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

时间:2019-05-15 08: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

第一篇: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二:描写气候的古诗

描写气候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4、“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6、“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3、“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描写地形的古诗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句描述横断山区崎岖的地形,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各角度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形象的解释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很高,同时也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三、描写水文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描写庐山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的壮美景观。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展示了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升,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既展示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的。篇三: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8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二篇: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词句

一、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侯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气候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气侯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天气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气候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天气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天气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气候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1.“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6.“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2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二、有关日月风雪的诗句

(一)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二)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三)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四)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二:描写气候的古诗

三、描写地形的古诗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句描述横断山区崎岖的地形,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各角度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形象的解释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很高,同时也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四、描写水文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描写庐山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的壮美景观。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展示了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升,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既展示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的。

第三篇: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四篇: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识记常用天气符号并运用符号阅读天气预报图,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2.技能目标: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能综合分析阅读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大气质量、关注健康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记常用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阅读简单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讲授法 看图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高气温14℃,最低气温7℃。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

2.讨论

(1)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2)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晴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

(3)下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下雨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下雨时,人们必须保护什么东西不被雨淋?(露天存放的水泥、粮食、棉花、布、衣服,机器等。)

(4)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下雪能给人带来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雪来临前,牧民必须做什么?

(5)大风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大风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6)大雾、冰雹、雷电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害处?

3.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了天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板书)天气预报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播报顺序、内容。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打开课本P58主要天气符号图)

请用语言叙述这些符号的特征,可用小组竞赛形式:

学生: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教师对个别符号进行讲解。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各小组的同学可以用彩笔画出部分天气符号,可以做成简易卡片,采取看图抢答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师要及时评价。

提问:还有哪些天气符号在视频中没有出现?同学们可以推荐小组代表画在黑板上。教师大体讲解或补充个别天气资料如:沙尘暴、台风等的相关内容。

过渡: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一般先出现的是卫星云图,什么是卫星云图?如何根据卫星云图来判别简单的天气预报呢?

(板书)卫星云图:

讲解:

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目前,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云图画面。在彩色的红外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练习:

请同学们判断出教材上P58的“卫星云图”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家乡所在地的天气状

况(青藏高原有雨)

大家一起回忆讨论,并试着归纳天气预报的概念

活动三:

1、展示教材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你能学做天气预报员吗?

把学生分为六人为一个小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教师做好巡回指导,让学生在模仿预报员的过程中加强对主要天气符号的记忆和理解。

2、练习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3、现实生活中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蚂蚁潮,下雨兆

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乌龟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你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板书)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播放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气候的景观,更清楚的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学生观察后总结)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生列表总结: 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练习:教材P59活动第3题: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暴风骤雨——天气;四季如春——气候;阴转多云——天气。)过渡:你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气候吗?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有关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用呢?

(板书)了解天气与气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可以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作好指导)。

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夏秋降雨多,冬春降水少。

相关材料:

(农业方面)风调雨顺,年景才能喜获丰收,每一种农作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农业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

(生活方面)每天早晨,晨炼已成为城里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儿,早晨雾气重,尤其早晨到出太阳之前,近地面雾蒙蒙的。大雾天,大气比较稳定,一些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滞留在空气中,被雾滴吸附造成能见度差、空气浑浊。因此,早晨锻炼身体最好避开,待大雾消散后再出来活动活动更有益健康。

打雷下雨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但是一场雷暴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能够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据研究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在晴天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实践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对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有很大作用因此雷雨过后,建议大家外出散步,有的医学专家在雷雨过后,将带有负氧离子的空气引进病房,以协助治疗病人。

(科技方面):天气和气候还在科学研究上有很大的作用

展示当今风云人物——杨利伟的照片和资料,跟同学们一起了解气象条件对神州五号的升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学生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不明白的还可以继续提出疑问。对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三、气候

1、概念

2、特点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篇:《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学习的重点。天气与气候是本章第一节,分为“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三框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本课是后边三节学习的基础和铺垫。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本课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辨析过程与实践练习。另外,初一学生生性活泼,课堂形式不宜单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2、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

【学法指导】

1、“学习有用的地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且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我采用比一比、试一试,进行看图识天气抢答比赛等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天气、气候)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天气与气候。讲授新课:

一、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概念

区别

联系

天气 气候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阴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晴、冷暖、风力大小等大气状况的综合表现。平均状况。1.短时间的2.多变的

1.较长时间2.相对稳定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练一练:

下列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 四季如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天 气 气 候 天 气

过渡:“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多媒体播放收看天气预报)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 生:“要靠卫星云图”。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作业:

合作探究学习:以下三个问题(多媒体投影)

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和气候变暖有关系吗?

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小结:(多媒体投影)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

2、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

3、天气和气候的联系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冯秀群 一、教学目标: 1、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

    《天气和气候》的教学反思

    《天气和气候》的教学反思 湘潭市一中地理组 邓春梅 2003年11月26—28日,我上的《天气与气候》一课在湖南省初中地理优质现场课比赛16节赛课中荣获全省唯一的特等奖。2004年6......

    天气与气候教案

    气候与天气 二、说教学重难点 1.1. 重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1.2. 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天气”和“气候......

    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环节一、歌曲引入新课(幻灯片1~2)。 幻灯片1: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哪些和今天的课堂内容有关? 幻灯片2:欣赏海尔兄弟动画片主题曲。引......

    天气与气候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开课《天气与气候》复习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5-5-15 地点:八年级4班课室科组:地理授课者:陈南雁 备考目标 1、考点一: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

    地理教案: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区分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 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

    地理教案:天气和气候范文大全

    第一节 [教学目的] 1.理解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