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人与博物馆的故事
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130多家博物馆。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在这里展示,泱泱大国古老都城的神韵从这里散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游客到这里参观,光是“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票”就能发行8万册左右。
2008年是奥运年,我国及外国游客将蜂拥而至这座有着850年建都史的文明古城,除了观看奥运赛事,参观博物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下面采访的这几个人物都与博物馆密切相关,通过了解他们,可以滴水见日地了解北京――
穆玉敏:想让世界了解中国警察
一本厚厚的《北京警察百年》陈列在北京警察博物馆内。这本讲述了中国警察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书,是中国第一部详细叙述中国警察的史学专著。书的作者就是在北京警察博物馆工作的穆玉敏。
第一件征集的文物终身难忘
穆玉敏是北京公安学校“文革”后恢复招生的第一期学员,也就是业内人惯称的公校20期的,当年她所插队的公社在近千名知青中选拔3人上公安学校,她有幸被选中。在学校她度过了20岁生日,生日礼物是第一套警服。
1977年结束学业后,穆玉敏当了燕山公安分局唯一的女片儿警,管理1300多户居民,5个治保会。那几年,她骑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型凤凰牌自行车,下责任区串户、入工厂、进学校,帮教青少年、开治保会、办案查线索。7年后,她离开派出所,到刑警队当了一名刑警,出现场、访问证人、审嫌疑人、化装侦察„„她说现在她还非常怀念当刑警的日子,那才是警察的真境界,有焦虑煎熬,更有酣畅淋漓。后来,年纪偏大了,她才到局机关坐办公室。28年的警察经历中,穆玉敏在基层一线干了23年,而且主要的警察业务她都实践了。
穆玉敏从小就特别喜欢文学,小时候就看比她大七八岁的哥哥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当警察后,她边工作、边学习、边写作。1984年,她的一篇散文第一次发表在燕山当地的一家报纸上,此后,她的文章常见诸报端,逐渐在全国公安宣传系统有了名气。2000年,她被从基层部门选调到北京市公安局,参加北京警察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在筹建博物馆期间,穆玉敏负责公安史布展的所有文字创作。从2000年5月开始写布展大纲、布展脚本、解说词等,到2001年8月正式开馆,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撰写文稿100多万字,后来又反复修改43次。从策划到具体操作,她都亲自过问、亲自动手。一次,因受到领导批评,穆玉敏睡不着觉,半夜女儿又发烧,丈夫值班去了。望着窗外正飞扬的大雪,忍了一天的委屈终于爆发了,穆玉敏对着漆黑的夜,放声大哭起来„„然而第二天一早,她又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投入了工作。
博物馆开馆之时,也是穆玉敏和同事们庆功之日。回忆起那段日子,太多的感慨涌上她的心头,过滤了所有的情感后,留在她心头的是沉甸甸的喜悦。她永远也忘不了征集上来的第一件文物,曾带给她怎样的心灵震撼:一顶本应是绿色的头盔,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上面还有子弹穿过的枪眼。这是民警曹付坤戴过的头盔。
1994年9月20日,正在值勤的曹付坤接到命令追捕歹徒。在北京东三环路口与歹徒的对射中,曹付坤倒在了血泊中,那天正是月圆之夜的中秋节。穆玉敏说,这第一件文物是那样沉重。子弹为什么能击穿这个头盔?原来这不是防弹头盔,而是防击打头盔。现在,这个头盔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英烈纪念墙前,它在告诉人们:警察的生命随时都承受着牺牲。
特殊葬礼触发撰写警察史
到博物馆工作后,穆玉敏对警察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常看到许多参观者站在那用青铜铸造的“警魂柱”和那用400块取意浸透烈士鲜血的红砂岩雕塑的英烈墙前,肃然起敬,感动不已。英烈墙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没有一张完整的脸,只是一双双眼睛、一双双大手。然而,它展示给世人的却是一个个完整壮美的灵魂。建国几十年来,北京平均不到一年就有一名警察牺牲,英烈墙是警察用鲜血铸成的。这一幕幕感动着穆玉敏,也激发着她的写作冲动。
触发穆玉敏立志写警察史缘于一次特殊的葬礼。1995年春,穆玉敏在北京周口店山里邂逅了北京市公安局离退休的一群老警察,他们在一个悬崖下,正在为20世纪60年代在这里跳崖的一个名叫靳新明的年轻警察补行葬礼。在靳新明死的那个年代,有500多名被错划成右派、坏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的北京警察,被送到周口店山里植树造林,血气方刚的外线侦察员靳新明不堪忍受重压,跳崖一死了之。
这个迟到了40年的葬礼,使穆玉敏生出了一桩心愿,从此她用公休日寻找采访那些老警察,一段没有记载的历史被她一点点地挖了出来。从此,写作对她来说,不再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而是一种沉重的使命。
写作《北京警察百年》的艰辛令穆玉敏铭心刻骨,她几乎是一个人承担一个“史志办”所要承担的文字工程。无论盛夏酷暑、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为了寻找和抄录一条史料,或是为了找到一张历史图片,穆玉敏都要多次往返奔波,像蚂蚁啃骨头似的从书山文海中一点一滴地掘取所需的宝贵资料。从搜集和梳理大量的史料数据,再到灯下一遍又一遍地撰写和反复修改书稿,穆玉敏几乎放弃了所有公休日,割舍了一切兴趣和爱好,用去了除吃饭和睡觉外的大部分个人时间。
穆玉敏写这部书的唯一目的,是想为热爱的警察事业留下些什么。她说,警察是个英雄的队伍,对国家的忠诚是别的行业比不了的,没有战争的年代,警察的牺牲是最多的。身在其中,她听到、看到太多肃然起敬的故事,每每催人泪下。
目前,穆玉敏是中国作协会员。她独立出版的有散文集《生命,有种硬度》、长篇小说《欲念谋杀》、长篇报告文学集《苦难的价值是什么》、纪实文学集《限时逮捕令》、史学专著《北京警察百年》,内容全部是关于警察的。在警察这支英雄队伍里,穆玉敏像畅游在海里的鱼,吮吸着源源不绝的营养丰富着自己,点缀着大海的美丽。她说:“我希望能用我的笔,让世界了解中国警察。”
姚朔民:穿起无言钱币,讲述有形历史
――建世界一流的国家级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原址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厦的地下室。2001年,随着国际交流的需要,上级领导决定对钱币博物馆进行扩建,新馆选址在前门附近,对原“北洋保商银行”和“大陆银行”两座大楼进行内部改造,姚朔民就是从那时起,负责博物馆的重建工程。
在博物馆二层一进门处,有一幅大型铜铸浮雕,画面上工匠们有的在把熔化了的铜水往铸模里倒,有的在用工具打磨刚铸好钱币的毛边,还有人在用手进行检验。这幅将中国古代铸币工艺浓缩在一个历史画面的浮雕,策划、设计、定稿,都是由姚朔民亲自负责的。
在钱币博物馆的大厅两侧,各有一面巨大的显示屏,左边一个播放着古代铸币的工艺过程,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古人制币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钱币文化;右边一个则以电脑游戏的形式,使参观者通过玩游戏,就可获得钱币知识。这种别出新裁的钱币知识展示,也是姚朔民设计的。
小小钱币映照历史
流连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看到那一个个光滑润洁的小贝壳默默无言地躺在陈列柜里,仿佛时光倒退到几千年前――人类先祖们在辛勤劳作后,来到集市上,用他们怀揣着、手拿着的那一颗颗海贝,向卖肉的、卖杂货的人换回自己想要的食物及日用品„„那些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金属铸币,上面残留着被雨雪浸蚀、被黄土掩埋、被人手反复摩擦的岁月痕迹,看到它们,更使人顿生数千年恍如一瞬的感觉。
“公元前221年,秦皇统一币制,大量铸制外圆内方的‘秦半两’,这种货币因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遂为历代皇朝所采纳,此后沿用2000余年。”姚朔民谈起古钱币来如数家珍。来自大海晶莹夺目的贝壳,为什么会成了远古时期的钱币?王莽时代“一刀平五千”的钱币交换,印证着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宋朝钱币的多样化与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汇券又有什么“异曲同工”?在他眼里,这些陈列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里形状各异、材质不同的小小钱币,虽不是《春秋》《史记》那样的历史文献,但其存在本身,就在向人们印证着一部有形、有景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姚朔民举例说,比如宋朝的钱币很复杂,光从品种来说,就有金银、白银、铜钱、纸币等,还有很多铁钱。使用地区也有差异,江苏、安徽等许多地区多用铁钱、纸币,而北方多使用金银、白银。当你研究这些钱币的现象时,就会发现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是多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由于战争、经济等特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才有了不同地区使用不同钱币的现象。由此可见,钱币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上大学时,姚朔民就对古钱币有着浓厚兴趣。可能是学历史出身,也可能是天生爱好广泛,他总想探究小小钱币背后以历史为背景的发展规律。他认为,一个钱币背后有很多故事。从钱币制造的工艺上,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工业发展达到一个什么样水平,技术到什么程度。有些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往往觉得实物不如文献重要,而姚朔民认为,研究历史,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更全面。钱币博物馆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功能。
