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

时间:2019-05-15 08:3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

第一篇: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

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阿来研究》首发式暨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创作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4年5月24日,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阿来研究》首发式暨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阿来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相关机构的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梅主持。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致辞,强调了阿来研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先生发表了讲话,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学不可忽视的文学地位。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高伟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四川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情况。随后,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先生向阿来研究中心赠送了著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思广教授代表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向阿来赠送了学术辑刊《阿来研究》。

大会发言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怡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晓青研究员点评。来自北京大学的陈晓明教授、兰州大学的程金城教授、四川大学的徐新建教授、武汉大学的樊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继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的张学昕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苏宁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的白浩教授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的聂圣哲教授等,就阿来的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等问题展开演讲与对话,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进一步推进了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的学术研究。

研讨会开幕式与大会发言在李怡教授的主持、汤晓青研究员的点评中顺利结束。会议之后,与会嘉宾们还继续就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文字:张旭,摄影:王丹青)

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创作研讨会综述

2014年5月24日,四川大学举办“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创作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与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与《阿来研究》首发式同期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高校、各科研机构近百名学者云集一堂,共奉上论文六十六篇。在为期一天的讨论交流中,近六十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现场发言。综合看来,与会者主要考察了阿来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族群认同、叙事策略等,并在当代中国和全球化视野中去揭示阿来之于民族文学的启发意义。对藏区文学的研究涉及川藏甘青滇各地的作家书面文学与民间口传文学,由“藏区文学”研究又衍发出“文学藏区”的概念讨论,并引申出四川文学、西部文学等纵深话题。本文将分作两个部分对此次研讨会加以简述:

一、阿来的思想与创作;

二、“藏区文学”与“文学藏区”。

作为世界的作家,阿来具有俯瞰众生的“第三只眼”。他的写作力图超越历史,超越人性,接近神性。陈晓明《历史与神意:阿来小说的“余地”》将阿来的历史虚无化表达看作神性一种。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缺乏思想深度和厚度,缺乏哲学和宗教,而阿来的小说以其神性和神意给困顿萎靡的世纪末带来悲喜交集之感。阿来的神意非单纯的藏传佛教,是作家对世界本身的神性的理解。以《尘埃落定》为例,小说以土司文明的末世状态展示历史如何被现代性击碎,而历史时空的原初在场又道出了虚无的本质。阿来在努力超越虚无,小说中族群神性的入场是对虚无的一种超越,是其抵达神祇之地的一种方式。

程金城《民族“秘史”和人类情怀的个性化表达》对阿来小说在民族情怀和人类意识之间的艺术张力进行了深刻解剖。认为阿来小说是个性化书写,超验书写,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结合,是对民族题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突破和克服,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

作为藏族的作家,阿来的写作也有其现实关怀与情感诉求。徐新建《从三个方向去<瞻对>》对此有深刻揭示。阿来的写作之路,从《尘埃落定》到《格萨尔王》到《瞻对》,从虚构到非虚构,从文学到历史到现实,每一步迈进都越来越体现出作家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体现出强烈的参与感与责任感。他从阿来的写作史、藏文化和藏族的被表述史、阿来文学的现实转化三个方面,论述了阿来一以贯之的对自身文化困境的表述和对进化的渴求;点明康巴藏族虽有自性成分,但摆脱不了非主体性和对象化的被表述命运;而阿来试图在《瞻对》中实现我族自表述,其对民族悲剧性命运的质问,为他者代言的情结,在实现文学的现实转变的同时,也实现了作家心灵的升华。

文学思想是创作的指导,文学创作研究必须重视阿来的文艺理想。傅其林《阿来文学思想论》中阐述了阿来文学书写的可能性来源于富含自由精神的民间文化的现代性书写、跨语境书写和对文学审美特质的坚守、把握。这基本囊括了阿来在追求文学性过程中的各种叙事形式:本土的历史的题材、独特的族性思维、边缘人的视角等等。

