上是各种排列方法的综合运用。

3.方桌

以方桌排列位次时,就坐于餐桌四面的人数应该相等。男、女主人应与男、女主宾对面而坐,所有人均与自己的额恋人或配偶坐成斜对角。

三、西餐的餐具

不同国家、地区的菜肴,在用餐时所借用的餐具往往大不相同。有的餐式要用筷子、有的餐式要用刀叉,有的餐式则需要直接用手来取食。

使用刀叉进餐是西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一)刀叉

刀叉,是对餐刀、餐叉两种餐具的统称。二者既可以配合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是配合使用的。

1.刀叉的区别

(1)吃黄油用的刀叉,它的正确位置是横放在用餐者的左手的正前方。

(2)吃鱼所用的刀叉和吃肉所用的刀叉,记住应当依次分别从两边分别由外侧向内侧使用。

(3)吃甜品所用的刀叉,一般被横放在用餐者前面餐盘的正前方。

2.刀叉的使用

(1)在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弄出声响。

(2)进行切割时,要切记双手下沉,而切勿左右开弓。(3)被切好的食物,应刚好适合,一下子入口。(4)将餐刀临时放下时,不可刀口外向。

(5)掉落在地上的刀叉切勿再用,等侍者在换一副。3.刀叉的暗示(1)暂停用餐

将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内,叉齿向下,呈汉字的“八”字形摆在餐盘之上。

(2)用餐完毕

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的并排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三)餐匙 餐匙的用法:

1.餐匙除了饮汤、吃甜品以外,绝不可以直接舀取任何主食、菜肴。

2.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切不可放回原处,也不可将其插入菜肴、主食,或是令其“直立”于甜品、汤盘或红茶杯之中。

3.使用餐匙时,要尽量保持其干净整洁。

4.用餐匙取食时,动作应干净、利索,切勿在甜品、汤或红茶中搅来搅去。

5.用餐匙取食时,一定不要过量。6.不能直接用茶匙去舀取红茶饮用。

(三)餐巾 1.餐巾的铺放

不论是大是小,还是哪一种形状,餐巾都应被平铺于自己并拢的大腿上。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外用餐时,一定不要把餐巾掖于领口、围在脖子上、塞进衣襟内,或是担心其掉落而将其系在裤腰上。

