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2012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有感
尖峰派出所关于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典礼收看情况
最美乡村师、无疆大爱施、守留成使命、呵护是生涯、卑位真情在、居高仁义亏、今番名实至、贫贱定不移。
有一个称谓,从它诞生之日就承载着无尚的荣耀;有一个称谓,从承载它之日起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有一个称谓,从山里娃呼唤之日起就收获了永恒的温馨;这就是乡村教师。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长期坚守,放弃城市里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疼爱,甘愿到艰苦的偏远地区,从青春年少到白发如雪,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无私奉献,战胜了风霜雨雪,战胜了孤独寂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付出,使一批批学生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撑起了下一代的希望。
看完整场颁奖晚会,我们不由感叹: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主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输血是治标,造血才能治本,而教育是造血的干细胞。这些获奖的乡村教师,即使在今天,依然是生活艰苦。我想,此次评选和颁奖活动,我们整个社会除了要为乡村教师唱赞歌,更需要切切实实的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不让乡村教师成为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他们是那么普通的一群人,也许从乡村来到城市,他们都会立马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贫穷落后的山谷之中,他们或摇着小舟每天往复接送学生,或牵着学生的手走过崎岖的山路,或坐着轮椅手挥教仗带着孩子们读书,或抵御重病的折磨,在家境贫寒困窘的下还节省出来的钱,资助贫困的学生买学习生活用品,这些“最美乡村教师”告诉我们,他们虽然辛苦和贫困,但他们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因此他们比哪些锦衣玉食又天天抱怨的人幸福。使我又一次重温了马克思的幸福观:“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好久好久没有感动神经的我们,居然看一个掉一个眼泪,真的是太感人太朴实了。深深觉得,那,是我应该去做得,现在是别人在做着,单纯的,散发光和热,温暖可爱的孩子们,祝福最美乡村教师!你们是国人的骄傲!
祝福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们一生平安,天天幸福、快乐。
尖峰派出所
2012年9月15号
第二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有感(范文模版)
有感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一起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整个下午阶梯教室里面的气氛都很凝重,不时会听到啜泣声,我们被感动着,感动于这些乡村教师几十年扎根在农村,无私奉献却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撑起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大厦。
看着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我的眼泪留了很多,除了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也想到了教过我的很多老师。我从农村出来,我身边很多老师的生活很拮据,但是他们却能够一辈子无怨无悔。至今我头脑里面也会常常浮现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印象深刻地记得他们精彩的课堂,特别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那带着方言口音却充满魅力的朗读,是他让我发现语文这个精彩的世界。生活的拮据、环境的艰苦不会改变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一辈子扎根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的种种问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份爱是无私伟大的,我们无以回报。
看这次颁奖典礼,我在感动之余也在思考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问题。我们国家每年真正投入教育的经费到底有多少?落实到这些乡村教师身上到底又有多少?这些美丽的乡村教师们在培养国家未来栋梁之时是否会为生计而苦恼。孩子们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国家应当尽己所能让孩子们有更加优越的受教育的条件,让老师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第三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感动·愧疚
----观看“最美乡村教师”有感
南华中心幼儿园 陈丽萍
观看、感动、流泪、愧疚、力量。这是我观看最美乡村教师的整体感受。
2011年9月9日8:30分,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仪式。“老师,亲爱的老师,你就像那山村的渡船,把山乡送往希望的彼岸……”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稚嫩的童声合唱《小渡船》,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帷幕。典礼以视频、照片、访谈等形式,生动展现了10位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后我突然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他们的境界不是人人可达,但是当我们迷失在繁华喧闹中,不妨抬头看看那一片蓝天。
颁奖仪式上,10位““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逐一登场,一一亮相,他们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他们灵魂深处的大美大爱心灵展现在荧屏上,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为之动容,深受感动。为之震撼。他们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编织着乡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用他们并不健壮的身躯,托起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希望。他们更是所有乡村教师的代表,展示了广大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
