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10月26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加拿大研究协会共同举办,加拿大驻华使馆和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支持的“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校长赵心愚教授和加拿大原住民理事会大酋长Edward John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研讨会上,中加专家围绕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教育、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四个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一、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教育研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罗绒占堆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西藏的教育发展现状和教育政策的变迁介绍”的发言,他基于对西藏农牧区近20年的跟踪调查,介绍了西藏的教育尤其是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包括针对农牧民子弟的双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情况;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针对西藏农牧区和农牧民子弟的特殊教育政策也有所涉及。在此基础上,他对如何通过现代教育,继承、保护和发展藏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Ratna Ghosh教授和来自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Venkatesh Vivek教授共同作了题为“多元文化教育在实际运用的理论问题――以加拿大因纽特人为例”的发言。Ghosh教授对多元文化的构建做了概念性的阐释,同时对促使学生对多元文化教育进行积极思考的教育方法展开了探讨。Dr.Venkatesh则主要对在加拿大Nunatsiavut地区通过使用现代索引技术来保存因纽特语言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讲解,指出该项目是运用以任务为基础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
二、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地区资源及环境保护研究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李锦教授作了题为“农牧兼营体系与青藏高原草原的可持续利用”的发言,通过对四川境内夹金山高山牧场和西藏自治区普兰县藏族居住区的调查,她指出:青藏高原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农牧兼营的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规避了生态风险,这种农牧兼营体系对草原可持续利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来自加拿大第一民族议会Yukon地区办公室、地区酋长Eric Morris先生则以“绿色能源和加拿大第一民族的视角:发展第一民族的能源战略”为题,对加拿大原住民作为能源经济的积极参与者所付出的努力,及其在环境保护中担任的重要角色作了介绍,并呼吁全世界必须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以及改变这种趋势的必要性。
三、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贾银忠教授以“回顾与展望羌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题,回顾了我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对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的高度重视,并着重介绍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国政府为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传承和保护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对我国羌族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羌语保护和推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来自加拿大国家原住民协会的Vera Pawis Tabobondung主席则以“加拿大都市中的原住民文化”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加拿大城市原住民中心以及原住民妇女在保护原住民传统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经济发展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吴建国教授作了题为“中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现状”的发言,他就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概况及发展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政府在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的诸多优惠与扶持政策也进行了阐释。来自加拿大全国原住民协会的执行主任Jeff Cyr先生则以“加拿大国家原住民协会”为题,对加拿大全国原住民中心的历史、机构建设、服务功能、资金来源等情况作了介绍,并重点对城市原住民的经济参与情况作了讲解。??
研讨会上,参会人员还就会议研讨内容与发言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和热烈讨论。在会议闭幕式上,加拿大研究协会执行主席Jack Jedwab博士作了题为“加中少数民族伙伴关系―合作远景展望”的发言,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丁克毅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将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西南民族大学与加拿大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希望中加两国学术界今后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共同促进两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オ?
作者简介:肖琼(1971-),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丁克毅(1965-),男,湖北仙桃人,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四川 成都 610041
??
《藏族服饰文化研究》出版
邓前程?オ?
西南民族大学李玉琴副教授在其博士课题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藏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入选了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全额资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从整体研究的视角,将藏族服饰这一显性文化符号置放于藏族独特的文化土壤来考察,系统阐释和论述了藏族服饰及其折射的民族文化的一系列特点。该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该书作者多次深入藏区,书中采用了大量来自调查的一手资料。书后还附录了辑录于《皇清职贡图》、《维西夷人图》等史籍的“清前期藏区各地服饰”图像。??