阿来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现代开掘,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李思清《试析<清史稿>中涉藏史事的记载及其史料来源》提供了看待阿来《瞻对》书写的一个角度。他认为满清国家历史观、汉满藏族群关系、史官个人价值观都影响着满汉文人对藏史中《瞻对》问题的处理。由此推论,阿来的非虚构表述中是否也存在艺术的加工处理?夏敏《喜马拉雅山的民间歌谣》以《尘埃落定》中三首歌谣为例,讨论了歌谣在藏民族文学和生活中的功能,以及对文化心理的凸显;讨论了小说中序列式民歌的特征以及文化语境与文化蕴涵。徐寅《<空山>不空》中,论述了小说中川藏边区地域文化特征、藏汉文化的矛盾离析、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抗争、我者认同与他者文化的冲突,从中见出阿来在文化质疑与反思中的叙事体系建构,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保护与重建。李继凯《西部有梦——以阿来为例》,则从阿来的博文中提炼出西藏梦、文学梦、和谐梦、幸福梦、公平梦等八个“阿来梦”,以此呈现阿来对历史社会问题的当下反馈。杨霞《阿来作品中的地理文化空间》谈到阿来文本中的地方性知识。孟凡珍《传奇“阿来”及其传奇叙事》,认为阿来巧妙地把藏地民间传说、普通人的传奇人生和藏地的灵异故事植入小说,幻化了一个“传奇”的川藏世界。袁仕萍《在历史与现实中游走》,出示《瞻对》写作意图关键词是历史、文学与现实;作品来源渠道是文献、传说与亲历。黄云霞《阿来笔下的“异”文化形态及意味》揭示了《尘埃落定》三种“异在”的“他者”:拉萨西藏、汉地和外国,展示了嘉戎藏区民众在确认其文化属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体制结构及其“归化/异化”并存的复杂文化心态。宁梅《从<格萨尔王>谈阿来的人文观》,认为小说《格萨尔王》遵循史诗《格萨尔》的程式情节,是对史诗的重述和建构。甘秋霞分析了阿来在创作中对传统民间神话历史资源和民间讲唱艺术的灵活运用及超越创新。蒋鸢春从阿来散文的感性书写中见出生态反思、民族焦虑。

对阿来写作思维的研究,主要从其独特的族性心理和地域心性着手。李玫《阿来小说时间叙事中的民族思维与生态立场》检视草原农耕文明中的物候自然时间在阿来小说中的印迹。韩春萍则谈到阿来散文中对草木持有一种平等观,与汉族的“移情”式草木书写传统不同,体现出草原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和自然观。

生在藏汉之间,阿来的边缘人叙述视角也值得研究。杨彬《阿来汉语小说的双重视角》认为阿来自由穿行在藏汉文化之间,在保持藏族文化基础上,用平等视角看待汉族文化。孔占芳《边缘地域下的边缘文化》点明阿来文学中所表现出的边缘心理,如对中心的疏离感、存在的自我状态感、孤独感和边缘人的独特视角,以及由此显示出的智慧和理性的张力。

比较文学研究有国家之间、作家之间的平行比较,有与其他文体的对读。樊星在《阿来与当代反智主义思潮》一文中比较了《尘埃落定》与中国、俄罗斯、美国、犹太文学的反智主义倾向的相似之处。陈晓燕《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谈<尘埃落定>对<百年孤独>的超越》中对《尘埃落定》的诗性与超现实作出肯定。丁淑梅《文述的张力与演述的阈度》中,将小说《尘埃落定》与谭愫版改编川剧进行了比较,从代言与唱叙、相喻与场阈、诗性表演与戏剧性表演三个角度出发,试图揭示哲理性小说的故事语言代码与戏剧动作之间在文体实验、故事互动、空间转换上的诸多可能性。

鉴于族群历史,人们很容易将阿来小说贴上“小说民族志”的标签,并以此来探讨阿来的文化意义。如陈佑松《后现代与研究语境下的阿来研究的意义》,以全球化的大视角,认为阿来在现代主义落潮时候出现,突破或开启了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开启了国内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中平等的交流对话状态,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契机。如张莹《浸淫与构建——以阿来为例看当代藏族作家创作的文化意义》中认为阿来创作促成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作家对中华文化圈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如叶淑媛《论阿来作品的民族志意义》,认为阿来作品一面真实地表述了藏地民族的生存图景、日常生活和文化特性,一面以冷静眼光审视藏族文化创造力的缺乏,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展现出文化批评功用。