江西省新余市罗坊中学离休教师蒋国珍老师,他每月有2830元的离休金,生活却极度俭朴,三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一心一意爱护学生,诚诚恳恳帮助困难学生,激励优秀学生,关注教育。据不完全统计,蒋国珍三十年来用于资助、奖励学生和各种慈善事业的钱已经超过20万元,超过他工资的总和。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他先后向有关部门为灾区人民捐3100元。
新疆省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小学阿力甫夏老师,从2005年到现在,80后的他在这片大山里已坚守7年,让山里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了汉语,他骑着骆驼上百次地翻山穿河,劝说家长,7年来共挽救了40多名失学儿童,为大山里的人们能够走出大山做出了贡献。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蒿吉坪乡民族学校杨贤生老师,在这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0年,淡若菩提,坚如磐石。他把青春和梦想倾注于瑶乡的教育,就像一支点燃的红烛:烛光跳动,烛花闪烁,默默地照亮着瑶乡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
看完最美乡村教师的点滴事迹,我内心深深的感动了,泪水一次又一次的流下。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在偏远的乡村,甘于寂寞,不畏艰辛,无私忘我的工作;他们用单薄的身躯担负着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培育农村人才的伟大事业,他们才是我国最美的人,最可爱的人。
看完这部颁奖晚会,感动之余,是愧疚。我也是一名乡村教师,虽然我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时时觉得世道不公,对我太刻薄,但比起他们我内心是那么狭隘,那么渺小。我们面对的同样有无数双渴望知识的双眼,我们应同样有赤诚的内心,去投身教育,献身教育。我从这些乡村教师中获得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无穷的力量,要守住寂寞,守住贫寒,兢兢业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献身我们崇高的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添砖加瓦。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六日
第四篇:看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有感
看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有感
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的现场颁奖典礼,评选出来了十位最美乡村教师。观看时,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十位教师的坚守我们所有的老师震撼,从这些乡村教师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原来他们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这种放下,让他们摆脱了个人名利的束缚,而是循着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发,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爱与大爱、小我与大我之间貌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因而,他们一面给予着爱,一面又受爱的滋养。正是在这爱的给予与滋养中,他们实现了一种自我价值,获得了爱的温暖,成就了他们的“最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比喻,老师就是把我们从懵懂的世界里带到一个充满着知识,充满着好奇,让你急于进入的一个世界的渡船,把孩子从孩童带到成人的世界里,从一个未知的世界里带到一个充满各种常识的世界里,让孩子从一张白纸,带到充满梦想的世界里,让每一个人有梦,成为未来的祖国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些光辉的形象里面,包含着一群不为人知的群体,他们就是乡村教师,他们的待遇没有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师那么优厚,工作没有那么轻松,但是他们的责任更重,他们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启蒙者。耐得住寂寞,不畏条件艰苦是众多乡村教师共有的特点,广西山区教师石兰松是一位典型。石兰松是一名壮族乡村教师,在湖面上坚持26年撑船护送学生上下学。他记不清自己在水面上撑了多少个来回,只记得这么多年来已经撑烂了8艘木船。他就是广西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内泽庄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26年,这撑篙划船的动作,他已做了近4万次,经他摆渡上学的乡村孩子有1000多人。26年,桨声风雨中,小小木船,摆渡人生,承载了多少的爱和梦想……他因为26年前的高考失利以2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正在中学复读的他听说启蒙老师病了,赶回来看望。老师的托付,他嘴上答应了,可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父亲正指望着儿子走出贫瘠的大山光宗耀祖,他自己也憧憬着美好的前程,如果放弃复读回村里代课,也许就再也走不出这大山了。晚上,石兰松坐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眺望着石崖环抱的大龙湖出神。“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恩师的这句话,仿佛一次又一次从空濛深远的湖面传来,在他心头激荡。石兰松打定了主意:自己留下来,把山区的下一代送出去,不让山区的贫困“代代相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铺盖卷从学校搬了回来,紧接着又去了教学点。他在学校的一呆就是26年,寒暑易节,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他的精神让我非常感慨,这说明在他的心里是有着一个怎样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事业不断默默地付出着。