中国钱币文化吸引世界眼球
姚朔民介绍,钱币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陈列展览和研究功能。该馆收藏大量的古今中外钱币以及与钱币有关的文物,有些藏品属国内罕见。目前,中国钱币博物馆内珍藏着各种钱币文物30余万件,有河北遗址出土的金贝、安徽出土的十六印楚金板、汉代和田马钱、汉代摇钱树等,此外还有历代金银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各套人民币及金银流通纪念币等珍藏品。
姚朔民说,许多人以为,钱币博物馆只与专业人士或搞收藏的人有关,但博物馆在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了解自己国家钱币的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而且更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教育程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前,中国钱币博物馆是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的正式会员,不仅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活动,还与英、美、法、加、日等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机构保持着学术往来。2007年6月,维也纳艺术博物馆首次展出了中国钱币,在西方钱币学界引起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研究中国钱币多年,姚朔民总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钱币博物馆不仅要面对一般大众,还要代表国家面对专业人士,甚至国外同行。博物馆要向他们表明,中国的钱币博物馆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要让他们感受到中国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市民,博物馆也要普及钱币知识,用最少的文字、最精练的语言,让人一看就知道展出的是什么。
57岁的姚朔民,现在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副馆长。他说自己退休前还有个心愿:希望能把中国银行馆建立起来。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对银行、金融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博物馆里展示的钱币只是物,是死的,只有通过银行才能使钱币流通起来。如果能把钱币的流通过程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展示出来,就会使钱币博物馆真正“活”起来。
张丽珍:保护好过去就是保护未来
“请问,建立戏曲博物馆主要是为了什么?”“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有责任把它传下去。”面对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代表团的提问,张丽珍充满感情的回答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入梨园,方知春色如许
坐落在北京虎坊桥的湖广会馆,是一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清代古建庭院。迈入一个圆形小拱门,就见南北两边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红木小楼,这就是北京戏曲博物馆和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清末民初时,这里曾是名人荟萃之地,一些京剧名家常来此献艺。上世纪80年代,湖广会馆被多家单位和个人占据。据张丽珍介绍,为保护古迹,北京市政府从1992年起决定全面修复湖广会馆。1997年,戏曲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开放,这是北京第100座博物馆,也是北京唯一的戏曲博物馆。
张丽珍是1995年调到这里参加博物馆筹建工作的。她说,当时大戏楼的大幕本来应请专业人士设计,但为了省钱,领导把这任务交给了她。一连好几个星期,张丽珍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戏剧院所,看了大量的资料,一天到晚冥思苦想,终于设计出一幅既传统韵味十足,又有创新风格的舞台大幕。至今,这块明黄色的大幕已成为湖广会馆大戏楼的招牌。为了征集到好的展品,张丽珍和同事们费尽心血,一家一户地找单位或个人去做工作,说服人们把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共享。目前,馆中藏有“瘦云轩受贺图”“宫廷御用唱机”“中国四大名琴”等不少梨园珍品,许多都是来自私人捐赠。
戏曲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人们看完展览后,还可以坐在大戏楼里,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欣赏着丝竹古乐,观看着京剧名家表演。在这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本来对京戏所知不多的张丽珍,很快就被京剧那巨大的魔力吸引了。她废寝忘食地钻研戏曲知识,业务掌握得很快。现在已是博物馆副主任的张丽珍,仍每天担任讲解工作,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她总能给予最详尽的解答。
1997年,一位酷爱京剧的台湾老先生来馆参观,对张丽珍的讲解十分满意,临走时表示有机会还会再来北京。没想到第二年这位老先生真的又来了,而且还向博物馆捐赠了一张他珍藏多年的“广德楼戏班演出”旧账单。张丽珍回忆说,当时老人的一番话令她刻骨铭心。老人说:“这账单记载了梨园界的一段历史,把它捐给你们比我自己收藏更有意义。我相信,京剧艺术这一民族瑰宝在你们手里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张丽珍是69届的初中毕业生,最想上学的时候去了“广阔天地”。如今,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自学,她说,工作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总有新东西出现,这就使她非得不断学习不可,她很高兴自己忙得“没时间空虚”。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她想方设法组织各种专题展览。2007年5月,张丽珍策划了一个“戏曲脸谱展”,展览办得非常成功,受到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好评。让她感触颇深的是:“发扬民族文化艺术,最难之处就在于没有钱还要干成事。”没钱打广告,她就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为了征集展品,她挨门挨户去各个文化单位、社会知名人士家里借,从一无所有到最后荟萃了1200多幅珍贵脸谱。
工作,使我如此美丽
张丽珍爱工作的同时,也像所有的女士一样爱美,化着淡妆的她,总带着温文婉约的神态,着装上既时尚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2000年夏季,她接待了一批来自台湾的“真善美妇女观光团”,这个团有十几个台胞,都是第一次来大陆参观。一看到张丽珍,领队的副团长就拉住她的手说:“你们看,谁说大陆的姐妹不戴首饰、不化妆?”她的话一出口,全团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都投向了张丽珍,异口同声地夸她漂亮,夸她穿着得体、气质优雅。面对夸赞,张丽珍坦然微笑地说:“我们都是女性,爱美是天性。把自己收拾得精神利落,既是对参观者的尊重,也给自己带来一天的好心情。我身边的女同事也都和我一样,化淡妆,戴项链、戒指是很平常的事。”事后,她对记者说:“那天为了接待工作,我的确作了精心准备。听她们夸我,我心里很高兴,但同时也感到痛心,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她们对我们大陆却这么陌生和不了解。当时我就想,要尽可能多地向她们介绍我们这边的情况。”