该书是一部全面、综合研究藏族服饰文化的论著。不仅清晰而全面地展现了藏族服饰的丰富多姿的物态样貌,而且还从历史的演进、服饰差异和分布、社会文化意义以及美学分析等多个层面对藏族服饰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观点。一提出了藏族服饰区域划分的综合分区,这一新的服饰区划兼顾了自然、人文之双重属性,并对藏族服饰的文化特征、多元性和融合性及各区域间服饰文化的关系及规律作了细致的揭示与讨论。二是深入探讨了藏族服饰的社会文化意义,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以往的认识水平,如书中对藏传佛教僧伽服饰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印度、汉地僧人袈裟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进行了考证即颇具新见。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诚如石硕教授在“序”中所说的一样“不仅对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同时,因其多层面地揭示了藏族服饰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亦为读者从较直观的途径认识和了解藏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该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邓前程,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068)
第二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14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14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14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14年4月2日
第三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水生蔬菜产业、畜禽产业、水产业、特色农业旅游”五大产业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科技兴农,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业方面:一是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实施项目工程,培植工业经济发展增长点;二是以骨干企业群为主核心,实施强体工程,抢占工业经济发展制高点;三是以村镇工业集中区为主载体,实施创业工程,打造工业经济发展闪光点。
个体私营经济:坚持能放则放,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原则,防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一五”期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业绩,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05亿,比上年增长16.4%;工业生产总值17.12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的180.2%,比2005年增长80.2%,平均年递增率12.5%。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末农业生产总值4.85亿元,平均年递增率5.5%,2010年末粮食总产量达到61834吨,亩产479公斤,林牧渔生产持续增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扩大四季鹅养殖,2010年四季鹅杨亮达80万只,加快发展肉鸡产业,年出栏500万只。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末全镇工业生产总值12.27亿元,年递增11.2%。
第四篇: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 在县第十一届三次党代会结束时的讲话
中共绥阳县委书记袁竞
(2009年12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县十一届第三次党代会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这次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激发了抢抓机遇促发展的坚定信心,凝聚了夯实基础求突破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团结一心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为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规划,加快绥阳在遵义中部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的重任。
为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年末岁首有关工作,全面完成好明年各项目标任务,借此机会,我讲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在传达学习本次代表大会精神,落实会议各项决策部署中参考:
一、统筹兼顾,盯住当前,扎实做好年末岁首各项工作
当前,正值年末岁首,再有三天就是元旦,再过一个半月春节就要来临,如何确保群众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抓实的一件大事。同时,在这段时间里,人代会、政协会要召开,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要安排,冬修冬造要落实,安全生产要加强,各类在建项目要推进,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一是要认真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超前准备。加强对冬季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准备。各镇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筹备春耕物资,做好对农用物资的调运统计;工商、公安、质监、物价、农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开展打假保春耕,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打造活动,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烤烟生产要在年前确保面积落实、烟土翻犁、集中育苗、有机肥堆制、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工作落实到位。冬春农田水利基
础设施在建工程要抓紧时间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完成建设,特别是一事一议项目必须按时推进,千方百计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动植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等工作要强化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要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各镇乡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调查摸底,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困难群众台账。对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关心照顾要落实到位;对农村“五保户”,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国企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要保证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对农民工工资,要加强监管,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对农村和城镇困难群众,要加强对救灾救济粮款的监管使用,确保低保资金、救灾救济粮款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认真组织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带着诚挚的感情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安全过冬,祥和过节,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县委采纳本次会议代表的意见建议,加大对农村特困党员的走访力度,请组织部和各乡镇共同做好方案,切实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
三是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大对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地质灾害、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不留死角。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以网吧为主的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必须启动零点断网措施,突出做好网吧治理。同时,要抓好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节日期间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在节前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切实解决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坚决防止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着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抓好社会治安整治。根据节日期间诈骗、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的特点,公安机关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打击活动,进一步加强治安巡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要提前安排好“两节”期间的工作。各镇乡党委、政府,宣传文化部门要认真筹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全县各族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六是要过好“廉关”。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年关过好“廉关”。在此,明确“三个严禁”。严禁用公款向领导干部拜年,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严禁用公款发放来经批准的奖金。对违反“三个严禁”的,一经发现一律按顶风违纪处理。各镇乡各部门必须按照要求将“三个严禁”要求落实到位。
二、着眼长远,不等不望,全面落实好各项决策部署
2010年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兜底”,这是全年工作的底线,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做好减法,确保不漏项、不欠账。但同时,更要按照大会明确的“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根本要求,穷尽能力、自我加压,在完成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特别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工作进度滞后的,更要认真分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想法设法抢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项指标任务。在此,希望大家认真对照会议有关要求,对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认真思考,把会议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会议明确的各项决策部署溶入到全年工作规划中,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
一是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实现党建工作有新提升。现在,关于2010年的各项工作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关键在广大干部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上做好示范、当好表率。要带头干,做率先垂范的模范;要领着干,做苦干实干的模范;要抓紧干,做只争朝夕的模范;要科学干,做改革创新的模范;要依法干,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抓落实的人”这一核心,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提高执行力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格局。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提高干部执行力,切实把会议明确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干部队伍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反腐倡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2010年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二是要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强县有新进展。能否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为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大建设大发展打好基础,我们还要坚持“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没有项目无发展”的工作理念,在抢抓机遇,做好项目争取,抓实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对接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中央、省、市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三个重大机遇,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争取获得中央、省、市更大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在争取项目上,必须把握首先要进规划、进盘子,如果项目进不了规划,再争取实施将会十分困难。