我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身处在繁华的城市,体会不到他付出的艰辛,有时候,在工作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我经常会被这些暂时的困难和阻碍所困扰,有时候我甚至想,自己选择的事业,选择的工作真的是自己想要做的吗?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会有退缩的想法,我想避开很多难做的问题,但是现在我看了这些乡村教师的所作所为,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他们在那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下,都能做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都能正常地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做的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我这点小小的困难和他们比起来算的了什么呢?我感到举步维艰,只因我的内心不够强大,我想临阵脱逃,只因为我缺乏足够的勇气,我感到不甚其烦,只因为自己没有事事亲为,巨细无遗的耐心。要有足够的爱心去奉献,要有做一个强者的勇气,我才能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才更好地最得起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这一个华丽的称号。
看完频奖典礼后,我决定向他们看齐,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更美好的巅峰,祝福自己,也祝福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们一生平安,天天幸福、快乐。
第五篇: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有感
角落里的阳光
——— 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有感
黄朝华
2014年3月12日
3月12日晚上,我们全校教师观看了《2013“最美乡村教师”》视频。
无论是参加典礼的“最美教师”,现场的观众,还是视频外的我们,人们在一起分享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习惯平静清淡生活他们,突然受到从未有过的感恩、礼遇和慰问,这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么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让他们继续扎根农村教育,鞠躬尽瘁的源源动力。这一刻不仅仅是在场的观众和嘉宾在感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辛苦的工作,就连他们自己也深深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至深的细节故事,展现了“最美乡村教师”平凡真实的生活和高尚的内心世界,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甘于奉献的教育精神风采。
看着一段经典的视频,感受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见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真情,感动的我,不禁这么想:看着人家,再看看咱们这儿,简直没法比,咱们得好好干!从这里,我明白了什么叫“使命、责任、付出和幸福”。一个个真人故事,动人心魄,净化心灵。虽然感动的情绪早已预知,但现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一次次被震撼。
作为教师,爱党爱国,就是爱教育。廖乐年老师用自己辛苦攒来的几十万元汗水钱和自家的祠堂进行义务教学;潘立华老师的妻子患眼病却无暇照顾,儿子上重点大学却交不起学费;刘坤贤老师因为教学而落下高位截肢之后,又患脑溢血病,病中苏醒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学生们怎么了,我的学生们怎么办?”病好后,他立即返校上课,虽然好运与他无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悲情,相反,他总是和命运抗争;廖占富老师和妻子分别顶着两座山头两座学校,互相以手电筒光为号,以手电筒问候、交流、传情......他们一个个恪尽职守,认认真真地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看起来我们常人难以做到的,在他们的演绎下,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一切又都是那么的简单明了。
上节目的老师是幸运的,他们的付出虽然是那么艰辛,但他们的努力也是值得欣慰的,至少他们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正因为这样,他们一个个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响亮地回荡在你我的耳畔。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角落里的一束束阳光!源源不断地散发出光和热,还有爱。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因为有了视频里的“最美的教师”,还有视频外“默默无闻的老师”,正是普天之下所有的老师们像向日葵一样,追随着太阳,追随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份伟大的事业,一辈子守望着遥远,所以成就了山乡孩子们梦想的天堂。
其实,“最美乡村教师”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校许多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潜心授业解惑、诲人不倦、精益求精、为人师表,甘作春泥护花蜡炬成灰也无悔,以良好的师德崇高的品质,同样树立了教师最美形象。他们处处彰显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堪称“最美教师”。
感动其实很简单,正像这些老师真正爱着自己的学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我们的爱的教育应该是零距离的,不要歧视后进生和弱智生,不要埋怨学生不用功或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时需要静心想一下,我们所做的是否真正为孩子考虑了,是否真正出于对学生的爱。倘若多年以后,学生能记得你,能够出自感恩之心地说声:“老师,您好!”那您就是一位成功的老师。
看完这些老师的故事,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为了学生的未来,要不计个人得失,遇到困难要执着前行,凡事静心尽力,扎根于教育,让教育返璞归真,把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