张丽珍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京剧团的著名老生演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张丽珍丈夫常为她的工作出谋划策,是她学习戏曲知识的义务老师。为了普及宣传京剧艺术,她还把丈夫演出的剧照贴在戏楼墙上,她说:“如果要用别人的剧照,还要付肖像费,我们戏曲博物馆资金本来就有限,用我丈夫的可以不付任何费用。”有时周末休息,她丈夫还到大戏楼义务演出,张丽珍很骄傲有个在事业上能如此支持她的另一半,她声音里充满温情:“丈夫对我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是最让我感到温馨的事。”她还有个可爱的女儿在英国留学,如今已是法学硕士。张丽珍说:“我年轻时想上大学而实现不了的愿望,女儿都替我实现了,我真的很欣慰。”
目前,张丽珍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戏曲博物馆办好、办精,让它从中国走向海外。张丽珍目前正和90岁高龄的京剧研究家刘曾复老先生合作出一本配有英汉文字说明的《京剧脸谱梦华》。为此,她还在努力学习英语,她说:“虽然我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但我想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能用英语回答外国参观者提出的有关戏曲方面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珍惜民族遗产就是珍惜我们的过去,保护好过去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守着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家业,我没理由不努力。”
张丽珍从事的是与过去、与古老传统相联系的事业,然而她的言行却让人感到:这个美丽、要强的女人,也是个着眼于未来的女人。
马未都:办私人博物馆的 所有乐趣都是精神上的马未都是建国后创办私人博物馆的中国大陆第一人,也是收藏界的名人。2007年7月一个炎热的上午,我采访了这位观复艺术博物馆馆长。
“乱世收黄金,盛世藏古董”,收藏可以令人快乐无比,情趣高雅,投资取利。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收藏古董就像快乐的病毒,在普通人中广泛传染开来。见到这位收藏界名人,我本想听听他对收藏的体会,没想到他谈得最多的却是“文化”。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西风渐进的西方文化,从鸦片战争到现代经济,马未都把这一切归于文化的影响:“中国为什么以前没有私人博物馆?这是与中国人文化心理有关。在欧洲,有很多私人住宅或大专院校是根本就没有围墙、完全对外敞开的。而我们中国人的个人意识很强,注重的是个人空间,思维是封闭式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把自己的区域用围墙包围起来。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我愿意把自己的收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这也是我办博物馆的目的之一。”
马未都上小学四年级时,赶上了“文革”。他先随父母到东北农场呆了几年,后来又回到北京,农村里插过队,工厂里摇过摇把。那时他常业余时间写些散文、小说,并多次在报刊上发表。1981年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被刊登在一家大报上,从此他的命运开始转变,成了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和王朔、莫言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着实火了一大把。虽然搞写作能做到这份儿上足以使很多码字的人感到羡慕,马未都却急流勇退,从出版社辞职。他决定干他更想干的事――收藏古董。
写作是平面文化,而收藏玩的则是立体文化。马未都写作也好,搞收藏也好,皆缘于内心对文化一种化不开的情结。在他眼里,每一个文学作品,都表达着一种文化理念;而每一件制作精良的中国古玩,也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992年,马未都从琉璃厂小摊花5000元买了一只鼻烟壶,在香港以6万港元出手。有人说他眼光特毒,只要他玩什么文物,市场上什么文物就升值。对此,马未都认为,要想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古玩,关键就是要熟悉中国的文化。
在马未都眼里,文化就等同于历史。他说,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积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了自己文化的国家。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它的文化对世界的冲击是最强有力的,美国的文化教育输出意识比任何国家都要强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一直试图用美国的文化价值来“重塑”整个世界。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延续自己的文化就变得十分重要。
不知马未都脑子里是否有“天降大任于斯”的潜意识,他把创立私人博物馆看成是延续中国文化的一个具体行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马未都认为,西方文化中更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具体责任,而我们在过去很长时期里被灌输要承担的责任都过于庞大,人人都喊“要解放全人类”,但这类口号容易被架空,延续中国文化是要靠每个人一点一滴具体行动来实施的。他说:“有人说我很傻,没事吃饱了撑的办什么博物馆?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我成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件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虽然办博物馆是赚不到钱的,我为博物馆付出了很多精力、时间、金钱,但我从中获得的内心满足却是别处无法比拟的。”
5年前马未都把儿子送到英国读高中,学校的老师把儿子领到一个墓碑前,告诉他这个碑下埋着200年前所有的前任校董。马未都感慨地说:“就因为200年前几个外国人干了一件办学的好事,200年后,会有一个远隔千山万水、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孩子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他们这几个人,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个学校,我儿子也不会坐在这个学校,英国也不会有世界上一流的教育。我刚开始办博物馆是个人行动,现在我下一个目标是把体制完善起来,使博物馆不会因我的变化而变化。我希望博物馆能够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在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有这样一个博物馆。
第二篇:我与博物馆的故事
我与博物馆的故事
每当我走过学校博物馆门前时,总是有一份深深的留恋之情,我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楼顶上那匹奔驰的骏马似乎被冷落了,它见证了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在我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我经常到学校的博物馆来寻求知识。在懵懂的记忆中,那里就像宝库一样。直到我第二次的时候,才对这里稀奇古怪的文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一次,我和同学来这里观看木偶戏,看到叔叔阿姨表演得栩栩如生,我很是钦佩,看完木偶戏,又有小讲解员义务为我们讲解,听完讲解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里。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小讲解员。于是,我报名了,并且参加了相关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了解了学校以及中华古代历史,并且能够流利为大家讲解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里都少不了我的身影,我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学习知识,一起“寻宝”,一起学习踩高跷,一起表演木偶戏,一起参加欢乐大课堂,特别开心。在今年2月份的小讲解员比赛中,我获得了冠军。博物馆的老师们对我的关爱和培养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了解了民族民俗文化及历史,也学会了奉献,作为一名小小志愿者,我愿意为游客讲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
当我又一次走到博物馆门前时,那份依依不舍已经化作深深的感激,感激博物馆为我带来儿时的美好时光和永恒的记忆。
第三篇:博物馆与旅游
小骆论文