因此,各级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超前规划、提早准备,尽快对“十二五”期间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改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努力实现有更多的项目挤进中央、省、市的规划盘子。同时,要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待建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煤电化一体化工业基地,完成年产130万吨水泥厂子项目建设并投产,力争启动30万吨烧碱项目平场;加快煤矿建设步伐,确保实现煤炭税费4500万元以上;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全力抓好市级风华工业园区和蒲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投入不足、加快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举措,确保招商引资资金增长20%以上。
三是要着力加强道路网络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有新突破。以交通、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必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实抓好,尽快突破我县的发展瓶颈制约。交通重点加快遵绥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机场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抓好新站至黄杨至宽阔水旅游公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县城与高速公路连线的城市快速通道,启动县城东区大道、诗乡大道、解放北路北段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延伸建设,构建内外衔接的道路网络。水利要在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和建设现代水利上下大力气,加大争取力度,力争有更大突破。电力要力争开工建设500千伏遵义东变电站,建成风华、宽阔110千伏变电站及配套设施,完成宽阔至枧坝、风华至蒲场35千伏输变线以及10千伏以下配电等重点工程。
四是要着力推动旅游深度开发,实现旅游发展有新成果。要充分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支持第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遵义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9〕14号)中将我县列入遵义旅游发展重点县所获得的“戴帽”支持政策,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协调。积极引导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进入深度开发,重点抓好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建设,启动宽阔水景区开发,完善温泉风情小镇配套功能和深度开发,推进龙桥、双门峡景区改造升级,启动星级宾馆建设,新建一定数量的有特色、上档次的乡村宾馆,完善景区景点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绥阳景区景点的可进入度,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同时,把以“四在农家”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抓好建设。
五是要着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民生工作有新提高。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以调整利益关系为核心,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形成公平、正义、均衡、和谐的民生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按照
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坚决查处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把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一件大事抓实抓好。坚持不懈地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在“十一五”期末县内全面消灭农村危房的目标;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执法、公共卫生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体系,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疫情预警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重要时期和重点人群食品卫生监管、重大活动卫生保障等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绥阳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确保重大刑事案件破案率明显提高。全面落实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增强巡防力量,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加强信访调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拓宽司法救助工作范围,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不断扩大受援面。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强化事前监管、隐患排查、执法检查等有效措施,狠抓重大隐患、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影响恶劣的事故。建立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一年更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实现绥阳在遵义中部的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
“两节”将至,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提前向各位代表、同志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干部及其家属、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县各族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五篇: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六十年风雨兼程 六十年成就辉煌
日期:2009-9-2
六十年风雨兼程 六十年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大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国民经济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大变化。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列
建国之初,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60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显提高。全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04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经济总量迅速扩张,2008年超过7000亿元,达到7761.8亿元,年均增长9.7%,1952—2008年全国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内蒙古年均增长12.1%,分别快于全国和世界经济增速2.3个和9.1个百分点。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3倍。1952年,内蒙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79%,2008年已提高到2.58%,居各省区市第16位和西部第2位,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18元上升到1978年317元,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32214元,年均增长7.1%,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1.1%。内蒙古的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各省区市第1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自治区解放前,受连年战争、灾荒、疫病的影响,内蒙古人民生活水平相当低下。到1978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8年的14431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9位前移至第9位,增长46.9倍,年均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8年的4656元,在全国的位次前移至第14位,增长34.4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6.9%。收入的增加使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211.66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8.1万倍,人均由0.6元增加到13329元。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随着城镇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渠道的拓宽,收入的来源趋于多元化。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已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1%。在农村牧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06.5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4.1%上升到17.3%;农牧民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达到631.7元,比2000年增长9.6倍,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2.9%上升到13.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之初,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46%以上,在温饱最低线和贫困水平之间徘徊,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则分别高达59%和48%以上,一直处于贫困线以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消费支出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8%,比1985年的46.1%下降了13.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低的;2008年,我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5%,比1985年的59.2%下降了16.7个百分点;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6%,比1985年的48.3%下降了1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
三、商品市场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标志性转变,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从1998年开始,国内市场由短缺转为相对宽裕,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进入全国第2位,发电量进入全国第4位。此外,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赛飞亚、伊泰、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告别商品短缺时代,标志着我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表明全区经济由解决生产问题为主向解决需求问题为主的阶段转变。
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内蒙古根据区情,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产品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二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推动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兴起,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1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2000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三是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国有企业经历了实行两步利改税、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过程。从1995开始,我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实力为目标,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到2000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党的十六大以后,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随着我们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的同时,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抓大放小,加大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四是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日趋完善,有力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价格调控在治理通货膨胀和控制通货紧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调节价比重上升,逐步完善水、电、油、气、暖等重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了价格关系。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有了转变。