写作的藏族作家,其语言在族际之间的成功转换对少数民族作家汉语书写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贺昌盛《如何寻求少数族裔文学创作的生长点》一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少数民族作家书写和研究的现状、关系及其问题,指出少数民族文学受汉语文学标准的强势影响,匮乏域外文学视野,只有返回族裔、区域和文本才有可能突破。与贺昌盛观点不同,徐希平《阿来汉语写作的文化意义及其启示》,从阿来求学经历、文学创作与编辑实践去追踪阿来对汉语写作的认识和贡献,点明汉语为阿来创作带来的积极影响,由此给陷入文化焦虑和认同焦虑的民族作家以启发,对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文学的发展也有启示意义。罗庆春也在《族性·人性·诗性》中赞叹阿来小说用汉语化、小说化、诗化来传播嘉戎藏区文化;用诗性来解读族性、地域性、人性;其藏式汉语的纯熟运用是时代、个性与天才的集中展演。

阿来经验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罗执廷《论阿来小说的诗性想像与当代意义》,指出阿来小说中新奇贴切的想像不少,但也存在低水平想像,并由此昭示中国作家:必须注重文学的诗性想象,不能胡编乱造或照搬民间;更不能放弃想象,让文学沦为现实的仿写。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汤晓青在《如何书写历史》中的提问更是发人深省。她从阿来《瞻对》出发,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家纷纷走向历史书写现象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写历史,怎么写历史,写了什么历史,这是一种自表述还是一种重构?笔者认为,这一连串问题不光是对文学真实性的质问,更多是对文学审美性的呼唤;罗执廷和汤晓青二位的质疑也反映出中国文学中盛行历史与现实,但缺乏未来维度的重大问题。

阿来文学对当代文学研究也发出了挑战。张学昕《阿来的意义》中认为阿来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现代文学评论阐释乏力。唐小林《我们怎样谈阿来》中认为过去的阿来研究有局限性,主要为四川本地学者研究和民族身份研究。今天的阿来研究者要有大境界,要超越地域、民族、身份、文化、语言,进入人类普适价值、普遍人性深度、普遍文学审美的挖掘。对这个问题,笔者也有同感。从此次研讨会可见,阿来研究还大多停留在族群文化研究上,对于文学性、人类性批评还明显不够,而影响与传播研究也稍显不足。文学批评不能一味依附作家、一味拔高作品,应该与文学创作互相促进互相砥砺,如此才能迎来真正的文学繁荣。

藏区文学,一者关于地域,一者关乎民族,包括藏地文学和藏族文学,主要指涉中国境内的藏、川、滇、青、甘等地的藏族文学。这之中,康巴创作群的推出成为一大亮点。

首先看康巴作家群文学创作研究。“康巴文学”来源于“康巴”概念的定型。2004年,“康巴学”正式提出。1康巴文学遂成为川藏滇青交界处藏族文学的统称。22013年,“康巴作家群”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阿来成为作协主席后,对四川的康巴文学创作也着力推进。苏宁《自然心性中的多重世界》谈及这一点,她认为康巴作家群是藏族文学分支,既是地域性概念也是历时性概念,也是后现代语境下一个作家群乃至创作流派的雏形。康巴作家群用自我确认的方式建构起独特的民族性审美叙事形态,其自然书写体现在仪式化背景、非宏大叙述、自然逻辑性结构之中。接下来如何在凸显自然性的同时兼顾历史叙事,是康巴作家群要做的事情。王彤娥《近二十年来康巴地区文学综论》,论及康巴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意义,主要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来谈康巴文学的特点。