博物馆与旅游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美誉,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旅游的形式和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大类,即自然风光游和人文景观游。而在人文景观中,博物馆、纪念馆又占有重要一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作为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文化设施,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在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博物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被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博物馆事业的规模、水平和质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教育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博物馆不断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每年国际旅游人数由每年(千万人增加旅游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日渐密切,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世界旅游业和博物馆事业的迅猛发展,博物馆再也不能被孤立地看待了,现实中的博物馆已经融入到旅游之中,并且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旅游业的发展更需要博物馆事业的参与,这对恢复和维修文物古迹和遗址建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博物馆本身就有着自身的历史价值,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旅游业日益兴旺的前提下,又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旅游价值。从其旅游价值的含义来看,又可分为通过旅游所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资源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一、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都相继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可谓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这些新建的博物馆建筑宏大壮观,设施先进,环境优雅还拥有高质量的配套服务和高水平的管理,改变了博物馆在人们心中陈腐考究的形象,而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象征。这些博物馆经常举办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化艺术展览,成为人们主要的高雅文化娱乐场所,也大大提升了整个城市乃至相关地区的文化品位。上海市将博物馆与市政府连在一起,建在市中心人民广场上,而且还将博物馆作为自己的前厅,意在提升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品位,以及内在的人文精神,并向世人展示。足见政府对博物馆事业、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由于旅游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给文博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文物与旅游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将“开发文物资源,搭乘旅游快车 ”列入了它们发展和建设的战略性规划中。“文物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文物效益的不竭的源泉,两者是共进共荣的关系。"博物馆对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博物馆工作的开展,通过灵活的经营方式形成自身的特点,增强自身的活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旅游的大发展驱动着博物馆的大发展,大批的旅游者叩击着博物馆的大门,驱动着博物馆向大众化、公共化发展。参观博物馆成了旅游热点。许多以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家,其领导人都有很强的旅游意识,极为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旅游业越发展,博物馆越发展。博物馆的大发展与大众旅游的发展是共进的,在国内外许多城市,作为文化产业的博物馆在自己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到巴黎不会错过卢浮宫,去西安不会错过秦王兵马俑。可以说博物馆带动了这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人文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的西安,近年来特别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充斥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博物馆网,政府和旅游部门精心设计了旅游路线,机场、酒店等都有博物馆的宣传品和介绍书刊,可以说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旅游业的生命线。文化旅游观光的空前高涨,对博物馆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文物古迹在旅游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和对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更加需要作为国家文化、文明窗口的博物馆来推动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全球正在兴起文化旅游、文化消费,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位,富有教育意义的旅游。博物馆为了跟上世界旅游潮流,已经开始改变着人们对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再认识,并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内涵。
二、博物馆在旅游中的社会价值
博物馆被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
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关系
小骆论文
网络化的今天,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际间的频繁交往、经济上的持久联系,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更加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一种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物馆的研究对社会起到的各种推动作用都是通过展览及其他馆内外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它是集收藏、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通过收藏和陈列历史实物资料,成为历史的见证。特别是有很多遗址型博物馆作为现代化城市中并不现代的一组建筑,不仅成为城市中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揭示了人们所不甚知晓和了解的历史。陈列和宣教被摆在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位置,显然已成为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博物馆都极为重视的课题是如何将展品蕴涵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博物馆是进行成人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以及辅助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生动校外课堂。博物馆将原来分割的物品、图象、文献等重新组合起来通过陈列展示来表达展品的内在意义,引发观众的兴趣,使其获得知识,启发其思考,这是书本、学校以及其它信息媒体都无法替代的。目前,许多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都在这方面花大工夫,除了展厅的陈列设计外,还运用影音、灯光、多媒体电脑等设备;除了静态的陈列外,还设计观众可触摸、参与的展品复原、游戏等,令整个展览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除了通过展览所传递的信息外,博物馆还给观众提供许多可查阅的相关资讯。