政府调控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目的性,逐步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重视运用经济手段以及政策、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已由直接调控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区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五、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构成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内蒙古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及向北开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自治区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经济发展新战略,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内蒙古与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6个,对外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亿美元,增长557.4倍,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5.8亿美元,增长357倍。内蒙古出口值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由“九五”期末的2个增加到6个。口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过货量成倍增长。“十五”期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8808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1260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1320万列辆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16.7%、16.5%。2008年,全区口岸过货量超过4000万吨。利用外资成效显著。1985年以来全区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47.71亿美元,年均增长31.4%;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8.2亿美元,其中“十五”以来达到90.6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0.8倍。
六、财政状况不断改善,可用财力明显增强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49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有739万元,到2008年已达到1107.31亿元,增长14983倍。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三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其中鄂尔多斯市达到265.03亿元,居全区各盟市第1位。全区有76个旗县区的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9个,超过20亿的有3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到32.9亿元,居各旗县区之首。全区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8位。我区财政状况的不断改善,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全区可用财力的明显增强,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和自治区对农牧业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内蒙古的农产品供应不仅满足了自己而且还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和主要的畜产品供应和加工基地。全区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12.5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2131.3万吨,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9倍和3.3倍,粮食产量居全国的第11位,人均粮食产量居全国的第3位。2008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219.37万吨,比1978年增长9.7倍,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9位提高到第14位;牛奶产量达到934.92万吨,比1990年增长24.3倍。全区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人均占有牛羊肉、牛奶产量分别达到53公斤、388公斤,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多的。农牧业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从龙头企业到基地再到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链条的架构基本形成,尤其是乳绒两大产业龙头已经成型。乳产业、绒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逐步成为我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区把做大做强工业规模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依托自身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重点,主抓大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加大对重点工业项目的扶持和改造力度,发展和培育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工业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工业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内蒙古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798.6亿元,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2020倍和39.2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不到10%和1978年的37.6%上升到了2008年的48.9%。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2008年,原煤产量已达到4.73亿吨,居全国第2位,比1947年增长了1000多倍,比1978年增长了20.5倍;发电量达2136亿千瓦小时,居全国第4位,比1949年增长了1万多倍,比1978年增长了55.5倍。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6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拥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有30多项工艺和设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钢材、建材和化工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加快了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内蒙古煤炭保有储量达到3275.88亿吨,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准格尔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扎哈淖尔素露天煤矿等一批煤炭项目已在“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加速开发煤炭下游产品,经过精心准备和建设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于2008年8月试生产。同时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十一五”以来全区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4600多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安全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电力工业继续加快电源点和电网建设,重点建设西电东送、煤电一体化和区内用电项目。石油天然气开发取得新进展。作为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日产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并已具备了年产8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立足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工业,乳品、肉类、羊绒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以伊利、蒙牛为首的乳品加工业规模超常发展,以伊盛、科尔沁牛业为代表的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鄂尔多斯、鹿王等名牌羊绒制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额已经跃居全国之首的行列。以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为主的冶金建材传统产业步伐明显加快,包钢、包铝、内蒙古一机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扩能改造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扩大了包钢的中厚板、汽车板、特种钢、稀土钢和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改组改造,产业组织结构继续优化,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化学工业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加紧大型化工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稀土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农业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沙产业等领域已形成了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格局,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区工业结构正在向高层次推进。2008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内蒙古自治区有8家企业上榜。
八、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对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应用类科研院所进入或转变为企业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力度得到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条件不断改善,创新政策环境趋于宽松。企业办科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8年,全区企业R&D经费总支出占全区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8%以上;各级政府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为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1985—2008年,全区累计申请受理三项专利量21518件,三项专利批准量12263件。近年来,先后实施了煤变油核心技术开发与工程放大、稀土合金材料关键技术及制品、大型风力发电机开发与产业化等18个重大科技专项,建立了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蒙医蒙药等35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特种车辆、畜牧业装备、肉类、畜产品加工等41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立起了51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公司、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知识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培育出蒙西、北方重汽、稀土高科、天骄奥特奇、宇航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催生了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冠以专业名称的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
九、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繁荣向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并举,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转变,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4年的37.9‰下降到2008年的4.3‰,人口再生产类型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转变,全区人口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二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效显著,耕地、水、矿产等战略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保护向广度、深度发展。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8年,全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5371.7万亩,森林覆盖率和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7.57%和38.85%,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0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1.72%,拥有自然保护区196个,拥有生态示范区25个。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扭转,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同时,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保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区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22天,重点监测的40条河流断面达标率为64.2%。三是循环经济工作工业稳步推进。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地区覆盖面不断扩大,循环经济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全区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和企业分别达到20个和10家,涉及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九个重点行业,覆盖全区11个盟市,形成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工业经济的格局。四是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2.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4.5%和44.6%。