1发轫于20世纪上半叶的康区研究,在80、90年代获得了发展与繁荣,尤其是90年代“藏彝走廊”研究日渐活跃后,康巴文化逐渐成为一个独特民族区域文化概念固定下来,并迎得广泛关注。——参见石硕《关于“康巴学”概念的提出及相关问题》,《西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95页。2 有大小康巴的说法。文中所说为大康巴,四川境内甘孜州地区是小康巴。其次是传统的藏区文学研究。藏区作家文学研究。唐红梅《论东部藏区藏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注意到包括安多、康巴、嘉戎在内的东部藏区是多民族碰撞带,这些特征反映在东部藏区的作家写作中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身份认同和价值诉求。胡沛萍《当代藏族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关系初探》,以扎西达娃和阿来为例分析了当代藏族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辨析了当代藏族文学不同作家不同文体当中的世界文学因素。粟斌《<前定的念珠>的诗性印象》,研究了西藏当代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迷思,揭示出特定历史地域中的空间生存体验和审美追求。潘楠《论当代藏族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发展》探讨了当代藏族女作家女性意识的不断超越,由最初的情感抒发到对女性存在本质和意义的追问,进而表现出民族情感、人本观念和终极关怀。周翔《“与雪山血缘最近的城市人”》从多元题材、独特宗教语境、语言之美三方面赏析了云南藏族作家阿布司南《雪后的阳光》。李斌《饶阶巴桑创作研究综述》中从云南当代藏族诗人饶阶巴桑的汉语创作和相关的汉语研究切入,勾勒出1960年至今的饶阶巴桑及其作品的研究格局。

藏区民间文学研究。王远明《论康巴藏族关于英雄的传统叙事》以松赞干布和墨尔多为例,探讨叙事现象、主观性、机理和模式。认为康巴藏族的传统英雄叙事存在着主流与民间、民间英雄传奇与英雄神话、神与信仰等多重叙事模式。王治国《口传史诗<格萨尔>翻译的“口承”与“文本”之维》,将史诗《格萨尔》与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文本化进程作概览性比较研究,将口传史诗翻译与书面史诗翻译结合起来,勾勒出世界史诗翻译总图景;并提及口头文学翻译的双重主体失落。蒲向明《白马藏族神话类型和述说特征研究》,结合近年来搜集和整理的陇南白马藏族口传民间文学资料,探究了白马藏族神话产生的条件、类型以及述说特征,揭示白马神话的原始性、多样性、独特性,以及文化底层的积淀轨迹。

“文学藏区”早在2013年已由白浩提出,但回应者寥寥。此次研讨会上,白浩《文学藏区与先锋文学启动机制》一文中再次提出“文学藏区”说。他认为,文学藏区需要大文化视野,不限于民族和地域,凡是涉及藏区的文学都在此范围内。文学藏区的代表马原、扎西达娃、阿来都具备先锋气质和魔幻色彩,但又有过客和土著的身份类型,形式主义魔幻和文化之根的区别,汉化圈和藏文化墙的差异。

文学藏区不仅包含藏区文学,即藏地藏人的文学,更包含他者描绘藏地藏人的文学。因此,“文学藏区”更关注各民族的交互书写与表述差异,更能突显多元互动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白浩认为,依托文学藏区产生的先锋文学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和整体流向,边缘进入主流改变主流,是多民族文学动态史观的具体实现。

概念方面,蓝国华《“藏边体”与西藏文学》中的“藏边体”可说是“文学藏区”的另一类表达。“藏边体”由2007年张祖文提出,原指内地人在边疆地区看西藏的小说,是西藏边缘体验的异度写作。此类写作以西藏为描绘蓝本,以描写西藏人的人性为终极目标。相较起来,“藏边体”虽有创新意义,但比“文学藏区”显得单薄和狭窄得多。实践方面,《论杨志军<藏獒>的叙事》则可看作“文学藏区”的研究行为,孙德喜从宗教、拟人、魔幻与传奇四个方面对汉族作家杨志军的藏獒叙事模式进行了总结。