2.餐巾的用途

(1)用来服装保洁。

(2)用来揩拭口部。(3)用来掩口遮羞。

(4)用来进行暗示。

第一:暗示用餐开始。第二:暗示用餐结束。第三:暗示暂时离开。

四、西餐的品尝

(一)开胃菜 1.色拉

吃色拉时,通常只宜使餐叉,这是因为色拉在上桌前,均已被切割完毕,故不应再煞有介事地去“大动干戈”,持刀 切。

2.海鲜

开胃菜里的海鲜,主要有鲜虾、牡蛎、蜗牛。(二)面包 1.鲜面包

正确的吃法是,用左手拿大小适当、刚巧可以一次入口的一小块,涂上黄油、果酱或蜂蜜后,在送入口中。

2.烤面包

吃再次烤过的面包,是不能撕食的,否则将使面包屑乱飞。在吃的时候可以慢慢咬着吃。吃的时候,可以配黄油、鱼子酱。挤些柠檬,味道会更好。

(三)汤

1.正确之法:喝汤时,讲究以右手持握汤匙,由近而远,向外侧将汤舀起,然后就嘴而饮之。

2.错误之法

(1)不端起来直接喝

(2)不趴到汤盆、汤盘上去吸食。

(3)不用嘴吹汤,或是用盘、盘或汤匙去反复折汤降温。

(四)主菜

1.冻子:冻子,即用煮熟的食物和汤汁冷却凝结而成的一种菜肴。最常见的有肉冻、鱼冻和果冻等。吃冻子时,必须以刀切割,以叉取食。

2.泥子:泥子,通常指的是以虾、蟹或动物的肝、脑为主料,配以鸡蛋、芹菜,加上作料,搅拌而成的一种菜肴。

3.鱼:可用餐刀将鱼切开,轻轻将骨、刺剔除后,再把它切成小块,以餐叉入口。

4.鸡:吃鸡的时候,切勿直接用手取食。应首先设法去骨后,再以刀叉切割成小块会食用。

5.红肉:吃肉菜时,一般从左往右,以大小一次入口适度为宜,将其以刀叉切割后进食。

(五)点心

在西餐里,经常吃的点心有饼干、馅饼、三明治、通心粉、土豆片、烤土豆,等等。

(六)甜品

西餐里最常见的、最受欢迎的甜品有布丁、冰淇淋等。

(七)果品

吃西餐时,所提供的水果有干果、鲜果之分,不过鲜果是 最常见的,主要有草莓、菠萝、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五、西餐的要求

(一)举止高雅 1.进食噤声

2.禁止异响

3.慎用餐具

4.正襟危坐 5.吃相干净

(二)衣着考究 1.礼服

西式的礼服,男装应以黑色燕尾服,扎黑色领结;女装应以拖地低胸长裙,并配长筒薄纱手套。

2.正装

在一般情况下,正装指的是深色,特别是黑色或者是藏蓝色的套装或套裙。

3.便装

一般性的聚餐可以穿便装。

(三)尊重妇女

1.礼待女主人

2.照顾女宾客

3.禁用女侍者

(四)积极交际 1.宾主交际

应邀赴宴时,不要忘了抽空向主人致意,并且最好找一个时间与主人叙一叙旧、联络联络感情。

2.来宾交际

西餐礼仪要求人们非谈几句不可。不仅要与老朋友寒暄,而且还要借机会与新朋友畅谈一番。

第五篇:餐饮礼仪

男士服饰礼仪

穿着要求:

发型:要求保持整齐并经常梳理,不染发、烫发。前不覆额,后不蔽 领,侧不掩耳,这样给人的感觉就干练整洁。胡须:每天都要清理。面部要情路。

西装:两粒扣只扣上面一粒,三粒扣只扣上面两颗或者中间一颗。双排扣子媳妇所有扣子都要扣上。

衬衫:衬衫颜色和西服颜色协调,所有的纽扣扣上。

领带:领带长度以其下端正好达到皮带扣上端为宜,并且和衬衫颜色协调。

皮鞋:必须擦亮,与西服颜色协调。袜子:和皮鞋颜色协调。

微笑: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在面对上级、宾客及同事时,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微笑是自信的象征,微笑是礼貌的表示,微笑是友好的反应,微笑是交际的手段,微笑是健康的表露。会面四环节:

介绍:把职位低者介绍职位高者

把晚辈介绍给长辈

把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

把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

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握手礼仪:身子前倾,虎口相接,两眼相对,上下轻摇,及时分开 交谈原则:专注、委婉、参与(开放话题)、赞美、倾听。交谈注意事项:

礼貌用语:您、请、对不起、谢谢、抱歉、打扰了。尊重隐私:做到五不问、六不谈。沟通三大要素:

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达成共同的协议 沟通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三个基本:

沟通基本问题是心态 沟通基本原理是关心 沟通基本要求是主动

倾听:是我们队任何人一种最高的恭维。倾听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约占40%。

积极倾听:倾听他人以了解其观点、意见和感觉并展示,而且你是积极的这样做的。

全神贯注

反馈数据/内容

反应感受

总结

诠释 倾听的分类:被动倾听和主动倾听 主动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

专注:接受 移情:对完整性负者的意愿 1)、开发有效的积极倾听技能:

使听者和说者角色顺利转移、使目光接触、控制情绪、复述、不要多说、避免中间打断说话、提问、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前档的面部表情、排除外界干扰。倾听的禁忌:

1、自己讲完话后休息

2、伺机打断别人的讲话

3、找别人话中漏洞

4、自以为是,中途打岔

5、滔滔不绝,不留机会给别人。

2)、说什么:打动人心的最高明的办法,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

3)学会赞美:

1、赞美的内容要具体

2、赞美要实事求是

3、赞美要恰如其分

4、赞美要别出心裁 4)说事要注意:

1、急事,慢慢的说

2、大事,清楚地说

3、小事,幽默的说

4、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5、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6、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7、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8、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

9、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10、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11、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12、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13、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14、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15、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16、责任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17、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18、锋芒不必露尽,六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19、有功不必邀进,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预计 20、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完美声音的八大原则:

逻辑、用词、激情、语速、节奏、音量、发音、语调。最受欢迎的声音、语调是:面带微笑、满含诚恳

不同象限的人际沟通风格:

1、表现性:精力充沛、容易兴奋。朋友多、善于表现。脾气火暴容易伤人心。做事效率高、但缺乏恒心。主观、有创造性、喜欢新奇。

2、支配性:固执,非常功利。决断,直截了当,只看结果。好胜,重利益,没有耐心,注重迅速回报。对时间十分敏感。

3、友善型:优点:关心他人、善于沟通。善于倾听,老好人。敏感,乐于助人,信任别人。在意与人的合作。

4、谦和型:性格包容,建模少语。注重准确和精确。

注意细节。爱思考,爱做文字记录。爱阅读。待客“三声”原则

1、来有迎声

2、问有应声

3、去有送声 待客“三到”原则

1、眼到

2、口到

3、意到

中餐上菜流程:冷盘→热菜→炒菜→大菜→汤菜→炒饭→面点→水果 饭桌上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二、点菜技巧和禁忌

1、点菜人员:主人→宾客

看人员组合:人均一道菜是较通用的规则 看菜肴组合:有荤有素,又冷又热,尽量做到全面 看宴请的重要程度:普通宴会和高级宴请 注意事项:点菜不问价

2、点菜指导——三优四忌

优先考虑的菜肴:

一、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二、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三、有本餐馆特色菜

饮食禁忌:

一、宗教的饮食禁忌

二、出于健康的原因

三、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

四、有些职业、出于莫种原因,在餐饮方面旺旺也有各自的不同特殊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餐前:毛巾、餐巾 餐中:

1、对外宾不应反复劝菜

2、夹菜文明、适量取菜

3、细嚼慢咽

4、转式餐桌,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菜

5、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安静就餐

6、嘴里面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别人聊天。

餐后:、擦嘴、离席

四、酒桌上的小细节: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不可一人敬多人

3、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看情况

4、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5、多给领导或者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

6、端起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得自己的杯子要永远低于别人

7、如果没有特殊的人物在场,鹏就最好按顺时针,更不要厚此薄彼

8、碰酒、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

10、遇到酒不够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

五、中途离席:

和主人说明并道歉 离开时不可大声宣扬

一个人最好的配饰,不是物质,而是气质,男女都一样。礼仪就是培养气质的第一步!培养礼仪可以从饭桌上开始吧!

成功宴请的必需品: A、谈得来的客人 B、一份计划好的、适合客人口味的菜单 C、吸引人的餐桌及装修得体的环境 D、服务人员的贴心 E、主人的真诚亲切

下载中国餐饮礼仪习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餐饮礼仪习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斯里兰卡习俗礼仪 2014-04-09 sl_tailormade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简称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洋上一个风光明媚......

    客家礼仪、习俗之二

    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

    彝族礼仪习俗[定稿]

    彝族礼仪习俗 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除赵家店、昙华两乡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区彝族的婚俗与邻县相同。赵家店乡境的部分俚濮彝族,实行一种自由婚姻。男女青年在生产劳动......

    孝感礼仪习俗

    孝感礼仪习俗一、称谓同事、部门之间,官话称 “同志”,直呼称职务或姓前冠 “老”字。邻里之间以年龄辈分论,称 “伯”、“叔”、“阿姨”,或直呼其名。家族、亲属之间,孝感南北......

    非洲国家习俗礼仪

    非洲国家习俗礼仪1.埃及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

    中国各个民族礼仪习俗(全)-6

    中国各个民族礼仪习俗(全)-6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识......

    餐饮礼仪差异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