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模范自治区”走向辉煌
内蒙古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建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局面,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处于领先位置。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经济总量居于五区之首。2008年内蒙古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16位,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居第1位,经济总量占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总量的37.6%。按可比价格计算,内蒙古比上年增长17.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三次产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产业结构比为11.7:55:33.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消费需求在全国的位次继续攀升。2008年,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保持第10位,是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进入全国前列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投资总额的45%;同比增长27.4%,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200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17位,比上年增长24.1%,增速居全国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量和增速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均位居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总额的3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平稳,增速高于全国。2008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居全国第17位,同比增长32.1%,增速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2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第1位,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总额的39.4%。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继续攀升。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9位,是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进入全国前列的地区。比上年增长16.6%,增速在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位居第2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各省区市中与湖北省并列第14位;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居全国第3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第1位。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教育全面发展。2008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9所,比1984年增加24所;在校生31.67万人,比1984年增长11.8倍,年平均增长11.2%。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9.78万人,比1984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11.7%。拥有普通中学1291所,在校学生140.3万人,增长30.3%。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5.56万人,比1984年增长84%。文化事业呈现繁荣景象。2008年,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6个,文化馆102个,博物馆36个。2008年,全区有广播电台1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05%和92.73%。全区出版发行各类图书、期刊和报纸2423种、149种和61种,出版发行数量分别达到 6730万册、1229万册和2.5亿份,其中蒙文图书、期刊和报纸976种、47种和13种。全区拥有卫生机构7966个,比1949年增长101倍;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4万张,比1949年增长100.9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比1949年增长13.7倍。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7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分别比1949年增加29.65张和13人,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434.4万人,参合率达到94.69%。自治区的体育事业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具有民族特点的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我区在奥运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光辉历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60年来,全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不断得到加强,使得祖国边疆长期保持稳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使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迅速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巩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才能使民族自治地方更加兴旺发达。
(二)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60年来,全区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实行区域自治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族人民亲如手足,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凝聚力,共同致力于地区经济建设,使全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使振兴民族自治地方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突出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紧迫的重要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讲民族进步,首先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抢抓机遇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实践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2000年,国家在西部12个省区市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内蒙古加强与俄、蒙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向北开放”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全区外向型经济的加快发展。三是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2007年东部五盟市正式纳入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今后东部五盟市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四是全区把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机遇。正是由于内蒙古改革和建设始终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为发展积极创造有利的优势、资源和空间,从而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逐步形成,使得内蒙古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而且对该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经营机制转换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发展思路。2001年,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加快“两个转变”、加强“三大动力”、加强“两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大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又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2006年,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把抓科学发展与促社会和谐相结合。实践证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转变。
(五)坚持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60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是中央及兄弟省市的支援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60年来,中央始终给予内蒙古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工业基地、粮食基地、水利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都组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给予支持,从工业、技术先进的省市抽调大批技术人才支援内蒙古,从而迅速改变了我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内蒙古的开发力度,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大型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投入运营,对于这个时期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进入“九五”时期,中央制定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六条措施,2000年国家在西部12个省市区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兄弟省市对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更好地把争取国家帮助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一方面,针对我区经济基础薄弱,加快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就内蒙古自身来说,要大胆改革创新,制定好符合适应市场需求的资源开发主攻方向,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相衔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树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思想,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和横向联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微观运行机制,广泛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贯彻落实“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方针中,长期狠抓植树种草、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取得了明显成绩。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17.6%;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工业污染和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一定进展。内蒙古虽然人口不算多,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诸如:由于过去人口增长较快,对当前及今后的教育、就业等方面形成较大压力;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仍很突出,制约着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质量差;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着较多的低水平、小规模、浪费宝贵资源等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副局
长
作者:周耀亭