与以上观点不同,徐新建在小组点评时指出:非藏族作家的藏文学研究和传统臧文学研究,试图整合藏区文学的边界、内涵和范围。“涉藏文学”或“藏地故事”,二者对撞出一个新问题,即边界的问题和跨界的问题,以及跨界过后如何对跨界现象进行归类和命名的问题。与学者对“文学藏区”的原初定位刚好相反,他认为“文学藏区”应该像“文化中国”一样,和“政治中国”、“地域中国”并置且区分。文学藏区应该是一个文学的藏区,而不是关于藏区的文学,或在藏区里的文学。徐教授的观点是对“文学藏区”概念的目标性提升,是有关区域整体形象的理想设计,其中寄寓着人类生活文学化的美好夙愿。

值得一提的是,白浩的文章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当代西部文学发展的身份记忆与世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其“文学藏区”研究实属西部文学之一部分。由此反溯,从“藏区文学”与“文学藏区”便可以进入“四川文学”与“文学四川”,“西部文学”与“文学西部”,“中国文学”与“文学中国”。这无疑为中国文学创作与研究打开了另一方视角与局面。

四川文学研究有王学东《四川当代羌族诗歌艺术论》,他介绍了羌族新诗发展的三个节点和主要成果,点明羌族新诗具有的整体特征:故乡主题、民族坚守、神性之诗、灾难之诗、释比之诗。并论道:羌族新诗独特的汉语写作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为当代汉语思想界“神灵远去”的书写传统提供一定的补偿。

西部文学研究有郭国昌《中国当代地域诗学建构的几个问题》,认为从90年代严家炎主编地域文学研究丛书到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带入的民族身份问题,到今天的地域诗学建构,地域诗学理论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阿来到藏区到西部;西部诗学建构问题涉及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各类学科理念和方法,非各科通力合作不行,非一步可以蹴就。

研讨会结束,阿来致答谢词。作为藏族作家、康巴作家、四川作协主席的阿来主要谈到三个问题:族群、身份、语言。简述如下:第一,族群区分问题。由于学科分类、政治上强调多元,族群区分一直在进行。二,带来身份问题。西方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的产物,但中国语境不同,尤其当多样性和差异性妨碍国家共识形成,危及各族各地各文化的人民和谐相处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过分强调身份的危险。阿来说他将在下部小说里直面和追问这个问题。三,带来语言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民族作家就应该写本族语言文字。阿来却认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书写绝不是单向归化,不同民族的感受和经验加入汉语表达集团,为汉语写作带来丰富性和变化性。可以说,当代汉语是被多种文化多种地域多种族群共同建构的公共空间。因而“华语”比“汉语”更符合事实,更能体现生长性。

第二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依托具有110多年历史的国家“九八五”工程重点高校四川大学,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和管理决策研究的跨学科、跨院系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2011年9月,中心被国家版权局批准为首个全国版权(产业研究)示范基地。

中心以国家级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基地为基本定位,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发展模式,以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跨领域为运作机制,以发挥文化传媒、文学艺术、工商管理、文化旅游、建筑环境、软件工程、外国语言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深入研究世界及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宗旨。

中心由蔡尚伟教授担任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担任顾问,以博士生导师、多学科高级研究人员与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科研团队,除校内十余位研究员以外,中心还聘请了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电视台、环球活动网等机构的著名教授与专家担任兼职研究员。中心还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机构、专家学者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心高度重视同文化产业业界的联系,与中国出版集团、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中盛万吉文化投资公司、发现东方国际传媒集团等保持了密切的互动与合作。