而遗址型博物馆更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在旅游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价值更是不可忽视的,它可根据原有的历史资料来使馆内的整体陈列设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给游人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并根据史实传播一定的教育意义。博物馆是进行社会教育的一种机构、一种手段,社会教育是它的中心工作,它以进行科学教育为目标,所以它的一切学术活动都必须面向社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反馈给社会。如:伪满皇宫博物院既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它不但—又是重要的旅游景点,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的重任,还为观众提供了文化内涵丰厚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只有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对每个进入旅游区的人来说,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而不仅仅是享受和观光。因此,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可以说,旅游业依赖于文化的特点,旅游业不可能没有文化。旅游业是发展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较高品位和格调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成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在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基于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使其成为自然界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收集者,为我们留下许多先辈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也为我们留下了探索自然变化与古代科技发展的线索,有助于当今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博物馆更是使人类科技发展的各种突出成果得以收藏和保留,记述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供后人借鉴,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重要学习场所,对社会的科技发展做出特有的贡献。但博物馆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非特定多数的群体。随着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业的交融,其教育对象已扩展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它已成为文化旅游的焦点。博物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实体,也是一种以实物为主体,结合文字、图片与音像的通俗世界性 “语言 ”。通过各种固定和交流展览,让世界更了解我们国家,让我们的人民更了解世界。在博物馆与旅游共同发展的今天,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都将成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在旅游业中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博物馆在旅游中的资源价值
为使我们独特的地方文化得以弘扬和保存,保证城市的文化特性,博物馆将地方文物、古建筑、史料、艺术品等文化遗存收集、研究和保护起来,实现了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统一性。实际上博物馆已将自己深深地融入到旅游行业之中,成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了旅游资源中可观赏性、可游览性、可吸引性等诸多特征。文化资源的 “不可再生性 ”特点,决定了对其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博物馆及其特有的文物作为一种 “物”的遗存,使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诸多信息通过旅游传达出来,本身已具有文物资源的价值,是文物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交叉。博物馆是地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象征,它使先人留下的丰
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关系
小骆论文
富历史文物、古迹,作为历史文化的证明,成为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能科学利用这些资源则与博物馆的建设密不可分。有很多博物馆是在古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文物古迹本身就是博物馆的建筑主体,这些本身就具有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是历史的凝固,是我们历史文化最好的体现。任何文物资源包括具有相当旅游资源价值的博物馆都不可能进行封闭式保护,依据博物馆原状陈列的主题,对原有的文物资源组合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乃是博物馆自身要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在不违背文物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将某些遗址的复原开放与观众参与相结合,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收获。复原既是为了保护遗址,也是要更好地利用遗址文物的旅游资源价值,更是对旅游资源的一次重大重组。博物馆在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已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博物馆的旅游中还要重点开发遗址型博物馆。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等。遗址型博物馆在旅游中的地位和其资源价值主要是由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稀缺价值和无形资产所决定的。博物馆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一般物质商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而遗址型博物馆则利用其文物的价值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同时也成为旅游资源中最有价值的和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因为这样的博物馆具有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其内容直观、生动、丰富,易成为深受游人欢迎的旅游胜地。长春市的伪满皇宫博物院就是博物馆与旅游景点密切结合的典范,它是在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所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宫廷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遗址型博物馆,这样既可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加速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并与旅游部门共同发掘潜力,开辟博物馆、文化古迹、旅游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观光线路,同时为更好地利用伪满皇宫遗址这样的文物资源来促进旅游业的全面繁荣又作了新的尝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立足现有资源,挖掘旅游潜力,才是旅游事业发展的保证。人们为了探求和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选择有丰富的文物古迹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和观赏对象,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古建筑、古墓葬