中心所依托的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重点综合大学,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澜、吴玉章曾任校长,郭沫若、巴金、朱光潜、李劼人、徐中舒、缪钺、杨明照、钱穆、吴宓、冯友兰、李宗吾、周汝昌等文化名流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四川大学人文博物馆是全球前十而国内仅有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700余万册,是中国西部藏书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四川大学在《儒藏》编纂、道教研究领域都属国内第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佛学研究在佛教界的声望也不可或替,此外,四川大学还完成了《汉语大字典》(世界上收汉字最多最全)、《甲骨文字典》(世界第一部)、《全宋文》(中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汇)等里程碑式的文化工程。四川大学对敦煌学、俗文学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川大学的产业经济研究也具有深厚的传统与明显的优势,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中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近年来,四川大学发挥川大文化、产业等研究领域的优势,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心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整版发表,并被广泛转载。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著的《文化产业导论》《文化产业比较案例》《版权兴市》《电视文化战略》《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等书受到学界、业界好评。四川大学还推出了《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计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动漫产业》《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跨媒介经营》等多部著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心主持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电视创新与西部文化的现代化》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与全国各地政府及文化单位进行了广泛合作,由中心提供的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服务、文化产业规划编制、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日常咨询顾问服务等,为各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所提供的建议大部分被相关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采纳并获实施,反响良好。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心密切关注其发展走向,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发表了金融危机与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等论文近30篇,并提出“文化十条”等一系列原创性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相关研究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的关注和肯定,最终在有关领导及全国学界与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与川大校友、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等被文化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评选为“2009文化产业人物”。此后中心进行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版权与城市的研究直接推动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好评。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规划进一步发挥学校总体优势,激活全球校友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与世界与国家的文化要素对接,真正实现把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成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研究重镇的战略目标。

第三篇:2018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考试时间:2018-02-28 08:56-2018-02-28 09:05 93分

 o o o o  o o 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创新管理的困难的是()。(单选题3分)A.价值观的统一 B.文化的冲突 C.地域整合 D.利益的统一

2.11115444(单选题3分)A.456789.0 B.789797.0

得分:3分

得分:3分

3.提升协同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增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号召跨国界、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构建成()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 o A.跨国界、跨学科、跨地区 B.多学科、多功能、高级别 C.大开放、大合作、大协同 D.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

4.协同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是()。(单选题3分)A.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得分:3分 o o o  o o o o  B.建立健全鼓励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法律制度

C.加强协同创新的外在环境建设,努力建设一种公平、公正的创新合作环境 D.克服协同创新系统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5.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3分)A.缺乏好的创意和科技能力 B.创新的过程存在问题 C.缺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D.重视程度不够

6.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创新等级排名上,我国被列为()。(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B.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C.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D.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7.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o A.2020.0 B.2025.0 C.2030.0 D.2035.0 8.创新的主体是()。(单选题3分)A.个人

得分:3分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机构

9.大学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3分)A.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B.降低科研风险,实现风险分担

C.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组织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D.实现共同利益,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MIT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过程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A.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 B.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C.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D.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

11.我国现有的创新组织虽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着()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A.规模过大 B.学科单一 C.综合度低

D.公益性目标不显著

12.MIT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对我国的启示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导向应该与建设创业型大学联系起来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B.根据知识形态的变化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导向的不同模式 C.富有特色的专利政策体系和下放大学的自主权 D.多异质性主体的参与

13.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政府的作用是()。(多选题4分)A.调节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限制 B.解决协同创新信息缺陷问题 C.解决知识基础与商业需求不适应 D.充当“宽容的顾客”的角色

14.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包含()。(多选题4分)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15.产学研制度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问题是()。(多选题4分)A.产学研功能混乱 B.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较低 C.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D.产学研资源不足

16.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是()。(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0分

A.由紧密型向松散型过渡,即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B.由获取资源为主的产学研向面向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迈进 C.在合作形式上向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o  o o o o  o o o o  D.基于技术特性和知识特征的区分将成为合作模式的决定因素 17.产学研合作具有()。(多选题4分)A.高不确定性 B.高风险性

C.合作的高交易成本性

D.合作双方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

18.我国协同创新的现状是()。(多选题4分)A.研发与创新资源分散 B.创新系统封闭

C.尚未建立大协同的机制和体制 D.企业之间多进行研发合作

19.根据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我国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o o o o A.搭建支撑学科、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B.优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 C.建立协同创新校企交互的联动机制

D.拓展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多途径的融资渠道 20.协同创新的意义在于()。(多选题4分)A.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B.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繁荣、科技的进步 D.人才的高端培养