等等,来达到探古求知的目的,因此文物古迹成为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许多精品旅游线路,都依托于文物资源,充分说明了文物资源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以及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证实了博物馆文物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回报的,这突出表现为其在旅游方面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博物馆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它在旅游中的经济价值。其一是门票收入,这是博物馆在旅游中所能实现的最直接的经济价值。多年来,博物馆一直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属于公益事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是政府拨款就无所作为,而是要加强自身的运作能力,实现良性循环。长期以来多数博物馆门庭冷落,前来参观的游客寥寥无几,但在博物馆与旅游紧密结合的今天,这种局面已经不存在了,博物馆在旅游中已有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每年博物馆的游客都在不断增长,特别是一些遗址型的博物馆,如北京的故宫、长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等。据了解,这些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已占馆内收入的大部分。第二,博物馆的广告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相对于单纯的广告而言,其对公众的影响更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博物馆对于公众而言是一本生动的立体教科书,它的影响力将是全方位的。在博物馆中通过切身的感受,公众将从古今工艺的对照中了解到现代工艺的先进性,从而形成强烈、持久的历史认知意识,这是一般的广告宣传所难以达到的。作为突出典范的上海城市展览馆就是通过复制老上海的场景,以及再现历史的演变,向人们生与旅游事业资源可以共享,和谐发展。博物动的展示了上海经济腾飞背后艰难演进的另馆与旅游部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旅游一面,同时又会让人们在品味历史的过程中部门应认识到文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树立起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源,文物单位亦认同旅游实现了文物的价值,第三,旅游业是以流星雨资源为核心的推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四、博物馆在旅游中的经济价值
产业,旅游产品有吸引力才会促使游客去旅行游览。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分割在人们的印象中,提起博物馆首先想到的是一项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博物馆在旅游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性,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关系
小骆论文
决定了旅游产品不是购物商品,无法到市场上直接交易出售,旅游促销必须整体促销,打响城市品牌,卖的是 “项链 ”而不是 “珍珠”。因此,旅游就是知名度经济,旅游促销就是城市推销。通过各种旅游促销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博物馆正是这一类型的旅游产品,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将以旅游观光的形式来见证历史遗址、文物,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将有越来越光明的发展前景和一定的经济利益使其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在要把流失的观众重新吸引过来同其它旅游景点竞争的同时,还要与其它博物馆竞争,在这种文化旅游的竞争中,不同类型的遗址型博物馆则更加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不仅在博物馆界,就是在旅游景点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唯一性、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不仅给旅游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给其所在城市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实现了它的经济价值。
第四,大多数博物馆是历史文化实物遗产
存的管理者和信息的拥有者。长期以来,博物馆运用陈列展览这种独特的综合传播方式,凭借着电子、文字、实体多种媒介,与观众进行着理智、成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传播虽然真实准确、生动直观,但也会因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具有不可转移性,如果在实体传播中处理不当还会给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影响文物的长久利用$博物馆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可以大力开发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作为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新途径的具有本馆藏品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已被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所开发。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带着地方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味,运载着历史文化的信息及信息拥有者的意志走出馆门,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使博物馆的商品不管销售到哪里只要销售得越多,历史文化信息及信息拥有者的意志就传播得越广,更有利于推进博物馆的文化国际传播和实现它的高效传播。博物馆具有开发旅游纪念品的优势,以它所收藏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依托,开发出具有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大大提升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和个性,满足旅游者游一方山水知晓一方风物的美好愿望,并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使旅游活动成为文化交流活动。即使在旅游结束后,触物即可唤起人们的回忆,激发人们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文化弥漫于旅游之中,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在增进旅游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旅游的社会效益;在彰显地方历史文化个性的同时吸引大众和激发人们的求购欲望,满足旅游者的文化心理需求,给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带来荣誉和金钱的回报。在新的世纪里,人们应以新的视觉、新的理念、新的精神,积极探寻新的发展之路,为人类创造出新的财富。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大前提下,博物馆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社会需要,与旅游紧密的结合,必须有商业化思路,运作必须市场化。抓亮点,抓特色,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宣传中应注重展示特色,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才能成为亮点,这也是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的最大卖点,是其灵魂的所在。现在不少人看重了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希望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联手使博物馆业与旅游业共同振兴。一座城市里博物馆的发展水平,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句话说得好:“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幼稚”。历史上任何一次革新都是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孕育产生出来的。我们建设博物馆既是一种文化投资,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开创未来,也是在为旅游业的发展积蓄后劲,必将在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它的资源价值为我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回报。