得分:4分  21.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 正确 错误

22.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载体。(判断题3分)分

得分:3o o  正确 错误

23.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4.从20世纪初开始,MIT慢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基本模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5.协同创新的过程涉及多利益主体的参与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制度与规范保障。(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 26.产学研合作并不存在知识来源与知识应用分离的组织、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7.加强协同创新,就要强调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还要加快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8.当前,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虽小,但专利结构优良。(判断题3分)分

得分:0o o  正确 错误

29.协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用政府行为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30.一个国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失去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第四篇:中科院协同创新

中科院集成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会上致辞。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中国科大、合肥研究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此举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崭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

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

詹文龙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界肩负着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努力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促进各部分间的融合,从而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成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次成立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在长期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学家团队、国际前沿科研项目、国家级科学与工程平台以及野外台站网络,构筑全国科教结合协同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实施,是因为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科学平台集聚、科教结合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利条件。

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科技部基础司巡视员张国成,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为“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揭牌

中科院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宣读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互聘教授、研究员的聘任决定

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双岗双聘

中科院长期坚持探索科教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与不同类型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机构的形式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挥平台和项目优势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中科院与高校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国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来研究所做科研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员在研究所担任兼职教师600多人,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约700人。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9年,中科院成立“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全院科教结合工作;同时设立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项目、特聘教师岗位项目、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等四类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采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对院属各单位发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结合项目进行支持。截至2011年9月,支持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共计36项,覆盖中国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个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个研究所。

白春礼强调,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研结合、研教互动和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是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新时期将全面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按照“开放兴院”战略的要求,打破行业、部门与学科壁垒,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优质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进一步发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科教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发挥中科院创新引领的“火车头”作用。

白春礼特别强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面向国内外用户群开放共享的物质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他希望该中心作为中科院新时期“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联合汇报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他说,一直以来,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今年4月双方举行专题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教结合的会谈纪要》,就建立科教一体的联合科研机构达成共识,并在夏季院党组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建设科教结合的共同体的规划,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侯建国介绍了双方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工作的目标、合作方式、建设措施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未来信息、能源、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作的世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一个试点”,即探索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改革试点和国立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在合作方式上,双方采用一校多所多学科形式,建设科教一体的联合机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既是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又是中国科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研究所前沿平台与人才的优势,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期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致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致辞中表示,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开展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科教结合创新试点,这是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相信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定会开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研学共赢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国际著名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和遥感辐射定标实验场、建设中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型综合科研平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大气环境监测、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揭牌仪式现场

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如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大“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将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聚合与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与先进核聚变能等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并在大气环境监测、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领域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语音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中心将在能源与环境、生命与医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完善和新建相关创新单元和大科学装置。中心还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成果与专利共享、人员双岗双聘、平台与资源开放共用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基础科学局、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中国科大各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和共建单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彭苏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1-10-26 关键词: 浏览次数:279

|<< << 1 2 >> >>|

10月17日,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洪江、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湘到会揭牌并讲话,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由我校科协办公室主任佟书华主持。

刘洪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协工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由武汉大学科协牵头成立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打破各学会长期独立运行,长期“封闭”、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推动学会间交流、合作,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也为全省学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希望各省级学会、协会借联盟成立之契机,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平湘常务副院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联盟的成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应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工作大有可为。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对企业实际需求不了解等现实问题,校科协及联盟、学会应在组织协调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学会可以紧密联系各学科的平台建设,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工作,开拓学会、协会工作的新思路。

会上,各位代表就如何开展好联盟及学会工作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学会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学会、协会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佟书华主任对联盟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希望各学会今后多通过联盟来组织活动。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石萍、丁惠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代表,挂靠武汉大学的14个学会、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力促区校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矿大(北京)校长乔建永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1-10-10 07:55

本报讯

9月的草原大地,阳光和煦,硕果累累。9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包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副校长姜耀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财务总监刘德华、副总经理孙春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徐凤君厅长、马强副厅长,人社厅王顺副厅长、科技厅云涛副巡视员,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徐凤君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校校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建协同创新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强区”战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促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品牌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区位优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人才与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合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合力提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

按照协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科技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共同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学院,更好、更快、更多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能源教育科技新平台,全面促进内蒙古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在讲话中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已有百年积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力,为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内蒙古已受益匪浅。

连辑认为,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起支撑作用的是工业,工业的主体是能源,能源的主体是煤炭,已成为富煤大省,但仍有很多制约条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开展引智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内蒙古科学发展。

连辑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区校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建立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合作切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拓展到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区校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山东能源集团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矿业和安全特色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托煤炭主体发展,并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母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全国70余家能源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乔建永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稀土、矿业等学科优势明显。山东能源集团矿产资源丰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彼此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乔建永相(下转第3版)

-----------------转版-----------------

(上接第1版)信,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组建,必将对我们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大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科技事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发表讲话,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表示愿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讲话,欢迎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要以这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随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连辑副主席与乔建永校长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

乔建永校长还与卜昌森董事长签署了《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乔建永校长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合作共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书》。

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连辑副主席、马强副厅长、李保卫校长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还向连辑副主席、卜昌森董事长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包头市政府有关领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邸建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范中启、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会泽、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亮、校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康帼姝等。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孙海瑞 供稿人:科学技术处 阅读次数:286 发布日期:2011-10-25

------------------

10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此次认定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1]17号),整合省内高校优质科技资源为我省产业集群提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协同创新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省内高校申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议并充分征求相关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意见,共认定10个前期对接合作基础好、未来对接合作潜力大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与7个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合作。辽宁省教育厅将通过各种科技专项计划择优支持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以此推进协同创新。

通知指出:各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按照本中心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相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各依托高校要积极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对接合作创造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基地申报项目通知

关于申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2015课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社科联有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研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杭州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5课题开始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立足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传播与文化创新实践,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更好地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创新服务。

二、课题性质

立项的基地课题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三、立项计划

2015年拟立项课题7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成果形式原则上为著作;一般课题5项,成果形式可以是著作、研究报告或论文。论

文或研究报告的研究时间均不超过一年,著作时间为1-2年。

四、相关要求

(一)课题方向

为提高研究质量,推动研究创新,基地确定本课题不设具体参考选题,申请人可根据个人研究特点和研究积累,自主设计具有创新个性的研究课题。选题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可参考基地两个基本研究方向:传播与媒介影响研究、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创新研究等。要注重突出区域特色,把传播影响研究与杭州社会文化发展研究相结合,注意研究网络新媒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以及对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的发展创新影响,鼓励从传媒与文化产业角度探讨大众创新创业的专题研究。选题要注重学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优先考虑已有前期研究成果的申请项目,对没有明确研究对象或问题指向的申请,一般不予受理。

(二)申请者条件

本次课题申报面向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单位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组织和个人。每位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和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基地课题。

(三)经费资助额度

重点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2-3万元,一般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为0.6-1万元。

(四)申报程序

请项目申请者严格按照基地选题要求,提交《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项目申请书》一式4份、《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基地项目设计论证(活页)》一式8份(A4纸正反双面打印),并提交电子版一式1份到学院科研秘书处,由学院统一递交科研处。

五、受理时间

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

下载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成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享经验协同创新

    分享经验 协同创新 ——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综述 2014年07月01日 09:42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津)2013年6期 作者:周轩/徐绘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45......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 (2012年5月7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

    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成立发言稿(定稿)

    各位来宾: 我很高兴地参加浙江******学院工程技术系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并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向到会的贵宾表示衷心感谢,并热烈欢迎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市行业协会......

    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沙地绿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好!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沙......

    东南牵头的“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东南牵头的“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10月25日上午,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其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业内著名企业共同创建的“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

    全社会协同开放创新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全社会协同开放创新制度 作者:陈锐 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06期 我想用八个字来凝炼这个《决定》的特色:善治、人本、普惠和民生。 这次《决定......

    协同创新机制-四川科技厅

    川 产 业 技 术 研 建 设 方 案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究 院附件 四二○一三年二月 目 录 一、建设意义 .......................................................................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及的精神,根据各单位签署的框架协议,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