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关系 4
第四篇:博物馆与旅游
关于举办“博物馆与旅游”专题征文比赛的方案
【指导思想】:为配合2009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与旅游”宣传主题,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为佛山市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广开言路,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同时让大学生们关注博物馆,加深了解博物馆,组织“博物馆与旅游”专题征文比赛。
【活动背景】:佛山市博物馆从2005年起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及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确立了共建教育基地关系。几年来,双方合作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教育。当前,佛山市博物馆新馆建设进入到深化设计阶段,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均可作参考的作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都有旅游系的设立,学生们能从旅游管理者的角度向博物馆提出相关的建议。
【组织办法】:
1、征文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及学校
旅游协会的在校学生。
2、由佛山市博物馆制定征文要求,由学院旅游系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宣传与
发动。
3、计划定于4月初发出征文信息,4月30日前截稿,佛山市博物馆学术委员
会组织专家小组在5月10日前评选出各个奖项。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中公布结果并颁奖。
【征文要求】:
1、以博物馆与旅游为主题,文章题目自定;
2、佛山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是即将启动的佛山文化综合体建设项目之一,地
点在佛山东平新城世纪莲体育中心西侧,现已通过国际招标,经三轮评选,确定采用丹麦设计的“坊城”为概念性设计方案。博物馆在佛山文化综合 1
体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才能适应旅游者的需求;
3、从旅游者学习或观赏的角度对佛山市博物馆未来的陈列展览主题提出多
项建议,使新博物馆的陈列适合于广大的观众,真正成为人们学习的课堂;
4、从旅游者舒适、愉悦、休闲角度出发对佛山市博物馆的公共服务项目及设
施提出构想,让新博物馆成为大众和旅游活动的好去处,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5、从大众关注及需求出发对新博物馆日后开馆提出合适的活动策划建议,让
佛山市博物馆不断有新的活动项目作支撑,使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6、作者可根据以上要求选取两至三点展开论述。
【奖项设定】:
一等奖: 一名奖金800元
二等奖:二名奖金500元
三等奖:三名奖金300元
【评委组成】:
佛山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拟定外聘评委:安文江杨河源杨凡周【投稿邮箱】:fsbwgzxl@163.com(投稿人请记得写名字及留下联系电话)佛山市博物馆联系人:张雪莲电话:82622210
主办单位:佛山博物馆(代章)
协办单位: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
佛山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二零零九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考察报告
孕育发轫的早期茶
茶在远古时期即已被发现和利用。其发展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茶的饮用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巴蜀一带,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及中原地区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萌芽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融合促进饮茶进一步向北传播。当时的饮茶主体为上层贵族、士人。他们将茶饮看作高雅的精神享受。此时的茶文化已经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茶的发现和利用
茶叶的利用和发展,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传说神农最早发现茶的药用价值。西汉司马相如所撰《凡将篇》中已有茶叶如药的记载。秦汉时期,《礼记》有“掌茶”、“聚茶”以供祭祀的记载。南朝《异苑》记载了剡县(今浙江嵊州)陈务的妻子喜好饮茶,每次饮茶前,先以茶祭祀宅中古墓的故事。东晋郭璞的《尔雅》卷九《释书》中“槚,苦茶。条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为苦茶”。
古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的饮用起源于中国西南的古巴蜀一带。后来由于秦始皇统一中国,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茶字正式确定之前,茶有“槚”、“荈”、“蔎”、“茗”、“荼”等古名称,这些古称大多来源于古巴蜀的方言。
茶叶作为贡品
古巴蜀一带至迟在周代已利用茶,并作为贡品。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晋常璩《华阳国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支„„香茗。
茶叶成为商品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川人王褒在他的文书《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茶”的记载五代毛文锡《茶谱》及有关史料记载,西汉吴理真曾在四川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七株。后世有“仙茶七株,不生不灭,服之归西,即地成仙“之说。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茶
饮茶的习俗沿长江顺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不饮茶。汉初,湖南长沙及其所属荼陵县已成为重要的茶产区。西汉元封五年置荼陵县。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荼陵”封泥,还有“槚”的竹简,木牍和包装。茶乡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肩部刻有一“茶”字,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已经出现了茶。湖州在长江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三国志吴志》记载,东吴最后的国主孙皓嗜酒,常大眼群臣。大臣韦矅酒量小。孙皓密赐荼荈以代酒。
生煎羹饮
三国魏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赤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这种饼茶的加工技巧及煮饮方式,在三国时期已形成。至唐宋时期,仍以茶饼制作为主流,只有加工方法至为精细,煮饮方法也更讲究。
魏晋南北朝的品饮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融合促进茶
饮进一步向北推进,这时的饮茶主体为上层贵族、士人。他们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并提倡以茶养廉。
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唐王朝因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茶成为主商品之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名茶、贡茶相继出现。正是这一时期,茶开始征税,茶始成书。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巧都已法相初具,并深深影响后世。陆羽《茶经》的问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代,受南方饮茶风俗的不断影响,茶在北方迅速传播开来。佛教禅宗的兴盛与影响,是饮茶之风由南方迅速扩展到北方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在封泾的《封民闻见记》中反映的十分充分:“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人皆许饮茶,到处煎饮,以此专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茶事兴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朝廷贡茶的出现。唐代贡茶分为两种,一是专设官焙制造。唐代官焙有湖州紫笋等宜兴阳羡茶。卢仝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诗句。另一是,规定凡是有名的茶产区,几无例外地都要以茶进贡。
唐人茶事
唐代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饼茶,是当时主流茶品。团饼茶的加工通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基本工序。唐代以团茶饼煮饮为主要饮茶方式,唐代正像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为我们留下了唐人煮茶的场景。
自从陆羽生世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唐中期,陆羽《茶经》的问世,把茶文化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陆羽(733—804),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人,他踏遍江南茶区,考察茶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茶经是一部全面论述茶文化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史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品茶成为一门艺术,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
宫廷茶事
唐朝宫廷集中了大量的名茶美器。宫廷贡茶先供于宗庙,次则宫中自用,余再分赐给大臣和番邦使节等。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了一套银质鎏金茶具,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宫廷饮茶的豪华。赐茶是宫廷茶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以赐茶加强与大臣之间的关系。刘禹锡在《代武中丞谢新茶》中表达了得到赐茶后的喜悦心情:“臣某言,中使宝国,安奉宣圣旨赐臣新茶一斤,猥降人,兴临秋全恭承庆赐,跪启缄封,伏以放偶之责,采颉至珍„„
卢仝与茶
卢仝(795—835),号玉川子,河南济源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贫,但酷爱读书,满腹经纶。朝廷曾两度起用他为谏议大夫,均不仕。卢仝爱茶,曾吟有脍炙人口的“七碗茶诗”。
唐代茶的对外传播
唐代,中国茶主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唐太宗后期,新罗使节金大庸把茶种子带回到朝鲜半岛,种在智异山下的双峰寺。朝鲜从此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禅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经,拜道邃禅师为师。翌年归国时,从天台山,四明山带去不少茶种子,试种于日本滋贺县。与最澄同年入唐的空海留学于长安于唐元和元年归国,他不仅带回茶种子,还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中国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在日本广为传播。
兴盛的宋代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高度发展并趋向精致奢华的时代。宋代的饮茶法,已从唐代的煎煮法过渡到点茶法。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所谓点茶就是碾末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盏中,待汤瓶水煮沸后冲入茶盏,然后再用茶在盏。然后去拂。宋代茶以工艺精湛的贡茶—龙团茶和讲究技艺的斗茶,分茶艺术为主要特色。
宋代斗茶
斗茶,也称茗战,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北宋时期,斗茶蔚然成风。从帝王显贵、文人雅士、到市井百姓,无不对此兴致盎然。宋代斗茶主要用茶饼,判断斗茶的输赢要看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二看茶汤与茶盏内沿相接触水脚出现的早晚,汤花的色泽鲜白,细碎均匀为上,汤花紧贴盏沿,持久不散称作“咬盏”,咬盏时间长者为赢家。作为一种趣味性与技巧性兼具的活动。斗茶到了冲泡散茶为主的明代,基本绝迹。
宋代茶馆
宋代茶馆十分兴盛,是当时经济与文化高度繁荣的产物,也是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茶馆不仅数量多,经营范围广,而且注重饮茶环境的营造。在宋代都城汴京,茶馆鳞次栉比,除提供茶水之外,也有其他经营,如衣服和字画等等。在南宋临安茶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北苑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指龙团凤饼,系为宋北苑贡茶之统称。北苑位于如今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宋太平兴国年间,已造龙凤团茶。咸平间,丁谓造“大龙团”以进。庆历时,蔡襄造“小龙团”较“大龙团”更盛一筹。北苑贡茶,品色繁多。贡品极盛之时,凡四千余色。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一书,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介入,使得宋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社会政治背景。
民间茶园经营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崖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镌于大巴山崇山峻岭之中。这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也是时代最早的记载民间,茶园经营活动的石刻。
文人与茶
宋代重文轻武与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便养成了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娱乐心态。他们将茶与娱乐、艺术等融为一体,开创了文士茶的先河。宋代一流的文士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等都置身其中。他们写下大量品茶诗文,倡导了茶宴、茶礼、茶会等多种形式。
宋代茶的传播
径山坐落在今浙江余杭,历代多产佳茗。相传法钦曾手植茶树数珠,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后世僧人常以本寺香茗。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行茶礼仪,后人称之为“茶宴”。南宋日本僧人圆尔辩圆和南浦绍明先后于端平二年和开庆元年,在中国留学。回国时,带回茶种,以及供佛待客等饮茶仪式,在日本传播。南宋乾道四年和淳熙十四年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高僧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方法,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茶马古道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剑川县的沙溪古镇、祥云县的云南驿、普洱市的那柯里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县)、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元代,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进贡宫廷仍以末茶和蜡茶为主。元代,武夷茶取代北苑成为贡茶,并在武夷山九曲设立御茶园。元代点茶仍然十分盛行,但“烹茶芽”的煎茶方式日渐兴起。
返璞归真的明代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贡团茶改为贡叶芽(散茶)。后人对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沦便饮,逐开千古茗饮之享。”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变化。
走向世界的清代茶
进入清代,茶文化开始走向世俗,深入到千家万户,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茶馆大兴,茶饮被大力推广。对外,茶叶贸易形成,迅速走向世界,一度垄断世界茶叶市场。中国人的饮茶礼仪也逐渐传到西方。
总结
茶叶从中国西南的莽莽丛林进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经历了无数艰难与曲折。自茶与人类结合开始,茶就以其优良的品质,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